《播种希望的日子》课件第二课时
- 格式:pptx
- 大小:684.99 KB
- 文档页数:16
2.《播种希望的日子》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字,理解“庄稼、锄头、中旬、草垛、农场、泥浆、哄骗、翻身”等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与文本的对话,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同学们,我们学过关于童年的诗有哪些?我们一起背一背。
《村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童年是美好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播种希望的日子》,来看看作者童年发生的趣事。
二、以疑促思,培养问题意识1.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播种”应该怎么读?为什么?通过讨论或查字典弄清:播种(ǒ),撒布种子;播种(ò),用播种(ǒ)的方式种植。
2.解题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都想到了哪些问题?思考:谁播种希望?为什么要播种希望?播种什么希望?播种希望的日子是什么时候?……3.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弄懂以上几个问题,解决方式不限,然后交流。
三、了解课文,自主识字。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在文中画出要求会写的生字,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或不懂的问题,并在文中画出。
2.汇报交流自学情况,重点学习要求会写的生字,读准7个要求会认的生字。
3.梳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随堂解决一些问题,几个有价值的问题作为下节课深入探讨的问题。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出声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内容。
2.用自己的话,按一定顺序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五、布置作业。
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生字和词语。
六、教学反思很多事物都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然而,给孩子们快乐、爱心、希望,却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只要你想的话。
和孩子一起学习、一同快乐。
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童年是一首歌,童年似一首诗。
童年是美好的,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播种希望的日子》。
长春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播种希望的日子》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会用“兴致勃勃”“流连忘返”等词语练习说话。
2•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4•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的情感变化,体会爷爷的良苦用心。
5•学习爷爷播种希望的行为与勇气。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词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的情感变化,体会爷爷的良苦用心。
教学难点:1•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加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的情感变化,体会爷爷的良苦用心。
教学准备:问父母或查资料,了解西瓜种植的有关知识。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以疑促思,培养问题意识1•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播种”应该怎么读?为什么?通过讨论或查字典弄清:播种(zhǒng):撒布种子;播种(zhòng):用播种(zhǒng)的方式种植。
2•解题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都想到了那些问题?(学生思考:谁播种希望?为什么要播种希望?播种什么希望?播种希望的日子是什么时候?等问题。
)3•请同学们自由度课文,弄懂以上几个问题,解决的方式不限,然后交流。
二、了解课文,自主识字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在文中画出要求会写的生字,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或不懂的问题,并在文中画出。
2•汇报交流自学情况,重点学习要求会写的生字,读准7个要求会认的生字。
3•梳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随堂解决一些问题,几个有价值的问题作为下节课深入探讨的问题。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出声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内容。
2•用自己的话,按一定顺序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四、布置作业1•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生字。
2•写会书后词语。
五、板书设计1播种希望的日子垛场嫁锄翻浆旬宜哄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质疑深思,读懂课文1•略读课文,说说你对哪个问题有了新的理解,要突出学生的个性感受。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件:《播种希望的日子》小学四年级语文课件篇一:《播种希望的日子》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的情感变化,体会爷爷的良苦用心。
2.学习爷爷播种希望的行为与勇气。
3.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字;理解“庄稼、锄头、中旬、草垛、农场、泥浆、哄骗、如梦方醒”等词语的意思;会用“兴致勃勃”“流连忘返”说话。
4.体会冒号、双引号和省略号的用法。
教学建议(一)教学准备1.幻灯片。
2.四季农谚。
(二)教学过程1.识字与写字本课共有7个要求会认的字,9个要求会写的字,识字、写字的任务比较重,在教学中要尽量进行分散识字,抓住重点,各个击破,以便使学生掌握。
例如关于需要认识的生字,在读课文时,要争取读准字音,采取认读生字卡片等办法,使学生掌握。
关于要求会写的字,要在认读的基础上,结合理解课文来记忆字形,学习字义。
2.朗读指导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种西瓜无疑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在朗读的过程中,怎样才能读出一个种西瓜小孩内心的快乐,等待西瓜长大时的焦急,收获西瓜时无比兴奋的心情呢?这就需要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激发出他们内心的同感,从而准确地把握“我”那一时刻的心情。
同样,爷爷明知不可能,却又想保护孙子那份纯真质朴的愿望,他的语言当然充满了对孙子的关爱。
3.阅读教学(1)课文的题目是《播种希望的日子》,不言而喻,“播种”在全文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播种”是全文的中心线索,是“我”牢牢记住这件事的关键,是爷爷对那份童心真诚呵护的体现。
正是因为有了播种的愿望,才有了那样一个种西瓜的美丽故事。
于是,这一老一小在一个并不适合播种的土地上、季节里竟然种出了又大又圆的西瓜。
阅读中,教师要注意与学生一起联系刚刚学过的《等我也长了胡子》,对比两篇文章有哪些不同。
(2)课文的对话描写也十分有趣。
当“我”兴致勃勃地说出了自己的愿望时,爷爷快活地眨了眨眼睛说:“那么让我们赶快播种吧!”虽然这段对话十分简单,却把颇具个性的人物很准确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播种希望的日子》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的情感变化,体会爷爷的良苦用心。
2.通过与文本对话,感悟学习爷爷播种希望的行为与勇气,领悟其深刻内涵。
教学重点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与文本对话,体会“我”的情感变化和爷爷的良苦用心。
教学难点理解爷爷的做法,感悟、学习爷爷播种希望的行为与勇气,领悟其深刻内涵。
教学方法读中感悟、以读代讲。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导课1.(课件出示西瓜图片)播放手机典型导学成果。
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的西瓜,在他身上承载着爷爷对孙子的希望。
那么是什么希望呢?今天继续学习《播种希望的日子》。
2.带着自己的感受读文题(情感:憧憬、.深情、.难忘)3.看课本插图回忆文章内容,围绕西瓜,爷孙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课件出示)课文记叙了童年时,爷爷为满足“我”种西瓜的愿望,教我播种,教我等待,第二天瓜地里果真有一个大西瓜的事,说明了爷爷为帮助我实现童年愿望的良苦用心。
4.出示词语:庄稼锄头中旬草垛农场泥浆哄骗如梦方醒(课件出示)指名读二、新授1.这一切对长大的孙子来说,又会在心灵引起怎样的震撼呢?把书打开,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
(1)读句子。
(课件出示)尽管这样,我不认为那是一种游戏,或是慈爱的爷爷哄骗孙子的把戏,而是在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心里适时地播下的一颗希望的种子。
(2)“尽管这样”中“这样”指什么样?(课件出示)在爷爷的家乡种不出西瓜,八月中旬也不是种瓜时节,而且树荫下边也不宜种瓜……(3)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质疑)预设:(课件出示)西瓜明明是爷爷搬到地里的,而不是种出来的,为什么“我”却固执地认为这不是游戏,也是哄骗?为什么说爷爷这种行为是在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心里适时地播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这是一颗什么样的种子?会结出什么果来?为什么说“适时”呢?(4)为了解开这些疑问,就让我们走进这对爷孙俩的内心世界!2.默读课文1——3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