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的护理配合
- 格式:ppt
- 大小:2.34 MB
- 文档页数:27
无痛胃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护理配合
无痛胃镜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用于检查胃部和上消化道的疾病,如异物、溃疡等。
对于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护理配合,主要包括术前准备、术中协助和术后护理。
术前准备:
1.了解小儿的个人资料和病史,包括过敏史、症状等。
2.询问小儿最后一次进食的时间,确认是否需要禁食。
3.安抚小儿情绪,向其耐心解释检查的目的和过程,帮助其消除紧张。
4.确认小儿家属的陪同情况,以便协助照顾小儿。
术中协助:
1.协助医生将小儿放置在合适的检查位,保持安全和舒适。
2.协助医生进行无痛胃镜的操作,如给予医生所需的镜头和器械。
3.监测小儿的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等,及时向医生报告异常情况。
4.适时给予小儿口腔含漱药物,帮助清洁口腔和减少不适感。
5.协助医生检查并取出上消化道异物,注意保护小儿的黏膜,避免损伤。
术后护理:
1.观察小儿的意识状态、呼吸、循环等生命体征,确保小儿的安全。
2.密切观察小儿的恶心、呕吐、腹痛、出血等症状,及时向医生报告。
3.遵循医嘱进行饮食和活动限制,如禁食一段时间、避免剧烈运动等。
4.给予小儿合适的饮食,避免过硬或刺激性食物,保护修复的黏膜。
5.指导小儿家属合理安排小儿的休息和饮食,提醒其注意观察异物排出情况。
6.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小儿恢复信心和抵抗力。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需时刻保持耐心和细心,与小儿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
关系,以提供安全和舒适的护理环境。
护士还需熟练掌握相关的护理知识和操作技巧,确
保术中的操作规范和术后的护理质量。
经胃镜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的护理配合上消化道异物是消化系统急症,临床上首选胃镜取出,绝大多数上消化道异物可以经胃镜安全取出[1]。
可减轻患者的手术创伤及经济负担。
术前评估和术中密切的医护配合与熟练的内镜操作技术可显著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2008年7月~2011年5月收治经内镜下诊治上消化道异物患者57例,成功取出56例,未出现明显并发症。
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患者57例,其中男31例,女26例,年龄4~86岁。
异物种类有硬币、鱼刺、骨块、玻璃、戒指等。
器械:全部病例均采用Olympus GIF-H260电子胃镜、异物钳、异物网篮、圈套器、三爪钳等。
术前准备:所有病例均经X线摄片证实滞留于上消化道内。
术前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症状。
异物吞入时间、种类、形状、大小。
告知内镜下取异物的注意事项及存在的风险及可能的并发症,签署知情同意书。
一般取异物前禁食至少达到4小时。
对吞食尖锐异物或食管嵌顿来不及禁食者视情况而定。
术前10分钟口服利多卡因浆胶10ml。
心理护理:患者吞服异物后,咽部异物感可伴有恶心、呕吐、呕血等症状,并恐惧不安。
护士应主动关心患者,使其保持安静,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操作流程及术中如何配合,做好术前心理护理以消除患者及家属的思想顾虑,取得术中配合。
手术过程及配合:患者取左侧卧位,专人固定口垫及头部位置。
在胃镜插入过程中,嘱患者用鼻孔做深呼吸并分散其注意力,以减轻恐惧。
取异物时要根据异物的性状选择合适的器械,且动作轻柔,确定合适的方向钳取异物。
术者与助手要配合默契,调整异物的位置,使异物尖角或锐利端朝下;退镜时动作轻柔,随消化道收缩舒张缓慢退镜。
尤其达到贲门及食道时,要等待其舒张时退镜,收缩时严禁退镜,以免损伤消化道。
异物出咽喉部时,因其对刺激特别敏感,患者恶心剧烈,容易失败,细心安慰患者保持冷静。
应尽量将异物拉近胃镜头端,使患者头部后仰,使咽部与食管,口腔尽可能呈直线,同时闭合声带。
无痛胃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护理配合小儿上消化道异物是常见的急诊情况,对于这种情况,无痛胃镜下取出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在取出异物后,护理配合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地帮助患儿尽快康复。
本文将就无痛胃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护理配合进行详细介绍。
一、术后观察和记录1、术后1-2小时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体温等,以及病情的变化。
特别要注重患儿的呼吸情况,及时发现呼吸困难或其他异常症状,并及时处理。
2、术后要详细记录患儿的病情变化,包括取出异物的时间、取出的异物性状、取出的位置及方法、患儿的症状、患儿的饮食及排便情况等。
3、观察患儿的神志、精神状态和腹部疼痛情况,及时发现并报告异常情况。
4、术后患儿不能进食,需逐渐喂少量水,观察有无呕吐、腹痛等情况。
二、饮食护理1、术后患儿不能立即进食,应逐步增加饲养量,一般24小时内禁食,采取术后喂奶,初次喂奶须间隔2小时,每次喂50-100ml,逐渐增加饲养量,直至一天喂4-5次。
2、术后需给予易消化、清淡的食物,禁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尽量避免刺激性的食物。
3、术后尽量避免患儿进食过冷或过热的食物,饮食应保持温和,以减少对消化器官的刺激。
4、鼓励患儿多饮水,保持饮水量,以帮助消化。
三、口腔护理1、术后患儿可能口干,需要及时给予口腔护理,包括口腔清洁和润滋口腔黏膜。
2、口腔清洁比较重要,可用干净的纱布或棉签蘸生理盐水或温盐水轻轻擦拭患儿的口腔,尤其是舌面、口腔黏膜等处。
3、术后若患儿口干,可给患儿适量的水,或采用口腔润滋剂滋润口腔,以减少患儿的不适感。
四、心理护理1、术后患儿可能因为术前的恐惧心理及术中的不适感而产生负面情绪,家长须给予心理抚慰,帮助患儿调整心理状态,保持心情舒畅。
2、家长可通过陪伴、讲解等方式,帮助患儿尽快走出手术的阴影,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
3、家长应对患儿进行阳光心理疏导,使患儿情绪保持愉快,有利于术后康复。
五、预防复发及并发症1、术后患儿家长应指导患儿注意饮食卫生,保持口腔卫生,避免再次误食异物。
无痛胃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护理配合胃镜术是一种内窥镜检查技术,可以查看上消化道内部情况,同时也可以通过内镜在操作过程中进行取出异物的方法,以达到清除异物的目的。
对于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治疗,无痛胃镜取出异物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无痛胃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护理配合。
一、预防和降低风险1. 术前准备:在手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了解患者的年龄、体重、身高、身体状况以及有无过敏等情况,以便选择适合的镜头和吸口;同时,对患者的家属也进行必要的交流和宣教,让家属明白手术的风险和注意事项,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 镜头和吸口选择:根据患者的年龄、体型、异物的大小和形状等情况选择合适的镜头和吸口,以便实现无痛胃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
3. 镜头内消毒:无痛胃镜术中使用的内窥镜需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以便避免交叉感染和传染疾病的风险。
二、术中护理1. 镇静平安:无痛胃镜术需要使用镇静剂,对于小儿来说,药物剂量需要根据年龄、体重、身高等因素来决定,以避免过度镇静或者镇静不足的情况发生。
2. 异物取出:在无痛胃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时,需要配合医生操作,确保对患者的伤害最小化。
护士需要及时予以协助,确保操作的平安顺利。
3. 氧气辅助呼吸:部分患者在手术中镇静时,呼吸会变得较浅,此时应及时进行氧气辅助,确保血氧饱和度正常。
1. 观察呼吸和血氧饱和度:术后需要对患者的呼吸和血氧饱和度进行观察,确保患者的呼吸和血氧饱和度正常。
2. 牙齿保护: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口腔疼痛等不适,此时需要注意口腔卫生,并建议患者避免咬硬物,杜绝发生牙齿问题。
3. 饮食调理: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饮食调理,尤其是在取出异物后的几天内,应避免食用过硬、过辣等刺激性食品,以免加重患者的不适。
小结无痛胃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需要护理人员与医生密切协作,共同维护患者的健康和平安。
在术前、术中和术后,护士要加强观察和护理,尽力保障患者的健康。
无痛胃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护理配合胃镜是一种用于检查和治疗上消化道疾病的内窥镜检查方法,也被用于取出上消化道异物。
在儿童患有上消化道异物的情况下,医生可能会推荐进行无痛胃镜检查来取出异物。
这项手术需要患儿在手术前和手术后做好护理配合,以确保患儿的健康和康复。
以下将详细介绍无痛胃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护理配合。
1. 术前准备在进行无痛胃镜手术前,医生会告知家长准备患儿的事项。
要保证患儿在手术前至少6小时内无进食、无饮水,以避免手术时出现呕吐或误吸。
家长应在手术前将患儿的病史、药物过敏史、家族病史等情况告知医生,以确保医生能够全面了解患儿的病情。
家长在手术前还需要签署手术同意书,以确保医疗过程的合法性和患儿的权益。
在手术前,家长还应对患儿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让患儿了解手术的目的和意义,减轻手术时的紧张和恐惧情绪。
2. 术中护理在无痛胃镜手术中,医生会使用一根灵活的内窥镜从口腔插入,经食管直至胃部,以取出上消化道异物。
在手术中,家长应配合医护人员,确保患儿在手术中保持安静,不要乱动,以避免术中意外发生。
家长还应随时关注患儿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等情况,及时向医生反映,以确保患儿手术中的安全。
在手术过程中,家长还应遵守医生的指示,配合医护人员,确保手术进行顺利。
3. 术后护理无痛胃镜手术结束后,患儿需要进行一定的术后护理。
家长应让患儿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止手术后出现出血或感染。
家长要保持患儿的口腔卫生,定期使用漱口水,以减少口腔的细菌感染。
在术后的饮食方面,家长应遵循医嘱,给予患儿流食或半流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减少对手术部位的刺激和炎症。
家长还应定期观察患儿的身体状况,如体温、消化道排气情况等,及时向医生反映。
在药物治疗方面,家长应按时按量给予患儿抗生素或消炎药物,以减少手术后的感染和炎症。
在术后的生活护理中,家长还应引导患儿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在术后过度劳累,以促进患儿的康复。
无痛胃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护理配合无痛胃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是一种常见的内窥镜手术。
在手术前、手术过程中和手术后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护理配合工作,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儿的安全。
一、术前护理配合:1. 提供必要的术前准备信息:告诉患儿和家长胃镜手术的目的、过程和风险,以便患儿及家长做好心理准备。
2. 确认患儿的身份和正确性:核对患儿的姓名、年龄、病历号等信息,避免发生误诊、误操作等错误。
3. 根据患儿的年龄和发育情况,提前做好身体检查:包括喉镜检查、心电图、血常规、凝血功能等,以评估患儿手术的安全性。
4. 清空患儿的胃肠道:在手术前4小时内禁食,手术前2小时内禁水,以保持患儿的胃内空虚。
5. 进行术前安抚:对于年幼的患儿,可使用镇静剂或其他镇静方法,以减轻患儿的紧张和恐惧感。
二、手术过程中的护理配合:1. 手术前准备工作:协助医生穿戴好手术准备物品,检查和准备好胃镜设备,在床边患者最便捷的位置放置仪器和工具。
2. 协助患儿正确体位:根据手术的需要,将患儿置于仰卧位置,并将头稍微后仰,使食管进入最直接的位置。
3. 协助医生正确放置患儿的导管:根据医生的指示,协助医生通过患儿的口腔将胃镜导管插入患儿的食管和胃内,并将镜子正确置入食管中。
4. 观察和记录手术过程中的变化: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5. 协助医生正确取出异物: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方法取出患儿上消化道的异物。
6. 给予患儿必要的镇静和止痛药物:根据患儿的病情和手术的需要,给予适量的镇静和止痛药物,以减少患儿的疼痛和不适感。
7. 给予患儿必要的护理:手术结束后,及时给予患儿口腔和胃内的清洁护理,预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三、术后护理配合:1. 观察和记录患儿的术后反应:观察患儿的醒来情况、意识水平、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的恢复情况,及时记录。
2. 继续观察和监测患儿的病情:出现术后并发症和不适症状时,及时报告医生,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无痛胃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护理配合无痛胃镜(无痛内镜检查)是一种无创、无痛的检查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和检查胃部、食道和十二指肠等上消化道器官。
对于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护理配合,主要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
一、术前准备1. 家庭教育:解释手术的目的、过程和风险,告知家长术前禁食禁水的时间,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和护理措施。
2. 心理支持:因为这是一个不常见的操作,孩子可能会感到紧张和害怕。
护士应与孩子和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给予他们足够的安慰和鼓励,缓解他们的紧张和焦虑。
3. 术前禁食禁水:根据医嘱,通常要求孩子空腹6小时以上禁食,以避免术中呕吐和误吸引起窒息的风险。
4. 导管的准备:根据医嘱,准备好所需的导管,包括无痛胃镜、氧气导管、静脉输液导管等,确保无痛胃镜操作的顺利进行。
二、术中护理1. 安全监测:护士需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等,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 麻醉监护:根据医嘱,护士需要配合麻醉师进行麻醉监护,确保孩子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同时提供必要的安慰和支持。
3. 导管操作:在麻醉师指导下,护士需将无痛胃镜导管插入孩子的口腔,并逐渐引导进入食道和胃部,以获取清晰的内镜图像,完成异物取出的手术操作。
4. 术中观察: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术中的情况,及时记录孩子的口腔、咽喉、胃部的局部情况和异物的形态等,以便医生判断手术进展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观察并处理术后不适症状:术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胃胀、腹泻等不适症状,护士应密切观察孩子的情况,并根据医嘱给予相应的处理和护理措施。
3. 安抚和护理:术后,孩子可能出现焦虑和不适感,护士要给予足够的安抚和护理,帮助孩子缓解不适和焦虑,同时向家长指导术后护理要点,包括饮食、活动、药物使用等。
4. 家庭教育:护士要向孩子的家长详细解释术后注意事项,包括饮食要求、药物使用、活动限制等,帮助家长更好地照顾孩子,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无痛胃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护理配合无痛胃镜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是一种常见的内镜检查和治疗方法,对于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患者来说,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关于无痛胃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护理配合的介绍。
一、患者的病情分析小儿上消化道异物是指误吞入的异物进入胃或肠内,这些异物可能会导致患儿腹痛、呕吐、咽部异物感、消瘦、便血等症状。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患儿接受无痛胃镜检查以及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治疗。
二、护理配合的重要性患儿在接受无痛胃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过程中,需要护士的精心照料和配合。
护理配合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到患儿的治疗效果和康复时间。
护理工作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三、护理配合的具体内容1. 术前准备在接受无痛胃镜检查之前,护士需与患儿的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告知患儿需要保持空腹几小时,严禁进食和饮水。
护士也需要向患儿家属详细介绍整个检查程序,以减少患儿的紧张和恐惧情绪。
还需要对患儿进行术前的身体检查,确保患儿的身体状况适合进行无痛胃镜检查。
2. 术中协助在无痛胃镜检查过程中,护士需要配合医生对患儿进行解麻、留置静脉通道等操作,并且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确保患儿在手术中的安全。
3. 术后护理在患儿接受无痛胃镜检查之后,护士需要及时清醒患儿,观察患儿的吞咽反射和呼吸情况,确保患儿顺利恢复知觉。
护士还需密切观察患儿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4. 术后宣教患儿接受无痛胃镜检查之后,护士需要向患儿家属宣教术后护理知识,包括饮食、休息、注意事项等。
护士还需向患儿家属介绍相关的药物使用方法,以及在家中排除家居环境中的危险因素,保障患儿的安全。
四、护理中的注意事项1. 注意患儿的心理疏导患儿在接受无痛胃镜检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紧张和恐惧的情绪,护士需要在平和的声音中对患儿进行心理安慰和疏导,帮助患儿放松情绪,增强配合度。
2. 注意患儿的个人隐私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护士需要尊重患儿的个人隐私,避免在患儿面前讨论与治疗无关的内容,确保患儿的隐私权不受侵犯。
无痛胃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护理配合小儿上消化道异物是指儿童吞食各种异物后,这些异物卡在食管、胃或十二指肠等消化道的疾病。
这种情况在儿童中比较常见,一旦发现应及时进行胃镜检查,以取出异物,避免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在无痛胃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后,护理配合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介绍相关的护理配合措施。
1. 观察病情变化:术后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和症状变化,如呼吸、心率等。
特别是要注意患儿是否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心率增快等异常情况,以及吞咽困难、呕吐、腹胀等消化道症状的变化。
2. 保持患儿舒适:术后应保持患儿平卧位,多数患儿会感到非常不适和疼痛,可给予患儿适量的镇静药物,并采用软性口服饮食或肠内营养,避免碱性饮品和油腻食物。
3. 控制感染:术后应定期观察伤口和引流情况,发现红肿、渗液、局部疼痛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汇报。
同时要做好患儿的个人卫生,保持洁净、整洁,避免交叉感染。
4. 注意饮食调理:术后患儿要遵循医嘱,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但要避免进食过硬、过烫、过冷的食物,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刺激患儿的消化道。
可以适量进食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米糊、面汤、蔬菜泥等,避免给患儿造成不适。
5. 恢复活动:术后患儿需要逐渐增加活动量,但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一般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让患儿适当走动,防止肌肉萎缩和静脉血栓形成。
6. 心理疏导:术后患儿常常会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护理人员要给予患儿足够的关心和安慰,与患儿进行交流,帮助他们缓解紧张情绪,增加对治疗的信心。
7. 定期复诊:术后患儿需要定期复诊,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治疗。
护理人员要帮助家长制定好复诊计划,及时提醒家长带患儿到医院进行复查,保证治疗的连续性。
无痛胃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后的护理配合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保持患儿的舒适和安全,注意感染控制和饮食调理,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以及定期复诊。
通过护理的配合,可以更好地促进患儿的康复和恢复。
无痛胃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护理配合胃镜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内窥镜检查,通过胃镜可以检查到上消化道异物,无痛胃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
这种治疗方式需要医生和护士进行密切的协作,才能够确保手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下面我们来谈谈关于无痛胃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护理配合。
一、术前准备1. 向患儿家属详细介绍手术的过程和注意事项,让他们充分了解手术的流程和风险,做好心理准备。
2. 确保医院设施设备的完好,手术台和器械的卫生情况要符合卫生标准,防止手术感染的发生。
3. 对患儿进行术前的身体检查,包括心电图、血常规、凝血功能等相关检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4. 术前一天禁食禁水,避免对手术产生不利影响。
二、手术过程中的护理配合1. 协助医生对患儿进行麻醉,确保患儿的安全。
在手术过程中对患儿进行生命体征监测,一旦出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并做好相应的抢救准备。
2. 协助医生进行无痛胃镜检查,保持手术区域的清洁,防止感染的发生。
在手术过程中要配合医生,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3. 在取出异物的过程中,要注意患儿的吞咽和呼吸情况,保持患儿的呼吸道通畅,防止发生呼吸道梗阻。
4. 对手术后的肠胃道进行观察,避免患儿出现大出血、消化道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确保患儿的安全。
三、术后护理及健康宣教1. 术后需要对患儿进行观察,关注患儿的情况并且做好相关记录,比如患儿的体温、呼吸情况、意识状态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 术后要防止患儿擅自进食,防止引起消化道不适,避免患儿再次出现异物吞咽的情况,对于饮食方面要进行健康宣教,告诉患儿家长孩子平时不宜吃太大块的食物,避免出现再次吞咽异物的情况。
3. 术后要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减轻患儿的不适,缓解患儿的恐惧心理,让孩子放心配合治疗。
4. 术后要定期复查,确保患儿术后恢复情况良好,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无痛胃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通过医生和护士的密切配合,可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有效减少手术的风险。
无痛胃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护理配合导语:小儿上消化道异物是指在儿童口服异物后,异物滞留在食管、胃或十二指肠等部位而引起的异物性胃肠炎、出血和机械性梗阻等临床表现。
这种情况对于儿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会造成严重的威胁,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目前无痛胃镜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治疗方法,下面将结合无痛胃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护理配合进行介绍。
一、仪器设备的准备1、检查前准备:胃镜无痛胃镜检查前应向患儿家长了解病史、注意事项、禁忌证等。
2、检查设备:需要准备无痛胃镜、麻醉药品、镜下操作设备、药物治疗器械等。
3、检查环境:检查室内应整洁、明亮,设备齐全,配有麻醉药品和急救设备。
二、操作流程1、固定患者:无痛胃镜检查需要将患儿固定在检查台上,避免意外的发生。
2、麻醉:给予患儿局部麻醉,舌下或舌根部滴樱桃吗丁啉、利多卡因等局部麻药,使患儿舌部麻痹,舒缓患儿恐慌。
3、无痛胃镜检查:医务人员通过无痛胃镜将镜头引入食管、胃和十二指肠处,观察异物位置和形状,并进行操作。
4、取出异物:在无痛胃镜下观察到异物后,可通过各种镜下操作器械,如镊子、网篮等将异物取出。
5、监测患儿情况:术中要密切观察患儿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病情变化,的情况。
6、术后病历记录:对手术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异物的形状、位置,手术时间等,以备后续治疗。
三、护理配合1、术前护理:相应的护理人员应协助医务人员对患儿进行相应的术前护理,包括测量患儿生命体征、给予局部麻醉等。
3、术后护理:术后护理主要包括对患儿生命体征的监测、伤口的护理、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等。
四、并发症的护理1、出血:术后3-5天内,如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应立即通知医生,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
2、感染:如术后出现发热、寒战、伤口红肿等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严格执行抗感染治疗。
3、误吸:如果患儿在术中误吸呕吐物或胃内容物,应及时翻身处理,并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情况。
4、术后并发症处理:如术后患儿出现恶心、呕吐、喉部疼痛、吞咽困难等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并给予相应的护理。
无痛胃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护理配合小儿误食异物是及时处理的重要问题,如果异物停留在上消化道,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肠梗阻、出血和感染。
无痛胃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需要护士提供全面的护理配合,以确保过程顺利。
一、对患儿进行必要的评估在进行无痛胃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之前,需要对患儿进行必要的评估。
包括病史询问、查体、体征观察以及相关检查。
在评估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患儿的饮食和排便情况,了解异物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以及患儿的精神状态和疼痛程度。
同时需要告知家长准备好术前准备,遵守术前禁食禁水的要求。
二、保持患儿舒适和安全在取出异物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患儿的舒适和安全。
首先要保持患儿的头部稳定,以保证术中视野的清晰度。
其次,需要安排专人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和血压等,并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异常,确保手术过程安全。
同时,在术前需要为患儿进行预防恶心呕吐的措施,如口腔保护术前快速肠净化等。
三、配合医生操作在医生开展手术时,需要护士积极配合医生的操作,按照操作要求进行配合。
护士需时刻关注医生的指示并及时递送手术器械,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同时,护士要熟悉各种手术器械,根据医生的指示备好相关器械,保证手术的准确性。
四、术后护理在手术完成后,需要对患儿进行适当的术后护理。
首先需要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呼吸音和血氧饱和度等情况。
其次,需要注意监测患儿的排便情况和术后饮食,根据医嘱合理的控制饮食量和食物种类。
同时要注意保证伤口的干燥和清洁,避免污染和感染。
在出现并发症或不适症状时,护士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及时向医生汇报。
总之,无痛胃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需要全面的护理配合,护士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流程进行配合,确保手术顺利和患儿的安全和舒适。
无痛胃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护理配合小儿上消化道异物是指误吞或误咽入小儿食管或胃内的异物。
胃镜检查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可通过胃镜在无创伤的情况下直接找出异物,并进行取出。
以下是针对无痛胃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护理配合的具体内容。
1. 术前准备:(1) 对小儿及家长做好解释工作,告知手术目的、过程及注意事项,解除他们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2) 综合评估小儿的身体状况,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心脏病史等重要信息。
(3) 确保小儿术前空腹,一般要求术前6小时禁食和禁止饮水。
(4) 确保有资质的医生和护士进行手术操作,并确保设备的准备充分。
2. 术中护理:(1) 配合医生采取儿童生理性镇静法,如给予镇静剂等,用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
(2)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等,及时记录和报告异常情况。
(3) 配合医生进行胃镜的插入,保持患者舒适,避免发生窒息等意外情况。
(4) 协助医生观察胃镜下的异物,确认异物的位置和大小。
(5) 在取出异物过程中,确保医生的操作空间充足,并密切配合医生的指示,尽量减少手术时间。
(6) 观察小儿的情绪变化和疼痛程度,及时给予安抚和疼痛缓解的措施。
(7) 在术中掌握好保持通畅的呼吸道,定期吸痰,避免误吸。
3. 术后护理:(1) 观察小儿的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记录和报告异常情况。
(2) 监测小儿的疼痛程度,根据疼痛评估结果给予适当的镇痛措施。
(3) 观察小儿是否出现吞咽困难、呕吐、腹泻等消化道不适症状,及时记录和报告医生。
(4) 在术后加强患者的饮食宣教,告知患者及家长应避免食用过大、过硬、易造成卡喉的食物。
(5) 鼓励小儿多饮水,保持适度的饮食,促进早日康复。
(6) 确保小儿和家长对术后注意事项有清晰明确的理解,提供相关宣教资料供参考。
对于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护理配合,关键是保证手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并在术后做好相关护理工作,提供相应的关怀和指导。
只有全面配合医生的工作,才能不仅保障手术的成功,更能保证小儿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xx例经内镜取上消化道异物的配合技巧及护理3 讨论经内镜取消化道异物难度主要在于异物边缘锐利、体积大、特别长及不配合;异物通过消化道狭窄部(尤其是咽部)困难易造成胃壁的损伤出血甚至穿孔等。
对于取这些异物作者认为应:(1)应用胃镜外套管,将锐利异物的边缘与黏膜隔离,以减少对黏膜的损伤。
(2)为了操作方便,也可将嵌顿于食道下段的异物小心的送入胃内以方便钳取,采用各种措施尽量缩小异物横径。
(3)对不配合病人需作好思想工作,争取主动配合。
(4)遇到很难配合者或难度高、风险大的异物时,可在静脉麻醉下取出[4]。
(5)内镜下取出确有困难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9例。
其中住院病人8例,门诊病人61例;男38例,女31例;年龄8~86岁,平均28岁。
异物种类:儿童小玩具5例、硬币8例、义齿3例、铁钉铁条6例、打火机及配件5例、牙刷柄10例、刀片5例、鱼骨鸡骨6例、剪刀1例、胃石20例。
单个异物58例,两个以上11例。
自残27例,多系戒毒人员;误服或胃石患者42例。
1.2 结果69例一次取出成功56例,分次取出成功11例,2例失败。
分次取出的主要是胃石,由于胃石过大或过多、一次取出时间过长病人不能耐受而分次取出。
失败2例,1例因病人不配合,1例是由于胃石过大,转手术治疗。
2 配合技巧及护理2.1 术前护理及宣教对成人及能配合的大龄儿童按照常规内镜检查准备,并予术前肌注安定10mg、解痉灵20mg,同时向病人介绍内镜下取异物的方法、优点并说明在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及并发症,充分取得病人的配合及理解。
对于儿童、精神失常等检查不合作者,异物发生嵌顿,锐利异物直径大于所用内镜外径,易损伤食管黏膜的可在静脉麻醉下取出。
2.2 术中配合(1)器械选择:各种胃镜均可使用,以前视镜较为方便。
根据异物的性状选择附件。
长形棒状并较细短的异物可选用各式异物钳,如鳄口钳、鼠齿钳、三爪钳、圈套器等[1];较长的预计通过咽喉部有困难的异物则需备用内镜外套管,用于保护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