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课文语言的幽默美趣读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410.17 KB
- 文档页数:6
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材:《初中语文》某单元教学目标:1. 通过搞笑讲课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课堂氛围。
2. 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结构。
2. 分析作者观点,提高鉴赏能力。
3. 学习幽默表达,增强课堂互动。
教学难点:1. 搞笑讲课的度,既要有趣又不能影响教学效果。
2.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参与度。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用幽默的语言引入课题,例如:“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它不仅能让我们开心,还能让我们学到知识。
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走进这篇搞笑的课文吧!”2. 介绍作者和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二、新课导入1. 教师用搞笑的方式讲解课文题目,例如:“同学们,这篇课文叫《小猫钓鱼》,你们猜猜,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2.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总结答案,引出课文内容。
三、课文讲解1. 教师用搞笑的语言讲解课文,例如:“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讲的小猫钓鱼,其实呀,这个小猫呀,它是个‘懒猫’!”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语气。
3. 分析课文结构,讲解重点段落,如:“小猫钓鱼的经过”、“小猫的教训”等。
4.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四、课堂互动1. 教师设计搞笑的课堂游戏,如:“谁是小猫”、“谁是小鱼”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2. 邀请学生上台表演,展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用幽默的语言总结课文内容,强调重点。
2. 鼓励学生课后阅读相关书籍,拓展知识面。
3. 布置作业,如:“写一篇关于‘小猫钓鱼’的搞笑故事”。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搞笑讲课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氛围。
2.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良好。
3. 部分学生在课堂游戏中的表现较为突出,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4.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探索搞笑讲课的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语言笑话的特点和魅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欣赏幽默、理解幽默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课堂氛围。
教学重点:1. 理解语言笑话的结构和特点。
2. 学会欣赏和创作简单的语言笑话。
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语言笑话的幽默内涵。
2. 创作富有创意的语言笑话。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括语言笑话的图片、文字和视频。
2. 笑话创作素材,如成语、俗语、谚语等。
3. 笑话创作小组分组名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几个经典的幽默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轻松愉快的氛围。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幽默吗?幽默有什么特点?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幽默是一种艺术,它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表达观点,给人带来快乐。
二、讲授新课1. 教师讲解语言笑话的定义、特点、分类等基本知识。
2. 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语言笑话,如成语笑话、俗语笑话、谚语笑话等。
3. 分析语言笑话的结构,如:开头、铺垫、转折、结尾等。
三、实践环节1. 分组创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创作一个语言笑话。
2. 教师提供笑话创作素材,如成语、俗语、谚语等。
3.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笑话创作,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展示。
四、课堂展示与评价1. 各小组展示创作的语言笑话,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2. 教师点评,总结笑话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的收获,如:了解了语言笑话的特点、学会了欣赏和创作简单的语言笑话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互相鼓励、学习。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幽默图片、视频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氛围。
2. 在实践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创作出了富有创意的语言笑话,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课堂评价环节,学生能够认真倾听、客观评价,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课后作业:1. 收集5个自己喜欢的语言笑话,分析其特点和幽默内涵。
幽默语言速成法(教案+学案)-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幽默语言的基本技巧和表达方式。
2. 培养学生运用幽默语言丰富记叙文写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二、教学内容:1. 幽默语言的定义和特点2. 幽默语言的基本技巧:夸张、比喻、拟人、反讽等3. 幽默语言在记叙文写作中的应用实例分析4. 练习编写幽默生动的记叙文段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幽默语言的基本技巧和表达方式。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幽默语言在记叙文写作中的应用实例。
3. 练习法:让学生动手编写幽默生动的记叙文段落。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创作经验。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训练》2. 课件:幽默语言的基本技巧和表达方式、实例分析3. 练习纸:供学生编写练习用4. 投影仪、音响等教学设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则幽默故事引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幽默语言在记叙文写作中的作用。
2. 新课内容:讲解幽默语言的定义、特点和基本技巧,如夸张、比喻、拟人、反讽等。
3. 实例分析:分析幽默语言在记叙文写作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体会幽默语言的魅力。
4. 课堂练习:学生动手编写幽默生动的记叙文段落,教师巡回指导。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创作经验,互相评价、借鉴。
6. 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幽默语言在记叙文写作中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8.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分享心得和创作经验的能力,以及互相评价的准确性。
七、教学难点:1. 掌握幽默语言的基本技巧:学生需要理解和运用夸张、比喻、拟人、反讽等幽默技巧。
初中语文有趣教案年级:初中一年级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语言中的有趣现象,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语言的奇妙:介绍一些神奇的语言现象,如拟声词、谐音、双关语等。
2. 语言的趣味:通过一些有趣的词语、成语、句子等,让学生感受语文的趣味性。
3. 语言的创新:引导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进行创新,如创作有趣的句子、词语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些有趣的语言现象,如拟声词、谐音、双关语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和掌握语言中的有趣现象。
三、课堂讨论(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发现的有趣语言现象,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四、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有趣的词语、成语、句子等,让学生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掌握语文的趣味性。
五、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小结,强调语言的奇妙和趣味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二、创新实践(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进行创新,如创作有趣的句子、词语等,并组织学生进行分享和讨论。
三、课堂拓展(1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语文创新作品,如诗歌、笑话等,让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小结,强调语言的创新和实践。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语言有趣现象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讨论、创新实践中的表现。
3. 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爱好。
幽默语言速成法(教案+学案)-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训练(学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幽默语言的概念及其在记叙文写作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幽默语言描绘人物、事件和场景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幽默语言表达情感、观点和态度的技巧。
二、教学内容1. 幽默语言的定义与特点2. 幽默语言在记叙文写作中的运用3. 幽默语言的常见表现形式4. 幽默语言的实践练习5.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幽默语言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难点:培养学生独立创作幽默语言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幽默语言的概念、特点和运用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品中幽默语言的运用。
3. 实践训练法:让学生动手练习创作幽默语言。
4. 小组讨论法:学生互相评价、交流学习心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则幽默故事引起学生对幽默语言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幽默语言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作品中幽默语言的运用,引导学生感悟幽默语言的魅力。
4. 实践训练: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创作幽默语言。
5. 小组讨论:学生互相评价、交流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指导。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多阅读优秀作品,提高幽默语言表达能力。
六、教学案例分析1. 案例选取:挑选一些经典的幽默记叙文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幽默语言的魅力。
2. 分析方法:引导学生关注案例中的幽默语言表达,分析其幽默效果及创作技巧。
3. 学生讨论:让学生谈谈对案例中幽默语言的看法,以及如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七、幽默语言的常见表现形式1. 夸张:通过对人物或事物的夸大描述,产生幽默效果。
2. 讽刺:用尖锐的语言或比喻手法,揭示事物的荒谬或缺点。
3. 拟人:给非人类事物以人的特征,增强语言幽默感。
4. 反讽:用相反的意思表达真实的情感或观点,形成幽默效果。
5. 其他表现形式:如双关、夸张、对比等。
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现代汉语》教材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幽默语言的特点,掌握幽默语言的鉴赏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幽默语言表达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的艺术性。
3. 情感目标:通过鉴赏幽默语言,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1. 幽默语言的特点。
2. 幽默语言的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运用幽默语言表达。
2. 如何在鉴赏中把握幽默语言的深层含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则幽默故事,让学生初步感受幽默语言的魅力。
2. 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幽默故事,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幽默语言的特点。
二、讲授新课1. 教师讲解幽默语言的特点:a. 语言简洁,寓意深刻。
b. 运用夸张、比喻、双关等修辞手法。
c. 诙谐幽默,富有情趣。
2. 学生举例说明幽默语言在生活中的运用。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讨论,列举自己熟悉的幽默语言作品。
2.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谈谈自己对幽默语言的看法。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讲授新课1. 教师讲解幽默语言的鉴赏方法:a. 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
b. 分析幽默语言的修辞手法。
c. 感受幽默语言的节奏感。
2. 学生举例说明如何鉴赏幽默语言。
三、课堂练习1. 学生阅读一篇幽默文章,运用所学方法进行鉴赏。
2. 学生分享鉴赏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谈谈自己在鉴赏幽默语言过程中的收获。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幽默语言的特点和鉴赏方法掌握程度。
2. 学生运用幽默语言表达的能力。
3. 学生在鉴赏过程中是否能够把握作品的深层含义。
范文:《幽默语言的魅力》幽默,是笑声中的文学智慧。
它如同调味品,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那么,幽默语言究竟有何魅力呢?一、幽默语言的魅力在于简洁中见深刻幽默语言往往简洁明了,却能在寥寥数语中蕴含深刻的寓意。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幽默语言在课堂中的作用,提高课堂氛围。
2. 培养学生运用幽默语言的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心态。
教学重点:1. 幽默语言的特点及运用。
2. 如何在课堂中运用幽默语言。
教学难点:1. 如何把握幽默语言的度,避免过度或不当。
2. 如何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幽默语言。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讲述一个与课程相关的幽默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吗?为什么?3. 引导学生思考幽默语言在课堂中的作用。
二、讲授新课1. 讲解幽默语言的特点:a. 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b. 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c. 诙谐幽默,引人发笑。
2. 讲解幽默语言的运用方法:a. 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幽默语言。
b. 注意把握幽默语言的度,避免过度或不当。
c. 运用幽默语言时,要尊重学生,保持课堂秩序。
3. 列举一些课堂中常用的幽默语言:a. 用夸张的语气描述事物。
b. 运用双关语、谐音等修辞手法。
c. 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切入点。
三、课堂实践1.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个与课程相关的幽默故事或笑话。
2. 各组轮流上台,用幽默语言讲述故事或笑话。
3. 教师点评,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给予改进建议。
四、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幽默语言在课堂中的作用。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幽默语言,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3. 布置作业:课后收集一些幽默故事或笑话,准备在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幽默语言的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氛围。
2. 学生在课堂实践中,提高了运用幽默语言的能力,增强了口语表达能力。
3. 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把握幽默语言的度,避免过度或不当,保持课堂秩序。
4.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关注学生的幽默语言运用,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初中语文幽默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的幽默与讽刺。
3. 学习课文中的表达技巧,提高自己的语文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课文中的生字词。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幽默与讽刺。
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表达技巧。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幽默故事,激发学生对幽默故事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幽默吗?幽默的故事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卖油郎独占花魁》,注意课文中标注的生字词。
2. 学生自行查找课文中生字词的意思,并记录在课本上。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正确书写。
2. 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体会故事中的幽默与讽刺。
3. 分析课文中的表达技巧,如夸张、对比等,并让学生举例说明。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编写一个类似的幽默故事。
2.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故事,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五、总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自己在学习中的收获。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幽默故事《卖油郎独占花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体会故事中的幽默与讽刺。
同时,还要注意讲解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让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技巧,提高自己的语文表达能力。
在课堂练习环节,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编写自己的幽默故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总之,本节课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语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课时:1课时年级:七年级教材:《初中语文》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幽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善于运用幽默语言表达自己的能力。
3. 增强课堂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点:1. 观察生活,发现幽默瞬间。
2. 运用幽默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1. 如何在保持幽默的同时,尊重他人。
2. 如何使幽默更具创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讲述一个生活中的幽默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遇到的幽默瞬间。
二、新课讲授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身边的幽默瞬间。
2. 学生分享自己发现的幽默瞬间,教师点评。
3. 教师讲解如何运用幽默语言表达,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4. 学生分组练习,运用幽默语言表达一个情景。
三、课堂活动1. 小组讨论:如何使幽默更具创意?2. 学生展示自己小组的创意,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五、课后作业1. 观察生活中有趣的瞬间,记录下来。
2. 尝试运用幽默语言表达一个情景。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观察生活、分享幽默瞬间,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生活的乐趣。
2.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积极参与,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3.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学会了如何使幽默更具创意。
4. 课后作业的设计有助于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教学评价:1.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
2. 学生分享的幽默瞬间是否具有创意。
3. 学生运用幽默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语文》2. 课件3. 网络资源(幽默故事、视频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幽默故事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观察生活、记录幽默瞬间的笔记本。
课时:1课时
年级:初中
教材:《初中语文》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幽默的定义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幽默语言表达自己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欣赏幽默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幽默的定义和特点。
2. 幽默语言的运用。
教学难点:
1. 幽默语言的运用。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幽默故事、笑话、漫画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教师讲述一个幽默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什么是幽默?幽默有哪些特点?
二、新课讲授
1. 教师讲解幽默的定义和特点,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2. 学生讨论:幽默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3. 教师总结:幽默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增进人际交往,缓解压力等。
三、实践环节
1.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个幽默故事、笑话或漫画。
2. 各组派代表上台表演,其他学生欣赏。
3. 教师点评,鼓励学生运用幽默语言表达自己。
四、总结与拓展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幽默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运用幽默的经历。
3. 教师布置作业:收集一个幽默故事,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幽默故事、笑话、漫画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了幽默的定义和特点,培养了学生运用幽默语言表达自己的能力。
在实践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幽默感较弱,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同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为简单,可以适当增加难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学课文语言的幽默美趣读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humorous and interesting reading in middle school text language
中学课文语言的幽默美趣读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言运用是指人们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使用语言进行交际,表达特
定意义,并产生相应交际效果的活动,这种活动具体表现为交际双方进行交际的动态过程,
即表达和理解等活动。
本教案根据语言运用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
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
调整及打印。
通读十二册中学语文课本的选文,竟惊喜地发现,很多选文的语言
幽默有趣,美不胜收。
幽默带有快乐的色彩,属于笑的艺术,它
以温和的微笑,进行善意的批评,让人们在笑声中获得美的感受;在笑过后懂得其深蕴的真理、智慧;在笑过后引发联想和想象,
进行严密的推理。
以下就可笑性、深意性、暗示性、机巧性四个
方面,来感受一下中学语文课本选文语言的幽默美。
可笑性,是幽默语言的外在特征。
幽默所表现的内容,或为
荒唐滑稽,或为矛盾百出,或为愚不可及,都有着可笑的因素。
!“包好,包好,这样的趁热吃下,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康大叔说。
(《药》)“得啦,孩子,你给了我生路,
我有命了啦……”葛朗台占有女儿的财产后特高兴地说。
(《守
财奴》)“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
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支起车篷……”、“千万别出什么乱子……”,呵,可笑而又可怜的别里科夫。
(《装在套子里的人》)这些语言,一看就想笑。
其实课文里,这类幽默性的语言
太多了。
《包身工》里有,《拿来主义》里有,《祝福》里有,
《项链》里有,《警察与赞美诗》里有,《范进中举》也有……
就连寓言故事里都有,如“陷阱之蛙”、“郑人买履”、“刻舟
求剑”、“守株待兔”这些寓言里无不有。
读我们的中学语文课
本选文简直就是笑不可止、乐不可支、幽默风趣、美不胜收、美
不胜言。
深意性,是幽默语言的内在价值。
幽默的目的是要透过那可
笑的形式,表现真理、智慧,乃至于具有美感内容的深意。
这是
它区别于其它喜剧形式,如滑稽、戏谑、俏皮的艺术特点。
其它
喜剧形式,虽然也有一定的含意,但一般不具有严肃的性质。
而“准确的和使人畏惧的幽默”,诚如别林斯基所说:“对一切卑
微可笑东西说来,都是当头一棒”。
可见幽默的深意性是它的生命。
我国古代许多寓言之所以具有生命力,就在于这些幽默故事,蕴涵着深刻的道理。
拿“郑人买履”来说吧,这个故事的情节,
是荒唐可笑的,这样迂执蠢笨的人也是很少的。
令人深思的是,
它可以引起人的类比联想,像这样宁肯相信本本,而不考虑客观
实际的人,生活中却并不乏见,从而受到教益。
这便是这则幽默
故事的主旨所在。
至于保留下来的许多古代笑话,和其他民间文
学一样,也是通过典型事物揭示了一定的社会历史现象,显示了
人民对现实的态度,有着一定的教育意义和申美价值。
鲁迅继承
和发扬了我国古典文学中的幽默讽刺传统,并从外国文学中吸取
艺术营养,融多种喜剧性因素于一炉,形成“感而能谐,婉而多讽”的独特的幽默风格,不但在笑声中引导人们去思考,还能传
达出作者的爱憎感情。
例如《阿Q正传》里,有一段阿Q画押的
描写:“我……我……不认得字。
”阿Q一把抓住了笔,惶恐而
且惭愧地说。
“那么,便宜你,画一个圆圈!”阿Q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却只是抖。
于是那人替他将纸铺在地上,阿Q伏下
身去,使尽了平生的力气画圆圈。
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地几乎
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
阿Q根本不懂什么是革命,却背上了“革命党”的罪名,他
连死到临头都不明白,便糊里糊涂地在承认谋反的招供上画押,
还立志要画得圆,终于还是画成瓜子模样。
其愚昧、麻木和精神
胜利的弱点,是何等可笑,又是何等可悲!这一幽默的细节,饱
含着鲁迅先生对阿Q这个典型农民落后意识的痛心的批评。
对反
动统治阶级的愤慨地斥责,使人产生种种联想,从而领悟其讽喻
现实的深意。
由此可见,幽默并不是以轻松取胜,而是在轻松之中包藏着
深沉,妙语之中蕴涵着睿智,使人在微笑中意会到社会现实的矛盾,懂得一定的生活哲理,留下隽永的回味,从而获得一种美的
喜悦。
正是这种深意性把幽默和油滑区别开来。
以及所谓“俏皮
和正统之间”的浅薄语言,只不过是一种庸俗趣味,和幽默不可
同日而语
暗示性,是幽默语言的表达方式。
幽默的艺术趣味,就在于
绝不明言直白,而是通过曲折含蓄的表达方式,使人揣摩而得之。
因此,它常常需要借助于比喻、类比、对照、双关等修辞手法,
以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譬如,鲁迅的《拿来主义》说到处理“烟枪、烟灯、姨太太”时,其实就是比喻如何对待文化遗产;
邹忌以比美而类比齐王受蔽,齐王欣然改过,比美的语言产生幽
默感。
巧妙地对照,也可以产生幽默的效果。
例如毛泽东的《别了,司图雷登》中的一段:“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南京的美国
殖民政府如鸟兽散。
司图雷登大使老爷却坐着不动,睁大眼睛看着,希望‘开设新店’,捞一把。
司图雷登看见了什么呢?除了
看见了人民解放军一队队走过,工人、农民、学生一群群地起来外,他还看见了一种现象,就是中国的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
义者们,大群地和工农兵学生等一道喊口号,讲革命。
总之,是
没人去理他,使得他‘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没有什么事做了,只好挟起皮包走路。
”
这些话前后对照,深刻地揭示出美国侵华政策的彻底失败,
形象地刻画出美帝国主义,在中国革命风暴中,不甘心退出中国
历史舞台而终于无能为力的狼狈形象。
虽然没有严声厉色的语言,但在诙谐、含蓄之中,显示出中国人民雷霆万钧的力量。
轻松用
语之间暴露了敌人腐朽没落的本质。
这便是幽默语言的战斗力量。
机巧性,是幽默语言的智慧品质。
语言幽默来自于敏捷的思维、严密的推理和丰富联想。
三国时的孔融做客李膺家,上官大
夫陈韪揶揄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孔融回道:“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孔融机敏、幽默的对答,使陈韪尴尬不堪,大
丢面子;歌德有一天在魏玛公园散步,在一条小径上,碰见了一个曾经把他的所有作品都贬得一文不值的所谓批评家。
两人对面站着,那位批评家傲慢地说:“对一个傻子,我绝不让路”,“我却让的”微笑着,歌德站到了一边。
你看,歌德
顺着对方的语意,把轻侮的词汇回掷到对方的身上,使他再无还手之力。
歌德以守为攻的幽默回答,表现了惊人的机智。
由此可见,语言中显示幽默的力量或穿插幽默材料,都可以体现一种智慧和健康的品质,而引起人们的美感。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