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勘察施工组织设计

勘察施工组织设计

勘察施工组织设计
勘察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方案总说明

第一部分:勘察方案

一、勘察技术方案

1.勘察方案的编制依据及应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1.1勘察方案编制依据

1.2本方案应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

2.确定勘察方案时选择的建筑条件

3.勘察工作量布置

3.1总体思路

3.2已有勘察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3.3取样、测试工作量布置

4.勘察设备

5.拟提交报告书的主要内容、图表

二、施工组织、进度安排、安全措施

1.施工组织

2.进度安排

3.安全措施

三、技术力量配备

四、需由业主提供的配合条件

附图1:勘探孔平面布置图

第二部分:方案报价

第三部分:工程勘察质量保证大纲

方案总说明

本方案是根据业主提供的北京当代万国际城3#楼、7#楼、会所、热力站及二期车库平面图所示的建筑条件等组资料编制的。在编制过程中,我们专门成立了北京当代万国际城勘察方案论证。在大量搜集区域地质资料及附近已有建(构)筑物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岩土工程问题分析和预测。按照《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01-501-92)进行勘察工作量布置。勘察工作布置主要考虑以下五个方案:

(1)充分收集附近已有的勘察资料,力争以经济合理工作量满足设计对勘察资料的要求。

(2)勘察孔布置综合考虑建筑物承载力、变形计算和基坑支护计算两个方面,沿周边承重墙布置。

(3)当建筑物相距较近时,按建筑群考虑,进行了工作量布置方案的优化。

(4)凡布置于基坑中的勘探孔,在基底标高之上按鉴别孔对待,在基底标高之下按技术孔对待,以求在满足设计对勘察资料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勘察工作量。

(5)主要受力层中的粘性土层、砂类土层是造成建(构)筑物沉降的关键,对其进行了标惯、剪切波速、高压固结、回弹再压缩试验,以求用多种手段准确地测定其工程特性。

我单位如能被授标,将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款项要求,完成勘察分析工作和向业主提交优质的成果报告。本项目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结束,并提交勘察报告后,经业主及本项目设计单位认可,我单位将对本项目基础设计与施工积极提供有关的后期服务(祥见投标书正文),免费进行验槽工作,该部分后期服务工作同样是本合同的组成部分。

我们深知地基基础对建(构)筑物安全运行的重要性,并将承担地基资料的永久责任。

本次投标的费用预算额系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设部与国家物价局联合颁布的《工程勘察收费标准》(1992年)进行计算的。

本投标书提出的投标报价,系在针对业主提供的初步设计条件,进行岩土工程问题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设计勘察测试方案后进行预算的结果。在此基础上的结算费用,可根据本投标书建议的方式或经业主与我院协商(合理调整),最后确定并写入合同。

第一部分:勘察方案

一、勘察技术方案

1.勘察方案的编制依据及应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

1.1勘察方案编制依据

(1)业主提供如下资料:

建筑平面图(1:1000)

(2)业主对勘探成果的要求:

本次勘察方案为技术勘察(详勘)的方案,布点、钻探、原位测试、土样实验及编制技术勘察报告等要依据《吉林市勘察设计规范》(DBJ01—501—92)进行。

(3)依据的规范主要是《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01—501—92);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9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建筑地基基础抗震设计规范》(GBJ—89),行业标准《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90)等其他有关规范作为补充技术标准。

1.2本方案应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

(1)查明有无影响建筑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址现象及危害程度;

(2)查明建筑场地内的地层结构、成因年代,各岩土层的物理

力学性质,并对地基的均匀性和承载力作出评价;

(3)查明地下水类型、水位,水质对混凝土的腐蛀性;提供历年最高水位,近3~5年最高水位及水位变化的幅度值,为抗浮、抗渗及外墙强度设计提供设计参数;

(4)提供经济合理的地基方案、天然地基和桩基础的承载里力、变形计算技术参数和地基基础设计、施工应注意的问题。对建筑物的沉降及差异沉降进行计算分析,为基础设计和结构施工方案的合理确定提供依据;

(5)对饱和砂土及粉土进行液化判别;

(6)划分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

(7)当工程需要时尚应解决下列问题;

a.提供深基坑开挖的边坡稳定计算和支护方案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论证对周围已有建筑和底下设施的影响;

b.提供基坑施工降水的有关技术参数及施工降水方法;

(8)当需要时,应提供地基处理及加固方案;

(9)预测施工和使用期间,可能遇到的岩土工程问题,并提出预防和处理对策。

2.确定勘察方案时选择的建筑条件

(1)地理位置

拟建北京当代万国际城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外香河园北京第一纸厂院内。

(2)建筑特性、结构特性与基低荷载

拟建建筑物为3#楼、7#楼地上26层,基础埋深13.0m,会所为地上一层,基础埋深11.0m,热力站为纯地下结构,基础埋深约13.0 m,二期车库为纯地下结构,基础埋深11.0 m。

3.勘察工作布置

3.1总体思路

①勘察孔的平面布置

a.勘察孔布置综合考虑建筑物和基坑支护两方面。

b.为基坑支护设计的勘探孔主要沿基础周边布置,为建筑物设计的勘探孔主要沿建筑物周边承重墙、柱列线、建筑物角点及中心布置。

c.多层住宅楼之间相距较近,可按建筑群考虑,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勘探工作量。

d.采取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孔(技术性孔)数量,按勘探孔总数1/2左右布置。

e.充分收集和分析附近已有的勘察资料,力争以最小的工作量满足设计对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的要求。

②勘探孔的深度布置

控制性勘探孔及一般性勘探孔深度按《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G01—501—92)、《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90)计算布置。

A.3#楼、7#楼勘探孔深度计算如下:

Z=d+Mc·b

式Z………控制性勘探孔深度(m);

d………基础埋置深度,本工程高层住宅楼取;

Mc………经验系数,碎石土密实砂土取1.0;粉土、粘土取1.5;

b ………基础底板宽度(m)。

经计算,并结合拟建场地已有勘察资料,设计控制性勘探孔深度为55 m,45 m。

一般性勘探孔深度为30 m。

一般勘探孔深度设计主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①了解天然地基基础持力层及主要受力层的岩土特性;②孔深应按不同基础埋深分别设计,并满足边坡支护时对岩土参数的需要。

b.会所、热力站及二期勘探孔深度

设计控制性勘探孔深度为25m、20m,一般性勘探孔深度为16m

具体勘探孔平面布置情况见附图1。

3.2已有勘察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3.2.1场地的稳定性

根据北京市区域地质构造资料、附近已有的勘察资料及《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01—501—92),拟建场地内不存在断裂构造带,亦不存在不稳定的地质构造因素,是稳定的拟建场地。

3.2.2场地地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