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黑白装饰画——装饰植物

第二章 黑白装饰画——装饰植物

第二章  黑白装饰画——装饰植物
第二章  黑白装饰画——装饰植物

第二章黑白装饰画——装饰植物

概述

图案是装饰艺术中的常青主题,它所涉及的题材十分广泛,包括花卉、动物、人物、风景、几何图形等,由于在设计时还会吸收工艺制作和材料的美感,因而它形成的风格是多样化的。

图案的概念包涵两方面的含义:广义是指对某种器物或建筑实体造形结构、色彩、饰纹的设想,在工艺材料、用途、经济、生产等条件制约下绘制成的图样。狭义则指器物上的装饰纹样,图案是工艺美术产品设计的基础,是以表现美为目的的一种装饰性艺术手法。

我们在学习图案设计的过程中一般分两个步骤来做。一是学习基础图案,二是设计实用图案。前者是通过学习,掌握图案的基础理论、图案的组织构成能力和表现技法;后者是为适应某种产品的需要而进行的创造性劳动。

学习基础图案,主要包括纹饰、造型、色彩及构成(组织)方法几个方面。基础图案所做的图稿一般不要求适合工艺,也不要求有明确的用途,仅作为技巧、构思、构图、技法方面的练习。

实用图案已被当作一种独立艺术样式,成为一个门类,既可鉴赏(装饰绘画),也可以与生活用品相结合(器物上的装饰图案)。

写生变化是图案基础理论的一部份,主要讲解图案从写生到变化过程中的基本理论和规律,还包括一般的描绘技法。让学生掌握对花卉写生和单独纹样的设计能力。近年来,由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普及,在此项课程中的部分内容里(例如分解组合法),我们也加人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内容。这种作法是因为计算机能解决手绘速度过慢的弊端,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得到更多的锻炼。

写生变化通常也说成四大变化,是专业基础课中的基础,有着相当大的比重。是我们面对自然提取素材,经过再创造,进而组成全新艺术形象的过程。

在这里,我们提到的变化是由写生稿转化为图案的过程与方法,写生稿来自对自然形态的描绘,而图案则是把自然状态下的物体经过整理,提取、加人形式美的规律及某种艺术特征渗人后形成新的形象。由于这一变化过程是从某一形态向另一形态的转化,所以我们必须在思维方法上整理出清晰的条理,这样会有利于我们掌握其变化的最基本的、也是最实用的方法。

一、花卉、植物装饰训练的前提——素材收集

写生是为创作而收集素材的一种方法,做为装饰图案创作的先期课程花卉与植物的写生方法在其教学过程中与绘画中的速写有不同的要求,速写的要求主要是抓大动势、大形体的准确,而花卉与植物的写生不但要求大形体的准确,还要求对细节进行仔细的描绘。这就需要初学者在写生前认真仔细地观察对象,大到把握住花卉、植物的整体姿态,小到了解每个花瓣、叶子生长规律,这对写生的顺利进行十分重要。

1.观察的方法

对花卉、植物的观察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外部特征→形体姿态→比例结构→生长规律。

花卉、植物的外部特征和整体状态是我们在观察时首先要注意的问题。它们的基本状态可分为稳定性和流动性两种。像牡丹花、菊花、玫瑰花等为稳定性的,而牵牛花、紫藤花等为流动性的。我们在观察时首先在头脑中对观察对象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形象概念(如同画素描时起稿一样)。然后再进行更具体、更全面的观察,如花瓣、花蕊、花托、花梗及叶子的形状与生长规律,包括花瓣是单瓣还是复瓣,叶子是对生、互生还是轮生及老干与新枝的生长姿态。并且可以多角度全方位的去观察。了解了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之后,我们则要从中体会花卉、植物形体姿态的美感,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分析它们是流动的美,还

是庄重的美,从而找出花卉、植物之间不同的美的特征。

2.花卉、植物的生长结构

做为美术设计师,在了解花卉、植物的生长特征时与园艺师的要求是不同的,我们主要着重了解花卉、植物的外部生长特征而不必了解它们的生长习性(如土壤、空气等)。

花卉、植物的外部结构主要通过裸露在外面肉眼能看见的花、叶、茎、果的生长关系来体现。如花卉的花瓣是紧紧地围绕花蕊组成的放射状的结构,茎的结构体现在茎的分枝关系,像单轴分枝、反轴分枝,生长形态有结节形、缠绕形、直立形,叶的结构主要从叶的形状,叶子的生长关系来体现:生长在植物茎上的叶子具有一定的规则和秩序,这种现象被称为叶序。在植物茎上一节叶序生长着一片叶子的现象叫互生,生长两片叶子的叫对生,生长三片叶子以上的叫轮生。另外植物不同叶子的间距和每组叶序之间的段数也是各不相同的。

花卉、植物结构上的差别是不容忽视的,实际上它为我们提供了自然存在的美的形态,它们的重复性、近似性、规律性处处都体现了美的存在。因此我们在写生之前必需按照上述的观察方法认真地、仔细地观察写生对象,做到心中有数。

3.写生方法

写生是对花卉、植物自然形态的记录,这种记录既要真实、自然,又要取舍、提炼,变自然形态为艺术形象。

写生方法可分为:白描写生(铅笔、钢笔):淡彩写生:素描写生。

白描写生

白描,是中国画主要表现手段之一,它的特点是不借助任何色彩和明暗关系,完全用线来表现对象的形体结构,质感和立体感,白描不强调光,但是要求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着眼于物体各个边缘的衔接、转折等关系。

在白描写生中,勾线要根据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线,一般来说,质地柔软的用线要细一些柔和一些,质地硬的用线要粗一些挺拔一些,物体分量重的用线要实,物体分量轻的用线要虚。

描绘树的枝干也要有老干与新枝的区别,一般是草本宜圆润,木本宜苍劲,藤本宜柔韧。

白描写生的工具主要是用铅笔(HB, 2B),钢笔,针管笔,毛笔(大、小红毛、叶筋笔衣纹笔等等)。

初学者可先使用铅笔,因为铅笔比较容易掌握,可以修改。白描勾线用笔的起止非常重要,一条线无论长短都有起笔、行笔、收笔二个过程,即一波三折,波、是指线条要有起伏,有变化。折,是指方向的变化,以一划为例,欲右先左为一折,右行为一折,收笔回峰为一折,合为三折。

勾线时要根据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方法,勾直线要平直,用笔的力量要均匀,没有虚浮的地方,勾弧线时线要圆润有弹性,像把有弹性的金属丝弯过来时的感觉,凡是遇到线要改变方向的笔要停顿,留“气眼”,也就是换气的地方,白描勾线最忌讳虚、浮、甜、俗,虚浮则苍白无力,甜俗则轻挑油滑。

因为铅笔白描是基础,所以只有画好它才能更好地掌握其他的方法。

淡彩写生

花卉、植物的淡彩写生是在自描或素描的基础上进行的,淡彩的基础稿一般用钢笔来画,然后用透明色或水彩色加以渲染,在加色的过程中要表现一般的素描关系及色彩的寒暖关系(但是用色不宜过于复杂)。

此种方法的特点是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将花卉、植物的形象、色彩准确的记录下来,是收集聚材的常用方法之一。

素描写生

使用铅笔、钢笔等工具组成黑、白、灰明暗调子来表现花卉、植物的形象、体积、姿态

是素描写生的基本方法。

在素描写生中对对象的选择要有侧重,要注意光线的适中及花与花、花与叶之间的虚实的变化,要尽量的表现出画面的层次感。如果使用钢笔学生必须有较好的素描基本功,因为钢笔不能修改,所以画之前要做到心中有数,把握好形象与调子的关系。

另外,在使用钢笔画明暗调子时要把线条排列得整齐有序,要根据植物生长的规律和自身的肌里选择排列方法,以免杂乱无章。

以上三种写生方法有着不同特点,我们可以由浅人深、循序渐进的学习,掌握好写生的基本方法,为花卉、植物的变化打下个良好的基础。

二、花卉、植物装饰训练的展开

由于图案本身带有装饰性,这种装饰性主要表现在它与绘画写生形象的不同,有其概括、简练、平面、人为修饰的特性,所以它是有别与绘画的一种艺术样式。

这种装饰性在此我们称它为图案的装饰语言。它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也有其具体的表达方式与方法。在图案教学中,装饰语言的训练始终是教学的核心内容,花卉素材的选择是因为本专业特点而定的,它们只是作为载体。而图案的个体形象内在结构建造、形式美的运用、风格的表现等诸因素综合的应用,才是学生最应掌握的有效的精髓。装饰语言是把自然形象转化为艺术形象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说在设计诸因素中的装饰语言承担着美学的使命。

装饰语言不是抽象的名词,它有着非常具体的内容,下面我们针对主要问题从两个方面做讲解:

1.形式美法则的应用

形式美是构成美感最主要的因素,是创造装饰形象的手段。

怎样让学生掌握以上方法是教学的关键,有时我们面对学生,会感到有交流的困难,主要是在对美感的认同上,会找不出合适的语言来描述一幅作品的美和表现力,这是一个有趣的又困惑的问题,图形的视觉传达可以轻而易举做到的,而用词语却无能为力。为什么语言这一人类用来表达事物的特殊能力在表述美时会如此拙笨呢? 科学的道理在于人类视觉系统的进化要比语言系统长得多。由于教师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学生往往一头雾水,教学质量在此大打折扣。因此我们要把形式美的理论用图的形式分析给学生看,使其更直观、更易懂。懂得什么是美,并会创造美,是装饰语言训练的最终目的。

在装饰训练的教学中有时还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往往认为抽象图案比具象图案更美、更新颖、更具现代感,认为画具象的图案太老套、太陈旧,在认知上排斥具象图案。其实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只要弄清楚形式美在图案中的作用,就可以认清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如果用花卉、动物做素材,形式美做载体,创造出的图案个体形象就是具象型。反映在我们眼前的是花卉或动物的造型。要用纯粹抽象几何的点、线、面做素材,形式美做载体,创造出的图案个体形象就是抽象型,反映在我们眼前的就是图案的抽象几何造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抽象与具象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只是我们在设计图案时是侧重形式美还是图像的问题。我们要牢记形式美要服从内容美,同时又有相对独立性的价值。学生掌握的应是素材与形式美具体完美结合的全过程。

图案的设计一般是由写生变化而来的。把一个自然形态的物体转变成一个艺术形象其中所需要的就是形式美的法则,因为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所以研究与掌握这些规律是搞好图案变化的先决条件。

形式美的法则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均齐;平衡;节奏;韵律;对比;统一。

①均齐(对称)

均齐的状态是以轴心为支点,左右或左右上下的形象呈对称形式摆放。它的特点是能产生一种端庄、稳健、宁静的感觉,比较合乎大众的审美习惯。这种状态我们在自然界和生活中是常见的;例如:人、动物都是以脊椎为轴心四肢呈均齐状态的,树木、花卉是以枝干

为轴心花与叶则是呈均齐状态的。中国的古建筑包括皇宫、陵园、庙宇、宝塔及百姓的四合院,以及古城的规划也都是以中轴线为中心上下左右均齐的形式出现的。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用品像器皿、电气、服装等等都是以这种形式出现的。

②平衡

在形式美的法则中平衡是指力的平衡,它的表现形式是物体在画面中上下左右是不对称的,是由一个支点也就是中心点为主而形成的异形同量的组合,在变化中求稳定、求和谐。从心里、视觉的角度上讲,给人以变化、活泼、新颖的感觉。

这种平衡的状态在自然界及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例如:在自然界中的云层、山脉、河流、石头等等都是平衡的状态。在生活中的现代建筑像有名的悉尼歌剧院及各种形状各异的新式建筑也是以这种形式出现的。还有,人在运动中像打球、滑冰、舞蹈等,物体在风中像树木、庄稼、气球等等都体现了平衡所产生的美感。

③节奏

节奏一般在音乐中指拍节的高低、反复的变化,有重复、连续的特点。在图案设计中被认为是反复、连续的形态构造,通俗地讲就是表现为图形的不同格式的重复排列,节奏的快慢、强弱会产生形象不同的机械美感。

④韵律

韵律其实是物体动态规律的体现,是节奏和节奏之间连接运动所表现的姿态。形象的连接以舒展、起伏、渐变、对比的规律变化都能构成韵律线,体现韵律美,从而产生富于情感的诗般境界。在自然界中河水轻杆地流动,树枝在风中摇摆都会带给我们很好的启示。

⑤对比

对比是指形象与形象之问的差别,这种差别的大小能显示形象的多样性,而多样性的体现表现在形象的聚散、虚实、大小、方圆、粗细、软硬、明暗等方面,我们所设计的图形只有通过对比的处理才能显示出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我们说对比是不同形象之间性质上的差别,同时也是图案设计的基本技巧,我们要适度运用,恰当处理,掌握好其尺度和比例。

⑥统一

统一是对对比而言,如果对比的尺度运用不当会使画面产生隔裂、破碎、杂乱的状态,而统一则是协调这些过于混乱的图形的一种方法。统一主要是指在不同的图形中要掺入共同的囚素做纽带,如用近似的点、线、面使形象上下呼应,产生秩序感。

统一这一规律的灵活运用,可以使画面有和谐、舒适之美感,但是我们也要注意统一过度会产生呆板、单调的情形,因此,统一的法则与对比的法则是相辅相成的,即在统一中求对比,对比中求统一。

2.想象力的建立

人类的想象过程是个创造力发展的过程,想象的发展有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图案设计需要这种思维方式,它能启发帮助学生的创作。从想象的品质结构来看,想象具有现实性、主动性、丰富性和独立性的品质,而这种品质正是图案中不可缺少的。因此说想象是人的创造活动的一个必要因素。运用创造思维,加强想象力就会获取创新的、独特的作品,而缺少想象力的作品水远不会成为优秀的作品

怎样运用想象力? 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讲授给学生的关键,首先想象不是空想、幻想,想象是在创作不十分明确,信息不充分时所依赖的对象。想象要以一定的知识为背景,它与联想有一定的关系,就是把两个相距很远的,但是又有共同之处的东西联系起来,比如人们常说鹅毛大雪,就是把大雪与鹅毛雪白和轻盈的共同点联系在一起,形容大雪纷飞的景象。可是对于寻找两个有联系的事物,并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的这个过程,正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往往你让他发挥想象力,想一些与设计目标有关的事物,可他觉得很难做到,不是

画一个与其没有关系的东西,就是把联想的东西画出来,把设计的素材忘得一干二净,也有的同学只是简单地、生硬地把两者放在一起,而不会把两者的特性及优美的方面进行完美的组合并表达出来。这种现象说明想象力的训练在教学中的比重是不够的,学生不适应这种方式。我认为学生应从入学开始就接受这种训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接受设计理论及方法的同时把美感也融人到设计之中去。

三、花卉、植物装饰训练的完善与完成

1.点、线、面表现美感特征

表现技法是图案设计的最终落笔方式,也是决定画面效果的关键一环,选择哪一种表现技法要取决丁设计者的最初的表现意图,技法要与设计意图相吻合,两者越贴近,表达的效果越显著,这一点我们决不要忽视。

图案常见的表现技法有以下几个方面:点的表现;线的表现;面的表现(剪影、重叠)。

①点的表现

点的表现是塑造物体的常用手法之一,运用不同的点(包括圆、方、三角、异型),经过精心排列,可以表现花卉、植物的形体、轮廓、体面、光影效果,在物体形象的边缘也可以用点来表现其空间感,用点来做画时务必要有足够的耐心,就像用小块砖砌大厦一样要有控制全局的能力,避免烦躁而因小失大。

②线的表现.

用线来表现物休是绘画及图案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也是最有表现力的一种方式,因为不同的线有着不同的性格(如直线、曲线、粗线、细线、长线、短线),所以它们表现的物体也有其截然不同感觉,曲线体现刚柔相济,使画面如行百流水,能比较好的体现形象的节奏和韵律。而直线则刚直有力,充分体现出稳健、阳刚之气,适合表现物体的力度。各种线不同的排列也能带来不同的效果,垂直排列有崇高、伸展之感,水平排列有冷静、横卧之感。

在画论中线还有机械型和自然型之分,机械型主要是借助仪器来绘制图形,像很多构成的图案。而自然型则是随手而作,更具朴实、稚拙和流畅。

除此之外,线还可以表达沦桑、颤动、温柔、干涩等不同感受,及物体表面的不同肌理效果。

③面的表现

面的运用主要体现它的特征,如宽度与幅面,在把握画面大的分割及处理黑白关系时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能较好的体现形象的平面感和立体感,特别是结合构成设计中的重叠、透叠等表现手法使得画面取得很好的效果。在处理形象的剪影效果图与地的关系时面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因为图与地常常是以黑白两种不同的面积的形象出现的。

点、线、面的综合运用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它可以弥补单一一种表现带来的变化不足,从而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2.外形与结构整合归一

我们要把写生来的花卉、植物素材转变为图案化的形象,除了以形式美的法则做指导外还要遵循图案装饰的规律,把自然的、随意的图形创造成艺术的形象。装饰规律告诉我们非常具体的方法,指导我们能比较顺利地完成从自然形体到艺术形象的转换,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培养了我们的一种艺术的创造能力。具体的变化力法可归纳为以卜几个方面:归纳法;夸张法;添加法。

①归纳法

这种方法着眼于对象的外部轮廓及姿态特征的概括与归纳,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夸张形象的单纯化,主要针对对象的正面及正侧面的角度来描绘,捕捉整体形象,强调特征的再现,将局部的细节省略。

在中国传统美术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方法的运用,例如:汉代的画像砖的纹样,石

狮、石马的塑像等以及民间美术中的剪纸、皮影都属于这种方法的实例。

我们把归纳法扩展一步来讲就涉及到色彩的归纳,如果我们的图案需要用色彩来表现,归纳法也会帮助我们,花卉、植物在自然界中其色彩关系是非常复杂和微妙的,我们要用减化的手法来处理色彩关系,把同类的色彩减少到一至'两种,来表现其冷暖关系、光影变化,使色彩简明扼要,生动活泼。

②夸张法

夸张就是在自然形态的基础上,从形休、动态或局部形象三个方面进行超比例的处理,具体的可从形象的大小、长短、胖瘦、曲直等方面展开,使人通过视觉体会到夸张的艺术性和趣味性(如卡通、抽象艺术等)。

由于花卉、植物的种类繁多,各自有不同的特征,所以选择哪一类的夸张方式要看对象而定,要突出对象的特征,防止经过夸张变化后形象面目全作,让人无法辨认,由此可见掌握好夸张的度是非常重要的,适度的夸张会得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③添加法

添加主要是在图形概括的基础上附加其他的装饰物,例如,在一个花瓣上或一片叶子上添加一些几何纹样,或者其他的纹样,从而增强图案的层次感和浪漫色彩。但是我们在添加时要注意图案的整体关系,避免过于杂乱。添加法的具体操作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寓意性添加和装饰性添加。

寓意性添加

这种方法来源于民间纹样中的剪纸纹样和吉祥纹样,添加的纹样有一定的情节性,不受自然形象结构的约束,而主要表现“意”和“情”字,使之更加附和人们的欣赏习惯,像吉祥图案中的“五谷丰登”、“龙凤呈样”等图案都是借添加的手法来表达寓意抒情的目的。

装饰性添加

装饰性添加是在特定的轮廓形象中套加不带情节的单纯的平面图案,如常见的“花中套花”、“叶中套花’或是套加几何图案及带有肌理的图案,这种形式可以使画面丰满充实并带有很强的装饰趣味和现代气息。

3.打散组合构成新视觉

构成美的事物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结果,打散组合所展现的美是在分分合合中得到的。中华文化传承至今的审美习惯是整合之美,这种有着深厚底蕴的视觉文化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对我国艺术设计领域的理论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制约的作用。长期以来,整合之美一直是我们在设计中所遵循的理念,一代又一代的设计师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设计着附和中国人审美习惯的作品。如果把整合之美上升到美学的高度,那么它在设计史上应该是功不可没的。由于社会的发展,设计理论的不断的完善,我们需要设计新理念来指导全新的设计。打散组合的理论冲破了传统,它不但丰富了设计理论,更重要的是它把人们引人到一个视觉审美的新领域。

在花卉图案设计中,视觉带给人们的美感应该是第一位的。打散组合的基本理论是打破整合之美的审美观点,把人们习惯于观看其象的完整的图形习惯引导到欣赏以节奏和韵律为装饰美的抽象的图形中来。这种抽象美感就像交响乐一样,虽然没有歌词,但是优美的旋律同样能打动成千上万的听众。

打散组合的理论最早是姜今先牛提出的设计新观点,他从美学、哲学角度入手对此理论做了探入研究,为设计界的理论完善做出了贡献。这种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否定原形,变异转化到新形。

打散组合理论中建立视觉新形象的主要办法,一是创造抽象的图形(自然形态向抽象形态的转化),二是新思维的创立(可变元素构成法)。

打散组合的具体方法主要是解决两方面的问题,打散原形与组合新形象。

①从打散讲起

一种新理论的建立,就否定另种理论存在的价值是极不科学的。历史的发展是继承性的,艺术设计理论也同样。继承和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关健是怎样赋于它新的内涵。

在花卉图案的设计中,我们要运用打散组合的方法,首先要有一个被打散的原形,这个原形最好是我们自己设计的,当然也可以是已有的经典图案。(根据设计需要来选择)。

例如,宝相花是隋唐时期佛教装饰中盛行的一种花卉图案。其形式应是有俯视的莲花装饰演化而来的。从花形来看,多为莲花和牡丹花的特征,只是将花朵、花苞、花瓣、花托、花叶等形象作四面均齐的放射结构排列,组织成多层次的装饰花纹。大量用于石窟寺藻井中心、光背以及边饰之中,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族样式。

怎样分解这个原始图形呢? 我们可以用符号提取的办法,就是把图案中的局部形象抽出来,最好有3—5个符号元素。元素的选择也有一个提炼的过程,并不是所有的元素都是美的,我们要从形态、角度分析其美感。元素并不一定要复杂但是一定要有特点。有的元素单看时非常平淡,一旦组合后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美感,这就是要选择原形元素的原因。元素是可以修改的,它可以促使元素产生变化,例如,放大、缩小、拉长、变短、扭曲等变化在下一步的组合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打散一个原形除上述的方法外,还可以用切割的办法,例如,将原形进行水平、垂直、斜向等分解。这种方法并不是随便的,而是要建立在抽象美的形态之上,表现其对称、平衡、韵律、动感等。

②再谈组合效果

打散组合的图案设计方法在实施过程中有两个步骤,组合是建立在打散之后的第二步,只有两个步骤的完美结合,最终的设计才能是优秀的。

在组合中特别要注意的是组合不是拼凑,要以表现抽象美感为宗旨,以形式美的法则为手段,如:对比、重复、渐变、变异等手法都会带来抽象的美感。

元素的组合是一个从构想、调整、完善到终结的过程。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打散组合的例子不胜枚举,服装设计中我们要把一块布剪开,然后,再按设计要求缝合,成为一件新作品。家具设计也是同样,把一块木头锯开,按设计需要再组合,使之成为理想中的样子。这些过程实际上都是打散组合的方法。

在实践中我们总结出组合的几种形式如下:以元素为主的组合;以框架为主的组合;以错位为主的组合。

不论是元素符号的组合还是元素切割的组合,我们在做组合时可以先为自己的作品做一个定位,比如,我们想表现其力度感、冲击感、轻柔感等抽象感觉,根据感觉的需要来选择具体的办法,这样有的放矢地去做,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打散组合是以抽象美为指导,是在分分合合之中寻找美感,作者的自我创作意识要求强烈,不动脑筋的拼凑和堆积决不是分解组合创作宗旨。

小学美术黑白装饰画教案

教案 一.课题(儿童黑白装饰画) 二.教学目的(让同学们了解简单的黑白装饰画,提升同学们美术方面的艺术涵养,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绘画技巧,开发大家的绘画潜能以及对黑白灰素描关系的认知。) 三.课型:新授课 四.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重点:让同学们独立完成一张黑白装饰画 六.教学难点:对黑白装饰画的认识及理解 七.教学过程 1.展示一些黑白装饰画图片,引入课题。用时5分钟。 2.结合图片向同学们阐述什么是黑白装饰画。 (黑白装饰画是一种单纯用黑白为表现形式,具有装饰效果的绘画方法。黑白装饰画中多用点、线、面为基本装饰语言。其中,点、线、面这三者之间实际上并无严格分界。做为点的装饰语言,经由成行或成列的排列亦可称其为线,而点若成大面积重复泛起便形成了面。同理,线这种装饰语言同样可以组成面,若线变得短小还可成点,也可以说面是线或点的大面积排列及其它的组织方法而组成的。)用时3分钟。 3.展示一张图片向同学们提问关于黑白装饰画的问题。并在提问后进行图片的总结分析。用时5-10分钟。 问题有:你最喜欢这张画的哪个地方?你能从这张画中看出来什么,其中的一个东西/人物/风景是由什么组成的?你能讲讲这张图的黑白灰关系吗? 4.挑选几张难度适中的黑白装饰画,选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局部,在黑板上逐步画出放大版,让同学们跟着临摹。用时15分钟。 5.根据学生临摹的情况进行点评。结合图片讲述黑白装饰画绘画要点。并让同学们提出不懂的问题。用时5-10分钟 要点:1)画面中要有一定的纯黑及纯白的区域,来加强画面临比,保证对比强烈。但此点中一定要留意黑、白区域留存的适度。 黑白装饰画中,黑白块填涂过多会造成画面显闷,笨重。同样若白色块留存过多,则会使画面显空,有未完成感。 2)灰颜色要分出重灰和浅灰:留意调整纹样单位元素间的疏密。 3)纹样应保证丰硕性,为了是在大效果吸引考官之后,细节也有的可看。这点

《黑白装饰画》有效教学案例

《黑白装饰画》有效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对黑白装饰画的教学,了解黑白装饰画的特点、表现形式及装饰手段。 (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创作出黑白装饰画。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绘制、展示、评述等学生活动,使学生感受到黑白装饰画的美感,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和创造美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了解黑白装饰画的艺术特色,初步掌握黑白装饰画的装饰手段及方法。 (二)教学难点:如何巧妙地安排和运用黑白灰,并能通过作品初步体现自已的创意。 三、学具准备:麦克笔、铅笔、速写本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一张油画花卉作品和一张黑白花卉装饰画,问:比较两张作品,它们分别有什么不同的美感? 学生欣赏并谈感受。 展示一组图片。 师:通过欣赏这一组图片,我们发现生活中人们对于黑与白是非常偏爱的。黑与白分布在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二)新授 1.黑白装饰画的含义:用单一色与空白组合的绘画作品。 2.黑白装饰画的特点:单纯质朴、简练概括,有着一种别具一格的美。 展示一组黑白装饰画作品,欣赏、感受黑白装饰画的艺术特点。 3.黑白装饰画的语言要素:点、线、面 欣赏几幅黑白画作品,分析点、线、面的运用。 4.同一物象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表现。 教师演示一片叶子运用不同的表现方法进行表现。 5.黑白装饰画的绘制步骤。

教师演示绘制黑白装饰画的步骤: (1)构图 (2)画结构 (3)表现黑白关系(着色时根据画面需要可以加上自己的主观色调,注意形与形之间的黑白搭配与变化。) (三)学生练习 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四)课堂小结 学生展示作品,评价自己的作品。 六、课后有效性反思:学生通过初一、初二年级的美术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造型能力,有一部分学生能够抛开自然景物中原有形象进行大胆的夸张变形、加工创造,但也有一些学生很难跳出原有形象,停留在如实地描绘形象,因此在本课辅导过程中,我加强了这一部分学生创作方法的引导和鼓励。在教学过程中,我展示了大量的黑白装饰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在示范环节,我用彩色花卉照片作为黑白装饰画的原形,一步步演示了黑白装饰画的创作步骤,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直观易懂。

第二章 黑白装饰画——装饰植物

第二章黑白装饰画——装饰植物 概述 图案是装饰艺术中的常青主题,它所涉及的题材十分广泛,包括花卉、动物、人物、风景、几何图形等,由于在设计时还会吸收工艺制作和材料的美感,因而它形成的风格是多样化的。 图案的概念包涵两方面的含义:广义是指对某种器物或建筑实体造形结构、色彩、饰纹的设想,在工艺材料、用途、经济、生产等条件制约下绘制成的图样。狭义则指器物上的装饰纹样,图案是工艺美术产品设计的基础,是以表现美为目的的一种装饰性艺术手法。 我们在学习图案设计的过程中一般分两个步骤来做。一是学习基础图案,二是设计实用图案。前者是通过学习,掌握图案的基础理论、图案的组织构成能力和表现技法;后者是为适应某种产品的需要而进行的创造性劳动。 学习基础图案,主要包括纹饰、造型、色彩及构成(组织)方法几个方面。基础图案所做的图稿一般不要求适合工艺,也不要求有明确的用途,仅作为技巧、构思、构图、技法方面的练习。 实用图案已被当作一种独立艺术样式,成为一个门类,既可鉴赏(装饰绘画),也可以与生活用品相结合(器物上的装饰图案)。 写生变化是图案基础理论的一部份,主要讲解图案从写生到变化过程中的基本理论和规律,还包括一般的描绘技法。让学生掌握对花卉写生和单独纹样的设计能力。近年来,由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普及,在此项课程中的部分内容里(例如分解组合法),我们也加人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内容。这种作法是因为计算机能解决手绘速度过慢的弊端,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得到更多的锻炼。 写生变化通常也说成四大变化,是专业基础课中的基础,有着相当大的比重。是我们面对自然提取素材,经过再创造,进而组成全新艺术形象的过程。 在这里,我们提到的变化是由写生稿转化为图案的过程与方法,写生稿来自对自然形态的描绘,而图案则是把自然状态下的物体经过整理,提取、加人形式美的规律及某种艺术特征渗人后形成新的形象。由于这一变化过程是从某一形态向另一形态的转化,所以我们必须在思维方法上整理出清晰的条理,这样会有利于我们掌握其变化的最基本的、也是最实用的方法。 一、花卉、植物装饰训练的前提——素材收集 写生是为创作而收集素材的一种方法,做为装饰图案创作的先期课程花卉与植物的写生方法在其教学过程中与绘画中的速写有不同的要求,速写的要求主要是抓大动势、大形体的准确,而花卉与植物的写生不但要求大形体的准确,还要求对细节进行仔细的描绘。这就需要初学者在写生前认真仔细地观察对象,大到把握住花卉、植物的整体姿态,小到了解每个花瓣、叶子生长规律,这对写生的顺利进行十分重要。 1.观察的方法 对花卉、植物的观察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外部特征→形体姿态→比例结构→生长规律。 花卉、植物的外部特征和整体状态是我们在观察时首先要注意的问题。它们的基本状态可分为稳定性和流动性两种。像牡丹花、菊花、玫瑰花等为稳定性的,而牵牛花、紫藤花等为流动性的。我们在观察时首先在头脑中对观察对象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形象概念(如同画素描时起稿一样)。然后再进行更具体、更全面的观察,如花瓣、花蕊、花托、花梗及叶子的形状与生长规律,包括花瓣是单瓣还是复瓣,叶子是对生、互生还是轮生及老干与新枝的生长姿态。并且可以多角度全方位的去观察。了解了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之后,我们则要从中体会花卉、植物形体姿态的美感,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分析它们是流动的美,还

黑白装饰画

心园·米罗国际美术教育星期~(大班10~12岁)编号: 主编:心园·米罗教学研发中心 一、命题及说明:课件名称:《黑白装饰画》 课程说明:以黑白装饰画为主题。以线描的方式进行绘画创作,教师要学会举一反三,不能照抄本课件内容,课件仅供参考。本次课程专注儿童的个性发展,不使用刻意标准限制儿童的创作,以创新的思维刺激儿童去感知、探索和发现,使用趣味性的引导,启发儿童的想象力。例如:学生城堡上要加几个人,或者背景换成小河等等,如果学生有能力去完成的话,老师要鼓励学生去画,不试图限制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必须画出心中的城堡。 教学方法:讲解、分析、示范、启发式教学 二、媒介与材料 1、媒介

三、导入与热身Array 四、绘画与过程

五、评价与展示 六、科普与交流 科普 装饰画 - 特殊艺术类型作品 编辑词条 修改义项名 所属类别 : 艺术品 装饰画(Decorative Painting )是一种并不强调很高的艺术性,但非常讲究与环境的协调和美化效果的特殊艺术类型作品。 基本介绍 装饰画 DecorativePainting

是一种并不强调很高的艺术性,但非常讲究与环境的协调和美化效果的特殊艺术类型作品。 装饰画的起源可以追潮到新石器时代彩陶器身上的装饰性纹样,如动物纹、人纹、几何纹,都是经过夸张变形、高度提炼的图形。 洞窟壁画、墓室壁画、宫殿装饰壁画艺术对当今装饰画的影响也非常大 装饰画也可称之为包装画、艺术招贴画 其中包括当代新美学主义画派都由此衍生:例如TATOO风格与禅绕画绘画等艺术创作等等 1、线描 是素描的一种,用单色线对物体进行勾画。 线描--中国画的主要造型手段。线描是运用线的轻重、浓淡、粗细、虚实、长短等笔法表现物象的体积、形态、质感、量感、运动感的一种方法。特点简练、清晰,可刻画各种现象。 2、基础线描 马少兵国画人物常用的工具有铅笔、炭笔、炭精条、钢笔、尼龙水笔、签字笔、记号笔等。只有多观察才会有更多的绘画语言。垂直线给人庄重、挺秀、高洁、但愿、朴重等感觉。在教儿童画人物线描时,不应要求过高,要根据他的不同春秋段的能力,引导他们用自己的眼光来观察对象,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对象,这样儿童的线描人物天然会妙趣横生。 水平线具有平和、安定、静止的感觉。 线的运用和表现运用线的疏密、是非、曲直排列变化,来表现黑白关系,既能表现人物形象又富有审美情趣。 交流 1、本节课向家长介绍孩子学习的美术知识有: 基本形状的组合、点、线、面的认知。运用这些形状来引导学生画出植物,以图片写生的方式进行绘 画练习,就是想把造型艺术中的规律因素让孩子了解,比如:所有事物的造型都是有点线面和方形、 圆形、三角形等这些基本元素构成。孩子了解这些元素,就可以根据基本元素去创造和丰富他自己的

黑白装饰画---公开课教案

黑白装饰画 授课人:黄娟娟 班级:185班 一、课题:《黑白装饰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启发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观察与感受能力,使之有一双发现装饰美的“慧眼”。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堂实践练习,学习装饰图案的视觉语言与形式法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活跃形象思维,增强形态的应变本领,拓展装饰艺术天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搜索黑白装饰画的新方法,通过搜集、展示、感受、绘制和评述等学生活动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勇于尝试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什么是黑白装饰画,了解黑白装饰画的艺术特征,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2.教学难点: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并运用黑白装饰画的技法为棉手套设计装饰花纹,开拓学生的设计思想,用多种多样的艺术表达形式来表现,从而创作出富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四、教学教法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课件、讲授、示范画教法进行教学,用1课时完成本节内容。 五、课型:造型与表现 六、教学材料: 1、教师:课件、范画及相关工具。 2、学生:素描纸、铅笔、橡皮、勾线笔、 七、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屏幕展示几幅黑白装饰画,让学生进行欣赏、分析、比较。提问这些图片被称为什么画?为什么叫黑白装饰画?它们有什么特征?给你

什么感受? (展示几幅美术作品,让学生欣赏) 2. 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分析、感受这些画面的构图布局、黑白对比以及整体效果的美。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3. 设置意图: 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黑白装饰画的概念与特征。 4. 联系生活: 同学们既然知道什么是黑白装饰画,那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黑与白呢?黑白装饰画又有哪些运用呢?请学生回答。 5.教学互动:黑白灰的强弱对比,请学生连线强对比、中对比、弱对比。 6.点线面的表现技法展示:讲述点线面各自不同的表现技法以及点线面综合的表现 7、创造与表现,作业要求:为手套设计花纹,要求充分运用黑白灰的布局规律和点线面的表现技法。 8、创作思路启发:数字、汉字、字母、具象、抽象 9、创作方法:教师示范(步骤:1、起稿 2、勾线 3、添加装饰花纹 4、黑白灰处理) 9、学生创作:打好手套的形后,画面上的图饰之间要有主次之分,主体图饰要放在画面的主体位置上,并且重点描绘,采用强对比。物体的构图和主要花纹确立后,再根据画面需要进行黑、白、灰关系的处理。可根据画面需要加上自己的主观处理,注意花纹之间的黑白搭配与变化以及点线面的合理运用。 10.学生活动: 学生进行黑白画的手套装饰。 11.练习及画面处理: 注意点、线、面的表现形式。对比观察线、面的比例关系、疏密等;观察分清黑、白、灰色相,大胆用色;注意装饰图案的表现,组织画面12.老师在辅导学生过程中,可以展示个别优秀学生作品,鼓励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八、板书设计 《黑白装饰画》 艺术特征↗造型上:变形、夸张 ↘色彩上:黑、白、灰 构成元素:点、线、面 步骤:1、起稿(夸张、变形) 2、勾线 3、添加装饰花纹 4、黑白灰处理 九、小结: 黑白装饰画手法简单,表现力强。我们可以把彩色的风景画改为黑白装饰画,把色彩静物画改为黑白装饰画,生活中具有色彩事物都可以用黑白灰进行表现,黑白装饰画具有独特的高度概括和朴实的艺术特色,单纯的语言、概括的外形、平衡的秩序及和谐的平面,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 十、作业: 完成一幅有创意的手套黑白装饰画作品

《黑白装饰画》教案

《黑白装饰画》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自己的感受,创作一幅黑白装饰画。 2、进一步感受黑白之美,感受黑白装饰画的独特魅力。 3、喜欢运用黑白色的独特之美创作作品,了解概括表现的方法。 教学重点: 黑与白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作品评述 二、新授: 1、欣赏黑白画(P22-23) 2、什么是黑白画? “黑白画”就是指利用黑白之间的对比关系来进行设计的黑白画作。黑白画作为一种独立存在的艺术形式,用纯洁朴实的黑和白,围绕黑白的对比、转换、虚实以及节奏等变化构成美的旋律,把五彩缤纷的世界概括于一体,对比鲜明地形成了一种极为典雅的文化品位。随着文化的交流与发展,黑白画艺术的表达不断探寻着新的突破口,使黑白语言的覆盖更加宽广深远。纯粹绘画的黑白画,是人类感情的折射和艺术家的自我精神表现;而在设计领域中出现的黑白画,使作品的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3、黑白画的多种艺术形式 黑白作品包括黑白版画、黑白插图、素描、黑白图案画、黑白装饰画、水墨画等。 4、黑白装饰画: 黑白装饰画是富有装饰性的黑白画。装饰性的黑白画更趋向于抽象的美感,它是理性与感性的交融。装饰画剔除了形态的原有杂质,融入了画家们的想象与智慧,简洁而富有美感。 5、欣赏黑白装饰画并说说自己对黑白装饰画的感受(书上作品或图片) 黑白装饰画的设计方法: 黑白装饰画以黑、白对比为造型手段,画面主题以黑、白形体的巧妙组合来得以充分表现,具有高度概括的艺术特色,黑白装饰画用黑白来概括事物,利用点、线、面的组合来构

成优美画面。 通常说来,在一幅优秀的黑白装饰画作品中,作者面对大千世界中繁复的形象,要把缤纷的色彩世界概括成黑白两色,这就需要他们①抓住形象的主要特征,删繁就简,以突出画面上简练的形象,力求达到黑白色彩对比强烈又和谐的艺术效果。②巧妙地处理黑与白两个极端,把一切事物浓缩在黑、白色的巧妙组合中。③在设计画面时,灵活运用点、线、面等多种形式,使画面黑、白、灰的层次变化丰富,虚实有致,疏密空白安排得体。④在形象上进行夸张、取舍、变形,并竭力使画面富有情趣,具有节奏和韵律感,赋予黑白装饰画特有的美感。 三、学习活动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的事物,灵活运用点、线、面和黑、白、灰的变化,完成一幅黑白画。 四、指导学生创作黑白装饰画。 创作黑白装饰画,需要进行巧妙的选材与构思,无论采用什么形式来创作黑白装饰画,都需要作者经过四个步骤: 1、选择表现题材; 2、采用夸张、变形、装饰等手法构建画面新形象; 3、将真实的色彩概括成黑白两色,设计画面中的黑白分布关系; 4、描绘成画。 ★“分格式”黑白装饰画的表现方法: 这种方法是把画面分割成四个或六个、八个小块,在各块中,一块采用以黑色为背景,主体是白色的手法进行装饰,相邻的另一块就采用以白色为背景,主体是黑色的装饰手法。这样的装饰方法,操作简单、效果明显。在创作中,要开动脑筋去设计画面中的黑白,要用心体会黑与白的关系。 另一种创作黑白装饰画的方法就是用黑白两色纸,通过构思、设计、剪贴的方法进行,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容易在短时间内出效果。 ★工具材料的使用:除了黑白纸外,毛笔和墨汁,黑色钢笔、碳素笔、麦克笔等都可以用来进行黑白装饰画创作。 ★创作题材的选择。学生自选创作内容。 ★创作时要大胆想象,在形式上要灵活运用点、线、面和黑、白、灰的变化,不可太过拘泥。 作品的尺幅:根据自己的条件大小随意。

黑白装饰画的表现技法

黑白装饰画的表现技法 内容摘要:在黑白装饰画设计与创作中,对于技法的灵活掌握与恰如其分的选择,是能否表现出感人至深的视觉形象的重要方面。文章认为,除了不断从自然的形态中摄取丰富的感性认识外,更应该着重考虑如何生动地将视觉形象呈现于画面中,以使画面上的每根线、每个块、每个空白都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关键词:点线面明暗关系工具肌理 黑白装饰画是一种装饰性艺术,它以黑白两色为造型手段,通过点、线、面组合来表现形象,具有高度概括的艺术特色。通过概括、提炼、归纳和抽象,人们将丰富的色彩最大限度地简化为黑与白两大元素,使它具有简洁、纯朴、充满活力的美,并产生独特的魅力。它吸收了版画艺术的风格及图案的格律节奏,是将有形与无形相互补充,并把装饰与自然融贯一体的黑白装饰画种类之一。黑白装饰画制作方便、工具简单、效果明显又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及审美价值。 装饰画设计中,技法的表现是装饰语言的技巧再创造,画面中的每一个有意义的符号、每一个元素的组合、每一个形象的处理,技法都是相当重要的。不同的造型特征需要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就要引入恰当的表现技法去体现。 1.点绘法。在黑白装饰画技法中,点绘是主要手段之一。点有很多种,不同的点和不同的组织形式可构成不同的视觉效果。利用点的大小、疏密、轻重、聚散,表现黑、白、灰的色阶,从而表现明暗、光影和层次。当它做大小渐变以及呈现不同的排列方式时,能够产生静止、夸张、运动等多种感觉。点的疏密、聚散,不仅可以表现出浓淡,而且可以表现立体感。以点的疏密来强调、表现立体感时,将会增强形态的趣味性和形式美感。用点塑造出来的物象既可以是写实的也可以是抽象的,既可以是细密的也可以是概括的。 2.组线法。线是黑白装饰造型中极有情感和表现力的形态要素,线自身的刚柔曲直、长短粗细、浓淡枯润、抑扬顿挫等,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在排列上,有平行排列、非平行排列。平行排列,有等距排列、不等距排列和渐变排列等。在排列组合上,线可从粗到细,可有规则地粗细交替,也可无规则地粗细交替变化。在排列方向上,可垂直、水平、倾斜和不同方向排列或交叉组合。通过线条的粗细、长短、疏密、缓急等排列,可以形成空间、体积和构成感。 3.剪影法。剪影法是模仿民间剪纸效果进行设计和创作的。剪纸艺术是中国民间传统的装饰艺术,能刻画出既有条理又非常概括的图形。剪影法要求形体间穿插合理,主要以粗线和面为造型语言,黑白相互转换变化,相互衬托,有着浓厚的北方民间艺术风格,一般多用来表现人物、动物、花卉植物等题材。 4.综合法。综合法是把点、线、面三者有机地运用在同一画面中,运用不同形状的点,粗细、曲直等各异的线,大小、方圆等不同的面,进行装饰画创作。纯线条的组合看来未免缺乏厚重之感,而单纯的色块则过于平板。综合技法特别适合用来表现复杂的画面层次。在指导学生时,要引导他们熟练使用疏密、虚实等形式美法则来增强黑白装饰画的表现效果。 5.光影法。明度的两极是白与黑,中间是程度不同的各种灰色调。物体本身的固有色,光照的效果,在环境中因反差程度不同而形成的结果都会产生黑、白、灰明度的变化。光影法依赖光的作用来塑造形象,注重光影、明暗关系的处理,能很好地表现画面空间感和实体感。 6.平光法。平光法不依赖光的作用来塑造形象,而是把物象本身的固有色的明度作为处理黑白、明暗关系的依据。物体本身的固有色,光照的效果,在环境中因反差程度不同而形成的结果都会产生黑、白、灰明度的变化。平光法注重图形本身的塑造,有外形清晰、明确的特点。 7.拓印法。拓印法巧妙利用如植物自然生长的纹理变化,根据画面需要把叶、草、树皮等拓印到纸上,再进行整理补绘,制作出富有美感的装饰图形。

黑白装饰画 教案

第二节:黑白装饰画训练 一:课程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 理解装饰画含义 2 认识装饰画的分类 (二)能力目标 1 通过黑白装饰画的训练,培养学生学会使用点线面三元素进行装饰。 2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掌握装饰画的绘画方法和技巧 (三)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装饰画的分类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的耐心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黑白装饰画的含义 2 难点、掌握黑白装饰画的绘画技巧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分析观察法示范法任务驱动法 四:教学用具 教材教学用具示范作品教学资料 五:教学类型 新授课实践课 六:教学用时 8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展示图片,让学生分组观察、讨论。 (图1)

(图2)(图3)(图4) 1:上面4张图分别是什么类型画种(教师提示:根据颜色、形态、格式等去区分) (二)讲授新知 1:黑白装饰画的定义 a 黑白装饰画,是以黑、白对比为造型手段,画面主题以黑、白形体的巧妙组合来得以充分表现,具有高度概括的艺术特色。黑白画带有很强的抒情和浪漫主义色彩,利用黑与白以朴素、纯净的对比来展示事物的一种画。 b 黑白装饰画是用黑色和白色来塑造形体,画面用黑白色的点线面及形体巧妙组合,具有强烈的装饰感,是一种高度的概括艺术。 c 黑白装饰画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方式,让画面中的黑白灰三个色阶变化丰富,虚实错落有致、疏密排列得体;在形体的表达上或夸张或变形或提炼使得画画有特别的韵律、节奏感。五颜六色的世界概括和抽象下,被分成两级,在黑白色之中,蕴含色彩内外的生命运动哲理。 (图5) (图6)

《黑白装饰画》教案

《黑白装饰画》教学设计童侠

教学活动设计1、课件、范画、图片资料(人物、静物、 风景、花卉、建筑、其他)绘画用具。 2、学案一 3、学案二 课前的资料准 备是开展学生实 践活动的必要条 件。为学生创作 作品提供参考。一、导入环节: 太极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术语,意为派生 万物的本源。 太极图形展现了一种互相转化,相对统 一的形式美。 激发学生对本课 学习的兴趣 2 分 钟 二、讲授新知: 活动环节一:感受黑白 感受与欣赏黑白装饰画: 让同学们对黑白 有一个大概的了 解,从中发现黑 白的美。

提问:上面这几幅黑白作品中都有哪些共同 的特点?他们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让学生体会到黑 白简约的风格, 以及了解黑白装 饰画的丰富语言 2 分 钟 活动环节二:认识黑白 (1)什么叫黑白装饰画 欣赏教材作品《船》 黑白装饰画:是用黑白来塑造形体,用黑白 色的点、线、面及形体巧妙组合成画面,具 有强烈的装饰感,是一种高度概括的艺术 让学生清晰的了 解什么是黑白装 饰画。 3 分 钟

(2)黑白装饰画的特点 强弱对比、相互衬托、点线面装饰: 黑白装饰画以黑白灰为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的装饰效果。它一般以点、线、面为基本的装饰语言,而且这三者之间可以巧妙组合。知道黑白装饰画的特点。 活动环节三:表现黑白 (一)、黑白装饰画的创作方法 1.从自然界中发现黑白对比效果和美的素材,如热带鱼、大熊猫、斑马等,在其中添加纹饰,形成黑白灰关系。 2.光照射在人物、植物、建筑物上,产生亮与暗的变化,可以将其归纳成白与黑。讲授黑白装饰画的第一种方法,让学生了解到其中的深浅变化,根据固有色归纳深浅黑白。

美术社团活动8黑白装饰画的绘制

**** 学年第一学期 **** ”画社 活 动 记 录 “ ***** ” 教师: ** 年 9 月画社 ***

中学部“ **** ”美术社团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第八周 活动地点:美术室 辅导教师: *** 活动主题: 黑白装饰画的绘制 活动记录: 一、 点名 二、 优秀黑白装饰画绘制作品展示,用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老师讲解黑白装饰画绘制的相关知识: 黑白装饰画在学习创作过程中,不应该把所有的精力全部置于纹 样的创造上, 更重要的是画面中的黑白灰整体的效果。 在黑白装饰 画中除去整块玄色和整块白色 (及留出纸的颜色, 所有未添加任何纹 样的区域均可称其为白色)之外,凡是泛起纹样的处理(黑白相间的 所有区域)均可成为灰色。 在我们绘制黑白装饰画的过程中会发现,不同的纹样会有不同的 黑白效果, 但也会有固然纹样变换十分丰富, 却依然得到了同样的深 浅效果,画面变得灰灰一片,没有了层次感。 这是由于在绘画中, 作者只留意了纹样形式的变化, 却忽视了最基本但却是最最重要的组 成这些纹样的点,线元素间的疏密变化,从而造成了灰的题目。这也 是为什么有的同学画面中纹样丰富却没有好的黑白效果的根源。 由此 反向思考,在纹样处理中, 若相同的纹样不变,只改变组成纹样的点 或线的疏密, 也可以得到不同深浅度的色块。 我们便可利用这一点绘 制渐变效果的纹样。 若某些区域较灰, 可将形体边沿线加粗, 从而弥补黑白灰效果差。 二、 布置活动: 对上次设计的黑白装饰画进行绘制,要求画面中要有一定的纯 黑及纯白的区 域,来加强画面对比,保证对比强烈。一定要留意黑、 白区域留存的适度。 五、 学生设计,教师巡回指导。 六、 总结本次活动情况。 **** 中学 **** 学年第一学期

(完整版)黑白装饰画教案

黑白装饰画 教学课型:造型表现教学内容:线描的学习黑白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黑白装饰画的艺术特点和多种表现效果。艺术的再现客观物体。尝试根据生活中的图片或形象,发现运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创作一副黑白装饰画。提高学生绘画表现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的自主参与,实现对黑白装饰画的初步认识。运用多媒体演示法、教师讲解法、比较法、通过欣赏作品、学生实践、参与评价作品等教学活动,实现本单元的教学任务。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欣赏与实践中,体会黑白装饰画的美感,培养学生对黑白装饰画的兴趣。从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内在联系入手, 通过收集、展示、感受、绘制等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勇敢尝试的精神。 重点:认识黑白装饰画的表现特征和艺术效果。运用点、线、面,创作黑白装饰画。 难点:如何启发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开拓学生的设计思路,用多种多样的艺术表达形式来表现司空见惯的物象,从而创作出富 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概述: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采取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对作

品进行感受、分析、评价等 亠、本单元所需教学资源概述: 图片、笔、纸等绘画工具本单元学时建议:1课时 教学实施方案

教师提问并展示课件 6、实践 创作一幅黑白 装饰画。 课堂作业: 任选题材,创作一幅黑 3、怎么能画好 黑白装饰画? 4、有哪些表现 形 式? 5、我们怎么收 集素材? 应用,开拓 学生视野。 展示课件: 黑白装饰画的基本要 素:点、线、面。 色彩:黑、灰、白 展示课件: 黑白装饰画的表现形 式:线条、转换、明 度、变形等。 学生观看并讨论,分析 黑白装饰画的基 本要 素。 学生欣赏,讨论、分 析。 学生讨论,并欣赏图 片。 通过欣赏, 引发学生对 黑白装饰画 的兴趣。 使学生了解 黑白装饰画 有多种表现 形式。 启发学生的 创作欲望, 进行发散思 维训练。

儿童线描(黑白装饰画)的基本知识

儿童线描(黑白装饰画)的基本知识 源于中国画法中的白描,是一种以线为最基本的表现手法的儿童绘画形式。在儿童线描画中,线条是最有生命力的因素。线是结构,线是骨骼,“形依线而立,色依线而明,神因线而传”。 儿童线描画其主要特点就是具有一定的写实性和较强的装饰性,与黑白装饰画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明显区别。就造型语言来说,儿童线描画以线为主,点、面为辅,而黑白装饰画是点、线、面的综合应用,两者必须遵循素描中的黑白灰的明暗层次(①整个画面上要有黑白灰明暗层次的节奏;②单个物体上要有最暗的、灰的、亮的装饰纹样区分)。 一、儿童线描的基本知识 1、线描的工具:线描的工具灵活多样,选用不同的工具材料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常用的 工具有铅笔、(炭笔、炭精条、)钢笔、水性笔、签字笔、记号笔、小毛笔等;此外还要黑色和白色颜料(修改画稿用)、橡皮。切记不可常用直尺、圆规等辅助工具。 2、线的种类大体可分直线和曲线两类。直线有垂直线、水平线、斜线、折线和交叉线等;曲 线有弧线、波浪线、螺旋线等。 3、线的感觉不同的线给人的感觉不一样。垂直线给人庄严、挺拔、高洁、希望、正直等感觉。水平线具有平和、安定、静止的感觉。斜线则富有变化、运动、紧张和不安的感觉。规则的曲线使人感到明 朗、整齐、圆滑、有序。自由的曲线则显得活泼、优美、生动、柔和。 4、线的运用和表现运用线的疏密、长短、曲直排列变化,来表现黑白关系,既能表现人物形象又富有审美情趣 一、儿童线描画的教学目的 美术活动可以培养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儿童借绘画表现抒发自己内心的意欲和情感,儿童线描画教学也是如此。儿童线描画对启发儿童智慧,培养学习能力和习惯有很好的作用。喜欢线描画的儿童对学习语文很有帮助,记生字时,他们对字的形状与笔画看得准、记得清、写得好,这有赖于画画时观察力、记忆力、描写能力得锻炼。写作文时描写得具体生动、细致深入、层次清楚,这也有赖于画画时观察与思维之功。学习数学时理解能力也比较强,他们对事物多少、大小、长短、方圆等在画画时积累了很多感性认识。 二、儿童线描画的教学常规 一门课的教学成功与否,教与学的双向努力是关键,教师的思维导向左右着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及素质的形成。由于儿童线描画在认识物体和表现对象时有其特殊的要求,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理解物体的形象及其规律,并将其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来,便成了该课地重点。儿童线描画地教学常规是:基本技巧练习——分类练习——组合构图练习。 三、儿童线描的基本知识 1、线描的工具:线描的工具灵活多样,选用不同的工具材料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常用的 工具有铅笔、(炭笔、炭精条、)钢笔、水性笔、签字笔、记号笔、小毛笔等;此外还要黑色和白色颜料(修改画稿用)、橡皮。切记不可常用直尺、圆规等辅助工具。 2、线的种类大体可分直线和曲线两类。直线有垂直线、水平线、斜线、折线和交叉线等;曲 线有弧线、波浪线、螺旋线等。 3、线的感觉不同的线给人的感觉不一样。垂直线给人庄严、挺拔、高洁、希望、正直等感觉。水平线具有平和、安定、静止的感觉。斜线则富有变化、运动、紧张和不安的感觉。规则的曲线使人感到明 朗、整齐、圆滑、有序。自由的曲线则显得活泼、优美、生动、柔和。 4、线的运用和表现运用线的疏密、长短、曲直排列变化,来表现黑白关系,既能表现人物形象又富有审美情趣。 在进行线条练习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初学者一定要进行反复地练习,只要持之以恒,定能收到满意效果。 (2)在具体的练习用线时,注意千万不能描和涂,行笔要沉稳,不能浮滑,一笔中途不要犹豫、不要停留,画出来的线条要流畅如白云流水。 (3)练习各式各样的线条(直、曲、弧、折、不规则)排列,注意线的平行,用笔均匀,用力要稳,线条之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黑白装饰画

黑白装饰画 定义 黑白装饰画,是以黑、白对比为造型手段,画面主题以黑、白形体的巧妙组合来得以充分表现,具有高度概括的艺术特色。 在中国人民心中,黑是实,白是虚,黑是一切,白则是空灵。黑与白如同有与无的相互浸润渗化,从而造就一个实中有虚,虚中有实,有无相生的大千世界。巧妙处理黑与白两个极端,把一切浓缩在黑、白巧妙组合的画面中,如同音乐与音响的旋律、节奏、配器等给人听觉上带来享受。要善于抓住形象的主要特征,删繁求简,画面上只要极其简练的形象,力求达到黑白对比强烈明快的艺术效果。 黑白装饰画是用黑色和白色来塑造形体,画面用黑白色的点线面及形体巧妙组合,具有强烈的装饰感,是一种高度的概括艺术。 黑白装饰画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方式,让画面中的黑白灰三个色阶变化丰富,虚实错落有致、疏密排列得体;在形体的表达上或夸张或变形或提炼使得画画有特别的韵律、节奏感。五颜六色的世界概括和抽象下,被分成两级,在黑白色之中,蕴含色彩内外的生命运动哲理。 在中国文化中,黑代表实,白代表虚,黑的是一切,白的表示空灵,黑白之中是虚实相生,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蕴含一个有无相生的大千世界。在黑白装饰画中,抓住形象主要特征,进行概括、提取本质,达到一致明快强烈的艺术效果,给人带来一种视觉上的节奏、旋律感。黑白色是色彩中的极限色,也是视觉感受的极限。黑白意识是属于审美意识范畴,吸收剪纸、版画的一些艺术表现形式。 黑白艺术在我国有悠久历史,在传统绘画中,黑白是构成外在美的主要因素外还赋予了更多的含义。黑白色在造型艺术中有很广泛的应用,在社会中各个领域都有黑白色的身影。 黑白画带有很强的抒情和浪漫主义色彩,像中国水墨画是黑白画的代表。水墨画纯粹是用水和墨相互融合、混合后的干墨、焦墨、湿墨、浓墨、淡墨,用毛笔表现出不同的黑白灰色调,水与墨的多少能创造出深沉、浓重、淡雅、空灵的水墨效果,形成或抒情或浪漫的墨韵意境。水墨画在国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独特的绘画语言被公认为中国传统的绘画。[1]

黑白装饰画校本课程材料

校本课程 《黑白装饰画》 学生作品 河南师大附中周武强 2015年3月

校本课程《黑白装饰画》 河南师大附中周武强 一、概念 黑白装饰画是以黑白对比为造型手段,借助点 线面的巧妙组合进行充分表现,具有高度概括性和 艺术感的装饰性绘画。 二、艺术特征 从造型上来看,黑白装饰画不拘泥于写实,注 重形式美,强调变形与夸张。 从色彩上来看,黑白灰层次就像音乐中的低音、高音、初二(11)王靖萱 中音组成的旋律,有很强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三、黑白灰的布局 1、黑白灰 黑是画面最深的部分,白是画面最浅的部分,灰介于黑 白之间。灰有接近黑色的深灰,也有接近白色的浅灰,还有 位于中间的中灰。黑显得沉重有力,白显得轻快明亮,灰丰 富、含蓄、柔和。黑白灰是相对而言的,是一种对比关系。 黑白灰的对比与均衡共同构成了美妙的画面效果。 2、黑白灰形成的原因 ①光照因素:受光部—亮—白;背光部—暗—黑;侧光部—亮暗适中—灰。 ②明度因素:每种色彩的明度是不同的,如黄色明度高接近白层次,紫色明度低接近黑层次等。 3、画面的基调 画面根据黑白灰面积比例的不同,分为高调(白主调)、中调子(灰主调)、低调(黑主调)4、画面的对比关系 强对比:黑白对比 中对比:黑灰对比、灰白对比、深灰浅灰对比 弱对比:黑深灰对比、深灰中灰对比、中灰浅灰对比、浅灰白对比 5、黑白灰布局的基本规律 画面的主要部分要突出,需多用强对比;画面的次要部分要隐退,需多用中对比和弱对比。

1、点的表现技法 2、线的表现技法 3、面的表现技法 衬托条纹虚实透叠

五、画面的分割 六、作业练习 用黑白灰、点线面的方法,为下面图形添加黑白层次。 七、创作 1、用黑白装饰画的方法,在圆形里设计自己姓名的首字母。 2、以鱼为主要题材,创作一幅黑白装饰画。 3、用黑白装饰画的方法,设计一只手套。 4、依据照片,创作一张风景为题材的黑白装饰画。

黑白装饰画---公开课教案

《黑白装饰画》教案 从江县刚边中学:陆秀维 一.课题:《黑白装饰画》 二.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启发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观察与感受能力,使之有一双发现装饰美的“慧眼”。 2、知识目标:通过课堂实践练习,学习装饰图案的视觉语言与形式法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活跃形象思维,增强形态的应变本领,拓展装饰艺术天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搜索黑白装饰画的新方法,通过搜集、展示、感受、绘制和评述等学生活动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勇于尝试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通过搜集和感受黑白装饰画,了解黑白装饰画,了解黑白装饰画的风格形式、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2.难点:如何启发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开拓学生的设计思想,用多种多样的艺术表达形式来表现司空见惯的物象,从而创作出富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如何启发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开拓学生的设计思想,用多种多样的艺术表达形式来表现司空见惯的物象,从而创作出富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四.教学教法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课件、讲授、示范画教法进行教学,用1课时完成本节内容。 五、教学过程 1、复习上堂课学习的内容,对作业内容做简单的评价和表扬部分同学,导入新课题内容----《黑白装饰画》 2.创设情境:屏幕展示几幅黑白装饰画,让学生进行欣赏、分析、比较。 提问这些图片被称为什么画?为什么叫黑白装饰画? (展示几幅美术作品,让学生欣赏) 3. 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分析、感受这些画面的构图、黑白对比以及整体效果的美。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4. 设置意图: 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 创作黑白装饰画利用哪种形式表达: 点、线、面; 利用点、线、面的疏蜜关系表示黑、白、灰、的关系。 5. 引入实践: 同学们既然知道是黑白装饰画,那这些黑白装饰画怎样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呢?老师这有个陶瓶,需要同学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和以往的绘画技能进行黑白画的创作装饰。老师引导学生进行陶瓶的创作. 6.构图: 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构思先确定构图,三角形构图、圆形构图或多边形构图。 确立构图后,画面上的物体之间要有主次之分,主体物要放在画面的主体位置上,并且重点描绘,但有一点同学们得明白,主体物不分大小,这要根据画面的需要而定。物体形与形之间的联系和前后关系,一定要交代清楚,形与形之间可以遮

浅谈黑白装饰画的表现形式

浅谈黑白装饰画的表现形式 陈巷中心小学杨珍珍 黑白装饰画是一种非常讲究形式美的艺术。无论是在处理画面的虚实、浓淡、节韵律、对比、调和与变化、统一等形式规律方面,或是在组合点、线、面、形、色等形式美的因素方面,都形成了一整套关于形式美的法则。下面我结合自身学习经历与体验,从六个方面来加以阐述: 1.动感与静感 动与静是对立的,矛盾的,又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在装饰画中的动,一般都是指变化的因素,变化的因素越多,动感就越强。反之,统一的因素越多,其静感就越强。强调了前者可获得生动活泼的形象,但又容易杂乱;后者虽容易单调、平板,但也能获得庄重严肃的效果,所以必须掌握动与静的辩证关系,了解动与静的表现规律,做到动静有致,处理适中,才能使画面获得多样与统一的协调效果。 2.对比与调和 凡是矛盾的双方和变化的因素,都是对比的形式,如动与静、大与小、深与浅、黑与白等等。凡是协调的、统一的因素,都是调和的,如造型要素的单纯化、类似化、条理化、规则化,手法的统一化,排列的秩序化等等。对比与调和的本身,就是一对矛盾的统一。运用时要掌握适当的程度,在强调某一方时,一定要适可而止。比如只强调“对比”那么画面就容易陷入零乱,不能统一,会产生刺激,使人不安;反之,只主张“调和”又会感到单调、呆板、枯燥乏味无变化。所以无论在造型、构图、色彩还是其他的表现形式方面,都应注意对比与调和的相互运用,以求生动活泼具有现代感的和谐美。如果需要对比为主,那么就要在对比中掺入调和的因素,方能在变化中求得统一;以调和为主的,如果不在人物的服装上加上黑色,那是不太可能在统一中求得变化的,甚至连人物形象都不太容易看出来。所以装饰艺术都应做到在对比中求统一,在统一中求变化,这是获得预期效果的必要手段,这二者之间的运用,只能是侧重,不可偏废,不能平均对待。 3. 均齐与平衡 均齐与平衡都是客观事物存在的一种规律。如人的双耳、双目、双手、双脚,都是均齐式的对称状态。人的运动和生长规律等都应处于平衡状态,才不致失去常态。 平衡有两大类,第一类是在平衡中最容易达到统一感的形式,叫对称形式的平衡。另一类是不对称的平衡。 均齐(同形同量),属对称形式的平衡,它是一对同形同量的正反形的组合,体现了一种秩序和排列的规律性,具有强烈的均等感、安定感,能给人产生一种完满、统一、庄重、平稳、宁静感,但也容易产生单调,死板和缺少变化的拘谨感。其格式有上下、左右、对角或多面对称等均齐形式。左右对称形式的均齐,这一形式也叫镜面对称,在装饰画中常常使用,因为它既能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又是一种容易讨好的形式,。这从自然形象中亦可以看出,如湖岸边散乱各处的形态,并不怎么美,但在湖水平静时的倒影中,就能将这散乱的形态产生对称形式的美感。这就提示了我们,只有强调对称对方的动势,加强两方的变化,才能避免单调、死板,取得新鲜感。

【教育专业范文】黑白装饰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黑白装饰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所属班级 所学专业 所属学院 导师姓名、职称 2019年4月

黑白装饰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新时期,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精神文化领域也愈发重视,对没打追求也体现在生活中衣食住行的各个环节,装饰画也成为人们生活中常见的装饰。黑白装饰画凭借其自身独特的视觉魅力和艺术效果成为当前比较受欢迎的一种装饰画,被广泛运用。黑白装饰画在引入小学课堂的时候具有其他色彩所不具备的优势,学生不需要准备过多的工具材料就可以探讨黑白装饰美学,培养自身的想象能力和艺术创作素养。本文将基于小学生的特点探讨黑白装饰画在小学美术中对应的教学方法,以期能够为小学美术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黑白装饰画;小学美术教学;教学效果 Abstract In the new era,with the improvement of material living standards,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spiritual and cultural fields. For those who have not pursued their pursuits,they are also reflected in all aspects of life,clothing,food and shelter. Decorative paintings have become a common decoration in people's lives. Black and white decorative painting has become a popular decorative painting with its own unique visual charm and artistic effect,and is widely used. Black and white decorative paintings have the advantage that other colors do not have when introducing high school classrooms. Students can explore black and white decorative aesthetics without cultivating too much tool materials,and cultivate their own imagination and artistic creation. This paper will explore th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methods of black and white decorative painting in high school art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school students,in order to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for high school art teaching. Keywords: black and white decorative painting; high school art teaching; teaching effect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