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舒适度相关说明
- 格式:docx
- 大小:13.60 KB
- 文档页数:2
城市绿地对人体舒适性影响研究综述袁梦,陈家硕,高玉福*,钱东霞,马艾冰,黄昭翰,杜雨萱,赵鑫鑫,张曦文,范思瑶(延边大学农学院,吉林延吉133002)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通过梳理国内外研究人员对城市绿地的人体舒适性研究,并对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总结,提出了今后研究的努力方向。
城市绿地;人体舒适性;研究综述不同的下垫面对周围空气热环境的影响有差异,对城市绿地降温增湿效果也不同,进而会对人体的舒适度产生影响[6-8]。
研究发现,水体、林地、草地、裸地及水泥地等5种因素均可改善城市热岛效应,其中林地调节气候、改善人体舒适度的能力最佳;在12:00时,乔灌木较少且铺装率较高的城市绿地降温增湿的能力并不强,甚至温度指数大于周围的环境温度;绿地夏季的降温增湿效果最明显,其次为春、秋季,冬季的温湿效益最小;在夏季水体下垫面的降温作用比较明显,仅次于乔灌草下垫面,其降温值远高于其他类型的下垫面。
2.3城市绿地空间类型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正确科学地调整规划城市绿地空间,能够良好地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居民生态系统[9-11]。
研究发现,广场、喷泉、草坪、廊道、林地5种空间,除了广场外,其他空间均可起到一定的降温增湿效果,但林地和廊道等有绿地植被的空间类型能更好地发挥调节气候与调节人体舒适度的功能;通过对公园中林下广场、无林广场和草坪研究发现,与其他2种空间相比,林下广场调节城市小气候的功能最佳,人体舒适度最好。
2.4城市绿地郁闭度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绿地郁闭度是指乔木、灌木、草坪或花丛等对地表的覆盖面积与地面面积之比。
城市公园规划时,良好地利用郁闭度可以改善城市气候,并改善人体舒适度[12-16]。
研究发现,植物调节小气候与舒适度的能力与树冠的结构密切相关,冠层结构越紧密植物降温增湿效果越强;改善城市绿地郁闭度与增加城市绿地面积能促进城市降温,其中郁闭度效果更为明显;叶面积指数和冠层盖度均能良好地促进城市降温并提高人体舒适度。
舒适度指数计算公式舒适度指数是衡量一个地方或物品舒适程度的量化指标。
它综合考虑了环境因素、人体感知和个人偏好等多个方面的因素,是评估舒适度的重要工具。
舒适度指数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下面介绍一个常用的计算公式。
舒适度指数 = 环境因子权重× 环境因子得分 + 人体感知权重× 人体感知得分 + 偏好权重× 偏好得分在这个公式中,环境因子包括温度、湿度、光线等各种环境条件;人体感知包括人体的舒适感知,比如疲劳、压力等;偏好因素主要考虑个体的喜好和偏好。
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可以得到一个客观的舒适度指数。
具体的计算方法是,首先确定各个因素的权重,这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或专家评估等方式进行。
然后,对每个因素进行打分,一般采用0到10的评分标准,表示不同程度的舒适程度。
最后,将各个因素的权重和得分带入计算公式,并进行加权求和,得到舒适度指数。
舒适度指数的高低可以反映出某个地方或物品的舒适程度,对于改善舒适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比如,对于一个办公室来说,可以通过优化空调温度、采光条件和噪音控制等环境因素,提高舒适度指数;对于一个床垫来说,可以通过选择符合个人偏好的材质和硬度,提高舒适度指数。
舒适度指数的计算不仅可以应用于建筑设计和产品开发中,还可以用于旅游规划、城市规划等领域。
通过对舒适度指数的评估,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出行体验,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总之,舒适度指数是一种有效的评估舒适度的工具,通过综合考虑环境因素、人体感知和个人偏好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可以为改善舒适性提供指导。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舒适度指数的计算方法也将得到更加精细和准确的改进,为人们创造更加宜居、舒适的生活环境。
体感温度计算公式
体感温度是指人感觉到的温度,它受到实际温度、湿度和风速的影响。
通常使用体感温度指数(也称为人体舒适度指数)来计算体感温度。
体感温度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体感温度指数= 0.81 × 实际温度+ 0.01 × 湿度×(0.99 × 实际温度- 14.3)+ 46.3
其中,实际温度是指摄氏温度(℃),湿度是指相对湿度(%)。
例如,如果实际温度为25℃,湿度为50%,则体感温度指数为25.5。
这意味着人在这样的环境下感觉到的温度相当于25.5℃。
注意,体感温度指数只是一个近似值,其精确度可能会受到个人体质、服装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实际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
内衣设计的人体工学原理:舒适度和支撑性内衣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们的日常活动中提供舒适度和支撑性,同时保护和塑造我们的身体。
而内衣的设计需要遵循一些人体工学原理,以确保穿着者的舒适感和健康。
舒适度是内衣设计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舒适的内衣应该能够提供足够的柔软度和适应性,以使穿着者感到自在。
关键要素包括材质的选择、缝制和设计。
优质的内衣材料应该具备透气性,能够与皮肤接触时不引起过敏或刺激感。
棉质、丝绸和天然纤维是常见的内衣材料选择,因为它们对皮肤较为温和。
舒适的蕾丝和网眼细节也可以提高内衣的美观度和透气性。
而适当的缝制和设计是确保内衣舒适度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优秀的内衣设计师注重每一个细节,从布料的延展性到肩带和挂钩的稳固度,确保内衣与身体的贴合度和舒适感。
正确的裁剪和缝纫方式可以避免摩擦和不适感,而且要确保没有硬物、粗糙或过大的线头。
此外,舒适度还需要考虑内衣周围的边缘和宽度设置,以避免刺激或勒痕。
除了舒适性,内衣还需要提供支撑性。
尤其是对于胸部支撑来说,合适的内衣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体型丰满的女性来说。
合适的内衣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和保护乳房组织,减少下垂和不适感。
合适的支撑性不仅改善外观,还有助于防止背部和颈部的不适,提高身体姿势和自信心。
内衣设计师使用一些人体工学原理来实现支撑性。
首先,合适的罩杯形状和深度对于支撑乳房至关重要。
不同的身体形态需要不同的罩杯形状和尺寸,以确保合适的支撑度。
其次,胸部的支撑还涉及到肩带和后背的设计。
肩带需要适当宽度和长度,以分散压力并提供舒适的支撑,而后背设计则需要考虑到肩膀和背部的曲线,以保证合适的贴合度和支撑。
此外,内衣设计还应该考虑到运动和活动过程中的支撑性。
运动内衣在保持舒适度的基础上,还应具备足够的支撑性,以减少运动时的震动、摩擦和不适感。
运动内衣通常采用高级弹性材料,具备更好的透气性和湿气管理功能。
而且,运动内衣通常会加入特殊的设计,比如加厚肩带、多层布料和支撑带等,以提高支撑性。
评估复杂热环境下的人体生理学和舒适度模型摘要伯克利舒适模型基于人类热调节的Stolwijk模型取得了几个显着的改进。
我们的新模型可以分解为无数个身体区段部分(在Stolwijk模型中为6个区段)。
每个区段包括四层身体层(核心,肌肉,脂肪和皮肤组织)和一层衣服层。
我们也考虑到如血管舒张,血管收缩,出汗和代谢热产生等生理机制。
对流,传导(例如到汽车座椅或与身体的任何部分接触的其它表面)以及身体和环境之间的辐射也会被单独处理。
该模型能够预测人类对瞬态、非均匀热环境的生理反应。
论文介绍了生理算法以及模型的实现。
关键词:热舒适; 调温; 人类生理; 计算机模拟1.介绍Stolwijk的25节点温度调节模型[1]提出了许多当代多节点模型的基本概念、算法、物理常数和生理控制子系统[2]。
伯克利舒适模型基于Stolwijk模型以及Tanabe在日本的工作[3],取得了对Stolwijk模型的几个显着改进。
Stolwijk模型包括六个身体部分:头,躯干,手臂,手,腿和脚。
伯克利模型可以模拟任意数量的段。
在大多数应用中,我们使用16个对应于伯克利分割热人体模型的身体部分[4]。
这些段中的每一部分都由四层身体层(核心,肌肉,脂肪和皮肤组织)和一层衣服层组成。
单独的一系列节点表示血液,并且提供了节段和组织节点之间的对流热传递。
该模型使用具有可变时间步长的标准/简化算法来计算每个节点之间的热传递,以优化计算资源,同时保持数字稳定性。
我们使用一系列可变长度的离散“相位”来模拟环境,衣服和代谢条件之间的任意组合。
可以通过模型预测在诸如双节点PMV模型的全身模型中完全丢失的瞬态和空间非对称条件的影响。
样例模拟可以是一个人从一个有空调的建筑中走到炎热的夏季户外,然后进入一辆阳光曝晒下的汽车,打开空调、驾驶汽车,同时汽车开始冷却。
应用评估了具有不对称或瞬态热环境(建筑物,汽车或户外)的空间的热舒适性。
2.模型改进对Stolwijk模型进行了以下改进:•身体段数从六个增加到无限。
因空调设计规范上要求冬季室内风速v<0.15m/s,夏季风速v<0.25m/s。
一般在冬工况下取风速v=0.15m/s,夏工况下取风速v=0.25m/s。
V即为空气的相对流速。
根据以往的经验来判断,我们会认为在一间空调房内,影响人体舒适感觉的因素只有温度。
比如夏天的时候,我们会觉得温度相对越低越舒适;而冬天的时候,我们会觉得温度相对越高越舒适。
其实这种判断方法是不全面的。
归结起来,影响人体热舒适的因素有8个,分类如下:
6个环境因素:
空气温度;
空气流速;
相对湿度;
新风量;
噪声值;
平均辐射温度
2个人体因素:
人体代谢率(活动量);
服装热阻。
人体舒适度指数是从气象角度评价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人的舒适感,根据人的机体与大气环境之间的热交换而制定的生物气象指标。
人体的热平衡机能、体温调节、内分泌系统、消化器官、等人体的生理功能受到多种气象因素的综合影响,如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气压、
光照等。
例如:在舒适温度22-26℃条件下,湿度对人的生理及主观反应并不明显,相对湿度在30%-85%变动,几乎察觉不出。
但在温度高于26℃后,湿度对人体的影响将逐渐明显,如果能够适当调高空气流速,则人的生理和主观感觉反应就舒适的多。
所以在选择空调气候环境参数时,应该把环境因素对人体反应的综合影响予以考虑。
将舒适度的感念引入到对中央空调的控制中,选用的三个参数为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
在影响舒适度的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三个参数中,最重要的是温度,其次是湿度,最后是风速。
一般在室内开启空调时出风口的风速为1m/s-2m/s,因此我们在此取均值1.5m/s,室内经过对流、扩散等作用,在人体活动区域,人体感受到的风速0.2-0.3m/s,为人体舒适温度。
新风量的确定方法:
(1)不小于按卫生标准或文献规定的人员所需最小新风量;
(2)补充室内燃烧所耗的空气和局部排风量;
(3)保证房间的正压。
酒店各个功能区域新风需求请参考《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三版>陆耀庆》-第19章空调设计的基本资料相关章节。
噪声值的要求:
针对酒店各个功能区域的不同,其噪声要求值可参考之前提出的相关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