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要素和人体舒适度
- 格式:ppt
- 大小:584.00 KB
- 文档页数:60
天气系统的五大要素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天气系统的五大要素是指地球大气中影响天气变化的五个重要因素,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和云。
这五大要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天气的变化和预测。
温度是天气系统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温度直接影响空气的密度和稳定性,从而影响大气运动和天气的变化。
温度的变化引起气候条件的变化,例如冷空气与暖气团的碰撞会产生冷暖气团边界上的天气现象,如暴风雨、雪暴等。
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
湿度的高低决定了空气的稳定性和容纳水汽的能力。
湿度与降水量直接相关,当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时,就会形成云和降水,如雨、雪和雾等。
气压是指空气对地面的压力。
气压的变化会引起风的产生,通过气压的高低来预测天气的变化。
气压的高低还会影响温度的分布和大气运动,从而影响天气的变化。
第四,风是指空气流动的方向和速度。
风的产生是由于气压的差异引起的,大气在高压区向低压区流动形成风。
风的强度和方向影响了天气的变化和传播速度,风还会带来气温的变化和天气现象,如风暴和台风等。
云是指空中悬浮的水滴和冰晶的聚集体。
云对地球的辐射和热量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类型的云会影响天气和气候的变化。
云的形成是由于水汽在空气中的凝结而成,其种类和形状反映了大气的状况和变化。
天气系统的五大要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天气的变化和预测。
了解这些要素的作用和影响,可以更好地理解天气的变化和预测,从而更好地保护生命和财产。
希望通过对天气系统五大要素的了解,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保障人们的安全和生活。
第二篇示例:天气系统的五大要素是指影响天气变化的五个基本元素,包括气温、湿度、气压、风和云。
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气候的变化和天气的情况。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五大要素在天气系统中的作用。
首先是气温,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
气温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气温的升高会导致气压下降,气体膨胀,同时也会影响到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0引言万源市地处秦巴山区腹心地带,处于川陕渝交界处,山地立体气候明显;因受季风之惠,四季分明,春暖风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常年雨量充沛,植物繁茂,境内喀斯特景观类型多样,山、水、林、洞齐全,旅游资源丰富,有秀美的自然风光:国家级地质公园和国家3A级旅游景区的八台山—龙潭河风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花萼山、“大巴山第一漂”和“汉江第一漂”之称的龙潭河漂流等。
有感人的红军文化: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八台山—龙潭河风景区海拔高差大,八台山顶海拔2283米,与山底高差有1600米左右,素有“川东小峨眉”之称,是夏季避暑休闲养生胜地。
气候资源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舒适度的决定因素,而避暑型舒适型气候资源是旅游资源中的稀缺性资源。
2012年万源市提出着力打造川陕夏(避暑)都,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为此,本文根据万源市气象站1980-2012年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万源主要气象特征,利用对人体舒适度影响较大的气温、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值,计算出万源市5-9月人体舒适度指数,推算出万源主要景点八台山夏季的人体舒适度指数,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分析万源市提出打造川陕夏(避暑)都的气候可行性。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采用的资料有:万源市气象站1980-2012年气象观测资料、近几年八台区域自动气象站气温资料及达州、重庆、西安等1971-2000年气象观测统计资料。
确保了资料的科学性、准确性和代表性。
1.2分析方法一是,根据万源多年气象观测气温、湿度资料与周边地区、国内著名避暑城市的数据进行定性比较分析。
二是,采用人体舒适度指数计算公式I=T-0.55(1-RH)(T-58)计算万源5到9月人体舒适度指数,式中T为气温(以华氏温标为单位,℉),换算关系为T(℉)=T(℃)×9/5+32,RH为相对湿度。
用胡毅等针对四川盆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级修正的舒适指数(如表1),对计算出的人体舒适度指数进行分级,分析万源5到9月的避暑舒适性。
气象条件评分气象条件评分是一种对天气状况进行评估和预测的方法,通过对气象要素进行定量评分,为人们的生活、出行、农业、能源等领域提供参考。
本文将详细介绍气象条件评分的方法、应用和发展趋势。
一、气象条件评分的方法气象条件评分通常根据天气现象、气温、湿度、风速、降水等气象要素进行评估。
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评分的标准和权重也有所不同。
以下是两种常用的气象条件评分方法:1.主观评分法主观评分法是指根据人们对天气现象的主观感受和经验,对气象条件进行评分。
例如,根据气温、湿度、风速等气象要素对人们的舒适度进行评估,或者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对有利于作物生长的气象条件进行评分。
主观评分法简单易行,但受个人经验和感受的限制,评分结果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1.客观评分法客观评分法是指根据气象要素的客观数据和指标,通过数学模型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气象条件进行评分。
例如,根据历史气象数据建立模型,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气温、湿度、风速等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或者根据降水和气温等数据,评估洪水灾害的风险。
客观评分法基于客观数据和模型,评分结果相对客观和准确,但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数学模型和数据库支持。
二、气象条件评分的应用气象条件评分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1.旅游行业旅游行业对天气条件非常敏感,不同的天气现象和气象要素会对游客的出行意愿和旅游体验产生影响。
通过气象条件评分,可以为旅游行业提供天气预报和旅游指数等服务,指导游客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和路线。
1.农业生产农业生产对气象条件的要求非常高,不同的作物生长阶段需要不同的天气条件。
通过气象条件评分,可以评估有利于作物生长的气象条件,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支持和指导。
1.能源领域能源领域对气象条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上。
通过气象条件评分,可以预测风能和太阳能的发电量和发电效率,为能源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三、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不断提高,气象条件评分将会向更加精细化、综合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科技与创新2020年第23期·1·文章编号:2095-6835(2020)23-0001-03基于不同气象指数的舒适度评价方法*刘自牧1,2,文雯1,2,袁梦1,2,3,黄瑶1,2(1.四川省气象服务中心,四川成都610072;2.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72;3.四川省农村经济综合信息中心,四川成都610072)摘要:利用四川省米易县30年气象整编资料,分别计算米易县逐月温湿指数、风效指数、人体舒适度指数、热气候指数,并根据各指数对米易县气候舒适度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温湿指数、风效指数、人体舒适度指数具有算法简捷、容易理解、所需气象要素易于观测的优点,基于经验模型建立,适用性及准确性存在一定局限;热气候指数对舒适度的分级最细,共10级,热气候指数对高舒适度气候的判定较为苛刻,但更接近实际的人体感觉程度,是一种考虑较全面的通用气候指数;辐射温度作为热气候指数中的关键性气象要素,其观测资料稀缺,通过修订相邻日射站点辐射量得到米易县逐月辐射强度,可作为有效计算辐射强度的方法。
关键词:气象指数;舒适度;评价方法;热气候指数中图分类号:P457文献标志码:ADOI :10.15913/ki.kjycx.2020.23.001随着社会各行业对气象的依赖程度逐渐加深,人体气象舒适度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早期学者已对舒适度评价模型开展了较多研究,如温湿指数、风效指数、CIHB 人体舒适度指数等,这些指标计算数据易于观测、算法简捷,成为现目前气候舒适度评价的常用方法。
但以往模型多基于经验模型,气象要素较少,无法与人体热生理状态高度吻合。
进入21世纪后,国际生物气象学协会综合了生理、医学、气象学多领域,制定出热气候指标(UTCI )。
UTCI 特别突出了以往经验模型没有考虑的太阳辐射对体感温度的影响[1],本研究通过对比多个舒适度模型,以期揭示各舒适度指标的适用性,为今后康养旅游气候资源的挖掘、电力预测等方面提供新的思路。
气象要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摘要人体的健康很大程度上受到天气气候的制约,随着气象条件的变化,人类生理活动甚至是心理情绪也会随之变化,从而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诱发各种疾病。
近年来,随着气象条件的突变,气象工作者更是感到研究其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责任重大,现就此影响做一些解释。
关键词气象;人体健康;疾病中图分类号R5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9671-(2012)072-0211-01人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一旦是天气突变或者是换季,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身体反应,中老年人的反应更为突出。
天气转凉就极易引起流行性感冒,天气闷热又容易中暑……诸如此类的现象数不胜数。
由此看来,气象条件在人类生活环境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人体健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人们必须对其引起重视,正确有效地分析气象要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防止疾病的发生。
1 人体健康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太阳辐射也被称为日照,通常情况下指的是周围空间接受到来自太阳发射出的电磁波能量。
太阳辐射对人体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能够防止相关疾病发生,增强人们的体质。
某些疾病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病情得到改善,这种治疗疾病的方法叫做日光治疗法。
紫外线是太阳辐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使得血液的杀菌能力变强,破坏一些病毒,如破伤风病毒等。
但过多、过强的太阳肤色,不仅不会对人体健康有益,反而会对人体健康有害,会引起皮肤病,如皮肤红斑、日光性皮炎等,重则出现头痛、体温升高等人体感到不适的反应。
夏季太阳辐射过强的时候,人会感到燥热、口渴、胸闷、呕吐,严重的会引起日晒性皮炎,皮肤红斑等,强烈的太阳光线对眼睛的伤害尤其大。
山西夏季具有高温,太阳辐射强的特征。
所以紫外线辐射很强,外出需做好防晒措施。
2 人体健康受到气温的影响人体健康影响受到来自气温的影响是所有的气象因素中最为直接的一种影响。
相关数据表明,当环境温度为19℃~24℃的时候,人们的身体会有舒适感。
生活指数知多少作者:张国宝来源:《地理教育》2012年第09期生活指数是指气象部门根据气象预测而发布的为居民出行提供的参考数据,包括温度、湿度、风向、风力、太阳照射强度等相关数据。
空气污染扩散条件指数:不考虑污染源的情况下,从气象角度,对未来大气污染物的稀释、扩散、聚积和清除能力进行评价。
主要考虑的气象因素是温度、湿度、风速和天气现象,对气象条件进行分级,空气污染扩散条件指数分为5级(优、良好、轻微污染、中度污染、重污染),级数越高气象条件越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户外活动。
舒适度指数:结合温度、湿度、风等气象要素对人体的综合作用,表征人体在大气环境中舒适与否,提示人们可以根据天气的变化,来调节自身生理及适应冷暖环境和防范天气冷热突变的指数。
便于人们了解在多变的天气下身体的舒适程度,预防由某些天气造成的人体不舒适而导致的疾病等。
一般而言,指数低时,人体的感觉是冷和不舒适;指数高时,人体的感觉是热和不舒适。
天气预报一般对外发布9级,预报值和冷热感觉分别是:-4,很冷,极不适应;-3,冷,很不舒适;-2,凉,不舒适;-1,凉爽,较舒适;0,舒适;1,温暖,较舒适;2,暖,不舒适;3,热,很不舒适;4,很热,极不适应。
晾晒指数:根据温度、风速、天空状况的预报对晾晒的影响情况,对人们进行晾晒活动的适宜程度进行分级,从而指导人们适时安排晾晒衣物等家庭用品或农作物、药材等。
晾晒指数分为5级,级数越低,对人们进行晾晒活动越有利。
感冒指数:气象部门就气象条件对人们发生感冒的影响程度,根据当日温度、湿度、风速、天气现象、温度日较差等气象因素提出来的,用来确定感冒发生的几率等,以方便市民,特别是儿童、老人等易发人群可以在关注天气预报的同时,用感冒指数来确定感冒发生的几率和衣服增减及活动的安排等。
中国中央气象台将感冒指数分为4级(少发、较易发、易发、极易发),级数越高,感冒发生率就越高。
紫外线指数:对紫外线强度由弱到强进行分级。
人体舒适度气象指数研究[提要] 人体舒适度指数是为了从气象角度来评价在不同气候条件下人的舒适感,根据人类机体与大气环境之间的热交换而制定的生物气象指标。
一般而言,气温、相对湿度、风速三个气象要素对人体感觉影响最大。
舒适度预报可帮助人们对大气环境有所了解,对人们及时采取措施,预防疾病发生,减少因情绪而造成的工作、生活决策失误等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人体舒适度气象指数研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大气环境问题日益关注,对环境舒适状况的预知需求越来越强烈。
人体舒适度是一个评价不同气候环境下人体舒适感的名词,与空气温度、湿度、风速、日辐射等有关。
现在国内外有多种表示大气舒适度状况的方法。
本文将建立人体舒适度气象指数预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推动专业气象服务的进一步发展,开拓新的服务领域。
1.人体舒适度舒适度是一类生物气象学指标或群体性感觉指标,它是以气象环境及其变化为因子,以人体生理过程和主观感觉为主要依据和研究对象,分析和研究外界环境及其变化对人体产生的影响。
舒适与否是一种感觉和状态,具有主观和客观双重特性和标准。
从感觉的角度来讲,舒适度是人的主观认知和感受,标准因人而异,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从生理学角度分析,舒适度是人体机能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保持正常运转时的一种状态,伴随着一系列的生物物理和化学过程。
舒适和不适所伴随的生物过程是客观存在的,并以一定的生物指标活生物过程特征为判别标准,所以舒适度具有客观性,可以定为一种指标加以延伸运用。
2.舒适度的影响因子在自然环境中,影响人体舒适度的主要因子是气象因素,包括温度、湿度、风、太阳辐射和气压等气象要素。
2.1 气温与舒适度气温是影响人体舒适度最主要的气象要素之一,气温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人体对环境产生冷或热的感觉,即温度舒适度。
正常人体温度约为37℃,皮肤表面约为32℃,生命极限温度为42℃。
当环境温度高于人体皮肤温度时,不利于人体热量散失,因而有热的感觉。
舒适度评价方法1. 人体舒适度指数1.1 简介是根据当日最高气温和14时相对湿度的预报值计算指数值,再利用指数的大小划分等级并确定舒适度。
人类机体对外界气象环境的主观感觉有别于大气探测仪器获取的各种气象要素结果。
人体舒适度指数是为了从气象角度来评价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舒适感。
1.2 计算公式ssd=(1.818t + 18.18)(0.88 + 0.002f)+(t-32)/(45-t)-3.2v+18.2其中,ssd—为人体舒适度指数t—为平均气温f—为相对湿度v—为风速1.3 人体舒适度指数分级注:此分级不同地区有不同标准。
2. WBGT指数2.1 简介WBGT指数亦称为湿球黑球温度,是综合评价人体接触作业环境热负荷的一个基本参量,单位为℃。
WBGT是由黑球、自然湿球、干球三个部分温度构成的,它综合考虑空气温度、风速、空气湿度和辐射热四个因素。
此法可方便地应用在工业环境中,以评价环境的热强度。
它是用来评价在整个工作周期中人体所受的热强度,而不适宜于评价短时间内或热舒适区附近的热强度。
2.2 计算方法可以采用WBGT指数测定仪直接测量,或采用干球温度计、自然湿球温度计、黑球温度计,在同一地点分别测量。
室内作业:WBGT=0.7t nw+0.3t g室外作业:WBGT=0.7t nw+0.2t g+0.1t a式中:t nw——自然湿球温度;t g——黑球温度;t a——干球温度。
2.3 分级2.3.1根据GB/T 4200-2008 《高温作业分级》根据GB/T 4200-2008 《高温作业分级》标准中的规定,按照工作地点WBGT 指数和接触高温作业的时间将高温作业分为四级,级别越高表示热钱啊高度越大,见下表:2.3.2 WBGT值/现场人员管理重点作业环境超过WBGT/31℃:注意人员状态,停止运动作业环境超过WBGT/28℃:注意中暑,避免激烈的运动作业环境超过WBGT/25℃:依各人体力状态活动,搭配充分的休息作业环境超过WBGT/21℃:注意充分的水份补充作业环境不足WBGT/21℃:良好作业环境3. 中等热环境PMV和PDD指数3.1 简介PMV(预计平均热感觉指数),表明预计群体对于下述7个等级热感觉投票的平均值。
气象要素对人体舒适度预报的影响分析作者:李大光杨凤瑞任柏合来源:《农业与技术》2017年第12期摘要:人体舒适度预报是从气象的角度来评价在不同气象条件影响下人的舒适感,是根据人类机体与大气环境之间的热交换而制定的生物气象指标。
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人体舒适度预报、紫外线强度预报在城市生活中越来越被重视,乌海市气象局预报的人体舒适度、穿衣指数预报方法和指标已经有15a的历史,预报结论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得到检验,已经凸显预报存在的偏差。
随着预报工具的逐渐增多,预报技术的不断提高,气象科研人员在这个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已经比较成熟,人体舒适度预报已经不能够仅仅考虑温度的影响。
关键词:气象;预报;舒适度中图分类号:P46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2131 人体舒适度预报现状分析1.1 预报方法乌海气象局开展的人体舒适度预报是通过日最高、最低气温单要素预报值来预测早晨和中午的人体舒适度和穿衣指数,在考虑了风和湿度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简单地做了一些订正后,对外发布。
1.2 存在的问题大气温度、湿度、气压、风、光照等气象要素对人体感觉影响最大,国内有气象部门研究出人体舒适度指数计算公式就是根据温度、湿度、气压、风这4项要素而建成的非线性方程。
乌海市人体舒适度预报只考虑了温度因素,仅对相对湿度和风作了一些简单调整。
考虑的相对湿度不分季节和温度范围,风力不分级别,粗略订正,造成预报偏差。
经过10多年来的实况检验,人体舒适度预报适用于在相对湿度2 气象要素对人体舒适度预报的影响分析影响人体舒适度的因素有很多,如各种气象要素、地表性质、肤色、年龄、衣服颜色等,在这里,只研究各种气象要素与人体舒适度的关系。
2.1 温度的影响在影响人体舒适度的气象要素中,主要因子是气温,正常情况下,人体是恒温的,保持在37℃左右。
人体是通过吃饭获得热能和体能后经过传导、对流、辐射、蒸发等方式与外界热量交换来保证体温不变,当所处环境温度比皮肤温度低时,人体热量容易散失而产生冷的感觉,且随着温度降低,感觉更加明显;当人体所处环境温度比皮肤温度高时,人体热量不易散失,因而感觉热,随着温度增高感觉越明显。
气候构成要素
气候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
气候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气温:气候的最基本要素之一,通常用摄氏度或华氏度
表示。
气温的高低和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活动。
2、降水量:指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通常用
毫米或英寸表示。
降水量的多少和分布直接影响着农业、工业和城市的发展。
3、风:大气的水平运动,通常用风向和风速表示。
风的大
小和方向直接影响着大气环流和天气变化。
4、湿度:空气中水汽的含量,通常用相对湿度或绝对湿度
表示。
湿度的大小和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体舒适度和空气
质量。
5、云量:指云层的面积占天空面积的比例,通常用百分比
表示。
云量的多少和分布直接影响着天气变化和太阳辐
射。
6、太阳辐射:指太阳向地球表面发射的辐射能量,通常用
瓦/平方米表示。
太阳辐射的多少和分布直接影响着农
业、工业和城市的发展。
7、日照时数:指一定时间内太阳直射到地面的时间长度,
通常用小时表示。
日照时数的多少和分布直接影响着农
业、工业和城市的发展。
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
气象要素与人体舒适度2.空气湿度变化与人体舒适度空气湿度主要作用于人的皮肤和呼吸系统。
若单纯考虑空气湿度的影响,一般仅在持续出现极端干燥或潮湿条件时,才会对人体有明显影响。
湿度小,空气干燥时,皮肤水分容易丢失,感觉干燥不适、瘙痒、脱屑,手足皮肤易发生皲裂。
鼻、咽等呼吸器官黏膜发干,相应部位可出现干、痒等不适感觉。
潮湿的空气对呼吸系统有益,但湿度大,空气潮湿时,影响皮肤代谢,手足等部位多汗不适。
空气湿度对舒适感的影响与气温有很大关系。
气温适宜时,人们对湿度的变化更容易适应。
而极端温度和极端湿度条件下,往往加剧由于气温和湿度引起的不舒适感。
当湿度很大时,人们对高温和低温都能加剧于干燥的不适程度和影响。
3.风的变化与人体舒适度风力对人体的热平衡有直接影响。
流动的空气作用于人体皮肤,有利于人体与空气的热量交换,增加对流和汗液蒸发,因此,热天时风能带给人舒适感,冷天则会加剧不舒适感。
当风力很大时,可造成人体多方面的不适感。
人在大风中站立和行走都会受到影响,不舒适感增加。
大风使空气中尘埃颗粒增加,空气质量和能见度显著下降,也会影响人的呼吸、视觉和精神舒适度感觉。
大风发出的低频噪音与物体摩擦时发出的声音,对人的神经系统形成不良刺激,影响人的听觉和精神舒适感。
4.太阳辐射与人体舒适度太阳辐射主要作用于皮肤和视觉感受器。
太阳红外线辐射,在寒冷季节能给人以温暖的舒适感,但在炎热季节使人感到灼热难耐甚至会伤皮肤。
紫外线刺激人体皮肤,能引起紫外线过敏、色素沉着甚至诱发皮肤癌变。
刺激视网膜时能产生刺激、痛觉等不适感,强度大、时间长的阳光持续照射,甚至能损伤视网膜。
光线过暗会产生视觉疲劳。
太阳辐射还能通过视觉器官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人体松果体分泌褪黑素的多少与光线照射有直接关系,充足的阳光刺激,使精神系统保持兴奋,感觉精神愉快。
缺少阳光照射则容易精神抑郁、萎靡不振、情绪低落。
5.能见度与人体舒适度能见度主要通过视觉感受器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导致情绪上的不同感受。
检测试卷(一)一、选择题温度、湿度和风是影响人体舒适度的重要气象要素。
舒适度指数越小表示人体越舒适,下图示意7月份杭州市不同区域人体舒适度指数的日变化。
据此完成1~2题。
1.7月份,半山国家森林公园人体舒适度指数较城市硬化区域低,主要是因为城市森林能( )A.吸烟除尘 B.释放氧气 C.增湿降温 D.降低风速2.相对于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半山国家森林公园人体舒适度较好的时间段及原因是( ) A.白昼温度低 B.白昼湿度高 C.黑夜温度低 D.黑夜湿度高下图为“大西洋西部某岛屿略图”,该岛气候湿冷,为纯牧业区。
读图回答3~4题。
3.该岛居民最担心的资源环境问题及其对应被破坏的自然环境服务是( )A.淡水枯竭——供给服务B.全球变暖——调节服务C.臭氧层破坏——支撑服务D.酸雨危害——调节服务4.近十几年来,该岛生物种类快速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岛屿封闭,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较差 B.地形单调,不能发挥调节服务功能C.人类活动破坏了该地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 D.降水增多导致供给服务减弱近年来,伴随天津滨海新区及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各类海洋及防灾、减灾工程的逐年建设,天津及附近海岸带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读图回答5~6题。
5.该地过度开发海岸带会( )①破坏支撑服务,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②影响调节服务,使海陆水分交换失衡③影响供给服务,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加④破坏调节服务,使海洋灾害频率增加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6.为维持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保持海岸带生态系统平衡应采取的根本措施是( ) A.定期休渔 B.减少围海造陆 C.增殖放流 D.防治水体污染美丽的珊瑚岛礁三沙市永兴岛植被茂密、景色宜人。
但长久以来,因为对淡水需求量大,岛上开采地下水的情况一直存在。
至2015年底,永兴岛已完全停止了地下水的开采。
据此完成7~8题。
7.永兴岛停止开采地下水的原因是( )A.防止因过量开采地下水而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 B.地下水开采成本太高C.地下水已经变咸,不适合饮用 D.防止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8.停止开采地下水后,岛上居民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的来源途径有( )①从海南岛运淡水②直接利用海水③海水淡化④废水资源化和收集雨水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我国矿产资源虽然丰富,但贫矿多,富矿少;中小型矿多,大型、超大型矿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