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题 (一)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题 (一)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题 (一)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题 (一)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题(一)

一、文学常识:

魏徵,朝谏议大夫,在历史上以能犯颜直谏著称,建议太宗广开言路,认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魏征卒后,唐太宗悲痛不已,说;“夫以铜为镜,可以,以古为镜,可以,以人为镜,可以。魏征殁,朕亡一镜矣”。

二、字词读音:

殷.忧()壅.蔽()谗邪.()求木之长.()

谬.赏()豫.游()黜.恶()浚.其泉源()

三、实词整理:

1、指出句中通假字

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2、说明句中的古今异义现象:

(1)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

2)既得志,则纵情

..以傲物。

(3)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

..度。

(4) 虑壅蔽,则思虚心

..以纳下

3、说明句中词类活用现象:

(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2)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3)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4)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5)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6)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7)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8)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

(9)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4、解释一词多义:安①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②项王曰:“沛公安.在?”

诚①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②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长①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②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5、解释其他重点字词:

(1)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2)人君当.神器之重

(3)凡百

..元首,承天景.命

(4) 盖.在殷.忧

(5)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6) 虽.董.之以严刑

(7)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

..

(8)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9)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10)乐.盘游,则三驱以

...为度

(11) 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职役哉

(12)总此十思,宏.兹九德

四、虚词整理:

以①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③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④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之①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②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而①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

②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③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④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其①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②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

五、说明下列句子属于何种特殊句式:

(1)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2)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六、句子翻译:

(1)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3)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4)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5)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6)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7)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8)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七、强化检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永保无疆之休.(休闲)

B、虽董.之以严刑(督责)

C、则思谦冲以自牧.(约束)

D、役.聪明之耳目(劳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根不固而.求木之长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B、必竭诚以.待下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C、人君当神器之.重吾恐季孙之.忧

D、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3、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②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③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第一节力教案

龙峰初级中学20 17 —20 17 学年度 第二学期教学案例(公开课、示范课) 课题:什么是力 授课人:陈泽伟 九年级物理科组 2019 年6 月1 日 什么是力? 重、难点:力的概念(重点) 力的作用效果,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难点) 教具:弹簧、乒乓球、排球、磁铁、小车、铁钉、锯片、汽球、海绵;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方法:问题----体验----探究教学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 新课引入 先设计悬念,激起学生求知欲,从而引出所要探究的内容“力”,再让学生看课文“?”后面的一段内容,再让学生说出常用“力”字的词及其意义。(接着让学生体验下面的过程) 1、学生紧握拳头。

2、同桌或后桌的同学互相掰手腕。 3、全班学生用力搬起课桌站立10秒钟。 让学生谈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原因。 先请学生谈谈对力的认识,举出平时用力的一些动词,如:推、拉、压、握……。然后讲解人们对力的认识是从日常生活中开始的,是千百年来 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和从事生产劳动中经验的结晶,如:提水、挑物体、拉车、射箭等都不同程度感觉到肌肉紧张。在此基础上,引入“什么是力”的课题。 (多媒体投影):什么是力 新课教学: 一、力是什么?(多媒体投影) 1、观察、演示:(多媒体投影----出示一组运动图片) ①在刚才学生的体验下,引导学生得出“力”是人对物体的作用,是人对物体施加了力。 ②接着让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物体间能否发生力的作用呢?生产中,有没有见过其他物体对物体施加力的情况吗?(教师组织,学生互问互答)

③学生思考并举出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多媒体投影) ④刚才学生所举的例子都是物体与物体相互接触而发生力的作用的,让学生对此提出不同的意见。(举出一些不接触也能发生力作用的例子)(多媒体投影----A、B图片) A》苹果离开树后能下落; B》铁钉没有接触磁铁,磁铁吸引仍能铁钉; 结论:相互接触的物体间能发生力的作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也有力的作用。 ⑤学生总结出:物理学中的力,是物体对物体推、拉、提、压等的作用,即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有学生对“作用”的疑问,教师对此进行解释:在物理学中通常将物体之间的推、拉、提、压、排斥、吸引等叫做作用。) 2、概括:(多媒体投影) 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 教师讲解:综上所述,两个物体无论是否接触,它们之间都能发生力的作用,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我们把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多媒体投影)(学生懂得从例子中分辨这两种物体) 3、多媒体投影上述记录与分析,加深学生对物体力作用的体会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及答案(20200522202733)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及答案 1.下列加子翻译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帝王位高权重,处者天地间重大的地位。 B.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历代帝王,接受上天使命,刚开始人才兴旺,到后来却成了孤家寡人。 C.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竭尽诚心,就能联合敌对的势力;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生人。 D.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虽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激,表面上恭顺但内心并不服气。 ------------------------------------------------------------------------ 2.下面对这两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提出了全文要阐明的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主旨。 B.第一段用了两个比喻,先从正面喻证治国必积德,再从反面说明德不厚国不可长治久安。 C.第二段以历代帝王为例说明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的道理。(这并不是作者要说明的观点) D.第二段指出了历代帝王不能善始善终的根本原因是忽视了人民的力量。 --------------------------------------------------------------------------------------3.解释下面的句子中的“以”。 (1)戒奢以俭(1)动词,用 (2)斯亦伐根以求木茂(2)连词,目的关系,来 (3)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3)连词,修饰关系。“竭诚”是“待下”的方式。 (4)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4)介词,用 (5)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5)并列连词,来 (6)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6)并列连词,来 (7)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7)并列连词,来 (8)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8)因为 (9)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9)以致 (10)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10)认为 (11)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11)凭 (12)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12)按照 --------------------------------------------------------------------------------------4.文章的第二段可以分为几层?请简要说明。 答:分为三层。(1)总结历史经验,表明自己的担忧不是“杞人忧天”。 (2)创业艰难,易得人心;守成容易“傲物”,使人离心离德。 (3)人民的力量是可怕的,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所以不能懈怠。 --------------------------------------------------------------------------------------5.本文主要采取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答: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先正面论述“固本”才能“木长”,“浚源”才能“流长”, “德厚”才能“国安”;再从反面论述,反之,国不能安。 --------------------------------------------------------------------------------------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

谏太宗十思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辨析“安、信、求、治”等多义词的词义;积累文言虚词“以、哉、所”的用法;区别文中“根本、以为、虚心、纵情”等古今异义词的含义。 2.领悟“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以纳下”的道理及“十思”的积极意义。 3.学习本文多用比喻说理的手法,体会对偶句、排比句的风格特征。 能力目标 1.掌握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高超的劝谏艺术,不断提高学生的说话技艺。 2.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德育目标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苦乐观:虚怀若谷,虚心纳他人建议;勤俭简朴,继承优良传统。 ●教学重点 1.掌握“浚、殷、冲、牧、壅、谬、董、振”等文言词的义项。 2.理清思路,理解“十思”内容及其意义。 3.学习文章用比喻说理,生动形象的特点,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上整齐而富于变化的风格特征。 ●教学难点 1.文章第三段的内容理解。 2.引导学生背诵全文。 ●教学方法 1.朗读法(在反复朗读中,理解句意,体味语气,加强记诵) 2.问答法(如对文章第1~2段浅显内容的分析理解) 3.讨论法(如对文章第3段较深难内容的分析理解) 4.探究拓展法(课内适当穿插一些文句训练,拓展学生思维) ●教具准备 录音机及课文朗诵带;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因为忠臣批“龙鳞”,逆“圣听”讽谏帝王确为不易之事。比干挖心、屈原放逐就是千古明证与教训。然而,唐代谏臣魏征一生上疏言事二百多次,非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相反却得到了唐太宗的称赞“诚极忠款,言穷切至”,并说“公之所谏,朕闻过矣。当置之几案,事等弦韦”。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在千古传诵的《谏太宗十思疏》中找找答案吧! 二、解题 1.文体简介 疏,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述自己意见的一种文体。如西汉晁错写给汉文帝的《论贵粟疏》。 2.背景介绍

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整理

《谏太宗十思疏》知识归类 【文学常识】 1、魏征,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太宗当政时为谏议大夫,魏征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诤臣”称之。魏征病卒,太宗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殁,朕亡一镜矣。”. 2.、“疏”,即奏疏、奏议,疏是分条陈述的意思,是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此疏中讲了帝王应采取的统治天下的方法,含劝诫之意;后来唐太宗曾赐手召,褒奖魏征,并将此疏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 【行文思路】 第一段:提出观点:“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第二段:通过对比和层层推导,解释不积德义的危害性。 第三段:提出积德义的具体做法,即“十思”。 【写作特点】 1、论证方法 (1)比喻论证,生动有力。文章开篇三句,一二句先设喻,第三句解释正意。 (2)对比论证,说理透彻。 例如第一段先从正面论述固本疏源的重要性,又从反面论证不这样做的危害。 第二段关于“殷忧””竭诚”与“得志””傲物“的正反论述, 第三段贯穿”十思“的本能欲望(或反应)与理性自制的对举 2、语言特点骈散结合,语言华美流畅。 “十思疏”是一篇骈文。唐代奏疏都习惯用骈文写作,但此文与当时流行的骈文不同。在形式上它利用骈文的排比、对偶、表达真情实感,但又不拘于形式,既有骈文的华美,整齐,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易于诵读。 【通假字】 1、振之以威怒“振”通“震”,威吓。 2、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无,通“毋“,不要 【词类活用】 A、使动用法: 1、必固其根本固,使……稳固 2、则思知止以安人安,使…….安定 3、则思虚心以纳下虚,使……谦虚 4、则思正身以黜恶正,使…….端正 5、宏兹九德宏,使…….光大 6、何必劳神苦思劳,使…..辛劳;苦,使……辛苦 7、欲流之远者远,使······流得远 B.意动 1、乐盘游乐,以……为乐 C.、名词作状语 1、貌恭而心不服貌:表面上;心:在心里 D、名词作动词 1、则思江海下百川下,居于······之下 E、动词作名词

第七章 力 第1节 力 (2)

第七章力第1节力 P1 学习目标 1.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学习过程 比一比:前后位的同学之间进行扳手腕比赛,比一比谁能取得胜利,谁的力大。 一、力是什么 1. 活动一: 体验力 请同学们来互相展示几个力,并仔细体验(也可不借助于器材)。看哪一组设计的又多又好, 【体会】 要想有力的话,需满足什么条件? 2. 我的体验: 力(force)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力的作用是怎样的 1. 活动二:感受力的作用 请用手拍桌子,双手互拍,同伴间推手,再结合身边的其它器材来感受力的作用是怎样的? 2. 我的感受: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的同时,______物体对______物体也施了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的。 讨论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这一知识吗?并请试着加以解释. 三、力的作用效果 讨论思考你是怎样知道拉拉力器的同学是否用了力呢? 1.活动三:展示力作用的效果 请把你认为最好的力作用效果的实例展示给大家。试一试,你能行的!并请仿照着填入下面 2. 我的展示:力可以使物体的 ____________发生改变(简称形变),力也可以使物体的 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 知识拓展 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叫做__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

小结 1.我学到的知识: 2.我用到的方法: 课后巩固 1.运动员用网球拍击球时(如图),球和网拍都变了形。这表明两点:一是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二是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的。此外,网拍击球的结果,使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发生了变化,表明力还可使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 2.一本书放在桌面上(如图),书受到桌面的支持力F,这个力的施力物是__________,受力物是__________;书对桌面也会产生压力F′,这个力的施力物是__________,受力物是 __________。 3.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是因为( ) A.一个巴掌的力太小 B.人不会只有一个巴掌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只有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4.请判断:“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发生力的作用”这句话是否正确,并举例说明。 5.请大家回忆“神舟七号”升空的情景,试着说出其中所蕴含的力的知识。 课后反思: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题

基础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填空: (1)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塞源而欲流长也。 (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__________________。 (3)忧懈怠,___________________;虑壅蔽,___________________; (4)总此十思,宏兹九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2.解释下面的句子中的“以”。 (1)戒奢以俭______________ (2)斯亦伐根以求木茂______________ (3)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______________ (4)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______________ (5)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______________ (6)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______________ (7)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______________ (8)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______________ (9)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____________ (10)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______________ (11)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______________ (12)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______________ 3.文章的第二段可以分为几层?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主要采取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简要说明作者理想的政治境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中包含了许多成语,找出原句并写出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魏征“十思”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哪五个方面?(2)“十思”的核心内容是什么?(3)“十思”的意义是什么?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这个比喻隐藏了本体,(1)请指出来。(2)这个比喻有什么含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练习 1.下列加粗词语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及翻译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原文: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为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

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译文: 我听说过,要求树木生长,就一定要加固它的根本;想要河水流得长远,就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想使国家安定,就一定要积聚自己的道德仁义。水源不深却希望水流得长远,根不牢固却要求树木生长,道德不深厚却想使国家安定,我虽然十分愚笨,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着帝王的大权重任,处于天地间至尊的地位,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到危难,戒除奢侈而厉行节俭,这也就象砍断树根却要树木长得茂盛,堵塞泉源却希望流水长远一样啊! 凡是古代的君主,承受上天的大命,开始做得好的确实很多,但是能够坚持到底的却很少。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就困难吗?大概是他们在忧患深重的时候,必然竭尽诚意对待下属,一旦得志,便放纵情欲,傲视他人。竭尽诚意,那么即使象吴、越那样敌对的国家也能结为一个整体;傲视他人,那么骨肉至亲也会疏远得象过路人一样。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恫吓人们,结果只能使人们图求苟且以免于刑罚,却不会怀念国君的恩德,表面上态度恭敬,可是心里并不服气。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百姓象水一样,可以载船,也可以翻船,这是应该特别谨慎的。

第七章第一节力(20201109174209)

第七章力 第一节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②知道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③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④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2.过程和方法。 ①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②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②通过用眼护眼教从力用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 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三、教学难点 力的概念,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四、教学教具 多媒体课件、橡皮泥、弹簧、磁体、铁块、钢球、平板、小车、旱冰鞋、斜面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让学生描述生活中要用到力的例子(例如:提起一桶水、踢足球、推动物体等等) 举重运动员灵活运用抓、推、举等动作,用“力”将杠铃举起。 那什么是力呢? 从这一章开始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力”吧。 弓I入新课:第七章力第1节力 二、进行新课 1、什么是力 (1)什么是力 举重运动员把杠铃高高举起有什么感 觉? 人们最早对力的认识,就是从肌肉的紧张感觉 中得到的。 播放图片,并对每一张图片进行分析,说明: 物理学中,通常将物体之间的推、拉、举、压、吸 引、排斥等都叫做力的作用 展示图片,引导 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生活中说的推、拉、提、举、吸引等概括为作用。前面的物体施加力称为施力物体,后面的物体受到力称为受力物体。所以:力就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只要有力的作用,就一定存在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题(学生用)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加强自身修养 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忠诚 C.宏兹九德,简能 ..而任之:选拔有才能的人 D.劳神苦思,代百司 ..之职役:老百姓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无以.怒而滥刑B.人君当神器之重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 C.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D.将有作,则.思知止而安人 山峦为晴雪所.洗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项王曰:“沛公安.在?” ②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③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④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4.阅读下面的片段,回答问题。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臣闻.求木之长者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②善始者实.繁 ③振.之以威怒 ④塞源而欲流.长也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2)下列四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克终者盖.寡B.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则思知止以.安人 C.德不厚而.思国之安D.善始者.实繁 塞源而.欲流长也勇者.竭其力 (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帝王位高权重,处在天地间重大的地位。 B.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历代帝王,接受上天使命,刚开始人才兴旺,到后来却成了孤家寡人。 C.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竭尽诚心,就能联合敌对的势力;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生人。 D.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虽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激,表面上恭顺但内心并不

黄厚江《谏太宗十思疏》教学实录及点评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实录及点评 顾晓俊 摘自:《凤凰教育网》 实录:黄厚江 师:同学们,上课。 生:起立! 师:请坐。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一篇文言文《谏太宗十思疏》。(板书:谏太宗十思疏魏徵)作者魏徵,既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也是一位著名的史学家。可是,他之所以彪炳史册,得到后人的敬仰,却主要因为他是一位刚正不阿、敢于冒死直谏的诤臣。(板书:诤臣zh鑞g)他先后向太宗上书二十多次,虽然差一点因此掉了脑袋,但最终还是赢得了太宗的信赖,后人的敬仰。《谏太宗十思疏》是他奏议中最著名的一篇。 布置预习时,要求同学们反复诵读课文,认真阅读注释,理解课文大意。现在,请三位同学分别读课文的三个段落。其他同学看看他们的诵读有没有体现文言文诵读的特点和基本要求。 (指名三位学生分别诵读课文三个段落) 师:请一位同学对他们的诵读作一个简要的评点。 生:读文言文要注意断句,以及字音和现代文的不同。这一点,他们都已经注意到了,可是读得不是很流畅。 师:这位同学强调了文言文诵读要注意字音和句读,这的确是文言文诵读的基本要求。不过,对于同学们来说,达到这个基本要求是不难的。但仅仅如此还不够,还应该能读出文言文特有的情味,(板书:情味)也就是通过诵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文言文特有的魅力。 下面请同学们先听一遍录音诵读,再听我诵读。然后请对我的诵读和录音的诵读作一个比较和评价,看怎样诵读更能表达作者的感情。 (听课文录音) (教师诵读课文) 师:好,请同学们对录音的诵读和我的诵读作一个比较和评价,说说你认为谁读得更好。哪位同学先说? 生:我更喜欢老师你的诵读,因为我感觉这是魏徵对太宗说的话,你的诵读体现了他对太宗

《谏太宗十思疏》课堂实录高品质版

《谏太宗十思疏》课堂实录 第一课时 教师:上虞丰惠中学刘建松 班级:丰惠中学高一(5)班 课前出示两段文字投影,目的是让学生情感产生落差,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 (百姓无事则易骄,劳役则易使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逝,遂亡一镜矣。) 师:我们把这两段文字来大声的读一遍。能告诉大概的意思吗? 生:第一则说老百姓一有空闲是很不听话,让他们干活就很好使, 生:没有把老百姓当人看,只是劳动的工具,欺压的对象。 师:而第二则地球人都知道 生:唐太宗说的,要以史为鉴,这里的联就是唐太宗。封建社会中的明君。 师:括号中填的是—— 生:魏征。 师:不错,唐太宗是很有眼光,有这样的认识的君王一定是圣君。那第一句是谁说的呢?(学生沉默) 师:我们来做选择题,A秦始皇B隋炀帝C唐太宗D朱元璋。请选择(学生自由讨论,气氛热烈,各抒己见,学生首先排除的是唐太宗) 师:如果老师告诉你们,这两句话是同一个人,你们信吗?(学生很惊讶)反正我是信了。肯定加确定就是李世民说的,在你们心中,李世民是怎样的形象? 生:英俊潇洒,玉树临风,武艺高强, 生:对百姓很仁慈,善于用人。 师:看来宫廷戏看多了,总而言之,他是接近完美无缺的好男人。这样的帅哥可能在哪种情况下说出令我们粉丝伤心的话?总有个理由吧? 生:国家治理的比较太平了,开始骄傲了,自以为是了。 生:国家强大了,忘记了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对人民作威作福起来了。 师:所以说人是会变化的。如贞观十一年,唐太宗巡游洛阳宫,泛舟积翠池,看到隋炀帝挥霍民脂民膏修建的亭台楼阁,便大发议论说:“(炀帝)将行幸不息,民怨不堪”,“遂使天下怨叛,身死国灭”,看起来他似乎应该以隋为鉴了,但最后他却洋洋得意地说:“今其宫苑尽为我有。”(《贞观政要》卷十),开始忘本和忘危。就在唐太宗越来越忘乎所以,偏离正常的轨道的时候,别的大臣都噤若寒蝉,只有魏征连给唐太宗上了四疏,《十思疏》就是其中著名的一篇。 师:用这里的思组个词语? 生:思考,思虑。 生:思索,反思。 师:哪个更确切些? 生:反思,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生:反思过去,是为了以后更好的治理。 师:我们师生有时也写学习反思,反思什么呢?从哪些方面反思?标题中说十思,就是从十个方面开始,这篇奏折的精华就在第三节,我们先自由朗读一遍,注意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学生自由朗读) 师:第三节的开头是个反问句,

新人教版第七章_第一节力练习题

第一节 力 基础知识 初二( )班 学号: 姓名: 。 1.物理学中,力是 的作用。 2.当物体的 和 发生改变或 。发生改变时,就可以判断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 和 有关,称为力的三要素。 4.用手拍打课桌,手是 物体,课桌是 物体;同时手感到疼痛,说明手受到了 对它施加的力的作用,由此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 5.暴风雨来临前,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从力的作用效果分析,风力使小树发生 了 ,使落叶的 发生了改变。 6.如图所示,用扳手拧螺母时,按通常经验,沿________(“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可使螺母拧紧,沿_______方向可使螺母拧松,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有关;若用同样大的力拧螺母,则把 力作用到_____点更容易将螺母拧紧或拧开,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有关. 7.物体运动状态变化反映在:①物体由静止 或由运动 ;②物体运动由快 或 由慢 ;③物体运动 改变。 课堂练习 1.力是_______对_______的作用,力不能脱离_______而存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的。 2.运动员举起杠铃时,对杠铃有方向 的作用力,以杠铃为研究对象, _______是受力物体,_______是施力物体;以运动员为研究对象,______是受力物体,____是施力物体。 3. 溜旱冰时,用力推墙,人反而被墙推开,这说明 也受到 的作用力。此时若以人为研究对象,人是 物体,墙是 物体,此现象说明 。 4.如图(A )所示表示:是足球运动员开出角球,队友上来冲顶,球被对方守门员鱼跃接住。三个运动员对球都有力的作用,这些力的作用效果是使足球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变化。如图(B )所示,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____。 5. 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用符号 表示。 6.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 、物体只有直接接触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C 、只有一个物体是不会发生力的作用的 D 、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7.下列现象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 A 、飞机的起飞过程 B 、在圆形轨道上的物体做快慢不变的运动 C 、在水中匀速下沉的石块 D 、汽车在公路上慢慢地停下来 8.用绳系着水桶,手拉绳从井中提起水桶,手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施力物体是 ( ) A 、地球 B 、水桶 C 、手 D 、绳 能力提升 1.手提水桶,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手也会感到疼是因为 对 施力的结果。这一现象表明 。 2.穿着溜冰鞋的小孩用力推墙,会感到墙在推地,这表明 ;同时他由静止向后运动,这又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当人坐在沙发上时,发现沙发陷了下去,这一现象表明 。 3.用脚踢足球,球飞走了是由于 对 施力的结果;脚感到疼是 对 施力的结果。这一现象说明 。 4.风吹草动,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 5.如图所示,(a )(b )表示力的作用效果。其中 (a )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 (b )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 发生改变。 第4题图

谏太宗十思疏同步练习

谏太宗十思疏 ●作业导航 1.背诵全文。 2.“根本”“纵情”等词的古今义。 3.积累“倍”“以”“所”等六个词语。 一、基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默写3分,共21分) 1.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选自《魏郑公文集》。作者魏征,字玄成,巨鹿曲阳人。谥郑国公,以直言敢谏著称。 B.本文是魏征在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之一,阐述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以纳下”等观点。 C.疏,原意为“分条陈述”。后指一种文体,给皇帝的奏议,也叫“条陈”。 D.魏征死后,唐太宗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为() A.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B.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C.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D.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项是() 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B.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C.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D.惧满溢,则思江河下百川 4.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加粗字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A.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B.高山仰止,景行不止。 C.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D.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5.与“克终者盖寡”中“克”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克己复礼为仁 B.秦战未尝不克,攻未尝不取 C.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D.然性俭克,少恩情 6.下列各句中加粗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B.尔安敢轻吾射。 C.陈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D.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7.选出“所”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项() A.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B.渔人……为具言所闻。 C.赐我南都之田,狐狸所居,豺狼所嗥。 D.术(袁术)怒攻布(吕布),为布所破。 8.下列加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欲流之远者之:到 B.根不固而求木之长而:却 C.则思无以怒而滥刑以:凭借 D.而况于明哲乎于:比 9.下列对“十思”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作者提出,作为帝王,在他计划营造宫殿时,就要想到适可而止,以尽可能减轻百姓负担,使他们安居乐业。

(完整版)第七章第一节《力》练习题

第一节力姓名:_______________ 1.物理学中研究的力是指_________对____________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_________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___.同时这本书对桌面产生_________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___. 3.力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有关,称为力的三要素。力的单位是___________. 4.用手拍桌面,手会感到疼,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发射的“嫦娥二号”卫星在太空借助燃气的推力实现变轨(即改变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在“嫦娥二号”卫星绕月飞行的过程中,以地球为参照物,它是(填“静止”或“运动”)的。 6.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C.只有接触的物体才有可能有力的作用 D.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7.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 A.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 B.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 C.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 D.用力把铅球推出 8.下列力中,最接近1牛顿的是() A.运动员举起杠铃的力B.拿起两个鸡蛋的力 C.人扛起一袋大米的力D.一只蚂蚁对地的压力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A.运动的物体受到力的作用,静止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 B.相互作用力一定同时存在 C.三要素相同的两个力一定不是相互作用力 D.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 10.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就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B.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C.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D.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谏太宗十思疏》习题及答案

《谏太宗十思疏》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下册】 班级:姓名: 资料:【原文】【翻译】【主题思想】【习题】 试卷根据难易度分A卷B卷,后附有答案。 一、A卷:夯实基础类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 二、B卷:能力提升类题型:【理解性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高考阅读训练】 【原文】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翻译】 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及译文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及译文 原文: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为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译文: 臣听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底;想要河水流得远长,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要使国家安定,一定要积聚它的德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河水流得远长,根底不稳固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道德不深厚却想国家的安定,臣虽然愚笨,(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象陛下这样)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帝位的重权,处在天地间最高的地位,不考虑在安乐时想到危难、用节俭来消除奢侈,这也象砍伐树木的根却要求树木茂盛,阻塞水的源头却希望水流得长远一样啊。 所有帝王,承受上天的大命,开头作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贯彻到底的大概很少。难道夺取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就难了吗?大凡在深重忧患当中必须竭尽诚意对待臣下,得志以后就放纵自己傲慢地对待一切人;竭尽诚意就能使胡和越这样隔绝、疏远的地方也能结成一体。傲慢地对待人,就是骨肉亲属也能成为各不相关的人。虽然用严刑来监督他们,用声威吓唬他们,结果大家只图苟且免除罪罚,却不怀念仁德,表面上恭顺而不是内心里悦服。怨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是众人;(百姓和皇帝的关系,就象水和船一样),水能载船也能够颠覆船,这是应该深切警惕的。 如果真的能够作到:看见引起自己爱好的东西,就想到应该知足来警惕自己;将要兴建宫室土木,就要想到适可而止,使百姓安宁;想到君位高而且危,就要不忘谦虚加强道德修养;恐怕自己骄傲自满,就要想到江海所以巨大,是因为能居于百川之下;游乐忘返地打猎时,就要想到古人说的“一年三次”田猎为限度;忧虑自己松懈懒惰时,就要想到自始至终都要谨慎;怕自己耳目被堵塞、遮蔽,就要想到虚心接受下面意见;担心有谗邪的人在自己身边,就想到要自身正直,斥退邪恶的人;恩惠所施加,就要想到没有因为偏爱而给予不恰当的奖赏;惩罚所涉及,就要想到没有因为生气而滥用刑罚:总括这十思,扩大这九德的修养,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选择好的意见采纳它,那些有智慧的就会施展他们的全部才谋,勇敢的就会竭尽他们的威力,仁爱的就会广施他们的恩惠,诚信的就会报效他们的忠心,文臣武将都能重用,(皇上)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何必劳神苦思,事事过问代替百官的职务呢?

新人教版第七章-第一节力练习题

1 第一节 力 基础知识1.物理学中,力是 的作用。 2.当物体的 和 发生改变或 发生改变时,就可以判断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 和 有关,称为力的三要素。 4.用手拍打课桌,手是 物体,课桌是 物体;同时手感到疼痛,说明手受到了 对它施加的力的作用,由此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 5.暴风雨来临前,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从力的作用效果分析,风力使小树发生了 ,使落叶的 发生了改变。 6.如图所示,用扳手拧螺母时,若用同样大的力拧螺母,则把力作用到__ __点更容易将螺母拧紧或拧开,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 __有关. 7.物体运动状态变化反映在:①物体由静止 或由运动 ; ②物体运动由快 或由慢 ;③物体运动 改变。 1.力是___ ___对___ ___的作用,力不能脱离____ 而存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 __的。 2.运动员举起杠铃时,对杠铃有方向 的作用力,以杠铃为研究对象, __ ___是受力物体,___ ___是施力物体;以运动员为研究对象,__ _是受力物体,___ _是施力物体。 3. 溜旱冰时,用力推墙,人反而被墙推开,这说明 也受到 的作用力。此时若以人为研究对象,人是 物体,墙是 物体,此现象说明 。 5. 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用符号 表示。 6.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 、物体只有直接接触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C 、只有一个物体是不会发生力的作用的 D 、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7.下列现象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 A 、飞机的起飞过程 B 、在圆形轨道上的物体做快慢不变的运动 C 、在水中匀速下沉的石块 D 、汽车在公路上慢慢地停下来 8.用绳系着水桶,手拉绳从井中提起水桶,手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施力物体是 ( ) A 、地球 B 、水桶 C 、手 D 、绳 能力提升1.手提水桶,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手也会感到疼是因为 对 施力的结果。这一现象表明 。 2.穿着溜冰鞋的小孩用力推墙,会感到墙在推地,这表明 ;同时他由静止向后运动,这又 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当人坐在沙发上时,发现沙发陷了下去,这一现象表明 。 3.用脚踢足球,球飞走了是由于 对 施力的结果;脚感到疼是 对 施力的结果。这一现象说明 。风吹草动,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 6.在跳板跳水这一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但这两个 力的作用效果却不同,前者主要改变了跳板的 ,后者主要改变了运动员的 。 7.如图,让一条薄钢条的一端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它发生如图4中A 、B 、C 、D 所示的性变,如果力F 1=F 3=F 4>F 2,那么 1)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的是 和 。 2)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的是 和 。 3)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的是 和 。 8.竖直抛出的物体被地球吸引而下落在下落的过程中,物体和地球并没有接触, 这说明 也能发生力的作用。 9.如图所示,将一根弹簧挂在天花板上,某人用方向相同的两个力作用于弹簧,已知F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