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体系建设(2021新版)

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体系建设(2021新版)

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体系建设(2021新版)
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体系建设(2021新版)

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体系建设

(2021新版)

Enterprises should establish and improve various safety production rules and regulations in accordance with national safety production laws and regulations.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121

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体系建设(2021新版)

个体防护装备,以往称劳动防护用品,是以保护劳动者安全和健康为目的,并且直接与人体接触的装备或者用品。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保障劳动者安全和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目前,我国每年工矿商贸企业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几万起,死亡1万多人。除此之外,职业危害的情况十分严重。目前,我国有毒、有害企业超过1600万家,受到职业病危害的人数超过2亿。2005年,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西藏、港澳台地区)各类职业病报告1万2212例,其中尘肺病例报告9173例,死亡966例;各类急性职业中毒326起,613例,死亡28例。截至2005年,全国累计尘肺病例60万7570例。各类急性职业中毒事故每年造成的直接损失达上百亿元。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职业危害,除了建立、健全各项责任制、加大安全资金投入、改善安全条件和设施、加强现场管理,强

化监督执法外,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个体防护装备标准体系,提高个体防护装备水平,增强劳动者自我保护能力也是一条重要措施。

我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的现状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个体防护装备方面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个体防护标准有2种形式:一是专门制定的防护标准,另一种是在产品标准或者其他标准中列出有关防护的要求和指标。从标准的内容上讲,个体防护标准主要有:防护基础标准、防护方法标准、防护产品标准。据初步统计,截至2004年,我国已经制定个体防护方面的国家标准45个,其中9个标准正在修订,还有27个国家标准正在新制定过程中。在这72个标准中,强制性标准36个。强制性标准主要涉及安全帽、安全网、防护口罩、防护眼镜、防护服、防护鞋、呼吸器等产品通用技术标准和专门产品类标准。另外,原劳动部、原煤炭部还制定了30多个有关个体防护方面的行业标准。从个体防护装备标准的涵盖范围来看,包括:头部防护、呼吸防护、眼面部防护、躯干防护、足部防护、手部防护、

防坠落等。头部防护标准有:安全帽、安全帽试验方法等;呼吸防护标准有:矿用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隔绝式正压氧气呼吸器等;眼面部防护标准有:焊接眼面防护具、焊接护目镜和面罩非光学测试方法等;躯干防护标准有:阻燃防护服、X射线防护服、焊接防护服等;足部防护标准有:防护鞋通用技术条件、低压绝缘布面胶鞋等;手部防护标准有:劳动保护手套通用技术条件、浸塑手套、劳动护肤剂通用技术条件等;防坠落标准有:安全网、安全带、安全带检验方法等。

ISO有关个体防护装备标准的情况

最近几年,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在个体防护装备方面颁布了许多新的标准。另外,德国、欧盟等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标准,也逐步向ISO标准靠拢,ISO标准成为比较通用的标准。目前,在个体防护装备方面,我国主要引用或者转化的国外标准也是ISO标准。初步统计的ISO标准如下:

1.头部防护

ISO3873:1977工业用安全帽

2.眼面部防护

ISO4007:1977个人用护目镜词汇两种语言版

ISO4849:1981个人用护目镜技术要求

ISO4850:1979焊接和相关工艺的专用护目镜滤光镜应用和透射率的要求

ISO4851:1979个人用护目镜紫外线滤光镜应用和透射率的要求

ISO4852:1978个人用护目镜红外线滤光镜应用和透射率的要求

ISO4854:1981个人用护目镜光学性试验方法

ISO4855:1981个人用护目镜非光学性试验方法

ISO4856:1982个人用护目镜目镜和护目镜技术要求简表ISO6161:1981个人用护目镜防激光辐射的滤光镜和护目镜

3.足部防护

ISO2023:1994橡胶鞋工业硫化橡胶衬里鞋规范

畜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推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畜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推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畜牧业生产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一家一户“小作坊”式饲养已逐渐被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模式所取代,国内外消费市场对畜产品提出安全、优质、多样化和多层次的新要求,日益突出的畜禽生产污染成为阻碍畜牧发展的瓶颈,如何保留畜牧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产品质、量上有新的飞跃,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循环发展?理性的思考告诉我们,标准化建设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标准化建设是畜牧业结构战略调整的必然要求,是保障畜产品质量和消费安全的基本前提,是促进畜牧科技成果转化和推进产业化程度的有效途径,是解决畜牧生产污染、保障生存空问的有力措施。 关键词:畜牧业标准化发展 1前言 为加快我国畜牧业标准化建设步伐,促进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农业部组织编制了《全国畜牧业标准体系“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全面阐述了我国建设畜牧业标准体系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了畜牧业标准体系建立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主要内容以及加强畜牧业标准体系建设的对策措施等方面[1]。 目前,我国畜牧业标准管理机构基本健全,管理体制逐步完善,畜牧业标准对于推动畜牧业技术进步、规范畜产品市场秩序、提高我国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等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标准化管理工作得到

加强。畜牧业标准管理体系基本建立[2]。畜牧业标准管理部门为农业部畜牧业司,全国畜牧总站为技术支撑机构,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畜牧业标准的技术归口管理。同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牧业主管部门也都设立了相应的质量标准管理机构,有些省成立了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畜牧业标准管理逐步趋向规范化和科学化[3]。 2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 标准化规模养殖是现代畜禽生产的主要方式,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根本特征。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规划科学化、生产规模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企业化、防疫程序化、污物处理无害化”的要求,发展规模养殖,改善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服务,规范管理制度,提高生产技术,实现畜禽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生态化[4]。 2.1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按照“统一规划、适度规模、规范饲养、生态平衡”的要求,支持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现代化规模养殖场,使之符合畜禽生长、疫病防控、环境保护、生产管理等要求[5]。抓改造,就是要对已经建起来的粗放型规模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改造,尽快改进和完善动物防疫和环保基础设施条件,确保符合疫病防控和标准化养殖要求。密度太大的规模养殖场,要下决心调减养殖规模,减少场内养殖数量,满足防疫工作需要[6]。 养殖小区是由传统分散饲养向标准化规模养殖的一种重要过渡形式,关键是要做到人畜分离、集中管理,切实解决好防疫配套和粪

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企业标准化体系管理建设浅析标准的工作会议2月23日在京开幕,标准化工作是企业在今后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标准化工作是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徽章。提振信心标准大有可为,强化标准,我们应有作为。 也是我企业抓质量要上新水平保安全要加新力度,促发展要有新作为,强质企业要树新形象。这“这四个新”。标准化工作无所不谈,无所不及,充分体现标准的基础保障作用。提振信心标准大有可为。标准是提振信心的可靠的基础。标准能够提振企业信心,企业要健全标准化体系,加大标准化投入等措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才成本,提升产品的质量水平。 企业要从标准化本质属性基本内涵和特征出发,把握好标准化工作的科学性,民主性,系统性,权威性,服务性。一是强化标准的科学性,工作中讲科学,用科学,兼顾标准化的先进性,有效性和适用性,既与国际先进的标准化接轨,又要与我国生产力水平相适应。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科学成果,强化对制修订过程的科学管理,加强标准与科技紧密结合。二是强化标准的民主性,搭建民主参与平台,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深化跨区域合作。三是强化标准的系统性,运用系统管理理念和方法,推进标准化的综合化,体系化和配套

化。四是强化标准的权威性,要增强标准化管理的权威性,增强标准执行的权威性,增强标准化顶层设计的权威性。五是强化标准的服务性,要加快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发挥好标准化的质量基础作用,要加快完善现代安全战略管理体系。使标准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今后一个时期标准化发展将是持久提升标准化发展整体质量效益为核心目标。坚持“系统管理,重点突破整体提升”的基本要求。 有企业就会有竞争。其方式从装备设备、生产工艺、产能产量,到市场份额。现在企业竞争什么?有人说是人才的竞争,有人说是文化的竞争。更有学者说,企业之间竞争的最高形式是标准的竞争,他的依据是:在此之前的竞争是所有企业共抢一个蛋糕,而标准竞争是掌握者自己做一个蛋糕。 一位盲人向一位高尔夫高手挑战,高手浅浅一笑:时间、地点你挑。答:晚上十二点,就在这片场地,愕然。规则使然。标准化的定义: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规则的活动。“标准”简单的理解就是“规则”,制定规则者一般都是行业的领头羊。如果你不了解规则,不适应规则,很可能就会退出竞争舞台。推行企业标准化,在企业内部进行协调,确立共同遵循的准则,建立稳定的秩序,为科学管理奠定基础。

标准化体系建设与升级实施方案

1 ---标准化体系建设与升级实施方案--- 标准化体系建设与升级 实施方案 2016年3月

一、目的 日松贡布酒店管理公司成立于2012年,现下辖日松贡布酒店和亚丁驿站酒店,经过3年多的筹备及运营管理经验,各种体系文件及质量管理标准都进行了不断的调整和改善,为进一步提升日松贡布酒店管理公司服务、管理质量,避免和减少安全事故,沉淀一套更适合于日松贡布酒店和亚丁驿站酒店运营的质量保障体系,特制定本方案。 二、2016年标准化体系建设与升级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导原则—物品都必须有存在的标准(都具有统一、规范、可识别的标识),运营程序与服务标准必须图文并茂,并进行规范的存档和展示,标准的制定尽量图片化、流程化、数字化、文字化。 (二)工作目标 在2016年5月底酒店标准化体系建设与升级工作达到全面质量标准化的预期要求。 (三)组织领导 设标准化体系建设与升级组委会,全面负责推进和落实日常工作。 组委会组长:赵宗山(总经理) 组委会副组长:邓嘉陵(副总经理) 组委会秘书:曾文玉(行政经理) 组委会成员:黄军(人力资源部总监)、郭智蓉(房务部总监)、黄韦(安全娱乐部总监)、王超(财务部总监)、古丹(餐饮部经理)、任平(行政总 2 ---标准化体系建设与升级实施方案---

厨)、张仲强(工程部经理)、唐小红(市场营销部总监) 组委会负责召开关于标准化体系建设与升级的各种工作会,制定奖惩措施,组织标准化体系建设与升级的验收检查、考核评级,并建立考核评级台帐。 (四)职责划分 组委会组长:全面负责标准化体系建设与升级工作的指导、结果评级工作。 组委会副组长:协助组长全面落实标准化体系建设与升级工作,协调标准化体系建设与升级所需的财力、物力和人力。 组委会秘书:督导标准化体系建设与升级工作相关会议的执行。 组委会成员:积极配合搞好各系统标准化体系建设与升级工作。执行和制定其负责标准化体系建设与升级工作的相关标准,参与标准化体系建设与升级工作的考核、评级。 3 ---标准化体系建设与升级实施方案---

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

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 目录[隐藏] 含义简介 企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 企业管理标准的种类 [编辑本段] 含义简介 这个体系涉及到了企业管理制度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职业素质标准、岗位职责标准、岗位考评标准、企业全面形象管理、组织管理、行政后勤保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研发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物控管理、营销管理、经济合同管理、管理判例等方面,是企业管理运行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为企业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编辑本段] 企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 1 企业标准化工作基本任务 企业在实行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中,要在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标准化工作的法律、法规、政策、方针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以技术标准为主体核心,以管理标准为支持,以工作标准为保障的企业标准化体系。设立企业标准化管理部门统一负责管理本企业的标准化工作,编制适应本企业的标准化管理体系,组织标准的实施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2 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构成 2.1 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是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核心,是实现产品质量的重要前提,其它标准都要围绕技术标准进行,并为技术标准服务。具体来说,技术标准是对生产相关的各种技术条件,包括生产对象、生产条件、生产方式等所作的规定。如产品标准、半成品标准、原材料标准、设备标准、工艺标准、计量检验标准、包装标准、安全技术标准、环保卫生标准、设备维修标准、设计标准、能源标准等。 企业技术标准的形式可以是标准、规、规程、守则、操作卡、作业指导书等。 任何企业都应首先以其高质量的产品(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标准为中心,以高质量的产品(或工程服务)标准为中心,建立完善的企业技术标准体系 2.2 管理标准

浅析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意义

浅析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对我市中小企业 发展的意义 一、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含义 企业标准化管理系统是以企业的目标、方针为中心,以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依托,以技术标准为主体,以管理标准为支持,以工作标准为保障的系统组成,其中技术标准是核心,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是实现技术标准的保证,必须围绕技术标准进行并按照标准化的要求,运用标准化的原理,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建立的标准化管理体系。 二、实施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意义 实施企业标准体系,对于促进企业技术全面进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和产品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推行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有利于规范企业内部的管理行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效益。产品质量是企业基础工作的综合反映,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企业通过一系列的标准来规范操作行为和作业流程,从而控制各种影响质量的因素,以减少或消除质量缺陷的产生;一旦发现质量缺陷,也能及时发现并采取纠正措施。只要真正实施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就能

更好地为顾客提供质量可靠、满意的产品,进而提升品牌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无形中为企业创造出巨大的财富。三、我市中小企业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技术水平不高。主要是企业产品总体水平不高、产品结构不合理、装备水平低、超前意识差、科技开发投入少、技术管理落后,企业发展无后劲。归根到底是未建立详细完善的技术标准和产品标准,再加上未严格按照标准化操作,致使产品的质量存在缺陷,质量水平难以上去。 二是管理水平低下。 首先管理方式粗放。管理粗放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成本居高不下。(2)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过高。特别是一些企业,在销售收入下降的情况下,管理费用及利息支出都呈现出成倍增长的趋势;(3)生产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生产的部分产品,技术含量低,质量差,无市场竞争力;(4)质量损失惊人。(5)管理上“散”、“乱”。不少企业办事、请客、出差、开会等项开支无标准,财务管理混乱。此外,许多企业的内部考核虽然制订得很细,也很严格,但考核走过场。 其次管理组织落后。管理组织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组织模式单一化。采用改革开放前“直线职能制”的组织形式,中层管理作为管理核心不明显;(2)企业领导的管理普遍幅度过宽。主企业负责人应酬太多,学习

岗位标准化体系的建立

岗位标准化体系 一、岗位标准体系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永泰矿在机电岗位标准化建设工作中,通过对各项标准的提炼、制定和实施,不断强化了全员的岗位标准意识,进一步规范了上岗行为。因此,建立岗位标准化的过程,不仅是一个管理创新的过程,更是一个转变职工上岗观念,不断完善标准的过程;是实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讲标准话”的重要途径。 永泰矿岗位标准体系,就其概念来说是各项标准工作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它包括:上岗标准、操作标准、场所标准、设备标准。凡是在岗位内需要协调统一的职工形象、操作技巧、场所管理、设备维护的要求,都应该制定服务标准,并纳入岗位标准体系中。 完善的岗位标准体系不仅可以促进标准的完整有序、优化组合,为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而且可以带动其他岗位人员共同发展,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二、概况 永泰矿自兼并重组工作以来,通过开展各项活动,从而达到提高职工观念意识,转变思想的效果,以适应新趋势的发展要求。通过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完善管理制度,落实考

核管理,提高工作的效率及工作质量。为了创建新的管理方案,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结合质量标准化,职工行为规范,构建岗位标准化作业体系。 三、编制原则 在编制过程中,我们以《煤矿安全规程》为依据,以各级公司各项文件为指导,遵循“由简到繁、以点带面、抓典型带中间、全面铺开、重点推广、创新提高”的岗位标准化整体工作原则,以及“先按专业梳理、分工负责,再建立细化、完善整合”的标准体系编写方针和“简化、统一、协调、优化”的标准化工作原则,充分结合各岗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制订,最大限度地覆盖了岗位标准化体系的相关内容,能够适应并满足各工种的需要。 四、建立过程 (一)、加强学习培训 制定培训计划,对职工进行不间断的培训学习,对全体员工进行岗位标准化工作的宣传教育。增强全员的标准化意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深对岗位标准化工作的理解,调动全员参与岗位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的积极性。(二)、工作梳理、岗位划分 按照岗位标准化工作的统一要求,结合矿的各岗位的实

中小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中小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应该从个体走向联合 加入时间:2006-11-2 9:25:54 10月16日,北京中标世纪中心围绕今年世界标准化日的主题“标准为小企业创造大效益”举办论坛。来自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就标准与中小企业发展战略、中小企业标准制定中存在的问题、中小企业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的话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研究员陈志田分析说,中小企业的很多管理职能是分离到社会上的,企业管理内容比较狭窄,比较专一;中小企业船小好调头,可迅速调整经营方向并能迅速适应外部条件的变化;中小企业敢于向知识密集型企业发展,向大企业挑战,其投资行为具有一定的有风险。只有针对这些特点提供包括标准服务在内的服务,才能使中小企业真正创造出大的效益。 首都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于启武认为,当今世界企业规模的显著变化,一是许多大企业合并成更大的跨国公司,由这些公司更积极主动的在全世界的范围内配置资源,形成以跨国公司为核心的国际供应链。二是在跨国供应链的末端,为广大的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背景,跨国公司将产品散发到中小企业生产,使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中小企业产品的利润率比较高,通过长时间稳定增长可以获得比较大的效益。由于处在国际供应链的末端,中小企业产品能否满足顾客需要,主要是产品的适应性问题,而标准的适应性直接反映产品的适应性。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标准技术审查部原主任沈同分析了企业标准制订中

存在的问题:一是企业标准制订的系统性,如果标准的制订工作不能够很系统的结合起来,联系起来,把企业里各项工作用系统的观点衔接好,制订出来的标准很难使用。二是很多企业把质量体系和标准体系搞成了两张皮,企业标准没有成为质量体系的文件,质量体系很难发挥实质性的作用。三是很多中小企业在认识上还存在一个误区,即企业标准的要求不如国家标准高,实际上国家标准达到的是最基础的要求,企业标准应该是比国家标准要高的要求。四是不能很好掌握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的基础标准、方法标准,国家标准中的基础标准约占到30%左右,方法标准还要更多一些,这些标准对企业标准的制订十分重要。 中国标准化协会常务理事金光结合国家标准委提出的标准化自主创新的12项措施,谈到与企业标准化相关的制度创新问题。他认为,发挥企业标准化的主体作用要实现从被动的执行标准到主动的制订标准的转化,要从单个企业的标准化逐步走向联合企业的标准化;标准文件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可以更好的适应市场的需求,使企业有更多的选择的余地,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包括可公开提供的技术规范、技术报告、指南、工业技术协议、技术新项评定、国际专题研讨会协议等。 据介绍,我国的中小企业已撑起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企业数量1000万以上,占企业总数的99%,最终服务产品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以上,税额占50%以上,城镇就业占75%以上。

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 简介 这个体系涉及到了企业管理制度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职业素质标准、岗位职责标准、岗位考评标准、企业全面形象管理、组织管理、行政后勤______________ 保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研发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________ 理、财务管理、物控管理、营销管理、经济合同管理、管理判例等方面,是企业管理运行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为企业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企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 1企业标准化工作基本任务 企业在实行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中,要在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标准化工作的法律、法规、政策、方针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以技术标准为主体核心,以管理标准为支持,以工作标准为保障的企业标准化体系。设立企业标准化管理部门统一负责管理本企业的标准化工作,编制适应本企业的标准化管理体系,组织标准的实施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2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构成 2.1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是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核心,是实现产品质量的重要前提,其它标准都要围绕技术标准进行,并为技术标准服务。具体来说,技术标准是对生产相关的各种技术条件,包括生产对象、生产条件、生产方式等所作的规定。如产品标准、半成品标准、原材料标准、设备标准、工艺标准、计量检验标准、包装标准、安全技术标准、环保卫生标准、设备维修标准、设计标准、能源标准等。 企业技术标准的形式可以是标准、规范、规程、守则、操作卡、作业指导书等。 任何企业都应首先以其高质量的产品(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标准为中心,以高质量的产品(或工程服务)标准为中心,建立完善的企业技术标准体系 2.2管理标准 管理标准是生产经营活动和实现技术标准的重要措施,它把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以及各个单位、部门岗位有机地结合起来,统一到产品质量的管理上,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管理标准是对有关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各个环节运用标准化原理所作的规定,它涉及各个管理方面,包括________ 术管理、质量管理、计划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设备管理、物资供运销管理、经济实体管理、以及标准化管理等。

标准化示范企业建设工作汇报

标准化示范企业建设工作汇报

实施标准管理创建一流企业——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标准化示范企业建设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近年来,市局(公司)认真贯彻行业标准化工作部署,特别是国家局《关于全面推进烟草行业商业企业标准化工作的意见》下发后,我们进一步突出了标准化在企业发展中的贯穿与引领作用,以标准化为基础,深度融合其他管理体系,建立完善“以技术标准为核心、工作标准为基础、管理标准为保障”的综合管理标准体系,努力打造行业商业企业标准化示范单位。 一、健全机制,系统策划,扎实推进企业标准化基础工作及体系建设 (一)强化组织、明确责任,形成强大合力 市局(公司)领导班子对标准化示范企业建设工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组织协调和推动实施,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成立了标准化领导决策机构标准化委员会,负责统一领导企业标准化工作;成立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按照工作职能设立了12个专业分标委,由分管领导担任分标委主任,负责企业各领域的标准化技术管理及协调工作;最高管理者任命了标准化体系管理者代表,

各单位(部门)配备了兼职标准化工作人员,形成了全面参与、相互配合、各负其责的标准化建设工作机制,为系统推进标准化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和人力保障。 (二)目标引领、全员参与,构建标准体系 制订并印发了标准化工作中长期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内容涵盖企业标准体系制修订、外来标准引用、标准化培训、标准文本有效性检查、实施标准、标准实施情况监督检查、标准化工作的评价与改进等内容。通过全员征集评选,制订了“实施标准管理,创建一流企业”标准化方针,明确了全员标准化培训率、标准文件执行率、标准覆盖率等标准化管理目标,实现了目标可测量、可评价且具持续适用性。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下,先后制定了《企业标准化管理手册》、《标准准立制控制程序》、《企业标准编写规则》等通用基础标准,并建立《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管理评审控制程序》、《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培训控制程序》、《绩效考核控制程序》、《内审员管理办法》等基础标准,内容涵盖了YC/T 479—2013《烟草商业企业标准体系构成与要求》相关内容。 (三)明确思路、找准方法,探索有效路径 按照“简化、统一、协调、优化”的原则,对企业标准体系进行整体策划,确定企业标准体系框架,建立企业

{经营管理制度}企业安全标准化管体系的建立与保持

{经营管理制度}企业安全标准化管体系的建立与保持

一.企业安全健康管理长效机制——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立与保持二.“建立与保持”的难点与重点

前言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为了规范企业的安全生产活动,提升企业的整体安全水平,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切实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制定了《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9006-2010等“安全标准化标准”。目的是采用系统化的理念,实现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企业在建立了管理体系和有效运行,形成自评报告;考核、评价;获得安全标准化企业称

一.“安全标准化” 体系的建立与保持(一)基本条件 1.最高管理者批准、颁布; 2.保证所需的资源(人、财、物); 3.各层管理人员学习、培训、全过程参与; 4.全体人员学习、培训、全过程参与。

一.“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立与保持 (二)表现形式 体现适用性;符合性;有效性。 (1)文件化形式的完整、符合、有效;(2)在一定的期限内完整的检查、确认;(3)对存在问题的纠正措施的追踪; (4)提交总结报告

(三)建立 1.成立安全管理体系推进组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领导重视、承诺人、财、物的保证。而建立推进小组就是具 体体现的第一步。 推进组组成: 推进组负责人(管理者代表);安技、环保、设备、动力、工艺、技术、生产、购买、后勤、行政、人事、教育、工会组织、健康管理… 切忌安技部门统包,或设虚的、空的机构。

2021版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体系建设

( 管理体系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1版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体 系建设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s the general term for safety management methods that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In different periods, the same enterprise must have different management systems.

2021版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体系建设 个体防护装备,以往称劳动防护用品,是以保护劳动者安全和健康为目的,并且直接与人体接触的装备或者用品。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保障劳动者安全和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目前,我国每年工矿商贸企业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几万起,死亡1万多人。除此之外,职业危害的情况十分严重。目前,我国有毒、有害企业超过1600万家,受到职业病危害的人数超过2亿。2005年,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西藏、港澳台地区)各类职业病报告1万2212例,其中尘肺病例报告9173例,死亡966例;各类急性职业中毒326起,613例,死亡28例。截至2005年,全国累计尘肺病例60万7570例。各类急性职业中毒事故每年造成的直接损失达上百亿元。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职业危害,除了建立、健全各项责任制、加大安全资金投入、改善安全条件和设施、加强现场管理,强

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

))))) 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以长庆油田项目为案例 一、长庆油田建设标准化体系的背景,现实需要建设标准化体系1长庆已跻身于特大级油田行列,业务量逐渐增多,业务界面也越来越复杂,与此同时,直线的职能组织架构更同时,管理幅度也越来越大,这些都制约着长庆油田的建设与发展。企业资源与管理权限分割在各对于长庆油田这样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来说,适应于中小企业,从而使横向协调难度增大,影响了组织的效率工作界面不清现象,个部门,导致业务交叉、随着长庆油田规模的不断扩大,重复性的工作越来越多,同类事项的大量存与效益。而且,在,造成了管理越来越复杂,如何处理好共性与个性,规律性与一般性的关系,探索具有普遍规律的管理方法,是解决大油田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年的发展,形成了众多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但是由于缺乏系统再有,长庆油田40难于贯彻和落实,责权不对等现象,造成基层无所适从,考虑,存在着界面不清、相互交叉、降低了执行力,同时,过份强调了某一个体系的重要性和特殊性,造成了资源配置的失衡,从而影响了整体工作的协调发展。因为标准化是解决企业管理中各种要解决上述问题,建立标准化体系是最有效的方法。重复事项、同类事项的最佳方法,是解决规律性、共性问题的良器,通过标准化,使大油田运用标准化原理,以能够提高管理效率;管理中的复杂问题得以规范,共性问题得以统一,使大油田管理工作界面不清的问题,建立全面的标准业务流程为手段,可以解决业务交叉、;利用标准化的方法,以建立标准化体系为目标,对现有的管理体系进行融工作“简单化”完整的管理平台,从而形成一个包含现有各管理体系的统一的、合,做到管理资源配置优化,;在大规模建设、大油田管理实践中,存在一些可以真正实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标准化而未标准化的情况,这是大力推行标准化体系的现实理由。2,实践需要建设标准化体系 长庆油田为了进一步推动大规模建设、大油田管理,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标准化思想的管理思路和管理举措,初步形成了“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数字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发展模式,推动了油田的高速度、规模化发展,为标准化体系的建立进行了有效实践,并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在建设层面上,推行了“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标准化预算、规模化采购”,解决规模化建产问题;二是在机关层面上,推行标准化流程管理,着力解决业务交叉、界面不清的问题;三是在操作层面上,开展了标准操作程序,着力解决基层安全习惯养成的))))). ))))) 四是在专项管理上,推行标准作业成本管理、标准化投资管理等,着力解决控制投问题; 资、降低成本的问题。以上思路和方法,都是长庆油田在标准化实践上做出的有益尝试,并见到了良好效果。“四化”发展的模式还需要但还缺乏理论性、结构性、系统性、体系性的解决方案,同时,还不能完全承载长庆油田建设中国一个有效的载体来固化和落地,从而更好地执行。因此,新能源基地的需要,这就是我们建立标准化体系的实践需要。管理需要建设标准化体系3, 创新是使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驱动创新与标准化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两大轮子。企业不可能维持在较高的力,而标准化则是防止企业管理水平下滑的制动力。没有标准化,“质量、年工作会议提出,利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在中石油开展以管理水平。集团公司2010计量、流程”为

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

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博为贵” 一、标准化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全球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尤其是飞机、移动电话和 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地域和空间的距离进一步缩小,将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本国的信息化建设, 尽管起步有早晚,发展程度不尽相同,但都在享受着信息化给国家和 社会带来的成果,信息化已成为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助力器, 信息化水平则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 要标志。信息化的高效率和高效益,是在互通、互连、互操作的前提 下获得的。在我们的身边,计算机、网络、电视、移动电话等音视频 及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正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信息通信技术(ICT)及其应用已成为构筑全球信息社会的重要基础。 标准是人们为某种目的和需要而提出的统一性要求,是对一定范围内的重复性事务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标准又是一种特殊的文件,它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及其结果规定共同重复 使用的规则、指导原则或特性要求。标准对促进ICT产业发展及ICT 的推广应用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统一标准是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基础。如果没有标准,互联网不会发展到今天这种规模。

人们很难说清楚生产一台电脑需要遵循多少标准,但是每个生产商一定会考虑采用标准统一的磁盘驱动器、打印机接口和网卡等。 标准化则是制定标准并使其在社会一定范围内得以推广应用的 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包括制定、发布、实施及修改标准等过程。信息化建设相关的标准化工作是推动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性 工作。在国家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标准是规范技术开发、产品生产、 工程管理等行为的技术法规。统一标准是信息系统互通、互连、互操 作的前提。只有通过统一技术要求、业务要求和管理要求等标准化手段,才可以保障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工程及相关环节的建设在全国范围 内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避免盲目和重复,降 低成本,提高效益,从而规范和促进国家信息化建设有序、高效、快 速和健康地发展。 二、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研究 由于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涉及面非常广泛的社会系统工程,将涉及大量的标准和规范,因此必须对这些标准和规范按照内在联系进行有 序地整理,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信息化标准体系。 2.1 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的三维空间 为了更为直观地反映信息化标准所涉及的各个方面,这里以信息化建设所涉及的关键技术、项目管理及应用领域为对象,建立起信息化标准的三维空间,如图 1 所示。

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孙益民 摘要:本文作者试图通过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和评审中出现的有关企业自身、监管部门、评审人员等三方面的典型性问题进行分析,查找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和途径。希望通过分析论述,在今后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评审过程中能有效避免这些问题,同时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尽一份力量。 关键词: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问题对策

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企业需要在原有的安全管理模式上依据相关标准的要求导入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根据所处行业的不同建立文件化的标准化体系并进行运行和保持。 为了切实推行此项工作的如期展开,省市和地方各级政府特别是安监部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出台了相关的激励政策,目的是寄希望于通过这项活动,规范企业安全管理的机制,促进企业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提升企业安全管理的综合水平和效能,切实有效地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企业生产安全。作为责任主体,大部分企业十分重视自身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构建和有效运行。 但不可否认,在这个过程中不少达标(三级,下同)或正在达标的企业存在着明显的注重表面工作、体系流于形式、应付评审的现象,这与总局开展此项活动的初衷是背离的。 笔者试图通过对近七十家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立企业的调查分析,找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持续改进寻求新的思路。 下面分别从企业自身、监管部门、评审部门等三个方面论述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 第一、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企业存在的问题 1)完全在政府的推动下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对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 在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这个大背景下,一些企业将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当成一项为了达标而达标的面子工程,其目的纯粹为了完成当地政府安监部门下达的“任务”,有些企业更是赶鸭子上架,以最短的时间建立目的在于应付评审的文件化体系,甚至未进行相应的运行便向安监部门进行申报,申请评审,这些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质量可想而知。一些企业主要负责人或安全管理人员认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就是单位安全管理部门的事,与其他部门没有关系,往往造成安全管理部门“单打独斗建体系”的现象。有的企业主要负责人或安全管理人员对《规范》要素的内涵理解不全面、不透彻,缺乏自主建立体系的能力。 在评审中有20%左右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仅仅停留在书面上,作业现场的安全整改丝毫未动。甚至在杭州周边地区还发现一家织造企业的自评资料与企业的生产实际不一致的现象,企业主管安全的负责人坦言:因为企业在当地算得上是经济规模较大,所以像这种“标杆式”任务常常会被在“照顾”到,这次安全生产标准化也就是花钱请人做了一套资料,对现场整改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可能是做资料的老师把别的企业的资料用到了我们企业,所以会出现这种不一致的情况。评审组经过现场巡视了解到这是一家几年前搬迁到新厂房的企业,企业规模、硬件条件、经济效益等在当地属于佼佼者,其水力织造机成套设备在行业里处于先进水平,企业的生产厂区完全按照标准厂房设置,配电房、空压机等均按要求独立设置,厂区规线规范,生产与行政区域完全分隔。这样的企业实际上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基础是非常不错的。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企业特别是企业决策层对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难以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和企业的安全主体责任相融合。 在评审中我们要求企业提供日常安全管理的制度和记录,安全主管通过收集,提供了零散的安全制度和记录,没有形成系统化的安全体系。但看得出,公司在生产和行政例会上对安全工作还是

浅谈企业标准化建设

浅谈企业标准化建设 摘要:标准化的问题由来已久。中国自秦代开始,历代王朝都有法定度量衡标准以及法定违反标准的罚则。现代标准化是近二、三百年发展起来的。工业革命将标准化问题提上了日程。标准化包括制定标准和贯彻标准,已取得世界上各国和国际社会的重视。同样一企业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标准化建设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 关键词:标准化、企业、生产 1、对标准化的相关解释 1.1、标准化的实质和目的 "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是标准化的实质。"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则是标准化的目的。 1.2、标准化的基本原理 标准化的基本原理通常是指统一原理、简化原理、协调原理和最优化原理。下面分 别作一介绍:统一原理就是为了保证事物发展所必须的秩序和效率,对事物的形成、功 能或其他特性,确定适合于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的一致规范,并是这种一致规范与被取 代的对象在功能上达到等效。统一原理包含以下要点: ①统一是为了确定一组对象的一致规范,其目的是保证事物所必须的秩序和效率; ②统一的原则是功能等效,从一组对象中选择确定一致规范,应能包含被取代对象所具备的必要功能; ③统一是相对的,确定的一致规范,只适用于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旧的统一就要由新的统一所代替。 1.3标准化的主要作用 标准化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①标准化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所谓科学管理,就是依据生产技术的发展规律和 客观经济规律对企业进行管理,而各种科学管理制度的形式,都以标准化为基础; ②促进经济全面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标准化应用于科学研究,可以避免在研究上 的重复劳动;应用于产品设计,可以缩短设计周期;应用于生产,可使生产在科学的和 有秩序的基础上进行;应用于管理,可促进统一、协调、高效率等; ③标准化是科研、生产、使用三者之间的桥梁。一项科研成果,一旦纳入相应标准 ,就能迅速得到推广和应用。因此,标准化可使新技术和新科研成果得到推广应用,从 而促进技术进步;

企业标准化体系怎样建立

企业标准化体系怎样建立 建立企业标准体系主要目的是对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岗位操作要求的精细化、定量化、标准化,以敦促便捷掌握、实施和检查企业长远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性。建立企业标准体系主要有以下步骤: 1.建立企业标准化机构和配备人员; 2.企业标准化培训; 3.建立企业标准化管理标准; 4.企业标准化工作的规划和计划; 5.企业标准的制定; 6.标准的实施; 7.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 一、企业标准化机构和人员 企业标准化工作涉及到企业各部门,贯穿于生产、经营和管理各个环节,是企业管理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基础工作。 1.企业标准化机构的形式 第一种形式:企业设专兼职机构,在企业最高管理者领导下,统一管理整个企业的标准化工作。在各职能部门和车间设专兼职标准化人员,负责本部门的标准化工作。 第二种形式:除标准化机构外,设立企业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负责标准化重大问题的讨论、审批和决策。

第三种形式:指定企业的某个职能部门统一负责企业标 准化工作,并设专职或兼职标准化人员负责标准化工作。 2.标准制定和发布的分工企业管理标准的制定实施和监督,由企业第一管理者所 直管的部门牵头,各管理事项的分管部门负责;企业技术标准的制定实施和监督,由企业技术主管或总 工程师所直管的部门牵头,各技术事项的分管部门负责;企业工作标准的制定实施和监督,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 牵头,其他各处室和各基层单位各对本部门的工作标准负 责。 3、企业标准化人员的基本要求企业标准化管理人员应熟悉本企 业的生产、技术、经营 和管理现状,具备一定的企业管理、标准化知识; 二、企业标准化培训企业标准化培训有企业外部组织的培训和 企业自己组 织培训两种。外部培训企业可派代表参加;企业自己的培训,企业有关人员都应参加。 标准化培训的对象和要求:1.各级领导干部:要求通过培训使他们熟悉国家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了解标准化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管辖范围内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 准,并能贯彻和运用。 2.专兼职标准化人员:对企业标准化管理人员的培训, 主要应经过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具有培训资格的标准化部

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 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标准化事业快速发展,标准体系初步形成,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水平持续提升,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全社会标准化意识普遍提高。但是,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我国标准化工作还存在较大差距。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13号)精神,推动实施标准化战略,加快完善标准化体系,提升我国标准化水平,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要求,推动实施标准化战略,建立完善标准化体制机制,优化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实施与监督,夯实标准化技术基础,增强标准化服务能力,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加快标准化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普及应用和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标准化+”效应,为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基本原则。 需求引领,系统布局。围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部署,合理规划标准化体系布局,科学确定发展重点领域,满足产业结构调整、社会治理创新、生态环境保护、文化繁荣发展、保障改善民生和国际经贸合作的需要。

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全面落实标准化改革要求,完善标准化法制、体制和机制。强化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进科技研发、标准研制和产业发展一体化,提升标准技术水平。以管理创新为抓手,加大标准实施、监督和服务力度,提高标准化效益。 协同推进,共同治理。坚持“放、管、治”相结合,发挥市场对标准化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调动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性,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管理;强化社会监督作用,形成标准化共治新格局。 包容开放,协调一致。坚持各类各层级标准协调发展,提高标准制定、实施与监督的系统性和协调性;加强标准与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的衔接配套,发挥标准对法律法规的技术支撑和必要补充作用。坚持与国际接轨,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提高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 (三)发展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成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化体系。标准化战略全面实施,标准有效性、先进性和适用性显著增强。标准化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标准服务发展更加高效,基本形成市场规范有标可循、公共利益有标可保、创新驱动有标引领、转型升级有标支撑的新局面。“中国标准”国际影响力和贡献力大幅提升,我国迈入世界标准强国行列。 ——标准体系更加健全。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强制性标准守底线、推荐性标准保基本、企业标准强质量的作用充分发挥,在技术发展快、市场创新活跃的领域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团体标准。标准平均制定周期缩短至24个月以内,科技成果标准转化率持续提高。在农产品消费品安全、节能减排、智能制造和装备升级、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制修订标准9000项,基本满足经济建设、社会治理、生态文明、文化发展以及政府管理的需求。 ——标准化效益充分显现。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区域稳步扩大,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超过30%。主要高耗能行业和终端用能产品实现节能标准全覆盖,主要工业产品的标准达到国际标准水平。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新增500个以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程度显著提高。新发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开展质量及效益评估的比例达到50%以上。

公司当前标准化建设工作思路

公司当前标准化建设工作思路 一、公司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问题 公司员工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不强,用制度管人、按流程办事、以流程为导向的管理理念还未渗透到每位员工的思想中。管理流程与企业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关系,管理流程与企业规章制度、各类文件、基础资料的关系未理清。责、权、利三者之间不协调,存在管理真空,导致无限度地增加企业管理成本的同时降低了工作效率。 (二)原因 业务名录是揭示公司业务特征的根本环节,是认识电网企业业务规律的基础性工作,是做好整个标准体系建设工作的前提,由于没有形成覆盖全公司的业务名录。从而导致管理出现真空,职责不清。员工工作效率低下、对工作不负责任、工作效率下滑等都与管理真空、职责不清有着密切的关系。企业管理离不开团队协同,生产、财务、营销、物流等多个方面形成一个系统的经营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对企业的整体经营产生很大影响。这就需要有覆盖全公司的业务名录并有明确的职能细分,使每个部门每个人都能够恪守其职、完成分内的本职工作。 二、名词解释

(一)电网业务流程:电网经营企业按照客户的用电需求,利用电网资源,从发电系统购电到为客户提供电能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价值创造业务及其相关支持业务的过程环节,按照自然规律形成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活动。 注:电网业务流程分发展战略与规划计划业务流程、为电网经营企业价值创造业务流程和相关支持业务流程,旨在揭示电网经营企业生产运营的客观规律。电网业务流程应按照自然属性充分体现各项电网业务或电网业务环节的相互作用、递进关系以及业务层级,主要反映做什么事,不包含业务环节的管理职能、管理权限、管理信息、质量标准等管理意图。 (二)业务名录:电网经营企业各层级业务名称按其内在联系和一定形式排列形成的图表。 注:业务名录在内容、层次上要充分体现系统性,覆盖电网经营企业各业务领域,恰当地将业务名称安排在不同的层级上,做到层次分明合理,不同层级业务名称体现出衔接配套,反映出逐级展开排列的层次结构。 三、工作思路 为使公司各岗位之间的目标明确、责任到位、相互协同、责权一致。通过开展业务名录梳理,建立企业业务名录,并用流程图展示把公司的每一项业务工作所涉及的人、事、物按时间先后顺序以节点形式贯穿起来,形成横向连接到相关部门达到全面协同,纵向延伸到基层单位实现直线贯通的清晰流程。既着眼于公司整体的管理要求,又降低了管理真空给公司带来的风险,同时还能保证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都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