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说明文语篇的思维模式及其运用规律_梁小卫
- 格式:pdf
- 大小:290.92 KB
- 文档页数:4
英语说明文写作方法有哪些
英语说明文是一种介绍某种事物、现象或者过程的文章类型,其目的是为了使读者对此事物、现象或者过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写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明确主题和目的
在写英语说明文之前,首先要明确文章的主题和目的,确定要介绍的事物、现象或者过程是什么,以及介绍的目的是什么。
只有确定了主题和目的,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写作。
二、收集资料
在写英语说明文之前,需要对要介绍的事物、现象或者过程进行充分的了解和研究,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
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章、采访相关人士等方式进行资料的收集,以便全面地了解要介绍的事物、现象或者过程。
三、确定结构
在写英语说明文之前,需要确定文章的结构,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要介绍文章的主题和目的,引起读者的兴趣;主体部分要详细介绍要介绍的事物、现象或者过程的相关内容;结论部分要对文章进行总结,并强调介绍的事物、现象或者过程的重要性。
四、清晰表达
在写英语说明文的过程中,要注意使用清晰简洁的语言,避免使用过多的修辞和复杂的句式,以便读者能够轻松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还要注意使用一些连接词和过渡词,使文章的结构更加清晰和连贯。
五、举例说明
在写英语说明文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举例说明,以加强对事物、现象或者过程的描述和解释。
举例说明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和具体,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写英语说明文的方法主要包括明确主题和目的、收集资料、确定结构、清晰表达和举例说明等步骤。
只有在这些步骤上下功夫,才能写出一篇质量高、内容丰富的英语说明文。
高中英语说明文支架式语篇分析理论探析摘要:支架式语篇分析理论旨在将学习内容逐层拆解,以每一小部分为主题进行学习,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吸收。
高中英语说明文是一种很重要的文体,教师如果将支架式语篇分析运用其中,必然会增强教学效果。
本文就从支架式语篇分析理论出发,提出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说明文;支架式语篇分析引言: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说明文是阅读理解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很容易失分的一部分内容。
而支架式语篇分析理论应用于说明文,则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将支架式语篇分析理论运用到说明文教学中。
笔者据此提出了以下几点策略。
1.运用支架式语篇分析理论创建教学情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说明文教学中,运用支架式语篇分析理论,来帮助学生创建教学情景,从而提升学生英语学习能力。
所谓教学情景其实就是,教师需要先设置一个教学主题,这个教学主题中需要包含有学生所要学习的主要知识和要求学生解决的全部主要问题。
运用这种方式,学生就可以明确文章所要讲的大致脉络。
从而可以实现从问题出发,然后逐项解决。
对于说明文来说,每篇说明文都有它的主题,教师可以试着去抽丝剥茧,将主题与问题提前抽取出来,然后再学生们学习完后辅助教学。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英语一年级第三单元《SPORTS AND FITNESS》里的Reading and thinking中的文章时,教师就可运用此策略。
首先在Lang Ping上运用支架式语篇分析理论创建教学场景。
主题其实就是运动员的介绍,由此分解问题,得出以下几个重要问题,分别是“What do y ou want to know aboutthem?”,“Is Lang Ping a master in her area?”,“Does Lang Ping set a good example for others?”。
然后教师就可以根据主题和重要问题,来让同学们从文中找答案。
基于科学研究型说明文语篇结构分析,把握语篇主旨大意,促进思维能力培养发布时间:2022-09-01T09:00:45.59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第470期作者:梁淑仪[导读] 使学生从低阶阅读上升到高阶阅读,以符合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
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523000摘要:高中英语课程中,作为最重要文体类型之一的说明文在当前高中英语考查中占比几乎最大,而科学研究型说明文更是高阶阅读能力的体现。
因此,高中英语教师需要深入研究该类说明文特征,培养学生英语思维,提高学生高阶阅读能力。
本文从科学研究型说明文语篇解读以及真实课例进行探讨,旨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科学研究型说明文思维能力语篇解读课堂教学高阶阅读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重要组成部分。
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需聚焦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学生从低阶阅读上升到高阶阅读,以符合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
科学研究型说明文是高中阅读体裁中最重要的文本类型之一,主要是指能够反映、归纳与总结当下前言自然科学、科学技术、生物进化、物质微观探索、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文章;能够反映出社会科学发展水平、发展动向与发展结果;人们从客观事物的具体描述中获得知识和重要信息。
该类说明文的语篇结构多样,专业术语多,思维能力要求高,充分体现了高阶阅读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说明文思维能力主要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而课堂教学主要媒介是教材;最具参考价值的是高考真题的说明文语篇。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知科学研究型说明文的语篇特征,通过主旨句或主旨大意引导学生梳理语篇结构,帮助学生理解阅读文本浅层信息,挖掘阅读文本的深层信息,探索发现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规律。
那么,教师该如何帮助学生解读分析科学研究型说明文语篇的类型和特征?教师如何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梳理语篇的宏观和微观结构,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由低到高的迁移呢?一、感知语篇特征,梳理语篇结构,把握主旨大意语篇是英语教学的基础资源。
语篇知识在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中的运用策略摘要:作为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内容,语篇知识对于学生把握文章结构和理解文章内涵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要高度重视语篇知识的教学,提升学生运用语篇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基于此,本文首先阐释了语篇知识的基本内涵,然后从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三方面入手分析了在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中应用语篇知识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高考英语;语篇知识;阅读理解引言:新课改下,对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语篇是学习语言的重要载体和意义表达的单位,教师要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渗透相关的语篇知识,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语篇意识,对文章结构形成准确的把握,从而促进自身语篇意义理解能力的提高。
但是如今部分教师在语篇分析的教学中,注重单词以及句子表面意识的理解,对于文章的整体结构和语言特征不够重视,很少从整体上分析文章内涵,学生没有形成系统性的语篇知识体系,不利于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
一、语篇知识内涵语篇的不同类型和语篇的不同形式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常见的语篇类型有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
语篇结构就是作者在进行文章的谋篇布局时以语篇内容为依据,与语篇主题和交际功能相结合确定的宏观结构框架。
不同的语篇类型通常有着不同的语篇结构,在记叙文的文章开头一般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人物,议论文开头往往会表现出文章的论点。
在阅读时学生可以准确识别语篇的不同类型以及结构特征,就可以在宏观上对文章主题形成正确的把握,理清文章的结构,对文章内容进行预测,捕捉到关键的文章信息,从而提升阅读理解的正确率。
二、语篇知识在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中的运用(一)记叙文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中的记叙文通常是通过细腻的语言来描写励志和暖心的故事,是为了让学生体验到不同的生活经历,体会到文章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理念,树立良好的价值观。
完整记叙文的叙事结构主要包括六个部分,涉及文章点题、事件指向、故事进展、人物评议、故事结局和回应等方面,点题就是点明事件的大致主题,用一句话进行故事的整体概括,标题和第一段内容都可以作为文章的点题;指向主要是事件发生的背景,对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和人物等要素进行交代;进展是故事呈现的先后顺序,不同的出现顺序往往会带来不同的阅读效果;评议一般为作者或事件中人物对事件的态度以及看法;结局为故事的结束;回应是现实生活与故事连接的纽带,用来表明文章的主题和进行主题的升华。
2022年第2期(总第91期)考试研究EXAMINATIONS RESEARCHNo.2,2022General No.91语篇模式视角下提升高中学生语篇宏观理解能力的案例分析与教学建议——以2021年高考英语(天津卷)为例李留建高翔姚卫盛刘欣杨琳[摘要]从课堂中关注语篇的宏观视角——语篇模式出发,以2021年高考英语(天津卷)3月及6月考试阅读理解及阅读表达分测试各项数据为例,探讨语篇模式研究的重要性,在厘清语篇、语篇分析与语篇模式分析内涵基础上,例析两次考试分测试的典型语篇及试题,提出基于语篇模式的阅读教学策略,以提升一线教师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语篇模式;宏观理解;策略[中图分类号]G424.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654(2022)02—001—015一、引言2021年高考英语(天津卷)(以下简称“天津卷”)阅读理解、完形填空、阅读表达分测试的分值合计达到90分,占全卷总分值的60%。
这几个分测试均是以语篇为载体考查英语知识运用及读写综合能力,从语篇难易度到问题设计,均对考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一)语篇难易度蓝思分级是美国教育科研机构Metametrics为提高美国学生的阅读能力而提出的一套衡量学生阅读水平和标识文章难易程度的标准,是衡量阅读能力与文章难易度的方法[1],其主要依据是语义难度(semantic difficulty)、句法难度(syntactic complexity)以及篇幅长度(length of the discourse)。
难度范围在0L~1700L之间,数字越大表示读者阅读能力越高。
如表1所示,天津卷3月第一次考试及6月第二次考试的语篇难度均值分别为890L~1080L和970L~1160L,相当于美国学生6年级至10年级之间的水平,即优秀级别的水平。
作者简介李留建,中学高级教师,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
天津,300200。
高翔,中学高级教师,天津外国语学校。
语篇分析视角下的高考说明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以2023年新课标Ⅱ卷D篇为例◎李彤引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教育部2018年,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语篇知识主要包括文章如何形成以及文章如何传达意义。
文章不同言语元素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例如句子与从句、段落与段落、标题与正文、正文与表格等。
微观组织结构和宏观组织结构构成了语篇的基本类型文本宏观组织结构主要包含文本类型、文本结构等。
文本微观组织结构主要包括句子和句子之间的单词和短语的搭配、句子的指代关系等。
阅读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学生获取语言信息、领略多元文化、发展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在高考中也占有较大的比重,影响着学生的英语成绩。
然而,在平时教学中,英语教师在一线课堂的教学中仍采用陈旧的教学方法,过分注重阅读策略的研究,缺乏教学的整体把握,致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本文尝试从语篇分析视角对高考中的阅读材料进一步剖析,力求对传统的教学形式加以优化改进,助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通过阅读教学得以提升。
1.立足文章整体袁树立语篇意识1.1分清文章体裁,研究体裁特征英语语篇的体裁分类主要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以及小说等。
文章的体裁不同,其表述方式以及写作方式也有所不同。
高中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运用语篇的分析法时,应引导学生学会识别不同体裁英语文章的写作特点,帮助学生对文章重点内容整体深层的掌握。
通常情况下,说明文的篇头部分主要阐述作者所要说明的问题或关注的焦点,语篇中通常会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来剖析话题,在语篇结尾部分还会通过评价来分析问题或者说明问题的发展趋势。
1.2关注思维差异,研究模式异同语言既是思维的载体也是思维的表现形式,不同的思维模式决定不同的语篇结构。
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民族长期以来的语言心理倾向。
英美民族通常注重直线性思维模式,表达直截了当,而汉语一般为曲线或圆状型思维,表达相对含蓄委婉。
关于语篇教学在高中英语说明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讨作者:幸娟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28期【摘要】传统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以词汇为核心,注重语法讲解,忽视了引导学生对语篇内在篇章衔接手段和外在体裁结构模式特点的理解和掌握,造成学生英语阅读能力难以提高。
本文探讨尝试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中对说明文采用语篇结构分析模式,帮助学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关键词】说明文语篇教学语篇结构分析一、背景传统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以词汇为核心,注重语法讲解,进行的是翻译式的阅读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对课文进行分段式学习,精讲单词短语,分析句子成分,讲解语法。
这种教学方法割裂了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忽略了对课文的整体分析与学习。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对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能理解文章具体信息,还要求学生能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以及把握文章的逻辑和结构,这是需要学生对语篇进行整体理解的。
因此,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应从文章的篇章结构入手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说明文与语篇教学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
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
把握所说明的事物的特征和本质是理解说明文的关键。
说明文语篇模式宏观结构上常采用“问题——解决型”、“一般——特殊型”、“匹配——比较型”以及“设定——真实型”。
笔者通过研究重庆大学出版社的八本高中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发现高中阶段说明文常采取前三种模式,本论文主要论述这三种模式。
高中八本教材中所有的阅读文章总共有135篇其中说明文有93篇,约占说明文68. 8%,“一般——特殊型”有75篇约占说明文80%,“问题——解决型”有11篇约占说明文11. 8%,“匹配——比较型”有7篇约占说明文7. 5%。
由此可见,说明文是高中阶段很重要的一种体裁,因此本文尝试用语篇教学理论来指导高中说明文阅读教学,指导学生采用语篇分析模式进行阅读,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篇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以达到新的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
英语说明文的结构特点
英语说明文的特点三要素:具有目的明确、解释性强;具有知识性、信息性;具有语言通俗易懂、简明、朴实的特点。
英语说明文的特点三要素具体简介
1. 具有目的明确、解释性强
英语说明文在表达方式的运用上主要以说明为主,应是对事物的性质、形态、特征、结构、功能、成因、结果或发生发展过程直接予以直线的解释说明,把事物或事理深入浅出、条理分明、例证充分、合乎逻辑地提供给读者,一般不需要形象描绘。
2.具有知识性、信息性
说明文体的使用目的是给人以比较系统的知识和对客观情况的认识,消除人们在某些理解上的误区,因此,它是传播知识使人们了解情况认识事物的重要工具。
3.语言通俗易懂、简明、朴实
写作说明文时要注重冷静、科学、客观,实事求是,无需有个人的感情流露,在表达方式上,应以说明为主并辅以描写和议论。
写作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
和信息,帮助人们准确认识客观事物。
英语说明文的简介
英语说明文(Exposition)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客观事物的特点和性质,阐明事物发生和发展过程等为主要表达内容给读者以知识的一种文体。
说明文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性质、形态、特征、结构、功能、成因、结果或发生发展过程的解释说明。
英语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写作文体(Writing Style),与其他文体相比较同样由导言段、正文段、结尾段所组成。
通常说明文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主次顺序、逻辑顺序来介绍解说事物或事理,给人以知识和信息。
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第一篇: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摘要:传统的英语教学注重单句而忽略语篇,根据语篇分析理论,教师应从语篇的宏观角度出发,分析文章的信息结构、句际关系和句内含义、话语标记语,以及对语篇进行批判性话语分析,在教学中兼顾局部与整体,使学生最大限度获取语篇中的完整意义。
关键词:英语教学语篇语篇分析一、引言大学英语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要求,大学英语旨在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培养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更注重英语的词汇搭配和单句的分析与理解。
学生的词汇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扩充,但不一定能在不同的语境中正确使用,学生对语篇的分析能力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并未得到提高。
研究表明,以学生为中心的语篇教学能使英语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归纳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这与大学英语的教学宗旨不谋而合。
二、语篇分析理论传统的英语教学多采用自下而上(Bottom-up Approach)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从单个的生词或短语着手,以单个的句子为单位,对句子的语法结构和意义进行分析,忽略了对篇章信息结构、衔接手段和话语标记的分析。
事实表明,仅仅停留在单词意义和语法结构的层面,不足以正确理解句子和文章的含义。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具有语篇意识,引领学生从更高层次的语篇、语境的角度来解读课文。
所谓语篇(discourse),是指“高于句子或小句的语言单位”(Stubbs,1983:1)。
语篇可以是短短的几句,也可以是篇幅很长的篇章。
语篇分析是现代语言学借助行为科学、认知语言学、哲学、信息理论的原理和方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
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语言学家们逐渐意识到语篇的重要性,出现了两个并列的术语discourse analysis(语篇分析)和text linguistics(语篇语言学),两者意义基本相同。
语言学习规律英语作文1English composition:Learning a language is like building a house. You have to start from the very foundation. Take English as an example. First of all, we need to learn the alphabet. There are 26 letters in total, and each letter has its own shape and pronunciation. It's like getting to know the building blocks. Then comes the phonetic symbols. Oh my, they are really important. They are the keys to pronouncing words correctly. With the knowledge of phonetic symbols, we can start to learn words. There are so many words in English, and we need to remember their spellings and meanings. After that, grammar enters the stage. Grammar is like the glue that holds the words together to form proper sentences.However, it's not enough just to learn these individual elements. We need to practice all four skills -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For instance, we can listen to English podcasts to improve our listening, talk to native speakers or language partners to practice speaking, read English books or articles to enhance reading ability, and write diaries or short essays to master writing skills. The same goes for learning Chinese. We start with pinyin and the strokes of Chinese characters, then move on to making words and forming sentences. In a word, language learning is a step - by - step process, and each step is crucial for mastering the language.Chinese translation:学习一门语言就像盖房子。
英语阅读社会现象类说明文语篇结构
英语阅读社会现象类说明文通常遵循以下语篇结构:
1.引言:简要介绍文章的主题和背景,引发读者的兴趣。
2.描述现象:详细描述社会现象的特征、表现和影响。
这部分通常会提供具体
的数据、事实和例子来支持观点。
3.分析原因:分析该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包括历史背景、文化因素、经济因
素等。
这部分可能会涉及不同的理论或观点,以及对它们的评价和比较。
4.讨论解决方案:探讨解决或缓解该社会现象的措施和方案。
这可能包括政策
建议、教育改革、社会倡导等方面的内容。
5.结论: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强调解决方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也可能提出
对未来的展望和对读者的呼吁。
1/ 1。
外语学习中的英语语篇思维模式研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掌握一门外语的能力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必备技能之一。
作为一门拥有非常悠久历史的语言,英语已成为全球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而近年来英语在全球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日益深入。
英语学习在外语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如何使学习者获得最佳英语学习效果是一个令人振奋的课题,因此研究英语语篇思维模式在外语学习中如何发挥作用便具有巨大意义。
英语语篇思维模式是指学习者在理解英语文本结构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思维模式,该模式主要是通过分析语言文本中语句之间的关联来达到更好地理解语篇信息的目的。
它也可以让学习者通过理解和记忆“有组织性”而不是“马虎”地记忆句子,以达到节省时间和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并最终获得最佳英语学习效果。
英语语篇思维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建立一个完整的英语语篇思维模式,即学习者在理解英语文本结构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思维模式,既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英语的文本结构,也可以在文本中抓住有意义的语句,以便理解更多的英语信息。
其次,关于英语语篇思维模式的实践,即如何结合实际情况,准确地应用英语语篇思维模式,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文本信息。
最后,英语语篇思维模式如何改善英语学习者的技能,即如何指导学习者在理解文本信息的过程中运用英语语篇思维模式,进而提高英语学习者的技能。
既然英语文本的结构差异性一直是影响学习者理解文本信息的关键因素,那么英语语篇思维模式就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理解文本信息的手段。
因此,如何更好地研究和发展英语语篇思维模式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它可以提高学习者的英语学习效率,节省学习时间,并且使学习者达到更好的英语学习效果。
从理论上讲,英语语篇思维模式可以有效地帮助英语学习者理解文本信息,提高英语学习效率,而这个模式的研究也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授课文,在实践中则可以让学习者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英语文本,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此外,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让学习者在理解文本信息时使用英语语篇思维模式,并及时给予学习者有价值的反馈,促进学习过程,从而帮助学习者获得最佳英语学习效果。
外语学习中的英语语篇思维模式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外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学习外语已经成为一种必备的技能。
近年来,学者们着重研究外语学习中语篇思维模式的作用,从而推进外语学习的发展、让学生在外语学习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针对英语外语学习,本文从宏观层面着重研究语篇思维模式的作用。
英语外语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英语的思维模式,这是一个过程,从掌握词汇、句型到学习英语的语篇思维模式。
语篇思维模式指的是学生在英语语言环境中,能够正确理解和体会真实语境中英语的真实模式,从而习得英语的思维模式。
语篇思维模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英语,也可以锻炼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英语语篇思维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如何正确使用英语句子,从而掌握英语的搭配方式,准确运用英语表达思想和情感,完成有效的交流。
此外,英语语篇思维模式还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如何运用不同的话语形式,如对话、故事、短文等,以及学习文学思维,运用文学形式表达思想,掌握运用文学知识提高英语的学习效果的方法。
在英语外语学习中,教师应该能够正确的指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英语语篇思维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来辅导学生,比如举办话剧、对话等活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语篇思维模式,加强英语能力。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采用视频、游戏等形式,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本文从宏观层面对英语外语学习中语篇思维模式的作用进行了探讨,指出语篇思维模式不仅有助于学生英语学习,还可以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同时提出,教师应食采取多种方法来辅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学生学习英语思维模式的兴趣,掌握英语的学习策略。
最后,着重强调,学习英语语篇思维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英语语篇思维模式在英语外语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技能知识层面、探究层面和能力素质层面来看,掌握英语语篇思维模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应该注重科学的指导学生,能够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谈基于语篇分析的高考英语说明文阅读理解教学策略作者:陈锦霞来源:《师道(教研)》2024年第01期高考说明文以科普类文章或社科类文章为主,运用语篇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可以提高学生理解文章的准确度和速度,同时培养学生对语篇内容进行逻辑推理和主动思考的能力。
现以2023年新高考全国Ⅰ卷英语D篇阅读教学实践为例,阐述基于语篇分析的说明文教学实践。
一、略读全文,确定主题语境、篇章内容和篇章类型略读全文可确定该文章的主题语境和篇章类型为:人与社会,科学调查研究类说明文。
科研类文章一般在第一段或第二段呈研究结果,常用句型:“A new/recentstudy/research/experiment conducted/led by … shows / finds /discovers /suggests /reveals /illustrates that...”。
第一段陈述了“群体智慧”效应,该实验表明在某些情况下,大量独立估计的平均值可能是相当准确的。
二、文本分析,理清篇章结构科学调查研究类的说明文,一般开头提出观点或研究成果,中间阐述观点的原因或实验的过程,最后是该领域的专家学者或作者对该观点或研究成果的评价。
每段话的段落大意,如果无转折词出现,一般段首的句子是主题句;如有“but,however”等转折词出现,转折词后是主题句;段尾如有“all in all,in a word,to sum up”等表示总结的词出现,则总结词后面是主题句。
略读第一段两句话,可直接提炼第一段的大意:提出“群体智慧”效应概念,即在某些情况下大量独立估计的平均值可能是相当准确的。
第二段阐述“群体智慧”效应的内在逻辑:“群体智慧”建立在个体的独立估算之上。
第三段,出现了转折词“But”,大意为:新研究出现了有趣的转折,小组讨论的平均值比同等数量的个体估算更准确。
最后一段大意是后续对小组讨论的研究和作者认为该研究有局限性,但是影响巨大。
一、高中英语说明文阅读语篇分析模式的研究背景在传统的高中英语说明文阅读教学中,特别是高三的说明文阅读讲评课中,教师通常会先大致概括全文意思,然后针对学生做错的题解释题目和选项意思,最后指出答案在文中的对应位置。
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只能掌握部分细节题的做法,难以掌握推理题、主旨题等做法。
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和思维品质,显然不符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把思维品质列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教育部2018)。
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出的能力和水平。
在英语学习和实践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能观察语言与文化现象,分析和比较其中的异同,归纳语言及语篇的特点,辨识语言表达的形式和语篇结构的功能,分析和评价语篇所承载的观点、态度、情感和意图,能够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推断、归纳、建构、辨识、评价、创新等思维方式(梅德明、王蔷2018)。
因此,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用语篇分析法把握文章脉络,梳理段落间、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形成图式结构,使其真正理解文章的意思,特别是抽象性和概括性都较高的说明文,从而提高其高阶思维。
高中英语说明文阅读应从只抓取细节信息转向语篇分析,在教学中让学生关注语篇的题材、体裁、主旨、脉络、题眼、词句,及段落、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谢忠平2017)。
在高中英语说明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理解文章的主旨要义,综合理解和判断细节信息,推断指代关系,判断和推理具体信息,从而培养其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
二、在高中英语说明文阅读中运用语篇分析模式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基本模式表1(一)整体把握文体特征和主旨大意在进行说明文阅读教学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文体主题词主旨大意文章脉络题眼/命题点在高中英语说明文阅读中运用语篇分析模式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以The Dairy-free Milk为例叶丽莎【摘要】分析高中生在阅读说明文时存在的只做题而忽略文章主旨、各部分逻辑联系的问题,以2018年广东省广州市英语高三“一测”阅读理解D篇The Dairy-free Milk的教学为例,探究在高中英语说明文阅读中运用语篇分析模式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