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消毒饮
- 格式:ppt
- 大小:7.47 MB
- 文档页数:17
治上呼吸道感染--普济消毒饮
中医治疗腮腺炎以及上呼吸道感染首选方子--普济消毒饮。
本方的清热解毒力量非常强,使用了黄连黄芩。
但凡头面部有风热之毒,皆可以使用本方。
现在临床上多用于头面部以及上呼吸道的流行性病毒感染或者细菌感染。
普济消毒饮的组成与功效
处方:黄芩、黄连、陈皮、甘草、玄参、柴胡、桔梗、连翘、板蓝根、马勃、牛蒡子、薄荷、僵蚕、升麻。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大头瘟。
恶寒发热,头面红肿灼痛,目不能开,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有力。
用法:水煎服。
普济消毒饮的临床应用
主治大头瘟。
现代本方多用于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急性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淋巴结炎伴淋巴管回流障碍等证属风热毒邪为患者。
此外临床中取其新用治疗病毒感染性皮肤病水痘,收效较好。
如某些患儿经注射或内服阿昔洛韦、青霉素、奈普生等抗病毒、防感染、解热西药,外用阿昔洛韦乳膏、氧化锌洗剂,皮疹有所消退,但新的皮损仍不断再现,似粟粒至高梁大小
的红色丘疱疹较多分布于头皮、颜面、颈部、躯干、四肢,少数伴有脓疱,痒剧,触之皮疹灼热,兼有口渴咽干,舌质红苔黄,脉数者。
足以说明体内感受热毒较重,蕴于肌肤而发。
热不清毒不解,则痘疹反复出现,此种病情应加清热解毒类中药内服,方能奏效。
现在普济消毒饮在临床上还在广泛的使用,可见其效果是非常不错的。
在治疗病毒感染或者细菌感染时,我们可以配合西药治疗,这样可以缩短病程,加速疾病痊愈。
内服普济消毒饮外敷金黄散加青黛治疗痄腮的临床效果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传统中医疗法在治疗各种疾病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而内服普济消毒饮和外敷金黄散加青黛作为传统中医疗法中独具医疗价值的两种方法,在治疗痄腮方面表现出了卓越的临床效果。
1、普济消毒饮:有效根除痄腮病毒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居住环境的恶化,传染病的发生频率也在逐渐上升。
其中,痄腮病毒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毒,会导致痄腮病的发生。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痄腮病的传播,科学家们研发出了普济消毒饮,这是一种能够有效根除痄腮病毒的消毒饮品。
普济消毒饮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散邪功效。
其主要成分是由多种植物提取而来的天然植物精华,经过科学配比和高温处理而成。
这些植物精华含有丰富的抗病毒成分,能够迅速杀灭并根除痄腮病毒。
此外,普济消毒饮还含有一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抵抗病毒的能力。
使用普济消毒饮非常简便,只需将适量的普济消毒饮倒入开水中搅拌均匀后饮用即可。
一般建议每天饮用一杯,早晨空腹或睡前饮用效果更好。
使用普济消毒饮可以有效消除口腔和咽喉中的痄腮病毒,并且对于其他病毒感染也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普济消毒饮不仅适用于已经感染痄腮病的人群,也适用于高风险群体的预防。
例如,学校、托儿所等集体生活场所的孩子是痄腮病毒易传播的重要群体,他们可以每天饮用普济消毒饮来提高免疫力并预防病毒感染。
此外,普济消毒饮还可以作为痄腮病的辅助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更快康复。
总之,普济消毒饮是一种有效根除痄腮病毒的消毒饮品。
它的独特配方使其能够迅速杀灭痄腮病毒,有效预防和控制痄腮病的传播。
对于已经感染痄腮病的人群和高风险群体来说,普济消毒饮是一种值得推荐的选择。
通过每天适量的饮用,我们可以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痄腮病的困扰。
2、外敷金黄散加青黛:消肿止痛、清热解毒,促进伤口愈合,减轻疼痛自古以来,中医草药就被广泛应用于伤口愈合和疼痛缓解。
而其中外敷金黄散加青黛的使用已经成为一种被证实有效的治疗方法。
《东垣试效方》普济消毒饮—中医(专
长)医师资格证书
我们为了提高各位考生的复习效率,搜集整理了“《东垣试效方》普济消毒饮—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的知识点,详情如下:
普济消毒饮
《东垣试效方》
【组成】黄芩黄连各半两陈皮去白甘草生用玄参柴胡桔梗各二钱连翘板蓝根马勃牛蒡子薄荷各一钱僵蚕升麻各七分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主治】大头瘟。
恶寒发热,头面红肿焮痛,目不能开,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红苔黄,脉浮数有力。
【配伍意义】本方原治“大头天行”(大头瘟),为感受风热疫毒之邪,壅于上焦,发于头面所致。
病位在上焦头面,故治宜疏散上焦风热,清解上焦疫毒为法。
方中重用黄连、黄芩清热泻火,祛上焦头面热毒为君。
牛蒡子、连翘、薄荷、僵蚕辛凉,疏散头面风热,为臣药。
玄参、马勃、板蓝根加强清热解毒之力;桔梗、甘草清利咽喉;橘红理气疏壅,以散邪热郁结,共为佐药。
升麻、柴胡疏散风热,并引诸药上达头面,使风热疫毒之邪宣散透发,此即“火郁发之”之意,功兼佐使之用。
诸药合用,清疏并用,升降共投,而收清热解毒、疏风散邪之功。
普济消毒饮--清热剂之清热解毒普济消毒蒡芩连,甘桔蓝根勃翘玄,升柴陈薄僵蚕入,大头瘟毒服之痊。
出自:金代-李东垣《东垣试效方》“普”,言其广也;“济”,为救助也。
“消毒”,即消除毒疫之气。
东垣曾以本方治疗大头瘟、屡治屡验,存活甚众。
由于本方能够普救众生,济世活人,消除疫毒,故名“普济消毒饮”组成:牛蒡子、黄芩、黄连、甘草、桔梗、板蓝根、马勃、连翘、玄参、升麻、柴胡、陈皮(去白)、僵蚕、薄荷功用: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主治:大头瘟。
恶寒发热,头面红肿焮痛,目不能开,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红苔白而黄,脉浮数有力。
常用于治疗丹毒、腮腺炎、急性扁桃体炎、淋巴结炎等属风热邪毒本证多由感受风热疫毒之邪,壅于上焦,发于头面部所致。
风热疫毒上攻头面,气血壅滞,乃致头面红肿焮痛,甚则目不能开;温毒壅滞咽喉,则咽喉红肿而痛;里热炽盛,津液被灼,则口渴;初起风热时毒侵肌表,卫阳被郁,正邪相争,故恶寒发热;舌苔黄燥,脉数有力,均为里热炽盛之象。
疫毒宜疏散,病位在上宜因势利导,疏散上焦之风热,清解上焦之疫毒,故法当解毒散邪兼施而以清热解毒为主。
君黄芩、黄连──清泄上焦之热毒,皆用酒炒,令其通行全身,直达病所臣牛蒡子、连翘、薄荷、僵蚕──辛凉疏散头面风热。
┌玄参、马勃、板蓝根──上行清热解毒│佐┤甘草、桔梗──清利咽喉│└陈皮──理气而疏通壅滞佐使升麻、柴胡──疏散风热,并引诸药上达头面,且寓“火郁发之”之意。
方中重用酒黄连、酒黄芩清热泻火,祛上焦头面热毒,为君药;牛蒡子、连翘、薄荷、僵蚕辛凉疏散头面风热,为臣药。
玄参、马勃、板蓝根加强清热解毒;生甘草、桔梗清利咽喉;陈皮理气疏壅,以散邪热郁结,共为佐药。
升麻、柴胡疏散风热、引药上达头面,且寓“火郁发之”之意,为佐使药。
诸药配伍,共收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之功。
配伍特点:清疏并用,升降同施清疏并用是指的疏散透邪,清热解毒相结合。
升降同施是指的黄芩黄连清热解毒,而且可以苦寒降火。
整个方来说,疏散外邪,清热苦降,降火相结合的。
普济消毒饮子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普济消毒饮子--《东垣试效方》卷九
【别名】普济消毒饮(《景岳全书》卷五十七)。
【处方】黄芩、黄连各15克,橘红(去白)、玄参、生甘草各6
克,连翘、黍粘子、板蓝根、勃各3克,白僵蚕(炒)2.1克,升麻
2.1克,柴胡6克,桔梗6克(一方有人参9克)。
【制法】上药哎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疏风散邪。治风热疫毒上攻,致患大头
瘟,恶寒发热,头面红肿焮痛,目不能开,咽喉不利,舌干口燥,舌
红苔白或兼黄,脉浮数有力。现用于急性腮腺炎、急性扁桃体炎、颌
下腺炎、头面部蜂窝组织炎等。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
稍热,时时服之。食后如大便硬,加酒煨大黄3~6克以利之;肿势甚
者,宜砭刺之。
【备注】方中重用黄连、黄芩清泄上焦热毒为君药;牛蒡子、连
翘、薄荷、僵蚕疏散上焦风热为臣药;玄参、马勃、板蓝根、桔梗、
甘草清利咽喉,并增强清热解毒作用,陈皮理气而疏通壅滞,使气血
流通而有利于肿毒消散,共为佐药;升麻、柴胡升阳散火,疏散风热,
使郁热疫毒之邪宣散透发,并协助诸药上达头面,共为使药。诸药合
用,使疫毒得以清解,风热得以疏散。
【摘录】《东垣试效方》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