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义学束定芳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语义学

全书共分七章,分别就词汇化、范畴化、概念化、隐喻和转喻以及语用推理等认知语义学的中心话题,结合当代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最新成果,通过英汉例证对比与分析的方式作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和介绍。

第一章是对认知科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过程、基本特点和重要理论主张作简要回顾。第一节回顾了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过程,对认知语言学和传统语言学,特别是与转换生成语言学的渊源关系和理论差别做了对比分析和介绍。第二节介绍和讨论了认知语言学的几个重要流派,包括认知语法、构式语法、神经认知语言学等。第三节重点讨论认知语言学的一些重要理论基础和理论主张。

第二章简要讨论了认知语义学的重要理论主张,包括意义本质的看法,认知语义学研究的对象和意义研究的方法等。认知语义学把意义看作是概念化,与人类认知的方式密切相关。认知语义学与一般语义学主要的差别并不在研究对象上,而在于研究的角度不同,各自得出的结论也就因此不同。

第三章主要讨论了有关范畴化的问题,范畴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认知现象。第一节讨论了什么是范畴化及其重要意义。第二节是有关范畴化的经典理论及其局限性。根据经典范畴理论,所有具有某一特征或某以相同特征的事物形成一个范畴。这样的特征形成了定义这一范畴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所有的范畴都属于这一类型。因此这样的经典范畴理论自然还存在很多缺点。第三节现代范畴理论。在经典范畴理论的基础上,出现了很多新的概念和理论。其中家族相似性为人们重新认识范畴的本质特点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理论依据。除此之外,影响较大的还有原型理论和基本层次理论。本节还主要讨论了原型理论。第四节范畴层次理论,主要介绍了基本层次的概念、事物的分类与基本层次的特点和基本层次词汇表达的特点。第五节范畴化的原理。对于范畴化有三种观点,分别是名称论,现实论和概念论。本节主要讨论了本质主义理论。最后一节是范畴理论的语言学意义及其应用,分别就范畴化与语言表达,原型理论与词义,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进行了讨论。

第四章本章讨论了词义的认知特点和几种主要的词汇化现象。认知语言学对词义采取百科知识的观点,涉及整个知识网络。词义内容包括多面义、微型义、观察方式等不同层面,存在复杂关系。Pustejovsky的“特征结构”理论尤其推进

了名词意义的研究。词汇化是意义与表层形式相联系的主要方式之一。这里主要阐释了其中的名物化、动词词汇化、“卫星框架”语言与“动词框架”语言等方面的内容。

第五章作者从概念化的定义入手,分析了概念化与语言结构和意义之间的关系。作者重点介绍了Talmy有关构型系统、注意力、视点与情景、力动态的概念及其在语言中的体现,并通过英汉对比的方式,讨论了英汉两种语言中不同的概念化所产生的不同语义表达结构和方式。

第六章首先对隐喻研究的历史做一简要回顾指出其贡献和局限,然后从认知的角度,对隐喻的特点,隐喻与明喻的差别,隐喻与转喻的差别、隐喻理论的应用等进行讨论。隐喻作为一种认知和思维式,以身体体验为基础,这与认知语言学领域等主张的隐喻体验性的观点一致。隐喻的特点之一就是语义冲突,它是隐喻产生的基本条件。语义冲突可以发生在句子内部也可以发生在句子与语境之间。接着指出映射是隐喻运作的基本方式和相似性作用是隐喻意义产生的基本条件。第三节就是对隐喻与转喻的对比研究。两者的运作准则不同并分别从结构、类型、修辞功能、语言学功能、诗歌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和文字游戏等功能进行了研究。接着又对隐喻与明喻进行对比研究。

第七章主要讨论了语言交际的一些特征,指出了意义先于语言表达、大于语言表达、语言表达触发意义系统等特点。在讨论了语境及其特点的基础上,作者介绍了几种有影响的意义理论,分析了语用推理所涉及的一些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