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薯新品种介绍
- 格式:docx
- 大小:23.02 KB
- 文档页数:5
4个国鉴甘薯新品种一、徐薯25由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育成的淀粉型品种,适宜在北方薯区的江苏北部、安徽中北部、河南、山东、河北、北京种植。
该品种薯块萌芽性较好,生长势较强,中长蔓,分枝中等。
一般单株结薯4-5个,大中薯率76%,薯块纺锤形,红皮白肉,薯干洁白、品质好,结薯较集中整齐,食味较好。
高抗根腐病和茎线虫病,感黑斑病。
淀粉率22%。
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鲜薯2531.3公斤,比对照增产3%;亩产薯干899.3公斤,比对照增产22.8%。
二、郑薯20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和河南省襄城县红薯良种繁育基地育成的食用型品种,适宜在我国北方薯区的河南、河北、山东、北京、陕西、江苏北部和安徽中北部种植。
不宜在根腐病地块种植。
该品种薯块萌芽性中等,中短蔓,单株结薯数5.4个,薯块长纺锤形,黄皮橘黄肉,中早熟,结薯集中性一般,大中薯率高,较耐储藏,食味中等。
中抗黑斑病和茎线虫病,感根腐病。
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鲜薯2487.4公斤,比对照增产29.6%;亩产薯干594.7公斤,比对照增产11.5%。
三、苏薯11号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的淀粉型品种,适宜在长江流域薯区的江苏中南部、江西、浙江、湖北种植。
该品种薯块萌芽性好,长蔓,单株结薯3-4个,薯块纺锤形,红皮白肉,结薯集中整齐,上薯率较高。
干面味香,品质较好。
抗根腐病。
2004-2005年长江流域薯区全国甘薯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鲜薯2092.4公斤,比对照南薯88减产8.5%;亩产薯干643.9公斤,比对照增产5.1%;亩产淀粉423.1公斤,比对照增产9%。
四、万薯7号由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食用型品种,适宜在长江流域薯区的重庆、四川、湖北、湖南、江西、浙江、江苏中南部种植。
该品种薯块萌芽性好,单株结薯6-7个,薯块短纺锤形,淡红皮,橘红色肉,结薯集中整齐,上薯率88%以上。
抗黑斑病,耐储性好。
2006年长江流域薯区全国甘薯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鲜薯2273.1公斤,比对照南薯88增产22.1%;亩产薯干653.6公斤,比对照增产33.4%;亩产淀粉425.5公斤,比对照增产38.3%。
农业番薯种植方案简介番薯是一种常见的农业作物,也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蔬菜,适合种植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
本文将介绍番薯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农民朋友们更好地进行番薯种植。
精选品种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良品种对于番薯的种植非常重要。
以下是几种适合我国的品种:•紫薯 #1:红色肉质,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甜薯 #2:黄色肉质,口感甜美,适合微酸性土壤生长。
•日本甘薯:白色肉质,品质优良,适合在寒冷地区种植。
土壤和气候条件番薯生长需要温暖潮湿的气候和富含有机质的土壤。
在进行番薯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检测,并进行必要的改良。
适合番薯种植的土壤pH值在5.5-6.5之间,需要具备排水良好的条件。
番薯生长适宜的温度为22-28℃,空气湿度不低于60%。
深秋时节,天气干燥,需要适当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以促进番薯生长。
种植步骤1. 培育苗芽番薯种植需要先将番薯埋在泥土里,等到滋生出苗芽后才能移植。
可将番薯放置在温暖、通风、湿度适宜的地方,约7-10天后就会发芽。
一般建议将番薯制成4-6厘米长的苗芽,然后再进行移植。
2. 移植和插秧在移植前应保证泥土排水良好,如果土壤过于干燥,可以适量灌溉。
将番薯苗芽插入土壤中,距离要适当,一般每株之间30-40cm为宜。
将苗插根深处,苗头留在土面以上3-4厘米,再将土压紧,并露出苗头部分。
插秧的最佳时间在春季和夏季。
3. 生长和管理番薯生长过程中需要适当的管理。
可以在定植后1个星期进行一次除草,以后每2-3个星期进行一次,保持花坛干净。
在生长期间,需要适当进行喷水、施肥、松土等操作。
注意防虫害、病害对番薯的损害,对番薯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可以使用安全、环保的农药进行防治。
4. 采收番薯生长期间不断长出新的块茎,累计一定数量后即可采收。
适当降低水量和肥料,让株体转向萎黄,这时就可开始收获番薯了。
可以用锄头或扁担进行采收,将土壤挖出,然后轻轻拉出番薯。
采收后,还要将番薯晒干一段时间,保持贮存品质。
红薯介绍目录植物属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营养价值 . (2)食用须知 (3)地理分布 (4)南北品种 (5)品种介绍 (5)栽培技术 (7)贮藏方法 (9)加工方向 (10)植物属性红薯,又称甘红薯、番薯、甘薯、山芋、地瓜、线苕、白薯、金薯、甜薯、朱薯、枕薯、红苕等,旋花科一年生植物,不同地区人们对它的称呼也不同,河南人称其为红薯,北京人叫白薯,山东人和东北人称为地瓜,上海人和天津人称山芋,江苏南部称为山芋,而苏北徐州地区称为白芋,安徽西南部安庆称为“红芋”安徽中南部合肥六安一带则称之为芋头,而安徽北方萧县砀山和苏北地区的丰县附近称为红芋,陕西、四川和贵州称其为红苕,湖北人称其为苕,浙江人、江西人称其为番薯,福建人称其为红薯或地瓜,河北人称山药或者红山药。
同一地区不同区域人们对它的称呼也不尽相同,比如山东大部分地区虽称其为地瓜,但鲁南枣庄、济宁附近的当地人又习惯把它叫作“芋头”,而真正的芋头则被叫作“毛芋头”。
旋花科一年生植物。
蔓生草本,长2米以上,平卧地面斜上。
具地下块根,块根纺锤形,外皮土黄色或紫红色。
叶互生,宽卵形,3-5掌裂。
聚伞花序腋生,花苞片小,钻形,萼片长圆形,不等长,花冠钟状,漏斗形,白色至紫红色。
蒴果卵形或扁圆形,种子1-4。
块根为淀粉原料,可食用、酿酒或作饲料。
全国广为栽培。
营养价值《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等古代文献记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使人“长寿少疾”。
还能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等。
当代《中华本草》说其:“味甘,性平。
归脾、肾经。
”“补中和血、益气生津、宽肠胃、通便秘。
主治脾虚水肿、疮疡肿毒、肠燥便秘。
”红薯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B、C、E以及钾、铁、铜、硒、钙等10余种微量元素和亚油酸等,营养价值很高,被营养学家们称为营养最均衡的保健食品。
红薯的简介、种植技术及加工食品一、红薯的简介红薯,又称甘薯、番薯,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和主食作物,是薯蓣科薯蓣属植物。
(一)红薯的历史起源据史料记载和考究,红薯是从明代后期传入我国的。
在引入我国之前,红薯最早在中美洲一带种植,后西班牙人从其征服和殖民的墨西哥、哥伦比亚等地将红薯带到被其殖民统治的菲律宾等地进行种植,到了明朝的万历年间始传入我国。
最早的记载是1582年由广东东莞的虎门北栅人陈益随商船冒着生命危险偷偷将红薯藏在铜鼓中几经周折带回老家虎门进行试种,成功后被其广为传种,使红薯成为了当时特别重要的救饥口粮,自此至今红薯也就成为了我国最重要的粮源之一。
所以广东人陈益就成为我国引种红薯的第一人,引种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2020年,广东省政府已将陈益的家族墓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彰显和纪念陈益“中国引进番薯第一人”的巨大贡献。
还有一个为我国广泛种植红薯做出突出贡献的家族,就是福建的长乐人陈振龙的家族。
据记载,明万历1593年间陈振龙及其子陈经纶到菲律宾做生意时发现从未见到过的、当地种植的红薯。
他发现红薯在菲律宾一年中都能种植,适应性非常强,生长快,产量非常高,藤蔓叶片和地下茎块都能食用,全身是宝。
如果引入我国栽种,该有多好。
他开始想引进红薯。
但前两次引种全部失败了,都没有把红薯种苗带回国内。
因为当时菲律宾把红薯当作“国宝”,不允许外流,所以,商船在返回中国的时候,要经过菲律宾官方仔细检查。
陈振龙第三次通过周密思考,把一根新鲜红薯藤夹在船的围网上,并且上面涂抹黑色淤泥,才逃脱菲律宾官方检查。
带出了菲律宾国后,陈振龙便把这根红薯藤蔓种苗,当作宝贝,放进船仓,每天给它浇一些淡水,带回福建。
当商船一到福建,马上带上这根宝贝红薯藤赶回家里,让儿子陈经纶将红薯藤慎重仔细地栽种在自家后院菜地里,到秋冬便结出许许多多沉甸甸的红薯来。
到第二年春天,繁殖出更多的红薯种苗后,分给周围的左邻右舍来种植。
当时陈振龙的儿子陈经纶是个读书人,同时考取了功名,在地方做官,于是他委托福建总督金学曾,向明朝万历皇帝上奏呈表,希望在全国推广种植红薯,得到了万历皇帝的批准,因此,在1895年红薯开始在整个大明国土上栽种,一下子便得到了全国上下所有人的喜欢和食用。
最好吃的红薯品种有哪些?关于《最好吃的红薯品种有哪些?》,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红薯是日常生活较为普遍的一种食材,它尽管看上去与许多光彩照人的食材有非常大的区别,可是红薯的的确确是一种高营养成分的特色美食,做法也是十分多的,大大的考虑了大家生活起居中的各种各样口感。
事实上,红薯只不过一个通称,由于红薯的类型多的让总数不回来。
那麼,最美味的红薯品种是啥?白皮白头·多生型它是5个里最大产的一个。
一棵挖到,藏在土中的红薯,一个个数过来,居然有十几个。
种红薯的老师傅说,这还算不上多,他前不久挖到一棵,吓了一跳,许许多多有42个!模样看起来都不像红薯,白色身体,一些长细,再长了蛮多胡子,就好像田里拔下来一个个小萝卜。
连肉也是乳白色的,石江说,销售市场上如今基本上沒有白皮白头的红薯。
吃起來,它的口味是5个红薯里我认为最美味的。
皮太薄,肉很粉,一口咬下来,细细地绵绵不绝,既甜滋滋,又糯糯的。
白皮黄芯·烤串型也是小小块头,看来也蛮像小萝卜,但扒开来,里面的肉是淡黄色的。
它早已持续种了四年多,是5个新红薯里“出挑”最开始的。
它的较大特性是甜,并且水份足。
天凉了,大街上会出现许多卖烤番薯的摊点,热烘烘、甜滋滋的。
石江说,这一红薯是刻意培养出去走“烤”线路的,烤过之后,会比摊点上买的吃起來也要甜。
烤番薯,会渐渐地烤掉许多水份,直到吃完,许多情况下都是感觉太干燥。
因此,刻意供应“烤”的红薯,带有的水份达到25%,比一般红薯的水份要多许多。
紫皮紫芯·新宠型蓝紫色小红薯,这几年愈来愈时兴,是红薯界里的“新宠”,价格一直都蛮贵。
很多人说它原花青素成分高,能够防癌,因此很青睐。
但也是有很多人,看不上它口味浅浅的,非常干,吃着噎咽喉。
此次新培养的紫番薯,就改善了这种“问题”,让它也甜滋滋糯糯的。
红薯(地瓜)红薯(学名:Ipomoea batatas),又名番薯、甘薯、山芋、地瓜、红苕、线苕、白薯、金薯、甜薯、朱薯、枕薯等。
常见的多年生双子叶植物,草本,其蔓细长,茎匍匐地面。
块根,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皮色发白或发红,肉大多为黄白色,但也有紫色,除供食用外,还可以制糖和酿酒、制酒精。
形态特征红薯,又称甘红薯、番薯、甘薯、山芋、地瓜、红苕、线苕、白薯、金薯、甜薯、朱薯、枕薯、红苕等,旋花科一年生植物,不同地区人们对它的称呼也不同,河南人称其为红薯,上海人和天津人称山芋,山东人和东北人称为地瓜,江苏南部称为山芋(其他地区称红薯)而徐州地区称为白芋,陕西、湖北、四川和贵州称其为红苕,北京人称其为白薯,江西人称其为番薯,福建人称其为红薯或地瓜,河北人称山药或者红山药。
同一地区不同区域人们对它的称呼也不尽相同,比如山东大部分地区虽称其为地瓜,但鲁南枣庄、济宁附近的当地人又习惯把它叫作“芋头”,而真正的芋头则被叫作“毛芋头”。
旋花科一年生植物。
蔓生草本,长2米以上,平卧地面斜上。
具地下块根,块根纺锤形,外皮土黄色或紫红色。
叶互生,宽卵形,3-5掌裂。
聚伞花序腋生,花苞片小,钻形,萼片长圆形,不等长,花冠钟状,漏斗形,白色至紫红色。
蒴果卵形或扁圆形,种子1-4。
块根为淀粉原料,可食用、酿酒或作饲料。
全国广为栽培。
红薯形态大小差别很大。
颜色也不同。
基本上有红薯、白薯和紫薯。
起源据历史学家黄现璠考证:“甘薯之名,见于晋嵇含著《南方草木状》,其言曰:“甘薯,盖薯蓣之类,或曰芋之类,根叶亦如芋,实如拳,有如瓯者皮紫而肉白蒸煮食之,味如薯蓣,性不甚冷,旧珠崖之地海中之人皆不业耕稼,唯掘地种甘薯。
秋熟收之,蒸晒切如米粒仓圃贮之,以充粮糗,是名薯粮。
” 嵇为晋时人,可知中国晋时,已有甘薯矣,何待十八世纪,印度人之传入?又何待明末,西人东来之传入?而余作此考,不亦多事乎?是又不然。
徐光启《农政全书·甘薯疏》云:“闽广薯有二种,一名山薯,彼中固有之,一名番薯,有人白海外得此种。
甘薯新品种普薯32号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作者:敖影蓉司徒仕相朱宗庆姜先芽陈茂妥卢希旭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6年第13期摘要:普薯32号是普宁市农科所选育出来的甘薯新品种。
阳江市农科所自2010年起对该品种进行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稳产、商品率高和适应性广等优良性状,适合在阳江市各县区推广种植。
通过总结出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加以推广与应用,对提高种植效益,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甘薯;普薯32号;种植表现;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 S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3-0049-02甘薯营养丰富,除富含淀粉、蛋白、脂肪、粗纤维等营养成分外,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被视为保健食品受到人们的青睐。
甘薯逐步也从主粮转变为辅助粮,人们对甘薯的食味和品质要求明显提高,同时也要求外观美丽,颜色(如薯皮色、薯肉色)的多样性。
阳江市地处广东省西南沿海,气候宜人,物产丰饶,是一个农业大市,常年甘薯种植面积稳定在2.2万hm2左右。
长期以来,甘薯大部分产品作为农民的口粮和饲料,少量作为加工番薯干和提取淀粉用,用量很大。
由于当地的当家薯种经多年种植,种性退化严重,呈现出产量低、品质差、抗逆性弱、经济效益不高等缺点,因此引进推广种植优新甘薯品种很有必要。
2010—2012年阳江市农科所对普宁市农科所选育的“普薯32号”进行了试验及生产示范,2012年通过了广东省品种审定(粤审薯2012002),适合在阳江地区繁育及推广。
1 特征特性普薯32号品种生长旺盛,株形匍匐,长蔓,分枝多。
顶叶浅紫色,叶心形,叶脉浅绿色,茎绿色。
结薯分散,单株结薯较多,薯块大小均匀,薯形下膨美观,薯身光滑,薯块表皮鲜红,薯肉桔红色。
薯块干物率平均29.33%,食味80.45分,淀粉率18.89%,胡萝卜素含量17.30mg/100g鲜薯。
该品种较耐贮藏,薯块贮藏后易“回糖”,“回糖”后食味清甜、可口。
番薯品种龙薯15种植表现及早熟高产栽培技术
周锡平
【期刊名称】《福建农业》
【年(卷),期】2015(0)5
【摘要】龙薯15是福建省龙岩市农科院选育的鲜食、加工兼用型品种,为适应市场的需求,筛选出适合瑞安市种植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商品率好的鲜食新品种,本文根据该品种在瑞安市锦湖街道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
【总页数】1页(P78-78)
【关键词】龙薯15;特征特性;栽培要点
【作者】周锡平
【作者单位】浙江省瑞安市锦湖街道农办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31
【相关文献】
1.早熟高产甘薯新品种--龙薯9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 [J], 郭其茂
2."龙薯1号"在南方薯区种植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J], 吴文明
3.优质甘薯新品种龙薯1号示范种植表现与高产栽培技术 [J], 兰兴庆
4.优质甘薯新品种龙薯1号示范种植表现与高产栽培技术 [J], 兰兴庆;
5.番薯新品种西瓜红在莱西市的种植表现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J], 张维峰;孙晓至;刘如涵;李堂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番薯的种类简介大全
番薯的种类简介大全如下:
番薯的种类有紫番薯、红心番薯、黄心薯、白心薯、黄金薯等,其中紫番薯的皮肉都为紫色,原产于中美洲,可以做天然色素使用,红心番薯又名红心地瓜,其薯肉为淡红色,黄心薯的薯肉为淡黄色,而白心薯的皮肉都为白色。
1、紫番薯
紫番薯原产于中美洲,其果皮和薯肉都为深紫色,且紫番薯的断口处会流出淡紫色的液体,可以作为天然色素使用,养殖紫番薯时,需要将其栽种在温暖且阳光充足的环境中,并将土壤含水量保持在70%左右。
2、红心番薯
红心番薯的外皮为淡黄色,薯肉为淡红色,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是市面上销量最广的番薯,养殖红心番薯时,需要为其提供排水性较为良好的砂质壤土,并在土壤中施加腐熟的有机肥料,为红心番薯提供生长所需要的养分。
3、黄心薯
黄心薯的果皮和薯肉都为淡黄色,其口感甜腻软糯,养殖黄心薯时,需要在每年的春季的3-4月份的时候进行播种,因为此时的光照时间较长,有利于黄心薯生长,并且在雨季时期,要为黄心薯排出土壤中的积水。
4、白心薯
白心薯的薯肉为白色,具有较为甜腻的香味,养殖白心薯时,需要在植株的枝叶长到35厘米的时候,将其长枝剪短,以免流失多余的养分,促进白心薯生长块茎,而且要向白心薯的枝叶上喷洒磷酸二氢钾,使其健康生长。
最好吃的红薯品种有哪些?番薯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食物,它虽然看起来与很多光鲜亮丽的食物有很大的差别,但是番薯的的确确是一种高营养价值的美食,制作方法也是非常多的,大大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口味。
实际上,番薯只不过是一个统称,因为番薯的种类多的让人数不过来。
那么,最好吃的红薯品种是什么?白皮白芯·多产型它是5个里最高产的一个。
一棵挖出来,藏在土里的番薯,一个个数过来,竟然有十几个。
种番薯的师傅说,这还不算多,他前段时间挖出来一棵,吓了一跳,大大小小有42个!样子长得也不像番薯,白白的身子,有些细长,还长了蛮多胡须,就像是地里拔出来一个个小萝卜。
连肉也是白色的,石江说,市场上现在几乎没有白皮白芯的番薯。
吃起来,它的口感是5个番薯里我觉得最好吃的。
皮很薄,肉很粉,一口咬下去,细细绵绵,既甜甜的,又糯糯的。
白皮黄芯·烧烤型也是小小的个头,看样子也蛮像小萝卜,但掰开来,里头的肉是黄色的。
它已经连续种了四年多,是5个新番薯里“出挑”最早的。
它的最大特点是甜,而且水分足。
天冷了,街上会有很多卖烤番薯的小摊,热乎乎、甜滋滋的。
石江说,这个番薯是特意培育出来走“烤”路线的,烤过以后,会比小摊上买的吃起来还要甜。
烤番薯,会慢慢烤掉很多水分,等到吃了,很多时候都会觉得太干。
所以,特意供应“烤”的番薯,含有的水分高达25%,比一般番薯的水分要多很多。
紫皮紫芯·新贵型紫色小番薯,这几年越来越流行,是番薯界里的“新贵”,价钱一直都蛮贵。
很多人说它花青素含量高,可以抗癌,所以很追捧。
但也有很多人,嫌弃它口感淡淡的,又很干,吃着噎喉咙。
这次新培育的紫番薯,就改进了这些“毛病”,让它也甜甜的糯糯的。
紫肉甘薯新品种渝苏紫43的产量表现及主要经济性状张玲;傅玉凡;谢一芝;杨春贤;廖志华;曾令江;张启堂【摘要】The productivity and essential economical characters of the new variety Yusuzi 43 in sweet potato were introduced.The yield of fresh storage root,fresh vines,dry matter,starch and dry matter were examined in regional and production test in Chongqing from%对紫肉甘薯新品种渝苏紫43的生产力和主要经济性状的鉴定结果进行介绍。
分别于2007—2008年参加重庆市甘薯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并对渝苏紫43鲜薯产量、藤叶产量、薯干产量、淀粉产量、薯块干物率、淀粉含量进行测定;2008年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食品质量安全与检测研究所测定鲜薯薯块总花色苷含量,薯块萌芽性好,上薯率85%以上。
该品种可作色素、淀粉、保健综合利用型甘薯品种。
【期刊名称】《园艺与种苗》【年(卷),期】2011(000)003【总页数】4页(P93-96)【关键词】紫肉甘薯;渝苏紫43;生产力;性状【作者】张玲;傅玉凡;谢一芝;杨春贤;廖志华;曾令江;张启堂【作者单位】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庆市甘薯研究中心,重庆400715;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庆市甘薯研究中心,重庆400715;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业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庆市甘薯研究中心,重庆400715;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庆市甘薯研究中心,重庆400715;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庆市甘薯研究中心,重庆400715;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庆市甘薯研究中心,重庆4007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5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是旋花科甘薯属1年生或多年生蔓生草本[1],又名红苕、番薯、山芋、红薯、白薯、地瓜等。
叶菜型甘薯新品种“福菜薯18号”
叶菜型甘薯新品种“福菜薯18号”
品种名称,福菜薯18号
选育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特征特性,叶菜型品种,萌芽性好,短蔓,叶心带齿形,顶叶、成叶、叶脉、叶柄、茎蔓均为绿色,薯块下膨纺锤形,黄皮淡黄肉,结薯习性一般,茎尖食味较好,耐湿耐水肥,抗蔓割病,中抗根腐病、茎线虫病,感黑斑病。
产量表现,2008年参加国家甘薯菜用型品种区域试验,平均茎尖亩鲜产2690.9公斤,比对照福薯7-6增产24.6%,2009年续试,平均茎尖亩鲜产3158.2公斤,比对照福薯7-6增产23.6%。
2010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茎尖亩鲜产3180.6kg/亩,比对照福薯7-6增产26.1%。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在排灌水良好、肥力中上的田块栽培,平畦种植行距
20cm×10cm,密度每亩2万株左右,垄畦留种用密度每亩4000株左右,整畦时施用1500,2500公斤土杂肥,有机肥,做基肥,施肥以有机肥为主,薯苗栽插成活后打顶促进分枝,春、夏季种植要注意及时收成,生育期120,130天为宜,栽后30天左右用手直接采摘,嫩茎蔓长15cm以内,每条分枝采摘时应留有1,2个节,平畦种植凡达到长度的嫩茎叶均可采收。
薯菜两用种植应留主蔓,且酌情控制采摘量。
国家甘薯品种鉴定意见,该品种于2008,2010年参加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的全国甘薯品种区域试验,2011年3月经全国甘薯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通过。
建议在福建、广东、广西、浙江、重庆、四川、河南、江苏、山东适宜地区做叶菜用品种种植。
1 / 5
迷你番薯新品种介绍
一、心xx
迷你番薯心香从浙江省农科院引入试种。薯块紫红皮黄肉,椭圆形,表皮
较光滑,口感较粉,质地细腻,较甜,烘干率27-29%。结薯浅而集中。单株
结薯6-7个,薯块大小均匀,一般亩产1300-1500公斤。该品种早熟性好,
一般插种后100天左右即可收获。我市一年可栽种二季。
二、xx
迷你番薯新品种金玉从浙江省农科院引入。薯块皮色粉红,肉色纯黄,短
圆形,表皮光滑,口感粉、糯、甜,质地细腻,没有粗纤维(筋),风味香
浓,烘干率30-32%,单株结薯5-7个,薯块大小均匀,早熟性好,插种后
100天左右即可收获,一般亩产1200-1500公斤。在我市可栽种二季。忌高剪
苗和连作。
三、良缘
良缘是从国外引进的新品种。薯块皮色金黄,肉色红,圆形,表皮较光
滑,口感软、甜、糯,品质优,风味香浓,烘干率25-26%,适于蒸煮或烘
烤。单株结薯5-6个,薯块大小均匀。中熟,插种至收获130天左右。一般亩
产1200-1500公斤。
四、6025
新品种6025从浙江省农科院引入试种。薯块紫红肉桔红,椭圆形,表皮较
光滑,刚收获时口感粉,经储藏后(11月),淀粉不断降解,口感较软、糯、
甜,风味好,11月开始供应市场较好,两头受少量粗纤维。烘干率28-32%。
单株结薯5-7个,一般亩产1300-1500公斤。中熟,插种至收获130天
左右。
(农业中心站xx)
高淀粉、高产优质甘薯新品系--浙薯13
2 / 5
技术特点:
浙薯13系作物所最新育成的高产高淀粉甘薯新品系,该品系烘干率37%,
出粉率24%,出粉率比本省主栽品种徐薯18高33%,比瑞薯1号高60%,鲜薯
亩产接近高产品种瑞薯1号,一般山区亩产2500公斤,淀粉600公斤以上,在
排水良好的海涂围垦沙地和土层深厚的丘陵富钾紫砂土上,亩产鲜薯可达5000
公斤,淀粉1200公斤。作为淀粉加工用品种,生产单位重量的干淀粉,比用其
他品种加工,可降低能源、劳力等生产成本和污水排放30%以上。该品系红皮
黄肉,薯形美观,大薯率高,少量150克以下的小薯粗纤维少,储藏后糖份增
多,肉色金黄,食味甜、粉,蒸煮、烘烤皆宜,可兼作优质食用型甘薯供应市
场。
联系人:
xx农科院作物所xx、xx
联系电话:0571-864083
优质红心食用型甘薯新品系--浙薯6025
浙薯6025:系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新育成的优质食用型新品系,该品系干
率30%左右,肉色桔红,食味甜、粉,质地较细,口感好,无南瓜味,不同于
其他水分多的红心品种。该品系单株结薯数较多,单块个头较小,一般在80~
300克左右,表皮光滑,色红,适合市场包装出售。一般山区砂壤土亩产商品薯
1000~1500公斤。
栽培要点:
作为优质甘薯供应市场,应选择未种过甘薯的砂壤土,要求土层深厚,排
水良好。前期提前防治地下害虫,避免使用土杂肥(病虫多)。施肥原则:
高磷、钾肥,低氮肥,建议15公斤氯化钾+15公斤过磷酸钙+10公斤尿
素作基肥一次性施入,5月中~6月上旬扦插,垄栽,斜插或水平插,入土3~4
节或更多。生长期结合除草适当培土,可促进基部藤薯的生长(一般藤薯品质外
观均优于根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
3 / 5
迷你甘薯新品种-浙薯6025
迷你甘薯一般指单块薯重50—200克的小型且具有良好食用品质的薯块。
浙薯6025是中晚熟红肉干粉型食用品种,干率30%左右,肉色桔红,食味
甜粉,质地较细,口感好。薯块长纺锤形,红皮,有浅纵沟和浅毛,单株结薯
数多,单块个头小,一般在80—300克左右。生育期120—150天,亩产在
1500—2000公斤。5月中旬—6月上旬扦插,垄栽,斜插或水平插,入土3—4
节或更多。生长期结合除草适当培土,可促进基部藤薯的生长。该品种可作为
迷你甘薯栽培,种植密度4000—4500株/亩,栽培控制得当,50—200克商品薯
可达到60—70﹪。
水果甘薯新品系--xx01-110
江苏丘陵地区南京农科所(邮码:210049,电话:)王庆南副研究员最近选育
成功水果甘薯新品系“南京01—110”。这种甘薯由南京红心脆和豫薯10号杂交
育成,具有了般水果的特性,口感好,含糖量5%左右,含水量高达84%,接近
西瓜的水平。甘薯是一种健康食品,且病虫害少,无须施用农药,这是其他水
果无法比拟的优势。(刘正和)甘薯新品种--龙薯3号
龙薯3号系我所1996年在岩薯5号茎尖组培苗变异:
株中经过选育而成,具有高产、优质、高抗蔓割病等特点。
该品种为短蔓半直立株型,顶叶紫色,叶为心脏形,叶脉绿色,叶柄、蔓
绿色,茎蔓粗中等,分枝较多,薯块为纺缍形。薯成为红色,光滑,薯肉桔红
色。
结薯早,结薯集中,单株结薯,4~7个,薯块大小均匀、整齐美观、商品
性好。
薯块较耐贮藏,薯块萌芽性好,发芽早,长苗快。耐旱,较耐肥。高抗蔓
割病,不抗薯瘟病。该品种适应性好,适宣作春、夏、秋薯种植。根据省区域
试验两年的测定结果,平均晒干率为
25."8%,出粉率
4 / 5
12."4%,食味软甜。该品种营养丰富,是适宜作食用型、保健型的甘薯品
种,其中维生素C含量高达
183."3mg/kg,类胡萝卜素含量高达
68."9mg/kg,薯干的各种氨基酸含量总和为
3."92%,能量xx16
9
41."8kJ/kg。
1999~2000年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区试汇总结果,两年平均每亩鲜薯产量26
3
6."7kg,比对照xx57的增产
17."1%,每亩平均薯干单产
679."7kg,比对照的增产
10."5%。2001年在福建省种子总站安排的莆田、惠安两点生产试验中,平
均每亩鲜薯单产
3098."6kg,比对照金山57的增产
9."76%,并已通过生产示范鉴定。
其栽培管理技术要点是:
采用壮苗,适时早插,适当密植,以每亩密度3000~4000株为宜。合理施
肥,基肥适量,重施夹边肥。不宜在薯瘟发生区种植。(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张
志勇陈炳全杨立明曾军蔡建荣364000)
甘薯品种--xx255
5 / 5
浙江省农科院实用科技项目。浙255黄皮红心,薯大,呈长纺锤至圆形,
胡萝卜素含量10mg/百克鲜薯,营养价值高,蒸煮食用时粘软糯甜,没有南瓜
味,适于喜粘软口味人食用或烘烤食用。迟熟高产,常规栽培亩产可达2500-
3000公斤,烘干率24-25%。因其黄皮红心,形佳味好,商品性好。由于其结
薯较迟后期膨大快,应早插晚收使生长期达到5-6个月以上为好。栽培上要求
肥水中等以上,密度3000株/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