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合葛根芩连汤治疗105例慢性结肠炎疗效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7
葛根黄芩黄连汤证仲景原文:“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34)中心问题:葛根黄芩黄连汤的辨证要点、临床运用思路如何?病案一【病史资料】(引自《中国中医急症》2004,13(1))刘某,男性,32 岁,2001年 8月16日就诊。
现病史:发热畏寒,恶心、呕吐胃内容物 2次,腹痛、腹泻水样便 5 次。
1d前在外就餐后夜间突然呕吐,腹痛腹泻,自服氟哌酸胶囊、黄连素片 2次,疗效不显。
感腹痛腹泻加重,大便可见粘液,里急后重,伴头昏身软,发热畏寒,口干渴。
既往史:无特殊。
体检:患者面色无华,神疲,腹部压痛以左下腹明显,肠鸣亢进,舌红,苔黄,脉数;T39.2℃。
特殊检查:血WBC13×109 /L、N 0.88,大便常规见粘液便,脓细胞(+++),白细胞(+++),红细胞(+),巨噬细胞 1-3 个。
【辨证论治思路】一、主证分析患者有明显的表证发热畏寒,如原文中所指出“表未解也”;下利数次,自服药无效,正为“利遂不止”;便中有红细胞,白细胞,正如中医所言“下痢赤白”,是由外感时邪疫毒,侵袭人体,加之饮食不节与饮食不洁,邪从口入,滞于脾胃,积于肠腑。
饮食、湿热积滞其中,与气血胶结,传导失常,脂络受伤,遂成痢疾。
二、证型分析患者的腹痛,里急后重本身就是一种湿热互结的体现,火性急,暴注下迫,故里急下利。
湿为阴邪,重浊粘滞,下重难通,壅遏气机,气机不畅,则有腹痛。
患者的舌红苔黄脉数亦清晰的表明此证属热。
三、立法处方葛根芩连汤为《伤寒论》中治疗表证未解,里热挟表邪下利之证的名方,加减用于此处正合清热止利,表里双解之意,即葛根25g,防风15g,金银花 20g,黄芩15g,黄连10g,甘草 10g,白芍15g,木香 15g,当归10g,藿香15g,大黄6g,白头翁20g。
每日 1 剂,分早中晚 3次服用,并嘱其饮食清淡,忌生冷。
【辨治结果与思考】如单从患者呕吐,腹泻来看此证,有可能误诊为泄泻。
用阿胶,如补肺阿胶散由生脉散合阿胶加味而成,宁肺汤由四君子合生脉合四物汤加阿胶等组合而成,九仙散亦用了人参、阿胶补益肺气。
2 气阳气阴不足,宜培土生金临床使用培土生金法制方时有二种情况:第一是直接补土法,因脾为肺之母,补土能生金,土虚则肺无所依,终必至虚,此类方剂如补中益气汤、六君子汤、加味理中汤、甘草干姜汤等等。
第二是脾肺双补或补脾方中加入引经药而成。
如参苓白术散,在四君子汤加入运湿药补脾胃基础上,配伍了桔梗,其目的在于载药上浮,引药以益肺气,从而加强了补肺生津功效。
沙参麦冬汤也是在滋养肺胃之阴的同时,加白扁豆、甘草护中土,更以桑叶轻浮之性引药入肺,而达到培土生金之效。
此类方剂的核心部分在于补益脾土以求土旺生金。
一般认为。
气阳虚重在补脾,气津伤多以补胃,但两者都属于补土生金的范围。
在具体运用培土生金法时,我们还应注意不可以单纯地补而不泻。
一方面,由于古素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肺虚证多与脾虚证并存,为子病及母的表现,及时的运湿化痰,对畅利肺气,助肺宣降而保肺非常重要,因此在许多补土生金方中都有运湿化痰药,如六君子汤中有陈皮、半夏化痰湿;理中化痰丸中有半夏燥湿化痰,以及加味理中汤中亦合用了半夏、茯苓、橘红等以化痰止咳。
另一方面,肺虚有邪者,也应结合祛邪,如白虎汤中,用石膏、知母清泄邪火,配用粳米、甘草助肺胃之津复。
竹叶石膏汤中,用竹叶、石膏清泄余热,用麦冬、人参、粳米、甘草益气护中,生津保肺,以及麦门冬汤中,也臣佐以半夏,和胃降逆,两者相反相成而达其效。
3 阴阳亏损,多求之于肾肾为元阴元阳之脏,肺病之阴阳亏损多会累及肾阴和肾阳,反之,肾之阴阳亏损也会累及肺之气血阴阳,因此对于补肺方中,凡是阴阳亏损的,多以补肾或肺肾双补为核心。
在制方中,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温肾阳多助肺气之摄纳,以求肺气通调。
如人参胡桃汤中及杏仁煎中,方中胡桃温肾益精纳气,用治肺之喘嗽日久,肺气不足之证,再如人参蛤蚧散中,配伍蛤蚧,温肾纳气,助肺宣降,用治上盛下虚之咳喘痰涎证。
中草药治疗急慢性肠炎、结肠炎的中药配方及医案验证记录第一部分:中草药秘验方治疗急慢性肠炎肠炎是指各种病因所致肠粘膜的炎性病变。
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以前者为多见。
慢性肠炎系指不同病因所引起的慢性肠粘膜炎性病变。
发病率随年龄增长,50岁以上者的发病率可达50%。
1、归芍莱菔汤治肠道疾病[方剂]当归120克,白芍60克,甘草、槟榔、枳壳、车前子各10克,莱菔子30克。
[制用法]水煎服。
[功效]养阴清热,健脾利湿,疏肝理气,行血止痛。
[验证]病例一:工x,男,34岁,农民,1950年8月5日初诊。
患泄泻下痢4载,每于夏秋反复,经治疗无效。
表现:下痢糊状大便,味腐臭,时呈红棕色豆瓣酱状,挟带少量脓血,里急后重,日夜两行,脐周及左下腹钝痛,舌红、苔淡黄,脉沉细滑。
大便镜检红细胞(+++),脓细胞(++),发现阿米巴:滋养体。
方予归芍莱旅汤加马齿览30克,并配用鸦胆子3克,用桂元肉包裹成胶囊状,用上药液送服。
9剂诸恙皆除。
再以原法配香砂六君子丸调理而愈。
随访至今9年,无复发,多次检查大便常规均正常。
病例二:黄x,女,32岁,工人,1979年6月2日初诊,自诉于1976年5月初,因误食不洁之物而致腹痛,里急后重,大便带有红白粘冻,日间3、4次,肛周及外阴俱痒,屡用消炎、杀菌、解毒等法治疗3年,疗效不佳,病情无明显好转。
大便多次化验霉菌阳性。
表现:形体消瘦,头晕目眩,口干晨苦,舌苔白,脉沉细弦。
拟归芍莱菔汤加黄连、荆芥、艾叶炭、贯众各10克,连服2剂,腹痛已止,余症皆轻。
药已显效,乘势驱病,续进上方l 剂,症消病愈。
随访至今未复发。
[备注]临床上根据疾病的情况,可随证加减,该方对慢性阿米巴痢疾、霉菌性肠炎、肠管硬化症、血吸虫病并直肠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滴虫性肠炎等均有较明显的治疗效果。
2、苦参液灌肠治慢性结肠炎[方剂]苦参30克。
[制用法]将苦参加水500毫升,文火煎至80-100毫升,每晚临睡前保留灌肠。
2011级硕士伤寒论论文论文题目:葛根芩连汤的临床应用进展姓名:张金超学号:20110931024专业:中医临床基础学院:基础医学院2011年12月8日葛根芩连汤的临床应用进展张金超(20110931024)摘要:葛根芩连汤来源于《伤寒论》,原方用于治疗桂枝汤证误下,导致表邪入里化热,热邪下迫大肠所致下利不止。
本方既能清热止利,又能散表邪而退热,现常用于各种消化系统疾病及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过敏性紫癜、急性脑梗塞、痤疮、黄带的治疗。
关键词:葛根芩连汤;临床应用;急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幽门螺杆菌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轮状病毒性肠炎;放射性肠炎;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过敏性紫癜;急性脑梗塞;痤疮;黄带葛根芩连汤是经典古方之一,来源于张仲景所著《伤寒论》第34 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葛根芩连汤的组成为:葛根半斤,甘草二两(炙) ,黄芩三两,黄连三两。
用于治疗桂枝汤证误下,导致表邪入里化热,热邪下迫大肠所致下利不止。
葛根辛凉,既可解散肌表之邪,又能升津液、起阴气而止利;黄芩、黄连苦寒,清里热、厚肠胃、坚阴止利;炙甘草和中,调和诸药。
四药相配,既能清热止利,又能散表邪而退热,为表里双解之利,但以清里热为主要作用。
葛根芩连汤药味较少,作用明确,是中医药的经典方剂,也是临床常用的方剂。
本文将其近5年来的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1 急性肠炎周仕昌[1]采用葛根芩连汤加减(葛根15g,黄连3g,黄芩6g,金银花10g,木香6g,茯苓10g,马齿苋10g,扁豆衣10g,荷叶10g,法半夏8g,竹茹8g)治疗急性肠炎120例,120例均为门诊患者,男72例,女48例;年龄15~78岁。
患者均于夏秋季节发病,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势如水注,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每日腹泻3次以上,伴恶心呕吐,心烦口渴,小便短赤等,舌苔黄腻,脉濡滑而数。
大便常规镜检白细胞<15个/HP,可见红细胞;大便隐血试验阳性。
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直肠癌保肛术后湿热型腹泻的疗效【摘要】目的:分析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直肠癌保肛术后湿热型腹泻的疗效。
方法:该研究对象为2021.07月至2023.07月医院收治的直肠癌保肛术后湿热型腹泻患者,入选对象共82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蒙脱石散治疗,共41例)与研究组(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共41例)。
对比两组的临床症状康复时间及临床疗效。
结果:在发热、排便次数、大便性状、常规便检恢复至正常水平的时间上,研究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
在临床疗效上,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对直肠癌保肛术后湿热型腹泻患者,实施加味葛根芩连汤的效果确切,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直肠癌保肛术后湿热型腹泻;加味葛根芩连汤;疗效;临床症状康复时间直肠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重要疾病原因。
直肠癌保肛术是临床治疗直肠癌的常用手段,在切除肿瘤病灶的同时,能有效保留括约肌功能,但会损伤正常肠道解剖结构和功能,影响术后排便,增加术后腹泻等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性,不利于术后恢复[1]。
因此,加强术后腹泻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为探讨加味葛根芩连汤应用于直肠癌保肛术后湿热型腹泻患者的效果,我院特以82例直肠癌保肛术后湿热型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具体应用和医学价值,现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择取2021.07-2023.07为研究时段,抽选在此时段内进入我院且临床症状有直肠癌保肛术后湿热型腹泻的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1例。
研究组男女比例为30:11;年龄最大者72岁,年龄最小者41岁,均值年龄为(56.89±7.24)岁。
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9:12;年龄最大者73岁,年龄最小者40岁,平均(56.48±7.35)岁。
对比两组的各项信息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取蒙脱石散(生产单位:山东鲁抗医药集团赛特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143336;规格:每袋含蒙脱石3g)治疗,使用方法:一次一袋,一天三次,温开水冲服,总共治疗14天。
急慢性腹泻--名医屡效方久泻——益气止泻汤(姜春华方)(组成)黄芪15g,党参15g,制附子9g,乌梅10g,诃子10g,木香10g,黄连3g,地锦草15g,马齿苋15g。
(功效主治)益气温肾,扶正固涩。
用于久泻腹痛,便形不实或挟黏冻(慢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
(方解)本方治疗脾肾阳虚、湿热羁留的久泻。
方用党参、黄芪补中益气;姜老认为附子能振奋机能之衰减,振奋全身细胞之活力,以推动脾胃局部的运化功能;黄连清热燥湿,为“治痢之最”;马齿苋治红痢症,清热毒;地锦草凉血散血,解毒止痢;乌梅止痢断疟,每有速效;诃子行结滞而收滑脱,药理证明其对痢疾杆菌有效。
乌梅、诃子两味既涩肠收敛止泻利,同时又具有抗菌消炎作用,一举两得。
木香行气止痛。
综合诸药温补脾肾以扶正,清热解毒而祛邪,收敛固摄能止泻,邪正兼顾、标本同治,故对正虚邪恋之久泻久痢具有良好的效果。
(方源)《内科名家姜春华学术经验集》久泻——四六煎(崔文彬方)(组成)炙黄芪20g,焦白术12g,党参30g,茯苓10g,陈皮10g,清半夏10g,煨肉豆蔻16g,姜吴茱萸6g,五味子10g,补骨脂10g,炮附子6g,炒白芍15g,炙甘草6g。
(功效主治)健脾温肾,固脱止泻。
用于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属于脾肾阳虚者,症见久泻不止,完谷不化,或泻下黏液及脓血便,腰酸肢冷,食纳不香,神疲乏力等。
(方解)大凡泄泻,不过初伤脾胃,久损脾胃而已。
初伤者不外治当淡渗、清化、疏利、甘缓、酸收等法,久损者则重在温补固涩,辅以升提为要。
这是因为久泻不愈,气随泻去,气去阳衰的缘故,所以一般临证所见久泻之人不但有脾肾两虚之症,且有伤气伤阳之候。
古人治疗此证均推“四神丸”为其首剂,取其益火生土之意。
崔文彬中医认为“四神丸”虽有温肾暖脾止泻之功,但主要偏重于温补肾阳为主,虽然汪昂有:“久泻皆由命门火衰,不能专责脾胃”之说,但泻泄之本在于脾胃,总由脾虚失运所致。
补中益气汤合葛根治疗直肠癌保肛术后顽固性腹泻18例杨志新
【期刊名称】《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8(0)1
【摘要】直肠癌处于肛门锯齿线上5cm的患者,为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均可行经腹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
但大多行保肛手术的病人都会出现一些术后并发症,其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是顽固性腹泻。
这在年龄偏大,体形偏瘦的病人中更为常见。
出现顽固性腹泻的病人大多痛苦异常,常出现大便日行10余次,甚至更多,严重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
然而西医对此症却无行之有效的办法。
笔者用纯中药治疗了18例直肠癌保肛术后顽固性腹泻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现将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总页数】1页(P95-95)
【关键词】顽固性腹泻;补中益气汤;术后;直肠癌
【作者】杨志新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中医院肿瘤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373;R256.34
【相关文献】
1.补中益气汤合葛根治疗直肠癌保肛术后顽固性腹泻32例 [J], 魏靖杰;陈瑞明;屈玉婵
2.补中益气汤加味结合生物反馈治疗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排便功能障碍的肛肠动力
学研究 [J], 倪小锋;余争垚;沈苑;朱聪;屠世良;陈晟;柴瑞
3.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术后腹泻的治疗及护理 [J], 倪鹏;宋岩;刘卫霞;黄宝俊;徐惠绵;王振宁;那迪
4.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直肠癌保肛术后湿热型腹泻的临床观察 [J], 钟富强; 毕磊; 阎慧君; 白长川
5.中医治疗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腹泻1例 [J], 许天兴;蔡景辉;宋建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DOI:10.16658/ki.1672-4062.2023.06.072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胃肠湿热型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蒋磊泗水县第一人民医院中医内科,山东济宁273200[摘要]目的探讨胃肠湿热型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采用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9月泗水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胃肠湿热型老年T2DM 患者,采用随机排列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6例。
常规组给予基础降糖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两组治疗前血糖指标和胰岛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指标水平低于常规组,胰岛功能指标水平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胃肠湿热型老年T2DM患者可在降低血糖水平的同时改善患者的胰岛功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应用。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葛根芩连汤;血糖;胰岛功能[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3)03(b)-0072-04Therapeutic Effect of Gegenqinlian Decoction on Elderly Type 2 Diabetes with Gastrointestinal Damp-heatJIANG Lei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Sishui County, Ji´ning, Shandong Prov⁃ince, 2732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Gegenqinlian deco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damp-heat type 2 diabetes (T2DM).Methods A total of 92 elderly T2DM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dampness-heat type admitted to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Sishui County from October 2020 to September 2021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ventional group and study group, with 46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ventional group was given basic hypoglycemic treatment,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combined with Gegenqinlian decoction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lood glucose index and islet function index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P>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blood glucose index level of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and the islet function index level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Conclusion The use of Gegenqinlian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damp-heat type T2DM can not only reduce the blood glucose level, but also improve the pancreatic function of patients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so it is worthy of application.[Key words]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Gegenqinlian decoction; Blood glucose; Islet function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是一种因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或胰岛素抵抗而引起的[作者简介]蒋磊(1975-),男,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内科疾病。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
1
补中益气汤合葛根
芩连汤治疗105例慢性结
肠炎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纯中药制剂治疗
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5例
慢性结肠炎患者用纯中药制剂口服,个
别溃疡性结肠炎病位在直肠、乙状结肠
的配合灌肠治疗,三个月后统计疗效。
结果 105例患者中,有42例痊愈;49
例显效;7例好转;3例无效。三例当中
有一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再次结肠镜检
查确诊是结肠癌。总有效率96%。结论 纯
中药制剂副作用小,可以长期服用,提
高了临床治愈率。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葛根芩连
汤 慢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消化
系统常见病之一属于中医“泄泻”、“腹痛”
范畴。病位在脾,可涉及肝肾。临床主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
2
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粘液浓血便,或
拌里急后重,或腹痛腹泻交替出现。病
人消瘦、乏力、纳呆、面白无华。多数
病人反复发作,病程呈慢性经过,发作
期与缓解期交替进行。本病往往迁延不
愈,反复发作。后期易至洞泄,甚至恶
变。对本病的治疗现代医学主要以抗炎、
抑制免疫反应,对症处理及支持治疗。
效果不甚理想。笔者采用纯中药制剂,
因其副作用小,可以长期服用的特点,
以扶正祛邪为大法,以辩证施治为原则,
治疗慢性结肠炎,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效
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来源于2008年
8月—2011年7月门诊,其中男性71例,
女性34例,年龄在30—65岁之间,病
程在半年至20年。
诊断标准 慢性腹泻、腹痛、或腹泻
腹痛交替出现,粪便夹有粘液甚至浓血,
或纯稀便、或干燥。结肠镜检查:见肠
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增生、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
3
溃疡。
排除标准 通过结肠镜检查排除结
肠恶性肿瘤、息肉、结肠纤维化、结肠
黑变病、巨结肠病等。
2 治疗方法
选用补中益气汤合葛根芩连汤为基
础方,结合辩证施治。其中脾虚重的,
加入茯苓、白寇仁、薏苡仁;病久及肾
的要增加补肾药,加入四神丸、炮附子、
淫羊藿等,酌减芩连用量;病久及肝的
要疏肝,酌加柴胡疏肝散;溃疡性结肠
炎加入三七、白芨、仙鹤草,配合灌肠。
灌肠方:地榆30白芨15苦参10黄
柏20败酱草30。伴有溃疡或有浓血便
的,加云南白药1克锡类散1克。
方法:病人取左侧卧位,臀部垫高
20cm,药液温度以40度为宜,药量以
100—200cm为宜。
3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 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成形
(每天一次),结肠镜检查示肠粘膜正常
为痊愈;症状基本消失,大便成形(每天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
4
2-3次),结肠镜检查示肠粘膜炎症及溃
疡明显好转者为显效;症状减轻,结肠
镜检查示溃疡缩小及炎症减轻者为有
效;症状无变化,结肠镜检查示肠粘膜
无变化或加重者为无效。治愈、显效加
有效为总有效率。
结果病程在半年—5年者,痊愈率达
85%;5年—10年者痊愈率约60%;10
年—15年者痊愈率不足30%。在观察的
105例患者中,坚持治疗及巩固治疗均达
三个月,其中痊愈者42例,占40%;显
效52例,占49%;有效8例,占7%;
无效3例,占%,总有效率达96%。
4 典型病例
患者王某,男,52岁,农民,2009
年3月就诊。主诉腹泻、腹痛十一年,
加重半年。患者平素脾胃虚弱,于十一
年前因为饮食不洁而出现腹泻腹痛,大
便呈稀水状,经抗炎治疗后缓解,而后
饮食稍有不节即出现腹痛,痛则泄,一
年后变成持续性腹痛腹泻,经结肠镜检
查,确诊为慢性结肠炎。口服西药柳氮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
5
磺偶氮嘧啶片等一月余,症状缓解。两
个月后又复发,再服西药柳氮磺偶氮嘧
啶片效果不显,并且出现毒副作用,因
而停服,改服中药。此后十来年中,曾
多次口服中成药及中草药,服药最长时
间达两个月,都是缓解症状而未能根治。
此次半个月前又加重,再次结肠镜检查,
发现有溃疡形成。患者消瘦,倦怠乏力,
面色无华,大便中夹有浓血,来我院就
诊,即按上述方药结合灌肠治疗。方中
加入三七、白芨、仙鹤草,经过三个月
的不懈治疗,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因为
惧怕肠镜检查之苦而未做结肠镜复查。
恐日后复发,瞩其口服补中益气丸三个
月以巩固治疗,并注意饮食调理,禁忌
生冷辛辣,暴饮暴食。两年后随访,没
有复发,状态良好。
5 讨论
慢性结肠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以其经常复发及缠绵难愈而著称。该病
病程超过十五年即很难痊愈,少数患者
因为治疗不当,以结肠的纤维化,甚至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
6
癌变而告终。现代医学主要以抗炎、抑
制免疫反应、对症处理及支持治疗,效
果不甚理想,而且用药时间一长,其毒
副作用就表现出来,用药时间短又难以
治愈。笔者采用纯中药制剂,以扶正祛
邪为大法,结合辩证施治,在培护患者
正气的基础上,施以祛邪,达到祛邪不
伤正,扶正不恋邪的目的,并且可以长
时间的应用,因而能取得十分理想的效
果,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中医将慢性结肠炎的病机归结为脾
虚湿盛,恙及肝肾,兼夹湿热瘀血,日
久则寒热并见,虚实并存。其中脾虚湿
盛是其病理基础,因此采用李东垣的补
脾名方补中益气丸用来健脾益气升气,
再用伤寒论名方葛根芩连汤,来清热解
毒燥湿,兼以健脾升清生津,两方合用,
共凑健脾、益气、祛湿、升气、生津、
清热解毒、燥湿。此方确能取得理想疗
效。临症中脾虚甚的佐以茯苓、薏苡仁、
白寇仁来加强健脾祛湿;肾虚重的加入
四神丸、附子、淫羊藿来补肾;肝郁的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
7
用柴胡疏肝散来疏解肝郁;有溃疡的加
入三七、白芨、仙鹤草有消炎、止血、
促进溃疡面的愈合的作用;其中溃疡面
在乙状结肠的,再配合灌肠治疗。方中
地榆、白芨、云南白药、锡类散有解毒
止痛、收敛止血、化腐生肌之效;苦参、
黄柏、败酱草有清热解毒燥湿之效,直
接作用在病灶部位,加速病变部位的愈
合,缩短了疗程。此外,对那些病程缠
绵难愈的,则瞩其注重食疗,可用山药、
薏苡仁、白术磨粉,调汤常服,有健脾
止泻作用;也可用大枣、莲子桂圆煮粥
食用,健脾效良。阳虚的禁忌寒冷之物;
阴虚的禁忌辛辣之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