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第2课时 漂粉精和水的消毒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3
教学目标掌握卤素的性质和制备重点、难点重点:卤素的性质难点:卤素的性质和掌握考点及考试要求主要考察基础及简单应用教学内容一、氯水与次氯酸1、次氯酸的化学性质①次氯酸(HClO)是一元弱酸(酸性比H2CO3还弱),属于弱电解质,在新制氯水中主要以HClO分子的形式存在,因此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应保留化学式的形式.②HClO不稳定,易分解,光照时分解速率加快.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O =2H++ 2Cl-+ O2↑,因此HClO是一种强氧化剂.③HClO能杀菌.自来水常用氯气杀菌消毒(目前已逐步用C1O2代替).④HClO能使某些染料和有机色素褪色.因此,将Cl2通入石蕊试液中,试液先变红后褪色.涉及的化学方程式:(1)强氧化性:①漂白作用②杀菌消毒作用(2)不稳定性:见光分解:2HClO 2HCl+O2↑(3)很弱的酸性:HclO H+ + ClO-注:比较次氯酸和碳酸的酸性强弱:Ca(ClO)2+2H2O+2CO2→Ca(HCO3)2+2HCl2、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的区别?新制久置颜色浅黄绿色无色气味 刺激性无味 成分 Cl 2 H 2O HCl HClOH 2O HCl微粒 H 2O Cl 2 HClO H +Cl - ClO - OH -H 2O H +Cl - OH -性质更强的氧化性更强的酸性小结:氯水的性质 1、酸性:HCl HClO 2、Cl -的性质:加AgNO 3溶液有白色沉淀 二、漂粉精和水的消毒1、制取 ⑴原理:氯气与碱反应生成次氯酸盐;⑵原料:氯气和消石灰⑶反应式:2Ca(OH)2+2Cl 2 CaCl 2+Ca(ClO)2+2H 2O2、成分:Ca(ClO)2 与CaCl 2 (因此,漂粉精是混合物) 有效成分:Ca(ClO)23、杀菌、消毒、漂白原理: 次氯酸盐与酸作用生成次氯酸Ca(ClO)2 + 2HCl → CaCl 2 + 2HClO 空气中:Ca(ClO)2 + H 2O + CO 2→ CaCO 3 + 2HClO 三、卤素1、[卤族元素] 简称卤素.包括氟(F)、氯(C1)、溴(Br)、碘(I)和放射性元素砹(At).在自然界中卤素无游离态,都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常态)熔点、沸点溶解度(水中)密度F 2 浅黄绿色 浅 深气体 低高降低小大Cl 2 黄绿色 气体 部分溶于水,并与水发生不同程度反应Br 2深红棕色液体易挥发 I 2紫黑色固体 升华说明 (1)实验室里,通常在盛溴的试剂瓶中加水(即“水封”),以减少溴的挥发.(2)固态物质不经液态而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升华是一种物理变化.利用碘易升华的性质,可用来分离、提纯单质碘.(3)Br 2、I 2较难溶于水而易溶于如汽油、苯、四氯化碳、酒精等有机溶剂中.医疗上用的碘酒,就是碘(溶质)的酒精(溶剂)溶液.利用与水互不相溶的有机溶剂可将Br 2、I 2从溴水、碘水中提取出来(这个过程叫做萃取). 2、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递变规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因原子半径增大,得电子能力(即氧化性)减弱,其离子还原性增强,卤化氢稳定性减弱,对应的酸酸性增强。
2.2 海水中的氯(共3课时)
第2课时 漂粉精和水的消毒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氯气跟水的反应。
(2)理解氯水漂白和杀菌原理及氯水的不稳定性。
(3)理解氯气跟碱的反应,知道漂粉精的制法和消毒原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氯气跟水的反应和氯水的漂白实验,认识对照实验进行研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制漂粉精的工业生产实际,懂得工业生产中对实际问题的考虑及平衡矛盾的重要
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次氯酸的漂白原理及漂粉精的制取。
2.难点
氯水中可用来漂白杀菌的成分的探究。
三.教学用品
试验用品:集气瓶、氯气、铁丝、有色布条、氢氧化钙。
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流程
1.教学思想
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创设学习情景,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生动展现
大量的教学资源,这些优点是不可取代的。本节知识点多并且比较杂乱,如果能利用多媒体
给出知识的系统网络,则能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整理和掌握。
2.流程图
3.流程图说明
(1)~(4)根据氯气和水反应的实验,分析氯水的成分及起漂白作用的物质。
(5)(6)(7)新教材已经删除了氯水见光分解的内容,所以教师可根据自己学校的学
生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8)(9)从化学和经济角度引导学生的思考漂粉精的制取。
(10)漂白原理是本课时的主要内容。推荐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漂粉精的漂白过程,更
清晰直观。
(11)课后推荐让学生通过其他途径了解水的净化的其他知识,进行研究性学习。
五.教学过程
1.情景引入
水的消毒和净化方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课前利用网络等资源收集这方面资料,课堂
上进行交流;如果条件限制,也可让学生阅读书P37资料库)。
2.突破难点
(1)演示实验:氯气和水的反应和漂白原理。
(2)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并表述。书写化学方程式。
⑵阅读教材
P35,提出假设
⑷HClO起
漂白作用
⑼思考:工业制漂
粉精原料的选择
⑾思考题巩
固知识
⑴实验引入:氯
气性质实验6
⑹氯水见光
分解
⑻思考:次氯酸盐
和次氯酸哪个稳定
⑽讨论:漂粉精
的漂白原理
⑶设计实验:
探究漂白原理
⑸思考:氯水
如何保存
⑺次氯酸
不稳定
(3)深入讨论氯水的成分以及漂白的原理
(说明:以下用下划线注明环节可根据学生具体接受能力决定是否实施。)
①学生讨论:氯水中含有什么分子和离子?
②学生设计:如何用实验证明:氯水中哪种微粒起到了漂白作用?
③设计实验探究:
水是否有漂白作用?
盐酸是否有漂白作用?
干燥的氯气是否有漂白作用?
(4)多媒体播放:氯气漂白原理比较实验。
结论:HClO起漂白作用。
3.知识运用
(1)学生讨论:氯水的漂白、杀菌消毒作用在生活和生产中有什么作用?
(2)如何能更方便的使用和保存HClO?
(3)工业制漂粉精用氢氧化钠还是氢氧化钙好?为什么?
(4)学生练习:写出工业生产漂粉精的化学方程式。
(5)漂粉精在空气中是如何起漂白作用的?书写化学方程式。
(6)漂粉精如何保存?
(7)漂粉精在在工业上是如何快速起漂白作用的,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课后作业
查阅资料、写出小论文:水的净化的方法和原理。
六.教学反思
学生层次较好的学校,可以补充氯水的成分及其包含的微粒,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
多媒体课件:氯气.ppt;氯水的化学反应.swf;氯水的分解.swf;次氯酸漂白.swf;氯气
的实验室制法和次氯酸漂白实验.swf。
由于氯水中微粒的种类讨论需要弱电解质和平衡移动的知识为依据,所以可以做为拓展
知识让部分同学研究。而其他同学放在以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