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CO顶驱常见故障
- 格式:docx
- 大小:16.47 KB
- 文档页数:6
TDS-11SA操作第一部分 VARCO司钻台下表列举了司钻台的组成部件。
第二部分操作过程一、主要功能操作注意事项1、启动程序启动TDS-11SA程序如下:1、启动开关,检查确保“钻进/旋扣/扭矩”开关在钻进位,油门关闭,刹车自动,液压系统自动,然后将正反转开关打到打开正转,这时液压泵和风机都开始工作。
也将正反转开关打到打开正转打到关,将液压系统手动,只启动液压功能。
2、设置上扣扭矩电流限制,最大为55000 ft/lb。
将正反转开关置于“正转”位,刹车开关置于“开”位,旋扣开关置于“扭矩”位,然后顺时针旋转上扣扭矩设定旋钮同时观察扭矩表直至设定到需要的扭矩值。
同种钻具上扣扭矩只需要设定一次,更换钻具后需要重新设定。
3、设置钻进扭矩电流限制,最大为55000 ft/lb。
将正反转开关置于“正转”位,刹车开关置于“开”位,适当转动调速手轮,然后正时针旋转钻井扭矩设定旋钮,同时观察扭矩表,直至设定到工程需要的扭矩值。
注:扭矩设定后,无特殊需要时勿动设定旋钮!2、旋转头操作旋转头通过悬挂在其上的吊环支撑钻杆的重量。
通过旋转马达驱动一个齿轮带动旋转吊环配接器旋转,可以在360°任意旋转吊卡。
主要作用为调节吊环的方向。
1)当吊环在倾斜位置时,旋转头不能旋转,这是顶驱内部保护设置,防止在吊环倾斜状态时旋转造成以外伤害。
因此,若要改变吊环朝向,需要将吊环复位到自然位置(按下吊环复位按钮)后才能使用旋转头旋转旋钮来使旋转头旋转。
2)若吊环下悬挂有重物(比如钻杆,钻铤等),禁止使旋转头旋转,..................................更不要用旋转头来旋转钻铤上扣........。
3、吊环傾斜装置吊环傾斜装置由两件双向活塞杆装置组成,上部用销子与旋转吊环配接器连接,下部通过销子使液缸与吊环连接。
启动司钻台上吊环傾斜开关到左边,伸长钻杆吊卡到井架工位置,启动吊环傾斜开关到右边,液缸收缩,使钻杆吊卡到放下位置。
顶驱钻机技术进展及建议
李传华;杨启伟
【期刊名称】《石油地质与工程》
【年(卷),期】2005(019)005
【摘要】介绍了Varco公司,Tesco公司,Canrig等世界上主要几家生产商顶部驱动钻井系统的最新技术进展和应用情况,以及国内交流变频电驱动顶驱的研制新进展,最后提出了发展我国电驱动顶部驱动钻井系统的建议.
【总页数】3页(P49-51)
【作者】李传华;杨启伟
【作者单位】中油长城钻井公司,北京,100011;中油长城钻井公司,北京,100011【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82
【相关文献】
1.顶驱钻机在煤田地质勘探中优于常规钻机 [J], 吴化树
2.12000m钻机顶驱用高压冲管盘根密封设计 [J], 张凯
3.50D钻机电控系统及顶驱常见故障分析 [J], 王军超
4.XD-40DB型电动顶驱钻机在河南找矿第一深钻开钻 [J],
5.中地装(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XD系列变频电驱动顶驱式岩心钻机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设备管理与维修2021翼6(上)维修顶驱前液压系统压力释放方法任宏彪(大庆钻探工程公司钻井四公司,吉林松原138000)摘要:在钻井现场维修顶驱时,由于顶驱液压系统安装有蓄能器,为保障设备和维修人员安全,必须释放蓄能器存储的液压压力。
介绍3种品牌顶驱的压力释放方法,供使用者参考。
关键词:顶驱;维修;液压系统;压力释放中图分类号:TE922文献标识码:BDOI :10.16621/ki.issn1001-0599.2021.06.181顶驱介绍顶驱是顶部驱动钻井装置的简称,主要由动力水龙头、管子处理装置、电气传动与控制系统、液压传动与控制系统、司钻操作台、单导轨与滑车,以及顶驱运移架组成。
国内钻机上常用有Varco 、北石和天意等3种品牌顶驱。
在使用顶驱钻井时,顶驱部件常处于高负荷、大扭矩工作状态,出现故障在所难免。
在维修机械和液压系统故障前,要注意顶驱液压系统安装有蓄能器,蓄能器内存储高压液压油。
如果不释放其中压力,在拆卸液压管线和部件时会造成严重人员伤害。
例如,钻井现场维修人员更换顶驱主电机时,由于担心碰坏平衡蓄能器液压管线,决定拆除该管线。
在拆除过程中有液压油喷出,高压油推动其他部件撞击操作者面部,导致操作者受伤。
为保障设备和维修人员安全,必须释放蓄能器内存储的液压压力。
不同品牌的顶驱压力释放方法不同,下面介绍上述3种品牌顶驱的压力释放方法。
2各品牌顶驱液压系统压力释放共同要求首先,操作顶驱司钻控制台上的“吊环中位”开关,使吊环处于垂直于钻台面状态,操作“IBOP ”开关,使内防喷器处于打开状态。
其次,断开顶驱电控房内系统主电源断路器和钻机电控房内顶驱供电断路器,在断路器上挂设备检修牌并上锁。
再次,进行拆卸液压管线、更换液压部件等操作前,必须对液压系统进行泄压。
最后,对液压系统执行完泄压操作后,必须用测压表测量各蓄能器液压压力,确认各蓄能器泄压完毕。
没有进行压力确认或蓄能器回路压力没有泄放完毕,严禁进行后续任何操作。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1.顶部驱动钻井系统概述;1.1.顶部驱动钻井系统简介(图1);顶部驱动钻井装置是当今石油钻井的前沿技术与装备,是近代钻井装备的三大技术成果(交直流变频电驱系统和井下钻头增压系统)之一。
20世纪末期,美国、法国、挪威等国家研制应用的一种新型的钻井系统。
现在已成为石油钻井行业的标准产品。
它适用性极广,从2000米到9000米的井深都可以使用顶部驱动钻井系统;从世界钻井机械的发展趋势上看,它符合21世纪钻井自动化的历史潮流。
现在,我国赴国外打井的队伍,如果没有安装该系统将不允许在投标竞争中中标,由此可见,顶部驱动钻井系统已经到了非用不可的地步。
所谓的顶驱,就是可以直接从井架空间上部直接旋转钻柱,并沿井架内专用导轨向下送进,完成钻柱旋转钻进,循环钻井液、接单根、上卸扣和倒划眼等多种钻井操作的钻井机械设备。
1.吊卡;2.吊环;3.转拒板手;4.花健上防喷阀;5.防喷阀启动器; 6.吊环倾料器; 7.吊环联接器; 8.限扭器; 9.旋转头; 10.钻井马达及传动箱总成; 11.水龙头;12.游车大钩; 13.导向机; 14.平衡液缸; 15.S形管; 16.马达滑车总成; 17.水龙带; 18.流体管束;19.主轴; 20.电缆束图11.2.顶部驱动装进系统的研制过程;钻井自动化进程推动了顶部驱动钻井法的诞生。
二十世纪初期,美国首先使用旋转钻井法获得成功,此种方法较顿钻方法是一种历史性的飞跃,据统计,美国有63%的石油井是用旋转法钻井打成的。
但在延续百多年的转盘钻井方式中,有两个突出的矛盾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其一、起下钻时不能及时实现循环旋转的功能,遇上复杂地层或是岩屑沉淀,往往造成卡钻。
其二、方钻杆的长度限制了钻进的深度(每次只能接单根),降低了效率,增加了劳动的强度,降低了安全系数。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现了动力水龙头,改革了驱动的方式,在相当的程度上改善了工人的操作条件,加快了钻井的速度以及同期出现的“铁钻工”装置、液气大钳等等,局部解决了钻杆位移、连接等问题,但远没有达到石油工人盼望的理想程度。
2. 3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顶部驱动钻井系统是取代转盘钻进的新型石油钻井系统,英文缩写为TDS(Top Driv-edrilingSystem)。
顶驱钻井系统自20世纪80年代问世以来发展迅速,尤其在深井钻机和海洋钻机中获得了广泛应用。
顶驱钻井系统现在已发展到最先进的一体化顶部驱动钻井系统,该系统显著提高了钻井作业的能力和效率,并已成为钻井行业的标准产品。
通常,人们把配备了顶驱钻井系统的钻机称为顶驱钻机,考虑到顶驱钻井系统的主要功用是钻井水龙头和钻井马达功用的组合,故将其列为钻机的旋转系统设备。
2. 3. 1 顶驱钻井系统的特点顶驱钻井系统是一套安装于井架内部空间,由游车悬持的顶部驱动钻井装置。
常规水龙头与钻井马达相结合,并配备一种结构新颖的钻杆上卸扣装置,从井架空间上部直接旋转钻柱,并沿井架内专用导轨向下送进,可完成旋转钻进、倒划眼、循环钻井液、接钻杆(单根、立根)、下套管和上卸管柱丝扣等各种钻井操作。
与转盘—方钻杆旋转钻井法相比较,顶驱钻井系统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节省接单根时间顶部驱动钻井装置不使用方钻杆,直接采用立根(28m)钻进而不受方钻杆长度限制,避免了钻进9m左右接单根的麻烦,节省了近2/3的接单根时间,从而提高了钻井效率。
(2)减少钻井事故起下钻时,顶部驱动钻井装置具有使用28m立柱倒划眼的能力,可在不增加起钻时间的前提下,顺利地循环和旋转将钻具提出井眼。
在定向钻井过程中,可以大幅度地减少起钻总时间。
使用顶部驱动钻井装置下钻时,可在数秒内接好钻柱,立刻划眼,从而减少了卡钻的危险。
系统具有遥控内部防喷器,钻进或起钻中如有井涌迹象,可在数秒内完成旋扣和紧扣,恢复循环,并安全可靠地控制钻柱内压力。
(3)提高钻定向井速度顶驱系统以28m立根钻水平井、丛式井、斜井时,不仅节省钻柱连接时间,而且减少了测量次数,容易控制井底马达的造斜方位,明显提高了钻井效率。
(4)减轻劳动强度顶驱系统配备了钻杆上卸扣装置,实现了钻杆上卸扣操作机械化,接单根时只需要打背钳,减少了接单根钻井的频繁常规操作,既节省时间,又大大减轻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钻杆上卸扣装置总成上的倾斜装置可以使吊环、吊卡向下摆至鼠洞,大大降低了人身事故的发生机率。
顶驱技术分公司顶驱操作相关规定一、带顶驱震击作业相关规定1.任何情况下,禁止带顶驱使用地面震击器进行震击作业;2.如确需带顶驱进行震击作业,震击器距离井口的深度不得低于1500米;3.带顶驱震击作业时,上提负荷要严格按照钻井手册的相关规定进行,严禁发生钻具拉断损伤顶驱的事故;4.带顶驱震击作业时,钻具必须与顶驱保护接头连接,严禁使用顶驱吊卡悬挂钻具进行震击;5.带顶驱震击作业时,每震击2小时或12次后,必须对顶驱进行检查。
震击结束后要按照顶驱制造商提供的检查内容和标准,对顶驱进行全面检查,承载部件须探伤检测;6.如果在解卡过程中,现场作业工况不能满足上述条件、或者顶驱受到剧烈冲击、或者震击时间超过8小时,为避免顶驱设备损坏,要将顶驱旁置或暂时拆甩,待采用其他方式解卡后再恢复。
二、IBOP操作相关规定1.正常作业时,顶驱上、下IBOP处于关闭位置禁止启动井队泥浆泵;井队泥浆泵工作时严禁关闭顶驱上、下IBOP;2.下IBOP阀芯每天要用专用扳手活动1次;3.当井控需要关闭顶驱上IBOP后,必须再关闭下IBOP;4.当其他工况需要保持顶驱上IBOP为关闭状态时:对于西门子电控系统的NOV顶驱,严禁把司钻控制台上FORWARD/ OFF/REVERSE开关切换到OFF位置;对于ABB电控系统的NOV 顶驱,严禁把司控台上的使能开关切换到OFF位置。
并且严禁切断顶驱控制房的总电源,并告知井队人员要保证顶驱控制房供电的连续性。
三、顶驱转速操作相关规定1.速度手轮加速和减速操作要缓慢,禁止反复快速旋动速度调节手轮;2.在钻进作业中发生堵转时,首先保持顶驱主轴速度、扭矩输出指令不变,通过上、下活动钻具的方式解除堵转。
当活动钻具不能解除堵转时,应保持转速手轮不动,采取缓慢减小钻井扭矩设定值释放反扭矩后,将转速手轮回零,再进入常规解卡程序。
禁止采取将速度手轮直接降到零的方式释放钻具反扭矩;3.钻进过程中,因地层与钻井参数原因使顶驱剧烈震动,应适当降低顶驱转速或减小钻压,避免由于共振造成的顶驱损坏;通过该地层后可恢复钻井参数要求的转速。
顶部驱动钻井装置培训教程概述31结构及工作原理2选型、安装与调试4司钻控制3顶驱维护35顶驱管理6第一章概述第章◇顶部驱动钻井装置是20世纪80年代问世的新型钻井装备,是集机、电、液及自动控制与一体的高科技综合产品,被石油界誉为近代钻井装备的三大技术成果之一。
◇提高钻井效率,钻柱可以保持钻井液循环,使得许多原因造成的钻具遇卡遇阻事故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和处理。
◇是一套由游车悬持,在井架内部空间上部直接旋转钻柱,并沿着固定在井架内部的专用导轨向下送钻,完成以立根为单元的旋转钻进、循环钻井液、倒划眼、上卸扣、下套管和实施井控作业等各种钻井操作的钻井系统。
提环导轨总成管子处理器总成导轨-滑动架总成钻井电机-水龙头总成管子处理器总成减少钻井工作的劳动强度提高钻井工作的安全性提高钻井效率和推进钻机的自动化进程随着顶部驱动钻井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完善,以及使用者对其认知程度的不断提高,顶部驱动钻井装置的优势将得到充分的发挥,逐渐成为未来钻机的常规配置z北宋中期,在我国四川用此法打出160 米深的气井z1859年,美国人用同样的方法钻成被世界公认的第一口油井,但此方法不仅费工费时,而且钻出的井都比较浅z1863年法国工程师Leschot发明了转盘式旋转钻井法。
此法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需要解决。
其一,由于起下钻不能及时实现循环旋转功能,遇上复杂地层,或是岩屑沉淀,往往造成卡钻;其二,由于常规钻机在钻进中依靠转盘推动方钻杆旋转送进,方钻杆的长度限制了钻进深度z1982年美国Varco-BJ公司研制成功集现代技术为一体的顶部驱动钻井装置,实现了石油钻井技术的又一重大技术变革z美国在1982年采用顶部驱动钻井装置第一次成功地钻了一口井斜32度、井深2981m的定向井之后,顶部驱动钻井装置得到了迅猛的发展z不仅在海洋及深井、定向井采用,而且在2000m钻机上也开始大批应用,全世界陆续已有上千台顶部驱动钻井装置在海上和陆上使用,显示了势不可挡的强劲势头z生产顶部驱动钻井装置的厂商也由当初的美国、挪威扩展到法国、加拿大等4个国家的7家公司。
直驱式顶驱的研制和应用张东海;陈俊;蒋谊;高杭【摘要】The structure of the direct-drive TDS eliminates the need for a gearbox and lubrication system compared with other ordinary TDS, which realizes the machine and electron inter-coupling. The application on site indicated that it could increase continuous operation torque,enhance the TDS capability of resolving emergency in well drilling process,and reduce the failure rate and maintenance labor intensity and time. It has very good reliability,economy and the popularization foreground in drilling rig.%介绍了一种利用机电融合技术设计出的新型顶驱——直驱式顶驱装置.该顶驱装置采用大功率交流变频电动机直接驱动主轴,与传统的顶驱相比取消了机械变速机构,实现了电机与机械的相互融合.国外现场使用情况表明:与传统同型号的顶驱相比,不仅明显提高连续钻井作业扭矩,并且显著降低设备使用故障率与维护强度,增强了应对钻井事故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可靠性、经济性和良好的推广前景.【期刊名称】《石油矿场机械》【年(卷),期】2012(041)001【总页数】4页(P72-75)【关键词】直驱顶驱;机电一体化;机电融合;可靠性【作者】张东海;陈俊;蒋谊;高杭【作者单位】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成都610036;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成都610036;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成都610036;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成都6100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922顶驱装置自1982年问世以来,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开发,已在海洋和陆地多种钻机装备上逐步得到了推广和应用[1-4]。
VARCO顶驱常见故障
常见问题
一、司钻箱所有指示灯不亮,ET200未工作?
原因:司钻箱未上电
故障确认方法:用万用表量司钻箱的进线电压
排除过程:
1、检查房内司钻箱电源是否正常
2、司钻箱供电开关是否合闸
3、司钻箱供电电缆及接插件是否正常(可用万用表打通断)
4、确认是否有接地(会造成电压不足)
二、司钻箱所有指示灯不亮,ET200工作?
原因:司钻箱与CPU300,未有通迅
故障确认方法:ET200的,BF灯闪烁
排除过程:
1、确认ET200地址,450T地址为7,350T地址为3
2、检查终端电阻设置是否正确(首尾的终端电阻设为ON,中间的为OFF)
3、检测通迅电缆与接插件的通断
三、主电机抖动,扭矩表值很大?
1、确认是否处于刹车状态
2、主电机的三相相序A、B、C接错,任调两相即可
四、变频器报008,无法复法?
原因:变频器处于脉冲封锁状态,无法启动。
方法:检查急停线是否断开,如短开,接上即可,此点为常闭点。
五、用司钻箱操作电磁阀未有动作,但用手动操作有动作?
原因:电磁阀未得电
排除过程:
1、确认线路通断
断电,并用万用表测房内对应的端子排,如测得有60欧姆左右的电阻,说明线路没问题,如果没有电阻,说明线路已断。
如果是接插件有问题,可以及更换接插件。
如果现场没有条件或是电缆断线,可以用跳线的办法解决。
(跳线方法见后)。
2、如果线路没问题,则先检测司钻箱一、通迅是否正常二、对应的司钻箱按钮是否正常三、对应的模块是否正常
3、如果司钻箱也没问题,检查房内对应的模块、继电器及电源供电是否正常。
六、跳线方法
在出现紧情况下,可能会跳线解决,跳线过程:
前提:确认原有线路已坏,才能跳线
1、利用目前有效的线路做母线(基准线),例如前倾好用,可以用前倾做基准线。
2、将目标线(准备跳的线),在顶驱接线盒内与母线短接,万用表的欧姆档,在房内测电阻,如果很小,5欧姆以下,表明目标线为正常。
3、在顶驱接线盒内,拆下原有已坏电路,将目标线与设备连接,在电控房内,将目标线与输出信号(输出动力)连接。
并上电检测效果。
4、改完后,在原图处标明,所跳之线,以备后用。
七、主电机可以启动,但启动后30秒左右,自动停止,系统报故障,复位后,现象依旧?
原因:主要为风压开关失灵造成。
风机启动过程中,风压建立
要比启动信号晚,同时也为避免风压波动和短时干扰造电机误停,
风压开关失效后30秒左右,主电机才会停止。
方法:
1、启动主电机,确认出风口出风量是否正常。
2、如果出风正常,可在房将风机输出线拆下,并短接对应的PLC输出点。
启动主电机测试,正常后做好记录。
八、启动主电机时,风机断路器跳闸,主电机不启?
原因:主电机不能启动是由于风机未启动造成,所以要先解决
风机跳闸问题。
造成断路器跳闸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相间短路,二、接地,三、缺相。
方法:用万用表测对应电机的接触器下端,1、检测三相间的电阻,如果有任两相之间电阻无限大,说明相间断路,如明显小于另
两相电阻,说明短路。
2、检测三相对地电阻,如果过小,说明接地。
只要按顺序检查电缆、接插件、电机接线盒即可。
推荐的检修的方法:1、断开接插件,量电缆测的短路,断路和
接地,如果没问题,说明电缆没问题。
2、断开接线盒内线路,量输
入侧的短路,断路和接地,如果没问题,说明输入侧电缆没问题3、打开接线盒,检测电机的短路,断路和接地
九、系统未报故障,主电机不启动,复位后依旧?
原因:主电机启动条件不满足
方法:主电机启动条件如下
1、风机合闸/润滑泵合闸(保证合闸后的辅助触点为闭合状态)
2、司钻箱手轮回零
3、变频器为O009 ,整流为O008
4、司钻箱/CPU/变频器通迅正常
5、未有任何系统故障
十、现象:通讯正常,液压系统一切正常,变频器显示正常
(整流部分为O008、逆变部分为O009),但主电机启动即报F082
故障。
原因:通讯故障或屏蔽不好。
处理过程如下:
1、将房内PROFIBUS总线连接线拆开,用万用表测量通讯线电
阻值,与变频器连接的线为开路;与司控箱连接的通讯线为190多
欧电阻。
判断为司控箱处的通讯线有问题。
2、将司控箱处插接件拆开,发现红绿两根通讯线铰接在一起。
将插接件从新焊接,安装后,启动主电机,仍报F082,判断为屏蔽
接触不良。
3、将对应的插接件打开,发现其屏蔽线压在绝缘体里面,没
有和壳体接触,将屏蔽线接壳后启动主电机,问题解决。
十一、在顶驱平放出厂或搬家时要将主电机的出风口和进风口
封好,防止雨水或异物掉入主电机中。
经常检查风道密封,如出现
漏风或漏水现象,要及时处理。
必要时要将主电机的隔栏用密封胶
封死。
十二、在执行顶驱上卸扣操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背钳的使用条件,如违章使用则很容易损伤背钳。
上卸扣旋扣过程中不要夹背钳,只有在加扭过程中要夹紧背钳。
具体过程如下:
1、上扣:下放顶驱对扣,打“上卸扣”、“正转”、“旋扣”,待扣旋满后打背钳“夹紧”、“加扭”。
2、卸扣:打“上卸扣”、“反转”、背钳“夹紧”“加扭”,待扣崩开后松开背钳,打“旋扣”直至将扣卸开。
十三、顶驱电控房三项进线对地绝缘低,用钳型表测量为3k欧左右。
将600—380断路器下端脱开,分别测每项对地绝缘均正常,说明控制线路没有问题;将进线的一项脱开,测出进线的端子排对地绝缘低,进一步拆下到电压表的线路,绝缘正常,确定为此线路问题。
将此线路两端开路,测试对地绝缘,仍为1.7k欧,判断为线绝缘低。
拆下后房子绝缘正常。
十四、现象:上扣扭矩手轮大于20KN.m,液压泵自动停止。
原因:程序中急停的中间输出继电器M0.5,而上扣扭矩手轮为MW0,当上扣扭矩手轮向上旋转时,到一点使M0.5置位为1,液压泵自动停止。
解决方法:将M0.5改为程序中不用的M35.5。
十五、现象:背钳在任何条件都可以夹紧,只有在“调试”位或是“上卸扣”、“正、反转”时可以放松。
原因:背钳的输入点反了,而在调试时将输出点也取反。
也就是将背钳“加紧”的程序用在了“放松”上。
解决方法:将背钳的输入和输出点同时取回来。
十六、现象:G150变频器,主电机启动后一段时间自动停止,报F10910(额定值工间休息)。
原因:通信线受干扰,1、profibus总线连接器内做线不规范(裸露的电线太长或屏蔽做的不规范);2、插头内的屏蔽需接,或两根电线缴在一起。
3、在测量通信线时切记要将PLC和变频器电源都切断,如变频器未断电则容易烧毁CU320。
4、CU320内硬件profibus地址要和软件设定的一致。
解决方法:1、重做通信线接头,确保通信线做的规范。
2、将司钻箱、PLC、CU320三点共地。
十七、现象:背钳放松位失灵,安装调试时好用过一次,后测
量电阻为开路。
原因:在电控房内测量为开路,后将接线箱打开,
测量仍为开路,将电磁阀接线盖打开测量电阻正常,测量导线不通,将接线箱内的线拆下,测量导线正常,判断为接线端子压接到绝缘
皮上,导致线路不通。
解决方法:重新接线,故障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