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数据库教案教学设计(完整版)电子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81.96 KB
- 文档页数:124
《MySQL数据库实用教程》电子教案第一章:MySQL数据库简介1.1 课程目标了解MySQL数据库的历史和发展掌握MySQL数据库的特点和应用场景了解MySQL数据库的安装和配置1.2 教学内容MySQL数据库的历史和发展MySQL数据库的特点和优势MySQL数据库的应用场景MySQL数据库的安装和配置步骤1.3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MySQL数据库的历史、特点和应用场景演示:展示MySQL数据库的安装和配置过程互动: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1.4 课后作业了解并总结其他数据库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完成MySQL数据库的安装和配置第二章:MySQL数据库的基本操作2.1 课程目标掌握MySQL数据库的创建、删除和使用掌握MySQL数据库表的创建、删除和修改掌握MySQL数据库表中数据的插入、查询和修改2.2 教学内容MySQL数据库的创建、删除和使用MySQL数据库表的创建、删除和修改MySQL数据库表中数据的插入、查询和修改2.3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MySQL数据库的创建、删除和使用方法演示:展示MySQL数据库表的创建、删除和修改过程互动: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2.4 课后作业练习创建、删除和使用MySQL数据库练习创建、删除和修改MySQL数据库表练习插入、查询和修改MySQL数据库表中的数据第三章:MySQL数据库的进阶操作3.1 课程目标掌握MySQL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掌握MySQL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掌握MySQL数据库的性能优化3.2 教学内容MySQL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MySQL数据库的安全管理MySQL数据库的性能优化3.3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MySQL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方法演示:展示MySQL数据库的安全管理和性能优化技巧互动: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3.4 课后作业练习备份和恢复MySQL数据库学习并了解MySQL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方法学习并了解MySQL数据库的性能优化技巧第四章:MySQL数据库的编程应用4.1 课程目标掌握MySQL数据库的存储过程和触发器掌握MySQL数据库的视图和索引掌握MySQL数据库的存储引擎4.2 教学内容MySQL数据库的存储过程和触发器MySQL数据库的视图和索引MySQL数据库的存储引擎4.3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MySQL数据库的存储过程、触发器、视图、索引和存储引擎的概念和使用方法演示:展示MySQL数据库的存储过程、触发器、视图、索引和存储引擎的实际应用示例互动: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4.4 课后作业练习创建和调用MySQL数据库的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练习创建和使用MySQL数据库的视图和索引学习并了解MySQL数据库的存储引擎的选择和配置方法第五章:MySQL数据库的实战应用5.1 课程目标掌握使用MySQL数据库进行网站数据管理的方法掌握使用MySQL数据库进行大数据处理的方法掌握MySQL数据库的分布式应用和集群管理5.2 教学内容使用MySQL数据库进行网站数据管理使用MySQL数据库进行大数据处理MySQL数据库的分布式应用和集群管理5.3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使用MySQL数据库进行网站数据管理和大数据处理的方法演示:展示MySQL数据库的分布式应用和集群管理的实际应用示例互动: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5.4 课后作业练习使用MySQL数据库进行网站数据管理学习并了解使用MySQL数据库进行大数据处理的方法学习并了解MySQL数据库的分布式应用和集群管理的配置和部署方法第六章:使用SQL语句操作MySQL数据库6.1 课程目标掌握SQL语句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掌握使用SQL语句创建、删除和修改数据库表掌握使用SQL语句插入、查询和修改数据6.2 教学内容SQL语句的基本结构使用SQL语句创建、删除和修改数据库表使用SQL语句插入、查询和修改数据6.3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SQL语句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演示:展示使用SQL语句创建、删除和修改数据库表以及插入、查询和修改数据的过程互动: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6.4 课后作业练习编写SQL语句创建、删除和修改数据库表练习编写SQL语句插入、查询和修改数据第七章:MySQL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7.1 课程目标掌握MySQL数据库的备份方法掌握MySQL数据库的恢复方法掌握MySQL数据库的还原方法7.2 教学内容MySQL数据库的备份方法MySQL数据库的恢复方法MySQL数据库的还原方法7.3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MySQL数据库的备份、恢复和还原方法演示:展示MySQL数据库的备份、恢复和还原的实际操作过程互动: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7.4 课后作业练习使用MySQL数据库的备份方法进行数据备份练习使用MySQL数据库的恢复方法进行数据恢复练习使用MySQL数据库的还原方法进行数据还原第八章:MySQL数据库的安全管理8.1 课程目标掌握MySQL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概念掌握用户权限管理方法掌握SQL注入防护方法8.2 教学内容MySQL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概念用户权限管理方法SQL注入防护方法8.3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MySQL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概念、用户权限管理方法和SQL注入防护方法演示:展示MySQL数据库的用户权限管理和SQL注入防护的实际操作过程互动: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8.4 课后作业练习使用用户权限管理方法设置用户权限学习并了解SQL注入防护方法第九章:MySQL数据库的性能优化9.1 课程目标掌握MySQL数据库的性能优化方法掌握索引优化方法掌握查询优化方法9.2 教学内容MySQL数据库的性能优化方法索引优化方法查询优化方法9.3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MySQL数据库的性能优化方法、索引优化方法和查询优化方法演示:展示MySQL数据库的索引优化和查询优化的实际操作过程互动: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9.4 课后作业练习使用索引优化方法优化数据库索引练习使用查询优化方法优化数据库查询第十章:MySQL数据库的实战应用案例分析10.1 课程目标学习MySQL数据库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案例分析MySQL数据库在实战中的性能优化方法掌握MySQL数据库在实战中的安全防护措施10.2 教学内容MySQL数据库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案例MySQL数据库在实战中的性能优化方法MySQL数据库在实战中的安全防护措施10.3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MySQL数据库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案例和实战中的性能优化方法、安全防护措施演示:展示MySQL数据库在实战中的应用案例和性能优化、安全防护的实际操作过程互动: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10.4 课后作业学习并分析MySQL数据库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案例学习并了解MySQL数据库在实战中的性能优化方法和安全防护措施重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MySQL数据库实用教程》电子教案,共包含十个章节。
《MySQL数据库》教案教案(首页)教案编写时间:2.预留版面不够可另附页。
第1章数据库设计概述一、教学目的:【了解】:本章抛开MySQL讲解关系数据库设计的相关知识,以“选课系统”为例,讲解“选课系统”数据库的设计流程。
【掌握】: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具备一定的数据库设计能力二、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E-R图的设计。
教学难点是关系数据库的设计。
三、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关系数据库的设计。
四、教学进程(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教学内容:本章首先介绍数据库概述,然后介绍数据库设计的相关知识,并以选课系统E-R图为例介绍关系数据库的设计过程。
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可以了解关系数据库的设计流程。
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导入、案例教学、课堂讨论、作业讲评。
教学方法:以多媒体讲授为主,适当结合提问、设问、讨论等方法。
内容提要:1.1 数据库概述1.1.1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1.1.2 关系数据库1.1.3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1.2 数据库设计的相关知识1.2.1 商业知识和沟通技能1.2.2 数据库设计辅助工具1.2.3 “选课系统”概述1.2.4 定义问题域1.2.5 编码规范1.3 E-R图1.3.1 实体和属性1.3.2 关系1.3.3 E-R图的设计原则1.4 关系数据库设计1.4.1 为每个实体建立一张数据库表1.4.2 为每张表定义一个主键1.4.3 增加外键表示一对多关系1.4.4 建立新表表示多对多关系1.4.5 为字段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1.4.6 定义约束(constraint)条件1.4.7 评价数据库表设计的质量1.4.8 使用规范化减少数据冗余1.4.9 避免数据经常发生变化4、课后小结和布置作业(5分钟)讨论与思考:1.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常用的数学模型有哪些?2.您听说过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有哪些?数据库容器中通常包含哪些数据库对象?3.通过本章知识的讲解,SQL与程序设计语言有什么关系?4.通过本章的学习,您了解的MySQL有哪些特点?5.通过本章的学习,您觉得数据库表与电子表格(例如Excel)有哪些区别?6.您所熟知的数据库设计辅助工具有哪些?您所熟知的模型、工具、技术有哪些?7.请您罗列出“选课系统”需要实现哪些功能,使用数据库技术能够解决“选课系统”中的哪些商业问题?8.您所熟知的编码规范有哪些?9.您是如何理解“E-R图中实体间的关系是双向的”?能不能举个例子?10.E-R图中,什么是基数?什么是元?什么是关联?作业:1.根据本章的场景描述——“很多团购网站在网上对房源进行出租”的E-R图,请设计该场景描述的数据库表。
《MySQL数据库实用教程》电子教案章节一:数据库基础知识1. 数据库的概念与分类2. 数据模型与数据库设计3. 关系型数据库简介4. MySQL数据库的安装与配置5. MySQL数据库的简单操作章节二:SQL语言基础1. SQL语言简介2. 数据定义语句3. 数据查询语句4. 数据更新语句5. 数据控制语句章节三:数据库设计与管理1. 数据库设计原则与步骤2. 表的设计与创建3. 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4. 数据库的安全与权限管理5. 数据库性能优化章节四:MySQL存储引擎与索引1. MySQL存储引擎简介2. InnoDB存储引擎的特点与配置3. MyISAM存储引擎的特点与配置4. 索引的概念与分类5. 索引的设计与优化章节五:MySQL高级应用1. 存储过程与触发器2. 用户定义函数3. 视图的使用4. 数据库事务处理5. 数据库集群与高可用性章节六:关系代数与SQL1. 关系代数基本运算2. 关系代数高级运算3. SQL与关系代数的联系4. 利用关系代数优化SQL查询5. 练习与案例分析章节七:数据库完整性约束1. 实体完整性2. 参照完整性3.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4. 完整性约束的实现与违反处理5. 练习与案例分析章节八:数据库关系操作1. 插入操作2. 删除操作3. 更新操作4. 事务与并发控制5. 练习与案例分析章节九:MySQL函数与表达式1. 数值函数2. 字符串函数3. 日期和时间函数4. 聚合函数5. 表达式与函数的综合应用6. 练习与案例分析章节十:MySQL备份与恢复策略1. 备份策略的选择2. 备份命令与操作3. 恢复命令与操作4. 备份与恢复的综合案例5. 练习与案例分析章节十一:MySQL性能优化1. 查询优化基础2. 索引优化3. 存储引擎选择与优化4. 服务器参数调优5. 性能监控与分析工具章节十二:MySQL高级特性1. 全文索引与搜索2. 空间数据类型与地理信息查询3. 事件调度器与定时任务4. 复制与分区5. 练习与案例分析章节十三:MySQL与Python编程1. Python MySQLdb库入门2. Python操作MySQL数据库实例3. 使用PyMySQL进行数据库连接4. 利用MySQL进行数据分析与挖掘5. 练习与案例分析章节十四:MySQL安全与维护1. 用户权限管理2. 安全策略与最佳实践3. MySQL的备份与恢复策略4. MySQL故障排除与维护5. 练习与案例分析章节十五:实战项目与案例分析1. 企业级数据库设计与应用案例2. MySQL在Web应用开发中的实践3. 数据库性能监控与优化案例4. MySQL在云计算与大数据中的应用5. 实战项目总结与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MySQL数据库实用教程》的教学内容,包括数据库基础知识、SQL语言基础、数据库设计与管理、MySQL存储引擎与索引、MySQL高级应用、关系代数与SQL、数据库完整性约束、数据库关系操作、MySQL函数与表达式、MySQL备份与恢复策略、MySQL性能优化、MySQL高级特性、MySQL与Python编程、MySQL安全与维护以及实战项目与案例分析等十五个章节。
教学过程:(数据库基础知识)一、提出需求,导入学习任务(1)谈一谈对数据库学习的必要性,引出本节所需知识内容。
●数据在项目乃至现实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例如,对于销售人员,客户资源就是其产生经济价值的关键因素。
而资源(数字、文字、图形、声音等)我们就将其称为“数据”,那么如何妥善保存数据呢?●现如今,通常使用数据库技术管理数据,它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
●引出本节课要讲解的内容,数据库的概述、发展历程、与数据库相关的概念(三级模式、二级映像、数据模型、关系运算)、SQL语言、常见的数据库产品(2)明确学习方向。
【知识点】数据库与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三级模式和二级映像数据模型和关系运算SQL语言常见数据库产品【能力点】能够理清与数据库相关的概念掌握数据表的安装与配置二、明确目标,完成任务实现1.介绍数据库●讲解数据库的应用场景及其作用。
➢应用场景:互联网、银行、通讯、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领域,都存在着大量的数据。
➢作用:减少数据存储冗余、实现数据共享、保障数据安全,以及高效地检索和处理数据。
●展示图片,讲解数据(Data)、数据库(DB)、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应用程序、数据库系统(DBS)之间的关系及概念。
➢数据(Data):凡是在计算机中用来描述事物的信息都可称作数据。
如数字、文字、图像、声音等。
➢数据库(Database,DB):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专门用于创建和管理数据库的一套软件,介于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之间,如MySQL、Oracle、SQL Server、DB2等。
➢数据库应用程序:用于与DBMS进行通信,方便用户访问和管理DBMS中存储的数据。
➢数据库系统(DBS):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除了数据库,还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数据库应用程序等。
2.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主要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人工管理阶段:计算机没有磁盘,数据的输入、存取等,需要人工操作,并给出此阶段的4个特点。
➢文件系统阶段:数据以文件为单位保存在外存储器上,由操作系统管理,程序和数据分离,实现了以文件为单位的数据共享。
并给出此阶段的3个特点。
➢数据库系统阶段:提高数据管理的效率,解决多用户、多应用程序共享数据的需求。
并给出此阶段的4个特点3.三级模式和二级映像●三级模式的由来➢三级模式结构(ANSI-SPARC体系结构):也称为三层体系结构。
➢ANSI(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美国国家标准学会➢SPARC(Standards Planning And Requirements Committee):ANSI所属的标准计划与需求委员会➢在1971年公布的研究报告中提出了ANSI-SPARC体系结构➢ANSI-SPARC最终没有成为正式标准,但它仍是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础。
●三级模式的层次结构➢三级模式是指数据库管理系统从三个层次来管理数据三个层次:外部层、概念层和内部层三个层次对应三种不同类型的模式:分别是外模式、概念模式和内模式。
➢外模式:面向应用程序,描述用户的数据视图(View)。
➢概念模式:又称为模式、逻辑模式,面向数据库设计人员,描述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
➢内模式:又称为物理模式、存储模式,面向物理上的数据库,描述数据在磁盘中如何存储➢以具体的案例讲解何为外模式、概念模式和内模式。
●什么是二级映像➢二级映像:为使三级模式之间产生关联,在外模式与概念模式之间一种映像,概念模式与内模式之间存在一种映像,将其统称为二级映像➢二级映像是一种规则,它规定了映像双方如何进行转换。
➢通过二级映像,体现了逻辑和物理两个层面的数据独立性。
➢逻辑独立性:外模式/概念模式映像体现了逻辑独立性。
逻辑独立性是指当修改了概念模式,不影响其上一层的外模式。
举例:一张数据表的内容拆成了两个表,但不影响通过视图提供给用户的数据。
➢物理独立性:概念模式/内模式映像体现了物理独立性。
物理独立性是指修改了内模式,不影响其上层的概念模式和外模式。
举例:同样的Excel表数据,更换文件格式为xls和xlsx,但文件打开后的显示的内容一般并不会改变。
补充讲解:数据库相关的人员(DBA、应用程序员、最终用户)工作职能。
4.数据模型●数据库的类型通常按照数据模型(Data Model)来划分。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它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
➢数据模式用来描述数据,可以理解成一种数据结构。
➢常见的3种基本数据模式: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目前使用最多的就是关系模型,建立在关系模型基础上的数据库称为关系型数据库。
如,MySQL就是一种关系型数据库。
●理解关系模型的理论知识:数据建模、概念模型的术语、E-R图、关系模型、关系模型的完整性。
➢数据建模:对现实世界中的各类数据的抽象组织。
大致分为3个阶段:概念建模阶段、逻辑建模阶段、物理建模阶段相应的产物分别是: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概念模型的术语:实体、属性、联系、实体型、实体集。
举例并讲解每个术语的含义。
➢E-R图:实体-联系图,是一种用图形表示的实体联系模型。
讲解各个图形的含义,并演示如何绘制E-R图。
➢关系模型中的基本概念:关系、属性、元组、域、关系模式、键。
讲解并举例演示各个基本概念的含义。
➢关系模型的完整性为了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正确性和相容性,需要对关系模型进行完整性约束。
完整性通常包括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通过举例讲解完整性,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5.关系运算●关系模型、关系代数与关系运算➢关系模型可以使用关系代数(Relational Algebra)来进行关系运算。
➢关系代数是一种抽象的查询语言,是研究关系模型的数学工具。
➢关系代数运算符主要包括并、差、交、笛卡尔积、选择、投影、连接和除。
➢展示关系代数运算符,并举例分别讲解各运算符的使用。
6.SQL语言●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
➢IBM公司于1975~1979年之间开发出来。
➢在20世纪80年代,SQL被ANSI和ISO定义为关系型数据库语言的标准。
ANSI:美国国家标准学会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各大数据库厂商的数据库产品从很大程度上支持了SQL-92标准。
在实践过程中对SQL标准作了一些修改和补充。
➢不同数据库产品的SQL仍然存在少量的差别。
●SQL的组成部分。
➢数据定义语言(DDL):如CREATE、ALTER、DROP等。
➢数据操作语言(DML):如INSERT、UPDATE、DELETE等。
➢数据查询语言(DQL):如SELECT等。
➢数据控制语言(DCL):如GRANT、REVOKE、COMMIT、ROLLBACK等。
补充讲解:SQL语句三级模式之间的关系、数据库访问接口。
7.常见的数据库产品●介绍4种常见的数据库产品,讲述各自的特点。
补充讲解:非关系型数据库的产品以及各自的特点。
三、归纳总结,布置课后作业(1)回顾上课前的学习目标,对本节课知识点进行总结。
(2)使用博学谷系统下发课后作业。
(数据库设计概述、数据库设计范式、数据建模工具)一、提出需求,导入学习任务(1)回顾1~3章的内容,数据库的相关概念、数据库、数据表及数据的操作,引出如何设计出一个合理、规范和高效的数据库。
(2)明确学习方向。
【知识点】数据库设计概述数据库设计范式数据建模工具【能力点】了解数据库设计的流程掌握数据设计的范式及建模工具的使用二、明确目标,完成任务实现1.数据库设计的6个阶段●需求分析。
➢收集数据:可以利用数据流图等工具辅助分析与理解。
➢解决冲突:包括命名冲突(同名异义、异名同义)、属性冲突、结构冲突。
➢为数据形成一些标准,如商品编号一共有多少位。
●概念数据库设计。
➢对用户的需求进行综合、归纳、抽象,形成概念模型。
➢一般通过E-R图直观呈现数据及数据之间联系等。
●逻辑数据库设计。
➢在E-R图完成后,将其转换为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如关系模型),完成实体、属性和联系的转换。
➢遵循一些规范化理论,尽量避免出现大量冗余、插入异常、删除异常等问题。
●物理数据库设计。
➢确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文件类型等。
➢DBMS为了保证其独立性与可移植性,承担了大部分任务。
➢数据库设计人员只需要考虑硬件、操作系统的特性,为数据表选择合适的存储引擎,为字段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等,以及评估磁盘空间需求等工作。
●数据库实施。
➢使用SQL语句创建数据库、数据表。
➢编写与调试应用程序。
●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在数据库系统正式投入运行后,进行一些维护、调整、备份、升级等工作。
2.数据库设计范式●范式与范式的级别。
➢范式:数据库设计要满足一定的规范化要求。
➢最常用的有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和第三范式(3NF)。
➢一般来说,数据库设计只需满足第三范式(3NF)就可以了。
●第一范式(1NF)。
➢第一范式(1NF)是指数据库表的每一列都是不可分割的基本数据项,同一列中不能有多个值,即实体中的某个属性不能有多个值,或不能有重复的属性。
➢特点:遵从原子性,属性不可再分。
➢通过用户和用户联系方式表的设计举例说明不满足第一范式存在的问题,如何通过符合第一范式的方式设计数据表。
●第二范式(2NF)。
➢前提条件:必须先满足第一范式。
➢第二范式要求实体的属性完全依赖于主键,不能仅依赖主键的一部分(对于复合主键而言)。
➢特点:遵从唯一性,非主键字段需完全依赖主键。
➢通过用户和订单表的设计举例说明不满足第二范式存在的问题,如何通过符合第二范式的方式设计数据表。
●第三范式(3NF)。
➢前提条件:必须先满足第二范式。
➢第三范式要求一个数据表中每一列数据都和主键直接相关,而不能间接相关。
➢特点:非主键字段不能相互依赖。
➢通过用户表和折扣表的设计举例说明不满足第三范式存在的问题,如何通过符合第三范式的方式设计数据表。
补充讲解:什么函数依赖,函数依赖的分类,什么是反范式,何时使用反范式。
3.数据建模工具●常用建模工具:ERwin Data Modeler、Power Designer、MySQL Workbench等。
➢MySQL Workbench由MySQL官方出品,具有开源和商业两个版本,支持Windows和Linux系统。
●MySQL Workbench的使用。
➢打开后的面板介绍。
➢EER图是指增强版的E-R图,更加适合专业人员进行数据建模,在绘制完成后可以直接转换成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