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数据库应用教学大纲
- 格式:pdf
- 大小:187.03 KB
- 文档页数:3
MySql数据库教学大纲下面是一个基本的MySQL数据库教学大纲的示例:课程名称:MySQL数据库教学目标:通过学习MySQL数据库,使学生掌握数据库基本概念、SQL查询语言和数据库管理技术,具备数据库设计和开发的基本能力。
课程内容:1. 数据库基础知识- 理解数据库的概念和作用- 了解数据模型和关系型数据库- 掌握SQL语言的基本知识2. MySQL数据库安装和配置- MySQL软件的安装和配置- 熟悉MySQL服务的启动、停止和管理- 配置MySQL的参数和安全设置3. 数据库设计与规范化-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化理论- 掌握实体-关系模型的设计方法- 学习使用实体-关系图工具设计数据库模式4. SQL查询语言- 理解SQL的基本语法和查询约束- 掌握SELECT语句的使用和各种查询操作(过滤、排序、连接等)- 学习使用子查询和聚合函数进行高级查询5. 数据库管理- 数据库和表的创建、修改和删除- 学习使用索引和视图提高查询效率- 掌握事务管理和并发控制技术6. 数据库编程接口- 学习使用编程语言(如Python、Java)与MySQL数据库进行交互- 掌握基本的数据库连接和操作方法- 学习使用SQLAlchemy等ORM框架简化数据库操作7. 数据库安全和备份- 理解数据库安全性的重要性- 学习数据库用户和权限管理的方法- 学习数据库备份和恢复的方法8. 数据库性能优化- 了解数据库性能优化的基本原则- 学习使用索引和查询优化技巧- 学习使用数据库监控工具进行性能优化和故障排查评估方式:- 课堂作业和实验:完成数据库设计和查询练习- 项目实践:设计和实现一个数据库系统- 考试: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综合测试。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一)课程代码:(二)课程中文名称: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三)课程英文名称: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Database(四)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五)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六)开课单位:(七)教学时间安排:第 5 学期(八)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九)后续课程:网络程序开发、大数据技术原理及应用(十)学时、学分安排:《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是计算机类各专业的必修课,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原理部分以数据库技术的实际应用为目标,重点讲述数据库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应用部分以数据库应用开发为主,介绍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步骤和范例。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在掌握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原理的基础上,能熟练使用SQL语言在某一个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上进行应用操作;掌握数据库原理、方法及步骤,具有数据库设计以及应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能力。
达成支撑专业学习成果相应的指标点。
课程目标对学生能力要求如下:课程目标1. 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阅读并理解数据库相关教材、参考书和科技文献,不断地扩展知识面,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更新知识结构。
课程目标2. 掌握关系代数语言的使用;能够熟练使用SQL语句进行数据操纵和数据定义。
课程目标3. 了解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掌握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能够利用分解算法将关系模式进行合理的分解;掌握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数据库系统维护的相关概念和应用。
课程目标4. 能够在MySQL平台环境和开发工具下使用SQL语句进行数据操纵和数据定义。
课程目标5. 具备良好的沟通、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1.理论教学第1章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章节学时:(总学时:4学时;理论学时:4学时;实验学时:0学时)具体内容:(1)数据库系统概述(数据库系统概念;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数据库系统特点)。
《MySQ1数据库》教学大纲一、适用对象适用于本科和专科学生。
二、课程性质数据库是数据管理的最新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作为信息系统核心和基础的数据库技术在各级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数据库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也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商务等非计算机专业本、专科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
MySQ1是一个由OraC1e公司开发的具有跨平台、开放源代码、体积小、速度快等特点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在信息管理系统和各类中小型网站的开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课程以数据库原理为基础,以Orac1e公司最新推出的MySQ18.0作为平台,内容包括数据库基础、MySQ1语言、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查询、视图和索引、MySQ1编程技术、MySQ1安全管理、备份和恢复、事务管理。
学生将对数据库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有较深刻的理解,掌握数据查询和编程的基本技术,掌握数据库系统安装、配置、管理和维护的基本技能,具备管理、设计和SQ1语言编程能力。
前序课程:计算机基础、C语言。
三、教学目的1.掌握数据库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
2.掌握数据查询和编程的基本技术,具备编写MySQ1查询语句的能力和数据库语言编程的能力。
3.掌握数据库系统安装、配置和数据库管理和维护的基本技能。
4.掌握设计数据库的基本方法,具备概念结构设计和逻辑结构设计的能力四、教材及学时安排教材:MySQ1数据库基础与应用,赵明渊,电子工业出版社,2023年3月学时安排:讲课32学时,实验32学时,共计64学时五、教学要求第1章MySQ1数据库系统教学要求:了解数据库的应用;理解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概念;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组成;了解数据模型的概念和数据模型的类型;理解关系数据库基本概念和关系运算;掌握依据需求分析进行概念结构设计和逻辑结构设计的技术和方法,具备根据需求分析阶段收集到的信息画出E-R图,并将E-R图转化为关系模式的能力;了解MySQ1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特点;掌握MySQ18.0的安装和配置操作;掌握MySQ1服务器的启动和关闭,掌握登录MySQ1服务器的两种方式,具备使用MySQ1命令行客户端和Windows命令行的能力;了解大数据的基本概念和处理过程。
《MySQL数据库管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课程代码:学分/总学时:3/72(其中课堂:36学时;课内实验:36学时)先修课程:计算机科学概论、数据库原理及应用适用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大数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相关专业一、课程性质与目的本课程主要讲述如何使用MySQL数据库对数据进行有效的组织、存储、管理、检索与维护,为后续系统开发与运维、商务智能等课程的学习奠定信息管理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有意识地搜集并利用数据提升工作效率与效能、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从而为我国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数据库是计算机软件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数据库管理系统是除操作系统之外最复杂、也最重要的系统软件。
它研究如何有效地存储、管理和使用数据,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基于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应用已成为计算机应用的主流,数据库应用领域也从数据处理、信息管理、事务处理扩大到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人工智能、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众多新的应用领域。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设计方法,以及MySQL 数据库的管理、操作和编程方法,并能合理地设计并使用MySQL数据库对具体领域中的大量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应用。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第1讲数据库概述(4学时)【基本内容】1.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2.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历程3.概念模型的概念、作用和E-R图的基本画法4.数据模型的概念、内容和常见的数据模型5.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及其两级映像功能【基本要求】1.掌握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2.了解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历程3.掌握概念模型和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作用4.了解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及其两级映像功能和数据独立性之间的关系【重点及难点】重点: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数据库系统和文件系统的区别和联系,概念模型的重要作用,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及其两级映像功能难点:数据库系统和文件系统的区别和联系,数据库系统的两级映像功能和数据独立性之间的关系【教学活动与教学方式】作为开篇,第一章为我们奠定数据库的概念基础,例如,什么是数据库,数据库系统相对于文件系统有哪些优点,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有什么样的重要作用,概念模型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有什么样的重要作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及其两级映像功能如何保证数据独立性等,从中我们可以领会数据库作为目前管理数据最有效手段在信息管理和各行各业信息系统中的基础地位和巨大作用。
《MySQL数据库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MySQL数据库应用总学时:64学分:4适用对象: 全校各专业先修课程:无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具备熟练使用MySQL数据库软件进行数据管理的能力。
课程目标及能力要求具体如下:课程目标1:能够利用数据库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针对具体的数据库应用,采用规范化的方法进行数据库设计,并建立其数学模型(E-R图和关系模型)。
课程目标2:熟练掌握SQL语句,并能够利用SQL语句实现设计好的关系模型。
课程目标3:能够针对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进行设置,并编写触发器和存储过程。
课程目标4:熟练掌握MySQL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定义和操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方法及基本要求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通过启发式和案例教学方式,将数据库在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案例融入到数据库基本理论及相关技术的讲解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据库相关知识。
教学方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工程观点的建立和工程分析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设计思政案例如下: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四、考核方式考核环节包括平时成绩、期中成绩及期末成绩。
总成绩以百分计,满分100分。
平时成绩满分10分,由课堂测验(含点名)构成,占总成绩10%;期中成绩满分30分,占总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满分100分,采用笔试方式考试,占总成绩60%。
总成绩计算方法:总成绩=(期末考试成绩×60%)+(期中成绩30%)+(课堂测验(含点名)10%)五、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体现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具备使用和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
具体地,学生应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库概念结构和逻辑结构的设计,会利用范式理论对数据库结构进行规范化;掌握并熟练运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定义和数据操作;能够编写存储过程和存储函数;理解数据库并发控制的机制;掌握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MySQL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战教程》课程大纲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1 课程性质与作用本课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将数据库理论和MySQL数据库操作与管理整合为一体,按照“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创建、数据库使用、数据库管理”的数据库应用过程组织教学。
使学习者掌握数据库的设计方法,熟练操作数据库管理系统My SQL,并能够利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和数据库对象操作,掌握数据维护方法,并对数据库的安全进行管理。
旨在培养学生对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操作与管理技能,对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岗位能力培养起主要支撑作用,为专业培养目标实现奠定重要基础。
1.2 课程基本理念“互联网+”时代,智慧职教mooc网络平台为依托,通过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数据库技术”课程(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王永红)实施线上教学。
根据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改革需求,落实“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提升学习体验”为目标的课程设计。
在线学习语境下,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使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避免单纯的在线学习或课堂教学的局限性。
利用微课、动画、短视频等形式,完美展现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同时实现在线作业、测验、讨论、考试等教学活动,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向教学方式混合化,教学资源开放化,学生学习个性化,学习过程社会化方向转变。
教师针对不同的教授对象和课程要求,利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灵活组织教学内容、辅助教学实施,实现教学目标,同时使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以外,通过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巩固所学及进行拓展学习。
1.3 课程设计思路本门课程遵循有效教学的基本规律,结合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的特征与需求,应用课程建设资源,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教学安排及呈现形式。
让学生通过短视频及微课进行前置学习,通过图文资料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动画理解难点,通过习题库完成单元测验,通过论坛在线讨论等。
《MySQL数据库》课程教学大纲学时:64学时(其中:讲课学时:24 上机学时:40)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java基础入门后续课程:Java面向对象编程、JavaWeb程序开发入门适用专业:信息及其计算机相关专业开课部门: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一、课程的性质与目标《MySQL数据库》是面向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涉及数据库基础知识、MySQL数据库的安装和配置、数据库和表的操作、事务管理、存储过程管理、视图管理、数据库的高级操作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数据库的基础知识,掌握MySQL的开发和管理技术。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数据库入门(4学时)[知识点]➢数据库存储结构➢SQL语言➢MySQL安装与配置➢MySQL目录结构➢MySQL的使用[重点]➢MySQL安装与配置➢MySQL的使用[难点]➢数据库存储结构[基本要求]➢了解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和SQL语言➢掌握MySQL的安装、配置和使用[实践与练习]动手安装和配置MySQL数据库,熟悉MySQL的使用。
第二章数据库和表的基本操作(7学时)[知识点]➢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数据类型➢数据表的基本操作➢表的约束➢设置表的字段值自增➢索引的创建和删除[重点]➢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数据类型➢数据表的基本操作➢表的约束➢索引[难点]➢表的约束➢索引[基本要求]➢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掌握数据类型➢掌握数据表的基本操作➢掌握表的约束➢掌握索引的创建和删除[实践与练习]建议考核课后习题,并安排上机,重点考核对数据库和数据表的操作以及索引的创建和删除。
第三章添加、更新与删除数据(6学时)[知识点]➢添加数据➢更新数据➢删除数据[重点]➢添加数据➢更新数据➢删除数据[难点]➢添加数据➢更新数据➢删除数据[基本要求]➢掌握向表中添加、更新和删除数据[实践与练习]建议上机动手添加、更新和删除数据,掌握MySQL提供的数据库操作语言,包括插入数据的INSERT语句,更新数据的UPDATE语句以及删除数据的DELETE 语句。
XX学院计算机系《MySql数据库》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一)本课程的性质《数据库(一)》主要面向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网络技术专业全体学生,是计算机软件技术、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承前启后的、必修的专业课程。
(二)本课程的任务本课程是计算机软件技术、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与web网站系统的开发相结合,随着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发展,掌握数据库的日常操作和维护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技能,因此该课程在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习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学习《数据库(一)》这门课程,应使学生了解数据库的基础知识、MySQL数据库的安装和配置、MySQL的常用命令、数据库和表的操作、视图管理和函数管理等内容,并初步具备数据库开发和管理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一)课程内容第1章理解数据库了解:什么是数据、数据的描述理解:数据模型的分类掌握:数据的完整性熟练掌握:数据库相关概念教学重点: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和结构教学难点: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第2章设计数据库了解:数据库设计的概述理解:需求的分析掌握:数据库的设计熟练掌握: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教学重点:数据库的物理设计教学难点:数据库的物理设计第3章创建数据库了解:MySQL概述理解:数据管理和数据库系统掌握:MySQL的安装与配置熟练掌握:数据库的创建、查看、修改和删除教学重点:数据库的相关操作教学难点:MySQL的配置与数据库的操作第4章数据库的基本应用了解:数据表的概述理解:数据的完整性与字段约束掌握:表的结构及表的操作熟练掌握:表中数据的查询教学重点:表中数据的查询、插入、修改与删除教学难点:SQL语句的使用第5章数据库的高级应用了解:索引与视图的功能理解:数据库的存储过程掌握:索引与视图的创建熟练掌握:MySQL常用函数的使用教学重点:索引与视图的创建、MySQL常用函数教学难点:MySQL编程(二)实验、实训、实习内容实训一:数据库基础MySQL的安装(2学时)实训内容:在MySQL下创建数据库、删除数据库、修改数据库实训要求:在Windows下安装MySQL、配置并成功登录,能够独立完成数据库的相关操作。
《MySQL数据库应用与开发》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MySQL数据库应用与开发》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计算机应用、等相关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以目前流行的、应用广泛的、跨平台的、关系型的MySQL数据库为例,学习数据库中的高级结构化查询语言SQL和数据库管理与开发知识。
二、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本课程主要介绍数据库的基本概念,MySQL数据库的安装、配置等基本操作;MySQL的语言元素,SQL语言基础及MySQL的控制流语句,表、存储过程、触发器、视图、索引等数据库对象的创建与应用,数据检索及其应用;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MySQL的日志文件管理,MySQL的性能优化以及如何利用PHP和Java实现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等。
2.能力目标学生学习后能够解决的问题。
使学生初步掌握中小型数据库的基本操作,了解中小型数据库的管理方法,熟练掌握MySQL数据库系统下的如何利用数据库进行程序设计以实现数据检索、数据修改等基本操作,如何保证数据的精确性、安全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3.素质目标学生通过对MySQL数据库的理论知识学习与操作技能训练,要求熟悉MySQL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掌握MySQL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方法,具有相当的MySQL编程能力,以及高级管理和开发技能。
三、课程基本信息和内容要求(与教材无关)四、教学建议(实验、实践环节参照执行)1.教学方法《MySQL数据库应用与开发》是一门技术性课程,强调动手实践。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授课为主、课堂练习和上机实验为辅的方法进行教学。
作业可通过实例的形式,让学生在上机的时候,做一些小的实例,来掌握和巩固课堂所学,逐步培养其编程能力。
2.评价方法本课程在参考作业、出勤和实验成绩的基础上采用笔试方式,考核基本理论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满分为100分。
3.教学条件教学班规模按照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因演示程序的设计运行过程,需采用多媒体教室教学。
《M ySQl数据库》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611100805课程名称:MySQl数据库学时/学分:80 学时/5 学分先修课程:《计算机导论》、《程序设计基础》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开课教研室:软件工程教研室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 •课程性质:随着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发展,关系型数据库已成为市场主流。
由于MySQL数据库具有稳定、可靠、简单、安全而且开源等特性,MySQL数据库成为了关系型数据库的佼佼者,受到越来越多的用户青睐。
MySQL数据库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MySQL数据库工程师也因为其工作的重要性和技术性拥有了良好的待遇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MySQL数据库的结构原理和相关知识,掌握MySQl数据库日常操作和维护的技能,并具备一定数据库开发的能力。
2 •课程任务:本课程是面向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涉及数据库基础知识、MySQL数据库的安装和配置、数据库和表的操作、事务管理、锁管理、存储过程管理、视图管理、函数管理、应用程序开发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数据库的基础知识,掌握MySQL 数据库的开发和管理技术,并初步具备应用程序开发能力。
具体如下:(1)了解MySQL的特征及功能,掌握MySQL的基础知识和核心技术。
(2)掌握MySQ啲安装及配置,熟悉MySQL在应用程序中的作用。
(3)掌握MySQL数据库开发的全过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MySQL服务器的配置、MySQL存储引擎的概念、MySQL字符集、存储过程、函数、事务和锁管理。
教学难点:在学生没有数据库知识、没有太多编程知识的前提下进行数据库建模,开发小型软件项目。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对课程教学环节的要求: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MySQL命令以及SQL语句,并能熟练应用于中小型动态网站的建设中,在项目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具体如下:1.在掌握MySQL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结合实际开发案例,突出主要知识点,避免泛泛而谈。
《MySQL数据库应用与开发》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MySQL数据库应用与开发》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计算机应用、等相关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以目前流行的、应用广泛的、跨平台的、关系型的MySQL数据库为例,学习数据库中的高级结构化查询语言SQL和数据库管理与开发知识。
二、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本课程主要介绍数据库的基本概念,MySQL数据库的安装、配置等基本操作;MySQL的语言元素,SQL语言基础及MySQL的控制流语句,表、存储过程、触发器、视图、索引等数据库对象的创建与应用,数据检索及其应用;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MySQL的日志文件管理,MySQL的性能优化以及如何利用PHP和Java实现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等。
2.能力目标学生学习后能够解决的问题。
使学生初步掌握中小型数据库的基本操作,了解中小型数据库的管理方法,熟练掌握MySQL数据库系统下的如何利用数据库进行程序设计以实现数据检索、数据修改等基本操作,如何保证数据的精确性、安全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3.素质目标学生通过对MySQL数据库的理论知识学习与操作技能训练,要求熟悉MySQL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掌握MySQL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方法,具有相当的MySQL编程能力,以及高级管理和开发技能。
三、课程基本信息和内容要求(与教材无关)四、教学建议(实验、实践环节参照执行)1.教学方法《MySQL数据库应用与开发》是一门技术性课程,强调动手实践。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授课为主、课堂练习和上机实验为辅的方法进行教学。
作业可通过实例的形式,让学生在上机的时候,做一些小的实例,来掌握和巩固课堂所学,逐步培养其编程能力。
2.评价方法本课程在参考作业、出勤和实验成绩的基础上采用笔试方式,考核基本理论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满分为100分。
3.教学条件教学班规模按照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因演示程序的设计运行过程,需采用多媒体教室教学。
《MySQL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性质与定位《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是面向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涉及数据库基础知识、MySQL数据库的安装和配置、数据库和表的操作、事务管理、存储过程管理、视图管理、数据库的高级操作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数据库的基础知识,掌握MySQL的开发和管理技术。
(二)与相关课程的关系1.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C#初级程序设计》、《Java初级程序设计》2.后续课程《应用程序开发》、《JavaWeb程序设计》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数据库基础知识。
2.了解MySQL软件的安装与配置。
3.掌握MySQL的启动、登录以及配置方式。
4.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5.掌握数据表的基本操作。
6.了解不同的数据类型。
7.掌握表的各种约束。
8.掌握对数据进行增、删、改、查的相关操作。
9.掌握外键的概念,以及相关操作。
10.了解三种关联关系。
11.掌握多表的数据查询。
12.掌握子查询。
13.掌握几种聚合函数的使用。
14.可以为查询结果进行排序及合并。
15.了解事务的概念,会开启、提交和回滚事务。
16.掌握事务的4种隔离级别。
17.掌握存储过程的相关操作。
18.掌握索引的相关操作。
19.掌握触发器的相关操作。
20.掌握视图的相关操作。
21.掌握对数据库中数据的备份与还原。
22.理解数据库中不同用户的不同权限。
23.了解数据库的一些安全保护操作。
(二)能力目标1.具备数据库的相关操作能力。
能够创建数据库。
能够查看数据库能够删除数据库2.具备数据表的相关操作能力。
能够创建数据表能够查看数据表能够修改数据表的结构。
能够删除数据表3.具备数据的相关操作能力。
能够为数据表插入数据能够为数据表修改数据能够为数据表删除数据能够掌握单表的数据查询能够掌握多表的数据查询4.具备数据库的基本编程能力。
能够创建、查看、修改和删除存储过程能够创建、查看、修改和删除视图能够创建、查看、修改和删除索引能够创建、查看、修改和删除触发器5.具备数据库高级操作的能力。
《数据库原理》教学大纲48学时 3学分一、课程简介《数据库原理》课程是学科基础必修课,其先修课程是《离散数学》及《数据结构》,适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工程师)、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工程与信息安全专业。
该课程主要讲述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以及数据库设计的方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数据库系统理论基础上,具有设计和使用关系数据库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据库系统发展、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关系运算方法、结构化查询语言SQL的语法及功能、关系规范化理论、数据库设计理论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保护机制。
能够基于一个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数据库的建立和SQL查询操作。
了解数据库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
该课程相关原理和设计方法的学习,为学生达到“对本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具有分析、设计和实现等能力”的专业培养目标奠定基础。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四、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要求:了解:了解学习数据库原理课程的目的和意义;了解数据库系统的产生和发展;了解常用的数据模型的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及各自优缺点;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了解数据库应用系统常用的几种结构。
掌握:掌握数据库原理课程整体概貌和知识点之间关系和要求;掌握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应用系统概念;掌握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掌握数据库模型的基本概念;掌握E-R模型的绘制方法;掌握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两级转换的结构。
内容要点:●四个基本概念含义的理解和掌握●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模型组成要素●E-R图的绘制方法●关系数据模型●网状数据模型的操作●三级模式两级转换的体系结构●进一步加深数据库系统特点的理解和掌握➢第二章关系数据库教学要求:了解:了解关系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了解关系演算语言;了解关系代数优化的必要性;了解物理优化方法;了解全关系系统准则。
掌握:掌握关系的定义、码的定义及关系性质;掌握关系完整性约束;掌握九种关系代数语法及书写;掌握关系代数表达式的等价变换规则;掌握查询优化的策略和算法;掌握关系系统的分类及定义。
《MySQL数据库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及代码课程名称:MySQL数据库应用课程代码:XXXXXX二、适用教育层次及专业教育层次:高职专科适用专业:XXXX专业三、学分、学时学分数:4 学时数:64四、课程类型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课程类别:理论+ 实践课五、先修课程名称及代码一门编程类课程(任何语言,如C++、Java或Python等)六、教学目标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关系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能够正确使用MySQL开发环境创建和使用数据库,掌握数据结构设计、创建数据库和表、操纵数据和查询数据的技术,学会使用SQL语言编写视图、存储过程、存储函数、触发器等数据库对象,学会数据库安全管理和备份与恢复的方法,为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为继续学习,从事专业实践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1.知识目标(1) 掌握关系数据库理论、数据库建模、数据结构设计技术。
(2) 掌握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查询优化、视图、索引、SQL编程等。
(3) 了解事务和并发控制原理。
(4) 掌握数据库备份和恢复技术。
(5) 掌握数据库安全和运维技术。
2.能力目标(1) 具有进行小型数据库项目的需求分析能力。
(2) 具有进行小型数据库项目的设计开发能力。
(3) 具有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定义、操纵、查询和编程的能力。
(4) 具有基本的数据库运维管理能力。
3.素质目标(1) 具有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拥有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2) 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具有建立实验假设、探索查阅知识的能力。
(4) 能够运用系统性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
(5) 具有良好的变通能力、一定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6) 能负责地完成任务,具有严格的时间观念以及时间管理意识。
(7) 能了解本专业职业成长过程,并能做好个人的职业规划。
(8) 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形象。
七、教学内容及要求单元一了解数据库1.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MySQL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与其他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