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20世纪西方音乐及其发展

论20世纪西方音乐及其发展

论20世纪西方音乐及其发展
论20世纪西方音乐及其发展

论20世纪西方音乐及其发展

20世纪初,浪漫主义音乐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由此西方音乐大转折,跨步迈进了一个崭新的音乐时代。20世纪的西方音乐,与传统音乐体系迥然不同,不仅有所突破,还对固若金汤的作曲技法有所创新,审美视角、表情风格和作曲理念由此焕然一新。

一、20世纪西方音乐发展的初步认识

以20世纪为分界线,之前的音乐特色更多的表现人民的愿望、生活色彩、思想感情、艺术手法和社会生活等方面。作曲技法与创新上也无突破,比如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作曲技法遵循的是理性为先,稳重而严肃、严谨和谐、曲风淳朴;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作曲技法在很多时候还保留和继承着古典主义音乐的手法,注重来自民间的曲风素材并加以升华,但在整体上还是没有挣脱结构严谨的束缚。然而,随着20世纪的到来,音乐在形成各种流派的同时,出现了形式各样的音乐语言和风格。作曲家们也百花齐放,为自己的独树一帜和新异技法而废寝忘食。

1909年8月是西方音乐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水岭,随着勋伯格的第一首无调性作品《钢琴曲三首》创作定音,音乐正式迈入一个崭新的辉煌时代。人们的耳朵也随之享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音乐洗礼。

一个世纪的时间让人们应接不暇的是各种各样奇特怪异的音响、技法、谱式、观点、理论与创新想法。比如说电子音乐、表现主义音乐、计算机音乐、新古典主义音乐、偶然音乐、序列音乐等。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让人惊异的新事物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是过去几百年音乐发展的必然走势。经历每一个音乐巅峰时,总会适时出现新的音乐模式将其取代并把音乐发展延续下去。从巴洛克时期到古典主义时期的过渡,然后发展到了浪漫主义时期,继而在浪漫主义的后期阶段当时固有的音乐形式、语言和风格都发展到了顶峰。此时出现的音乐作品如斯克里亚宾的神秘和弦与德彪西模糊的调性,它们让当时的音乐创作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音响的效果更加丰满并复杂化,调性此时也面临着土崩瓦解。这些就成为了新音乐即将诞生的明显预兆。

二、20世纪西方音乐发展的两次高潮

不断标新立异的20世纪音乐发展中,经历过两次巅峰期。

20世纪一二十年代引发了第一次高潮,第一次世界大战让新的音乐创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还是出现了像勋伯格的十二音体系这样让人惊艳的音乐作品。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在1909年的第一首无调性钢琴作品之后3年里,又完成了《五首管弦乐曲》在伦敦进行首演,这是第一首用无调性技法完成的管弦乐作品。

它是进入现代音乐最早的流派,同印象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立,重点强调艺术家应具有自我体验与感受。表现主义音乐的最大特点就是使用了创新的音乐组织方法,逐步放弃了研究的调性到无调性之间过渡的过程。20世纪的20年代,新古典主义迅速发展起来,他们将目标转移至巴洛克与文艺复兴时期,努力在复古过程中探寻新的突破,以便能够重回古典,不断摒弃主观性,通过客观冷静的现代手法表现均衡的古典主义形式。

20世纪的新民族主义作曲家将研究的方向转移至民间,他们试图在现代与传统之间寻求音乐的创新道路。最早的民族音乐创始人之一的巴托克不断吸取和借鉴民间的音乐,经过不断尝试最终确定了自己的音乐创作风格。

1913年《春之祭》这个由斯特拉文斯基作曲的舞剧在巴黎进行演出。到了三四十年代,西方音乐到处充斥着新古典主义的气息,它已成为此时音乐发展的主流。

第二次顶峰期在五六十年代,这时的音乐发展有了更大的突破和影响,又增加了各种流派的实验音乐。噪音音乐在一二十年代已经销声匿迹,但在此时却又卷土重来。在新的技法条件下,派生出了空间音乐、具体音乐,还有偶然音乐、直觉音乐、电子音乐、概念音乐等。也

许这些新事物不是让广大听众所欣赏和接受,但这些音乐倡导的全新的音乐理念确实是值得我们推崇的。这种音乐革新、这种再创造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改变我们的观念去接受崭新的音乐形式与作曲技法,让我们不再用简单的习惯来评判一切。

三、20世纪西方音乐新作曲技法的发展变化

(一)调式音阶的颠覆创新

再强的真理也需要实践的证明,作曲家经历无数实践之后,终于将目光转向了民间音乐、民间调式,以此作为实践并创作的新素材。如吉卜赛大音阶、东方音阶等。对中古式加上现代化的作曲技法并加以创新的音乐形式,也成为某些作曲家的新宠,以至这种形式在音乐领域的地位不断攀升。这样的创新形式让大小调体系在音乐中的地位发生了改变,不再是主宰。作曲家巧妙融合两个调式,使其成为一体,这种创新理念是颠覆性的。

(二)节拍节奏的个性创新

节奏在传统意义上的终结,预示着它更加自由化、复杂化和不规则化。这样就意味着个性化的塑造和独特风格的激发达到了最大化。如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巴托克的《野蛮的快板》,这些新型音乐作品呈现出了不规则的最强音,其中包括复合节奏和交替节拍的手法运用。这些都体现出了作曲家超越自我,彰显个性的不羁思想,这也是让他们在20世纪音乐领域中独占鳌头的主要因素。

(三)新的现代和弦音的产生

现代和弦与传统和弦的结构原则有共同之处。高叠和弦就是在和弦音中注入新形式的和弦音,让其具有了现代气息。同时,作曲家也可时常自我创造和弦来融合到自己的作品中,加以渲染。如作品《普罗米修斯》的作者斯克里亚宾所用的神秘和弦,《彼得鲁什卡》是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两大和弦融合成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现代意义感强的新型和弦。

(四)模糊调性的展现

有一部分作品,它的调性模糊或在某一部作品中呈现出不止一个调性,中心音的缺失,甚至听起来没有连续的音。如勋伯格的十二音体系、梅西安的序列音乐等。

四、20世纪西方音乐发展变化的总体特征

20世纪音乐的技法和形式五彩斑斓。它的总体特征有以下几点。

1.旋律。传统的音乐是流畅、起伏自然、有规律的。20世纪的音乐线条却是有很多大跳进,乐句的划分没有规律,而且前后乐句也不互相呼应,甚至会使用其他的音响来代替旋律的部分。

2.和声。打破以三废为基础的和弦结构,频繁地使用二、四、五度使之出现不和谐音响,甚至没有了和声的概念,不和谐和声也不需要解决。和旋功能被减弱到了最低限度。(转第页)

(接第页)

3.调性。以勋伯格的无调性和十二音音乐发展成序列音乐为例,这个时候的音乐调性不再明确,有的时候虽然有中心音,却把十二音作为同等重要的音来对待,甚至可以一起出现。无大小调,转调也不需要过渡了,音与音之间也不再是连贯。

4.节奏。20世纪音乐的节奏变化多端、非常自由,由各种节奏组合在一起,并且频繁地变换节拍。小节线在这个时期被解放出来,乐曲中甚至不会出现小节线。换句话说,20世纪的音乐是在自由中寻找不寻常的节奏。

5.曲式。传统的曲式原则仍然很重要,有时也会采用传统的三段式。但段落划分模糊不清。有一些乐谱看起来很规则,但听起来确实模糊不容易被辨认也不规则。也很少有2,4,8的方正结构形式出现。

6.配器。传统的音乐是把各种乐器优化地组合在一起。现代音乐会强调个别乐器,并且会使用极端音域,甚至使用噪音,以突出管乐打击乐成为主要乐器。20世纪音乐发生了巨大的变

化,是一个开拓和探索的世纪,20世纪音乐的发展已经向多元化的方向迈进,对新音乐语言的探索是一个漫长的道路,至今仍在进行当中。

五、20世纪西方音乐发展的总体概述

20世纪以来,西方音乐发展在原来多元化的基础上更加顺风顺水。作曲家们在这个时期结合传统音乐,利用过去累积的经验与表现手法进行再次创新。其实在整个20世纪西方音乐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像想象的那样受欢迎,反而这时人们怀念的却是20世纪之前的音乐。这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作曲家们不再深入研究人们真正的音乐需求,甚至故意忽略听众的意见与心声。此时的作曲者们考虑更多的是自己的感受和审美,创作自己认为美的音乐。但也因为如此,在那个时代涌现出了个性迥异、勇于创新的一批批新式音乐,所以虽然如此,20世纪西方音乐的百花齐放是不容置疑的。

20世纪初期,因为浪漫主义的盛行发展将感情的宣泄充分进行发挥,并且达到了极致,经历数百年发展的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的音乐已经面临着结束的现状,西方音乐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音乐迅速突破了过去以传统音乐为代表的规则体系,对于原有的固定作曲方式逐渐进行了否定,具备了创新的审美角度、作曲的理念以及表演风格的音乐诞生了。这一特有音乐风格的出现并非是一个偶然现象,它的出现紧密联系着西方20世纪的历史背景。

总而言之,20世纪西方音乐的发展无疑是令人惊艳咋舌、不可思议的。可以说它是人类历史上最石破天惊的一个时代里程碑。从两次世界大战到经济危机,从独裁统治到科学技术的飞速腾跃,种种因素成就了西方音乐,也多少会给它造成一些影响,也就因为这样,让人们感觉到这个时代的伟大和不可思议,同时也留给人们许多问号。20世纪西方音乐的成就与影响力,它的大破大立、推陈出新是以往的时代无法比拟和突破的。

参考文献:

[1]雷金纳德·史密斯·布尔德林.新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2]钟子林.西方现代音乐概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

[3]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版社,2007.

[4]童忠良.现代乐理教程[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5]钟子林.20世纪西方音乐[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浅谈对西方古典音乐的欣赏[1]

西方古典音乐发展与赏析论文 土木建筑学院 土木工程 201001020204 董硕 浅谈对西方古典音乐的欣赏 摘要:在音乐中,有魔鬼的诱惑,有上帝的昭示,有人类的挣扎。音乐是一个宇宙,音乐中有一切。莫扎特的音乐风格优美、秀丽、典雅、热情,听后是使人能产生心旷神怡的感觉;贝多芬的音乐集中体现了他那个时代人民的痛苦和欢乐、斗争和胜利。因此贝多芬的音乐作品重视激励着人们,鼓舞着人们的气质,即使在现在也使人们感到亲切和鼓舞;肖邦的音乐风格处处透露着优雅、细腻、精致,色彩性的和声处理的很有独特性,使人陷入一种无法自拔的浪漫。 关键词:西方古典音乐大学生影响 音乐,始于词尽之处。——圣桑 音乐,是人生的艺术。——施特劳斯 音乐,是思维者的声音。——雨果 古典音乐虽然被称为高雅音乐,离我们这个时代较为遥远,但是它能流传下来,就说明它是经典的,有意义的。古典音乐常常陪伴在我们身边:世界杯开幕式演出郎朗的演奏、F1颁奖仪式的背景音乐《卡门》、北京残奥会盲人演奏的《c 小调幻想即兴曲》,甚至是《猫和老鼠》中的《匈牙利狂想曲》、根据尼采作品创作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也被运用于《2001太空漫游》……还有流行歌曲借用古典旋律:SHE的《不想长大》、Hayley Westminster的《never say goodbye》等等。其实古典音乐并不晦涩难懂,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对作品的看法。每个人都可以在古典音乐的领域找到属于自己的地方。 一欧洲古典音乐的发展时期 欧洲古典音乐伴随着历史阶段的发展和变革,形成了与当时社会氛围相适应的各类音乐艺术形式和各种风格流派。它的创作背景一般可分为四个时期,所包括的内容与形式广泛多样,作品与史料丰富详实。它所承载的异域的人文风情,给听者以启发、震撼、感动。了解和欣赏欧洲古典音乐会使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更上一层楼。 欧典古典音乐的创作背景一般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巴洛克时期,这个时期代表人物有德国巴赫也称音乐之父,亨德尔也称清唱剧大师,意大利的维瓦尔第等,这个时期的音乐风格旋律优美,柔和。第二时期——古典主义时期代表人物有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这个时期的音乐特征主题特点鲜明,有一定的冲突性。第三时期是浪漫主义和民族乐派,代表人物有得彪西、舒曼、舒伯

最新西方音乐史考试题合集

西方音乐史习题库 (第一学期) 一、填空题 1、古希腊时期的音乐织体是(单声部);采用(托洛斯体系(调式))调式;用(希腊字母、符号两种方式)记谱。 2、古希腊最早被记录下来的大型史诗称(荷马史诗),当时弹唱史诗的人称(行吟诗人)。 3、罗马教会的礼拜仪式分为(日课)和(弥撒)两大类。 4、西方最早的复调音乐产生在(中)世纪,是以(格里高利圣咏)为固定调,在它的上方或下方加上一个(平行四度)的声部,从而构成的二声部音乐,这种最早的复调音乐叫(奥尔加农)。 5、中世纪兴起的复调音乐形式主要有(奥尔加农)、(迪斯康特)、(孔杜克图斯)、(经文歌)。 6、公元9—11世纪,反映城市生活的世俗音乐兴起,一些骑士们经常饮酒唱歌,歌曲内容多反映战争、爱情,这些人在法国称为(游吟诗人),在德国称为(恋诗歌手)。 7、人们习惯以(新艺术)来通称整个14世纪法国和意大利的音乐,当时意大利兴起的世俗音乐体裁主要有(牧歌)、(巴拉塔)、(狩猎歌)。 8、文艺复兴时期声乐的主要体裁有(牧歌)、(尚松)、(利德)、(比良西科)等。 9、文艺复兴发源于北方的(勃艮第地区),即今日的法国北部,比利时,荷兰等地。音乐史上称为(勃艮第)乐派。10、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始于(德)国,由(马丁.路德)发起。 11、罗马乐派和威尼斯乐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帕莱斯特里纳)、(托马斯.路易斯.维托利亚)、(加布里埃利叔侄),其中威尼斯乐派成功培育出(宏伟壮观)的音乐风格。 12、16世纪意大利牧歌的代表人物有(马伦齐奥)、(杰苏阿尔多)、(蒙特威尔第)。 1、(数字低音)是巴罗克时期特有的作曲手段,沿用整个巴罗克时期。 2、现存的第一部歌剧是1600年里努契尼写剧本、(佩里)和(卡契尼)作曲的歌剧(《尤丽狄茜》),取材于希腊神话。 3、巴罗克时期的组曲是由不同国家的四种不同风格的舞曲组成的,分别是(德

西方20世纪西方音乐的心得

《大学音乐基础与欣赏》的心得 音乐家冼星海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故我选修了《20世纪西方音乐》,乘此机会,陶冶我的情操,从中学习到些知识,音乐中美的旋律、变化的节奏,对人的精神、情操的陶冶有着不可替代的魅力和力量。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音乐,大多是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情况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道德、意志、品格和情操。 什么是音乐,生理上是种种机能,物理上是种种声音,心理上是种种情感,道理上是种种人生。归结为一句话,人类用声音表情的听觉艺术!20世纪是人类音乐史上最具表现力的一百年,人类音乐风格上最多元意义的一百年,人类美学史上最具争议的一百年......20世纪是西方音乐大交流、大融合、大发展的时代.在这看似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表象之下,音乐思想中的建构与解放运动的交织形成了20世纪音乐发展的基本结构.现代音乐中的这种建构与解放首先始于19世纪末,当时西方世界的历史背景、人文思想和科技发展对音乐形式、内容及风格产生的巨大影响,促使传统的浪漫主义音乐结构逐渐瓦解并在其中孕育了新现代音乐结构的萌芽.在进入20世纪之后,西方现代音乐思想呈现出建构与解放双线交织的发展脉络,并分别从音乐本体形式、时代背景及哲学美学思潮、不同流派风格及受众群体三个方面体现出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思想中建构与解放的对立关系、并存关系、继承关系.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西方现代音乐逐渐进入后现代时期,在全球化经济与反文化潮流冲击下西方音乐思想表现出对现代主义的彻底解构,并逐渐建构起一种新的多元化开放性的音乐思想结构,这种新音乐思想结构也将继续影响21世纪音乐发展. 西方音乐是历史与地理共同作用下的文化体,全球学界公认七个阶段: 1.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公元前11世纪荷马时代—公元5世纪) 2.中世纪时期(公元5—16世纪) 3.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6—17世纪) 4.巴洛克时期(1600年—1750年) 5.古典主义时期(1750年—1810年)

西方音乐赏析

论《西方音乐赏析》 这一个学期开始了,也到了选择选修课的时候了,每一次选课就像是在打仗一样,而在这一个学期的选修课争夺战中,我选择了《西方音乐赏析》这一门课。为什么会选择这一门课程,主要是因为我看到了“音乐”这两个字,于是我就在想,选修课嘛,就不要再让自己受罪了,选一个轻松的课就好了嘛。照我想的话,这一门课就是听听音乐啥的。听什么音乐呢就是一些老掉牙的音乐。在原来我完全不理解西方音乐的魅力,虽然我喜欢的是现代的流行音乐,在后来我才明白,之所以不喜欢是因为不懂,不了解他的内涵,以及它所包含的情感。自从学习了这一门课程之后,总算明白了西方音乐的魅力。 音乐是一种不分国界的东西,你或许听不懂他的语言,但是你完全可以听懂他里面所包含的感情,起伏的音调是可以感染其他的人的感情的。虽然喜欢现代流行音乐的人很多,但是有几部作品能历经时间的冲刷经久不衰的。反而那一些我们认为是老掉牙的西方音乐,往往历经几百年的时间而俞显辉煌,就像一些美酒,愈陈愈香,可以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正是这一门课给我们了一个了解西方音乐的机会。 科学证明音乐对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有强力的引导作用。这种导向作用分为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不同的音乐可以给人以不同的心灵感受,好的音乐能改善人的心情,不好的音乐会影响人的情绪。音乐史无私的,无论男女老少,高低贵贱,都可以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王公贵族们可以享受奢华的宫廷音乐,而平民百姓也有民间小调来述

说自己。这就是音乐的力量。 在这一门课开始的时候,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一些西方音乐的发展历史,大体分为几个时期,还有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以及西方音乐的种类。但是这些东西给我的冲击力远远不够,就仅仅在我的脑海里过了一下,不久我就忘光了。留下一些依稀证明他存在字句,巴赫、莫扎特、斯特劳斯、圆舞曲、歌剧……之后我就找了一些西方的音乐听。我找了贝多芬的曲目第五交响曲《命运》,这一部作品给我了很大的冲击,在作品的开头“当当当当”四个重音就有一种悲愤不屈的情绪产生,说的通俗一点就像是当头一棒,很有节奏,很有气势。这是一种让人恐惧的、充满震撼力的开头,接着仿佛狂风暴雨般的后续弦律接连不断,让人有一种就要窒息的感觉,是一种震动人心的旋律,激荡的弦律里充满了不屈的意味。我结合贝多芬的背景仿佛可以明白一些,让人不禁在想,这是要告诉我们一些东西,在困难来临的时候为什么要放弃只要还有一点希望,就不能放弃!究竟是命运让你放弃,还是你自己放弃了自己究竟是命运打败了你,还是困难和挫折打败了你贝多芬凝练他的苦难成就了这一乐章,了解了他,在听这一曲目的时候,就越容易与音乐产生一种共鸣,容易被这一个曲子感染,告诉我们不应该放弃。贝多芬的音乐给我很大的震动。《月光奏鸣曲》、《致爱丽丝》等一些听起来也比较有感觉,但是其他的音乐人的音乐,我就有一种不是很听得懂的感觉,尽管他们都是赫赫有名的伟大音乐家,也有很大的原因是我没有深入了解他们创作音乐的历史背景,以及他们所包含的深刻情感。

简述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

简述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 众所周知,西方音乐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从宗教音乐、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音乐,到之后的浪漫主义音乐,直至20世纪的现代主义音乐。这学期我对西方近代音乐进行了大致的了解,本文主要简单介绍分析一下西方现代音乐的几种流派与形式。 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十分复杂,一百年间,音乐思潮、作曲风格、音乐技法和表现手法变化十分迅速而频繁,日新月异。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音乐创作受到了象征主义文化和印象派绘画的影响,随之出现了以德彪西为代表的印象派音乐。印象派音乐,如同印象派绘画风格一样,主要表现倏忽朦胧的主观现象,用迷离恍惚的音乐语言,渲染出闪烁的气氛和色彩。创作手法上打破了完整的旋律和曲式,配乐上和声纤细柔和,展现给人一幅模糊的、色彩捉摸不定的音画,同时也开辟了一个奇幻的音乐世界。如德彪西的代表作《牧神午后》,一开始,长笛的主旋律就奠定了全曲田园风的基调,柔和的音色将我们带进了一个梦一般的世界。 如果说印象主义是把人们对外界的印象描绘下来,那么,把人们内心的体验表现出来的就是表现主义。表现主义音乐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流行在德国和奥地利的一个现代流派,同样是由绘画、诗歌领域扩展到了音乐领域。印象主义常常以大自然为主要描绘对象,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色彩、光线和气氛,而表现主义抓住的是人的内心的、灵魂深处的感觉和体验。表现主义乐派的代表人物是奥地利作曲家勋

伯格,作品强调夸张手法的应用,表现内心强烈的感受,通过梦境象征的手法来释放出心灵深处的痛苦和对现实的不满,并广泛性地运用无调性的作曲技法,作品极富表现力,如勋伯格的《乐迷披埃罗》。 20世纪上半叶,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二十年,诞生了新古典主义乐派。它强调艺术整体各方面均衡、完美稳定,追求适度的、有控制的、理智的、普遍的感情。提倡纯音乐,使听众集中精力于音乐本身,而不是借助音乐以外的手段。代表人物有著名的斯特拉文斯基,创作时,与现代人的思想感情相结合,并使用现代作曲技法,对古典音乐进行改造。 同时,20世纪也出现了新民族主义音乐。与19世纪的民族主义音乐目标不同,19世纪的浪漫主义作曲家把人民的生活理想化了,抓住的是民族色彩和气氛,广泛地加以传播。而新民族主义乐派则更为深入地以科学研究的精神来探讨民族音乐,强调汲取民间音乐固有的特征和规律,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语言。20世纪的新民族音乐是在传统音乐的基础上,与西方现代音乐的创作手法和技巧相结合,使用尖锐的和音,打击乐般的节奏和古典调式,丰富了现代音乐,同时也促进了现代音乐与19世纪音乐理念的决裂。 当然,提到西方近代音乐,就不得不提音乐剧艺术。百年音乐剧的发展之中,它的发展、兴旺与风靡,几乎贯穿了20世纪,横贯欧美大陆。音乐剧的巨大魅力,令全球不同肤色、不同国度、不同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的观众为之着迷。音乐剧作为20世纪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从最本真的意义上实现了寓教于乐。

西方音乐史机考题库复习题

一、选择题 1.西方音乐的历史通常从哪一个时期讲起?B A 古罗马 B 古希腊 C 古埃及 D 古印度 2.西方音乐的历史痕迹可见于:D A 考古挖掘的乐器与乐谱残片 B 陶器、浮雕上的音乐图像 C 古代文献记载 D 以上三点均可 3.“音乐”一词的来源与什么神灵有关?B A 宙斯 B 阿波罗 C 缪斯 D 雅典娜 4.德尔斐赞美诗常用的伴奏乐器是:C A 阿夫洛斯管 B 潘笛 C 里拉琴 D 竖琴 5.酒神颂歌常用的伴奏乐器是:A A 阿夫洛斯管 B 管风琴 C 基萨拉琴 D 鼓和钹 6.词意为“和着里拉琴而唱的诗歌”指的是:D A 颂歌 B 抒情诗 C 史诗 D 赞美诗 7.悲剧《俄瑞斯特斯》的创作者是:D A 荷马 B 萨福 C 埃斯库罗斯 D 欧里庇得斯 8.提出以四音音列为音乐体系基础的古希腊音乐理论家是:B A 毕达哥拉斯 B 亚里斯多塞诺斯 C 柏拉图 D 苏格拉底 10、古罗马音乐的主要特征是:D A 军乐较发达 B 追求气势和排场 C 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D 以上三点均是 11.“中世纪”的开端通常以西罗马帝国的陷落为标志,其年代是:B A 公元313年 B 公元476年

C 公元800年 D 公元1054年 12.中世纪音乐的盛期是指:B A 5-10世纪 B 11-13世纪 C 14世纪 D 16世纪 13.西方教会初期,米兰教区使用的圣咏是:A A 安布罗斯圣咏 B 高卢圣咏 C 贝内文托圣咏 D 老罗马圣咏 14.莫扎拉比圣咏主要指哪个地区的圣咏?D A 不列颠 B 法国 C 意大利 D 西班牙和葡萄牙 15.按照词乐关系,歌词的一个音节配四到五个音符的形式称为:D A 吟诵式 B 花唱式 C 纽姆式 D 音节式 16.在圣咏的演唱方式中,将唱诗班分成两组轮流演唱的形式属于:B A 应答歌唱 B 交替歌唱 C 齐唱 D 独唱 20.常规弥撒配乐的第一首经文是:D A 荣耀经 B 信经 C 圣哉经 D 慈悲经 21.最初在“哈里路亚”的花唱旋律上附加歌词,后来独立出来的体裁是:B A 附加段 B 继叙咏 C 教仪剧 22.以下哪些乐曲曾引用《末日经》做为旋律素材?D A 柏辽兹《幻想交响曲》 B 李斯特《死之舞》 C 圣桑《骷髅之舞》 D 以上三部均是 23.以耶稣诞生、复活等故事编创的小型戏剧属于:C A 道德剧 B 奇迹剧 C 神秘剧 24.《美德的戏剧》出自哪位作曲家?A A 希德嘉 B 萨福 C 莱奥南 25.西方最早出现的复调音乐叫做;C A 迪斯康特 B 附加段 C 奥尔加农

智慧树 20世纪西方音乐 毕明辉 章节小测正确答案

20世纪西方音乐智慧树章测答案 第一章章单元测试——音乐的史纲 1、《塞吉洛斯的墓志铭》的音乐形态是单声歌曲 2、“散而有序”中的“散”指的是区域的变化 3、西方音乐历史,目前全球公认的段分为7个阶段 4、文艺复兴之前的西方音乐历史阶段是中世纪时期 5、一部出现在1607年名为《奥菲欧》的歌剧,是巴洛克时期的作品 6、文艺复兴时期,西方音乐的核心活动地区为意大利 7、巴赫是巴洛克时期的重要音乐家,他一生没有离开过德国 8、古典主义时期的西方音乐活动中心在维也纳 9、泛欧洲的艺术浪潮在19世纪被称为浪漫主义 10、本集课程视频的4分35秒处,出现了一段芭蕾舞。聆听并观赏,音乐的风格属于20世纪 11、本集课程视频的4分41秒处,音乐的情绪发生了变化,此时的舞蹈者在表现紧张 12.反复聆听《塞吉洛斯的墓志铭》,旋律与里拉琴伴奏的旋律是相同的 13.中世纪时期,西方教会音乐以哪种形式为主: 人声曲 14 以下哪种音乐是西方最早的复调音乐形式: 奥尔加农 15 圣咏是一种怎样的音乐形态: 单声音乐形态 16 中世纪圣咏采用的语言是:

巴赫 B. 亨德尔 C. 维瓦尔第 D. 蒙特威尔第 18 《尤丽迪茜》是哪个音乐时期的开端标识作品:巴洛克 19 古典主义音乐三杰不包括以下哪位作曲家:威尔第 A. 莫扎特 B. 海顿 C. 威尔第 D. 贝多芬 20 20世纪西方音乐的第一时间界标是:1945 21 本集课程视频的4分35秒处,出现了一段芭蕾舞。聆听并观赏,你认为音乐的风格属于:20世纪 22 本集课程视频的4分41秒处,音乐的情绪发生了变化,你认为此时的舞蹈者在表现:紧张 第二章:音乐的风格 1、西方音乐历史段分的客观依据是风格特征 2、音乐的不同种类为称为乐种,区分不同乐种的客观依据是风格构成 3、风格一词的西文原义是一种带尖的工具 4、风格一词的中文语源要追溯到中国秦朝(公元前221年至前207年)建立的乐府文化运动 5、风格一词中的“风”,在中国音乐里的解释是:民歌 6、风格体的构成包括几个部分:6个 7、音乐风格体的空间构成包括几个部分:5个 8、与音乐风格体空间构成相对应的是:时间构成

西方音乐赏析

西方音乐赏析 第一编资本主义前音乐发展概况 一、引言 二、氏族社会音乐的特征 三、奴隶社会音乐的特征 四、封建社会音乐的特征 第二编资本主义时期音乐发展概况 第一章向往自由时期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一)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勃兰登堡协奏曲等〕 (二)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 〔水上音乐等〕 (三)克利斯托夫·威利巴尔德·格鲁克〔阿尔赛斯特序曲等〕 第二章为争取“自由”而斗争的时期 一、交响乐的出现 二、交响乐队的编制 三、新古典主义音乐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一)弗朗兹·约瑟夫·海顿 〔小夜曲等〕 (二)沃尔夫冈·阿马杜斯·莫扎特 〔弦乐小夜曲等〕 (三)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英雄、命运、田园、合唱等〕 四、浪漫派和民族乐派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一)弗朗兹·瑟拉富·彼德·舒伯特 〔小夜曲等〕 (二)艾克多尔·柏辽兹

〔幻想交响曲〕 (三)菲里克斯·门德尔松 〔小提琴协奏曲〕 (四)罗伯特·舒曼 〔梦幻曲等〕 (五)约翰尼斯·勃拉姆斯 〔匈牙利舞曲等〕 (六)乔亚基诺·安东尼奥·罗西尼 〔威廉·退尔序曲等〕 (七)朱瑟贝威尔第 〔饮酒歌〕 (八)贾科莫·普契尼 〔歌剧:蝴蝶夫人等〕 (九)威尔海姆·理查德·瓦格纳 〔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等〕 (十)乔治·比才 〔歌剧:卡门等〕 (十一)弗朗茨·雷哈尔 轻歌剧〔风流寡妇〕 (十二)费德里克·法朗索·肖邦 钢琴作品:〔练习曲、即兴曲、夜曲、前奏曲等〕(十三)弗朗茨·李斯特 〔爱之梦等〕 (十四)小约翰·斯特劳斯 〔蓝色多瑙河、春之声等〕 (十五)别德里奇·斯美塔那 〔沃尔塔瓦河〕 (十六)安托宁·德沃夏克 〔斯拉夫舞曲等〕

20世纪西方音乐回顾

20世纪西方音乐回顾 钟子林字体: 【大中小】 人类已经迈入一个新的世纪。 回顾过去百年来的西方音乐,在整个西方历史发展中,它究竟起了什么作用?有什么意义?得失如何?这些问题也许几十年后回过头来可以看得更加清楚。 但是,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 即便是现在,我们也能从回顾中提出一些问题来加以探讨,以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借鉴西方现代音乐。 (一)1909年在20世纪音乐史中或许是很重要的一年。 那年8月,勋伯格完成了他第一首无调性作品《钢琴曲三首》(op.11)。 无调性音乐语言显得夸张、怪诞,是与世纪初流行于德奥的表现主义流派相联系的。 表现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用极端主观的方式,把内心的苦闷、孤独、恐惧、绝望、悲痛等情绪表现出来。 欧洲音乐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自1600年以来,几个世纪所遵循的调性原则被打破了。 不过,调性原则的打破并不是突如其来的。 勋伯格之前,在德彪西印象主义作品里的模糊调性、斯克里亚宾的"神秘和弦"、理夏德·施特劳斯的乐队织体、瓦格纳的半音化和声中,调性已经趋于瓦解。 无调性音乐的进一步发展是十二音音乐。 勋伯格于1923年完成了他第一首十二音作品《钢琴组曲》(op.25)。

从此,十二音音乐作为一种作曲方法被确立下来。 十二音的原则在勋伯格的两个学生贝尔格和威伯恩--特别是后者--的作品中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威伯恩把勋伯格音乐中的序列原则应用到节奏、音色等方面,以发展了一种高度浓缩和简练的音乐语言著称。 与无调性相联系的是多调性。 斯特拉文斯基在舞剧《彼得鲁什卡》(1911)中创造了所谓"彼得鲁什卡和弦",把C大调与#F大调并置在一起。 艾夫斯早在19世纪末,在没有受到同时代其他作曲家影响的情况下,使用了多调性,如《美国变奏曲》(1891)。 卡赛拉在《11首儿童曲》(1920)中运用多调性,多少含有逗趣的意味。 多调性用得最多的是米约,特别在他的《屋顶上的牛》(19)中表现明显。 兴德米特也对传统调性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他的音乐是有调性的,但不同于大小调体系,而有他自成一家的、非常广泛的调性理论体系(有人称之为"泛调性")。 在节奏领域,斯特拉文斯基受俄罗斯民间音乐启发,在《彼得鲁什卡》(1911)中使用了不断变化的拍子记号。 在接着上演的《春之祭》(1913)中,不对称的节拍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巴托克在对匈牙利等地的民歌收集中,也发现了不对称的节奏,它们不同于欧洲传统音乐,如5/ 8、7/ 8、11/8等质数节拍,并将它们运用在自己的创作之中。 于是,几个世纪以来欧洲音乐中按照规则交替的重音思维习惯被打破了。

西方音乐史考试重点

西方音乐史考试重点 一、客观题(选择、填空、判断) 1、(德)贝多芬 九首交响曲——《第三、五(命运)、九(合唱)交响曲》英雄性、戏剧 性。《第一、四、八交响曲》生活风俗性和抒情性。《第七交响曲》群众 性、舞蹈性。《第二交响曲》综合性。《第六交响曲》(田园)自然与哲理 相结合。 第六交响曲和第九交响曲在形式上有所开拓,标题音乐。 32首钢琴套曲,《月光》、《悲怆》、《热情》、《暴风雨》。 歌剧《费德里奥》——拯救歌剧。 2、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起: ①(德)韦伯——《魔弹射手》——使用“主导动机”。 ②(奥地利)舒伯特——歌曲之王。是西方历史上第一位“自由音乐家”。 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自传式作品)——失意、哀伤。 艺术歌曲《野玫瑰》、《魔王》、《鳟鱼》等。《圣母颂》源自瓦尔克《湖上 夫人》中的《艾伦之歌》。 器乐作品《未完成交响曲》只有两个乐章。总的交响曲有9部。 3、浪漫主义音乐的繁荣: ①(德)门德尔松 48首“无词歌”——单乐章的钢琴小品,专为钢琴而创作。 音乐会序曲、标题性序曲(单乐章、带有标题的管弦乐序曲)有7首作品,代表的是《仲夏夜之梦》,其中有《婚礼进行曲》为其配乐。带有描绘性 标题的作品是《春之歌》、《猎歌》等。 他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其独特之处在于主奏乐器在第三小节就奏出了乐器。 1843年在莱比锡建立第一所音乐学院。1847年指挥演奏了巴赫的《马太 受难曲》是史上第二次。 ②(德)舒曼——1840年-1841年是他主要创作时期——艺术歌曲之年。 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诗人之意》。 钢琴套曲——有描绘性、篇幅小。《狂欢节》、《童年情景》(每个乐章都是独立的,尤其是第七首《梦幻曲》著名)。他还倡导“大卫同盟”理念。 ③(波兰)肖邦音乐创作特征: 主要创作的是钢琴独奏曲,以单乐章为主,而且古朴而忧伤,寂静而神秘。 在音乐中运用弹性节奏。使用波兰民族音乐、民间舞蹈素材,旋律宽广。 如玛祖卡、波兰舞曲、波罗奈兹舞曲,甚至将其运用到史诗性作品中。曲式结构大多不复杂,采用三部曲式。音乐中的装饰音和多连音、双音具有肖邦的个人风格。和声富于色彩性和浪漫色彩。 4、法国大歌剧:

西方音乐鉴赏感想

西方音乐鉴赏感想 经济与贸易学院 08金融1班何茵 200836650237 西方音乐欣赏顾名思义就是让我们来了解和欣赏一下西方音乐的发展史和优秀作品,而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自觉这门课程真的拓宽了我的音乐视野,虽说不上大有长进,但总的来说已经对西方音乐发展史上赫赫有名的音乐家和音乐作品有了起码的印象,不会再是一问三不知的囧样了,这就是我上这门课程的最大收获吧。 西方音乐发展史可说的上是一部精彩纷呈的人物传记。 首先登场的是巴洛克时期。17、18世纪,资产阶级的萌芽和发展促进了整个社会政治与思想意识的转变,巴洛克音乐应运而生,这个时期的音乐特点是极尽奢华,加入大量装饰性的音符。节奏强烈、短促而律动,旋律精致。复调音乐(复音音乐)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大小调取代了教会调式,同时主调音乐也在蓬勃发展。於是复调的和声性越来越明显。巴洛克音乐之所以能在历史上留名得益于这个时期涌现出的一大批优秀的作曲家。巴洛克时期最早的著名作曲家应该是意大利人蒙特威尔蒂,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向巴洛克时期过渡中显赫的人物”、“歌剧改革之父”以及“十七世纪最出色的作曲家”。但是说到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不得不提J.S.巴赫,他被誉为“音乐之父”,他的功绩自然非同一般,作品之多、水平之高也是亘古罕见的。亨德尔则具有天才的旋律大师,从他的音乐中可以感受到愉悦、优雅,他的协奏曲作品、歌剧、神剧都是巴洛克时期最为宝贵的音乐财富。而这个时期的演奏乐器——管风琴最令我为之惊艳,印象深刻。管风琴的体积之大,声音之洪亮,气势之磅礴都是那么的独树一帜,让人深深着迷。另外,亨德尔的清唱剧和歌剧闻名遐迩。 然后要介绍的是古典主义时期。18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法国大革命的冲击,欧洲的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艺术已不再仅仅是贵族所欣赏的高雅艺术,新崛起的中产阶级也成了剧场和音乐厅的观众。因此,来自民间的喜歌剧和平易生动的器乐音乐大量涌现,而这就是古典主义音乐的萌芽。古典音乐的风格表现为在艺术上崇尚理性,音乐语言朴素精练,以严谨和谐的形式表达淳朴真挚的感情。这一时期堪称欧洲音乐史上辉煌成就,同时也影响着世界各国音乐的发展。这个时期的音乐大家个个都是声名显著——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路德维希·凡·贝多芬,被世人尊称为乐圣的一代音乐巨子,他在命运上的坎坷经历与他的音乐成就形成了鲜明的强烈对比,让世人对他更加充满了尊进和崇拜。他流传于世的著名作品有《月光》《田园交响曲》《第九交响曲》《悲怆鸣奏曲》……其中,《第九交响曲》更是被公认为是贝多芬在交响乐领域的最高成就,伴随着激情澎湃的唱词和急速雄壮的旋律,《欢乐颂》唱出了人们对自由、平等、博爱精神的热望。

西方音乐史题仅供参考

西方音乐史题仅供参考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西方音乐史100题 (仅供参考) 1、论述古希腊音乐理论的概貌。 2、试述古希腊的调式音阶理论。 3、请举出两位古希腊音乐理论家,并试述其主要音乐观点。 4、试述中世纪时期教会音乐的发展。 5、试述中世纪时期格里高利圣咏的产生与发展。 6、试述中世纪时期世俗音乐的发展。 7、中世纪教会音乐与世俗音乐的发展状况相比,有何不同? 8、试述中世纪教会调式与古希腊调式理论的不同。 9、什么是新艺术?与之对应的古艺术指的是哪个时期的艺术?两者有何不同? 10、比较法国游吟诗人特罗巴多与特罗威尔的不同特点,各举出一个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11、试述中世纪时期德国世俗音乐的发展状况。 12、试述文艺复兴时期四大乐派各自的音乐特色。

13、试述佛兰德乐派代表人物拉索的主要贡献,并举出其两首代表作品。 14、试述罗马乐派创始人帕莱斯特里纳的主要创作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15、试述德国宗教改革时期在音乐方面的改革。 16、试述歌剧的诞生及早期发展。 17、试述蒙特威尔第在歌剧创作方面的主要贡献及其代表作品。 18、试述亚历山德罗.斯卡拉蒂的在歌剧创作方面的主要贡献及其代表作品。 19、试述早期歌剧两大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创作特点,并举例说明。 20、试述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正歌剧的主要特点及其主要代表人物的贡献。 21、试述巴洛克时期清唱剧和康塔塔是如何诞生的? 22、试述意大利清唱剧在巴洛克时期的发展,并举出一位代表作曲家的代表作品。 23、试述德国清唱剧在巴洛克时期的发展,并举出一位代表作曲家的代表作品。

西方古典音乐赏析

西方古典音乐赏析 西方古典音乐赏析:贝多芬的《月光》 贝多芬的《月光》钢琴奏鸣曲写于1801年。那一年贝多芬在信 中承认他对耳疾的恐忧。他在一封信中还写道:“我现在正过着一 种稍微愉快的生活,这种改变是一个爱我,也为我所爱的可爱的, 迷人的女孩带来的……不幸的是,她不是我这个阶级的人,而且目 前我还不能结婚。 信中所说的“可爱的,迷人的女孩”就是十七岁的朱丽叶塔,她是贝多芬的钢琴学生。她可能还是贝多芬作品第十八号之一弦乐四 重奏中慢板乐章灵感的来源。 这首奏鸣曲之所以被称为“月光曲”,是由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什塔勃将此曲第一乐章比作“犹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闪烁的湖 面上摇荡的小舟一般”而来的。关于此曲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当 贝多芬给一对盲人兄妹演奏钢琴时,风将蜡烛吹灭了。当时月光静 静地洒落在这个贫困的小屋里,洒在钢琴上和三个人的身上。有感 此情此景,贝多芬即兴创作了“月光”奏鸣曲。无论如何,“月光”个名称使这首奏鸣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曲。 西方古典音乐赏析:《幻想奏鸣曲》 《月光》原名《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又名《幻想奏鸣曲》、《幻想朔拿大》,创作于1801年,接近于吴旺维创作的成熟期。这 部作品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那支叹息的主题融入了他的耳聋疾患,忧郁的思绪。而第二乐章表现了那种回忆的甜梦,也像憧憬未 来的蓝图。第三乐章激动的急板。而这部作品最美丽的,便是第一 乐章,让人想起月光。 这首钢琴曲之所以被称为《月光》,是由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听了以后说:“听了这首作品的第一乐章,使我想 起了瑞士的琉森湖,以及湖面上水波荡漾的皎洁月光。”以后,出

版商根据这段话,加上了《月光》的标题,关于作曲家在月光下即 兴演奏的种种传说便流行起来。其实触动贝多芬创作的不是皎洁如 水的月光,而是贝多芬与朱丽叶·圭查蒂(1784—1856)第一次恋爱 失败后的痛苦心情。 朱丽叶塔·圭查蒂是伯爵的女儿,比贝多芬小14岁,两人真诚 相爱,因门第的鸿沟,又迫使两人分手。贝多芬在遭受这一沉重打 击之后,把由封建等级制度造成的内心痛苦和强烈悲愤全部倾泻在 这首感情激切、炽热的钢琴曲中。所以,这首曲子是献给她的。 对于这个作品的解释,也许俄国艺术批评家斯塔索夫(1824—1906)的见解是比较合理的。他在回忆了听李斯特在彼得堡的演奏后,认为这首奏鸣曲是一出完整的悲剧,第一乐章是暝想的柔情和有时 充满阴暗预感的精神状态。他在听安东·鲁宾斯坦的演奏时也有类 似的印象:“……从远处、远处,好像从望不见的灵魂深处忽然升 起静穆的声音。有一些声音是忧郁的,充满了无限的愁思;另一些是 沉思的,纷至沓来的回忆,阴暗的预兆……” 绕着《月光》,有一段误传的轶事。上半世纪,一位德国音乐评论家发表文章,说贝多芬的《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使他联想起 “瑞士琉森湖上水波荡漾的月光”。于是精明的出版商即以“月光曲”为标题杜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一天晚上,贝多芬在维 也纳郊外散步,忽然听到琴声,而且是他的作品。他寻声走到一幢 旧房窗前,发现是一位盲姑娘在演奏。他进屋后才知道她非常喜欢 贝多芬的音乐。作曲家非常感动,在月色辉映下,他写下了这首月 光曲……”。 这个故事纯属虚构。其实贝多芬写作这部作品时,正值1801年,当时他的耳聋疾患日渐严重,失恋的创痛尚未平复,在痛苦的心境中,他写出了这首钢琴奏鸣曲。几乎没有一首名曲像这首奏鸣曲一样,因“月光”这一俗称而名满天下、家喻户晓。《月光》这一名 的由来众说纷纭,但最多的是源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雷尔施塔布(1799-1860)形容这首乐曲的第一乐章为“如在瑞士琉森湖那月光闪 耀的湖面上一只摇荡的小舟一样”。这部作品,贝多芬自己称为 “好像一首幻想曲一样的”(QuasiunaFantasia)。

20世纪西方音乐

20世纪西方音乐 NOTES (1)西方音乐史纲 1、西方音乐是一个历史与地理共同作用下的文化体。 2、西方音乐文化特点:——散(地域散点移动)而有序(时间发展连续)、乐以表情 3、七个阶段 ①古希腊古罗马时期BCE11-BC5 古希腊古罗马音乐表情克制含蓄感伤 塞吉洛斯的墓志铭(BC1) 生便乐之,遇事莫怨人生苦短时运自转 as long as you live,be lighthearted. let nothing trouble you. life is only too short, and time takes its roll. ②中世纪时期BCE5-BC15 法国 神权时代教会音乐音乐成为礼仪的一部分分为圣乐与俗乐office+mass 圣咏格里高利一世《唱经歌集》 单声古谱发展为复调多声部 单声圣咏:《慈悲经》 奥尔加农(最晚在BC9) 表情肃穆排斥激情男声咏唱 ③文艺复兴时期BC16-BC17 意大利 原为复古,实际弘扬资本主义文化精神,反对神权文化 表情愈发鲜明多声音乐成主流器乐发展 ④巴洛克时期1600-1750 德奥 神权过渡到君权声乐器乐并驾齐驱复调大发展 歌剧出现主旋律清晰表情更加丰富第一部歌剧《优丽迪茜》 晚期三杰巴赫(德)亨德尔德维瓦尔第意 ⑤古典主义时期1750-1810 奥地利维也纳 君权过渡到人权克制的激情 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歌剧感官愉悦 维也纳古典乐派海顿贝多芬莫扎特 ⑥浪漫主义时期1810-1900 整个欧洲 感性理性双重特点泛欧洲浪漫主义风潮抒情激情奔放 艺术歌曲交响诗标题音乐 后期世纪末风潮 德彪西转型施特劳斯马勒结束浪漫主义开始表现主义) ⑦二十世纪1900至今美国纽约 古典流行民间电影电子 1945年为界现代后现代 结合古典与流行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 4、20世纪西方音乐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百年,一方面这一百年是西方音乐进程的阶段成果和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这一百年的价值也是千百年历史进程的积累和体现。

西方音乐史试题试卷。选择题(4)[1]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古希腊时期的乐器有(); ①里拉琴;②基萨拉琴;③潘管;④阿夫洛斯管;⑤风笛 2、古希腊节奏样式主要有(); ①八种;②四种;③九种;④十种 3、古希腊音乐常与()有联系; ①诗歌;②舞蹈;③戏剧;④宗教活动 4、古希腊的四声音阶可分为(); ①自然音阶、半音音阶、四分音阶; ②六声音阶、自然音阶、半音音阶; ③七声音阶、六声音阶、四声音阶; ④完整音阶、不完整音阶、四声音阶 5、古希腊音乐体裁有(); ①萨福体歌谣;②平达体颂歌;③阿尔塞欧斯韵律;④酒神颂 6、古希腊调式包括(); ①多里亚调式;②弗里几亚调式;③利地亚调式;④伊奥尼亚调式;⑤爱奥尼亚调式 7、复调音乐的发展顺序为(); ①格里高利圣咏-第斯康特-奥尔加农-克劳苏拉; ②格里高利圣咏-奥尔加农-第斯康特-克劳苏拉; ③克劳苏拉-格里高利圣咏-第斯康特-奥尔加农; ④奥尔加农-格里高利圣咏-克劳苏拉-第斯康特 8、圭多创造的六声音阶是: ① dol、re、mi、fa、sol、la;

② dol、re、mi、fa、sol、la、si; ③ ut、re、mi、fa、sol、la; ④ ut、re、mi、fa、sol、la、si 9、教会调式包括(); ①多里亚调式;②弗里几亚调式;③利地亚调式;④伊奥尼亚调式;⑤爱奥尼亚调式 10、欧洲音乐史上调式的发展过程为(); ①古希腊调式-教会调式-中古调式-大小调体系; ②中古调式-古希腊调式-教会调式-大小调体系; ③古希腊调式-中古调式-教会调式-大小调体系; ④古希腊调式-中古调式-大小调体系 11、在最早出现的复调音乐体裁中,格里高利圣咏声部被称为(); ①固定声部;②圣咏声部;③固定调;④奥尔加农声部 12、在最早出现的复调音乐体裁中,附加声部被称为(); ①固定声部;②上方声部;③下方声部;④奥尔加农声部 13、第斯康特声部附加在格里高利圣咏的(); ①上方;②下方;③上下方皆有;④与奥尔加农声部相同 14、中世纪时期的世俗音乐创作者有(); ①流浪艺人;②游吟诗人;③戈利亚德;④恋诗歌手;⑤名歌手 15、中世纪时期的法国游吟诗人分为(); ①恋诗歌手和名歌手; ②特罗巴多和特罗威尔; ③流浪艺人和戈利亚德; ④南方游吟诗人和北方游吟诗人

西方经典音乐剧赏析

西方经典音乐剧赏析 在这学期的西方经典音乐剧课程里,我们学习观看了很多部世界世界名剧。有《歌剧魅影》、《悲惨世界》等。在老师对这些戏剧的讲解后,使我对西方戏剧产生了兴趣,我们在不知觉间已经与音乐剧亲密接触了整整一个学期。从一开始的仅仅听过《猫》和《歌剧魅影》的懵懂无知,到现在对于音乐剧有了些更深入的了解,越是了解越发喜爱,西方音乐剧带领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以前从未深入涉猎,基本不曾了解的美妙世界。 《悲惨世界》的音乐整体气势恢宏,大气磅礴,富有史诗般的色彩。人物性格鲜明,剧中不同人物的演唱曲调总有不同的音乐主题性,来突显出人物的不同性格与各自的命运。唱段刚开始,是芳汀的主题。芳婷的“我曾有梦”,她的梦是美好的,然而现实却是残酷无情的。而当芳婷即将死去,向冉阿让托孤时两人的对唱也让人不禁心痛。她不愿死去,更不愿让珂塞特孤苦伶仃。当她唱到“告诉珂塞特我爱她,我会在醒来后看见她”时带着哭腔,仅这一句,就将一个人、一个女人、一位母亲临终前的不舍和恳求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不心碎都难!芳汀主题概括而言,就是被爱遗弃、渴望爱、为爱牺牲、将爱交讬。 在《悲惨世界》中,每一个人物都有一种性格,这种性格可以用音乐表现出来。冉阿让经过苦难磨练而对上帝的深沉敬仰,芳婷的纯洁与软弱,沙威的威严与冷酷。这些性格分别用不同的主题旋律表现出来以后,显得格外鲜明。 以前有朋友曾经讨论过音乐与语言的问题,实际上,我认为,音乐不是不可言说,像音乐剧《悲惨世界》这样,把音乐语言化,不仅使语言的魅力大增,也使音乐变得更加容易理解。毕竟,音乐并非为了音乐本身,而是为其表达的内容。单单旋律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如果这个旋律打动了某一根心弦,那便是它的意义所在。在音乐的国度里,没有国家的界限,没有民族的差异,更没有语言的障碍,这是一种心灵的融合,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体现吧。一部好的作品,必定有其出色的艺术功底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的,而《悲惨世界》则同时兼备了这两点。不可否认,《悲惨世界》是一部名副其实的世界名剧。 我最喜欢的就是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歌剧魅影》,不仅给我以视觉的冲击,而且结构和音乐也给我记到的震撼和感动! 《歌剧魅影》的结尾处给我留有一个疑问,刚开始看到魅影从镜子中走后,我觉得魅影应该是死了,因为他不曾接触过这个世界,他除了歌剧院哪里都没去过,无法生活,可最后回到现实,墓碑前的花,那是克莉斯汀和魅影“信物”除了魅影不会是别人,真的挺让人迷惑的;再就是克莉斯汀到底爱没爱过魅影,劳尔把音乐盒放到克莉斯汀墓碑前,说明这对她很重要,但同时那又是魅影心爱的东西,给人一个可以想象的空间,让大家有不同的感受。天生的丑陋和残酷的现实使得魅影变得冷漠无情,用暴力来反抗这个世界,但其实他也渴望被大家接受、认可,在最后克莉斯汀对魅影说“你不是孤单一人”就是很好的说明了魅影内心的恐惧,其实也就是说当时人们以貌取人,歧视他人的一种社会风气,不论他是否才华出众,但同时也告诉我们不管遇到什么挫折,都不要悲观,要积极面对,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不要事事激进,学会安慰、鼓励自己。对于我这样学音乐表

毕明辉20世纪西方音乐章节答案参考

智慧树毕明辉20世纪西方音乐 章节答案参考 (本人经过初步整理材料筛选的,未经过精加工。不能作为标准答案,仅供参考。若材料整理有误,谅解,谢谢合作) 第一讲:音乐的史纲 1、《塞吉洛斯的墓志铭》的音乐形态是单声歌曲 2、“散而有序”中的“散”指的是区域的变化 3、西方音乐历史,目前全球公认的段分为七个阶段 4、文艺复兴之前的西方音乐历史阶段是中世纪时期 5、一部出现在 1607 年名为《奥菲欧》的歌剧,是巴洛克时期的作品 6、文艺复兴时期,西方音乐的核心活动地区为意大利 7、巴赫是巴洛克时期的重要音乐家,他一生没有离开过德国 8、古典主义时期的西方音乐活动中心在维也纳 9、泛欧洲的艺术浪潮在 19 世纪被称为浪漫主义 10、本集课程视频的 4 分 35 秒处,出现了一段芭蕾舞。聆听并观赏,你认为音乐的风格属于 20 世纪 11、本集课程视频的 4 分 41 秒处,音乐的情绪发生了变化,你认为此时的舞蹈者在表现紧张 12、反复聆听《塞吉洛斯的墓志铭》,旋律与里拉琴伴奏的旋律是相同的 13、中世纪时期,西方教会音乐以人声曲形式为主

14、奥尔加农是西方最早的复调音乐形式 15、圣咏是单声音乐形态 16、中世纪圣咏采用的语言是拉丁文 17、巴洛克音乐晚期三杰:巴赫、亨德尔、维瓦尔第 18、《尤丽迪茜》是巴洛克音乐时期的开端标识作品 19、古典主义音乐三杰: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20、世纪西方音乐的第一时间界标是 1945 年 21、本集课程视频的 4 分 35 秒处,出现了一段芭蕾舞。聆听并观赏,你认为音乐的风格属 20 世纪 第二讲:音乐的风格 1、西方音乐历史段分的客观依据是风格特征 2、音乐的不同种类为称为乐种,区分不同乐种的客观依据是风格构成 3、风格一词的西文原义是一种带尖的工具 4、风格一词的中文语源要追溯到中国秦朝(公元前 221 年至前207 年)建立的乐府文化运动 5、风格一词中的“风”,在中国音乐里的解释是:民歌 6、风格体的构成包括几个部分:6 个 7、音乐风格体的空间构成包括几个部分:5 个 8、与音乐风格体空间构成相对应的是:时间构成 9、旋律的希腊语原义是:歌曲

西方音乐史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从古希腊到早期罗马基督教会的音乐 一、问答题 1. 简述古希腊在音程、音阶和调式方面的理论。 毕达哥拉斯把音程与数字的比例联系起来,并根据计算结果把音程分为协和的与不协和的两类,认为弦长比例的数字越简单,音程就越协和。托勒密把音程和天体的运动联系起来,他所谓的“天体的音乐”是一种由行星的运动产生的听不到的音乐。亚里斯多西诺斯和克里奥尼德斯指出四音音阶是整个音乐系统的基础,它自上而下排列,两端的音构成固定的四度音程,中间的两个音可以变化,从而形成“自然音的”变“化音的”和“四分音的”三种不同的四音音阶。两个四音音阶可以由“衔接式”或“分离式”连成一个八度音阶,四个四音音阶可以连成一个“大完整体系”,三个四音音阶可以由“衔接式”构成“小完整体系”。古希腊的调式以四音音阶为基础,一共有多利亚、弗利吉亚、里底亚、混合里底亚、副多利亚、副弗利吉亚和副里底亚七种。 2. 比较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音乐思想。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认为音乐具有伦理道德的性质,可以影响人的性格、行为和思想,音乐中不同的调式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亚里士多德认为混合里底亚调式会使人悲伤,多利亚调式可体现出勇敢,而弗利吉亚调式则会使人激动和好战。柏拉图对此也有同感,他限定了一些他认为可以使用的调式和节奏,认为将音乐与体育完美结合,才能培养出理想国家的人才,而某些不好的音乐则必须加以禁止,否则可能导致人们产生不良行为。亚里士多德更注重经验和实用,并认为音乐也可以用于人们的娱乐。他还有一种理论叫做“模仿说”,相信音乐是对人的感情或各种情感状态的模仿,因此人们聆听音乐时才会产生相应的情感反应。他们二人这种强调音乐对人道德品性教育作用的观点,就是所谓的“音乐教化作用说”。 二、名词解释 1. 毕达哥拉斯:古希腊音乐理论的奠基人,把音高关系与数字的比例联系起来。 2. 四音音阶:古希腊的音阶形式,是古希腊音乐系统的基础。 3. 里拉琴:古希腊最重要的弦乐器,是供业余演奏者使用的比较简单的乐器,用于崇拜日神的仪式和为颂歌或史诗伴奏。 4. 《梅索梅德斯的缪斯赞美诗》:古希腊后期重要音乐作品,产生于克里特岛,共三首,为声乐曲。 三、选择题 1. B 2.C 3.A 4.B 第二章中世纪的圣咏和世俗歌曲 一、问答题 1. 格里高利圣咏的基本特征和历史意义。 基本特征:(1)单音织体,拉丁文歌词。(2)节奏自由,由歌词的韵律决定。(3)音域较窄,旋律以级进为主,多呈拱形。(4)音乐结构由歌词段落的划分来决定。(5)音乐具有节制和超脱的表情特征。 历史意义:它是西方音乐文化遗产中的一批古老的珍宝,同时也是西方艺术音乐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正是从这些单声部的圣咏中逐渐孕育和发展出一种丰富的复调音乐传统,对后来西方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 法国游吟诗人歌曲概述。 兴盛于11 世纪至13 世纪末的游吟诗人,首先出现在法国南部,叫做“特罗巴多”。12 世纪中叶,法国北部也形成了一个游吟诗人聚集中心,这些游吟诗人被称为“特罗威尔”。当时的诗歌大都配有旋律,大部分旋律已经遗失,被记下谱来的歌曲被收在《尚松曲集》中。游吟诗人歌曲的中心题材是爱情,最重要的新主题是“宫廷之恋”,除此之外还涉及相当丰富的题材,其主要形式大致可分为康索、晨歌、田园歌、辩论歌、讽刺歌、悲歌、记功歌等。 二、名词解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