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羟基-4-甲基香豆素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质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56 MB
- 文档页数:2
2019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化学题库:香豆素和木脂素(答案解析)一、最佳选择题1、联苯环辛烯型木脂素有很强的紫外吸收,是由于结构中含有A、环辛烯环羟基B、甲氧基C、共轭苯环D、亚甲二氧基E、酚羟基2、能与香豆素类化合物反应显蓝色的是A、Gibb反应B、Emerson反应C、碘化铋钾反应D、异羟肟酸铁反应E、三氯化铁反应3、以下具有挥发性的是A、呋喃香豆素B、吡喃香豆素C、双香豆素D、分子量小的香豆素4、以下具有强烈蓝色荧光的是A、甘草酸B、七叶内酯C、二蒽酮D、麻黄碱E、大黄素5、香豆素类化合物在碱中长时间放置A、不发生变化B、生成顺式邻羟基桂皮酸盐C、生成顺式邻羟基桂皮酸D、生成反式邻羟基桂皮酸盐E、生成反式邻羟基桂皮酸6、有强烈蓝色荧光的香豆素类化合物是A、7-羟基香豆素B、7,8-二羟基香豆素C、7-甲氧基香豆素D、7,8-二甲氧基香豆素E、6,7-二甲氧基香豆素7、属于异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是A、茵陈炔内酯B、邪蒿内酯D、香柑内酯E、茴芹内酯8、属于角型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是A、七叶苷B、补骨脂内酯C、厚朴酚D、水飞蓟素E、邪蒿内酯9、属于线型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是A、伞形花内酯B、茵陈素C、七叶内酯D、白蜡素E、美花椒内酯10、游离的香豆素A、可溶于热的NaOH溶液B、极易溶于冷的石油醚C、在浓碱溶液中长时间加热后用酸酸化可恢复为原来的化合物D、易溶于冷水E、不溶于沸水11、Gibb's或Emerson反应可用于区别香豆素母核上A、游离的酚羟基B、酚羟基的对位有无氢原子C、内酯环是否开裂D、酚羟基的对位有无甲氧基取代E、酚羟基对位的羟基是否成苷12、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基本碳架A、C6-C3-C6B、C6-C3C、C6-C2-C5D、C6-C1-C6E、C6-C413、某一香豆素苷酶水解后的苷元可溶于热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是由于结构中含有A、不饱和酮B、酮基C、酚羟基D、苯环E、内酯环14、在《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前胡中白花前胡甲素的含量测定应用下列哪种方法A、GCB、TLCSC、HPLCD、IRE、UV15、在《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秦皮的含量测定成分为A、秦皮甲素B、秦皮乙素C、总香豆素D、总多糖E、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16、中药五味子中所含的主要木脂素是A、简单木脂素B、单氧环木脂素C、环木脂内酯木脂素D、联苯环辛烯型木脂素E、新木脂素17、中药厚朴中含有的厚朴酚是A、双环氧木脂素类B、联苯环辛烯型木脂素类C、环木脂内酯木脂素类D、新木脂素类E、简单木脂素类18、属于木脂素类化合物的是A、花椒内酯B、邪蒿内酯C、厚朴酚D、欧前胡内酯E、仙鹤草内酯19、主要含有木脂素成分的中药A、五味子B、人参C、薄荷D、柴胡E、三七20、补骨脂内酯的基本结构属于A、异香豆素类B、简单香豆素类C、呋喃香豆素类D、吡喃香豆素类E、其他香豆素类21、含有香豆素成分的中药A、五味子B、厚朴C、补骨脂D、满山红叶22、补骨脂内酯属于哪一类的香豆素A、异香豆素类B、角型吡喃香豆素类C、线型吡喃香豆素类D、角型呋喃香豆素类E、线型呋喃香豆素类23、以下关于香豆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游离的香豆素多数有结晶B、香豆素苷多数无香味C、香豆素中分子量大的有挥发性D、香豆素苷多数无挥发性E、香豆素中分子量小的能升华24、以下属于异香豆素的是A、茵芋苷B、补骨脂内酯C、邪蒿内酯D、仙鹤草内酯E、茴芹内酯25、呋喃香豆素大多显示的荧光颜色为A、蓝色B、淡绿色D、红色E、棕色26、《中国药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材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总含量不得少于A、0.70%B、0.60%C、0.65%D、0.50%E、0.80%二、配伍选择题1、A.1745~1715cm-1B.甲氧基C.3600~3200cm-1D.酚羟基E.内酯环结构<1> 、香豆素结构中α-吡喃酮引起的红外吸收峰在A、B、C、D、E、<2> 、多数香豆素在紫外光下显蓝色荧光,是因为有A、B、C、D、E、<3> 、香豆素可发生异羟肟酸铁反应呈红色,是因为有A、B、C、D、E、2、A.δ6.1~6.4B.δ7.3~7.4C.δ6.8~6.9D.δ7.5~8.3E.δ3.9~4.0<1> 、7-羟基香豆素的1H-NMR谱中H-3信号是A、B、C、D、E、<2> 、7-羟基香豆素的1H-NMR谱中H-4信号是A、B、C、D、E、3、A.δ7.60(1H,d,J=9.5Hz)B.δ6.85(1H,brs)C.δ6.26(1H,d,J=9.5Hz)D.δ3.95(3H,s)E.δ6.91(1H,s)<1> 、6-甲氧基-7-羟基香豆素的H-3信号是A、B、C、D、E、<2> 、6-甲氧基-7-羟基香豆素的H-4信号是A、B、C、E、<3> 、6-甲氧基-7-羟基香豆素的甲氧基的质子信号是A、B、C、D、E、4、A.简单香豆素类B.黄酮类C.吡喃香豆素类D.二氢黄酮类E.其他香豆素类<1> 、伞形花内酯是A、B、C、D、E、<2> 、黄檀内酯是A、B、D、E、5、A.简单香豆素B.呋喃香豆素C.新木脂素D.黄酮苷E.简单木脂素<1> 、补骨脂中主要成分的类型是A、B、C、D、E、<2> 、秦皮中主要成分的类型是A、B、C、D、E、<3> 、银杏中主要成分的类型是A、C、D、E、三、多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新木脂素的是A、厚朴酚B、和厚朴酚C、五味子醇D、连翘苷E、五味子素2、以下哪项符合简单香豆素的取代规律A、常见的取代基团有羟基、甲氧基、异戊烯基等B、异戊烯基常连在6、8位C、异戊烯基常连在5、7位D、7位绝大多数都有含氧基团存在E、5、6、8位可有含氧基团存在3、在1H-NMR谱中,香豆素母核环上的质子信号在较低场的有A、C-5B、C-6C、C-7D、C-3E、C-44、香豆素苷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可用A、重结晶法B、升华法C、碱溶酸沉法D、系统溶剂法E、色谱法5、含酚羟基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的性质或反应有A、荧光性质B、异羟肟酸铁反应C、Gibb反应D、Kedde反应E、Emerson反应6、香豆素遇强碱发生开环反应A、因为其结构中有内酯环B、一般开环后生成顺式邻羟基桂皮酸盐,加酸后又环合成原来的内酯C、长时间在碱中放置或用紫外光照射可转变为反式邻羟基桂皮酸盐,加酸后不能再环合D、长时间在碱中放置可转变为反式邻羟基桂皮酸,加酸后还可环合E、7位有甲氧基的香豆素遇碱较难开环7、7,8-二羟基香豆素类化合物可与A、异羟肟酸铁试剂的反应B、Gibbs试剂呈阳性反应C、Emerson试剂呈阳性反应D、碱试液反应,用于薄层检识E、稀盐酸反应8、测定香豆素化合物的1HNMR和13CNMR波谱以及质谱要解决的问题是A、氢质子的个数B、碳原子的个数C、熔点D、质子的偶合形式E、结构特征9、五味子素含有A、联苯结构B、环辛烯结构C、四氢呋喃环结构D、苯代四氢萘结构E、双骈四氢呋喃环结构10、以下关于木质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木脂素多数不挥发B、游离木脂素偏亲脂性,难溶于水C、新木脂素大多为白色结晶D、木脂素大多与糖结合成苷而存在E、木脂素多数为无色或白色结晶答案部分一、最佳选择题1、【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具有共轭双键(如共轭苯环)的化合物,π-π共轭效应生成大π键,大π键各能级间的距离较近电子容易激发,所以吸收峰的波长就增加、且有很强的紫外吸收。
荧光微粒和纳米珠(纳米颗粒)的区别纳米材料中的微粒在医学、生物化学、胶体化学和气溶胶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其用途包括色谱分离介质、固定化酶支架和液晶显示器中的间隔物。
荧光标记的微粒可用作流式细胞仪、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和光散射仪器的标准品。
它们还被用于环境科学中作为气体和液体流量测量的示踪剂,如激光多普勒风速仪(LDA)、粒子动力学分析(PDA)和粒子图像测速仪(PIV)。
三聚氰胺树脂颗粒默克提供基于三聚氰胺树脂(MF)的新一代单分散聚合物微球(参见图1)。
三聚氰胺树脂微球是在70-100℃的温度范围内、在没有表面活性剂存在的条件下,通过酸催化水热缩聚羟甲基三聚氰胺制成的。
通过调节pH值、羟甲基三聚氰胺的浓度和反应温度,可以在一锅合成中制成可预测尺寸居于0.5-15 mm之间的单分散颗粒。
三聚氰胺树脂颗粒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与其他传统聚合物颗粒相比具有更多优点。
图 1.图1. 用7-氨基-4-甲基香豆素标记的10 mm三聚氰胺树脂颗粒的荧光显微图像(经Microparticles GmbH许可复制)。
三聚氰胺树脂颗粒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密度:1.51 g/cm3•折射率:1.68•优异的单分散性(C.V. <3%)和高度均匀的球形•亲水表面•高交联密度•高达300°C的热稳定性•卓越的机械强度•在酸碱中稳定且不溶•在有机溶剂中具有极高的稳定性,与有机溶剂接触时不会膨胀或收缩•分散液长期间保存仍具有卓越的稳定性,不需添加剂或稳定剂•水性悬浮液反复冻融仍保持稳定•颗粒可以直接从水性分散液干燥•自由流动的干燥颗粒粉末可以再重新分散在任何分散剂中而不会结块。
由于极性三嗪-氨基和-亚氨基具有较高密度,未改性的MF颗粒具有亲水的带电表面。
表面官能团(羟甲基、氨基等)允许其他配体的共价连接。
对于特殊应用,可以通过掺入其他官能团(例如羧基)来改性MF颗粒。
这增加了可能的表面衍生化,例如生色团或荧光团标记。
第一章总论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两相溶剂萃取法的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相溶剂中的()A. 比重不同B. 分配系数不同C. 分离系数不同D. 萃取常数不同E. 介电常数不同2.原理为氢键吸附的色谱是()A. 离子交换色谱B. 凝胶滤过色谱C. 聚酰胺色谱D. 硅胶色谱E. 氧化铝色谱3.分馏法分离适用于()A. 极性大成分B. 极性小成分C. 升华性成分D. 挥发性成分E. 内脂类成分4.聚酰胺薄层色谱,下列展开剂中展开能力最强的是()A. 30%乙醇B. 无水乙醇C. 70%乙醇D. 丙酮E. 水5.可将天然药物水提液中的亲水性成分萃取出来的溶剂是()A. 乙醚B. 醋酸乙脂C. 丙酮D. 正丁醇E. 乙醇6.红外光谱的单位是()A. cm-1B. nmC. m/zD. mmE. δ7.在水液中不能被乙醇沉淀的是()A. 蛋白质B. 多肽C. 多糖D. 酶E. 鞣质8.下列各组溶剂,按极性大小排列,正确的是()A. 水>丙酮>甲醇B. 乙醇>醋酸乙脂>乙醚C. 乙醇>甲醇>醋酸乙脂D. 丙酮>乙醇>甲醇E. 苯>乙醚>甲醇9. 与判断化合物纯度无关的是()A. 熔点的测定B.观察结晶的晶形C. 闻气味D. 测定旋光度E. 选两种以上色谱条件进行检测10. 不属亲脂性有机溶剂的是()A. 氯仿B. 苯C. 正丁醇D. 丙酮E. 乙醚11. 从天然药物中提取对热不稳定的成分宜选用()A. 回流提取法B. 煎煮法C. 渗漉法D. 连续回流法E. 蒸馏法()12. 红外光谱的缩写符号是()A. UVB. IRC. MSD. NMRE. HI-MS13. 下列类型基团极性最大的是()A. 醛基B. 酮基C. 酯基D. 甲氧基E. 醇羟基14.采用溶剂极性递增的方法进行活性成分提取,下列溶剂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C6H6、CHCl3、Me2CO、AcOEt、EtOH、H2OB.C6H6、CHCl3、AcOEt 、Me2CO、EtOH、H2OC.H2O、AcOEt、EtOH、Me2CO、CHCl3、C6H6D.CHCl3、AcOEt、C6H6、Me2CO、EtOH、H2OE.H2O、AcOEt、Me2CO、EtOH、C6H6、CHCl315.一般情况下,认为是无效成分或杂质的是()A. 生物碱B. 叶绿素C. 鞣质D. 黄酮E. 皂苷16.影响提取效率最主要因素是()A.药材粉碎度B. 温度C. 时间D. 细胞内外浓度差E. 药材干湿度17.采用液-液萃取法分离化合物的原则是()A. 两相溶剂互溶B. 两相溶剂互不溶C.两相溶剂极性相同D. 两相溶剂极性不同E. 两相溶剂亲脂性有差异18.硅胶吸附柱色谱常用的洗脱方式是()A.洗脱剂无变化B.极性梯度洗脱C.碱性梯度洗脱D.酸性梯度洗脱E.洗脱剂的极性由大到小变化19.结构式测定一般不用下列哪种方法()A.紫外光谱B.红外光谱C.可见光谱D.核磁共振光谱E.质谱20.用核磁共振氢谱确定化合物结构不能给出的信息是()A.碳的数目B.氢的数目C.氢的位置D.氢的化学位移E.氢的偶合常数21.乙醇不能提取出的成分类型是()A.生物碱B.苷C.苷元D.多糖E.鞣质22.原理为分子筛的色谱是()A.离子交换色谱B.凝胶过滤色谱C.聚酰胺色谱D.硅胶色谱E.氧化铝色谱23.可用于确定分子量的波谱是()A.氢谱B.紫外光谱C.质谱D.红外光谱E.碳谱二、名词解释1. pH梯度萃取法2. 有效成分3.盐析法4. 有效部位5.渗漉法三、填空题1.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分离主要依据分配系数差异、溶解度差异、酸碱度差异、分子量差异、极性差异等,根据上述差异主要采用的方法有:、、、、等。
201 7年第9期 第44卷总第347期 广 东 化 工
WWW.gdchetn.COITI 91
7.羟基.4.甲基香豆素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质研究 陈爱乾,侯慧静,唐大梅,胡云 (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 物1-.任n系,广东珠海519041)
【摘要】很多香豆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同时也具有优良的荧光性能 本论文以问苯二酚和乙酰乙酸乙酯为原料,在微波辅助下台成了一种 简单香豆紊——7.羟基 4 甲基香豆索(c1)。荧光性质研究结果显示,cl的荧光性质受溶剂的极性及pH等因索影响较大。在极性较犬溶剂中, c1荧光的最大激发波长及发射波长均发生红移,在pH值较大的碱性条件下,其荧光强度明显增大。 [关键溺I香豆素;荧光性质;化学合成 [中图分类号jTQ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1007—1865(2017)09-0091—02
Synthesis of 7-hydroxy--4・-methyl--2H・—chromen--2——olle and Its Fluorescent Property Chen Aiqian,Hou Huijing,Tang Daimei,Hu Yun (Department of Bioengineering,Zunyi Medical College Zht,hai Campus,Zhuhai 5 1 904 1,China)
Abstract:Many coumarin derivatives have various biological activ ities and also maintain 、 orable flouresent property.In this work a simple cournarin 7-hydroxy一4一methyl一2H—chromen一2一one(CI)was synthesized from the starting material m—dihydroxybenzcne and Ethyl acetoacetate under the mio。owave irradiation Evidences showed that the fluoresent property 0r C1 were noticeably influenced by the polarity and pH of solvents In polar solvents.the max excited and emission were red shifted,and the fluoresent intensity markly increased in alkaline condition Keywords:Coumarin:Fluorescent property:Chemical synthesis:
香\ 裘(coumarin)是灭然产物__l|咀婴的成员之 ,广泛仔 ] 芸香科、 形科、菊科及豆科等岛等植物中。天然香豆褒的数量 及种类} 多,因其独特的化学结构.还l』L有广泛的药理活性,足 许多药川ff【物的活性组分【”。所以,天然香豆素及衍生物…赢受 到 内外化学家和药物学家的重 。令人感兴趣的是,小少香 索EJ身还jI仃良好的荧光性质,常破川作荧光染料应用于荧光材 料fl】探针介成等领域 1。 根捌成 方式及取代基他蔑的 ,香豆素可分为简 香 赢、l』大哺胥 素及吡喃香豆袭等种类【_{1。因结构不同,香 素表 现出米的荧光性质也有一定等异。本文以问苯二酚和乙酰乙酸乙 储为原料, 微波辅助下合成J,一种简 香豆素——7一羟基一4一}辛{ 基香 采(C1),并对其荧光性质进行研宄。这些结果对卜‘步砹 汁和合成 r更好荧光性质的香豆素化合物提供了参考依据。 1实验部分
1.1主要仪器与试剂 XS205分析天平(广州黄河仪器科技柯限公司)、UV2600伞波 段分比光瞍计(日本岛津)、F一380荧光分光光度计(天律港尔科技 技腱股份仃 公司)、ZF一20D暗箱式紫外分析仪(巩义市予华仪器 有限贵仟公 d)、pH计(』 ‘州市新英电器有限公司)、DF—10ls集热 恒温搅拌器(巩义市予华仪器_仃限责仟公司)、79 2型双向磁 搅拌器(江 省金坛市荣华仪器制造仃限公舌J) 『}1J笨 酚、乙酰乙酸乙酯购自萨恩化学技术(上=.海)有 公刊: 氧氧化钠、磷酸二氧钠、磷酸氧二 钠、氯化钾,氯化钠等,购『 灭津市人 化学试剂厂;无水乙醇、}:}{醇、二甲基业砜(DMSO)、 乙酸乙酯、 氯甲烷,均为分析纯,蚴fI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制厂 1.2溶液的配制 PBS的配制:依次称取磷酸二氰钠0.27 磷酸氧二钠3-36 氯化钠8.0 g和氯化钾0.2 g,用蒸馏水溶解定容至l L,得plt=7.4 的缓冲液。l tool/L HCI溶液的配制:精确量取8 mL浓盐酸,』Ju 入蒸馏水定弈至100 mL。1 mol/L NaOH溶液的配制:称取4.0 g 的氰氰化钠,加入蒸馏水溶 肝定容全l00 mL。 ll3 7一 琏一4一fP基香豆素(e1)的合成【 1 取I'HJ笨 酚11.0 g(1O0 mmo1)、乙酰乙酸乙酯l3.6 g(Io0 mmo1)、3滴浓硫酸置于 颈瓶, 微波化合成仪中以80℃、400 w条件反心l h,TLC跟踪反应至结水。将反应液逐滴7Ju入到冰 水iIJ充分搅拌,出现黄色沉淀, I滤, 到的滤渣用乙醇 E结品, 最后得到l 533 g黄色粉未,产率 87%。 H NMR(400 MHz, DMSO)6 l0.55(s,1H),7.60(d。J=8.7 Hz,1H),66.81(dd, =8.7, 2.3 Hz,1H),6.71(s,1H),6.13(1H),2.37(s,3H).
旧 洲+ o o
。 —
O 0L.
1 2 C1 图I香豆素cl的合成 Fig.1 Synthesis ofC1
1.4紫外一可见比比 分析 以PBS:乙醇=7:3(v/v)为溶剂,分刖将Cl 成浓度为10、 25和50 pmol/L的溶液,使用紫外一町见光分光光嫂汁进行扫拙 如 3所示,Cl对200—500 nm光波段育两处牧人的吸收峰, 最大Il及收波长出现 325 nm,其次为367 tim。随 浓度的增人, Cl的吸光度也 增夫。
¨J二; I . ‘
l :. , 、
图2香豆素cl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 Fig.2 UV-vis absorption spectrum of CI
1.5荧光性顺研究 分别考察香 采cl 不同溶剂、DH、浓度卜的荧光性质。 1.5.1不同溶剂的考察 分别精确称取一定 的香豆素Cl,依7久川无水乙醇、 氯叶j 烷、乙酸乙酯、DMSO平l】PBS:乙醇=7:3(v/v)的混合溶剂配制 浓度为25 lamol/L的一系列溶液,使用荧光分光 J业汁扫描,分 别得剑其荧,l己激发 谱和发射光谱。
【收稿【{ 】2017-04—06 [ 金项¨】 贤州省教 H)J:青年Ft然科学研究项 (黔教合KY[20l4]302 IEJI):遵义医学院博I 科研 j动资金【F709) ff1 行简介】 爱乾c1995一),女,海南人.f, {一,主要研究方I,】j是药物化 、 : 为通iiV)-着。
u=目0k0∞0《 92 广东化工 WWW.gdchem.com 2017年第9期 第44卷总第347期
’壅 ㈨鹱1
…eleuoth/ m … Rt nm Max x,nil1 Max 帅/nm CH3CH ̄OH/PBS 37l 444 CH ̄CH2OH 弛8 38l DM∞ 托8 3s2 CH,Cl, 326 378 CH ̄COOCH Hj 369 378
图3香豆素c1在不同溶剂的激发光谱(A)和发射光谱(B) Fig.3 Excitation(A)and emission(B)spectrum of C1 in diferent solvents
如图3所示,在溶剂效应的荧光光谱中,香豆素C1在极性 最大的PBS/乙醇混合溶剂中,最大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 37l nm和444 nm,并且荧光强度最大。在极性相对较大的乙醇和 DMSO溶剂l}】,最大激发波长均为328 nm,最大发射波长分别 38l和382 nm,在极性相对较小的CH2CI2溶剂中最大激发波长和 发射波长分别为326 nm和378 nm。由此可见,相对于极性较小 的溶剂,香豆素C1在极性大的溶剂中最大激发波长及技射波长 都发生红侈。爆管测得在乙酸乙酯的最人激发波长为369 nm,f}_l 其荧光强度卡¨比其他溶剂几乎可以忽略 计。所以,香疆索C1 的荧光性顷受溶剂的极性影响较人,在人极性溶剂中荧光将发 红移,并且荧光增强,而在小极性溶剂 }I荧光发生蓝移,而产 的荧光较弱。 1.5_2不同pH考察 以PBS:乙醇=7:3(v/v)为溶剂,将香豆素cl配成浓度为 25 pmol/L的 系列溶液。用现配制的1 mol/L HCL溶液和1 mol/L NaOH溶液分)jl_调节其pH为2、5、7-4和9的溶液,使川荧比分 光光度计扫描,得到相应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 1.5.2低【{J高浓度的芍察 以PBS:乙醇=7:3(v/v)为溶剖,分别将香豆素C1配成浓度 为l0、25和50 pmol/L的溶液,使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分别扫描其 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 由图4可知,在pH=2和5的环境巾,香豆素C1的最大激发 波长为329 nm.而 pH=7.4和9的环境中,C1的最大激发波长 红移至371 nm( 4 A),而且其荧光强度不断增强(图4 B)。这表 明_f香曩索Cl的荧光性质同样受到环境酸碱度的影响, 环境 由偏酸转向偏碱时,其激发波长将发生红移,并且荧光强瞍变大 霸外.随竹CI浓度的增大,其荧光强度也显著增大(网4 C)。
(上接第83 1 两种小同提取方法下,提取时 对益母草生物碱提取牢的影 响,见表l。从结果来看,两种方法的益母草生物碱最佳提取时 问均为1 h,高速球磨法生物碱得率略高于超声波细胞破碎法。随 着超声时间的延长,超声波法的,£物碱提取率基本不变;『 球磨 法的生物碱提取率大幅度下降,因球磨过程没有配备冷却犍置, 研磨过程产热导致生物碱发生部分降解。
4讨论 目前Jl ̄i)术使『f]的益母草制剂的提取工艺‘直都采用传统l}l药 提取法,提取时问长,有效成分得率低,一般低于l%【 —1,制约 r其制剂的 代化。中药微粉化作为提取新技术,具有提高细胞 戚壁率,仃I1Jj于有效成分的溶出等优点。实验证明超声波细胞破 碎法与高速球磨法均能提高益母草中生物碱的溶出,均在1 h达 到最佳,高速球磨法所得最佳提取率略高;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 温度的控制尤为重要,冰浴下的超声波细胞粉碎法益母草 f 物碱 的溶出基本保持稳定,而无冷却装置的高速球磨法下有效成分 物碱因过 f 热升温受损含量下降。 Max /nm pH 9 37l pH=7.4 pH=5 329 pH=2 善 适 Ⅷ∞々 Ⅲ ‘oo 5。o 6o0 … nt … …eI n 图4香豆素cl在不同pH条件下的激发光谱(A)、发射光谱(B) 及在pH=7.4条件下荧光强度与浓度的关系(c)。不同浓度的cl 荧光图片在365 nm紫外光下进行拍摄 Fig.4 Excitation(A),emission(B)spectrum ofCl and fluorescent intensity i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C).The inse ̄ed picture was captured under 365 rlnl 2结论 本沦文以问苯二酚和乙酰乙酸乙酯为原料,在微波辅助下呵 合成了一种简单香豆素——7一羟 4一甲基香豆素(c1), 成,J‘法 相对简单快速,容易操作。 荧光性质研宄表明,c1的荧1)匕性质受溶剂的极性及pH锋闪 素影响较大。在极性较大溶剂中,cl荧光的最大激发波长及发别‘ 波长都将发生红移:在碱性条件下,Cl产生的荧光比酸性 强。 随着浓度增大,Cl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强。这些结果对我们卜‘步 设计荧光性质更好的香豆索衍生物提供J’重要的参考。 参考文献 fl1孔令雷,胡金凤,陈乃宏.香豆素类化台物药理和毒理作用的研究进联 f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2,28(2):165.169. 【2]马文辉.彭孝军,徐群,等.香豆索类荧光传感器[J].化学进展,20(17. 19(9):l258—1266. 『3]夏令先,王玉斌,黄文龙.等.香豆索类化合物的抗肿瘤作J;;{;J研究进展 I J1.中国新药杂志,2 0】3,22(20):2392—2404. f41(a)杨金会,汁从斌,赵艳敏.一水硫酸氧钠尤溶剂催化合成4.} 堆香 豆素『J].有机化学.2008.28(1O):l 74(1.1743;(b15 、l .邻碧群,{ 凯.微 波辐射辅助合成4.甲基香豆素衔生物….化学试剂,20l0,32(9):787。789. (本文文献格式:陈爱乾,候慧静,唐大梅,等.7一羟基一4一甲基 香豆素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质研究[J].广东化工,201 7,44(9): 91—92) 参考文献 『11中华人民其和同药典委员会. p华人[乇兆和[目药典:一部[s】.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l0. 【21刘佳,金思岑,张颖,等.微粉化技术征 贵中药中的应j目fJJ.1川q约 房,2014,25(23):2l92—2l93. f31张师愚,柴士伟,巩长芹,等.益母草 lI, 物碱的提取与益母t 膜剂的 制备『J].巾闲中医急症,2007,l6(8):980.981. f41许小华,杜绍亮.杨云.益母草中总,f 物碱的提取及含 测定[J】. I幸i 科学,2008,26(12):1481.1482. f51李焕杰,孟祥 K.小 溶剂及方法对益母 生物碱含量影 ̄r0J[J】.跌lJ tl¨ 医,2008,29(5):607—608. [6】袁王俊,张维瑞.李勉,等.不同产地益母草中总生物碱含量的rt: ̄2lJ】.河 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l3,32(1):38.39. (本文文献格式:赵小娟,朱敏 益母草中生物碱提取的影响[J] 黄有芳.比较两种微粉化技术对 广东化工,201 7,44(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