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继承法案例分析精编WORD版
- 格式:docx
- 大小:53.07 KB
- 文档页数:3
民法典婚姻编遗产继承典型案例
随着《民法典》的实施,婚姻关系和遗产继承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以下是几个典型案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相关法律规定。
1. 遗嘱继承案例:张女士在去世前留下了一份遗嘱,将她的所有财产都留给了她的子女。
但是,她的丈夫认为他应该有权继承她的财产。
根据《民法典》规定,遗嘱是合法的,但是丈夫仍然有权继承一定比例的财产,具体比例取决于夫妻关系的长度。
2. 财产共有案例:王先生和张女士结婚十年,期间购买了一套房产。
然而,当王先生去世后,张女士发现这套房产是夫妻共有的。
根据《民法典》规定,夫妻共有财产应该在配偶继承后分割,张女士应该与王先生的子女共同继承这套房产。
3. 离婚分割财产案例:李先生和王女士结婚多年,但后来离婚。
两人无法协商分割财产,最终需要法院裁决。
根据《民法典》规定,夫妻离婚后应该协商分割财产,如果协商不成则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判决。
以上案例展示了婚姻关系和遗产继承方面的一些法律规定和实践。
希望读者可以从中了解更多有关《民法典》的知识。
- 1 -。
婚姻继承法经典案例2019年7月,李海生与同市一吧女杨某认识,此后不久两人开始公开同居,并以夫妻名义互相称呼。
李海生自知性命不长,于是写下了一个遗嘱。
婚姻继承法经典案例案例一:案例二:案例三:老张系湖南省长沙市一退休工人,现年64岁,丧偶,没有子女。
2019年4月与一28岁女子李某认识,此后两人大有相见恨晚的架势,很快同居。
老张在该女子劝说下,于2019年4月为新婚作准备花费近40万在长沙市天心区盖了一栋房屋,户主登记为李某。
在入住后不久,李某开始对老张态度冷淡,后来干脆不再开门,老张也就不能进入新房了。
因二人没有经过合法婚姻登记,房屋户主又登记为李某,老张百口难辩,于是向一律师求教,此案老张应怎样才能维护自己的权益?案例四:案例五:案例解决方法与评析:关于案例一,此案曾由一知名大学法学院模拟法庭作为辩题而经过了激烈的争论。
正方认为该案有悖于民法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原则,该女子(吧女)仅仅与李海生同居了几个月就侵占了别人家庭20年辛苦创建的家业,所以应该取消这份遗嘱。
反方认为,该遗嘱是公民李海生在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情况下所立的,符合法定遗嘱的要件,而且此遗嘱经过了公证机关的公证,完全合法有效,所以应该予以执行。
最后该模拟法庭判决李海生处理全部家庭财产的行为无效,他只能处理夫妻共同财产中属于自己的部分,此遗嘱部分有效。
依照法理,遗嘱本来是只能在合法继承人之间进行的,对于法定继承人之外的人,只能成立遗赠。
该案正方请求依照民法基本原则来处理,以达到真正的公平合理,然而依照民法解释学,只有在法律没有特别规定时才能使用民法基本原则,或者法规不能与民法民法基本原则相悖。
此案李海生遗嘱并不违法,所以模拟法庭判决比较适当。
关于案例二,方天奇与该女子婚姻登记时女方系未达合法婚龄,所以应判决婚姻无效,二者系同居关系,至于子女的抚养应依有利于子女抚养的原则,判给经济能力较好以及亲情关系较好的一方。
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范文最新推荐------------------------------------------------------婚姻继承法经典案例2002年7月,李海生与同市一吧女杨某认识,此后不久两人开始公开同居,并以夫妻名义互相称呼。
李海生自知性命不长,于是写下了一个遗嘱。
婚姻继承法经典案例案例一:案例二:案例三:老张系湖南省长沙市一退休工人,现年64岁,丧偶,没有子女。
2002年4月与一28岁女子李某认识,此后两人大有相见恨晚的架势,很快同居。
老张在该女子劝说下,于2003年4月为新婚作准备花费近40万在长沙市天心区盖了一栋房屋,户主登记为李某。
在入住后不久,李某开始对老张态度冷淡,后来干脆不再开门,老张也就不能进入新房了。
因二人没有经过合法婚姻登记,房屋户主又登记为李某,老张百口难辩,于是向一律师求教,此案老张应怎样才能维护自己的权益?案例四:案例五:案例解决方法与评析:关于案例一,此案曾由一知名大学法学院模拟法庭作为辩题而经过了激烈的争论。
正方认为该案有悖于民法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原则,该女子(吧女)仅仅与李海生同居了几个月就侵占了别人家庭20年辛苦创建的家业,所以应该取消这份遗嘱。
反方认为,该遗嘱是公民李海生在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情况下所立的,符合法定遗嘱的要1 / 15件,而且此遗嘱经过了公证机关的公证,完全合法有效,所以应该予以执行。
最后该模拟法庭判决李海生处理全部家庭财产的行为无效,他只能处理夫妻共同财产中属于自己的部分,此遗嘱部分有效。
依照法理,遗嘱本来是只能在合法继承人之间进行的,对于法定继承人之外的人,只能成立遗赠。
该案正方请求依照民法基本原则来处理,以达到真正的公平合理,然而依照民法解释学,只有在法律没有特别规定时才能使用民法基本原则,或者法规不能与民法民法基本原则相悖。
第1篇一、案情简介甲(男,80岁)与乙(女,70岁)系夫妻关系,育有一子丙(男,50岁)和一女丁(女,45岁)。
甲乙二人于2005年去世,留有房产一处,存款若干。
甲乙生前立有遗嘱,将房产由丙继承,存款由丁继承。
遗嘱生效后,丙与丁按照遗嘱内容继承了遗产。
然而,丙在继承房产后不久去世,留下妻子戊(女,40岁)和儿子己(男,15岁)。
戊和己要求继承丙的遗产,但丙的母亲乙却反对,认为戊和己无权继承丙的遗产。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戊和己是否有权继承丙的遗产。
三、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十条规定:“遗产继承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2.《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继承人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丧失继承权:(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三)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四)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
”3.《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十二条规定:“遗嘱应当由遗嘱人亲自签名或者盖章,也可以由遗嘱人指定的见证人代为签名或者盖章。
”四、案例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十条的规定,戊和己作为丙的配偶和子女,属于法定继承人,有继承丙遗产的权利。
首先,丙去世后,戊作为其配偶,依法享有继承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十条的规定,配偶是法定继承人之一,具有继承权。
其次,己作为丙的子女,也依法享有继承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十条的规定,子女是法定继承人之一,具有继承权。
然而,乙反对戊和己继承丙的遗产,主要理由是遗嘱中未提及戊和己。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分析遗嘱的有效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十二条规定,遗嘱应当由遗嘱人亲自签名或者盖章,也可以由遗嘱人指定的见证人代为签名或者盖章。
在本案中,甲乙二人立有遗嘱,将房产由丙继承,存款由丁继承。
遗嘱中未提及戊和己,但遗嘱内容符合法律规定,甲乙二人的遗嘱有效。
婚姻继承案例分析:遗产继承权纠纷案例名称:婚姻继承案例分析:遗产继承权纠纷案例背景:小王(女,45岁)与小李(男,50岁)是一对已婚夫妻,他们结婚已有15年,育有两个子女。
小王来自一个富裕家庭,她的父母拥有大量的不动产和金融资产。
然而,在婚后的第12年,小王遭遇了一场车祸不幸去世,并留下了相当丰厚的遗产。
事件经过:1. 2010年1月15日,小王去世。
根据她的遗嘱,她将所有的不动产和金融资产都留给了她的丈夫小李和两个孩子。
2. 2010年3月1日,小王的父母获悉小王的死讯,并请求律师调查遗产的状况。
律师发现小王的丈夫小李并未按照遗嘱来处理遗产,而是据称将大部分遗产转移到了他自己的名下,并将孩子的继承份额留给了他的亲戚。
3. 2010年4月15日,小王的父母委托了律师向小王的丈夫提出遗产分配纠纷的诉讼。
审理过程:1. 2010年7月初,法院正式受理了小王父母提出的遗产分配纠纷诉讼。
小李辩称,他作为小王的合法丈夫有权处理夫妻共同财产,且根据婚姻法相关规定,他对小王遗产的处理不需要征得孩子爷爷奶奶的同意。
2. 2010年12月,法院调查发现,小李将大部分遗产转移到自己名下的行为存在重大违规之嫌,并且违背了小王的遗嘱意愿。
3. 2011年1月底,法院判决小王的父母作为小王的合法继承人,对小王的遗产享有继承权,并命令小李将遗产按照遗嘱的要求分配给小王的孩子,并退还任何非法转移的财产给小王的父母。
律师的点评:本案涉及到婚姻继承权纠纷,主要争议焦点在于遗嘱的效力和继承人的权益。
根据我国婚姻法的相关规定,夫妻双方对夫妻共同财产享有处理权,但这并不意味着夫妻能够随意处理对方的个人财产。
在本案中,小李作为小王的丈夫,并无权将小王的个人遗产转移为自己名下。
此外,根据我国继承权的相关规定,小王的父母作为她的合法继承人,享有对小王的遗产的继承权。
小王的丈夫小李并未尊重遗嘱的要求,将遗产转移到自己名下,并剥夺了小王的父母在遗产分配中的合法权益。
第1篇一、案件背景张某某,男,50岁,系李某某的亲生父亲。
李某某,女,30岁,已婚,育有一子一女。
张某某与李某某的母亲于多年前离婚,此后张某某一直未再婚,独自抚养李某某长大。
李某某成年后,嫁给了陈某某,育有一子一女。
张某某在去世前,与李某某的母亲协商,将一套位于市区的房产作为遗产留给李某某。
然而,在张某某去世后,李某某的母亲却以房屋所有权证上的名字为理由,主张房屋所有权归自己所有。
双方为此产生纠纷,诉至法院。
二、案件事实1. 张某某与李某某的母亲离婚后,李某某一直跟随张某某生活,张某某对李某某关爱有加。
2. 张某某在去世前,与李某某的母亲协商,将一套位于市区的房产作为遗产留给李某某。
3. 张某某去世后,李某某的母亲以房屋所有权证上的名字为理由,主张房屋所有权归自己所有。
4. 李某某认为,张某某与母亲协商将房屋留给自己的事实,足以证明房屋的遗产性质,要求法院判决房屋归自己所有。
5. 李某某的母亲认为,房屋所有权证上的名字为自己,房屋所有权应归自己所有。
三、法律分析1. 关于房屋的遗产性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三条的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张某某与李某某的母亲协商将房屋作为遗产留给李某某,符合继承法的规定。
因此,房屋应认定为遗产。
2. 关于房屋所有权的归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因继承或者受遗赠取得物权的,自继承或者受遗赠开始时发生效力。
张某某去世后,李某某作为继承人,自继承开始时即取得房屋所有权。
3. 关于房屋所有权证上的名字房屋所有权证上的名字,只是证明房屋所有权的法律文件,并不能改变房屋所有权的归属。
即使房屋所有权证上的名字为李某某的母亲,也不能否定李某某作为继承人的权利。
四、判决结果法院经审理认为,张某某与李某某的母亲协商将房屋作为遗产留给李某某,符合继承法的规定。
李某某作为继承人,自继承开始时即取得房屋所有权。
房屋所有权证上的名字,不能改变房屋所有权的归属。
继承法案例父母健在,儿子要分家可以吗?案例:我有两个哥哥均已成家,只有我和父母一起生活,最近哥哥突然提出要与父母分家,就要是不分,将来父母的财产就会都给了弟弟,必须先分,我父母都很气愤。
请问:我的两个哥哥这样做合法吗?评析:你有两个哥哥提出分家,如果是分家析产,必须是针对家庭共有财产而言,也就是说针对你两个哥哥的和你父母共同的劳动收入以及共同购置的生活资源和其他财产。
如果是这样,就应按照各自收入的情况划分相应的财产份额。
但如果是要求分割你父母的财产,那就是违法的。
因为他们均已成家,不属于由父母供养的未成年人,你父母没有必须支付他们生活费的义务。
根据《继承法》第2条的规定,继承是自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现在你父母健在,继承尚未开始,他们的继承权还不能行使。
因此,他们提出要求是不合法的,你父母完全有权自己支配自己的财产,拒绝他们的要求。
被继承人没有死亡立的遗嘱能开始执行吗?案例:我的邻居胡某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1983年6月份,胡的老伴去世。
1987年胡患病住院,胡怕自己死后儿女们为争遗产伤感情,便立下书面遗嘱,2个儿子1个女儿各执一份。
胡某出院的便住在大儿子家。
胡的二儿子怀疑父亲的8500元钱会被哥哥慢慢花掉,便提出先分割这笔钱。
胡不同意,认为自己还没死,钱不能分。
为此,胡的二儿子和女儿跑到哥哥家吵闹,提出按照胡立的遗嘱分钱。
请问:父亲还没有去世,能按遗嘱开始继承吗?评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2条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
”根据这一法律规定,继承的开始的原因,是被继承人死亡这一法律事实,且从被继承人死亡之时才开始。
被继承人所立的遗嘱,也只有到继承开始的时候才能确定是否有效。
在上面所提问题中,胡某虽然立下遗嘱,但是还没有去世,继承尚未开始,这样立的遗嘱还不能生效。
所以,胡的子女在胡生前要求按遗嘱继承财产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父亲生前分给我的房屋能做为遗产处理吗?案例:我是从农村入伍的一名基层干部,家属一人在农村生活。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市居民张先生(以下简称张老)于2023年1月去世,留下了一套房产和一笔存款。
张老共有三个子女,分别是长子张大、次子张二和女儿张三。
张老生前立有遗嘱,将房产留给长子张大,存款则平分给次子张二和女儿张三。
然而,在张老去世后,张二和张三认为遗嘱内容不公,遂与张大产生纠纷,要求重新分配遗产。
二、案件事实1. 张老生前立有遗嘱,明确表示将房产留给长子张大,存款平分给次子张二和女儿张三。
2. 张老去世后,张大根据遗嘱取得了房产,张二和张三则按照遗嘱平分了存款。
3. 张二和张三认为遗嘱内容不公,认为张老在生前受到了大儿子的欺骗,故要求重新分配遗产。
4. 张大表示,遗嘱是张老的真实意愿,且在立遗嘱时张老意识清醒,不存在欺诈行为。
三、法律问题本案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是遗嘱的效力以及继承纠纷的处理。
四、案例分析1. 遗嘱的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遗嘱应当由遗嘱人亲自书写,或者由遗嘱人指定的其他人代为书写,并由遗嘱人签名或者盖章。
”本案中,张老立有遗嘱,且遗嘱内容明确,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要件。
关于遗嘱的真实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遗嘱应当由遗嘱人亲自签名或者盖章,或者由遗嘱人指定的其他人代为签名或者盖章。
”本案中,张老在遗嘱上签了名,表明遗嘱是其真实意愿。
关于遗嘱的合法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十二条规定:“遗嘱人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也可以不指定遗嘱执行人。
”本案中,张老未指定遗嘱执行人,不影响遗嘱的合法性。
综上所述,张老的遗嘱符合法律规定,具有法律效力。
2. 继承纠纷的处理关于张二和张三要求重新分配遗产的请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一)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二)以欺诈、胁迫等手段迫使或者诱骗他人立遗嘱;(三)隐瞒、遗漏遗产或者篡改遗产分配方案;(四)侵害继承人的合法权益。
第1篇一、案件背景王某,男,45岁,某市某区居民,已婚,育有一子一女。
张某,女,35岁,王某的妹妹,未婚。
王某生前与张某关系融洽,但生前未留下遗嘱。
王某于2021年6月1日因病去世,留有房产一套、存款50万元、汽车一辆。
王某去世后,其配偶和子女以及张某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开始处理遗产。
二、争议焦点1. 王某的遗产范围;2. 王某的第一顺序继承人是否包括张某;3. 王某的遗产如何分配。
三、案例分析(一)王某的遗产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三条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王某去世时遗留的房产、存款和汽车均为其个人合法财产,因此属于王某的遗产。
(二)王某的第一顺序继承人是否包括张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王某去世时,其配偶和子女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而张某作为王某的妹妹,属于第二顺序继承人。
因此,张某并非王某的第一顺序继承人,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三条的规定:“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他们适当的遗产。
”张某在王某生前对其扶养较多,因此有权要求分得王某的部分遗产。
(三)王某的遗产如何分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同一顺序的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王某的配偶、子女和张某均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因此王某的遗产应按比例分配。
王某的遗产总价值为房产一套、存款50万元、汽车一辆,总价值约为200万元。
根据法律规定,王某的遗产应按以下方式分配:1. 王某的配偶、子女各继承50万元;2. 王某的妹妹张某继承50万元。
四、结论1. 王某的遗产范围包括房产一套、存款50万元、汽车一辆;2. 王某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张某作为第二顺序继承人,有权要求分得王某的部分遗产;3. 王某的遗产应按比例分配,配偶、子女和张某各继承50万元。
婚姻继承法案例分析精
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案例分析
财政金融学院徐滢 2016200148
1、张某的遗嘱是否有效?
张某的遗嘱无效。
张某生前留下遗嘱,由张某口述,王某代为书写,张某在遗嘱上签名并注明了年月日,见证人是医生和护士,两人均在遗嘱上签名。
根据《继承法》第十七条: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
由于代书人必须为见证人,王某与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不能作为见证人,故遗嘱无效。
2、张某的遗产依法应当如何分割?
根据《继承法》第五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
由于张某遗嘱无效,故张某的遗产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根据《继承法》第十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
本例中第一继承人为王某、张甲、张乙和张丙。
根据《继承法》第十一条,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
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由于张甲先于张某死亡,故张甲的儿子张丁代位继承张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根据《继承法》第十三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可知王某、张丁、张乙和张丙各继承张某遗产的四分之一。
其中,张丁2016年时16周岁,为限制行为能力人,根据《继承法》第六条,限制行为能力人的继承权、受遗赠权,由他的
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或者征得法定代理人同意后行使。
故张丁的继承权由韩某代为行使,或者征得韩某同意后行使。
由于张某去世的当天晚上,张乙突发脑溢血死亡,其应得的遗产根据《继承法》第十条由赵某和赵甲继承,各得张某遗产的八分之一。
由于赵某2016年时11周岁,为限制行为能力人,故赵甲的继承权由赵某代为行使,或者征得赵某同意后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