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选题指导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2
选题指导课教学设计青岛第二十一中学陈波【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提岀问题,能从多方面寻找有价值的问题;2.指导学生学会把问题转化成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以及筛选、合并、归纳等能力;4.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和社会的意识与情感。
【时间】1课时【活动准备】微视频、课件、pad电脑【活动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请学生观看微视频,初步了解青岛啤酒,引导学生边看边思考,“我知道了什么,我还想知道什么”。
二、交流所得,提出问题1.引导学生回答“知道了什么,还想了解什么”;2.小组交流,每人在pad平台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一个问题。
三、明确要求,将问题转化成为课题1.PPT展示课题的具体要求,并进行解读;2.学生对发到平台上的问题进行筛选、修改、完善;3.在平台里发布之前发过的问题和修改后的课题,前后对比展示,进一步明确课题的要求。
四、再次指导,规范课题形式1.ppt展示课题常用的陈述形式,明确课题的构成: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式;2.对照平台上修改后的课题,选取几个课题,师生讨论,进一步规范课题的书写和格式。
五、小组酝酿,多方寻找课题1.小组交流,从其他方面或者不同的角度提岀有价值的课题,并注意要符合课题的要求,然后发布在平台上;2.学生针对提出的课题,进行归纳分类,分别得到:可以从日常生活中能引发兴趣的内容(家庭、学校和社会)、教材中涉及到的值得深入探究的内容、社会热点问题中寻找课题,然后PPT岀示其他的三种寻找课题的途径:分析一些习以为常的现象,2发现平常中的不平常;科学前沿内容;我们的即兴灵感,并引导学生进行举例。
六、课堂小结:1.说说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2.总结并板书:发现问题-提出课题3.教师引用爰因斯坦的名言结束,再次点题,并加以延伸。
板书设计选题指导发现问题一提出课题。
《研究性学习的选题指导--家庭装修与健康》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选题的重要性。
②掌握选题的一般原则③了解选题应注意的问题。
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情景创设,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家庭装修与健康的关系,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
②通过讨论和筛选,展示和交流,确定小组的课题,掌握选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激发其对研究性学习的浓厚兴趣。
②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家庭装修与健康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筛选课题、规范表述课题名称的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自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将问题转化为课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型]选题指导课[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选题是研究性学习“核心”和“生命线”,是研究性学习很关键的一步。
在对生活中某个问题产生兴趣时,并想展开研究,选好课题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展开和深入。
今天我们上的这节课就是一节选题指导课。
在“家庭装修与健康”这个大背景下,确定出若干个可以进行研究的课题。
虽然社会各界对绿色装修已广泛接受,但什么是绿色装修,室内污染究竟有哪些因素造成的,是否可以彻底消除,仍然找不到满意的答案。
(情景创设)欣赏小品《装修》(学生活动)。
二、活动体验,发现问题回忆小品内容并结合生活中的经历说出自己感兴趣的有关“家庭装修与健康”话题。
(学生活动)以上所说出的问题是不是就一定可以作为课题来研究呢?三、点拨引导,分析问题1.教师:讲解选题应遵循的原则(PPT出示:小贴士)(1)科学性:(2)价值性:(3)可行性:(4)创新性:2.教师:确定课题名称注意以下方面(PPT出示:小贴士)1.准确、简洁、概括性强2.包含几个要素:范围、对象、内容、方法3.常见的陈述形式:例如:(关于)……的调查研究(关于)……的分析和对策研究(关于)……的初探……的现状和展望……的研究综述……对……启示四、合作探究,提出问题1.小组讨论,将问题归纳为最有代表性的1个(根据选题四个原则)2.展示课题名称:教师参与其中巡回指导五、转化问题,形成课题通过小组点评、他组点评、老师点评来确定最终课题名称。
例谈研究性学习中地理课题的选题指导作者:李之龙来源:《广西教育·B版》2012年第10期【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地理课题选题指导【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B-0025-01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的研究性学习,正日益成为新课程背景下的重要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的实质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之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开展地理专题的研究性学习要从学生的经历和体验出发,选择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课题。
课题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的实践,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有利于实现“亲历实践,深度探究”的目标,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现代社会中各种生活现象的地理原因,理解不同生活方式的地理背景,正确鉴赏各具特色的人文地理景观,增强“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学生的地理课题选题进行了如下指导。
一、选择标志性的地形地貌作为课题人们生活在一定的地域中,这些地域有自己的标志性地形地貌,如罗布泊的雅丹地貌,土鲁番的丹霞地貌,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等。
熟悉这些地貌特征是学生认识家乡的开始,也是学生比较容易入手和感兴趣的课题。
比如,长江三角洲苏北里下河平原,它的地貌特征是海拔较低,平原上湖泊、河流、沼泽交错纵横。
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和使用这些地理资源,达到既保护环境又发展经济的目的,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农村学生对这类问题进行探究时,往往更能将其与自身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发展观,培养学生“爱家乡”的情感有特殊的意义。
二、选择重大的地理事件作为课题重大的地理事件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而重大的地理事件由于媒体宣传及时到位,受众面广,信息丰富,又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可能。
国内、国际的重大地理事件特别是突发事件(如洪涝、地震、森林火灾、飓风、台风等重大的灾害)往往和人口、资源、环境紧密联系,对这类事件的研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参与意识。
研究性学习课程选题过程中的教师指导1、选题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地位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研究性学习中,选题是整个研究过程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步骤,在整个研究性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为选题是研究性学习的起步阶段,课题的选择、确定,直接决定了课题研究工作开展的发展方向和命运,甚至影响到整个课题的成败。
因此,如何准确地提出一个问题或确定一个研究方向,往往比着手去研究它更为重要。
2、选题与传统学科学习的不同研究性学习中的选题,与我们课堂教学中的解题、答题有着本质的区别。
传统的教学,是老师提问题,给题目,而后由学生去独立思考、解答,寻找的通常是特定的具体的答案;而研究性学习中,通常是由学生自主地选择题目,通过团体协作、具体分工去解决问题,得到的并不是事先规定的答案。
前者注重结果,而后者注重的是过程。
3、选题对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确定研究课题的过程,这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能力训练的过程。
在这过程中,需要学生学会观察,发现别人未发现的东西;需要学生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观察能力;需要学生经过发散、提炼、概括,从而得出自己的见解。
这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选题的方式、类型研究性学习这门课程的特征,已经决定了选题的方式和类型是不可能千篇一律的。
从我们的实践来看,大概有这么几种:1、选题方式:选题的方式十分灵活,可以是由学生自行确立题目和研究方向及研究课题,也可以是由老师提出课题,供学生选择,可以是由学校确立研究范围,学生选择确立课题或研究思路,还可以是由指导教师确立主课题,学生确定子课题。
但不管是哪种选题方式,都必须遵循以下原则:a、选题必须来自于学生周围的真实世界;b、选题必须有利于师生共同参与,并且有利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更好实施;c、选题必须让学生感兴趣,乐于参与。
2、选题类型:a、长作业b、问题研究c、项目设计等须特别指出,选题类型可以是多种多样,但必须适合学生的年龄层次、知识结构和能力。
研究性学习如何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研究性学习如何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研究性学习的第一步是选题。
从众多未被认识和需要研究的问题中提炼出适合自己研究的课题就是选题。
选题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起始阶段。
也是决定研究性学习成败和成果大小的关键环节,一个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
一、留心观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问题来自疑惑,疑惑来自观察。
观察是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知觉,是人们认识世界,增长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最有效途径。
从观察的过程、技巧和心理品质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对现实事物的观察和思考,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基本途径,对大量资料的搜集和占有,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基本方法。
做问题的“有心人”,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生活,从中发现可供研究的问题。
通过观察自己居住的生活环境(如社区、学校等)、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自然生活和自我体验中发现问题并提出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独立的观察,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活就是解决问题,学生就是学习生活。
真问题是学生从生活实践当中归纳出来的,假问题是在逻辑上推演来的,即先有一个理论假设,然后根据假设演绎出一个所谓的问题来,然后去解决。
真问题有相当数量的生活社会现象做支持,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而这种现象背后反映出了这个问题,通过研究把问题分析出来,这时候,问题才是问题,问题的解决也才有意义。
你对哪些问题感兴趣最想研究的问题是什么1、从日常生活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或问题进行探究,努力把学科知识与日常生活整合起来如:自然体验类(栽培、饲养、观察、实验、野炊)社会活动体验类(服务、交流、交通安全、劳动)文化活动体验类(鉴赏、制作、民族教育、创作)自我关注类(身体、心理、情绪、体验、学习、交往)2、通过阅读、收看新闻节目,从中发现问题,提出课题:紧跟时代步伐,了解社会热点问题;收看新闻报道,能捕捉社会热点和焦点,发现的问题具有时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