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模拟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10
中药药理学理论考核试题一、选择题1.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单选题]*A.研究中药产生药效的机理√B.分离有效成分C.鉴定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D.研究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E.鉴定中药的品种2.下列哪项不是中药药动学的研究内容()[单选题]*A.生物膜对药物的转运B.药物在体内的分布C.药物的生物转化(代谢)D.药物的排泄E.药物的作用强度√3.寒凉药石膏、知母长期给药,可使下列哪种中枢神经介质含量降低()[单选题]*A.AchB.5-H TC.NAyD.GABAE.以上均非4.长期给药可使中枢NA和DA含量增加的中药是()[单选题]*A.附子、干姜√B.黄连、黄柏C.茯苓、白术D.石膏、知母E.以上均非5.温热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是()[单选题]*A.痛阈值降低√B.惊厥阈值升高C.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降低D. 心率加慢E.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6..许多寒凉药具有的药理作用是()[单选题]*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B.兴奋交感神经系统C.促进内分泌系统功能D. 加强基础代谢功能E.具有感染作用√7.温热药的药理作用不包括()[单选题]*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B.兴奋交感神经系统C.促进内分泌系统功能D.加强基础代谢功能E.具有抗感染作用√8.辛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单选题]*A.氨基酸B.有机酸C.挥发油√D.生物碱E.皂苷9.酸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单选题]*A.挥发油B.皂苷C.有机酸和鞣质√D.生物碱E.糖类10.甘味所含的主要成分是()[单选题]*A.挥发油B.皂苷C.有机酸和鞣质D.生物碱E.氨基酸和糖类√11.补虚药的药味主要为()[单选题]*A.辛B.酸C.甘vD.苦E.咸12.在有毒中药的五味中占有比较高比例的味道为()[单选题]*A.辛B.酸C.甘D.苦√E.咸13.制剂工艺不同可产生的影响是()[单选题]*A.加强或突出某一药理作用B.降低药物毒性C.改变药物生物利用度√D.避免配伍禁忌不良反应E.以上均非14.下列药物久煎有利于增强药效的药物是()[单选题]*A.薄荷B.紫苏C.大黄D.牡蛎√E.以上均非15.中药作用的两重性是指()[单选题]*A.局部作用与全身作用B.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C.治标与治本D.有毒与无毒E.培本与祛邪16.下列哪项不属于引起中药药理作用差异性的原因()[单选题]*A.不同种属的动物B. 不同个体C.整体(在体)与离体试验D.不同年龄E. 不同用药日期√17.中药作用的量效关系常呈现()[单选题]*A.量效关系明显B.量效关系很难表现√C.决大多数呈量效关系变化D.无量效关系存在E.以上均非18.中药作用双向性产生的原因是()[单选题]*A.不同化学成分VB.不同给药途径C.不同病人D.不同季节采收E.以上均非19.在对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说法是()[单选题]*A.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往往一致B.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之间还存在差异C.中药药理学(药理作用研究)可补充中药的功效理论D.绝大多数中药的药理作用与其功效不符合√E.以上均非20.下列哪项不是柴胡的主要作用()[单选题]*A.解热B.抗炎C.促进免疫功能D.利胆E.抗心律失常√21.下列哪项不是麻黄平喘作用的机理()[单选题]*A.促进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释放B.直接兴奋支气管黏膜血管平滑肌a 受体C.阻止过敏介质释放D.促进糖皮质激素分泌√E.直接兴奋支气管平滑肌B受体22.下列哪项不是麻黄的作用()[单选题]*A.兴奋中枢B.升高血压C.抗炎D.抗过敏E.镇痛V23.下列哪种药具有保肝利胆作用()[单选题]*A.麻黄B.桂枝C.细辛D.柴胡√E.葛根24.桂枝解热镇痛的有效成分主要是()[单选题]*A.桂皮醛VB.桂皮酸C.乙酸桂皮酯D.反式桂皮酸E.香豆素25.下列可治偏头痛的药物是()[单选题]*A.麻黄B.桂枝C.葛根√D.柴胡E.以上均非26.下列哪项不是解表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单选题]*A.平喘VB.解热C.发汗D.抗炎E.镇静27.麻黄利尿作用最强的成分是()[单选题]*A.麻黄碱B.D -伪麻黄碱VC.甲基麻黄碱D.麻黄次碱E.去甲基麻黄碱28.以下有促进记忆功能的药物是()[单选题]*A.麻黄B.桂枝C.柴胡D.细辛E.葛根V29.青蒿抗疟有效成分是()[单选题]*A.青蒿素√B.青蒿酸甲素C.青蒿乙素D.青蒿酸E.青蒿酸甲酯30.除哪项作用外,均为大黄的主要药理作用()[单选题]*A.泻下作用B.抗感染作用C.镇痛作用√D.利胆作用E.止血作用31.独活抗炎作用的主要成分是()[单选题]*A.东莨菪素B.二氢欧山芹醇C.甲氧基欧芹酚VD.花椒毒素E.欧芹酚甲醚32.板蓝根常用于治疗()[单选题]*A.溃疡病B.急性肠炎C.急性传染性肝炎VD.急性胰腺炎E.糖尿病33.金银花的抗菌主要有效成分是()[单选题]*A.绿原酸VB.木犀草素C.忍冬苷D.挥发油E.皂苷34.下列哪项不是大黄的临床应用()[单选题]*A.便秘B.急性胰腺炎C.肠梗阻D.关节炎√E.急性胆囊炎35.秦艽临床用于治疗()[单选题]*A.胃溃疡B.冠心病C.失眠D.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E.以上均非36.厚朴促进消化液分泌作用的主要成分是()[单选题]*A.挥发油√B.异厚朴酚C.和厚朴酚D.厚朴酚E.四氢厚朴酚37.厚朴对胃肠运动的影响与剂量有关,表现在()[单选题]*A.小剂量、大剂量均兴奋B.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C.小剂量、大剂量均抑制D.小剂量抑制、大剂量兴奋E.以上均非38.与黄连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不包括()[单选题]*A. 抗炎B.解热C.中枢兴奋√D.抗细菌毒素E.抗溃疡39.芳香化湿药的健胃祛风功效与下列哪项药理作用有关()[单选题]*A.抑制胃液分泌B.刺激或调整胃肠运动功能√C.抗菌D.降血压E.镇痛40.下列哪种药物具有明显降血脂及抗脂肪肝作用()[单选题]*A.泽泻vB.扁蓄C.玉米须D.瞿麦E.金钱草41.附子强心作用的有效成分()[单选题]*A.氢氰酸B.乌头碱C.乌药碱D.去甲乌药碱VE.N -甲基酪胺42.茯苓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有效成分是()[单选题]*A.钾盐B.茯苓多糖√C. 卵磷脂D.茯苓酸E.组氨酸43.芳香化湿药的药理作用多与所含挥发油有关,因此入药需()[单选题]*A.久煎B.先煎C.不宜久煎vD.后下E.不宜混煎44.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是()[单选题]*A.生物碱B.黄酮VC.有机酸D.挥发油E.氨基酸45.茵陈抗菌作用的有效成分是()[单选题]*A.茵陈炔酮√B.B- 蒗烯C.6,7 -二甲氧基香豆D.茵陈色原酮E.蓟黄素46.附子的药理作用是()[单选题]*A. 抗菌B.解热C.利尿D.通便E.抗炎V47.与温里药“助阳气”功效有关的药理作用是()[单选题]*A.镇痛B.抗心律失常C.平喘D.抗炎E.强心、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48.下列哪项不是茯苓的药理作用()[单选题]*A.抗休克√B.增强机体免疫功能C.抗肝硬化D.抗肿瘤E.抗中毒性耳损伤49.雷公藤抗肿瘤作用的成分是()[单选题]*A.雷公藤春碱B.雷公藤甲素vC.雷公藤晋碱D.雷公藤辛碱E.以上均非50.下列哪项不是清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单选题]*A.发汗√B.抗菌C.抗炎D.抗毒素E.解热二、多选题1.影响药物作用的机体因素包括()[多选题]*A.体质VB.年龄VC.性别√D. 情绪√E.遗传√2.炮制对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包括()[多选题]*A.消除药物毒性√B.降低药物毒性√C. 加强某-药理作用√D.增强药物疗效√E.延长作用半衰期3.影响中药药理的药物因素包括()[多选题]*A.品种√B.采收季节√C.储藏条件√D.炮制√E.制剂与煎煮方法v4.柴胡的临床用途有()[多选题]*A.发热√B.病毒性肝炎√C.高血压D.流行性腮腺炎√E.流行性脑炎5.麻黄的化学成分包括()[多选题]*A.麻黄碱VB.伪麻黄碱VC.甲基麻黄碱VD.挥发油√E萜品烯醇√三、判断题1.所有根类药材生长年限越长,其药理作用也越强。
中药药理学模拟题一、单选题1.附子的毒性主要由以下哪一个成分引起:()A. 氯化甲基多巴胺B. 消旋去甲乌药碱C. 去甲猪毛菜碱D. 乌头碱E. 桂皮醛2. 不能扩张血管的中药是()A. 葛根B. 麻黄C. 三棱D. 丹参E. 去甲乌药碱3. 芒硝泻下的机制为:()A. 刺激肠粘膜B. 肠道润滑C. 兴奋肠平滑肌上的M-RD. 抑制肠细胞膜上Na+-K+-ATP酶E. 使肠内渗透压升高4. 甘草、桔梗、远志祛痰的机制是因为都含有()成分,通过()而起作用的。
A. 多糖,粘痰溶解B. 生物碱,中枢作用C. 黄酮类,促纤毛运动D. 皂苷,刺激性E. 挥发油,刺激性5. 延胡索总碱/左旋延胡索乙素镇痛作用的不正确描述是()A. 延胡索总碱具有镇痛作用B. 延胡索乙素镇痛作用最强C. 延胡索乙素镇痛作用弱于复方阿司匹林D. 对钝痛的作用优于锐痛,没有成瘾性E. 醋炙延胡索镇痛作用强6. 秦艽碱甲能降低大鼠肾上腺内维生素C的含量表明:()A. 减少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B. 增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C. 促进毛细血管的渗透性D. 减少血细胞游走E. 降低机体的应激能力7. 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中药是()A. 甘草甜素B. 秦艽C. 大黄素D. 人参E. 麻黄8. 苦参对下列病原体有抑制作用()A. 疟原虫B. 滴虫C. 血吸虫D. 肠道阿米巴原虫E. 鞭虫9. 辛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A. 氨基酸B. 有机酸C. 挥发油D. 生物碱E. 皂苷10. 芒硝泻下的机制为:()A. 刺激肠粘膜B. 肠道润滑C. 兴奋肠平滑肌上的M-RD. 抑制肠细胞膜上Na+、K+-ATP酶E. 使肠内渗透压升高11. 下述除哪项外,均是大黄止血的作用机理()A. 促进血小板聚集B. 增加血小板数和纤维蛋白原含量C. 使受损伤的局部血管收缩D. 补充维生素KE. 降低凝血酶Ⅲ活性12. 与黄连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不包括(c )A. 抗炎B. 解热C. 中枢兴奋D. 降低血压E. 抗溃疡13. 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中药是()A. 甘草甜素B. 秦艽C. 大黄D. 人参E. 芒硝14. 炮制后的大黄出现较强抗菌作用属:()A. 作用增强B. 毒性减低C. 便于贮存D. 加强和突出某一作用E. 对作用和成分皆无影响15. 哪项不是盐酸小檗碱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A. 抗心律失常B. 正性传导作用C. 正性肌力作用D. 降血压E. 抗心肌缺血16. 秦艽碱甲能降低大鼠肾上腺内维生素C的含量表明:()A. 减少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B. 增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
1. 下列哪项不是中药药理学的范畴?A. 中药成分的提取和分离B.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C. 中药药理作用的研究D. 中药临床应用的研究2. 以下哪项不是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A. 有效成分B. 次生代谢产物C. 水溶性成分D. 脂溶性成分3. 下列哪项不是中药药理作用的研究方法?A. 动物实验B. 临床观察C. 体外实验D. 中药成分分析4. 以下哪项不是中药炮制的目的?A. 提高药效B. 降低毒副作用C. 增加药材的稳定性D. 改善药材的口感5. 以下哪项不是中药的性味理论?A. 辛、甘、酸、苦、咸B. 温、凉、寒、热、平C. 补、泻、收、散、温D. 疏、通、解、消、散6. 以下哪项不是中药的归经理论?A. 心、肝、脾、肺、肾B. 手、足、阴、阳、经C. 五行、六气、七情、八邪、九窍D. 三焦、胆、胃、大肠、小肠7. 以下哪项不是中药的配伍原则?A. 相须B. 相使C. 相杀D. 相畏8. 以下哪项不是中药的禁忌?A. 孕妇慎用B. 儿童慎用C. 老年人慎用D. 禁忌与药物9. 以下哪项不是中药的药效评价方法?A. 体外实验B. 动物实验C. 临床观察D. 药物代谢动力学10. 以下哪项不是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A. 多成分、多靶点B. 综合作用C. 慢性作用D. 个体差异11. 以下哪项不是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提取方法?A. 溶剂提取法B.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C. 膜分离法D. 蒸馏法12. 以下哪项不是中药炮制的方法?A. 炒制B. 炙制C. 煎制D. 煮制13. 以下哪项不是中药的性味?A. 辛B. 甘C. 酸D. 苦14. 以下哪项不是中药的归经?A. 心B. 肝C. 脾D. 肺15. 以下哪项不是中药的配伍原则?A. 相须B. 相使C. 相杀D. 相畏16. 以下哪项不是中药的禁忌?A. 孕妇慎用B. 儿童慎用C. 老年人慎用D. 禁忌与药物17. 以下哪项不是中药药效评价方法?A. 体外实验B. 动物实验C. 临床观察D. 药物代谢动力学18. 以下哪项不是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A. 多成分、多靶点B. 综合作用C. 慢性作用D. 个体差异19. 以下哪项不是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提取方法?A. 溶剂提取法B.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C. 膜分离法D. 蒸馏法20. 以下哪项不是中药炮制的方法?A. 炒制B. 炙制C. 煎制D. 煮制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中药药理学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
中药药理学试题及答案中药药理学是一门研究中药成分、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其安全性的学科。
以下是一套中药药理学的模拟试题及答案,供学习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药药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中药的炮制方法B. 中药的化学成分C. 中药的临床应用D. 中药的药效机制答案:D2. 中药的“四气”指的是什么?A. 寒、热、温、凉B. 酸、甜、苦、辣C. 辛、甘、酸、咸D. 甘、苦、辛、咸答案:A3. 下列哪项不是中药的“五味”?A. 甘B. 酸C. 苦D. 辣答案:D4. 中药的“归经”是指什么?A. 中药的炮制方法B. 中药的服用时间C. 中药作用的经络系统D. 中药的贮藏条件答案:C5. 中药的“升降浮沉”理论主要描述的是:A. 中药的炮制过程B. 中药的药效表现C. 中药的药性变化D. 中药的药力作用方向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中药的“四气”中,具有温热作用的中药可以治疗________病症。
答案:寒性7. 中药的“五味”中,具有收敛作用的味是________。
答案:酸味8. 在中药的“归经”理论中,具有清热作用的中药多归________经。
答案:心经9. 中药的“升降浮沉”理论中,“升”指的是药力作用于人体的________方向。
答案:上10. 中药的炮制方法包括炒、炙、蒸、煮等,其中“炙”通常是指用________进行加热处理。
答案:火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中药的“四气”理论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
答案:中药的“四气”理论是指中药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性质,这些性质直接影响药物的作用和适应症。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选择相应的药物,以达到调和阴阳、平衡寒热的目的。
例如,寒性体质的患者宜选用温热性质的药物,而热性体质的患者则宜选用寒凉性质的药物。
12. 解释中药的“五味”理论,并举例说明。
答案:中药的“五味”理论是指中药具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口味,这些口味与药物的作用和归经有关。
中药药理学》模拟试题(一)一、是非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2分,共10分)1.同一品种的中药,其药理作用也可能不同。
()2.某一中药入肝经,故可以认为它的作用部位在肝脏。
()3.模型对照是指不加任何处理只给溶剂的对照。
()4.反映一个药物毒性强弱的指标是最小致死量。
()5.番泻叶泻下作用与大黄相同。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麝香与中枢兴奋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主要区别在于麝香__________。
2.人参中枢兴奋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
3.五味子丙素的中间产物联苯双酯用于治疗__________。
4.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有,。
5.枳实、青皮等含有__________,其提取物经注射给药后可激动__________,产生升压作用。
6.麻黄利尿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
7.知母解热作用与抑制__________(酶)有关。
8.大黄止血的成分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9.祛风湿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0.三七止血作用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
11.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药理学基础是__________。
12.丹参对机体组织修复与再生的作用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3.许多活血瘀药都有抗血栓形成作用,其作用通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题号填入括号内,每题2分,共30分)1.国内对何种中药最早进行现代药理研究工作()A.黄连B.黄苓 C.金银花 D.麻黄 E.人参2.温热药的药理作用不包括()A.兴奋中枢系统B.兴奋交感神经系统C.促进内分泌系统D.加强基础代谢功能E.具有抗感染作用3.中药作用的两重性是指()A.局部作用与全身作用 B.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C.治标与治本D.有毒和无毒E.培本与祛邪4.下列具有降血糖作用的药物是()A.麻黄B.桂枝C.柴胡D.细辛E.葛根5.下列那项是鱼腥草的抗菌有效成分()A.小檗碱B.黄苓素C.绿原酸D.癸酰乙醛E.色胺酮6.除下列哪项作用外,均为大黄的主要药理作用()A.泻下作用B.抗感染作用C.镇静作用D.利胆作用E.止血作用7.粉防已碱抗心律失常的主要机理是()A.阻滞心肌细胞Na+内流B.促进心肌细胞K+内流C.延长心肌动作电位时程D.抑制心肌细胞外Ca+内流和细胞内钙释放E.阻滞心肌细胞β受体8.下列有关大黄的描述,错误的是()A.生用泻下B.久煎止泻C.影响营养物质吸收D.作用部位在大肠E.结合型蒽苷发挥作用9.与枳实临床应用不符的是( )A.治疗高血压B、产后子宫脱垂C、抗休克D、胃下垂E、腹气胀10.附子“回阳救逆”功效有关的药理作用()A.镇痛C.抗寒冷D.增强免疫E.抗休克F.以上均不是11.枳实升压作用的有效成分()A.消旋去甲乌药碱B.甲硫氨酸C.葫芦巴碱D.N—甲基酪胺E.柠檬烯12.关于山楂调节脂质代谢叙述错误的是()A.显著抑制血清TC的升高B.降低LDL—C和ApoB浓度C.显著升高HDL—C及ApoA1浓度D.显著降低TGE.抑制HMG—CoA还原酶13.延胡索镇痛作用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延胡索乙索镇痛作用最强。
-------------精选文档----------------- 可编辑 中药药理学模拟试题(附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中药药理 2.中药药动学 3.不良反应 4.双向调节作用 5.适应原样作用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苦味药具有燥湿或泻下作用,与其含有以下成分有关( ) A.有机酸 B.挥发油 C.鞣质 D.糖类 2、下列描述与柴胡的药理作用不符的是( ) A.抗炎作用 B.柴胡皂甙有保肝作用 C.柴胡皂甙无溶血作用 D.柴胡皂甙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3、对流感病毒没有抑制作用的是( ) -------------精选文档----------------- 可编辑 A.金银花 B.黄连 C.黄芩 D.山豆根 4、泻下药的主要药理作用不包括( ) A.利尿作用 B.抗炎作用 C.解热作用 D.抗感染作用 5、无保肝作用的药物是( ) A.金钱草 B.茯苓 C.茵陈蒿 D.猪苓 6、青皮在临床上不能用于治疗( ) A.哮喘 B.消化不良 C.高血压 D.胸肋胀痛 7、具有强心作用的消食药是( ) A.神曲 B.山楂 C.麦芽 D.莱菔子 8、下列药物中没有镇静作用的是( ) -------------精选文档----------------- 可编辑 A.川芎 B.丹参 C.延胡索 D.益母草 9、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益母草对子宫有兴奋作用 B.益母草有镇静作用 C.益母草可抗心肌缺血 D.益母草可抗血栓形成 10、以下有关附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附子对心率无影响 B. 附子可加快心率 C. 附子可减慢心率 D. 附子对心 率的影响不确定
11、钩藤降压的有效成分是( ) A.钩藤碱 B.挥发油 C.去氢钩藤碱 D.异去氢钩藤碱 12、以下有关羚羊角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可增加小鼠的自发活动 B.可减少小鼠的自发活动 C.不影响小鼠的自发活动 D.对小鼠的自发活动呈双向调节 -------------精选文档----------------- 可编辑 13、人参急性中毒的特征是( ) A.头痛 B.体温升高 C.出血 D.出现玫瑰疹 14、以下有关黄芪药理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有解毒的作用 B.对正常心脏有促进收缩作用 C.有保肝作用 D.可促进机体代谢 15、服用甘草流浸育,常发生血压增高、浮肿、血钾降低等,是因为甘草具有 ( ) A.收缩血管,升高血压 B.拮抗醛固酮受体 C.升高肾素水平 D.皮质激素样作用 E.直接保钠排钾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与麻黄平喘作用机理有关的是( ) A.间接发挥拟肾上腺素作用 C.阻止过敏介质释放 D.缓解支气管粘膜肿胀 E.兴奋α-受体 2、黄连的药理作用有( ) -------------精选文档----------------- 可编辑 A.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B.调节平滑肌 C.止血作用 D.促使胆汁分泌 E.降血压 3、下列有关枳实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对胃肠平滑肌有解痉作用 B.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 C.对心肌有抑制作用 D.毒性较大 E.可治疗产后子宫脱垂 4、消食药的药理作用包括( ) A.增强胃运动机能 B.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 C.助消化 D.升高血压 E.对心脏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5、可降低血糖的药物有( ) A.人参 B.黄芪 C.党参 D.淫羊藿 E.当归 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精选文档----------------- 可编辑 1、解表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有抗菌、抗病毒,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温里药回阳救逆的药理学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甘草解毒的有效成分是______,甘草能“缓急止痛”是由于_______,_______。 4、五味与其所含化学成分的关系是:辛味药含_________最多,其次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5、延胡索的主要药理作用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
五、简述题(每题6分、共30分) 1、是否可以把清热解毒药与抗生素完全等同? 2、柴胡“疏肝解郁”功效的药理学基础是什么? 3、大黄泻下作用的机理是什么? 4、活血化瘀药对血瘀证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5、人参“安神益智”的药理学依据是什么 七、论述题(每题15分,共15分) 试述中药四性的现代科学含义。 参考答案: -------------精选文档----------------- 可编辑 一、名词解释(5×3分) 1. 中药药理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药理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规律的科学。
2. 中药药动学:研究中药及其化学成分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及特点。 3. 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用量用法下,机体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 4. 双相调节:指某些药物可使两种极端的病理现象向正常的方向转化。 5. 适应原样作用 是指某些补虚药能增强机体的的适应性,增强机体对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各种有害刺激损伤的非特异性的抵抗力,使紊乱的功能恢复正常。
二、单项选择题(15×1分) 1.C 2.C 3.D 4.C 5.A 6.C 7.B 8.D 9.B 10. B 11.A 12.B 13.C 14.A 15.D
三、多项选择题(5×2分) 1.ABCDE 2.BDE 3.AE 4.ABC 5.ABD 四、填空题(15×1分) 1.发汗 解热 镇痛 2.强心 扩张血管 抗休克 -------------精选文档----------------- 可编辑 3.甘草甜素 能解除平滑肌的痉挛 有显著的镇痛作用 4.挥发油,苷类 生物碱 5. 镇痛作用 镇静催眠作用 抗冠心病作用 六、简答题(5×6分) 1. 答:不可以。因为目前还没有在实验研究中得到证实有哪一个清热解毒药的体内外抗菌作用强度与抗生素相似。但是,有的清热解毒药虽然没有较强的体内外抗菌作用,但在临床上对许多感染性疾病有很好的疗效。目前认为,清热解毒药的抗菌作用与其调节机体的功能有关,是其它药理作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解热、抗炎等)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其药理作用比抗生素要广泛。
2.答:柴胡“疏肝解郁”功效的药理基础是其具有明显的保肝、降脂和利胆作用,其保肝作用机理是由于皂苷对生物膜直接保护的结果,也认为是与肾上腺分泌糖皮质激素有关,柴胡皂苷可使血浆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加,进而使皮质甾醇含量升高,因此认为柴胡皂苷有通过促使脑垂体分泌糖皮质激素及拮抗甾体激素对肾上腺萎缩的作用,从而提高机体对非特异刺激的抵抗力。此外,柴胡具有明显的利胆作用,能使实验动物的胆汁排出量增加,使胆汁中胆酸、胆色素和胆固醇的浓度降低。
3. 答:①成分:蒽醌苷,双蒽酮苷。②机理:大黄口服后,结合状态的蒽苷大部分未经吸收直抵大肠,在肠细菌、酶的作用下,分解成蒽酮、蒽酚,刺激肠壁,使肠蠕动增加;苷元能抑制Na+从肠腔转运至细胞,使肠内渗透压增高,保留大量水分,肠容积增大,机械性刺激肠壁使蠕动增加;部分蒽苷自小肠吸收,在体内还原成蒽酮,经血流或胆汁运输至大肠-------------精选文档----------------- 可编辑 而发挥作用。
4. 答:“血瘀证”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液出现浓、粘、凝、聚等现象。 浓,指血液的浓度增高,表现为血浆渗出,血液浓缩,红细胞比容增加,红细胞聚集性增加,血球压积增加,血浆蛋白、血脂含量升高。
粘,指血液粘稠,表现为血浆粘度增大,全血和血浆比粘度增加。 凝,指血液凝固性增加,表现为血液中聚集型血小板数目增多,阻塞微血管,加速凝血过程,红细胞沉降速度加快。
聚,指红细胞聚集力增加,表现为血流速度变慢,切变率降低,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红细胞表面负电荷减少,使红细胞彼此靠拢而发生聚集。
活血化瘀药及其复方一般均能改善血瘀病人血液的浓、粘、凝、聚状态。其中以丹参、赤芍、川芎、益母草、蒲黄等作用更为明显。
5. 答:人参能加强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使兴奋和抑制得到平衡,使紊乱的神经得以恢复,有安神的作用。人参能提高人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对抗疲劳,提高思维活动和效率,改善大脑功能,促进脑内Ach的合成和释放,提高脑内DA和NA的含量,促进脑内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及提高脑的供血与供氧。能改善学习与记忆过程,对智力、记忆力减退及思维迟钝有精神兴奋作用,故而有安神益智的功效。
七、论述题(15分) 答:寒、凉、热、温、四种不同的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精选文档----------------- 可编辑 作用趋向,是说明中药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
四性的现代研究: 中枢神经系统:寒性药使动物脑内NA、DA合成减少,同时,寒性药也使大鼠脑内5-HT含量明显增高,表现出中枢抑制状态。许多寒凉药具有抗惊厥、解热、镇痛等中枢抑制作用。热性药同时使动物脑内兴奋性递质NA含量增加,而使5-HT含量显著降低,表现出中枢兴奋状态。
植物神经系统:中药四性对植物神经的递质、受体以及环核苷酸水平也有明显的影响。寒证、阳虚证病人副交感神经一M受体一cGMP系统的功能亢进。分别服用温热药和助阳药后,能提高细胞内cAMP含量,使失常的cAMP/cGMP比值恢复正常。相反,热证、阴虚证病人的交感神经一β受体一cAMP系统的功能偏高。热证、阴虚证病人分别服用寒凉药和滋阴药后能提高细胞内cGMP水平,使失常的cAMP/cGMP含量比值恢复正常。
内分泌系统:中药四性可明显影响机体的内分泌系统功能。长期给予动物温热药可使其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卵巢等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强。而寒凉药则使这些内分泌系统功能受到抑制。
代谢功能:寒凉药或温热药可通过影响垂体一甲状腺轴功能和细胞膜钠泵(Na+,K+-ATP酶)活性,而纠正热证(阴虚证)或寒证(阳虚证)异常的能量代谢。临床研究表明,寒证或阳虚证病人基础代谢偏低,热症或阴虚证病人基础代谢偏高。
许多寒凉药还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抑制实验性肿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