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的合作社经济
- 格式:docx
- 大小:13.10 KB
- 文档页数:1
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的合作社经济中国的人民解放战争,在战胜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以后,除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以外,必须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经济。
现在人民解放战争虽然还没有在全中国胜利,但是已经在一万万六千万人口的地区胜利了,在这里,必须立即从事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建设。
在人民解放战争胜利以后,我们要实行土地改革,把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所有,以消灭封建主义。
要没收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以消灭官僚资本主义。
在完成这些革命的任务以后,我们就在旧中国的废墟上来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经济。
这种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社会构成应该如下:一、国家经济。
它在整个社会经济构成中,特别在今天的解放区,虽然还只占着不大的部分,但它是领导的成分。
它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手中的经济武器。
我们要使其依照新民主主义的正确路线,而不是依照官僚资本主义或旧民主主义的错误路线首先得到发展。
二、由广大的小生产者及广大的消费者在国家领导之下组织起来的合作社经济。
这是国家经济的极广大而可靠的同盟军。
这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用以帮助、领导和逐步改造广大小生产者的主要工具。
我们要用一切可能的和适当的方法使其依照新民主主义的路线获得发展,并使其在社会经济构成中有极广泛而强固的地位。
三、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及其他被允许设立的外国私人经济机关。
这种经济,一方面在目前整个国民经济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适当的发展,对于国民经济也是有利的;但是,在另一方面,它又处在和国家经济与合作经济竞争的地位,它的发展方向是要走旧资本主义道路的。
在私人经济中,还有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极大的投机商业资本,他们还要进行各种商业投机。
因此,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一方面,应该采取严厉的办法禁止一切公私机关及个人囤积居奇、买空卖空的投机行为,同时,允许并在适当的范围内帮助那些有益于国计民生的工商业之发展。
在它发展的过程中,国家经济与合作社经济,又须逐步地适当地和它进行一种和平的经济竞争。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单选题:1.我国农业合作化采取的原则是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2.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社会主义性质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形式是国家资本主义4.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5.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和中国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是封建剥削制度6.土地革命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7.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8.1952年,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提出了加快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过渡时期总路线9.我国建国初期属于新民主主义社会10.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在我国,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11.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实现工业化是主体,两翼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12.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和中国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是封建剥削制度13.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方针是积极领导稳步前进14.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改变生产资料的私有制15.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采取的方式和平赎买16.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17.新中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主要途径是没收官僚资本18.我国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二步骤是手工业供销合作社19.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重要观点是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观点多选题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有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是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积极引导、逐步过渡和平改造3.我国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遵循的原则有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4."三大改造指的是 "个体农业的改造个体手工业的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5.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6.新民主主义时期,我国的主要阶级力量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7.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即敌我矛盾人民内部矛盾8.建国初期人民政府将帝国主义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企业收归国有的主要形式有管制征用代管转让9.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四马分肥”是企业利润的分配方式,主要内容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10.在对民族资本主义改造的第一个阶段,国家对私营商业采取了统购包销经销代销加工订货委托加工11.1951年底至1952年5月,在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进行三反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判断题1.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主流是好的,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
新民主社会的五个经济组成部分1.新民主社会的五个经济组成部分(社会主义转型之前的经济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国有经济),个体经济(农业和手工业),国家资本主义,合作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私营经济)1)独立组件:社会主义国有经济,个体经济(农业和手工业)和私人资本主义(私人经济)2)过渡组件:国家资本主义与合作经济3)社会主义国有经济与集体经济的区别:它们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属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但是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A.国有经济,也称为国有经济,是指所有社会工作者共享生产资料(以国有所有制的形式)的公有制形式,即国有所有制和整个人。
通常,它们是大中型企业。
B.集体经济是一些工人共享生产资料的公有经济。
通常,在企业发展的初期规模并不大。
也称为集体所有制,主要是街头工厂或乡镇企业。
2,社会主义改造的目标:消除基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阶级剥削,即消除剥削和私有制。
具体而言,以上五个组成部分中的个体经济生产方式(农业和手工业)属于私有制;私人资本主义不仅实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而且具有剥削性质(剥削雇佣工人)。
3.过渡经济组成部分的解释:国家资本主义是从资本主义私人经济向社会主义国有经济转变的过渡形式。
合作经济是从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转变的过渡形式。
4.每个转换的三个阶段:“三个步骤”由于这三个主要变革都是以积极稳步前进的原则为指导的,因此,每一个社会主义变革都通过三个步骤来促进:1)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互助团体-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先进农业生产合作社2)手工业的社会主义转型:手工业供销集团-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3)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家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个体企业的公私合营-整个行业的公私合营(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指公私合营,以及后两个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属于国家资本主义的先进形式)五,社会主义改造的结果:转型之后,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都消失了,经济成分的两种过渡形式也结束了它们的使命。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三种主要经济成分
新民主义社会的经济包括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其中,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代表着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方向;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性质的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具有两面性,党的政策市利用和限制;个体经济是分散的落后的,要引导他走集体化道路;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前途是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发展.
新民主主义经济,应在国营经济引导下,使五种经济成分统筹兼顾,分工合作,以促进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
1、主要矛盾
从新中国建立到1952年,主要矛盾是广大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1952年底,当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任务特别是土地改革在全国完成后,国内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国外是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简介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时期,是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准备阶段。
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的社会性质。
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其中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度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度的形式。
所以,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国营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新民主主义社会最显著的特点是
新民主主义社会最显著的特征是:过渡。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从属于社会主义制度,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社会,而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
新民主主义社会最显著的特点是 1
1、在社会形态上,它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2、在政治上实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存在,并在国家政权中占有一定地位;
3、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主导的包括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
4.在文化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新民主主义社会最显著的特点是 2
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的认识是历史事实。
这也表明:第一,中国共产党人信守了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然后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诺言,共产党人也信守了诺言;第二,中国是从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而不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的。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允许资本主义经济存在和发展。
所以,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就不需要再补什么资本主义的课了。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
并要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具有过渡性质的社会。
它是近代中国由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历史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中介和桥梁。
这种具有过渡性质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有其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特征。
第一,经济方面,由于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的实施,封建地主阶
级的土地占有制度被彻底摧毁,官僚资本被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所没收,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形成了新型的新民
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即国营经济及其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
济制度。
第二,政治方面,新民主主义国家实行的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
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
第三,文化方面,
新民主主义国家实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即民族的、科
学的、大众的文化。
总之,新民主主义社会既然是具有过渡性质的社会,它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自然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这两种因素
不断地碰撞、冲突和较量,其发展的总趋势是,社会主义因素日益发展壮大,资本主义因素不断被削弱、被限制。
最终,在条件具备后,新民主主
义社会就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社会。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 新中国的成⽴,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命阶段的开始。
从中华⼈民共和国成⽴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这⼀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个独⽴的社会形态,⽽是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业者的个体经济、私⼈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其中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
所以,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在这些经济成分中,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形成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掌握了主要经济命脉,居于领导地位。
⽽以农业和⼿⼯业为主体的个体经济,则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新民主主义社会要继续向前发展,就要不断扩⼤国营经济,同时逐步将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改变为社会主义经济,使社会主义经济逐步成为我国的经济基础。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构成。
⼯⼈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基本的阶级⼒量。
由于农民和⼿⼯业者的个体经济既可以⾃发地⾛向资本主义,也可以被引导⾛向社会主义,其本⾝并不代表⼀种独⽴的发展⽅向。
因此,这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及与之相联系的三种基本的阶级⼒量之间的⽭盾,就集中表现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资产阶级和⼯⼈阶级两个阶级的⽭盾。
随着⼟地改⾰的基本完成,⼯⼈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盾。
⽽解决这⼀⽭盾,必然使中国社会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这⼀时期的民族资产阶级仍然是⼀个具有两⾯性的阶级:既有剥削⼯⼈的⼀⾯,⼜有接受⼯⼈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
因此,民族资产阶级与⼯⼈阶级的⽭盾也具有两重性,既有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阶级利益相互对⽴的对抗性的⼀⾯,⼜有相互合作、具有相同利益的⾮对抗性的⼀⾯。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后,新民主社会的合作经济应进行土地改革,将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以消除封建制度。
我们应该没收官僚资本,并把它还给国家,以消除官僚资本主义。
完成这些革命性任务后,我们将在旧中国的废墟上建立新的民主经济。
这种新的民主经济的社会结构应如下:1.国民经济。
尽管它在整个社会和经济结构中仍然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当今的解放地区,但它是主要组成部分。
它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国家手中的经济武器。
我们应该按照新民主主义的正确路线而不是官僚资本主义或旧民主主义的错误路线来发展它。
2,在国家领导下由大量小生产者和消费者组织的合作经济。
这是国民经济的一个庞大而可靠的盟友。
这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国家用来帮助,领导和逐步改变大小生产者的主要工具。
我们应该运用一切可能和适当的方法,使之按照新民主主义的路线发展,并使之在社会和经济构成中具有十分广泛而牢固的地位。
3,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其他允许的外国私人经济机构。
一方面,这种经济目前是整个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适当的发展也有利于国民经济。
另一方面,它在国民经济和合作经济中处于竞争地位,其发展方向是走旧资本主义道路。
在民营经济中,旧中国遗留下大量的投机性商业资本,它们必须进行各种商业投机。
因此,一方面,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国家,必须采取严格措施,禁止所有公共和私人机构和个人ho积和从中牟利。
同时,我们应该允许并在适当的范围内帮助发展有利于国民经济和民生的工商业。
在国民经济和合作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逐步,适当地与之进行和平的经济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