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学会感恩》有感
- 格式:doc
- 大小:0.75 KB
- 文档页数:1
读《让小学生学会感恩老师的100个故事》
后感
读完《让小学生感恩的100个故事》这本书之后,我心里对感恩老师的意义就更加深了。
老师虽然不是我们的父母,却给了我们父母一样的关爱;他们不是亲人,却给了我们最贴心的温情。
老师是我们的第二任父母,语文老师教会我们从汉语拼音到开始到描写各种事情的文字;数学老师教会了我们从1、2、3开始到各种数学题的运用与计算方法;英语老师教会了我们从A、B、C开始到学会掌握英语的语法与运用;信息技术老师教会了我们从打字到电脑技术的知识……
总之,老师们都无私地将自己的全部才学都默默地奉献给我们,却从来不求回报。
他们不仅教我们各种基本知识,还把我们当做自己的孩子和密的朋友。
一旦同学有困难,老师总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有的同学在学习上遇到困难,老师总会耐心的讲解,一直到同学们弄懂为止;当有同学做错事时,老师总会用温柔地话语引导他,同他讲道理,直到他们认识错误为止……总而言之,老师总是微笑着纠正我们的错误,温柔的引导着我们向正确的方向前进。
老师总是把我们的快乐成长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
俗话说:老师像蜡烛一样,点燃自己,照亮着我们的成长道路,让我们健康成长。
这是多么的高尚的品德啊!作为一名正在吸收知识的学生的我,只想让老师们一生平安,永远健健康康、快快乐乐与幸福的成长。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学会感恩——观《母子》
有感
《中国电视报》上的一幅图片《母子》引起了我的注意。
画面上是两对母子,主架部分是一个擦鞋女工正在为一个男孩擦鞋,她身上的衣服已经褪色,一双粗糙的大手卖力地工作着,额前的发由于忙碌而滑落下来。
女工用布袋背着自己酣睡的婴孩,那孩子脸上有明显的泥渍。
男孩的母亲衣着时尚,正提着包悠闲地等待。
艺术效果的表达源于对比,这幅画通过三组对比凸显主题:孩子的对比,母亲的对比,母子的对比。
从鲜明的对比中不难看出擦鞋男孩家境的优越,比起那个睡在妈妈背上的孩子,自己要幸运很多,而他悠哉地翘着腿,一脸惬意的样子,不能从他的表情中读到丝毫感恩。
由此,我的思维便围绕感恩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
感恩,是对曾受惠于自己的对象最基本的感情,它源于人们的内心深处,正可谓“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都具备这项感情,但是否选择开启它,钥匙则掌握在个人手中。
晋朝重臣介子推“割肉奉君尽丹心”的事使晋文公设立清明节纪念他,并且表达对介子推救命之恩的感谢之情,美名垂留史册。
而当代歌。
【读后感】学会感恩朋友读《感恩朋友》有感600字【读后感】学会感恩朋友-读《感恩朋友》有感600字这是一个红尘滚滚的社会,徜徉在灯红酒绿的欲望之海,稍不留神,我们就会脚下一滑,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在这其中,能够渡我们穿过这浊浪涛涛的大海的,也只有书。
在这个寒假,我又一次捧得了这本书――《关爱朋友》,其实,这本书我已经看完三次了,每一次看看,都会存有相同的体会,每一次看看,都会存有相同的敬佩。
我用手摩挲着这本已显陈旧的书,一时,我的手似乎感觉到了什么,停在“感恩”二字之前。
“关爱,关爱……”我不时重复着这两个字,心中跌宕起伏。
猛的想起这样的一首歌:“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不知怎的,心里便充满了无限的感动。
我指出风筝就是美好的,因为它对线心存关爱;绿叶就是美好的,因为它对木心存关爱;鱼儿就是美好的,因为它对心存关爱;而我,当然也就是美好的,因为我对生活中一切的一切都心存关爱。
除了感恩亲情,我想也应该感恩友情。
翻开书,我又一次沉醉在在书中……在这些文章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篇题为《那张课桌》的文章。
这篇文章讲诉的就是一个性格十分暴躁,十分自卑的女孩儿盈盈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结识了一个朋友,他们之间的交流很特定,就是以一张课桌做为留言本,使心与心在这交汇,从这以后,盈盈这个例如丁香般忧伤的女孩踏进了孤独的沼泽,显得开朗而自信心了。
这一切都源自于朋友的关心与鼓励。
人们常说道,亲情、爱情和友情就是人类最幸福的情感。
尽管与亲情、爱情相比,友情是三种感情中最为平淡的,它既不像亲情那样轰轰烈烈,但至少可以说,友情是三种情愫中最为博大的。
关爱朋友像是阳光一样给与我们美好的光辉,关爱朋友像是大地一样剥夺我们灵秀的胸怀,关爱像是鲜花一样领略到我们芬芳,关爱朋友像是雨露一样滋润着我们的心田,关爱朋友像是清风一样领略到我们炎热。
再一次翻到最后一页,我体会到了色彩斑斓的友谊,学会了感恩身边的朋友。
学会感恩
——观《代课教师》有感
大丰市实验小学六(7)班蒋颖
他被人喻为红烛、喻为春蚕,但他从没有因这些儿感到骄傲,反而更加刻苦地、认真地去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国家栋梁。
可是,那教育途中却困难颇多,他并没有抱怨,而是锲而不舍的更加努力……因此,他的眉间愁纹越来越多,两鬓的银丝也越来越多……他,就是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在《代课教师》中,有许多令人出乎意料的情节与画面,讲述了以群孩子和一位老师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情,看完后,那些画面在我脑中挥之不去。
令我记忆尤为深刻。
我一直对剧中的顾晓霖感到同情、震惊、敬佩。
也许一开始我并没有看懂,对她些许厌恶——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再后来,从她那渴望给孩子们知识的欲望中,我不由震惊了——她是个以团体为中心的女人,这样的人现在上哪儿去找啊!
这部剧以孩子们天真无邪、调皮捣蛋衬托出现在社会上那些大人的阴险心机,从而令人感到现实生活的肮不纯、令人痛惜。
回顾古时,再看今朝,人们的生活改善了、先进了、舒适了,思
想也进步了,可是——同时,心灵也逐渐发黑了,人情世故、人人都泠暖自知,都带着面具生活,身心疲惫,可是这却早已形成了一种习惯,大人们的表里不一,使孩子们的天真无邪越发耀眼,越发动人!
同学们。
我们改变不了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让我们从现在起,为日后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一点贡献吧!让我们积少成多,加油吧!努力了,就不会面临痛苦的失败,记住,人生需要微笑,需要阳光!
指导老师:杭斌。
责任:生命必须承受之重——读《学会感恩担当责任》有感“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
因此,“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的最重要本质。
”——奥地利精神医学家维多克·费兰克。
在读《学会感恩担当责任》的过程中,书中引用的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震撼。
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人通过劳动改造客观世界,创造物质财富,这是人能够区别其他动物的根本标志,也是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具体表现形式。
作为一个人,要使自己的人生有意义,就必须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便是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一个人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越大,他在社会中活动的人生价值的评价就越高。
因此,要在俯仰之间做一个真正有意义的人,就应该对社会和他人作出更大、更多的贡献。
如何才能实现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这就需要我们肩负着责任去面对人生,充满责任感的去完成工作,在工作中创造财富和价值,让生命承载着责任去奋斗前行,才会绽放那朵理想之花。
因为责任是精神之源,是我们不断奋斗的动力和目的。
一个把工作当作是一份责任,对工作富有高度责任感的人,会把工作当成是一种必须要完成的使命,会把企业的利益当作是自己的利益,会使责任感成为鞭策、督促、监督自己的力量,从而没有丝毫懈怠的去工作,心甘情愿,全身心的投入,使自己变的坚强、勇敢而且富有智慧,遇事则强,困而不挠,激发自己的潜能,最终达到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的目的。
古人云“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古之成大事者,哪一个不是心系天下苍生,杜甫、范仲淹、林则徐这些仁人志士正是对国家、民族有高度的责任感,才会成就一番经天纬地的事业,留下千古佳话。
现实中,作为多数平平凡凡的我们,如何能为自己的生命增光添彩,最真实的答案就是立足于现实,富有责任感的去对待自己的工作,因为勇于担当责任会给我们引导和鼓励,带来正能量,让我们面对困难时不再寻找借口,面对不顺的现实时不再大发抱怨,奋勇前进,最终把工作的结果导向积极方面。
学会爱读后感篇一:《学会一爱一》的读后感书中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一爱一是偷偷的陪伴》当中的一篇真实故事。
讲述了一位母亲没钱养自己的孩子,所以把孩子送进孤儿院里去,她的孩子被一对很富有的夫妇收养,孩子的母亲知道了以后,急忙跑到这对夫妇家当女佣。
过了几年这个孩子的肾得了一种病,需要换肾,她母亲知道以后,把自己的肾捐给了她的孩子,让她的孩子的到了康复。
我喜欢的原因是这篇故事让我很感动,让我很惊讶。
一个母亲居然把自己的肾送给孩子。
母一爱一真的很伟大!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爱一是要负责的,一爱一不是只让对方开心,你要理就理,不理就不理的。
让我知道一爱一需要耐心,需要恒心,需要谅解,需要宽恕的。
篇二:《学会一爱一》读后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这个环节涉及的面非常广,是值得我们家长、老师和全社会共同、长期探讨学习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家长感觉在家庭教育中力不从心。
这些天我认真拜读了《学会一爱一》这本书,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书中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讲述家庭教育的重点: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学会与孩子沟通;如何引导孩子在活动中健康成长。
所有这些围绕的话题就是让孩子感受一爱一、学习一爱一、懂得一爱一,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各自的一性一格,同一种教育方法并不适应每一个孩子,但是“一爱一”适用于每一个人。
看了《学会一爱一》这本书,认识到了很多作为家长、老师的缺乏之处,如何去一爱一孩子,如何懂得孩子的需求,需要下功夫去了解孩子,研究孩子,为孩子勇于改变自己,努力做一个称职的父母。
这本书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要想使孩子变成一个优秀的人,跟我们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怎样与孩子沟通、怎样管教孩子、怎样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需要我们从方方面面、一点一滴做起,在孩子面前起到表率作用,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行为影响孩子一生。
总之,这本书告诉我们:一爱一是需要负责任的、需要耐心、细心、恒心谅解与宽容。
学会感恩——读沈石溪的《虎娃金叶子》有感_1000字我从小就对小动物情有独钟:每次回乡下老家,总要去割一些嫩草亲手喂给奶奶的小兔子吃,看着红眼睛、白绒毛、长耳朵的的兔子,我总要呆上好一会,跟它说说话,摸摸软软的的绒毛;小黄狗看见我,总是飞快地奔向我,两个前肢搭在我的身上,调皮极了,小花猫就更不用说了,我一坐下,我的两条大腿就是它的世界,就知道在我的大腿上呼呼大睡……妈妈、爸爸一直说我有动物缘,前世一定是小猫或小狗。
上小学识字了,我又对动物小说家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如痴如醉。
《虎娃金叶子》是我最喜欢的,一位农妇产下一个长有六个指头的婴儿,一出生就被人们称为“琵琶鬼”或“六指头”,由于要被村里人处死,六指头只好躲进了深山……无意间他捡到了一只小虎崽,并认它做了女儿,取名为“金叶子”。
为了金叶子,每天出去打猎,还到悬崖上和金雕决一死战;金叶子被捉走了,他奋不顾身才救出了金叶子。
金叶子随六指头走过7个春夏秋冬,和六指头有着深厚的“亲情”……村民就抓到了六指头,他俩被送往刑场。
眼看六指头就要被烧死了,金叶子奋力挣脱绳索,把六指头救下,自己却被射来的箭射穿心脏…看了一遍又一遍,我的心绪一直难以平静,为六指头对金叶子深深的父爱和金叶子对六指头的孝顺、眷恋、感恩的表现流下了热泪,伤感的结局总是触动我小小的心弦,一身金色的绒毛,就像一片被秋风吹落的金叶子,这个小家伙的形象时时出现在我的眼前。
一只老虎,就是这么一只老虎,一只普普通通的老虎,三番五次救六指头于危险之中,甚至连生命都不顾。
它为什么这样做,因为它有善良的一面,那就是懂得感恩。
当我们在电视、电脑、广播等新闻媒体中看到一些令人伤感的事例:老人年纪大了,干不动活了,儿子就把老人赶出了家门;生下来的孩子身体有残疾,父母就以养活难为借口。
学会感恩读《万里寻母记》有感
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这样的故事。
在我们湖州,有一个叫刘霆的大学生,13岁那年,刘霆母亲不幸患上尿毒症。
昂贵的治疗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父亲不得已离家另谋生路。
刘霆在照顾母亲的同时勤奋学习,取得优异成绩。
XX年,他考上了浙江林学院。
为防不测,刘霆考虑再三,经浙江林学院同意后,带着母亲来上大学,一边求学深造,一边悉心照顾母亲,甚至还学会了测量血压和使用电疗设备等,给母亲治疗。
目前刘霆母亲承受了换肾手术,身体逐渐康复。
是什么让刘霆如此坚强,用他瘦弱的肩膀撑起一片天?同样是亲情,是责任,更是一份深深扎根在他心里的孝心。
父母辛勤地养育了子女,作为孩子,要懂得感恩,懂得回报,这是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爱,是责任。
只比我大一岁的马尔可做到了,刘霆哥哥做到了,我们也一定能做到。
让我们感恩父母,感恩家人,感恩身边所有关心我们的人,以实际行动作出我们的回报。
学会感恩——读《红豺》有感爱,是各种动物都有的一种情感,它每分每秒都在以不同的形式体现着。
朋友之间、师生之间、亲人之间……都会有爱,可我们又何曾想过去感激和报答对我们付出这些爱的人或动物呢?《红豺》讲述的是一只母豺与一只狼崽的故事。
听到这儿,你们一定会想:人们经常用豺狼来形容凶恶、贪得无厌的人,豺和狼应该是非常冷血无情的,它们岂会有爱,懂得知恩图报呢?如果这样想,你们就大错特错了!这本书里讲述的是母豺“火烧云”为了保护狼崽“甜点心”与野兽搏斗,痛失前腿;放弃了精心挑选的伴侣。
“甜点心”为了养活不能行走的“火烧云”,獾口夺食;赶走丈夫……读了这本书后,我不禁心头一震!这只母豺只因为母爱二字,收养仇敌遗孤;这只狼崽长大后,也不因为养母是狼的敌人—豺,就将它赶走,反而多次挽救它的生命!这比我们许多人,都强!我们人类的母爱也很伟大,想必大家都深有体会。
但是,像狼崽“甜点心”这样知恩图报、孝敬长辈的人,少之又少!我们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养尊处优、娇生惯养,都是“小皇帝”、“小公主”,稍不留神撞着了头、扭着了脚,就会嚎啕大哭,弄得父母手忙脚乱。
衣服脏了,父母洗;房间乱了,父母收拾……现在的孩子的心中从来都没有感恩二字。
他们认为父母为他们做事都是理所当然的,而他们稍微做一点家务就必须受到夸奖,不然以后就再也不做家务了。
我以前就是这样的。
我洗碗时顺便把厨房打扫干净,如果妈妈不表扬我,我心里就特别不是滋味,但看了《红豺》这本书后,我明白了—父母辛苦地养育我们已经算是尽到了责任,而满足我们的种种愿望只是因为爱,不是理所当然,我们感激、报答他们是应该的。
因此,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正在慢慢地改正。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给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这首歌虽然描述的是成年人,但我们也应该从中得到启迪。
“学会感恩”这四个字可以说是字字千钧,我正在慢慢做到,你们呢?。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心得范文3篇学会感恩担当责任心得范文篇1 中国有句古语: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
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领导的知遇之恩、企业的待遇之恩、社会的关爱之恩……所有这些帮助过我们成长成才的力量,无不在启示我们一定要成为一位懂得感恩的人。
我们应该学会感恩,用感恩的心去担当责任。
有爱就有感恩,学会感恩,才会担当责任,这既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人不可磨灭的良知,更是追求生命价值的道德准则。
英国最杰出的科学家霍金先生,患有ais运动神经细胞病,全身只有三根手指可以动。
某天,就在霍金先生的一次学术演讲即将结束时,一位年轻的女记者带着悲悯的声调问:“霍金先生,卢伽雷病已经把你永远地固定在了轮椅上,你不觉得命运使你失去了很多吗?”面对这个突兀甚至有点尖锐的问题,霍金面带微笑,表现得非常平静。
他用那根还可以活动的手指,非常艰难地敲打着键盘。
随着合成器发出的标准伦敦音,宽大的投影屏上缓慢,但却醒目地显示出下面这样一段话:“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我有我爱的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是一种阳光心态,一种存在的勇气,可以体现个人的价值和意义。
它令我们跳出自己悲喜得失的圈子,踏上一个深层审视人生意义的平台,从而具有一种更积极的心态、更开阔的视野和更广阔的胸襟去面对一切。
作为一名员工,工作是自己安身立命之本,它不仅满足了我们吃、穿、住、行、用的生存所需,同时又为我们提供了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好平台。
时刻怀有一颗感恩之心,会使你产生一种自我奉献的精神,当你用一种感恩图报的心态去工作时,你在工作中就会体会到更多的乐趣,工作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呈现出一种更完美的工作状态。
但遗憾的是,在现实中,有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他们只知抱怨而不愿努力工作,他们从不懂得感恩,不知道珍惜自己的工作机会。
满腹对工作的抱怨,对单位的不满,“拿起筷子吃饭,放下筷子骂娘”,便是他们对待工作的真实写照。
这篇文章是着名作家肖复兴写的,他举了几个简单的实例,充分体现出了文章的主题——学
会感恩。
西方有一个感恩节,在那天,无论天南地北,再远的孩子,也要为跟家人团聚而赶回家,
对父母说一声“谢谢”。但遗憾的是,中国没有“感恩节”中国人认为,父母一切为自己所做
的事都是应该的。记得一位中学教师对我说过:“父母供你养你,是应该的,但不是必要的。”
我们必须学会感恩,感谢父母对自己所做的一切。这篇文章里的一个小故事给我的印象
很深刻:一位母亲在感恩节时端上桌的,是一盆稻草,他对家人说,她为家人做了一辈子的
饭,家人也没有说过一句感恩的话,这和吃稻草有什么区别。虽说大恩不言谢,但是,感恩
一定不要仅发于心而止于口,对你需要感谢的人,一定要把感恩之意说出来。
这篇文章然我懂得了许多道理,永远不要忘记感恩。真的,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懂得感
恩的话,“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