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63.50 KB
- 文档页数:12
第四讲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一、打点计时器及其原理1.作用及分类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_______(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当电源频率为50 Hz时,它每隔________打一次点,打点计时器和纸带配合,可以记录物体运动的________及在一段时间内的________,供高中学生实验用的计时器有______打点计时器和______计时器两种.2.电磁打点计时器(1)工作电压:________以下的________(填“交流”或“直流”)电源;(2)原理: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构成和原理:接通电源()后,电流流经(),产生变化的磁场,磁场使得位于线圈内的()被磁化,振片又受到()的磁力作用。
而由于磁场是周期性变化的,所以振片的磁极是周期性变化的,变化周期是(),那么振片受到磁场的力是吸引-排斥-吸引......,从而带动()上下运动,打击在()上。
由于()穿过()压在复写纸下,于是就能在纸带上留下墨点.(线圈、振片、振针、永久磁铁、限位孔、定位轴、复写纸、纸带)3、打点计时器问题分析二、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1.实验步骤(放、连、动、测、图)实验器材:附有滑轮(注意滑轮的高度)的长木板、小车、带小勾的细线、钩码若干、打点计时器、纸带、刻度尺、导线、交流电源实验步骤:放、连、动、测、图(1)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并穿好纸带.(2)把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接到________电源上(电磁打点计时器接______ V以下低压________电,电火花计时器接________ V________电).(3)先接通电源开关,再用手水平拉动纸带,纸带上就打下一行小点,随后立即关闭电源.(4)取下纸带,从能看得清的某个点开始,往后数出若干个点,如果共有n个点,那么n个点的间隔数为________个,则纸带的运动时间Δt=(________)×0.02 s.(5)用刻度尺测量出从____________的点到最后的点间的距离Δx.(6)利用公式v=________计算出纸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注意事项(1)平行距离:纸带、细绳要和长木板平行;打点前,应使物体停在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打点计时器的位置.(2)两先两后: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后让小车运动;实验完毕应先断开电源,后取纸带.(3)防止碰撞:在到达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防止钩码落地及小车与滑轮相撞.(4)减小误差:小车的加速度宜适当大些,可以减小长度的测量误差,加速度大小以能在约50 cm的纸带上清楚地取出6~7个计数点为宜.对纸带进行测量时,不要分段测量各段的位移,正确的做法是一次测量完毕(可先统一测量出各个计数点到起始点O之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不能连续工作太长时间,打点之后应立即关闭电源.三、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 1.原理纸带上某一位置的瞬时速度,可以粗略地由包含这一位置在内的一小段位移Δx 内的平均速度表示,即根据v =________,当Δt 或Δx 较小时,用这个____________代表纸带经过该位置的瞬时速度.如图1所示,E 点的瞬时速度可用D 、F 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代表,即vE =ΔxΔt .2.数据处理(1)测量:把纸带上能看得清的某个点作为起始点O ,以后的点分别标上A 、B 、C 、D……,如图2所示,依次测出各点到O 点的距离,再算出OA 、AB 、BC……的距离x1、x2、x3……. (2)计算: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 ,则A 、B 、C 、D……各点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A =_________________、vB =__________________、vC =____________________、vD =__________________ 3.注意(1)为了减小实验误差,A 、B 、C 、D……不一定是连续计时点,比如可以每隔四个点选一个点(称为计数点),此时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 =________ s.(2)计算计数点的瞬时速度时,Δx 、Δt 应取此计数点前、后两个计数点之间的位移和时间,即v =________.四、用图象表示速度速度-时间图象(v-t图象)用横轴表示________,纵轴表示________,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测量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即得到物体运动的v-t图象.v-t图象非常直观地反映了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但它________(填“是”或“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例如,下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v-t图象可知在0~4 s内速度随时间不断增大,表示质点做________运动;在4~8 s内速度不随时间变化,表示质点做匀速运动;在8~10 s内速度随时间不断减小,表示质点做________运动.质点在t=0时刻的速度为0.在5 s末的速度大小为15 m/s.一、打点计时器的应用原理及操作1、(多选)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时应注意()A.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220 V的交流电源,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直流6 V以下B.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接通电源,再拉动纸带C.使用打点计时器拉动纸带时,拉动的方向应与两限位孔平行D.打点计时器只能连续工作较短时间,打点之后要立即关闭电源2、你左手拿一块表,右手拿一支笔,当你的合作伙伴沿直线拉动一条纸带,使纸带在你的笔下向前移动时,每隔1 s用笔在纸带上点下一个点,这就做成了一台“打点计时器”.如果在纸带上点下了10个点,则在打下的这些点的过程中,纸带的运动时间是()A.1 s B.9 s C.10 s D.11 s3、(多选)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A.上木块做加速运动,下木块做匀速运动B.在时刻t2以及时刻t5木块速度相同C.在时刻t2以及时刻t5间,上木块的平均速度与下木块速度相同D.在时刻t3和时刻t4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4、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1) (多选)通过打点计时器得到的一条打点纸带上的点迹分布不均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点迹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大B.点迹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小C.点迹不均匀说明物体做变速运动D.点迹不均匀说明打点计时器有故障(2)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在空中竖直下落的运动,得到如下图所示的一段纸带.测得AB=7.65 cm,BC=9.17 cm.已知交流电频率是50 Hz,则打B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 m/s.4、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在重物牵引下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有如下操作步骤,其中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__,有遗漏内容的步骤是________.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松开纸带后再接通电源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悬挂适当的钩码D.取下纸带E.放手,使小车在平板上运动F.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将以上步骤完善后合理的序号排列为__________5、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的情况如图所示,纸带在A、C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在A、D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B 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6、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本题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1) 在实验中,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________再________(填“释放纸带”或“接通电源”).(2) 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________个点没有标出.(3) 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每隔0.1 s测一次速度,计算出打下B、C、D三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4)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下图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二、速度时间图象1、某物体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该物体()A.做往复运动B.做匀速直线运动C.朝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2、一同学从家中出发,沿平直的马路以一定的速率走到邮局.发信之后,沿原路以相同的速率返回.设出发时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图中能描述该同学运动情况的v-t图象是()A.B.C.D.3、(多选)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运动的v-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质点以10 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B.B质点最初3 s内的位移是10 mC.B质点最初3 s内的路程是10 mD.B质点先以5 m/s的速度与A同方向运动1 s,而后静止了1 s,最后以5 m/s的速度做反向匀速运动4、(多选)甲和乙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a、b所示,在t1时刻A.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B.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D.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5、(多选)如图所示的v-t图象所描述的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O到A的速度变化比B到C的速度变化慢B.AB平行于时间轴,则物体在AB这段时间内是静止的C.O到A的速度方向与B到C的速度方向相反D.物体的位移越来越大6、(多选)如下图所示是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中,根据纸带数据所得出的v -t图象,对其物理意义叙述正确的是()A.在0~6 s内,物体以2 c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0~0.12 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2 cm/sC.在0.12~0.16 s内,物体的速度由2 cm/s增加到4 cm/sD.从8 s初开始,物体以8 c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7、如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试回答:(1)AB、BC、CD段质点分别做什么运动?(2)质点在5 s末的速度多大?8、下图是一个物体运动的v-t图象,请回答:(1)物体是从静止开始运动的吗?(2)物体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否变化?怎样变化?。
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器材:
打点计时器、电源、刻度尺、纸袋
实验步骤:
1.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让纸带穿过两个限位孔,压在复写纸的下面。
2.把打点计时器的的两个接线柱用导线分别与电源接线子相连接。
3.打开电源开关,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纸带上就打下许多小点。
4.取下纸带,关闭电源。
从能看清的某个点数起,数一数纸带上共有多少小点。
5.用刻度尺测量一下从开始计数的点到最后一点的距离。
6.利用公式,计算速度。
数据处理:
1.根据纸带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并计算平均速度。
2.可以粗略计算瞬时速度。
注意事项:
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必须是交流电源,且电压是6~9V.
2.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应打出轻重合适的小圆点,如遇到打出的是小横线,应调整振针具复写纸片的高度,使之大一点.
3.使用打点计时器,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后再放开纸带.
4.使用电火花计时器时,应注意把两条白纸带正确穿好,墨粉纸盘夹在两纸带之间;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让纸带通过限位孔,压在复写纸下面.
5.复写纸不要装反,每打完一条纸带,应调整一下复写纸的位置,若还不够清晰,考虑更换复写纸.
6.处理纸带时,密集点的位移差值测量起来误差大,故应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