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14:民间借贷法律主题页
- 格式:doc
- 大小:14.14 KB
- 文档页数:4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民间借贷行为,保护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经济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以货币或者其他有价证券为标的,通过约定利息、还款期限等条件,进行资金借贷的行为。
第三条民间借贷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保护民间借贷的合法权益,禁止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违法行为。
第五条民间借贷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规定,不得高于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
第六条民间借贷合同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之日起成立。
第二章借款人第七条借款人应当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第八条借款人申请借贷,应当向出借人提供真实、准确的个人信息和借款用途。
第九条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和金额归还借款。
第十条借款人未按照约定归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的方式承担违约责任。
第三章出借人第十一条出借人应当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第十二条出借人应当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借款用途等因素,合理确定借贷金额和利率。
第十三条出借人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高额利息。
第十四条出借人不得强迫借款人提供担保。
第十五条出借人有权要求借款人提供相应的担保。
第四章担保第十六条民间借贷可以设立担保,担保方式包括抵押、质押、保证等。
第十七条担保人应当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第十八条担保合同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之日起成立。
第十九条担保期间,担保人应当履行担保义务。
第二十条借款人未按照约定归还借款的,担保人应当承担担保责任。
第五章利息与费用第二十一条民间借贷的利率应当符合国家规定,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
第二十二条借款人未按照约定支付利息的,应当按照约定的方式承担违约责任。
第二十三条借款人未按照约定支付其他费用的,应当按照约定的方式承担违约责任。
民间借贷相关法律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中新网8月6日电最高法今日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自2015年9月1日起施行。
以下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全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15年6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55次会议通过)为正确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之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本规定所称的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
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因发放贷款等相关金融业务引发的纠纷,不适用本规定。
第二条出借人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被告对原告的债权人资格提出有事实依据的抗辩,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不具有债权人资格的,裁定驳回起诉。
第三条借贷双方就合同履行地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事后未达成补充协议,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仍不能确定的,以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第四条保证人为借款人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出借人仅起诉借款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不追加保证人为共同被告;出借人仅起诉保证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借款人为共同被告。
保证人为借款人提供一般保证,出借人仅起诉保证人的,人民法院应当追加借款人为共同被告;出借人仅起诉借款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不追加保证人为共同被告。
第五条人民法院立案后,发现民间借贷行为本身涉嫌非法集资犯罪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并将涉嫌非法集资犯罪的线索、材料移送公安或者检察机关。
第1篇一、引言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因资金短缺而进行的借款活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间借贷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个人消费需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民间借贷缺乏规范,一些纠纷和违法行为也随之产生。
为了规范民间借贷行为,保障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我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
本文将对民间借贷的适用法律法规进行梳理和分析。
二、民间借贷的法律法规体系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合同法》是规范民间借贷合同的基础性法律,其中第十二章专门规定了借款合同。
借款合同是指借款人向出借人借款,并按照约定的期限和方式归还本金及利息的合同。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借款合同应当具备以下主要内容:(1)借款人的主体资格和借款用途;(2)借款金额、利率、还款期限、还款方式;(3)借款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4)违约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是我国最新的一部民事法律,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其中,合同编、物权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等部分均涉及民间借贷的相关规定。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是针对民间借贷案件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于2015年6月30日发布的司法解释。
该司法解释明确了民间借贷案件的受理范围、管辖、证据规则、利率、担保、逾期利息、诉讼时效等法律适用问题。
4.《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担保法》是规范担保行为的基本法律,其中规定了保证、抵押、质押、留置等担保方式。
在民间借贷中,担保法规定了出借人可以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以保障其债权实现。
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法》对民间借贷中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了规定,如高利转贷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等。
三、民间借贷的法律适用要点1.借贷合同的效力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民间借贷合同依法成立,自成立时生效。
但是,以下情况下的借贷合同无效:(1)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2)违背公序良俗;(3)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合同。
第1篇一、引言民间借贷作为一种传统的融资方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间借贷日益活跃,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便利。
然而,民间借贷领域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借贷合同无效、非法集资、高利转贷等。
为了规范民间借贷行为,保护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本文将详细介绍民间借贷适用的法律法规。
二、民间借贷的定义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为满足生产经营、生活消费等需求,以货币或其他财产为标的,自愿发生的借贷行为。
三、民间借贷的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合同法》是我国规范合同关系的根本法律,其中涉及民间借贷的条款主要有:(1)第一百一十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2)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特定形式的,应当采用特定形式。
”(3)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约定标的物的名称、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等条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是我国最新的一部民事基本法律,其中涉及民间借贷的条款主要有:(1)第四百六十五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特定形式的,应当采用特定形式。
”(2)第四百六十六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3)第四百六十七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约定标的物的名称、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等条款。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是针对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制定的司法解释,主要内容有:(1)明确了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情形,如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等。
第1篇一、引言民间借贷,作为一种传统的融资方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因资金需求而发生的资金借贷行为。
民间借贷具有便捷、灵活的特点,在满足社会资金需求、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民间借贷的复杂性,相关法律风险也较为突出。
本文旨在梳理我国关于民间借贷的相关法律规定,以期为民间借贷活动提供法律参考。
二、民间借贷的法律性质1. 民间借贷的法律性质属于民事法律关系。
2. 民间借贷合同是债权债务关系,借贷双方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3. 民间借贷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政策。
三、民间借贷合同的成立要件1. 合同当事人应当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 合同当事人应当具有真实的借贷意愿。
3. 合同内容应当明确、合法。
4. 合同形式应当符合法律规定。
四、民间借贷合同的效力1. 民间借贷合同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之日起生效。
2. 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应当全面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
3. 合同无效的情形:(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五、民间借贷利率的规定1. 民间借贷利率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利率的规定。
2.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政策。
3.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应当以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贷款基准利率为参照。
4. 民间借贷利率的确定,应当遵循市场供求关系,但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最高限额。
六、民间借贷的担保1. 民间借贷可以设立担保,担保方式包括抵押、质押、保证等。
2. 担保合同应当符合法律规定,担保人应当具备相应的担保能力。
3. 借贷双方应当依法办理担保登记手续。
七、民间借贷的期限与还款1. 民间借贷的期限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
2. 借贷双方应当遵守约定的还款期限,按时归还借款。
荐读14:民间借贷法律主题页
专业原创实务 欢迎转发分享沟通微信ID:L36003620
简牍 整理
阅读提示:法律主题页是审判研究公众号推出的一个新的阅
读形式,从类型化角度,梳理归纳出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一篇推送,内含法官或律师同仁潜心思考专业问题,并辛勤
创作的多篇实务内容链接,方便法律人收藏阅读。往期主题
页阅读链接点击目录标题打开阅读:18号
婚姻家事法律主题页
李双庆法官主题页
九章法律参考主题页
民间借贷案件大幅增长已成为仅次于婚姻家庭纠纷的民事
第二大类型案件进入诉讼环节后事实查明和法律适用存在
许多值得探讨的具体问题
本期推送我们为法律同仁精心整理制作民间借贷主题阅读
以下37篇内容创造了62万多的阅读量↓↓民间借贷法律主
题页
|五大类别,点击每篇目录标题直接打开阅读|
一、司法解释适用解读
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司法解释
全文+杜万华专委介绍+答记者问
潘华明:民间借贷案件庭前准备审理指南潘华明:民间借贷
案件中法官审查诉状的步骤、技巧及法律释明流程指引朱皖
昱:民间借贷司法解释23个实体法律问题
朱皖昱:民间借贷司法解释18个程序法律问题赵志富:逐
条解读民间借贷司法解释
二、法官律师原创研讨
沈民一: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若干法律问题理解与适用刘建功:
民间借贷四倍利率标准是拍脑袋制定的吗?蒋鸿铭:仅凭借
条主张借贷关系成立的司法判定南京江宁法院民一庭:民间
借贷案件的六个问题方 哲:民间借贷案件审理之中举证责
任的分配
赵 茉:网络借贷案件的事实查明以及相关问题管玉峰:借
贷之诉转不当得利之诉举证责任分配林光华:民间借贷逾期
利息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确定吴 菲:民间借贷共同借款人
之间法律关系分析余文唐:贷款提前到期:收贷权利期间如
何计算李双庆:解读以房抵债协议法律效力的另一路径
潘 忠:名为房屋买卖实为民间借贷的司法认定李玉斌:基
于民间借贷的房屋买卖合同效力问题杭 宇:民间借贷之中
夫妻共同债务的法律判断滕 威:夫妻间借贷纠纷案审查重
点及裁判规则
崇海燕、彭 娟:民间借贷中的“情债”如何认定陈 伟:我
国古代法律对于官吏借贷行为的限制 三、典型案例裁判规
则
郝 少 华:最高法院公报借款合同裁判观点集成江苏高院:
民间借贷 10 大典型案例
重庆高院:民间借贷10大典型案例+6个法律问题扬力整理:
民间借贷司法解释6大变化+ 5个案例 四、关联司法文件
规定
简 牍:民间借贷法规、解释、文件参考阅读江苏高院:
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若干问题会议纪要安徽高院:民间借贷纠
纷案件若干问题指导意见
江苏高院:关于民间借贷刑民交叉问题的意见深圳中院:民
间借贷纠纷案件裁判指引|理解与说明 五、陈枝辉天同码专
题
企业间借贷裁判规则 16 项
以贷还贷│借新还旧与保证责任裁判规则 9 项
借贷纠纷案件等法律适用问题
骗取贷款构成犯罪,借款担保合同不必然无效
逾期借款利息裁判规则 10 条核校:简牍
每一位法律人都可拥有
自己的主题页并和更多同仁分享阅读
我们诚挚地欢迎您的作品为了属于您的主题页一篇篇积累
起素材分享审判资讯|探讨法律问题沟通微信号:
L36003620特别提示:以上内容不代表公众号观点。未经许
可,任何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网络公共阅读平台不得以任何
方式转载审判研究公众号原创作品。回复APP下载安卓审
判研究APP ,支持自定义关键词检索历史内容。欢迎您给
我们提出建议和惠赐作品,与更多法律人分享阅读。投稿
judgelamp@126.com每周一言: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
——韩非子·饰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