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作思考:创新地方政府管理的五大着力点

工作思考:创新地方政府管理的五大着力点

工作思考:创新地方政府管理的五大着力点

政府管理创新既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提高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我国各级地方政府的管理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科学化、民主化等诸多方面取得了良好的进展。然而,从总体上来看,和先进的现代管理体制比较起来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中国政府管理创新的主要动因其一是来自民众的压力。不采取改革创新的办法,就难以满足民众的要求,政府就将面临极大的压力。其二是来自上级政府的压力。上级政府下达的许多任务,不采用创造性的方式就难以完成。特别是当上级的政策方针与当地民众的要求发生矛盾时,政府管理创新就显得尤其迫切。其三是官员追求政绩。许多政府管理创新是出于地方政府的主要领导要突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政绩,以便受到上级政府的关注,同时也能博得当地民众的好感。其四是危机或突发事件。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政府不时会遭遇各种突发事件,有效地应对这些危机,通常要求政府的改革创新。其五是新技术和新观念导致的政府管理创新。在政府管理中引入新的思路和新的技术,通常会带来管理方式和管理机制的创新。面对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各地也纷纷开展了“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管理创新。

面对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的复杂挑战,要持续有效地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创新政府管理创新理念

营造创新环境。在知识经济浪潮的大背景下,我国应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在国家层面提供宽松的政府管理创新环境,鼓励开展制度创新、管理创新,通过创新,不断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建设。应引导各地各部门在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不断发展创新,促进公共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创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充分运用年度社会评价意见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改进政府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创新政府服务和管理的方向进行梳理和规划,把政府创新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期待有效结合起来,增强创新项目的实用性和社会效应。

转变考评观念。2013年,杭州市开展了综合考评机制创新,对区、县(市)综合考评中,突出“创新驱动”导向,降低GDP考核权重,增加“高新技术企业占工业企业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的比重”等考核指标,通过考评观念和内容的改变,推动了杭州市发展模式向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转变。建议在更高层面将持续性、继承性创新纳入创新目标申报和绩效考核的范围,通过强化这些重点领域的考核,转变各地各部门的考核观、政绩观。通过积极探索与考评对象建立开放的、合作的新型关系,进一步拓宽综合考评的功能空间,营造深化综合考评、创新政府管理的良好氛围。

转变政府职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要处理好大和小、收和放、政府和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实质上要解决的是政府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重点是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即哪些事该由市场、社会、政府各自分担,哪些事应该由三者共同承担。”转变政府职能,包括优化政府权力结构,理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以确

保政府权力亲民化。一是依法明确规定公共服务在政府职能结构中的主导地位和核心地位,用法律手段把政府的主要职能规定清楚。二是依法明确政企、政市、政社、政资、政府与中介组织之间的权力界限,彻底割断政府与企业、事业单位的利益脐带,法律之外的特权应该一律取消。三是依法明确各级政府之间公共服务的责权关系,将该下放的权力下放。四是必须加大政府财政对于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的力度,对财政支出结构做出调整并以法律形式明确下来。五是必须构建以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和行政问责制度。

创新实施柔性领导力政府管理模式

柔性化的发展趋势要求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过程中,政府领导应发挥柔性领导力,注重思想道德文化这一外部的软环境,在组织内倡导以人为本的人文组织文化,倡导为人民服务的道德理念,培育学习型的组织文化,从而构建柔性的组织文化氛围,提升干部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应实行政府组织的扁平化,改变以职能为导向的传统部门制,代之以任务为导向的模块式组织,即减少行政组织中的许多中间层次,进行机构的整合,这样有利于实现危机治理过程中信息的快速和流畅,促进政府工作水平和效率的提高。

培育政府管理创新文化(弘利遴选)

塑造创新型的公务员队伍。公务员创新能力是政府管理创新的关键。政府应主动与私人企业、国外企业进行人才竞争,通过各种途径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公务员队伍,保证社会精英充实公务员队伍。实施公务员“持续培训”政策,形成多层次的公务员培训体系。把公务员考核评估的重点,由“工作表现”转到“潜在能力”,衡量公务员的长远表现,对被认为有发展潜力的公务员,安排适当的培训机会以及发展机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