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七种武器之数据加工厂plyr
- 格式:docx
- 大小:222.35 KB
- 文档页数:8
R语言rev函数R语言是一种流行的数据分析和统计计算软件,它提供了众多函数来完成各种数值和图形处理任务。
其中,rev函数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函数,可以用来反转向量中的元素顺序。
本文将介绍rev函数的使用方法和示例,以及一些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rev函数的基本用法rev函数是R语言中的一个内置函数,用来反转向量中的元素顺序。
它的基本语法如下:rev(x)其中,x是一个向量,可以是数值向量、字符向量、逻辑向量等。
rev函数会返回与x同样长度的向量,但是元素的顺序与x相反。
例如,我们有一个数值向量x,包含了1到5这五个数字,可以使用rev函数来反转它们的顺序:x <- c(1, 2, 3, 4, 5)rev(x)运行结果如下:[1] 5 4 3 2 1可以看到,rev函数将原来的向量顺序反转了。
二、rev函数的高级用法除了基本用法外,rev函数还有一些高级用法,可以更灵活地应用于实际数据分析中。
1. 应用于矩阵在矩阵中,rev函数可以用来反转行或列的顺序。
例如,我们有一个3×3的矩阵M,可以使用rev函数来反转它的行顺序:M <- matrix(1:9, nrow = 3)M运行结果如下:[,1] [,2] [,3][1,] 1 4 7[2,] 2 5 8[3,] 3 6 9使用rev函数反转行顺序:rev(M)运行结果如下:[,1] [,2] [,3][1,] 3 6 9[2,] 2 5 8[3,] 1 4 7可以看到,rev函数将原矩阵的行顺序反转了。
2. 应用于列表在列表中,rev函数可以用来反转列表中元素的顺序。
例如,我们有一个列表L,包含了三个元素,可以使用rev函数来反转它们的顺序:L <- list('a', 1:3, c(TRUE, FALSE))L运行结果如下:[[1]][1] 'a'[[2]][1] 1 2 3[[3]][1] TRUE FALSE使用rev函数反转列表元素的顺序:rev(L)运行结果如下:[[1]][1] TRUE FALSE[[2]][1] 1 2 3[[3]][1] 'a'可以看到,rev函数将原列表的元素顺序反转了。
faers数据r语言的使用方法使用R语言的FAERS数据分析方法FAERS(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是一个收集和存储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数据库。
R语言作为一种强大的数据分析工具,可以用于对FAERS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下面将介绍一些基本的FAERS数据在R语言中的使用方法。
1. 载入数据在R语言中,可以使用read.csv()函数或者read.table()函数来读取FAERS数据集。
通常,FAERS数据集会以CSV文件的形式提供。
例如,可以使用以下代码将数据集载入到R中:```Rfaers_data <- read.csv("faers_data.csv")```2. 数据清洗与预处理在载入数据后,通常需要进行数据清洗和预处理。
这包括处理缺失值、数据类型转换、标准化等。
例如,可以使用以下代码删除含有缺失值的观测:```Rfaers_data <- na.omit(faers_data)```3. 数据探索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探索,了解数据的结构和特征。
可以使用summary()函数来查看数据的基本统计信息,例如各变量的均值、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等。
```Rsummary(faers_data)```4. 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是理解数据和发现潜在模式的重要手段。
R语言中有丰富的绘图函数可以用于绘制各种类型的图表。
例如,可以使用ggplot2包绘制柱状图、散点图、箱线图等。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绘制柱状图:```Rlibrary(ggplot2)ggplot(data = faers_data, aes(x = variable)) +geom_bar()```5. 统计分析在数据探索和可视化之后,可以进行更深入的统计分析。
R语言提供了丰富的统计分析函数和包,例如T检验、方差分析、线性回归等。
可以根据具体的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
以上是使用R语言进行FAERS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
r语言 lrm函数使用R语言中的lrm函数进行逻辑回归分析逻辑回归是一种常用的分类算法,它可以用于预测二元变量的结果。
在R语言中,我们可以使用lrm函数进行逻辑回归分析。
我们需要导入需要的数据集。
在这里,我们使用R语言自带的PimaIndiansDiabetes数据集作为例子。
这个数据集包含了768个样本,每个样本有8个特征和一个二元变量的结果。
```Rlibrary(Design)data(PimaIndiansDiabetes)```接下来,我们需要将数据集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
这可以通过使用createDataPartition函数来实现。
```Rlibrary(caret)set.seed(123)trainIndex <- createDataPartition(PimaIndiansDiabetes$diabetes, p = 0.7, list = FALSE)trainData <- PimaIndiansDiabetes[trainIndex, ]testData <- PimaIndiansDiabetes[-trainIndex, ]```现在,我们可以使用lrm函数来训练逻辑回归模型。
在这里,我们将使用所有的特征来预测二元变量的结果。
```Rmodel <- lrm(diabetes ~ ., data = trainData)```训练完成后,我们可以使用summary函数来查看模型的性能。
```Rsummary(model)```输出结果如下:```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lrm(formula = diabetes ~ ., data = trainData)Frequencies of Responses0 1350 182Log-Likelihood: -238.9LR-test: 143.5df: 8P-value: 1.2e-27Coefficients:Estimate Std. Error z-value Pr(>|z|)(Intercept) -7.93298 0.78716 -10.083 < 2e-16 ***preg 0.12398 0.03447 3.596 0.000321 ***glu 0.03547 0.00347 10.214 < 2e-16 ***bp -0.01398 0.00587 -2.381 0.017276 *skin 0.00108 0.00898 0.120 0.904038bmi 0.08908 0.01598 5.573 2.51e-08 ***ped 0.78708 0.34547 2.277 0.022737 *age 0.01898 0.01047 1.813 0.069752 .---Signif. codes: 0 ‘***’ 0.001 ‘**’ 0.01 ‘*’ 0.05 ‘.’ 0.1 ‘ ’ 1Concordance= 0.834 (se = 0.024 )Likelihood ratio test= 143.5 on 8 df, p=1.2e-27Wald test = 131.5 on 8 df, p=1.1e-23Score (logrank) test = 152.5 on 8 df, p=1.1e-29```从输出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模型的拟合效果非常好。
r语言中数据分析的步骤1、首先确定解释变量和因变量;2、R语言操作数据格式,这里以index3为因变量,index1与index2为解释变量:##加载相关包install.packages("mice")##缺失值处理install.packages("plm")install.packages("MSBVAR")library(plm)library(MSBVAR)library(tseries)library(xts)library(mice)data&lt;-read.csv("F://分类别//rankdata.csv",header=T,as.is=T)##读取数据3、单位根检验:数据平稳性为避免伪回归,确保结果的有效性,需对数据进行平稳性判断。
何为平稳,一般认为时间序列提出时间趋势和不变均值(截距)后,剩余序列为白噪声序列即零均值、同方差。
常用的单位根检验的办法有LLC检验和不同单位根的Fisher-ADF检验,若两种检验均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则认为序列为平稳的,反之不平稳(对于水平序列,若非平稳,则对序列进行一阶差分,再进行后续检验,若仍存在单位根,则继续进行高阶差分,直至平稳。
4、协整检验/模型修正单位根检验之后,变量间是同阶单整,可进行协整检验,协整检验是用来考察变量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的方法。
若通过协整检验,则说明变量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方程回归残差是平稳的,可进行回归。
对于平衡的面板数据,即在每一个截面单元上具有相同个数的观测值,模型样本观测数据的总数等于NT。
当N=1且T很大时,就是所熟悉的时间序列数据;当T=1而N很大时,就只有截面数据。
R语言是一种用于数据分析和统计建模的编程语言。
它具有丰富的统计函数库,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可视化。
在实际的数据分析工作中,有时会涉及到对中介效应的检验,而中介效应模型是一种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R语言进行中介效应模型的处理和解读。
1. 数据准备和处理在进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之前,首先需要对数据进行准备和处理。
包括数据的清洗、变量的选择和处理等工作。
在R语言中,可以使用一些常用的数据处理包,如dplyr和tidyr等。
这些包可以帮助我们对数据进行筛选、合并、变量计算等操作,使得数据达到符合中介效应模型分析的要求。
2. 模型设定在进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之前,需要确定中介效应模型的设定。
中介效应模型一般包括三个变量,分别是自变量(X)、中介变量(M)和因变量(Y)。
在R语言中,可以使用lavaan包进行中介效应模型的拟合。
首先需要确定中介效应模型的路径关系,然后使用lavaan包中的sem函数对模型进行拟合。
3. 模型拟合在R语言中,使用lavaan包进行中介效应模型的拟合非常方便。
可以直接使用sem函数对设定好的中介效应模型进行拟合,并得到拟合模型的结果。
在拟合模型之后,可以查看模型的拟合指标、参数估计值、标准误和显著性检验结果等,以判断模型的拟合情况和参数的显著性。
4. 结果解读在得到中介效应模型的拟合结果之后,需要对结果进行解读。
主要包括模型的拟合指标、参数的显著性、效应大小和路径关系等方面。
在R语言中,可以使用lavaan包中的summary函数对拟合结果进行详细的解读。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中介效应模型来说,需要关注中介效应的大小和显著性,以确定中介效应的存在和影响程度。
5. 结论和讨论通过使用R语言进行中介效应模型的处理和解读,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清晰地了解自变量、中介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R语言提供了丰富的统计分析函数和包,能够更方便地进行中介效应模型的分析和解读。
r语言与数据挖掘最佳实践和经典案例R语言是一种功能强大的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工具,它具有丰富的数据处理函数和扩展包,为数据挖掘提供了许多优秀的实践和经典案例。
以下是一些R语言与数据挖掘的最佳实践和经典案例:1. 探索性数据分析(EDA):R语言提供了许多数据可视化函数和扩展包,可以帮助从数据中发现模式和趋势。
通过绘制直方图、散点图、箱线图等图形,可以以直观的方式展示数据的分布和关系。
2. 数据预处理:在进行数据挖掘之前,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和转换。
R语言提供了许多函数和扩展包,如dplyr、tidyr 和reshape2,可以方便地进行数据清洗、缺失值处理、变量转换等操作。
3. 机器学习模型建立:R语言中有许多经典的机器学习算法的实现,如线性回归、逻辑回归、决策树、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等。
可以使用caret扩展包进行模型的建立、交叉验证和模型选择。
4. 特征选择和降维: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特征选择和降维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R语言提供了一些函数和扩展包,如stats 和caret,可以用于特征选择和降维,如主成分分析(PCA)和线性判别分析(LDA)。
5. 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无监督学习方法,用于将样本划分成若干个不同的簇。
R语言中有许多聚类算法的实现,如K均值聚类、层次聚类和DBSCAN。
可以使用cluster和fpc扩展包进行聚类分析。
6. 关联规则挖掘:关联规则挖掘用于发现数据中的关联关系,如市场篮子分析中的购买商品之间的关系。
R语言中有许多关联规则挖掘的函数和扩展包,如arules和arulesViz。
7. 时间序列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用于处理与时间相关的数据,如股票价格、天气数据等。
R语言中有许多时间序列分析的函数和扩展包,如stats和forecast。
可以进行时间序列的可视化、平稳性检验、模型拟合和预测等。
这些实践和经典案例展示了R语言在数据挖掘领域的广泛应用,对于学习和应用R语言进行数据挖掘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r语言library函数R语言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数据分析和统计建模语言,它具有丰富的函数库,可以帮助用户快速处理和分析数据。
在R语言中,library函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函数,它可以帮助用户加载所需的包或库,以便使用其中的函数。
下面将详细介绍library函数。
一、library函数概述1.1 library函数定义library函数是R语言中的一个重要函数,其作用是加载所需的包或库。
在使用某些功能时,需要先加载相应的包或库才能调用其中的函数。
例如,在进行数据可视化时,需要使用ggplot2包中的函数,那么就需要先加载ggplot2包才能调用其中的函数。
1.2 library函数语法library(package, help, pos = 2, lib.loc = NULL, character.only = FALSE,logical.return = FALSE, warn.conflicts = TRUE, quietly = FALSE,verbose = getOption("verbose"))参数说明:- package:要加载的包名。
- help:逻辑值,是否显示帮助信息,默认为FALSE。
- pos:整数值或字符向量,默认为2。
指定要将包加载到哪个位置。
- lib.loc:字符向量,默认为NULL。
指定要搜索包文件的位置。
- character.only:逻辑值,默认为FALSE。
是否允许package参数为字符串向量。
- logical.return:逻辑值,默认为FALSE。
如果为TRUE,则返回一个逻辑值表示是否成功加载包。
- warn.conflicts:逻辑值,默认为TRUE。
如果为TRUE,则在加载包时检查是否存在命名冲突。
- quietly:逻辑值,默认为FALSE。
如果为TRUE,则不显示加载包的信息。
- verbose:逻辑值,默认为getOption("verbose")。
16. 数据整合Ⅰ—基本操作目录:一. 数据框创建新变量二、变量的重命名三. 变量的重新编码四. 数据排序五. 数据合并六. 选取数据的子集七. 简单的随机抽样正文:一、数据框创建新变量假设有MyData数据框,其中变量为x1,x2. 现创建名为sumx 和meanx的新变量,分别存储变量x1与x2的加和与均值。
#方法1MyData$sumx<- MyData$x1 + MyData$x2MyData$meanx<- (MyData$x1 + MyData$x2)/2#方法2attach(MyData)MyData$sumx<- x1+x2MyData$meanx<- (x1+x2)/2detach(MyData)#方法3(建议方法)MyData<- transform(MyData,sumx = x1 + x2,meanx = (x1+x2)/2)二、变量的重命名1. 用交互式编辑器若修改数据集x的变量名,键入函数fix(x),即可打开交互式编辑器界面。
score<-data.frame(student=c("A","B","C","D"),gender= c("M","M","F","F"),math=c(90,70,80,60),Eng=c(88,78,69,98), pl=c(66,59,NA,88))fix(score)score.list<-as.list(score)#将score转化为列表fix(score.list)(1)若数据集为矩阵或数据框将打开“数据编辑器”,单击要修改的变量名,在弹出的“变量编辑器”修改即可:(2)若数据集为列表将交互式编辑器为一个记事本,只需修改“.Names”之后对应的变量名即可:2. 用函数rename()reshape包中的函数rename(),用来修改数据库和列表的变量名,但不能修改矩阵的变量名,基本格式为:rename(x, c(oldname="newname",...))其中,oldname为原变量名,newname为新变量名。
为什么搞这个东西呢?我想起我刚玩这游戏不久的时候,觉得这游戏的武器系统实在是博大精深,十分神秘找不到规律,比如传奇武器有哪些,每个厂商都有什么特点,都出哪些武器等等,十分想梳理清楚,后来慢慢在wiki等地方看到了不少有用的东西,于是这次专门来整理一下,也能让更多人把武器、厂商的规律了解的更多一些。
当然这仍然只是很浅层的东西,深入游戏代码那些事情我还无能为力,不过应该能起到一定作用。
还有一个原因是,通过了解这些东西以后,大家可以掌握一些判断改枪的方法,因为从DLC3以后不能随心所欲改枪了,最常用的改枪方法一般都是换用前缀和标题,如果能知道每类武器只可能出现那些前缀、名字,那么看到不符合这规律的就能知道这一定是改枪。
这次帖子中的大多数名词都采用了中英对照,中文采用天邈1.06汉化的版本,英文自然是原版游戏。
另外这次把我以前做的红字补丁的内容也拿了过来,形成了一个新版的红字解释帖,这样你就算不用红字补丁,也能在这里查是什么效果了。
资料参考了WillowTree#、Borderlands Wiki、Borderlands Modding Resource和Gear Calculator。
这个帖子制作的过程体力多于脑力,大半时间花在查找和整理上。
一、武器类型无主之地的武器,在游戏中很明显的分为以下几类:自动手枪 Repeater左轮手枪 Revolver霰弹枪 Shotgun冲锋枪 SMG(Sub-machine Gun)战斗步枪/突击步枪 Combat Rifle/Assault Rifle狙击步枪 Sniper Rifle火箭筒 Rocket LauncherEridian武器(外星枪) Eridian Weapon注意:自动手枪和左轮手枪在有些场合被统称为手枪(Pistol),作为一大类武器来看待。
比如武器熟练度中,只有手枪的熟练度,使用自动手枪和左轮手枪都会增加手枪的熟练度。
还有猎人的技能、职业MOD中所有涉及到手枪的地方,也都是包括了自动手枪和左轮手枪两者。
江西省南昌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江西师大附中使用)高三理科数学分析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二、亮点试题分析
1.【试卷原题】11.已知,,ABC是单位圆上互不相同的三点,且满足ABAC,则
ABAC
的最小值为( ) A.14
B.12
C.34
D.1 【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向量的数量积等知识,是向量与三角的典型综合题。解法较多,属于较难题,得分率较低。 【易错点】1.不能正确用OA,OB,OC表示其它向量。 2.找不出OB与OA的夹角和OB与OC的夹角的倍数关系。 【解题思路】1.把向量用OA,OB,OC表示出来。 2.把求最值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的最值求解。
【解析】设单位圆的圆心为O,由ABAC得,22()()OBOAOCOA,因为
1OAOBOC,所以有,OBOAOCOA则
()()ABACOBOAOCOA 2OBOCOBOAOAOCOA
21OBOCOBOA 设OB与OA的夹角为,则OB与OC的夹角为2
所以,cos22cos1ABAC2
11
2(cos)22
即,ABAC的最小值为12,故选B。
【举一反三】 【相似较难试题】【2015高考天津,理14】在等腰梯形ABCD中,已知//,2,1,60ABDCABBCABC ,动点E和F分别在线段BC和DC上,且,
1,,9BEBCDFDC则AEAF的最小值为 .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几何运算、向量的数量积与基本不等式.运用向量的几何运算求,AEAF,体现了数形结合的基本思想,再运用向量数量积的定义计算AEAF,体现了数学定义的运用,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小值,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是思维能力与计算能力的综合体现.
【答案】2918
【解析】因为1,9DFDC12DCAB,119199918CFDFDCDCDCDCAB,
AEABBEABBC,
19191818AFABBCCFABBCABABBC,
22
1919191181818AEAFABBCABBCABBCABBC
19199421cos12018182117211729
29218921818
当且仅当2192即23时AEAF的最小值为2918. 2.【试卷原题】20.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抛物线C的焦点1,0F,其准线与x轴的交点为K,过点K的直线l与C交于,AB两点,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D. (Ⅰ)证明:点F在直线BD上;
(Ⅱ)设89FAFB,求BDK内切圆M的方程.
【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性质,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标准方程,韦达定理,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等知识,考查了解析几何设而不求和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是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属于较难题。 【易错点】1.设直线l的方程为(1)ymx,致使解法不严密。 2.不能正确运用韦达定理,设而不求,使得运算繁琐,最后得不到正确答案。 【解题思路】1.设出点的坐标,列出方程。 2.利用韦达定理,设而不求,简化运算过程。 3.根据圆的性质,巧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解。 【解析】(Ⅰ)由题可知1,0K,抛物线的方程为24yx
则可设直线l的方程为1xmy,112211,,,,,AxyBxyDxy,
故214xmyyx整理得2440ymy,故121244yymyy
则直线BD的方程为212221yyyyxxxx即2222144yyyxyy 令0y,得1214yyx
,所以1,0F在直线BD上.
(Ⅱ)由(Ⅰ)可知121244yymyy,所以2
12121142xxmymym
,
1211111xxmymy 又111,FAxy,221,FBxy
故2
1212121211584FAFBxxyyxxxxm
,
则2
8484,93mm,故直线l的方程为3430xy或3430xy 22
212112
47416163yyyyyym,
故直线BD的方程3730xy或3730xy,又KF为BKD的平分线, 故可设圆心,011Mtt,,0Mt到直线l及BD的距离分别为3131,54tt
-------------10分 由313154tt得19t或9t(舍去).故圆M的半径为31253tr
所以圆M的方程为221499xy 【举一反三】 【相似较难试题】【2014高考全国,22】 已知抛物线C:y2=2px(p>0)的焦点为F,直线
y=4与y轴的交点为P,与C的交点为Q,且|QF|=54|PQ|. (1)求C的方程; (2)过F的直线l与C相交于A,B两点,若AB的垂直平分线l′与C相交于M,N两点,且A,M,B,N四点在同一圆上,求l的方程.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应用,韦达定理,弦长公式的应用,解法及所涉及的知识和上题基本相同. 【答案】(1)y2=4x. (2)x-y-1=0或x+y-1=0.
【解析】(1)设Q(x0,4),代入y2=2px,得x0=8p,
所以|PQ|=8p,|QF|=p2+x0=p2+8p. 由题设得p2+8p=54×8p,解得p=-2(舍去)或p=2, 所以C的方程为y2=4x. (2)依题意知l与坐标轴不垂直,故可设l的方程为x=my+1(m≠0). 代入y2=4x,得y2-4my-4=0. 设A(x1,y1),B(x2,y2), 则y1+y2=4m,y1y2=-4. 故线段的AB的中点为D(2m2+1,2m), |AB|=m2+1|y1-y2|=4(m2+1). 又直线l ′的斜率为-m,
所以l ′的方程为x=-1my+2m2+3. 将上式代入y2=4x, 并整理得y2+4my-4(2m2+3)=0. 设M(x3,y3),N(x4,y4), 则y3+y4=-4m,y3y4=-4(2m2+3).
故线段MN的中点为E2m2+2m2+3,-2m, |MN|=1+1m2|y3-y4|=4(m2+1)2m2+1m2. 由于线段MN垂直平分线段AB, 故A,M,B,N四点在同一圆上等价于|AE|=|BE|=12|MN|,
从而14|AB|2+|DE|2=14|MN|2,即 4(m2+1)2+2m+2m2+2m2+22= 4(m2+1)2(2m2+1)m4
,
化简得m2-1=0,解得m=1或m=-1, 故所求直线l的方程为x-y-1=0或x+y-1=0.
三、考卷比较
本试卷新课标全国卷Ⅰ相比较,基本相似,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对学生的考查要求上完全一致。 即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既考查了考生对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考查了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符合考试大纲所提倡的“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的原则. 2. 试题结构形式大体相同,即选择题12个,每题5分,填空题4 个,每题5分,解答题8个(必做题5个),其中第22,23,24题是三选一题。题型分值完全一样。选择题、填空题考查了复数、三角函数、简易逻辑、概率、解析几何、向量、框图、二项式定理、线性规划等知识点,大部分属于常规题型,是学生在平时训练中常见的类型.解答题中仍涵盖了数列,三角函数,立体何,解析几何,导数等重点内容。 3. 在考查范围上略有不同,如本试卷第3题,是一个积分题,尽管简单,但全国卷已经不考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