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品采后处理及贮藏保鲜技术
- 格式:docx
- 大小:9.73 KB
- 文档页数:4
Lüs e n o n g c h a n p i n梅县是“中国金柚之乡”,(沙田柚在广东又称金柚),它形似葫芦,单果重以1~1.3kg为佳。
果皮金黄色,外皮表面有油胞,内有软白如棉状厚瓤一层,共同保护着果肉,因而果实耐久贮藏而不变味,果肉蜜香化渣,如贮藏温湿度等环境得当,贮藏期最长可一年,保持果实色泽金黄、仍有蜜香味,前景广阔。
一、适时采收期试验证明,梅县沙田柚果实在进入10月霜降后至立冬前后,可溶性固形物达到12%以上,果实大部逐步转着黄色,可根据气候条件分类、分批进入采收期。
果实采收前的15~25天不可灌水和施肥,采前15天内无雨,采时晴天露水干后或阴天采收为佳。
二、采收方法采收时用“一果两剪法”,第一剪先将果实剪下,剪口位置以留果柄长2~3cm,第二剪将果实以齐果肩处剪平。
采收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好果柄,同时避免果实碰、扯、压、摔而损伤果皮或表面油胞,做到轻采、轻转、轻放、轻装运,次果、病果分类放好,最好将不同采收批次、果园类型分类放好。
三、采后处理柚类果实采收后应尽快进行防腐和保鲜处理,处理时间要及时5-7天内完成,否则保鲜处理效果不佳。
保鲜药剂通常由防腐剂(又称杀菌剂)和植物激素组成。
果实药物处理后进入仓库静置进行预贮,预贮时将药物处理过的果实,放置在干燥阴凉、通风良好的场所进行短期贮藏,预贮时温度最好低于20℃,湿度在70~80%为宜,预贮具有愈合采收损伤、减少褐斑病、枯水病发生。
柚果预贮时间以3~5d为宜。
不然,时间过长则会果皮萎蔫削弱果实的抗病和耐贮性。
四、贮藏包装为了使柚类果实在贮藏期减少失重及损耗,保持新鲜度,果实预贮后,可采用塑料薄膜或牛皮纸进行单果包装,如在采后2个月食用的则可不进行包装,让柚果进行充分后熟作用,以达到食用最佳口感。
试验证明,采用塑料薄膜袋单果包装的,果实失重较小,但塑料薄膜袋内果实易随着外界温、湿度变化形成袋内壁“发汗”,易引发果实腐烂,牛皮纸包装效果较好,失重率和腐烂率均较低。
桑葚种植中的果品采后处理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桑葚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水果,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为了保证桑葚的质量和口感,果品采后处理与贮藏保鲜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研究桑葚种植中的果品采后处理与贮藏保鲜技术。
首先,果品采后处理是确保桑葚品质的重要环节。
采摘桑葚时,应选择成熟度适宜的果实,避免过度成熟或未成熟的果实。
采摘过后,应迅速将桑葚放入透气性好的容器中,并且不要压碎或损伤果实。
此外,应避免将受到病虫害侵袭的果实混合在一起,以免传染给其他健康果实。
其次,果品贮藏保鲜技术对延长桑葚的保存期限至关重要。
一种常用的保鲜方法是将桑葚放入低温环境中贮藏。
桑葚喜欢温暖的气候,但在贮藏时,应将温度控制在0℃至2℃之间。
同时,还要保持相对湿度在90%以上,以防止果实失水。
贮藏过程中,还要定期检查果实的状况,如发现果实有腐烂或霉变现象,应立即将其清理出来,以免影响其他果实的质量。
此外,还可以通过包装和处理来延长桑葚的保鲜期。
在包装方面,可以选择透气性好、防潮防霉的包装材料,如纸质包装袋或有孔网袋。
在处理方面,可以尝试使用一些天然的防腐剂或保鲜剂,如山楂叶、苋菜汁等。
这些植物的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抗菌等功效,可以有效延长桑葚的保鲜期。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贮藏还是处理桑葚,都需要避免与其他水果放在一起。
因为桑葚容易释放出乙烯气体,会加速其他水果的成熟和腐烂。
综上所述,桑葚种植中的果品采后处理与贮藏保鲜技术是确保桑葚品质和口感的关键。
合理选择采摘时机、注意果实的质量和完整性、在低温、高湿度的环境中贮藏、合理包装和处理果实等措施,可以有效延长桑葚的保鲜期,提高果实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此外,果品采后处理中的清洗和消毒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在桑葚种植中,果实可能会附着一些土壤、杂质和微生物,因此在贮藏之前需要对果实进行清洗处理。
首先,可以用流动的清水冲洗果实表面,去除附着的污物。
然后,可以使用适量的食用碱水或酸性水进行浸泡,以去除果皮上的细菌和杂质。
苹果采后怎样贮藏保鲜现代苹果采后贮藏与运输保鲜技术,严格地说涵盖了采后处理、贮藏保鲜及冷链物流三个环节。
这三个环节紧密衔接,共同构成现代苹果保鲜技术体系。
苹果采收后24小时内入库,48小时内预冷至0℃±0.5℃。
最大限度的降低呼吸消耗和新鲜度损失。
一、苹果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 1.清洗是清除果品表面污物,减少病菌和农药残留,使之清洁、卫生,符合食品和商品基本卫生要求的过程。
目前生产上有浸泡式、冲洗式、喷淋式等清洗方式。
2.打蜡在果实表面涂一层薄而均匀的果蜡,用以保护果面,抑制呼吸,减少营养消耗和水分蒸发,延迟和防止皱皮、萎蔫,抵御致病微生物侵袭,防止腐烂变质,从而改善苹果商品性状。
更重要的是增进果面色泽,提高商品价值。
3.分级果实分级方式可分为大小分级、重量分级、色泽和重量双重分级及色泽、重量、缺陷等智能化分级。
按大小分级,是最原始的方法,逐步被淘汰。
重量分级是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方法,采用微机控制的重量分级机,可按市场和采购方的需要选择分级基准,分级精度高,速度快,生产线投资较小。
4.包装包装的功能一是在贮运过程中保护果品,防止损伤(包装箱、包装纸、隔板或托盘);二是要满足果品在贮运过程中的生理代谢,延长保鲜期;三是外表设计应具有欣赏性的彩色图案和商品标签。
作为库内贮存或周转,多采用木条箱加PE内衬(专用保鲜袋);外运包装多采用带包装纸、隔板或托盘的正规包装箱。
5.预冷苹果采收正值高温季节,气温在25℃左右,果实不仅有自身释放的呼吸热,还持有大量的田间热,采后应及时降温,这样可以降低呼吸代谢,减少营养损失,延长贮藏期和货架期。
预冷方法:常采用风冷(差压预冷)、水冷和减压预冷。
苹果的预冷应在采后24小时以内将果实的温度降至4~0℃之间。
预冷对中晚熟的元帅系苹果尤为重要。
甘肃省天水生产的花牛苹果,若不及时预冷,在田间堆放7~10天就会“发绵”。
二、苹果现代贮藏保鲜技术1.苹果贮藏保鲜的基本环境条件及指标温度:0℃±0.5℃;湿度:85%~90%。
香蕉贮藏保鲜技术目前在市场上见到的国产香蕉大多颜色不佳,商品档次低,售价低,难以同进口香蕉竞争,而且每年由于贮运技术不当或贮运条件不善而引起的香蕉采后损失非常惊人,有时北运的香蕉甚至整车腐烂或青熟而失去商品价值,给经营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做好香蕉的贮运保鲜,提高其商品价值,减少采后损失非常必要。
一、香蕉的贮运特性1香蕉是一种具有呼吸高峰的水果,当果实出现呼吸高峰时,果实迅速衰老,无法继续贮藏。
因此要进行长期贮藏或长途运输的必须在呼吸高峰启动前。
2香蕉对乙烯非常敏感,极微量的乙烯都可以启动香蕉的成熟。
因此香蕉在贮藏库和运输车辆忌与其它水果、蔬菜或花卉混装。
3香蕉对冷敏感,在低于11℃下贮藏易发生冷害,冷害的严重程度与温度高低及在低温下所处的时间有关。
4香蕉不耐高温,在高于25℃的环境下贮藏,极易发生“青皮熟”,即香蕉的果肉已经成熟而果皮仍为青绿色。
5香蕉易发生机械损伤,在青绿状态下发生机械伤对外观影响不太明显,但当果实成熟后,发生机械伤的地方就会变黑,严重影响外观,这也是我国香蕉商品档次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同时机械伤也为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打开了方便之门。
二、香蕉的主要贮运病害1炭疽病:这是由炭疽菌引起的,在采前即可潜伏侵染在果实上,在青绿时不表现,随着果实的成熟衰老,抵抗力下降,其症状也逐渐表现出来,主要是果皮表面出现黑色点状略凹陷病斑,俗称“梅花点”,进一步发展则连成片,在潮湿环境中则出现粉红色粘质粒。
2冠腐病:这是由多种病菌复合侵染引起的,主要表现为果指腐烂、冠腐、轴腐等。
三、香蕉采后处理技术1采收:根据香蕉的采后用途,选择适宜的饱满度采收。
若要长途运输或长期贮藏,其采收饱满度一般在七成五至八成左右,饱满度越高,耐藏性越差。
香蕉采收时要尽量避免机械伤,最好两人合作,一人砍蕉株,一人扛蕉。
不要在雨天或台风天采收。
2去轴落梳:由于蕉轴含有较高的水分和营养物质,而且结构疏松,易被微生物侵染而导致腐烂,而且带蕉轴的香蕉运输、包装均不方便,因此香蕉采后一般要进行去轴落梳。
荔枝的采后管理措施及保鲜关键技术一、荔枝的采后管理措施从措施种类上看,荔枝采后管理的措施一般分为三大类,包括施肥灌溉、树形修剪和病虫防控。
1、采收后荔枝树的施肥灌溉:荔枝采果后,需要及时施肥灌溉以补充营养、培养健壮的秋梢。
(1)施肥和灌溉时间:采后施促梢肥,一般需要在采果后十天内完成。
可以一次性施完,也可以分二次施。
每次施肥前都需要灌溉,每七天左右没有降雨也需要灌溉一次。
(2)施肥量和灌溉量:秋梢期的施肥量应占全年总施肥量的60%。
按挂果100斤计算,每株树整个梢期的施肥量一般为15-15-15的复合肥1.7公斤,外加1公斤尿素和0.5公斤硫酸钾,以此类推。
灌溉时,树冠直径为4米的树,每株树每次灌溉150-200升水;树冠直径为5米的树,每株树每次灌溉250-300升水。
(3)喷施叶面肥:在荔枝秋梢转绿时,可将磷酸二氢钾稀释500-1000倍,喷施叶面,既可补充营养,也可加快叶片老熟。
2、荔枝采收后的树形修剪:采后修剪培养高光效树形,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控制行株距。
平地和缓坡地的行株距一般为6×7米或6×8米,每亩种15株树左右。
山地每亩可以种20株树左右,行株距一般为5×6米或6×6米。
栽植密度过大的果园,需要间伐。
二是把握修剪时间。
采后修剪一般需在施促梢肥后的5天之内完成。
三是控制分枝数量。
先在主干的主枝中选2-3条粗壮健康的保留,然后在每条主干的侧枝中选2-3条保留,接着在每枝侧枝的分枝中再保留2-3条,以此类推。
无叶骨干枝侧枝的分级数最好控制在5-6级,最多不超过7级。
四是去除直立枝,保留斜长和平长枝条。
去除开张角小于45°的直立枝,保留开张角大于60°的平长和斜长枝条。
修剪后,每株树的结果母枝数量应控制在1000条以内,树冠高度控制在4米左右,叶绿层厚度达1-1.2米。
3、采收后荔枝树的病虫防控:荔枝长新梢的时候,容易受到病虫侵害。
果蔬采后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果蔬采后处理技术是指在水果与蔬菜采摘、采收后,对其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包括保鲜、贮藏、加工等环节,以延长其货架期、提高质量和增加附加值。
研究与应用果蔬采后处理技术,有助于保持果蔬的新鲜度、延长货架期、增加销售价值,同时也促进了果蔬产业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果蔬采后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应用场景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当前,果蔬采后处理技术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保鲜处理和贮藏技术方面。
常见的保鲜处理技术包括冷藏、控温湿度、增氧减氧、负压保鲜、抑制有害气体等。
冷藏是最常用的果蔬保鲜技术之一,通过降低温度和控制湿度,减缓果蔬的新陈代谢,延缓其衰老和腐败。
同时,通过控制供氧和减少有害气体的浓度,可以延长果蔬的保鲜期。
此外,还有一些新兴的保鲜处理技术,包括脉冲真空技术、脉冲电场处理技术等,可以更好地保持果蔬的新鲜度和口感。
除了保鲜处理技术,贮藏技术也是果蔬采后处理的重要环节。
常见的贮藏技术包括常温贮藏、冷藏贮藏、冷链贮藏等。
常温贮藏适用于一些耐贮藏蔬菜,如番茄、辣椒等,可以减少能耗和贮藏设备成本。
冷藏贮藏适用于一些需冷藏保存的水果和蔬菜,如苹果、橙子、芒果等,可以延缓其衰老和腐败。
冷链贮藏是一种整合了冷藏、运输和销售环节的贮藏方式,可以确保果蔬在整个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保持良好的质量。
果蔬采后处理技术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从种植基地到批发市场,再到超市、餐饮等终端,都需要应用这些技术来保持果蔬的新鲜度。
在种植基地,农民可以通过采用科学的采收方法和合理的包装方式,保持果蔬的外观和口感。
在批发市场,可以通过冷链运输和适宜的贮藏条件,减少果蔬的损耗,提高市场竞争力。
在终端市场,超市和餐饮企业可以利用先进的贮藏设备和管理技术,确保果蔬的供应稳定和质量一致。
未来,果蔬采后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首先,可以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新的保鲜处理技术,如脉冲真空技术、辐射处理技术等,以提高果蔬的保鲜效果和质量。
山楂的贮藏保鲜技术山楂的贮藏保鲜技术一、山楂的采收及采后处理贮藏用的山楂果实要求在初熟期采收。
晚熟品种较耐藏,其始熟期一般在10月上、中旬。
人工采收,不可用棍打落。
摘下的山楂应小心地放入垫有衬垫物的果筐内,避免造成一切损害。
山楂采后经挑选、分级后,在贮藏前还应进行散热处理。
自然散热处理是将摘下的山楂放在树下或其他阴凉处,摊放厚度20~30厘米,白天气温高时应遮盖,防止日晒,晚上温度低时打开通风,散热预冷时间2~3天。
人工预冷是将山楂运往冷库开机降温,库内相对湿度不低于85%,此法速度快,效果好。
预冷和挑选分级可同时进行。
二、山楂的贮藏条件山楂果实在0℃温度下,可以取得较好的贮藏效果。
贮藏温度要保持稳定,一般可以允许上下泼动1℃。
此外,库内各部分的温度要均匀一致。
贮藏库内的相对湿度应维持在85%~90%,当果实失水5%以上时,即发生果实萎蔫,果实皱缩,影响贮藏效果。
气体成分对贮藏期也有直接影响,在密闭的贮藏环境中,由于呼吸的作用,二氧化碳升高而氧气含量下降,这形成气调贮藏的条件,但如果二氧化碳的含量超过10%,而且维持的时间较长,则易出现二氧化碳伤害,造成果实褐变。
因此,一般要求二氧化碳含量在6%~8%。
三、贮藏方法与管理山楂的简易贮藏方法有埋藏、窖藏、窖洞贮藏等。
如华北地区的果农常利用埋藏的方法贮藏山楂。
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在背阴处挖深1米、宽0.5米的地沟,长度视贮藏量和地形而定,在沟的底部铺一层干净的细河沙,厚度为15~20厘米,然后将挑选好的山楂轻轻放在沟内,厚度约50厘米,在上面再盖一层15~20厘米厚的细河沙,沟顶用秸杆等做成屋顶形,以防雨雪进入。
用此法可贮藏山楂至次年2月份。
山楂冷藏时易失水,因此一定要有良好的包装。
若采用塑料薄膜包装,则宜用0.04~0.06毫米厚的聚乙烯薄膜,制成长100厘米、宽75厘米的袋子,每袋装25千克左右。
装袋前山楂要经充分预冷降温,袋口不要扎得太紧,可维持二氧化碳5%,氧气10%―13%。
沙田柚采后果实处理技术沙田柚是柚类中的一个优良品种,具有肉质嫩脆,汁多清甜,有蜜香味,自然贮藏期长等特点。
在生产中,沙田柚采后应对果实进行处理,可减少腐烂、延长保鲜期和提高品质,提高经济收入。
一、适时采收采果时期一般选择在11月中下旬,采果标准为果皮颜色由绿色转为黄绿,表皮光滑;采果时间选择在露水干后,一般是上午7~8时以后进行。
采果前7~10天不能灌水,若遇上下雨天气,最好选择雨停7~10天后的晴天采果。
二、采收方法采果以尽量避免造成损伤果实为原则。
采收时,应做到由下至上,由外到里,用左手轻托果实,不可将果实向下拉,右手持果剪,先剪下果定,再紧靠果蒂平剪或弯剪,以剪平果蒂,摸着不刺手,不伤果皮为标准。
剪果时做到轻剪轻放。
三、果实分级沙田柚是根据果实大小、色泽、形状、成熟度、病虫害及机械损伤等情况进行分级的。
根据国家现行规定的果实重量进行大小分级,可分为特、甲、乙、丙、丁和级外6个级别:1.5公斤以上为特级,1.25~1.5公斤为甲级,1~1.25公斤为乙级,0.75~1公斤为丙级,0.5~0.75斤为丁级,其它为级外果。
据梅州果农经验,1.25~1.5公斤沙田柚口感好,所以把重量为1.25~1.5公斤、果形端正、果皮黄绿、表皮光滑、没有机械损伤和病虫危害的沙田柚分为优等品,因为这样的沙田柚大小适中,口感好,外形美观。
四、果品消毒、保鲜、贮藏果品消毒、保鲜可使用南方绿色等效果理想的保鲜剂,也可用多菌灵1000毫克/升加2.4d200~250毫克/升的药液进行消毒、保鲜。
遇特殊年份,如前期干旱、后期雨水多,沙田柚腐烂率高,选用效果理想的保鲜药较好。
果品在贮藏以前要通过预藏,预藏有愈伤、催汗和冷却降低果温的作用。
预藏是将刚采收的果实通过杀菌消毒或粗选出严重机械损伤、病虫果后,放入通风良好,能够防止潮湿空气侵入,没有直接阳光照射和地面干燥的室内,地上铺稻草,果实堆层不要太高。
预藏20天后,即可进行包装。
桃子的采收管理与贮藏保鲜技术一、桃子的采收管理1、桃子果实采收前的枝条管理:采收前新梢进入缓慢生长期,早熟品种果实成熟,中晚熟品种的果实正在生长。
夏剪的目的是改善树冠内部的光照条件,使养分供应转向花芽分化和果实生长、促进枝条充实和果实着色成熟。
夏剪以疏剪为主,疏除过密、过旺枝,留下的壮枝留1-2个副梢,并将副梢上部不充实部分剪去,无副梢枝条留35厘米。
已木质化且达到一定长度的新梢应缩剪。
上次摘心后又长出副梢的枝条,可留1-2个副梢,剪去其他的副梢,控制直立旺长。
2、桃子果实的除袋工作:解袋时间因品种和地区不同而异。
鲜食品种采收前完成,有利于促进着色。
硬肉桃品种于采前3~5天摘袋,软肉桃于采前2~3天摘袋。
不易着色的品种,如中华寿桃在采前10天摘袋效果最好。
摘袋宜在阴天或傍晚时进行,使桃果免受阳光突然照射而发生日烧,也可在摘袋前数日先把纸袋底部撕开,使果实先受散射光照射,然后逐渐将袋体摘掉。
用于罐藏加工的桃果,采前不必摘袋,采收时连同果袋一并摘下。
果实成熟期间雨水集中地区,裂果严重的品种也可不解袋。
3、桃子的采收方法:采收前先要根据大致的产量,准备好采收所需要的人力、设施、工具及场地等。
桃果实硬度低,采收时易划伤果皮,所以采摘人员应戴好手套或剪短指甲。
采果顺序应从外到内,由下到上。
采摘时要轻采轻放,不能用手指用力捏果实,而应用手托住果实微微扭转,顺果核侧上方摘下。
对果柄短、梗洼深、果肩高的品种,摘时不能扭转,而是全手掌轻握果实,顺枝向下摘取。
蟠桃底部果柄处易撕裂,采时尤其要注意。
另外,最好带果柄采收。
对于充分成熟的软溶质水蜜桃,皮薄肉软,可以带袋采摘。
采摘时先用手托住套袋的桃果,再将桃果向枝条一侧轻轻一扳,即可连套袋一起摘下。
采果不宜在下雨或露水未干时进行,否则果面易引起腐烂,一般宜在晴天晨露干后采收。
果实在树上成熟不一致时,要分批采收。
采果的篮子不宜过大,篮子内须垫以海绵或麻袋片。
二、桃子的贮藏保鲜技术1、桃子贮藏和运输前的处理:桃采后应该及时预冷,因为桃采收时气温较高,桃果带有很高的田间热,加上刚采收的桃呼吸旺盛,释放的呼吸热多,如不及时预冷,桃会很快软化衰老、腐烂变质。
果品采后处理及贮藏保鲜技术-园林
果品采后处理及贮藏保鲜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注重水果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但水果
生产却存在着较强的季节性,而且水果本身也比较容易腐烂。
据相关统计,现阶段我国新鲜水果的腐烂损耗率已达30%,而发达国家平均损耗率不到7%。
因此对水果采后预处理、贮藏保鲜,以保持良好的感官品质和营养价值,是水果生产者及消费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1采收及预冷
果品采收的基本原则为“适时”和“无损”。
用于贮藏的果实通常在成熟度7~8成采收,成熟度的判定可根据生长期或经验判断,还可根据硬度、固形物、糖酸比、淀粉含量等理化指标判断。
由于机械采收易造成机械伤,故用于贮藏的果品主要以人工采收为主,采收时避免手指、果梗、采收容器等压伤、刺伤
预冷可以快速除去水果的田间热,最大限度保持果实原来的新鲜品质和延长果实的贮藏期。
常用的预冷方法有水预冷和空气预冷。
水预冷中冷却水的循环使用易受微生物的污染,可在冷却水中结合杀菌剂如氯腈B、氯腈T、漂白粉、
次氯酸钙等使用,预冷后要充分沥水。
冷库预冷无需特殊设备,但预冷速度较慢, 强制通风预冷可明显缩短预冷时间,但这两种空气预冷方式都存在预冷过程中的果实失水问题和预冷温度的均匀性问题,可通过包装与堆叠方式的优化来尽可能避免。
2简易贮藏
简易贮藏是一种利用自然低温来尽量维持贮藏适温的贮藏方式,可基本达
到贮藏要求,并且简单经济。
在不同地域结合本地的气候条件发展成具体的贮藏方法,如山东的沟藏、山西的土窑洞贮藏在苹果贮藏中已大规模应用,新疆的窖
藏在葡萄上也有应用等。
由于这些贮藏方式没有有效的控温设施,因此适当的入贮时间对于贮藏成功非常重要,避免气温过高引起的腐烂和过低气温引起水果的田间
受冻;贮藏过程中还应做好覆盖物的调节、通风的调节,以合理利用夜间低温和做好换气。
另外在棚窖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通风库贮藏及根据经济条件与机械制冷、自
发气调等贮藏相结合的简易冷库在苹果、梨、柑橘等水果上的应用,既充分利用产
地的自然条件,又符合农村的经济条件,为一种比较简易的节能贮藏技术。
3冷库贮藏
冷库贮藏是目前我国果品现代化贮藏的主要形式。
冷藏使果品在低温条件
下,降低呼吸速率、减少微生物的侵染和降低果实的腐烂率,延缓果实衰老、延长
果实贮藏期,从而在一定的气温下延长果实的供应周期。
各种水果都有自己的最适贮藏温度,这个温度既能使呼吸及其生命过程保持在最缓慢的速度下,又不会导致冷害,同时也使微生物活动处于最低水平。
冷藏过程中应避免产生果品的冷害和冻害,以免果品因不适宜的低温而缩短贮藏寿命甚至
丧失商品价值。
对果实进行预冷处理、严格控制冷库温度在果品最适贮藏温度以及
化学药剂如氯化钙处理等措施均能起到减轻冷(冻)害的作用。
一般热带、亚热带水果的适宜贮藏温度在 5 °C以上,这一温度往往不能对微生物活动形成有效抑制,因此这类水果较难贮藏。
温带水果如苹果、葡萄等,适宜贮藏温度在0 C左右。
另外温度波动对细胞的刺激会促进水果的呼吸作用,因此贮藏
过程中保持贮藏温度的稳定非常重要
较高湿度会减少贮藏过程中水果的水分蒸发和减少萎蔫,而大多数真菌抱子
萌发的适宜相对湿度大于90%,因此,在贮藏管理中应进行通风换气以降低湿度,以满足控制侵染性病害的需要。
4气调贮藏
气调贮藏是通过控制贮藏环境中气体组分,主要是通过降低氧气的浓度和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来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等生理活动,延长果实的贮藏寿命。
根据气调方式不同可分为主动气调贮藏和被动气调贮藏,如薄膜袋贮藏、薄膜大
帐贮藏、硅窗气调贮藏和气调库贮藏等。
要达到较好的贮藏效果,不同的水果具有各自最适的气体组分和温度,这在气调贮藏库中可很容易地实现,而主动气调贮藏过程中,除了贮藏温度外,薄膜的气体(氧气、二氧化碳)透过率和水分透过率对水果的贮藏品质有重要影响,复合薄膜、微孔薄膜等是薄膜材料的发展方向。
5保鲜剂
在果品简易贮藏、冷藏、气调贮藏等贮藏过程中,乙烯受体抑制剂、被膜剂、一些高效低毒的防腐剂等的结合使用可延长果实的贮藏寿命、降低果实腐烂率和提高果实的贮藏品质,因此逐步得到推广使用。
5.1乙烯受体抑制剂
水果采后产生的乙烯一方面可诱导果实的成熟衰老过程,另一方面还诱发病原菌在组织内的生长。
1-甲基环丙烯(1-MCP )为一种乙烯受体抑制剂,它可以与乙烯竞争不可逆地与乙烯受体结合,从而抑制乙烯生理效应的发挥。
1-MCP能有效抑制苹果、香蕉、梨、猕猴桃、桃等跃变型水果的呼吸和乙烯合成,延长果实的贮藏期,而对于非跃变型水果的贮藏保鲜效果没有显著影响。
1-MCP的处理浓度为25~1 000纳升/升,处理时间为12~24 小时。
最适作用浓度随
水果种类、成熟度、处理时间和处理温度的不同而不同。
5.2化学杀菌剂
利用化学杀菌剂处理防止果品腐烂是果品贮藏中常用的方法。
使用方法为熏蒸、药液洗果、包果纸和应用于包装材料中等。
如二氧化硫的适当使用可有效防止贮藏中葡萄的腐烂,但应防止过量使用和注意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及其对金属的腐蚀性。
苯并咪唑类对柑橘类的青霉病、绿霉病和苹果的青霉病和灰霉病等有防治作用。
Y-氨基丁酸对桃、草酸对石榴、及醋酸对葡萄也具有保持果实品质和降低腐烂率的作用。
5.3被膜剂
被膜剂的使用可以减少果实的水分蒸发,增加果实光泽,被膜剂中加入化学或天然防腐剂可以同时增加对微生物生长的抑制作用,降低果实的腐烂率。
用于果品涂膜保鲜的成膜剂有多糖类如魔芋甘露聚糖、壳聚糖、淀粉衍生物等,蛋白类如大豆分离蛋白、玉米醇溶蛋白等,脂类如蜡、蔗糖酯等。
另外一些天然植物抗菌化合物如茶叶提取物、甘草提取物、丁香精油、肉桂精油、薄荷精油、芥籽精油、百里香精油等可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也具有良好的水果贮藏保鲜功效。
目前果品贮藏技术虽不断提高,但水果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一旦采摘即走向衰老死亡。
对水果的贮藏保鲜则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贮藏过程中严格的日常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外,贮藏之前对库房做好消毒通风准备;对果品适时采收,在采收过程中应尽量轻柔,避免产生机械伤,采收后及时预冷除去田间热;贮藏过程中对果品质量进行检查,以便及时作出处理或终止贮藏等。
每一个环节均进行恰当处理才会适当延长果实的贮藏寿命,降低果实的腐烂率和提高商品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