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业信贷银行(BCCI)倒闭案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2
跨国银行并表监管实施的法律问题——兼评国际商业信贷银行的倒闭蔡奕副研究员内容提要: 国际商业信贷银行(BCCI)的倒闭,是20世纪末在国际金融界引起巨大反响的事件,当时被称为是“世界金融史上最大的丑闻”。
导致BCCI被关闭的因素很多,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母国并表监管的缺位和不得力。
事件虽已过去十年,但事件所折射出的并表监管实施中的诸般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仍在时时威胁着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健与安全。
故本文以史为鉴,结合BCCI案例,剖析跨国银行母国并表监管实施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一、母国的确定跨国银行母国对其海外就行使并表监管权的法理依据是属人管辖原则,因而跨国银行国籍的认定与跨国银行母国的确定具有密切的联系。
依据传统国际法,确定法人国籍的标准主要有三种:1、依成立地(或登记地)法律确定。
根据英美法的传统观念,一个团体的本国就是该团体按照其法律而成立(组成法人的法律)的那个国家。
以此标准确定法人国籍的主要理由是:合法性是法人开展活动的前提条件,法人的股东、财产、经营部门诸要素须经成立国法律的甄别审核之后,法人方可登记设立。
从这个意义上说,法人的法律人格是由其成立国赋予的,相应地法人的国籍也应从属于其成立国的法律。
2、控制原则。
依据该原则,一个团体具有对它施加优势影响的那些国民的国家的国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这个原则被国际仲裁实践频仍适用。
控制因素通常表现为资本控制,在特殊情形下,技术、人员、信息等事实上控制(de facto control)也可成为判定法人国籍的依据。
3、主营业地或管理中心所在地标准。
即以法人主营业所或实际管理中心所在地为依据来确认法人的国籍。
采取这种标准多出于控制贸易或实施相关税收协定的特定目的,实践中并未被普遍采用。
以上仅是传统国际法确定法人国籍的一般标准,具体到跨国银行母国的确定,在BCCI事件爆发之际,世界范围内并没有明确统一的判定标准。
BCCI没有确定的母国承担并表监管责任,这是导致其覆灭的核心原因之一。
国商银行倒闭风波(国外金融风险典型案例之一)1991年,国际商业信贷银行〔以下简称国商银行〕因亏损严峻、有欺诈行为和涉嫌参与犯罪活动,被多国金融监管当局关闭在当地的业务,继而倒闭。
【一】事件通过国商银行成立于1972年,在金融监管较松的卢森堡和开曼群岛注册。
该银行是一个银行控股公司,在全球69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子公司或分行,组成一个复杂的跨国银行网络。
1990年底,它名义上拥有42、4亿美元股本,240亿美元总资产,在世界大银行中排名第439位。
1988年,该行的美国佛罗里达分行涉嫌为贩毒集团“洗钱”,被法院罚款,该分行5名高级职员被判刑,该行信誉因此降低。
此后,卢森堡政府要求该行总部撤出,该行决定于1991年底迁往英国。
英格兰银行在例行调查时发明,该行1990年严峻亏损,但没有向外公布。
通过进一步审查,英格兰银行发明事态严峻,经与卢森堡和开曼群岛金融当局接触,三方一致同意对该行业务进行接管,暂停其业务。
不久,卢森堡当局对该行提起破产诉讼,该行最大股东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王族公开表示情愿注资挽救,后因损失太大放弃了挽救行动。
1991年7月5日,英格兰银行宣布接管国商银行的英国业务,紧接着卢森堡、法国、美国、西班牙及瑞士等国的金融当局勒令该行在当地停业。
几天后,该行在全球69个国家和地区的业务相继停止。
10多个国家的金融监管当局联手暂停一家银行的业务,这在世界金融进展史上尚属首次。
随后,各国金融当局对该行业务进行全面调查,决定完全关闭该银行。
国商银行倒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紧是:一是资产质量差,大量贷款无法收回,整个银行差不多资不抵债。
英格兰银行在调查过程中发明,该行的大额贷款投放过分集中于少数人,这些借款人不受贷款部门审查,并与银行高层治理人员关系紧密。
该行经营混乱,经常发放明知无法收回的贷款。
为弥补损失,该行不得不大量借贷和利用高息吸收存款,从而使问题更加严峻。
二是有严峻欺诈行为。
该行利用分支机构遍布全球、各国金融监管协调困难的客观情况,在内部频繁转移资产和利润,由此长期隐瞒亏损和非法经营活动,在该行几名高级治理人员的指挥下,每次监管当局进行检查,分支机构就将坏资产调往海外机构,从境外调入良好资产,为隐瞒事实真相,1987年往常,该行别有用心地聘请两家外部审计机构共同审计,出具有失公正的审计报告。
金融界的一场“大地震”──国际商业信贷银行案始末
夏芒
【期刊名称】《国际人才交流》
【年(卷),期】1994(000)001
【总页数】3页(P13-15)
【作者】夏芒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1.3
【相关文献】
1.从国际商业信贷银行集团的覆灭看我国银行业务的健康发展 [J], 王科建
2.山区农业发展银行商业信贷拓展问题探析--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广西河池市分行商业信贷客户营销为例 [J], 韦永星
3.一场上世纪初的商标维权案始末 [J], 苏旭
4.香港国际商业信贷银行事件 [J], 蔡赤萌
5.监狱里的一场骚动——在美古巴囚犯骚乱案始末 [J], 水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黑暗金控”BCCI;金融监管;原因;启示1 BCCI破产案原因分析金融风险管理是指人们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控制金融风险以消除或减少其不利影响的行为。
BCCI破产案虽然已经过去了很久,但关于这次被称之为“世界金融史上最大的诈骗案件”所引发的讨论依然没有停息。
震惊世界的BCCI倒闭案也引发了人们的多重思考。
1.1大量贷款无法收回,资产质量差,银行资不抵债资产质量是衡量一家金融机构经营状况最重要的依据。
对资产质量,各国有不同的标准。
英格兰银行调查发现,BCCI的大额贷款过多的集中于少数人,而这类贷款人不受贷款部门管理,且与该行高层管理人员保持密切关系。
BCCI经常发放不良贷款,经营混乱。
为弥补损失,该行又利用大量借贷和高息吸收存款,使得问题更加严重。
1.2高级经理盲目冒进,缺乏基本职业道德BCCI在成立之初,就盲目进行机构扩张,制定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战略计划。
后导致其分支机构良莠不齐,管理失控,非法交易盛行。
1.3有严重的欺诈行为,存在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包括内部欺诈事件和外部欺诈事件等。
据报道,该行曾利用遍布全球的分支机构以及各国金融监管协调不便的条件,隐瞒亏损并进行非法经营活动。
BCCI的几名高级管理人员在监管当局检查时,将坏资产调往海外机构,从境外调入良好资产借此来隐瞒事实真相。
同时该行还别有用心地聘请两家外部审计机构共同审计,出具有失公正的审计报告。
1.4各国监管当局监管不力,给非法交易以可乘之机BCCI以注册容易,监管不严的卢森堡和开曼群岛作为其公司的注册地,这两国的金融监管当局都没有对此金融机构进行认真核查。
1.5跨国银行的国际监管体系不够完善,使问题长久未被发现BCCI组织结构复杂,其业务广布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各国的政策体制,监管制度和尺度相去甚远,且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在对跨国银行监管的方面合作不够,使得问题被长期掩埋起来。
国际商业信贷银行(BCCI)倒闭案一、背景资料BCCI高管参与了包括为毒品交易洗钱、向政治家行贿、做假账、逃税、资助恐怖主义和非法武器交易、操纵股价等一系列犯罪活动,触犯多个国家的银行法和证券法。
事件背景: 1991年,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突然宣布关闭国际商业信贷银行(BCCI)。
其它69个国家的银行监管者紧随其后。
发狂的储户们涌向BCCI,徒劳地尝试取出存款,BCCI的官司如潮而至。
在香港,BCCI的小储户们很快就得到了全额偿付,因为BCCI的香港分行拥有充足的资产和很好的流动性。
在孟加拉和其他一些国家,由政府介入来补偿小储户。
然而,到了十多年后的今天这个官司仍未了结,一些国家的储户仍在等待赔偿。
事情的真相是,BCCI隐瞒了巨额亏损,并且早就开始用新储户的钱归还旧储户的存款。
1990年4月,英格兰银行允许BCCI将总部和银行记录迁至阿布扎比,这给后来的调查增加了困难。
有指控说,BCCI的高层管理者参与了一系列的犯罪活动,包括为毒品交易洗钱、向政治家行贿、做假账、逃税、资助恐怖主义和非法武器交易、操纵股价,以及触犯多个国家的银行法和证券法。
国际商业信贷银行(BCCI)于20世纪60年代由巴基斯坦的银行家AGHA HASAN ABEDI 创立。
注册地在卢森堡和开曼群岛,经营总部在伦敦,并在香港拥有大量业务。
BCCI的主要股东包括阿布扎比的王室家族和美洲银行(1973年时,美洲银行拥有BCCI近50%的股份,后于1980年售出)。
在BCCI20多年的发展中,其业务扩张到了全球70多个国家。
到1990年,它已经在全球拥有100万客户,报表显示的资产约200亿美元。
它的许多客户都是在国外工作或已经移民的亚洲人。
BCCI似乎比竞争对手们更了解客户向家乡的亲人们汇款和持有多种货币的需求,同时提供诱人的利率。
BCCI一度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一个成功范例。
更让100万无辜存款者无法容忍的一件事是:有的管理机构几年前就知道BCCI存在问题,而监管者们认为BCCI复杂的国际合作架构妨碍了他们对于其业务进行全面了解。
成熟市场财务丑闻留下七大教训2001年秋天以来,美国爆发了一系列财务丑闻,导致安然、世通等大公司破产,同时也史无前例地导致了安达信这样一个有90多年历史的世界级会计师事务所退出审计市场。
为此,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颁布了各种法律法规,其中最主要的是《萨班斯法案》。
去年年底,意大利也惊曝出帕拉玛特案件,在意大利及整个欧洲引起轩然大波,也使人们对欧洲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质量、公司治理的完善程度以及资本市场监管水平产生怀疑。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社会就是在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我们应吸取成熟市场财务丑闻留下的教训,推进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
教训之一:不重视公司治理,不提高信息披露质量,要付出巨大而沉重的代价众所周知,资本市场相当程度上是一个信息市场,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尤其是财务信息是资本市场存在与健康发展的基石。
历史表明,财务信息严重虚假是上市公司以至整个资本市场面临曲折甚至崩溃的重要原因,而导致财务信息虚假的原因种种,包括会计和审计准则的健全程度、审计师的技术和道德水准、公司管理层的诚信意识。
更深入探究一下的话,也与公司治理和内控制度的完善程度、政府监管和民间自律水平等有着密切关系。
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以至全球经济危机的重要诱因是此前上市公司肆无忌惮地编造虚假财务信息,而且在当时环境下,几乎没有任何会计和审计规范,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也几乎没有任何政府监管和民间自律可言。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国际商业信贷银行(BCCI)控股股东和管理层利用其股权和管理架构上的缺陷,采取各种欺诈手段,最终导致银行破产,由此引起的诉讼至今未了结。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有二百多年历史的英国著名的霸林银行因一个年青交易员李森的股指期货操作失误而顷刻倒闭。
事后各方面的研究报告证明,李森的错误操作之所以没被发现并制止,重要原因是银行内控薄弱,财务信息系统失灵。
近年曝光的安然、世通,及意大利帕拉玛特等案也是以上诸方面问题的集中表现。
关联企业破产法规:关联企业破产合并法律问题探讨案例一:__市名海铜材有限公司、无锡金坤铜业有限公司、无锡坤桥金属有限公司、江阴市金鼎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无锡市园坤铜业有限公司均从事铜业贸易,虽然工商注册登记在不同地区,但法定代表人及主要股东存在着交叉且多为亲属关系,系典型的家族企业,均由某自然人实际控制。
在实际经营过程中,该五家公司存在着严重的资产混同、管理混同现象,帐目混乱难以界定,且互相提供担保。
由于受国际铜材市场行情变化影响,且自身存在着决策管理重大失误,四家公司均发生严重亏损,仅一家公司略有净资产。
其中__市名海铜材有限公司的债权人提出破产申请,要求宣告__市名海铜材有限公司、无锡金坤铜业有限公司二家公司破产。
江苏省__市人民法院在受理后以上述五家公司存在着资产混同、管理混同为由,裁定追列其他法院辖区的三家公司一并破产,并通知所有债权人申报债权。
由于合并破产可能造成某一公司外部债权清偿比例显著降低,故__市名海铜材有限公司的其他债权人不服裁定,认为合并破产没有现行法律依据,向上级法院进行申诉。
案例二: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22年9月20日受理的中国机电设备中南公司申请破产案,在清算过程中,清算组发现该公司设立了44个分公司,形式上都在工商部门办理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但在设立分公司没有将公司的债务予以分配,属脱壳经营。
武汉中院遂裁定分公司法人资格无效,分公司与总公司一并破产。
案例三:尚志市人民法院于1993年6月4日裁定宣告尚志市一面坡葡萄酒厂破产,经审理查明,1990年该厂一分为五,设立了五个分厂,总厂留有个别领导,承担债务,五个分厂则向总厂租赁设备,并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后五个分厂也亏损停产。
据此,尚志市人民法院以五个分厂没有独立的资产,缺乏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为由,认为不具备企业法人资格,裁定将五个分厂一并破产。
上述案例中,法院裁定破产合并的理由均不相同,案例一中是以资产混同、管理混同为由,案例二中是以分公司法人资格无效为由,而案例三中是以分厂不具备法人资格为由,由此所共同反映出来的问题是:如何把握关联企业破产合并的标准及适用的具体情形?在此基础上,破产合并对于关联企业全体债权人存在着何种影响,其法律后果如何?此外,案例一中,债权人对于破产合并裁定提出了异议,法院是否应当予以受理,以及在破产程序中如何保障这一权利?如果被合并破产的企业不在同一法院辖区,如案例一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如何确定案件管辖权?二、关于关联企业破产合并的相关立法及破产审判实践(一)我国相关立法对于关联企业之间的破产合并问题,1986年《企业破产法(试行)》等原破产法并没有直接的原则及条文规定,司法解释中有所涉及,但仍以坚持法人人格制度前提下的分别、单独破产为基本原则。
BCCI洗钱案国际商业信贷银行(BCCI)洗钱案在20世纪90年代曾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骇人听闻的一桩洗钱案",也是"世界金融史上最大的诈骗案"。
实际上,鼎鼎大名的巴拿马诺列加将军、美国总统布什家族、哥伦比亚的麦德林卡特尔贩毒集团、甚至英国中央银行等国际知名人士和机构都与BCCI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国际商业信贷银行(BCCI)于20世纪60年代由巴基斯坦的银行家阿迦·哈桑·阿贝迪创立。
注册地在卢森堡和开曼群岛,经营总部在伦敦,并在香港拥有大量业务。
BCCI的主要股东包括阿布扎比的王室家族和美洲银行。
在BCCI 20多年的发展中,其业务扩张到了全球70多个国家,是一家名副其实的大型跨国银行。
到1990年,它已经在全球拥有100万客户,报表显示的资产约200亿美元。
它的许多客户都是在国外工作或已经移民的亚洲人。
BCCI似乎比竞争对手们更了解客户向家乡的亲人们汇款和持有多种货币的需求,同时提供诱人的利率。
BCCI一度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一个成功范例。
BCCI在那些具有宽松的银行监管规则和税制自由、尤其是制定有严格银行保密法和严格公司保密法的国家建立起了一个弥天大网,几乎成了国际贩毒走私及黑社会组织的洗钱天堂。
BCCI的高级主管为哥伦比亚犯罪集团洗钱,金额高达3400万美元,发现后被罚款1 500万美元,该银行因此得名"可卡因银行"。
1991年,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突然宣布关闭国际商业信贷银行(BCCI)。
其它69个国家的银行监管者紧随其后。
发狂的储户们涌向BCCI,徒劳地尝试取出存款,BCCI的官司如潮而至。
在香港,BCCI的小储户们很快就得到了全额偿付,因为BCCI的香港分行拥有充足的资产和很好的流动性。
在孟加拉和其他一些国家,由政府介入来补偿小储户。
然而,到了十多年后的今天这个官司仍未了结,一些国家的储户仍在等待赔偿。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案例分析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案例分析商业银行作为现代金融业的中心,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非常重要。
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伴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商业银行经营的业务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经营上产生的复杂性因素也在不持续地增多,商业银行内部的数据日渐集中,规模不断扩大,如何降低经营风险、减少损失成为整个银行业最关心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操作方面存在疏忽失误的原因,我国各类重大案件发生的情况越来越多,为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有必要及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具体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学习国外同类行业的先进经验及技术方法,进而提出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对策。
金融发展是当代经济的焦点问题,金融安全问题直接决定了社会能否持续稳定地发展。
金融风险可能诱发金融危机,进而引发经济和政治危机。
金融风险不仅着影响金融机构和企业的正常运营,也可以在一个国家的经济上造成重大影响,对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否构成严重威胁。
在现代的世界金融体系中,银行业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银行业陷入危境,不光是会直接影响金融系统的正常运行,还会对国民经济健康成长形成严重危害。
所以,加强银行业的风险管理便成为防范金融风险的重点。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银行同业之间的竞争氛围日益紧张、科学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同时金融业对银行的监督管理逐渐放松,商业银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风险治理渐渐成为商业银行管理方面的核心内容。
近些年来。
中国国内和国际银行业之间的竞争都在日益加剧,而竞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产品和服务的竞争。
中国的商业银行的业务落后于整个国际银行业的业务发展,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发展速度非常缓慢。
国内各商业银行特别是四大国有银行为了求得更稳定的生存与更加快速的发展,就必须对操作风险有一个强而有力的监管。
本文着眼于操作风险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介绍国内外相关操作风险管理情况案例,为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提供了鉴戒。
1、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近日作出裁定,终结东星航空公司(下称东星航空)破产清算程序。
至此,国内首例航空公司破产案宣告终结。
东星航空成立于2005年,是华中及中南地区第一家民营航空公司。
因公司经营不善和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底开始拖欠巨额债务,甚至影响飞行安全。
2009年3月15日被民航局暂停飞行许可。
同年3月10日,美国通用电气商业航空公司等6家飞机租赁公司以东星航空拒不偿还到期债务1084万美元,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武汉中院提出对东星航空进行破产清算申请。
武汉中院依法对破产申请进行严格审查,查明东星航空拖欠通用等公司到期债务的事实成立,于同年3月底裁定受理此案,并指定东星航空公司清算组担任破产管理人。
审理期间,武汉中院敦促东星航空债务人向破产管理人履行债务、交付财产;妥善解决通用公司的飞机取回问题;对中航油、东星集团等债权、债务人提出的重整申请依法进行审查,并分别作出不予受理或驳回的裁定。
法院审理查明,截至破产申请受理日,东星航空的资产总额为人民币3.99亿元,负债总额为人民币10.76亿元,已严重资不抵债,无力清偿到期债务。
2009年8月26日,武汉中院依法裁定东星航空破产。
在此期间,破产管理人依照法定程序处置了包括东星国际大酒店、航材在内的全部资产,东星航空所属86名飞行员和其他1200余名职工得到合理分流、安置。
今年4月29日,在东星航空第三次债权人会议上,破产管理人提交的《东星航空公司破产财产分配方案》获得高票通过。
12月23日,鉴于东星航空破产财产全部分配完毕,武汉中院作出裁定,终结东星航空破产清算程序。
2、美国联邦准备理事会2008年9月16日晚宣布,将授权纽约联邦准备银行借贷850亿美元给美国国际集团(AIG);美国政府也将接受AIG79.9%的股权做为回馈。
美国国际集团联准会说,这项决定受到财政部全力支持,其条件也保护美国政府与纳税人利益。
AIG为美国最大保险公司,近日因财务危机向联准会要求注资;美政府在希望协调民间企业注资不成后,AIG可能受美国政府接管的消息稍早传出,其股价也因投资人忧心股值流失而狂跌。
国际信贷商业银行事件始末/余治国()2001年底的安然事件闹得是沸沸扬扬,可谓路人皆知,但却很少有人知道BCCI破产事件。
实际上,鼎鼎大名的恐怖组织头目拉登、美国总统布什家族、甚至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国家银行与BCCI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最重要的是,BCCI破产事件对国际金融监管制度改进产生了莫大的影响。
国际信贷商业银行(Bank of Credit & Commerce International,以下均简称为BCCI)于1972年注册于小国卢森堡(Luxembourg,君主立宪大公国,位于欧洲西部,邻法国、比利时、西德,首都为卢森堡)。
该银行1991年资产曾高达250亿美元,是一家名副其实的大型跨国银行。
银行创始人是巴基斯坦人阿迦·哈桑·阿贝迪。
他1922年出生在印度的勒克瑞,即前莫卧尔帝国的首都。
他从1959年到1972年在巴基斯坦的银行业国有化之时是巴基斯坦联合银行总裁。
卢森堡则是离岸金融中心,其经济规模较小,但具有发达的金融市场和基础设施,并对外来银行和投资者提供税收优惠,是地区金融中心。
其作为资金流入流出媒介,主要是根据该地区资金的盈余和短缺状况,以满足当地融资和投资需要。
中国香港在亚洲地区的金融地位非常接近于卢森堡在欧洲。
离岸银行业务(Offshore Banking)的外来资产和负债高于其当地经常账户。
大部分金融业务与当地居民并无紧密联系。
离岸金融机构则可以免受一系列监管,如银行存款不受储备要求、所得税豁免、无利率和汇率限制,没有相关税收、外汇管制和规章制度的限制环境,有些甚至于不对负债、股本金、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作限制,最重要的优势之处在于严格银行保密法和严格公司保密法,银行可以不披露客户信息,为客户资产保密。
如此宽松的金融监管对金融机构几乎毫无限制,空壳公司、信箱公司等不具名公司纷纷登陆,犯罪分子可以在这些地方进行匿名存储,设立匿名公司,使犯罪收益难以被发现。
国际商业信贷银行B C C I倒闭案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国际商业信贷银行(BCCI)洗钱案在20世纪90年代曾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骇人听闻的一桩洗钱案",也是"世界金融史上最大的诈骗案"。
实际上,鼎鼎大名的巴拿马诺列加将军、美国总统布什家族、哥伦比亚的麦德林卡特尔贩毒集团、甚至英国中央银行等国际知名人士和机构都与BCCI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国际商业信贷银行(BCCI)于20世纪60年代由巴基斯坦的银行家阿迦·哈桑·阿贝迪创立。
注册地在卢森堡和开曼群岛,经营总部在伦敦,并在香港拥有大量业务。
BCCI的主要股东包括阿布扎比的王室家族和美洲银行。
在BCCI20多年的发展中,其业务扩张到了全球70多个国家,是一家名副其实的大型跨国银行。
到1 990年,它已经在全球拥有100万客户,报表显示的资产约200亿美元。
它的许多客户都是在国外工作或已经移民的亚洲人。
BCCI似乎比竞争对手们更了解客户向家乡的亲人们汇款和持有多种货币的需求,同时提供诱人的利率。
BCCI一度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一个成功范例。
BCCI在那些具有宽松的银行监管规则和税制自由、尤其是制定有严格银行保密法和严格公司保密法的国家建立起了一个弥天大网,几乎成了国际贩毒走私及黑社会组织的洗钱天堂。
BCCI的高级主管为哥伦比亚犯罪集团洗钱,金额高达3400万美元,发现后被罚款1500万美元,该银行因此得名"可卡因银行"。
1991年,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突然宣布关闭国际商业信贷银行(BCCI)。
其它69个国家的银行监管者紧随其后。
发狂的储户们涌向BCCI,徒劳地尝试取出存款,BCCI的官司如潮而至。
在香港,BCCI的小储户们很快就得到了全额偿付,因为BCCI的香港分行拥有充足的资产和很好的流动性。
在孟加拉和其他一些国家,由政府介入来补偿小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