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校园网络整改方案(完整资料).doc

校园网络整改方案(完整资料).doc

校园网络整改方案(完整资料).doc
校园网络整改方案(完整资料).doc

目录

第一章需求分析 (2)

1.1 网络现状 (2)

1.2 存在的问题 (3)

第二章系统升级改造方案 (3)

2.1 系统改造思想及网络拓扑 (3)

2.2 应用的主要网络技术 (4)

2.3 网络设计 (5)

2.4 新网络系统分析 (7)

第三章系统改造实施文档 (8)

3.1 施工过程 (8)

3.2 割切成败测试 (9)

第四章售后服务 (9)

4.1售后服务机构状况 (10)

4.2 系统质量保证期 (10)

4.3 产品设备维护措施 (11)

4.4质量保证期后的技术服务措施: (12)

第一章需求分析

1.1 情况概况

我校自2003年接上宽代网以来,投入了大量资金全面构建数字化校园网络,大力推进全校师生对网资源的有效应用。到目前为止,已经建设好以千兆主干网络为基础平台,以“互联网+教育”应用为主线,以实现广泛的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教育教学的现代化水平。

1.2 网络现状

我校采用移动的一个公IP分两个点光纤连接,基于飞鱼星千兆以太网路由器作为校园网骨干,核心交换机采用TP千兆模块化交换机,下连有10个独立的交换机和10多个内部集成无线路由功能。汇聚层交换机和主干核心交换机之间通过网线连接。网络信息点覆盖全校所有教室、办公室、各功能室,网络扩展到整个校园,在所有的教室安装的有电子白板进行多媒体教学,实现校园网的全部功能。移动光纤直接接入Internet,实现广域互联。

现有网络拓扑见书尾附图1

1.2 存在的问题

1、现有核心交换机6802只插入一块业务板,只有10个千兆位电口和2个千兆位光

口,普遍的接入层千兆位上联的模式缺乏足够的端口。

2、会聚层交换机5010性能低下,且只提供2个千兆接口模块插槽,同时又承载着综

合楼的办公网络、工会网络以及部分服务器服务的流量,造成网络拥塞

3、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现有基本是100Mbps桌面接入,1000M上联的模式,交换

机间的上行带宽已现不足

4、现有网络中部分接入交换机的个别端口已经无法使用,影响了个别电脑的使用

5、现有VLAN的规划显得杂乱无章,影响后期网络的快速检验

6、综合楼的教学网络通过100Mbps的光纤收发器连接到核心6802,链路带宽过低,

容易产生拥塞,影响教学质量

7、现有6802交换机提供32G背板带宽与48Mpps的包转发率,性能较低,且只提供

2个业务板,扩展能力较差,不适用将来网络业务的发展

8、核心交换机6802只提供2个业务板插槽,可扩展性较差,且其性能为交换容量

32G,包转发率48Mpps,性能较低,不利于将来网络教学的发展。

第二章系统升级改造方案

2.1系统改造思想及网络拓扑

计算机网络系统本着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共同建设的指导原则,采取了以网络中心机房为整个系统交换中心,系统建设能够适应C/S、B/S、异步数据传送以及透明数据共享和Intranet等多种要求,一个具有较高可靠性和安全性、较强的网络管理能力、具备较好的扩充性,能够充分保护现有系统投资。我们为贵校的校园网采用以千兆位以太网为技术,实现10/100M交换式快速以太网到桌面相结合的解决方案。具体改造方案应针对当前网络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一对应的解决。

新网络拓扑见书尾附图2

2.2应用的主要网络技术

2.2.1虚拟局域网技术

为了便于管理,并提高网络的效率和安全性,除了网络的物理设计外,还需要对网络进行逻辑设计,即划分虚拟网(VLAN)以及选用合适的路由技术(路由技术略)。

虚拟网技术是将网络的物理基础设施与网络的逻辑基础设计相分离,使得网管人员能方便而动态地建立和重构虚拟网络,以适应今后部门机构的协作与变动,方便网络管理,降低网络管理的成本。

在交换式网络体系结构中,虚拟局域网VLAN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VLAN 的合理设置,网络中的用户可以方便地在网络中移动,而不需硬件线路的改变。这样,可以从逻辑上对用户和其它网络对象进行分组,并设定相应的安全和访问权限,然后,由计算机自动根据配置形成相应的虚拟网络工作组,充分发挥交换网络的优势,体现交换网络高速、灵活、易管理等特性。采用VLAN具有下述优势:

λ控制网络上的广播风暴

λ增加网络的安全性

λ集中化的管理控制

综合以上优势,我们在设计网络时采用了VLAN技术,使得网络更加高效、稳定、安全。

2.2.2链路聚合协议

以太网通道技术不仅起到容错作用,更是链路带宽扩容的一条重要途径。它可在100M(快速以太网通道,简称FEC)或1000M(千兆以太网通道,简称GEC)以太网端口间实现,用于将多条并行链路的带宽叠加起来。H3C交换机产品最大支持8个100M/1000M端口聚合,聚合带宽高达1.6G/8Gbps。这样多条链路被用作单条高速数据通道,通道中部分线路的故障不会影响其它线路的带宽聚合,从而也保证了网络的可靠性。

以太网通道技术也体现了产品的可扩充性能,能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实现高速数据传输。H3C公司的全线交换机产品和带快速以太网端口的路由器都可以实施以太网通

道技术,并且还可与多家厂商(Intel、Xircom、Adaptec等)的网卡构造以太网通道,在交换机和服务器之间建立高速连接。

2.2.3三层交换技术

三层交换(也称多层交换技术,或IP交换技术)是相对于传统交换概念而提出的。

众所周知,传统的交换技术是在OSI网络标准模型中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进行操作的,而三层交换技术是在网络模型中的第三层实现了数据包的高速转发。简单地说,三层交换技术就是:二层交换技术+三层转发技术。

三层交换技术的出现,解决了局域网中网段划分之后,网段中子网必须依赖路由器进行管理的局面,解决了传统路由器低速、复杂所造成的网络瓶颈问题。

一个具有三层交换功能的设备,是一个带有第三层路由功能的第二层交换机,但它是二者的有机结合,并不是简单地把路由器设备的硬件及软件叠加在局域网交换机上。

其原理是:假设两个使用IP协议的站点A、B通过第三层交换机进行通信,发送站点A在开始发送时,把自己的IP地址与B站的IP地址比较,判断B站是否与自己在同一子网内。若目的站B与发送站A在同一子网内,则进行二层的转发。若两个站点不在同一子网内,如发送站A要与目的站B通信,发送站A要向“缺省网关”发出ARP(地址解析)封包,而“缺省网关”的IP地址其实是三层交换机的三层交换模块。

当发送站A对“缺省网关”的IP地址广播出一个ARP请求时,如果三层交换模块在以前的通信过程中已经知道B站的MAC地址,则向发送站A回复B的MAC地址。

否则三层交换模块根据路由信息向B站广播一个ARP请求,B站得到此ARP请求后向三层交换模块回复其MAC地址,三层交换模块保存此地址并回复给发送站A,同时将B站的MAC地址发送到二层交换引擎的MAC地址表中。从这以后,当A向B 发送的数据包便全部交给二层交换处理,信息得以高速交换。由于仅仅在路由过程中才需要三层处理,绝大部分数据都通过二层交换转发,因此三层交换机的速度很快,接近二层交换机的速度,同时比相同路由器的价格低很多。

2.3网络设计

1、在网络核心6802上添加一块千兆业务板,提供10个千兆位接口与2个GBIC插槽,

在GBIC插槽中插入1个千兆多模光纤模块,以增加核心的千兆接入能力,上联到核心的接入层交换机与各服务器均以千兆接入。

2、综合楼的会聚层交换机改为华为3900系列多功能三层交换机,其交换容量为

32Gbit/s,包转发率 9.6Mpps。提供24个百兆电口与4个SFP模块插槽,在其SFP 模块插槽中插入千兆多模光纤模块,会聚交换机通过两条千兆光纤负载均衡上联到核心6802。将原会聚层5010移到工会办公网络,以千兆光纤上联到新会聚层交换机3900。2个百兆电口分别通过光电转换器连入旧教学楼与宿舍楼。

3、考虑到旧教学楼的电脑较少,网络流量较低,决定添加一台华为3100系列接入层

交换机通过光纤收发器上联到会聚层3900。

4、将出现问题的接入层U24交换机替换为华为3100系统接入层交换机。

5、重新划分IP、VLAN,重新分配端口,将方正防火墙移动到新教学楼机房,通过核

心6802连接到internet,以使网络布局更具条理性。

6、为综合楼的教学网络交换机添加千兆光纤模块连入核心6802,以增加链路带宽,提

高传输性能

7、为了将来网络教学的发展需要,可考虑将核心6802替换为华为6500核心交换机,

其提供6个业务板插槽,交换容量可达384Gbit,包交换率最高可达432Mpps。

新网络VLAN与IP分配

vlan编号起始IP 结束IP 子网掩码vlan作用

vlan1 192.168.1.1 192.168.1.254 255.255.255.0 管理VLAN vlan2 192.168.2.1 192.168.2.254 255.255.255.0 网络中心VLAN vlan3 192.168.3.1 192.168.3.254 255.255.255.0 办公网络VLAN vlan4 192.168.4.1 192.168.4.254 255.255.255.0 教学网络VLAN vlan5 192.168.5.1 192.168.5.254 255.255.255.0 高考监控VLAN vlan6 192.168.6.1 192.168.6.254 255.255.255.0 教师宿舍VLAN vlan7 192.168.7.1 192.168.7.254 255.255.255.0 学生宿舍VLAN vlan8 192.168.8.1 192.168.8.254 255.255.255.0 备用VLAN

交换机6802端口分配

端口编号连接对象端口模式gigabitethernet1/1 连接综合楼会聚3928 TRUNK gigabitethernet1/2 连接综合楼会聚3928 TRUNK

gigabitethernet1/3 连接新教学楼教学网络U24 TRUNK gigabitethernet1/4 连接新教学楼教学网络U24 TRUNK gigabitethernet1/5 连接新教学楼教学网络U24 TRUNK gigabitethernet1/6 连接新教学楼办公网络U24 TRUNK gigabitethernet1/7 连接新教学楼办公网络U24 TRUNK gigabitethernet1/8 连接新教学楼办公网络U24 TRUNK gigabitethernet1/9 连接新教学楼监控网络U24 TRUNK gigabitethernet1/10 备用

gigabitethernet1/11 备用

gigabitethernet1/12 备用

gigabitethernet2/1 连接综合楼教学网络3126 TRUNK gigabitethernet2/2 备用

gigabitethernet2/3 连接镜像服务器1 ACCESS gigabitethernet2/4 连接镜像服务器2 ACCESS gigabitethernet2/5 连接资源服务器ACCESS gigabitethernet2/6 连接管理服务器ACCESS gigabitethernet2/7 连接高考监控服务器1 ACCESS gigabitethernet2/8 连接高考监控服务器2 ACCESS gigabitethernet2/9 连接网管工作站ACCESS gigabitethernet2/10 连接方正防火墙TRUNK gigabitethernet2/11 备用

gigabitethernet2/12 备用

2.4新网络系统分析

经过改造后新教学楼的70多台与综合楼的20多台无盘工作站通过4台接入层交换机以4条千兆链路上联到核心6802;新教学楼的办公网络通过3台接入层交换机以3条千兆链路上联到核心6802;考虑到监控设备的使用率与产生流量不高,采取将两台接入层交换机以200M的捆绑链路连接到另一台接入层,通过1条千兆链路上联到核心6802。接入层的千兆上联打破了传输瓶颈,极大保证了网络流量的线速无阻塞传输。各服务器也以千兆链路直连到核心6802,解决了服务器的传输瓶颈,使得客户端对服务器的访问更加快速。同时将学校的internet上网服务移交给核心处理,使得网络的结构更加合理。

综合楼机房采用华为3928智能会聚交换机通过2条千兆光纤链路聚合上联到核心6802,采用的链路聚合技术能同时实现负载均衡与冗余备份,增加了1倍的带宽并提高了网络的稳定性。同时华为3928交换机的交换容量为32Gbit/s,包转发率达到9.6Mpps,使得会

聚层的处理能力大大提高。综合楼的工会办公与网络中心办公网络各以一条千兆链路上联到会聚3928,考虑到旧楼产生的网络流量较少并且有暂时闲置的光纤收发器,决定在旧楼部署一台华为3126接入层交换机,通过100M光纤收发器上联到会聚3928。

第三章系统改造实施文档

3.1施工过程

1、在设备进场前,由我方工作人员按照网络规划将网络链路、设备、连接的部门做好

标记;将各链路的网线拉好,并按照已规划好的拓扑分配IP。由电信工作人员将

Internet光纤牵入新教学楼机房。

2、在升级网络前,我司技术人员在贵校的实际网络中做模拟升级的测试,搞清具体将

会发生的问题,及时反馈、整改、解决;

3、设备进场后,上架前,应先将原设备的配置、连接方式做备份和记录后才能将其链

路撤换,确定原来的连接方式后才可以进行新设备的连接、测试;若在新设备中发

生问题,应立即恢复原来的饿网络系统,以保证学校的网络正常运作。在确保无任

何问题的情况下才能够做下一个步骤的部署

3、设备上架后,应迅速按预定的连接方式将各链路连接到核心与会聚层交换机上,在

核心设备配置完成后,在做会聚层设备的配置,测试配置后的连通性。若升级失败,应立即退回网络的原状态。

4、在工作完成后,应立即进行测试,确保客户需求得到满足。

3.2割切成败测试

1.若过渡失败,应立即确定还原其网络原貌,并确定失败原因,在能解决的情况下,做第二次升级尝试,若仍不成功,应放弃尝试,并将升级改期,因过多的尝试,将拉长二院网络间断时间,影响其业务的正常运作。

2.测试内容:

A.测试每条链路的连通性,包裹每个VLAN的连通性。

B. 检查路由表,核实每条路由的有效性。

C. 测试规则是否生效,是否达到院方的要求。

D. 新硬件系统搭建好之后需要进行24X3小时不间断烤机,确保硬件可靠性

如果不能正常改造升级,及时回退的原系统。

第四章售后服务

泉州吉龙发展公司坚持“科技创新,服务为本”的原则,不仅为客户提供质量上乘的计算机及其周边设备,更提供先进的系统集成(系统设计、安装与维护),而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是我司在激烈竞争中能够独树一帜的法宝。为了给用户以可靠的保证,本公司有责任提出系统故障的预防和解决措施,并向用户提供维护保障建议书。售后服务的主要目的是保证设备安全、可靠、高效的运行。以产品或系统安装、调试、验收完毕后,交由用户能够独立使用,并进行简单的故障诊断、排除为标准。

我公司视优质的服务,是参与市场竞争,形象竞争的重要的资本。因此,我们把尊重客户,视客户为上帝,维护公司信誉,最大限度减少损失,作为我公司的售后服务宗旨。建立了一整套的售后服务体系,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客户进行针对性的服务。按照ISO9001标准体系要求制定了“用户访问管理程序”、“用户意见管理程序”等文件,从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泉州吉龙发展公司拥有一支强大的技术支持队伍,向用户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技术支持和售前、售后服务,包括系统集成方案、技术咨询、软硬件培训、系统现场安装、调试、培训与维护。

4.1售后服务机构状况

针对本项目,本公司联合承诺将派出2名以上专用技术人员进行售后服务技术支持。使其能在接到故障或咨询电话半个小时之内做出有效的回应,并能确保2个小时内到现场,4个小时内解决问题,在项目质保期内我方提供7×24小时服务以确保我司所承接工程的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周到的服务。公司将严格按照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为用户提供本地化服务。公司将建立并保持对服务的实施、验证和报告形成文件程序,建立服务档案,以满足用户服务要求。

维护人员服务联系方式 :

技术服务部: XXX(项目经理)联系电话:

XXX(技术支持)联系电话:

技术、商务总监:XXX 联系电话:

服务监督、投诉:XXX 联系电话:

维护方式:上门服务。

公司配用售后服务专用车。

4.2 系统质量保证期

本次我司所投的设备自安装验收后之日起所有设备整体保修不低于设备厂家保修期,至少1年保修,三年内免费上门保修服务,在质保期结束后,我公司仍将为用户提供免费的技术咨询服务与各种技术资料,向用户的各级系统管理员提供相关新技术的指导。如需更换设备,我公司收取的价格不高于本次的投标价格。

质量保证期内服务响应时间:

质量保证期内响应时间:在正常工作时间或非工作时间收到用户紧急事故报警或设备故

障咨询时。

?服务响应时间:

A、正常工作时间内:2个工作小时现场响应,特殊紧急情况60分钟到现场。(公

司配有维修服务专用车),4个小时内解决问题,8个小内无法修复,保修期内

我公司负责免费提供代用设备。

B、非工作时间内:1小时现场响应。

C、7×24小时服务故障咨询服务。

D、工程巡访:

在保修期内,本公司将对针对本项目用户具体情况,在每三个月的第一周,所做工程进行一次整体检修,保证用户使用前或后有良好的整体系统。客户情

况存档,针对用户本公司将建立对应的客户故障档案,避免同类故障的重复出

现。(含故障类型、用户反馈情况、处理方式、及其处理人员、日期等)以备

公司及用户双方共同制约。

4.3 产品设备维护措施

保修期内,我司将定期上门维护、保养服务,所有设备我方提供按用户指定的地区内的地点送货、安装和调试服务,并免费为用户提供设备操作使用及维护的培训服务。

维修保养事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的内容:

1)为保持系统的正常运行,免费定期的检查保养或易损件更换,包括:提供材料、清

理物料及劳务等。

2)提供维修保养记录书,以便用户工作人员随时查阅有关设备的维修保养、部件更换

次数、检查及维修日志等记录。

3)按照以下要求安排定期维修及检查:

对所有系统设备进行例行检查;设备的清理;设备的调试;

4)突发性事件处理:

对该项目的特殊性与重要性对于突发性事件,可根据用户方的要求提供在现场值班

服务。当用户需要我方技术人员到场服务,特别是解决紧急事故的时候(包括质保

期过后),我方技术人员在正常工作时间段,能在最短内到达用户现场。这将是对

用户的一个强有力的服务保障,能将用户的系统风险降至最低。

4.4质量保证期后的技术服务措施:

1)巡访服务:保修期满以后,公司将每年进行定期4次以上的客户巡访,帮助客户解

决系统运行中遇到的问题。

巡访方式:——走访

——电话联系

——传真联系

——其它方式联系(EMAIL等方式)

2)保修期后,所有系统将按合同定价及优惠取费标准提供终身服务。

3)定期联系客户,除电话联系外还向客户寄去《用户使用情况表》,并及时收回反馈

表给本公司进行处理,以便更加完善地为客户提供满意服务。

附图1

附图2

网络工程课程中学校园网络建设规划与

************************ 课程设计报告 ************************ 浙江理工大学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2010年第二学期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题目:中学校园网络建设规划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成绩:

计算机教育在世界各国备受重视,计算机知识与能力已成为21世纪人才素质的基本要素之一。计算机教育也被其所在的专业,文化和社会范围改变影响着。计算机教育也变得更宽广,内容更丰富,其应用领域不断飞速增长,因此,无论在教学体系,教学内容还是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都必须进行深化改革,与时俱进。 校园网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及Internet技术等建立起来的学校内部管理和通信应用网络。信息化校园就是以校园网和必要的信息服务设备为载体,有丰富的共享软件和方便的工具支持,并包含有相当数量的教育信息资源,集教、学、管理、娱乐为一体的新型信息化的工作、学习、生活的网络环境。本设计重点阐述了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包括系统设计原则、网络技术选择、综合布线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及设备选型,本设计可以实现各个模块的基本功能,满足校园内部各部门的需求,最终设计成一个简洁、花费少、效果好的实用型校园网。 关键词:校园网;IP划分;信息服务;网络规划

摘要 .......................................................................................................................... II 目录 ......................................................................................................................... I II 前言 (1) 第1章企业描述 (2) 第2章需求分析 (3) 2.1 带宽(核心层、(部门层、)桌面) (5) 2.2 子网与VLAN规划 (7) 2.3 实现的信息服务 (7) 2.4 应用程序 (8) 2.5 存储系统分析 (8) 2.6 系统及数据安全分析 (8) 2.7 QoS (9) 2.8 网间隔离 (11) 第3章拓扑图及方案整体描述 (13) 3.1 主干网传输方案设计 (13) 3.11 垂直布线方式 (13) 3.12 水平布线 (13) 3.13 设备间 (14) 3.2 Internet接入方案及网络拓扑图 (14) 3.3 远程访问支持 (15) 3.4 子网划分与VLAN设定 (15) 3.5 网间隔离方案设计 (16) 3.6 存储方案 (17) 3.7 设备选型 (18) 3.8 软件 (20) 3.9 信息服务方案 (20) 3.10 综合布线方案 (21) 第4章网络管理 (22) 第5章系统主要设备报价 (23) 参考资料 (24) 课程设计总结与致谢 (25)

校园网络整改方案剖析

目录 第一章需求分析 (2) 1.1 网络现状 (2) 1.2 存在的问题 (2) 第二章系统升级改造方案 (3) 2.1系统改造思想及网络拓扑 (3) 2.2应用的主要网络技术 (4) 2.3网络设计 (5) 2.4新网络系统分析 (7) 第三章系统改造实施文档 (8) 3.1施工过程 (8) 3.2割切成败测试 (9) 第四章售后服务 (9) 4.1售后服务机构状况 (10) 4.2系统质量保证期 (10) 4.3 产品设备维护措施 (11) 4.4质量保证期后的技术服务措施: (12)

第一章需求分析 1.1 情况概况 我校自 2003 年接上宽代网以来,投入了大量资金全面构建数字化校园网络,大力推进全校师生对网资源的有效应用。到目前为止, 已经建设好以千兆主干网络为基础平台,以“互联网+教育”应用为主线,以实现广泛的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教育教学的现代化水平。 1.2 网络现状 我校采用移动的一个公IP分两个点光纤连接,基于飞鱼星千兆以太网路由器作为校园网骨干,核心交换机采用TP千兆模块化交换机,下连有 10 个独立的交换机和10 多个内部集成无线路由功能。汇聚层交换机和主干核心交换机之间通过网线连接。网络信息点覆盖全 校所有教室、办公室、各功能室,网络扩展到整个校园,在所有的教 室安装的有电子白板进行多媒体教学,实现校园网的全部功能。移动 光纤直接接入 Internet,实现广域互联。 现有网络拓扑见书尾附图1 1.2 存在的问题 1、现有核心交换机6802 只插入一块业务板,只有10 个千兆位电口和 2 个千兆位光

口,普遍的接入层千兆位上联的模式缺乏足够的端口。 2、会聚层交换机5010 性能低下,且只提供 2 个千兆接口模块插槽,同时又承载着综 合楼的办公网络、工会网络以及部分服务器服务的流量,造成网络拥塞 3、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现有基本是100Mbps 桌面接入, 1000M 上联的模式,交换 机间的上行带宽已现不足 4、现有网络中部分接入交换机的个别端口已经无法使用,影响了个别电脑的使用 5、现有 VLAN的规划显得杂乱无章,影响后期网络的快速检验 6、综合楼的教学网络通过100Mbps 的光纤收发器连接到核心6802,链路带宽过低, 容易产生拥塞,影响教学质量 7、现有 6802 交换机提供32G 背板带宽与48Mpps 的包转发率,性能较低,且只提供 2个业务板,扩展能力较差,不适用将来网络业务的发展 8、核心交换机6802 只提供 2 个业务板插槽,可扩展性较差,且其性能为交换容量 32G ,包转发率48Mpps ,性能较低,不利于将来网络教学的发展。 第二章系统升级改造方案 2.1系统改造思想及网络拓扑 计算机网络系统本着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共同建设的指导原则,采取了以网络中心机房为整个系统交换中心,系统建设能够适应C/S、 B/S、异步数据传送以及透明 数据共享和Intranet等多种要求,一个具有较高可靠性和安全性、较强的网络管理能力、 具备较好的扩充性,能够充分保护现有系统投资。我们为贵校的校园网采用以千兆位以太网 为技术,实现 10/100M 交换式快速以太网到桌面相结合的解决方案。具体改造方案应针对当 前网络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一对应的解决。 新网络拓扑见书尾附图2

浅谈校园网络建设的意义与作用

浅谈校园网络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摘要:本文围绕校园网建设的意义和作用、结合本校校园网建设的基本经验,运用大量具体实例阐述大力建设校园网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供大家借鉴。 关键字:校园网络网络建设教学资源意义作用 一、前言:在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深入地应用,推动了各行各业的技术进步,带来了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也向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推动着一次新的教育革命。教育如何迎接信息技术发展的挑战,正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探索试验的事情。教育的迅速发展对教学手段和教育管理体系的要求越来越高,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来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已势在必行。 现在,校园的信息化已成为学校发展的潮流,中小学校园网建设成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焦点。“校校通工程”、“××校园网络信息平台”等词语,在各种有关教育媒体、网络上随处可见,校园网建设也是一浪高过一浪,各级各类学校争相“触网”。我校的校园网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了建成的。 2005年我校一开办就建成了校园网,建成了高配置的网络中心、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与办公网络。学校利用校园信息网络系统,建成了丰富的资源库,并实现了全校教学班、所有办公室的网络互联。至今,御花苑外国语学校校园网信息平台已经建成,校园网与Internet可以直接互联,同时建成了学校互联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a97015867.html,/。这些,为学校全面深入进行素质教育提供了最优化环境。校园网通过网络中心的交换机把小学、幼儿园、计算机房的计算机和网络

设备连接起来,使学校所有的计算机都能通过服务器进行相互访问。服务器采用了linux 和windows 2003 作为网络操作系统,提供多种服务功能:web服务,向全世界提供对我校网站的浏览访问;ftp文件的上传与下载服务,将大家需要的软件、资料存放在服务器上,供大家随时使用;学校bbs论坛、聊天服务,使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网站还提供了E-mail 服务,使教师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家长与教师之间可以互发电子邮件,加快了信息的传递,方便沟通交流。 经过一年的努力,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各学科教师的参与配合下,计算机教师采用https://www.doczj.com/doc/a97015867.html,动态脚本、数据库技术、flash多媒体等各种先进的技术,开发了功能齐全、界面友好的学校动态网站,给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宣传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学校教育教学起到了以下重要作用。 二、学校网络建设的意义: 教育部在2000年10月25日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报告。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用5—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 1、人才培养的需要 信息化素质教育渗透到学生日常学习中,增强学生对信息化技术的动手、动脑能力。把学生学习和运用计算机知识和基础网络技术知识,当作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重点、热点和难点。御花苑校园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a97015867.html,/)中业已建成的各项功能模块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内部邮件系统可以用分别定义Email的收信

校园网络方案设计

校园网络方案设计 校园网的设计目标简而言之是将各种不同应用的信息资源通过高性能的网络设备相互连接起来,形成校园区内部的Intranet系统,对外通过路由设备接入广域网。下面是本人收集整理的校园网络方案设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校园网络方案设计一、学校需求分析 随着计算机、通信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上的应用更加丰富。同时在多媒体教育和管理等方面的需求,对校园网络也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因此需要一个高速的、具有先进性的、可扩展的校园计算机网络以适应当前网络技术发展的趋势并满足学校各方面应用的需要。信息技术的普及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学校领导、广大师生们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学校未来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将是构筑在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之上,通过加大信息网络教育的投入,开展网络化教学,开展教育信息服务和远程教育服务等将成为未来建设的具体内容。 调研情况 学校有几栋建筑需纳入局域网,其中原有计算机教室将并入整个校园网络。根据校方要求,总的信息点将达到 3000个左右。信息节点的分布比较分散。将涉及到图书馆、实验楼、教学楼、宿舍楼、食堂等。主控室可设在教学楼的一层,图书馆、实验楼和教学楼为信息点密集区。

需求功能 校园网最终必须是一个集计算机网络技术、多项信息管理、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发布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并能够有效促进现有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提高学校办公质量和效率,以促进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设计特点 根据校园网络项目,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注重设备选型的性能价格比,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为学校设计成一个技术先进、灵活可用、性能优秀、可升级扩展的校园网络。考虑到学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在网络结构、网络应用、网络管理、系统性能以及远程教学等各个方面能够适应未来的发展,最大程度地保护学校的投资。学校借助校园网的建设,可充分利用丰富的网上应用系统及教学资源,发挥网络资源共享、信息快捷、无地理限制等优势,真正把现代化管理、教育技术融入学校的日常教育与办公管理当中。学校校园网具体功能和特点如下: 技术先进 采用千兆以太网技术,具有高带宽1000Mbps 速率的主干,100Mbps 到桌面,运行目前的各种应用系统绰绰有余,还可轻松应付将来一段时间内的应用要求,且易于升级和扩展,最大限度的保护用户投资; 网络设备选型为国际知名产品,性能稳定可靠、技术先

校园云机房改进方案

校园云机房改进方案

一.序言 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学校机房建设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互连技术迅猛发展。以快速稳定的网络来进行现代化科研及办公,把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至教育、科研、管理信息等领域,并实现与Internet网的汇接,实现计算机网络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管理现代化,以此提高现有人员的教学水平、技术素质、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使之为生产科研发挥更大作用。 校园网络中心机房环境,包括硬件与软件环境,是一门多学科综合技术,为了保证各种智能设备与计算机系统稳定可靠运转,计算机机房环境必须满足计算机等微电子设备和工作人员对温度、湿度、洁净度、电磁强度、屏蔽、防漏、电源质量、振动、防雷、接地和安全保卫等要求,同时既要满足同学日常上机课对网络速度和计算机反应速度的需求,这就对我们机房的建设提出了 大大的难题。而当今时代是云计算的时代,所以我们在机房建设中必须立足长远,以云计算机房的高标准来设计、建设,以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 二.可行性分析 1.学校机房存在的问题 1.1计算机硬件配置落后,维护困难。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不断更新换代,但学校机房相关配置无法做到及时更新,因此学校计算机机房的计算机配置在机房建成2、3年后就会过时,出现无法安装高版本软件和硬件售后服务过保修期维修困难以及购买相匹配零件困难的问题。 1.2保证计算机软件正常运行有一定困难。 计算机机房不仅是我们使用,各个专业都有一些专业软件需要上机操作,这些专业软件要定期更新升级,并且要根据每学期的教学计划安装调试软件。在学习专业软件操作的同时,有些擅长计算机操作的学生会擅自更改计算机的配置。如删除系统文件,安装游戏,改注册表等,这些都会对计算机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的会导致计算机系统崩溃。影响计算机机房的正常使用。 1.3计算机遭到人为损坏 现在课程对计算机使用要求增多,机房使用频率增高,同学素质参差不齐,有同学经常改动计算机配置,造成计算机软件无法正常运行;有的同学粗暴对待计算机,随意摔碰鼠标键盘,造成计算机硬件的损坏;有的同学违反机房规定,随意携带零食进出机房,造成机房清洁问题;有的同学随意插拔U盘,使计算机

校园网建设方案范例(CISCO路由器)

目录 第一章需求分析 ........................................................................................... 1.1、校园网建设思路与规划........................................................................... 1.2、校园网建设目标......................................................................................... 1.3、校园网设计要求....................................................................................... 第二章网络方案设计 ................................................................................... 2.1、设备选型考虑........................................................................................... 2.2、网络拓扑结构........................................................................................... 第三章网络设计分析........................................................................................ 3.1、网络的安全性设计................................................................................... 3.2、IP地址规划及相关配置结果 .................................................................. 3.3、VLAN规划及相关配置结果................................................................... 3.4、路由协议规划及相关配制结果............................................................... 第四章网络应用设计........................................................................................ 4.1、服务器分析与选择................................................................................... 4.2 、系统软件选择 第五章涉及到的问题及心得 ...........................................................................

校园网络规划设计方案

校园网络设计方案

第一章建网原则 实际上,我国中小学所耗费的信息技术投入远不止上述经费。国人在进行投入的过程中总是追求时髦、讲面子。不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严重脱离中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现状,要知道我们一直是世界上人均收入排名在一百多位的发展中国家。 接着全国兴起了装备计算机的热潮,重点中学和好一点的乡镇中小学开始全面装备286、386计算机,当时的计算机每台近两万元左右,使用不到两年,软件升级,WINDOS全面取代DOS系统,286、386计算机全面淘汰(由此全国又损失数百亿元).这时候486计算机全面登场,并立即淘汰,586以及档次与配置更高的计算机面世。我们的学校在这场计算机的变革中,就不停的跟在后面赶,不停的被淘汰,由于有些学校领导片面追求时髦、面子,而给学校和国家造成了无法估计的损失。 现在教育部提出:一定的时间内在国内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行"校校通"工程;可是由于一些大的计算机厂家在不停的炒作,进行误导,使得我们有些学校校长、少数教育领导干部头脑发热起来了,认为:校校通就是校园网,校园网就是计算机网;学校为了完成上面下达的任务,不顾本校的实际情况,不顾当地的实际情况,大规模的建

设计算机网,造成学校大量负债,而这个所谓的校园网自从建立起 来后就面临着淘汰,为什么呢?目前,我国大部份的学校连基本的广播网、有线电视网都没有,有的学校的教师连计算机的最简单的常识也没有,更谈不上如何使用它们。在上述情况下,我们在进行校园网建设的过程中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花最少的钱、获得最大的效果。 校园网络作用主体不清 建立一个好的校园网络系统包括广播系统、教学管理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等。计算机网络系统是校园网络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份。他们之间是相互补充、相互完善,而不是相互取代的。建设校园网的目的是用于老师传授知识和学生获得知识。传授知识有三种方式:图像,声音,文字。现在一般的人重视的是文字方面知识传授,而忽略 了用图像和声音进行大众的知识传授。文字是声音和图像的补充和记载。从传播知识的作用范围来讲,广播系统传播的范围最广。从设备的增值性来看:最实用的是计算机,其次是教育系统应用软件和广播系统。因此,我们在建校园网时,应先从简易经济和适用的系统做起,再建计算。 第二章校园网的规划设计 2.1校园网建设核心 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和用户数量迅速增加,并且由于院校合并形成了分布于多个校区的校园网,网络结构日趋复杂,网络结点数剧

校园网网络建设可行性实施报告

校园网网络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1. 绪论 (3) 1.1 基本概念 (3) 1.1.1 校园网网络工程的背景 (3) 1.1.2 概念、定义 (3) 1.1.3 校园网网络工程的特征与优势 (6) 1.1.4 网络工程的体系结构 (6) 1.1.5 校园网网络工程的建设目标 (7) 1.2 校园网网络工程建设的阶段任务 (7) 1.2.1 校园网网络工程布线阶段 (7) 1.2.2 校园网网络设备安装、调试阶段 (7) 1.2.3 网络系统测试阶段 (9) 1.2.4 网络工程验收阶段 (11) 1.3 校园网网络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11) 1.4 国计算机网络工程建设的现状 (11) 1.4.1 国计算机网络发展迅速 (11) 1.4.2 校园网网络工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2. 校园网网络工程建设的原则与策略 (20) 2.1 校园网网络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20) 2.1.1 指导思想 (20) 2.1.2 建设原则 (20) 2.1.3 建设策略 (20) 2.2 组织机构与队伍 (22) 2.2.1 组织机构设立的原则及职能 (23) 2.2.3 管理与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24) 3. 网络工程网络平台架构研究 (25) 3.1 计算机网络技术选型 (25) 3.1.1 技术选择的原则 (25) 3.1.2 技术路线 (25) 3.1.3 设备选型 (25) 3.2 应用系统建设与集成 (27) 3.3 校区网络工程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 (27) 4.校区网络工程方案研究与可行性研究 (27) 4.1 校园网网络工程有何应用建设与集成 (28) 4.1.1 信息标准建设 (30) 4.1.2 统一数据库平台 (34) 4.1.3 统一门户平台 (37) 4.1.4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28) 4.2 校园网系统安全设计 (30) 5. 校园网络工程实施 (28) 5.1 建立项目实施管理机构 (28) 5.2 施工准备 (30) 5.3 竣工验收 (34) 5.4 实施进度表 (37)

某校园网络改造方案

随园校区各部门、院(系): 随园校区校园网络始建于1995年,已近十个年头。这些年来,随着学校的发展、建设的需要,网络使用需求也越来越大,经过近十年的不断扩充改造,已使校区内原有的网络建设架构面目全非。目前校区内的现状是:设备老化、布线混乱、网络部件性能、质量参差不齐。这样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严重影响了网络本身的性能和安全,造成网速缓慢,安全、可靠运行难以保证。同时凌乱的布线也影响了校区优美的环境。鉴于此,学校决定对随园校区网络进行改造。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本次改造的基本思路 本次改造工程打算是:①拟按网络综合布线要求,对原先不规范的但目前尚能使用的楼宇布线进行整改和补充,并确保不影响网络链路质量;②对重点学科和重点部门重新布线;③根据今后发展的需要,对每幢楼内尚没有信息点的房间视今后发展需要增加信息点;④随园校区网络尚未通达的学生宿舍等楼宇也拟在这次整改中一并进行布线;⑤本次改造拟在2004年8月底基本结束。

1.项目概述 1.1项目背景 大亚湾核电站二核现有内网系统由于建设时间长,网络设备可以预计将会逐渐老化,而市面上已不能找到现有设备厂家的网络产品予以更换,如遇设备故障,将会导致网络瘫痪,所以,有必要对现有网络进行改造。 智能化系统按国家《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甲级标准设计,根据办公楼使用的行业特点、房间用途、管理模式和设备使用环境等因素进行规划。 1.2设计原则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守以下设计原则: 先进性:总体方案设计的设计充分参照了国际规范和标准,采用国际上成熟的模式、先进的技术和成功的经验。 高性能:总体设计确保了系统具有足够的数据传输带宽,并为可预计的业务提供足够的系统容量和提供QOS、COS服务品质。 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我们在设计中将设备的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放在了重要位置,从结构设计、设备选型、系统建设、网络管理上对整个网络运行系统必须具备的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作出了保证,确保网络成为了一个不间断的系统。 安全性:选择的设备能提供系统级的、灵活的多种安全控制机制,

中学校园网络建设方案

数字化校园网络建设方案

目录 1普教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概述 (3) 1.1数字化校园概述 (3) 1.2数字化校园的应用现状 (3) 1.3数字化校园的发展阶段及趋势 (4) 2xxx中学网络需求分析 (4) 2.1XXXXX中学网络现状 (4) 2.3.1需求不间断的基础网络平台 (5) 2.3.2需求易管理的网络运维 (5) 2.3.3需求安全报障 (6) 2.3.4需求统一身份认证 (6) 2.3.5需求单点登录、统一信息门户 (6) 3XXXXX中学数字校园建设设计 (6) 3.1数字校园整体架构 (6) 3.2XXXXX中学改造网络拓扑 (7) 4XXXXX中学数字校园网络解决方案 (8) 4.1核心网络设计 (8) 4.1.1核心网建设 (8) 4.2接入设计 (12) 4.3学校网络出口设计 (13) 4.3.1出口智能流控审计 (13) 4.4无线网设计 (14) 4.4.1无线规划 (14) 4.4.2无线信息统计 (17) 4.5安全设计 (18) 4.5.1数字化校园的安全设计思想 (18)

1 普教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概述 1.1 数字化校园概述 目前,什么是数字化校园尚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相对使用较多的一个定义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和工具,将学校的各个方面,从环境(包括网络、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数字化,逐步形成一个数字空间,从而使校园在时间和空间上获得延伸,在现实校园基础上形成一个虚拟校园。数字化校园旨在用层次化、整体性的观点来实施校园信息化建设,利用校园网把教学资源和管理信息更好地组织分类,为教学工作提供基于网络环境的信息化教学平台,为管理、科研工作提供基于网络环境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1.2 数字化校园的应用现状 XXXX在全国做了近2万个中小学项目,同时,进行大量的现场调研工作,根据目前学校业务应用的使用情况,大体上把业务系统分为三类,教学管理、行政管理及特色应用等。 行政管理中的业务系统的服务端大部分在信息中心,学校作为客户端使用,主要是为了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包括OA办公、一卡通、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教学管理中的大部分业务系统各个学校都会独立建设,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包括数字广播、备课系统、多媒体录播系统等,实际上,目前行政管理和教学管理的业务系统基本上各地都已经建设了,差别在于,特色应用中的业务系统各个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建设的侧重点不一样,如各地目前关注度比较高的特色业务系统包括网上阅卷系统、多媒体录播系统、同步课堂等。

【好】校园网络设计方案(全)

校园网络设计方案 第五组 组长:李娟娟 组员:陈燕、余丹、李玉 罗燕、刘娟娟、常平

网络总体设计 网络架构分析 现代网络结构化布线工程中多采用星型结构,主要用于同一楼层,由各个房间的计算机间用集线器或者交换机连接产生的,它具有施工简单,扩展性高,成本低和可管理性好等优点;而校园网在分层布线主要采用树型结构;每个房间的计算机连接到本层的集线器或交换机,然后每层的集线器或交换机在连接到本楼出口的交换机或路由器,各个楼的交换机或路由器再连接到校园网的通信网中,由此构成了校园网的拓补结构 校园网采用星形的网络拓扑结构,骨干网为1000M速率具有良好的可运行性、可管理性,能够满足未来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另外作为整个网络的交换中心,在保证高性能、无阻塞交换的同时,还必须保证稳定可靠的运行。 因此在网络中心的设备选型和结构设计上必须考虑整体网络的高性能和高可靠性,我们选择热路由备份可以有效地提高核心交换的可靠性。 传输介质也要适合建网需要。在楼宇之间采用1000M光纤,保证了骨干网络的稳定可靠,不受外界电磁环境的干扰,覆盖距离大,能够覆盖全部校园。在楼宇内部采用超5类双绞线,其连接状态100m的传递距离能够满足室内布线的长度要求。 设计思路 进行校园网总体设计,首先要进行对象研究和需求调查,明确学校的性质、任务和改革发展的特点及系统建设的需求和条件,对学校的信息化环境进行准确的描述;其次,在应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学校Intranet服务类型,进而确定系统建设的具体目标,包括网络设施、站点设置、开发应用和管理等方面的目标;第三是确定网络拓扑结构和功能,根据应用需求建设目标和学校主要建筑分布特点,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第四,确定技术设计的原则要求,如在技术选型、布线设计、设备选择、软件配置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第五,规划校园网建设的实施步骤。 校园网总体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应该体现在能否满足以下基本要求方面: (1)整体规划安排; (2)先进性、开放性和标准化相结合; (3)结构合理,便于维护; (4)高效实用; (5)支持宽带多媒体业务; (6)能够实现快速信息交流、协同工作和形象展示。 校园网的设计原则 (1)先进性原则 以先进、成熟的网络通信技术进行组网,支持数据、语音和视频图像等多媒体应用,采用基于交换的技术代替传统的基于路由的技术,并且能确保网络技术和网络产品在几年内基本满足需求。 (2)开放性原则 校园网的建设应遵循国际标准,采用大多数厂家支持的标准协议及标准接口,从而为异种机、异种操作系统的互连提供便利和可能。 (3)可管理性原则 网络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网络管理,网络的建设必须保证网络运行的可管理性。在优秀的

校园网络需求分析报告

校园网络需求分析 一. 网络环境需求分析 校园网的建设能促进教师和学生尽快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的环境,为教师提供了一种先进的辅助教学工具、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库。校园网是学校进行教学改革、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是学校现代化信息管理的基础,也提供了学校与外界交流的窗口。然而,校园网络管理应用系统支持的是一个不断多元化的网络应用系统设备组合,用以支持其日常运作和实现其长远目标。系统设备、管理者及使用者之间的联系必须是亲密无间的,自觉而透明的,从而具备较强的扩展性。所以,这需要学校和我们共同设计建成一个先进的多媒体校园网络系统而努力。这方面的需求不同学校有着明显不同,大体都可以分为,教学、办公、服务这四方面应用。如对教学、科研方面的网络设计应考虑稳定、扩展、安全等问题;办公、服务等带宽是要着重考虑的方面,所以学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考虑网络的结构,及安全问题。 二. 网络目标需求分析 2.1网络设计需求分析 学院的校园网建设目标是:实现校内数据资源共享,并能与INTERNET相连,使得校内多个信息点计算机通过校内网能访问INTERNET。在此基础上能满足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需要,并能开发建设各类教学资源库与应用系统,为教师、学生及住户提供充分的网路信息服务。建设好网络在能满足当前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其功能和规模还要能适应未来校园网的升级改造和后期工程的建设 2.2网络功能需求分析 1、信息交流:提供Internet连接及校内信息服务; 2、教学服务:多媒体教学资源、电子备课、电子阅览、远程教学; 3、学生学习:网上学习、班级网页、成绩反馈; 4、学校管理: 无纸化办公、成绩管理、学籍管理、财务管理、图书馆管理、后勤管理等。 2.3组网技术分析 在校园网校区网络的建设中,主干网选择何种网络技术对网络建设的成功与否

网络整改方案

网络整改方案 现有网络存在的问题 目前网络线路凌乱、病毒现象严重、权限管理混乱、Internet连接不稳定等,主 要总结为以下几个问题: 1、网络组成无专用机柜,理线不清;线路标示不明确,无线路走向标示图,节点标示不明确; 2、与Internet连接无任何安全措施,网络中病毒传播现象严重;使用 简易路由器接口,Internet网络经常断线; 1.网络中IP地址使用不规范,名字解析失效,无法用计算机名进行内部网 络互访; 2.Internet访问权限不受控制,BT一类网络下载工具滥用,造成网速慢、 不稳定; 3.数据中心服务器无任何管理权限,网络中成员可任意访问服务器上资 源,服务器上的资源无任何安全性、保密性可言。 4.计算机使用人员无安全意识、无保密意识,没有明确的计算机使用管理 规范管理制度。 网络整改的目标 综合上述的几点问题,网络的整改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系统集成技术和管理模式,实现一个高效的办公网络体系。公司内部形成高效、畅通、安全的网络体系,初步实现公文管理、资源共享、打印管理的电子化、网络化。对外连接到Internet,使公司保持与外界先进事物以及合作伙伴,公司客 户的密切联系。

为了保证基本网络的安全性、稳定性,建设一个快速、高效、通畅、安全的校园网络,整改后的网络架构必须具备以下几点: 1.实用性,网络系统应实用、满足应用为主,不追求最高、最新; 2.安全可靠性,同时考虑应用系统的设计、网络系统的设计、硬件设备的 选型配置几个方面,以确保数据的安全; 3.兼容性与可扩展性,要采用成熟的技术,保证当前网络系统可以在广泛 的设备上使用,具备更新与升级的能力; 4.经济性,在满足功能与性能的基础上的性能与价格比最优; 5.易管理性,随着网络规模和复杂程度的增加,网络系统的管理故障排除 将成为较难的事情,针对各种设备都应选用易管理或具备管理功能的。 网络整改的原则 本次网络整改必须按照统一规划、着眼未来、注重实效的原则,兼顾先进性和实用性,尽量采用先进的技术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还要结合公司特 点,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网络系统设计 校园网组织结构概况 1.办公网 2.广播网 3.监控网 系统需求

校园网网络安全设计方案

[摘要] 计算机网络安全建设是涉及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本文结合网络安全建设的全面信息,在对网络系统详细的需求分析基础上,依照计算机网络安全设计目标和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的总体规划,设计了一个完整的、立体的、多层次的网络安全防御体系。 [关键词] 网络安全方案设计实现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方案设计与实现概述 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很多,保护网络安全的技术、手段也很多。一般来说,保护网络安全的主要技术有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安全评估技术、防病毒技术、加密技术、身份认证技术,等等。为了保护网络系统的安全,必须结合网络的具体需求,将多种安全措施进行整合,建立一个完整的、立体的、多层次的网络安全防御体系,这样一个全面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可以防止安全风险的各个方面的问题。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方案设计并实现 1.桌面安全系统 用户的重要信息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磁盘上,使用户可以方便地存取、修改、分发。这样可以提高办公的效率,但同时也造成用户的信息易受到攻击,造成泄密。特别是对于移动办公的情况更是如此。因此,需要对移动用户的文件及文件夹进行本地安全管理,防止文件泄密等安全隐患。 本设计方案采用清华紫光公司出品的紫光S锁产品,“紫光S锁”是清华紫光“桌面计算机信息安全保护系统”的商品名称。紫光S锁的内部集成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加密运算协处理器(CAU)、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储器(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2PROM)等,以及固化在ROM内部的芯片操作系统COS(Chip Operating Sys tem)、硬件ID号、各种密钥和加密算法等。紫光S锁采用了通过中国人民银行认证的Sm artCOS,其安全模块可防止非法数据的侵入和数据的篡改,防止非法软件对S锁进行操作。 2.病毒防护系统 基于单位目前网络的现状,在网络中添加一台服务器,用于安装IMSS。

校园网设计方案.doc

方案1: 一个完整的校园网建设主要包括两个内容:技术方案设计;应用信息系统资源建设。 技术方案设计主要包括:结构化布线与设备选择、网络技术选型等;应用信息系统资源建设主要包括:内部信息资源建设、外部信息资源建设等。这里我们介绍网络技术选型。 一、网络技术选型设计 校园网络系统基本可分为校园网络中心、教学子网、办公子网、图书馆子网、宿舍子网及后勤子网等。 1.校园网络中心的设计 网络中心设计主要包括主干网络的设计、校园网与Internet的互连、远程访问服务等。 (a)主干网络的设计 主干网络采用联想新推出的LS-5608G智能型8联机箱式千兆以太网交换机作为校园网的中心交换机,它提供8个插槽,可选插8联的10/100Base-TX、2联的100Base-FX或1联的千兆以太网模块。适用于大型主干网络和高速率、高端口密度、多端口类型的复杂网络。同时可以选择MS-5103千兆位以太网模块(SX/MM/850nm,0-350m)或MS-5104 千兆以太网模块(LX/SM/1310nm,0-6km)与下面的各个子网通过千兆位的链路相连。 (b)校园网与Internet的互连: 推荐采用局域网专线接入方式,此方式需要配备路由器等设备,租用专线DDN或帧中继(Frame Relay),也可申请ISDN专线并向CERNET管理部门申请IP地址及注册域名,以专线方式连入Internet,并提供防火墙、计费管理等功能。 本方案选用联想的LR-2501路由器,具有1个局域网(LAN),2个广域网(WAN)和1个控制台。支持帧中继(Frame-Relay)、X.25、PPP、HDLC协议。 (c)远程访问服务 采用联想LA-220和LA-240访问服务器,安装在本地局域网中,通过1至4个调制解调器(或ISD TA)和1至4根电话线,即可为远程访问人员提供拨号上网服务,远程用户只需拥有1个调制解调器和1根电话线,通过拨接LA-220或LA-240上所连接的电话号码,就可以登录访问。 2.教学子网的设计 校园网建网的目的之一,是利用网络实现多媒体教学,如:交互式多媒体课堂、电子阅览室、教师培训等。多媒体教学的难点在于实现视频信号的传送(如VOD视频点播)。目前在局域

校园网的规划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题目:校园网设计 专业:信息工程 班级:1122301 姓名:春花 学号: 9 指导教师:罗亚斌 2013年12 月25 日 目录

1、需求分析 (3) 2、总体设计 (3) 3、校园网详细设计 (4) 3.1校园网规划 (4) 3.2 校园网拓扑图 (5) 4、VLAN及IP地址的划分 (5) 4.1IP地址合理规划的意义 (5) 4.2IP地址规划 (6) 4.3VLAN划分方案 (6) 5、校园网具体配置实现 (7) 5.1配置路由器 (7) 5.2配置交换机 (8) 5.3主机IP地址和网关的配置 (11) 6、测试连通性 (11) 6.1 测试主机连通性 (11) 6.2测试主机与服务器之间的连通性 (14) 7、设计总结 (16) 8、参考资料 (18)

1.需求分析 校园网是以学校的教学、管理、科研、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为目的,以一个学校的管辖区域为覆盖围的局域网,是通过与Internet的互连实现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系统。为了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益和教学质量,开展学校现代化教育建设,建设具有规模的校园网络,整个校园网建设遵循“经济高效、领先实用” 原则,既要具有发展余地,又要比较实用,要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于一体,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对教学容的积极性。 依据实际情况,考虑到校园网为中小型规模的组网,但对通信量的要求较高,本校园网设计的需求目标是将学校的各种PC工作站,终端设备和局域网连接起来,在网上发布和获取教育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能满足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需求的软、硬件环境,开发各类信息和应用系统,为学校中的各类人员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服务。 为整个学院的PC机分配分配IP地址并根据情况设计网络,使每个局域网能互相通信,每台PC机都能与服务器通信。 2. 总体设计 随着现代化教学活动的开展和与国外教学机构交往的增多,对通过Internet 网络进行信息交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为促进教学、方便管理和进一步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校园网络建设成为现代教育机构的必然选择。 本校园网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提高学校教学和科研水平不可缺少的支撑环境。校园网一方面它为学校提供各种本地网络应用,另一方面它是沟通学校校园网外部网络的桥梁。 通过实践和结合有关学校网络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我们就校园网的建设构建比较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根据某学院有1900台个人计算机,50台服务器,其中办公用计算机60台,教学用计算机60台,科研用计算机120台,研究生计算机200台,其余为学生实验电脑,设计校园网。 分配的IP地址为: 服务器:172.16.1.1—172.16.1.61/26 网关为:172.16.1.62/26 个人计算机:192.168.0.0—192.168.7.255 学院现在路由器若干台。24口二层交换机若干台。

校园网络建设方案

摘要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管理越来越重要。各大院校的校园网都已经初具规模,良好的网络管理成为校园网能否正常、有效运行的关键。该文基于铜陵学院校园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探讨,详细讨论了校园网建设目标、设计原则以及网络拓扑结构、主干网构建,既有理论研究意义,也具有实践参考价值。 关键词 校园网络;校园拓扑结构;网络管理;网络维护 引言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九十年代,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下,网络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如今,不仅计算机已经和网络紧密结合,整个社会都不可能脱离网络而存在。网络技术已经成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主流,人们对网络的认识也随着网络应用的逐渐普及而迅速改变。在不久的将来,网络必将成为和电话一样通用的工具,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Internet,即国际互联网,是现在网络应用的主流,从它最初在美国诞生至今已经经历了三十多年。这个以TCP/IP协议为主体的国际互联网络已经成为覆盖全世界一百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型数据通信网络。最初的Internet是由科研网络形成的,主要是由一些大学和研究所等科研教育单位连接而成,逐渐发展到今天的规模。而进入九十年代后,由于各种商业信息进入了Internet,使得Internet 得到了极大地发展,其拥有的主机数,连接的网络数以及覆盖面一直呈指数形式上升。现在在Internet上可以提供或者获得各种各样的服务,比如通过电子邮件进行合同的起草和签订,或利用Internet直接挑选商品和购物。 Internet是一个资源的网络,其中拥有的信息资源几乎覆盖所有的领域。Internet 面向人类的社会,世界上数以亿计的人们利用它进行通信和信息共享,通过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或和其他人的计算机建立连接、参加各种讨论组并免费使用各种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 Internet也是一个服务的网络。在Internet上,许多单位、公司和组织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服务。比如WWW(World Wide Web全球信息网)服务、信息查询服务等,向网络上的其他用户展示自己各方面的情况,并帮助这些用户找到需要的信息。 将来的网络在Internet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其功能、速度、适用范围等必将全面超过现有的Internet。 我国对计算机网络的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短短的几年中,已经从最初仅仅局限在教育科研单位的网络,迅速发展到今天遍及全国的包括教育、科研、商业、民用各个方面的数个大型网络,如Chinanet(中国邮电网)、Cernet(中国教育网)、Gbnet(金桥网络)等等。目前在网络上提供有价值、有吸引力的信息,对一个单位或学校树立自己的形象,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以及开拓和国际上其他学校、组织的联系和往来能够起到很显著的作用。 铜陵学院以培养高层次人才为己任。当今世界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正迈入信息时代,在某学院建立覆盖全校,并可以与国内外著名网络互联的校园网已成为必然。 我学院校园网将实现与校内各部门进行通信。我学院校园网将为学校的科研、教学、管理提供必要的技术手段,为研究开发和培养人才建立平台,借此加快学校的发展,以此加快学校的发展,成为一个具有示范性的学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