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详解维米尔的油画技法

详解维米尔的油画技法

详解维米尔的油画技法
详解维米尔的油画技法

维米尔简介

约翰尼斯·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 1632-1675),出生于荷兰德尔夫特,是最有名的荷兰小技法代表。维米尔只有三四十幅画流传于世,这对任何画家来说都是个很小的数目,所以直到19世纪,维米尔的画才开始闻名于世。

约翰尼斯·维米尔的油画技法很独特,几乎类似摄影,在表现光和人物四周云雾时极为传神。画界普遍认为维米尔绘画是借助镜子和其他视觉的工具,可以说维米尔是第一个以摄影方法逼真描绘的现实主义的画家。维米尔的画中确实有一种摄影感,仿佛通过镜头能看到各种畸变、不同角度和隔离的光。维米尔用暗箱投影将物体转画到画布上,他从镜头观看物体,或者通过看镜中的物体直接写生。维米尔没有留下任何素描,但在他的《画室中的艺术家》中,可以看到灰色调画布上轮廓非常准确的素描。这种素描,都是在通过视觉仪器的帮助下,然后再转到画布上的。

约翰尼斯·维米尔的画之所以具有神秘迷人韵味的另一面,在于他画中人物四周的云雾。维米尔通过薄涂半透明色于灰色画面和分化光区,来达到其云雾的效果。分化光区是指保留小块光区,使之明显亮于身体其他部位,而小块光区四周却融人灰色调中,并不留任何痕迹。

约翰尼斯·维米尔是最伟大的色彩深浅运用和创造云雾效果的大师。

维米尔的调色油

约翰尼斯·维米尔的调色油具有很好的融合性,并可保证柔和色彩边缘,因为维米尔的画多数是小型画,所以调色油并不需要有覆盖大面积的功效。维米尔基本上在刚刚完成的黑白底色的画面上光,但他的调色油中,需要某种元素能自动柔缓每一笔,并使色彩自然融合,而不用干画刷融色,所以维米尔的调色油与鲁本斯的相似,但是加了大量的威尼斯松节油。

在下面的示范画中,使用的是变异基本调色油,其做法参见《如何制作适合临摹伦勃朗油画的调色油》。在调色板中放入此调色油后,用调色刀尖滴入几滴威尼斯松节油,并用调色刀将它们混合。加入松节油后的调色油,可作为稀释剂加入每笔色彩中。在学习维米尔的油画技巧时,一定要牢记使用大量的威尼斯松节油。

维米尔油画技法示范画

多数情况下,约翰尼斯·维米尔在编织很好的平滑底面的画布上作画,当然偶尔也在画板上画画,维米尔的画面要求非常平滑,以便来表现他高水平的准确的绘画技巧,画布底色为灰色,这使他可较易加上明暗色。

在下面的示范画中,用的是6.3cm未加热过的梅索奈尔画板。准备时,

在画板上涂两层丙烯酸底料,每次涂时画刷的方向不同,且每次干后要打磨,最后上一层按1:1比例调成的丙烯酸玛蹄油和丙烯酸底料的混合液,并与熟褐和黑色色粉相调和,在画面上形成灰色调。干后即可使用。

示范画的绘画步骤

约翰尼斯·维米尔先用暗箱,将所画物体投影到灰色画布上,而后再用白粉笔画出人物草图。

画好草图后,约翰尼斯·维米尔用黑白调出的灰色修改草图。维米尔每次修改人物一个部分,每一部分修改后再融色,使人物形体饱满,色彩边缘柔和。只用黑白两色来修改完成每一部分。

第一部分色彩干后,开始第二部分,并依然只用黑白两色。维米尔涂上半透明的白色、灰色来提高肤色和四周物体的亮调,为下一步上光做好准备。因为如果底色太暗,上光时效果就会减弱而不明显。

第三部分开始给画面上光。上光时,用油画颜料和调色油制出半透明色,并用干画刷融色。

最后,维米尔用调色油、色彩和一滴威尼斯松节油调出的明亮的不透明的色彩,在画面的最高光处上光。威尼斯松节油柔和高光四周的边

缘,产生一种已用干刷融过色的感觉。通过以上油画技法,维米尔体现其色彩深浅运用和云雾边缘效果的制造。

示范画的色彩与画笔

第一二部分:铅白、象牙黑。第三部分:铅白、那普黄、浅土黄、法国浅朱红、大红、熟褐、熟赭、象牙黑、群青。

画笔为4、5、6和10号圆头鬃毛笔,6号圆头貂毛笔和大的平头鬃毛混色刷,12.7cm平头牛毛混色刷。

1.维米尔用暗箱直接将画物投影到他的画板或画布上。示范画中,先按这幅画的几张照片画出素描,然后再用白粉笔转画到画板上。

2.用象牙黑、白色、调色油调出的灰色,在画面涂上浅灰色调。暗灰色涂头发和丝带。中色调灰色涂帽子和脸部阴影,用画布底色灰调作为人物光区色调。

3.用浅的亮灰色涂于脸部的光区和背景,并在人物四周自然重叠于人物头发和草帽上,形成柔和的色彩边缘。

4.用浅的亮灰色涂于背景,并使背景中的一些亮于其他部位,然后用大平头混色刷融色。

5.用小貂毛笔蘸各种灰色,画脸音细节。

6.按轮廓在颊骨、下巴和上臂处,大胆涂出白色高光区。

7. 用软毛牛毛刷对高光处进行混色。拿小貂毛笔先用白色突出脸颊、鼻子的强高光处,然后用暗灰色重新刻画脸、鼻、嘴的细节处。

8.用中调灰色细画人物的帽子和丝带,纯白为帽子、丝带的高光区,象牙黑为最暗处。

9.用中调灰色涂于画布其他未着色处,用暗灰色加入人物手臂的阴影处,并修改右臂姿势,使它更长,更有向前的动感。然后在手臂和手的光区加入白色,这一步的每一笔都要沿着形体的轮廓。

10. 在人物所盖的丝织物上,涂出白色光区和暗灰色阴影。

11.取两支小貂毛笔,一支用于高光上色,一支用于阴影处,以便进一步刻画人物所盖的丝织物和靠的床头板。底下画板上的灰色作为整幅画的中色调,并在这一部分中只用象牙黑和白色。完成第一部分,大约用6个小时。

12. 第二部分,先用半膏状的半透明白色、灰色涂于第一部分上,并使第一部分上的色彩显示出来,然后进行融色,并修改第一部分的高光区和阴影区。在这一步中,应将光区的色调提高,为以后上光取得好效果打下基础。最后再只用黑白两色修改画面,直到完成灰色调底画,结束第二部分。这一部分类似于介绍提香技巧时的画法。

13. 第三部分开始先画背景。先擦去灰色调底画上一层薄薄的调色油,然后开始在人物背后的背景中上各种色彩。这种色彩应保持一种淡淡的低色调,用那普黄和调色油给人物所盖的丝织物上色,在其下半部的阴影处再加入土黄色。

14. 用大的干画刷在丝织物上融色,而后同样用那普黄和调色油给帽子上色。帽边下面的阴影处用土黄、熟褐和调色油来上色,完成后用干刷将帽子的色彩进行融合。帽子上的丝带用群青和调色油上色。

15.用白色、那普黄和调色油调出的不透明的混合色涂于丝织物和帽子的高光区。白色群青和调色油的混合色涂于蓝色丝带上,重新表现丝带上的图案和高光区。在以上所用的调色油中,加少许威尼斯松节油,会使上面的高光区四周的色彩稀释自然融色,而不需要专门进行融色。

16. 用熟赭、大红和调色油的混合色给床头板上光,并融色,少许红色会浅到左手腕处,将其和背景色相融合。

1 7.用熟褐和调色油给脸、颈、胸和头发阴影处上色。用土黄、朱红和调色油的混合色给皮肤光亮区上色,并用干刷融色,同样在脸颊处加上朱红色。

油画用笔技法

油画技法之刮除法 用油画刀平滑的边缘将画布或面板上的颜料刮除,不仅用于修正画面,它本身也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油画技法。刮除颜料后会留下一个由剩下的薄颜料层形成的模糊重影,按照这个方法可以绘制出一幅相同质感层次组成的作品, 在画布上,画刀将突起的颜料刮除,留下了那些陷于纹路之间或多或少的颜料,当使用的底材是平滑的板子时,刮除颜料之后会留下非常平坦的,几乎没有任何肌理的颜料层。 无论你是用什么底材,通过反复刮除颜料(每次增加颜料都要等上一层的颜料干透)制造的效果都是用任何传统方式所难以达到的。詹姆斯·惠斯勒在不经意间发展了这个技法,因为在画肖像时,由于他更喜欢重新开始而不是覆盖,所以他常常在结束一个阶段时对画面的颜料进行刮除。当在对一个白裙女孩的肖像画进行颜料刮除之后,他突然发现画面看上去又轻薄又透明,这就是他所希望能绘制出的布料那种精美柔和的理想效果。 在一个白色的底子上进行刮除,底层的光亮感会透射出来,得到像罩染一样的效果。如果在有色底上进行,这个技法能够使颜色产生微妙的变化。 1.刮除法适合于制造朦胧气氛。画面已经进行了一遍颜料的刮除,因此影像有

些许陈旧的感觉。 2.从这个局部能清楚看出颜料被从画布纤维的凸起处刮除,但是保留了一些在纹理壑处的颜料。就像在这里看见的,刮擦有时能够制造出一些斑纹效果。 3.现在在画面上添加更多的颜色和调子。这些颜料最终也会被刮除,以随机的方式留下一些旧颜料和新颜料。事实上,这些颜色会产生光学混合效果。

4.在画面上涂上一些偏蓝和偏绿的颜色,然后用画刀刮下来。 5.现在再把湖岸的树重新刮一遍来增强迷雾的效果。这个技法制造的水平条纹,把薄纱似的云雾感表现得很生动。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下列认知风格中,容易给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风格是()。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解析〕C、冲动型认知方式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 2、下列哪项属于真正的创造()。 A、鲁班发明锯子 B、高斯少年时做数字1~100的连加 C、找到远古时期的化石 D、陶渊明发现桃花源 〔解析〕A、真正的创造是指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 3、我国近代教育史上,被毛泽东称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徐特立 D、蔡元培 〔解析〕D略。 4、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 A、德谟克利特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苏格拉底 〔解析〕D苏格拉底在教学法中强调使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得出结论,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最早提出了发现法。[page] 5、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是()。 A、科任教师 B、班主任 C、级任导师 D、班委会 〔解析〕B班主任是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 6、对个别学生的教育()。 A、就是要靠班主任 B、就是要靠集体活动来教育 C、是同集体教育相辅相成的 D、主要是对较差学生的教育工作 〔解析〕C、对个别学生的教育也包括了对先进生和后进生的教育,需要和集体教育结合起来。 7、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解析〕D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page] 8、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联结反应 D、习惯成自然 〔解析〕B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儿童做对了某件事后得到成人的物质奖励或表扬属于正强化。 9、激发、维持和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称为()。 A、学习需要 B、学习期待 C、学习动机 D、学习态度 〔解析〕C、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的定义。 10、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 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 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解析〕B为教师的期待而学习的动机是低级的动机。[page]

伦勃朗论文1

论伦勃朗的生活对其作品风格的影响 内容摘要:伦勃朗是17世纪荷兰最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他的绘画艺术为17世纪的欧洲绘画开创了新的纪元。这位大师在绘画上的成功不同于其他画派的大师,他的一生经历了无数次的打击,然而正是这一系列的打击使得伦勃朗在艺术上更加成熟,创造出一系列优秀作品,并对欧洲近代绘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通过了解伦勃朗不同时期的生活经历,发现其对同一时期的绘画风格的不同影响来论述这位伟大艺术家在艺术上成熟的过程。 关键词:伦勃朗;荷兰画派;绘画风格 对于伦勃朗的一生,我想将它分为五个时期进行研究:莱顿生活(1606年—1631年)、阿姆斯特丹早期(1631年—1640年)、阿姆斯特丹盛期(1640年—1648年)、晚年时期(1648年—1669年)。 一、莱顿生活(1606年—1631年) 这个时期主要是伦勃朗刚开始接触绘画、学习绘画以及回到莱顿教学的年代,跟杨·凡·斯瓦宁堡和彼得·拉斯特曼学习,受到了良好的绘画教育。他的早期作品一模仿为主,但这些作品还是可以显示出他的绘画天分,连教他的老师都去伦勃朗的家中向其父亲表示,凭伦勃朗的绘画才能将来一定比自己生活的还要好,决不会在生活上有什么困难。 伦勃朗在斯瓦宁堡的画室学习了3年,在这期间,他掌握了素描、版画、绘画等基本绘画技巧。但他的天赋和才能使得他需要寻求更好的教学方式,于是他来到了阿姆斯特丹学画。 伦勃朗在阿姆斯特丹跟随着拉斯特曼学习期间,对于历史绘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拉斯特曼本人注重与描绘题材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并强调绘画的叙事性,把圣经中的故事变成了富有人性的绘画题材。在此期间,拉斯特曼向他教授了“倾斜光线法“,使画面更富有强烈的明暗对比效果。而伦勃朗深受拉斯特曼的影响,一直对宗教题材的绘画保持着极强的热情,在他的艺术生涯中一直有宗教类的作品出现。 1624年,伦勃朗回到了莱顿开始了教学生活。在此期间,他独特的教学方法不仅培养了许多优秀的画家,而且还提高了他的名气,前来求学的人络绎

最全的油画技法分析

最全的油画技法,如果你喜欢画油画,必看 油画刮除法/唐克法/刮痕法/压色法/印压法/罩染法/独幅版画法/点彩法/和色粉混合技法 油画技法之刮除法 用油画刀平滑的边缘将画布或面板上的颜料刮除,不仅用于修正画面,它本身也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油画技法。刮除颜料后会留下一个由剩下的薄颜料层形成的模糊重影,按照这个方法可以绘制出一幅相同质感层次组成的作品, 在画布上,画刀将突起的颜料刮除,留下了那些陷于纹路之间或多或少的颜料,当使用的底材是平滑的板子时,刮除颜料之后会留下非常平坦的,几乎没有任何肌理的颜料层。 无论你是用什么底材,通过反复刮除颜料(每次增加颜料都要等上一层的颜料干透)制造的效果都是用任何传统方式所难以达到的。詹姆斯·惠斯勒在不经意间发展了这个技法,因为在画肖像时,由于他更喜欢重新开始而不是覆盖,所以他常常在结束一个阶段时对画面的颜料进行刮除。当在对一个白裙女孩的肖像画进行颜料刮除之后,他突然发现画面看上去又轻薄又透明,这就是他所希望能绘制出的布料那种精美柔和的理想效果。 在一个白色的底子上进行刮除,底层的光亮感会透射出来,得到像罩染一样的效果。如果在有色底上进行,这个技法能够使颜色产生微妙的变化。

1.刮除法适合于制造朦胧气氛。画面已经进行了一遍颜料的刮除,因此影像有些许陈旧的感觉。 2.从这个局部能清楚看出颜料被从画布纤维的凸起处刮除,但是保留了一些在纹理壑处的颜料。就像在这里看见的,刮擦有时能够制造出一些斑纹效果。

3.现在在画面上添加更多的颜色和调子。这些颜料最终也会被刮除,以随机的方式留下一些旧颜料和新颜料。事实上,这些颜色会产生光学混合效果。 4.在画面上涂上一些偏蓝和偏绿的颜色,然后用画刀刮下来。

风格在绘画创作中的运用

风格在绘画创作中的运用 摘要:风格指事物所呈现的个性特征,它具有特殊个性和独有专利性,只有独一无二的个性,才能冠以“风格”的称谓。艺术指完全不同的某些其他东西。绘画艺术是艺术的其中一种。风格在绘画艺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风格,各种表现都千篇一律,艺术便不成其为艺术,但风格在绘画创作中的运用不是随心所欲,须有扎实的绘画功底,还要有精辟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风格艺术绘画艺术运用 引言 风格在艺术当中是一个很现实的存在,在个人绘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风格就不存在艺术。每个人由于诸多内在及外在因素的不同影响,造成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流露出不同的独有风格。一个人在绘画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标志其艺术创造实践活动达到了成熟。在世界与社会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的欣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就赋予了我们更高的期望和要求。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才能使自己在绘画艺术的不断探索中有所成就。 众所周知,绘画艺术的培养,有助与一个人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促进他的创新精神和丰富他的审美素养,更有利于一个人的个性发展。这里所说的“个性”,不外乎所说的“风格”,一个人的个性在自我绘画的风格中,可以得到很好的体现。然而什么叫风格?什么叫绘画艺术?要知道风格在自我绘画中怎样运用,首先必须弄清这两个涵义。 一、风格与绘画艺术的涵义 风格从本意上讲,指事物所呈现的个性特征,它具有特殊个性和独有专利性的基本特征。也就是说,只有独一无二的个性,才能冠以“风格”的称谓。如在中国绘画中,被称为四君子的梅、竹、兰、菊。人们就用一句“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诗句,把梅的“冲寒斗雪,有冰肌玉骨之姿,先众花而报春”的物种个性特征揭示了出来。竹,坚忍不拔;兰,冰清玉洁;菊,傲立风雪。它们都有各自的个性特征。某物一旦有了风格,它便成为人们予以区别它物的标志。风格在艺术中,是指创造者在艺术创造实践中所呈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或者说是艺术作品在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一贯而稳定的创作个性。然而,每个人由于性格、环境等诸多内在及外在因素的不同,造成在艺术创作实践的不断探索中,总会流露出不同的想法,形成不同的独有风格。

伦勃朗导学案

1.伦勃朗(1606-1669)是荷兰(国家)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其绘画体裁广泛,擅长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 2.伦勃朗的创作经历大致可分为两个大时期,三个小时期 ①早期(艺术积淀期1623-1632年): 此时伦勃朗未到阿姆斯特丹定居,其学习绘画,在乡下开办画室,积累了一定的绘画经验,能够运用光影较为真实地再现人物形象。 ②中后期(阿姆斯特丹时期1632-1648年): a.创作成熟期( 1632 年- 1640 年) 伦勃朗在阿姆斯特丹定居,这段时间是他创作的成熟阶段。成名作《尼古拉·特尔普教授的解剖课》突破传统团体肖像画呆板 的程式,在构图和人物神情上处理得逼真而又生动。他在1636年所作《参孙被弄瞎眼睛》,因表情刻画细腻而复杂,被评论家形容为相当于莎士比亚笔下的麦克白夫人。类似的杰作还有《画家及其妻莎士基亚》、《怀抱萨斯基亚的自画像》。 b.艺术创作深化期( 1640 年- 1648 年) 1642年,伦勃朗的妻子去世使他悲痛万分,而当今世界三大名画之一的《夜巡》也在这一年问世,此画进一步突破了传统画法,采用更加接近舞台效果的表现手法,含蓄地描绘画面上的主要人物。但这一画作一开始不被人理解,订画者拒收,一度形成僵局,最终使伦勃朗惹上了官司。个人生活的不幸和折磨,

使他更深刻地去观察和理解社会,艺术创作也进入一个深化的阶段。 3.伦勃朗的绘画技法 伦勃朗掌握着表现他的特殊心魂的一种特殊技术——明暗法。有人说他以黑暗来绘成光明。伦勃朗光线是一种普遍而善用的光线,用精确的三角立体光,勾勒出人物的轮廓线,让其余部分隐藏于光暗之中。给人以稳定庄重的感觉。他的油画一贯采用“光暗”处理手法,即采用黒褐色或浅橄榄棕色为背景,将光线概括为一束束电筒光似的集中线,着重在画的主要(主要or次要?)部分。这种视觉效果,就好像画中人物是站在黑色舞台上,一束强光打在他的脸上,从而使画面富有动感,极具戏剧性。

古典油画透明技法

古典油画透明技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古典油画透明技法的方法与地位作用 2.使学生了解古典油画透明技法中使用的材料分类与区别 3.使学生初步掌握古典油画透明技法的绘制步骤及其在油画临摹与写生当中的方法运用。 教学重点: 掌握古典油画透明技法的制作步骤教学时间20分钟教学过程导语:前面同学们已经学习了关于油画的相关概念,材料介绍,技法介绍等,包括古典油画技法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学古典油画技法,想必大家都有一定了解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么样来画古典油画静物,如何使用这古典油画透明技法。这是油画最传统的技法,也是我们必须学习和掌握的技法。一、古典油画透明技法: 古典法是最早留下来被认为正宗典范的技法。它的表现形式有二:一是层层罩染,二是直接铺色。它们的共同点是注重对象描绘的精确性和立体感;造型严谨,用色单纯,刻画细腻,讲求滋润和柔和。(以宾卡斯的古典油画透明技法为例) 二、作品赏析: 凡爱克:油画形成时期的关键性人物,改进丹培拉乳剂材料的方法,用油代替。《阿诺尔芬尼夫妇像》空间,光线,细节,质感都有高超的把握。 伦勃朗:制造出各种对比效果,从透明与不透明,明与暗,清晰边缘与模糊云状边缘,一直到冷暖色对比。上光着色与薄涂覆盖可以交替进行,亮厚暗薄。

三、技法步骤 1、做框做底(胶底,油底) 2、起稿定稿 3、着色准备,罩基底色(达玛上光油∶亚麻仁油∶松节油=1∶1∶3) 4、提白(向暗部过渡,制造飞白效果显出中间色调,此时画面的明暗对比应概括、强烈) 5、罩染(提白与第三步的釉染反复进行,直到造型与色彩完美结合为止。 6、上光四、作业布置临摹一张40×50cm左右大小的古典油画静物,要求掌握材料选择与技法步骤的运用。 古典油画直接画法授课教案 15世纪古典画家在处理花草时,往往采用直接画法,17世纪一些画家则开始更多地使用局部直接画法来描绘人物。如委拉斯贵支后期作品的人物与服装善用透明画法与直接画法的混合技法。19世纪法国画家安格尔则以直接画法为主,透明画法为辅的手段作画。我认为直接画法利于色彩的呈现。因此,我根据自己绘画特点和艺术追求,从效果出发按其所需择用表现技法。多年的实践、感受与思考,悟觉油画布制作、绘制技法的得当运用和颜料之间的科学调合是不可忽视的技术问题。反之,会招致制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麻烦和作品龟裂、剥落与变色的严重后果。 一、画布制作:画布较平整,也可十分平滑。我通常选择细致、质地紧密的亚麻布作画布,上兽皮胶为佳(指兔皮胶、鱼皮胶和牛皮胶),但由于国内难以寻见,目前只能以进口乳胶代之。一般上两层底色,必要时可上三层,但第三层较薄。在伽洪先生工作室进修期间,通常用亚麻仁油或核桃油调合色粉制成涂料。因为油画颜料的成分是:核桃油或罂粟油或亚麻仁油和色粉,因而亦可

浅谈伦勃朗绘画中材料和技法对当代油画教学的影响

浅谈伦勃朗绘画中材料和技法对当代油画教学的影响 以伦勃朗为代表的古典油画透明、细腻而又不失厚重,历来都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观者的眼球。怎样更好地学习和研究古典油画技法是教学中经常探讨的问题,也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标签:伦勃朗;油画材料;油画技法;油画教学 伦勃朗·范·莱茵1616年出生于莱顿城,是17世纪荷兰乃至艺术史上最重要、最具开创性的艺术家之一。他在17世纪20年代早期曾在莱顿当地的一位画家手下接受初步艺术训练,此后便与阿姆斯特丹历史画家彼得-拉斯曼共同度过了对他影响深远的6个月。伦勃朗是改变艺术史上人物肖像绘画的一位先驱,他的绘画并不是表面地描绘人物的外貌,更重要的是他的画作中有对人物内心和精神世界的探索,他一生画过100多幅自画像,是画自画像最多的一位画家,可以说他在用这样的方式不断地去探寻自己的内心。伦勃朗和利文斯的部分绘画能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他们早期的风格,他们对于自画像、穿着外国衣饰的人像、光与影的极致使用,让我们领略到了其艺术尝试与开拓的过程。 伦勃朗比自古以来的任何艺术家都注重对人物面部的描绘,因为他能看到更多、更细,而这都出自他的内心。中国人说绘画创作需要三件东西:眼、手、心。我觉得这个洞察十分准确,这三者缺一不可,伦勃朗的每一幅作品都与这句话的精髓相呼应,都是眼、手、心的完美协作。 伦勃朗的作品大多关注肖像与历史题材,伦勃朗的绘画技巧十分高超,包括光与影的强烈对比,丰富的颜色组合,同时伦勃朗也具有将历史题材转化为普通人日常经历的技法。 通过对以下伦勃朗绘画的几个方面的研究,可以更深刻的了解伦勃朗的绘画技法。 一、使用的调色油 伦勃朗使用的调色油是很浓的胶状调色油,很黏稠且干得很快。伦勃朗非常突出他画阴影处的高凸部分,以此来体现画的立体感。伦勃朗的画中阴影处呈透明黑色,光区和阴影区色彩厚度相同但不透明,调色油易干的特性,使整个画面笔触很明显。虽然伦勃朗的每一笔都令人感到他的得心应手,但整幅画却给人一种艰难完成的绘画效果。伦勃朗没有鲁本斯的绘画天才,他总是在画快要干了,且已适于用画笔上色时才开始修改自己的画。所以伦勃朗的画会给人一种先画好后再艰难修改画面的感觉,好像用画刷拉黏液的感觉。这种感觉在画中光区更为明显。 二、伦勃朗的油画底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0 浙江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 分,共20 分) 1.认为实验归纳法是获得真正知识的必由之路,为后来的教育学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的是( C ) 。 A.苏格拉底 B.夸美纽斯 C.培 根 D. 梅伊曼和拉伊 解析:英国哲学家培根(1561~1626) 为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出现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近代实验科学鼻祖”,培根猛烈地批判了亚里士多德以来的经院哲学, 提出了实验的归纳法,将其看成是获得真正知识的必由之路,为后来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此外,1623 年培根还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 2.下列哪一观点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C ) 。 A.美德是否可教 B. 教学具有教育性 C.人的和谐发展和年龄分期 D. 教育即生活 解析:亚里士多德的和谐教育思想以灵魂论为基础、以培养优良的公民为目标、以德智体和谐发展为内容、以音乐陶冶为途径。其最早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按年龄划分教育阶段的主张。 3.独立形态时期的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 C ) 。 A.《雄辩术原理》 B. 《康德论教 育》 C.《大教学论》 D.《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解析:在教育学史上,一般把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看成是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此后,人们开始了教育学的独立探索时期。 4.与封建社会教育特征不符的是( A ) 。 A.师生关系民主化,出现了双轨制 B. 教育具有阶级性和宗教性 C .以“四书五经”等经典为教育内容书院和社学并存 D. 官学与私学、

5. 首先提出“普及教育”口号的是在 ( C ) 时期 A.奴隶社会 会 D. 社会主义社会 解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技术和生产的结合越来越紧密, 要求工人的文化 程度越来越高, 再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民主化运动的发展, 资本主义提出了 “普及教育”的口号。 6. 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 ( D ) 。 A. 壬寅学制 B. 壬戌学制 C. 甲午 学制 D. 癸卯学制 解析: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 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 我国近 代学制的情况: 1902 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近代学制“壬寅学制”,但未实施; 1904年,我国颁布了“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 1922 年, 我国颁布了“壬戌学制”,即通常所说的六三三学制,一直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 7. “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 了 ( B ) 的教育目的观。 A. 教育无目的论 论 D. 个人本位论 解析:“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出自《礼记?学记》,意思是君子如果 要教化人民, 造成良好的风俗习惯, 一定要从教育入手。 表达了这样一种治学精 神即,教育,担负的最大责任不是传承知识,而是移风易俗。 “古之王者,建国 君民,教学为先”意为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 情。其体现了社会本文论的教育观。 8. 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 ( B ) 的特征进行。 A. 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C. 儿童身心发展的统一性 平衡性 9. “教育对人的肉体和精神都要关心, 但主要关心的应当是灵魂, 教育应当建立 在精神本质占优势的基础上”,这一观点是 ( A ) 教育目的论。 A. 神学的 B. 科学本位 C. 社会本 B. 封建社 C. 资本主义社会 B. 社会本位 C. 科学本位论 B. 儿童身心发展的分 D. 儿童身心发展的不

中西方绘画作品比较赏析

中西方绘画作品比较赏析 ——绘画的两大体系赏析 内容摘要:中西方艺术文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不断演变的同时,既继承先辈留下来的风格,也加入每个时代赋予的新元素。 这篇文章中将中西方艺术中两大体系的主要代表绘画作品进行各个角度的分析和研究,从中找出共性和各自特色为今后的艺术学习研究创作夯实基础。 中西方绘画注重表现与写意,既强调感性;而西方绘画注重再现与写实,既强调理性。这就决定了中西方绘画的表现手法不同。中国画不固定在一个立脚点作画,也不受固定视野的局限,而是根据画者的感受和需要,使立脚点移动作画,把见的到的和见不到的景物统统摄入自己的画面,即运用了散点透视法。西方画家则是理智地进行构图,采用科学的透视学和色彩学来表示近大远小焦点透视和色彩的空间变化,形象的立体感很强,逼真肖似,具有典型性。 所以中西方传统绘画让人感觉是两个不同的体系,给人的感觉不同。 关键词:绘画的两大体系赏析;中国画;壁画;水彩、水粉画;版画;素描;新画种。 绘画的两大体系:欧洲油画和中国水墨画。 油画艺术可以说是世界绘画艺术中最有影响的画种。油画是以油为调和剂调和颜料在经过制作的不吸油的平面上描绘而成的绘画。其特点是颜料色彩丰富鲜艳,能够充分表现物体的质感、量感,能够传达物象所处空间的光线、色调和气氛,使描绘对象显得逼真可信,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统称。从广义上说,中国画包括中国传统绘画的各种 类别,但我们所说的中国画通常是指以水为调和 剂,以墨为主要颜料的一类,又称“水墨画”、“彩 墨画”。中国画表现出变化无穷的线条情趣,以墨 代色则表现了中国画独具特色的丰富的艺术表现 力。

古典油画技法

古典油画技法(宾卡斯油画的透明画法) .

透明画法是宾卡斯先生的主要授课内容之一。他对透明画法的讲授并没有做一套从头到尾的完整技术示范,他自己也认为他所示范的一些透明画法已不再是绝对精确的古典模式,而只是他个人对这种传统技术的研究成果。 一幅作业的开始:一幅艺术品的开始并不是在画家举笔落墨之时,而是从画家观察对象,选择绘画表现手段、工具以及材料时就已经开始了,所以完成一幅作品的全过程应包括选择表现内容和准备工具材料两项内容。这两个最初的绘画步骤对于整幅作品的完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它们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油画通常画在布、板或纸上。每种材料都有其独特的美感,利用和表现这种美感是画家的水平所在。 画布:纯亚麻布、棉布和混纺布。画布中最佳者莫过于纯亚麻布,它作为油画布已经具有久远的历史。国产亚麻布质量较好,可选用。但混纺亚麻布不适于作画,因为不同质地的纤维收缩程度不同,作品表现的油画色会因纤维的收缩差异出现龟裂。另外好的棉布也属油画布中的佳品。眼下商店出售的现成的油画布由于制作工艺水平的局限极易出现问题,如龟裂、脱落等。我们应该提倡艺术家自己刷制画布,因为它是你的绘画过程中的一个有机部分。 绷画布:绷画布时应注意四点。 第一,买来的亚麻布用之前要用水洗去胶质; 第二,不要绷的太紧,像鼓一样,而是绷的即要紧又要有弹性。太紧,布眼会被扯大,对涂胶层以及将来的绘画过程都有影响,太紧也会导致

颜色层龟裂; 第三,画布须钉得平整,纤维的纹路要平直,不能扭曲,扭曲的纹理(尤其是粗画布)会破坏作品表层的肌理美感; 第四,钉子间距以四公分为宜。 涂胶: (1)胶层的调治:涂胶是绘画过程中的极重要的一环,也是作品的第一层结构。(注意:透明画法要求胶层为白色,以便于形成色层的透明折光效果) (2)涂胶:第一遍和第二遍胶要以稀薄为佳。第二遍要待第一遍干后再涂。涂是画布要平放,同样,涂毕也要平放晾干。第三遍胶要略厚于前两遍,干后可用刮胡刀修整。如用砂纸打磨,磨后要上一遍稀薄的胶以防吸油。 有时因刷的胶太多,或因画布网眼太大,背面会出现漏胶现象,以往大家都不予以注意,宾卡斯先生强调说,这种现象能是画面吸油程度不一,并导致油画曰后局部损坏,如出现这种情况可做如下处理:先用海绵将漏出的胶吸去,再用画刀将余者刮掉即可。 绘画工具: (1)画笔:这方面有两点值得注意。A.画笔与绘画的技巧语言、肌理、画面的气势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如我们认为不同的依托材料有不同的美感那样。不同样式、不同毛锋产生的绘画效果。单一的画笔不会产生丰富色彩的用笔和笔触效果。B.国产毛笔是很好的画笔,毛锋较挺健的可以充当非常好的油画笔。在西方,类似中国毛笔形制的油画笔有很多种。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认为实验归纳法是获得真正知识的必由之路,为后来的教育学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的是( )。 A.苏格拉底 B.夸美纽斯 C.培 根 D.梅伊曼和拉伊 解析:英国哲学家培根(1561~1626)为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出现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近代实验科学鼻祖”,培根猛烈地批判了亚里士多德以来的经院哲学,提出了实验的归纳法,将其看成是获得真正知识的必由之路,为后来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此外,1623年培根还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C 2.下列哪一观点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 A.美德是否可教 B.教学具有教育性

C.以“四书五经”等经典为教育内容 D.官学与私学、书院和社学并存 A 5.首先提出“普及教育”口号的是在( )时期。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解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要求工人的文化程度越来越高,再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民主化运动的发展,资本主义提出了“普及教育”的口号。C 6.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壬戌学制 C.甲午学制 D.癸卯学制 解析: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我国近代学制的情况:190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近代学制“壬寅学制”,但未实施;1904年,我国颁布了“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1922

[技法,油画]浅谈油画创作中技法的运用

浅谈油画创作中技法的运用 一、传统油画技法 油画的基本技法有很多,从造型元素上看,就有点、线、面、笔触、肌理、形状、色彩、空间、构图等。从画画技巧上看,又有拍、摆、挫、揉、扫、跺、抑、拉、砌、划、刮、线、点、涂、摖,等等。从所用颜料来看,又是从蜡和蛋胶逐渐地发展到油介质的。从派别上看,主要有三大画派;第一是尼德兰画派,这种画派的典型特点是透明薄涂画法,代表画家是扬凡代克;第二是意大利画派,典型特点是不透明厚涂画法,代表画家是提香;第三个画派融合了上面两种画派的技法,代表画家是佛兰德斯画家鲁本斯,典型特点是暗部透明薄涂,而在亮部不透明厚涂。这些油画的基本技巧各有特点,分别能够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善于表达不同的题材或者是情感等。例如达芬奇名作《蒙娜里莎》就是多种技巧和笔法综合运用的杰出创作,除了细致的观察和提炼,色彩和光的运用尤其值得称道。 油画中色彩的运用是技法的另一个主要方面。油画作品的灵魂,就是一幅油画所要表达的情感,而能够最好地表现画家情感的方式是色彩。以毕加索的作品为例,他作品中的色彩能够体现他人生的不同境遇。他用蓝色表现《人生》,展示了一种贫老与孤独;玫瑰时期的油画却增加了一些亮色,在依然冷漠的表情下,有一种和谐的美感和对人性的关注。这种明与暗、薄与厚的变化往往被画家们赋予精神上的某种象征意义。 此外还有油画中线条的运用。线条是绘画中重要的情感表达方式,通过线条的艺术表现力可以塑造出更好的画面效果,这种情感思想表达通常是画家的心理反应,也就是说线条能够反映画家的个性。比如席勒的《干洗房》,画中的线条运用令人感觉震撼,这种艺术语言给人一种紧张、痛苦、压抑的感觉,让人产生于让人类生与死的思考,非常具有表现力。 总体来说,传统油画的典型技法是写实的。中国油画艺术家在学习油画创作的过程中一开始走的也是写实的道路。比如杨飞云、郭润文、朝戈等都是著名的写实派油画家,他们都重视传统技法和材料的运用。传统油画技法和材料在经典油画中得到了完美体现,经典油画在写实性的同时能够重现油画本身固有的材质美感。这种技法准确地再现了自然界的景物和人物,从而使人们获得再现艺术的享受和满足,同时,传统油画技法也是现代油画技法的基础,油画的各种基本技法也都包括在其内。不过,进入上世纪60 年代,绘画艺术产生了颠覆性的革命,从这一时期开始当代艺术成为美术创作的主导,在此期间产生了众多的艺术形式,如波普艺术、观念艺术和抽象艺术,等等。注重个性化和观念化是当代油画艺术的表现特点。但是,创新并非意味着传统油画艺术的消亡,油画技术不但没有走向终结,反而向着多元化发展,同时油画绘画方式当然也会承受各种发展压力。新的艺术形式不同于以往,但是同样要有赏心悦目的吸引力,各种新的尝试和思考,都要借助新的技法来实现。 二、新的油画创作技法 我国的油画创作者从西方的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汲取营养,同时也在继承传统中国绘画中的精华,并且与现代科技结合在一起,近年来掀起了创新与开拓的高潮。新的油画创作技法不断产生和发展,其中既有传统元素的回归,也有新科技和新材料的应用,还有新风格的展示。其中传统要素的回归方式之一是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意境融入到西方油画的创作中,带来油画创作的中国风。这些元素既包括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中国传统器具和服饰,如鼎、

油画大师伦勃朗的艺术成就

油画大师伦勃朗的艺术成就 潘婷 内容摘要:伦勃朗是17世纪欧洲绘画的三大支柱之一,是荷兰17世纪现实主义绘画的代表,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也是欧洲艺术史上开宗立派的大师级人物。在艺术上大胆探索、实践,无论宗教、神话、肖像、风景、动物等各种题材的绘画,都有独到的成就。在伦勃朗的手里,光和影成为他表达主题和情感的有力的艺术语言。他使用的色彩,常带有一种金属和宝石般的高贵感,使粗陋的物象也变得华美悦目。代表作品有《夜巡》《杜尔普教授的解剖学课》等,色彩浓重,构图严谨,很好表现人物精神与性格,他艺术成就还体现在自画像上,伦勃朗最使人好奇的地方,就是他一生高达百幅的自画像,既是是他本人真实写照,也是日后研究他的最佳资料,和梵高一起被认为是自画像双璧。笔者通过西方美术史的学习,得知了作家的生平的际遇、以及画家在艺术上的伟大成就,更是被画家把艺术、名誉和自由看得比金钱更重要,不愿迎合他人平庸的艺术趣味而降低作品的艺术性,不愿放弃自己的美学观点和表现手法,导致自己的晚年的窘迫生活肃然起敬。笔者将从作家生平简述作为一条线索来分析改变作家一生际遇的《夜巡》。 关键词:夜巡、光影 一画家生平简介 伦勃朗是荷兰画家,年轻时在阿姆斯特丹向画家拉斯特曼学习绘画。17世纪初,荷兰新兴资产阶级以加尔文教为国教,废除教堂的装饰画和祭坛画。可是伦勃朗受拉斯特曼影响,加上宗教画在荷兰富裕市民中仍有市场,因而一直对圣经题材感兴趣,一生中没有中断过绘制宗教画,但对这类画作了世俗化的处理。约1625年,他返故乡设画室,从事绘画创作和招收学生。其创作生涯大体上包括四个阶段。 年轻时候的成功使伦勃朗富裕起来。他开始收购艺术品和古董。1639年迁居一座豪华的住宅。妻子萨斯基亚为他许多作品充当模特儿。画家在这阶段中看来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评论家们一般认为从他当时的一些自画像中,可以察觉其心情的愉快。但也有人指出,这类自画像和亲友肖像中,有一部分曾被搬用于他的宗教历史画。著名的《怀抱萨斯基亚的自画像》(约1635,德累斯顿画廊),据近年考证,可能是一幅进行道德说教的宗教画。 晚年(1648~1669)1656年,伦勃朗被迫宣布处于变相的破产状态。以后两年,房子和动产均被拍卖。他的油画买主不多,可是宗教题材蚀刻画却销路甚广,其中有一幅俗称《100荷币版画》(约1649),即是由于买价高而获得这一名称的。1660年,他迁居阿姆斯特丹犹太人区域附近的一座小屋。同年,他充当妻子与儿子开设的一家美术公司的雇员,因为这样才能免于受到债主们进一步的逼债。次年,他受托绘成历史画《西菲利斯的密谋》。西菲利斯于公元69年发动过反抗罗马暴政的起义,是荷兰远古的民族英雄。此画为荷兰历史画中最有纪念碑式气

古典油画做底的做法和介绍

古典油画做底的介绍和做法 画布为什么要做底子? 以亚麻布等纺织品作画布,必须经过预先处理方能使用。所谓“处理”就是“做底子”。理由是: 1)填充纺织物纹理之间的孔隙,创造一个既节省颜料又适宜绘画的纹理表面。纺织物孔隙多,对于较精致的绘画作品来说,直接在上面作画,既浪费时间又浪费材料。只有在做好底子的画布上作画,才能有效地控制油画颜料的使用。2)使支承材料与颜料色层隔离开,以免颜料中的油侵蚀纤维,同时防止色层受到从画布后面渗透潮气的损害。油画颜料中的酸性物质能使画布变脏,而潮气又会氧化色层中的油分子,使之老化。所以画布底子的处理与作品的寿命长短有直接关系。 3)良好的画布底子,能保证着色层的明亮度与鲜艳度。不合格的底子或没有做底子的画布,着色后会使画面灰暗。4)亮底子能够提高画面颜色的鲜明度。 5)做过底子的油画或坦培拉绘画一旦支承材料遭到腐蚀,可以通过“换背术”,将色层从旧支承材料上移植到新的支承材料上去。

古典油画的底子类型 古典油画无论在木板或画布上作画,都需要进行涂刷底子,底子使用的材料有粘结材料和填充材料两类。根据不同的材料,古典油画有八种制底方法。 (1)胶底。古代大师常使用动物胶,如骨胶、兔胶等。最好的是羊皮纸胶,可用清水浸泡、加热熔化。 (2)白垩底子。白垩(碳酸钙)粉、锌白粉、胶溶液各一份混合而成。 (3)半白垩底子。白垩粉、胶溶液各一份混合。再加入半份熟亚麻籽油,使用这种底料之前,先用7%的水胶涂底层。 (4)酪素底子。自古代有美术记载起,画家就使用酪素。酪素是一种易碎而柔软的物质,作底子时需要用水稀释,并溶入少量碳酸铵。 (5)鸡蛋底子。鸡蛋黄能增加底子的柔软性。蛋黄底作为最后涂层使用时,可以产生最好的结果。蛋清蛋黄都可以作白垩底子的添加剂。 (6)石膏底子。石膏(硫酸钙)也称轻晶石。通常在木板上作底子使用。具有异常的明度,制法与白垩底子方法相同。 (7)油性底子。跟制作半白垩底子一样,只是增加了油的

油画技法教学大纲

《油画技法》教学大纲 适应专业:中等专业学校电脑美术专业 总学时:72小时 一、课程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 <一>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研究形体与色彩之间关系的课程,也是一门技法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与技法训练,使学生掌握色彩理论知识,以及油画基本技法,为从事装潢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要求: 1.基本了解中外油画发展概况; 2.熟悉油画工具、材料、性能; 3.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技法; 4.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 <一>油画工具与材料 1.油画内框的制作和要求 2.油画布、油画纸、油画板的选择和制作 3.油画箱 4.画凳、画架、画伞 5.调色板及颜色的排列 6.油画用油 7.油画笔、油画刀的选择和使用 8.油画颜色 [基本要求] 1.了解油画内框的制作要求与比例型号; 2.了解商品油画布的选择和使用; 3.掌握油画布、油画纸、油画板制作方法; 4.了解油画颜色的性能。

[教学重点]:油画内框的制作和要求。 [实训内容]:通过动手接触油画工具。 <二>油画的技法 1.历代大画家油画技法选述; 2.油画的笔法; 3.油画的刀法; 4.油画的画面肌理效果。 [基本要求] 1.了解凡?爱克、达?芬奇、提香、伦勃朗、委拉斯贵支、安格尔、 库尔贝以及印象派的技法特点; 2.掌握油画的笔法和刀画法; 3.能充分表现画面的肌理。 [教学重点]:历代大画家油画技法选述。 [实训内容]:让学生多看书,了解油画技法。 <三>形色基本概念 1.形、色之间的关系; 2.色。 [基本要求] 1.做到以色写形,形色合一; 2.了解色彩、色相、明度、纯度、彩度、色阶、色调、律动、色 彩的冷暖、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等基本概念和色彩的基本 知识。 [教学重点]:形色之间的关系。 [实训内容]:多看书,了解形色的基本概念。 <四>油画写生(临习) 1.静物写生(临习); 2.风景写生; 3.人物写生(临习); 4.名作欣赏。

中国画的表现技法在油画中的运用

中国画的表现技法在油画中的运用 一、油画在中国的发展及现状 中国的油画史从1581年利玛窦携带天主、圣母像来到中国后才正式开始。清朝康熙年间,传教士郎世宁、艾启蒙等人将绘画作品作为贡品供奉给内廷,西方的油画技法随之传入皇宫。雍正时期,皇帝送宫廷内的奴隶学习绘画。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西文化大碰撞,民间画馆、画舫兴起,油画的技法得到改善。晚清改革后,林风眠、徐悲鸿、刘海粟等诸多学子先后前往英、法、日等国家学习油画。也正是这些留日、留欧的画家,引进了西方油画的笔墨技法、色彩要素、光影元素等,开创了中西方笔墨技法元素融合的开端。 二、中国画表现技法与油画融合的意义 研究我国水墨绘画的表现技法,可以看出中国画与西洋油画两者并非水火不容,而是有很多共通之处,我们应该努力了解中西方绘画的长处,使它们水乳相融。 现代社会在不断变化发展,世界的距离在渐渐缩小,各族文化相互融合的趋势不可避免。在中国画与油画逐渐互相渗透的发展过程中,油画家要不断研究国画遗产,熟悉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培养自己对民族风格的真正喜爱,在油画上发扬我国的民族特色及民族的艺术内涵。将中国画表现技法运用到油画中,取长

补短,既有中国画的意蕴又不会破坏了油画的写实风格。 三、中国画的各种绘画语言在油画中的运用 (一)中国画表现技法在油画中的运用 近年来,在观念、创作方式以及绘画技巧上,西方的当代艺术深深地影响了我国画家的创作,第一个方面表现为我国的当代绘画出现了新的艺术形态,第二个方面是中国当代画家失去自身文化的判断与立场、脱离了本土文化后,油画创作开始出现涵义贫乏、创作枯竭甚至创作技巧苍白等迹象。与此同时,我们对西方油画长期以来的崇拜又使这些油画的创作陷入缺乏本土特征、以模仿西方绘画的模式为至高境地的局面,从而削弱了中国当代油画作品在世界上的地位。我国独特的绘画艺术蕴含了数千年来的丰富的经验,再加上西方油画的优秀养分,经过融合混杂,才有可能形成中国当代油画的特色语言和风格。 在我国,对中国画技法在油画中的运用进行探索研究的人还是比较多的,如艺术大家吴冠中,他的油画作品就带有浓郁的中国风格。此外,洪凌、朱乃正、张冬峰等这些著名的当代艺术大家都在油画民族化上为我们树立了成功的范本。中国画与油画相结合,传达了中国现代油画艺术家的诠释,也是中国当代油画的一种全新表达方式。 (二)中国画精神在油画中的应用 中国画以色彩和水墨的形式来扩大油画的语言表达,反映中国的民族特色和东方魅力,可以说是中国绘画精神的元素、民族

伦勃朗油画技法详解

伦勃朗(1609- 1669)出生于荷兰莱顿。伦勃朗年轻时曾在阿姆斯特丹学习绘画,从师于皮尔特·拉斯特曼,他以从心理分析角度画肖像画而闻名于世。皮尔特·拉斯特曼本人曾求学于意大利,深受卡拉瓦乔的影响,所以作为其学生的伦勃朗,也酷爱意大利的浓淡、明暗对比强烈的绘画风格。 伦勃朗早期是典型的荷兰17世纪的绘画风格,但是他中后期的绘画有了显著的变化,伦勃朗进一步发挥厚涂法,在光下加重其厚度,并使阴影更加透明。伦勃朗长期的多幅自画像,完整地记录下了他事业上的成功与失败,以及他在油画技法方面的发展。 伦勃朗与鲁本斯可以并称为最杰出的油画技法大师。他们都尽可能地制造出各种对比效果,从透明与不透明,明与暗,清晰边缘与模糊云状边缘,一直到冷暖色对比。 伦勃朗使用的调色油 伦勃朗使用的调色油是很浓的胶状调色油,很黏稠且干得很快。伦勃朗非常突出他画阴影处的高凸部分,以此来体现画的立体感。伦勃朗的画中阴影处呈透明黑色,光区和阴影区色彩厚度相同但不透明,调色油易干的特性,使整个画面笔触很明显。

虽然伦勃朗的每一笔都令人感到他的得心应手,但整幅画却给人一种艰难完成的绘画效果。伦勃朗没有鲁本斯的绘画天才,他总是在画快要干了,且已适于用画笔上色时才开始修改自己的画。所以伦勃朗的画会给人一种先画好后再艰难修改画面的感觉,好像用画刷拉黏液的感觉。这种感觉在画中光区更为明显。 下面的伦勃朗油画技法示范画中用和鲁本斯相同的调色油:多种的基本调色油,其做法参见《如何制作适合临摹伦勃朗油画的调色油》。 伦勃朗的油画底 伦勃朗主要在灰色调的画布上作画,他也在画板上画过一些一次过作色法的画,但伦勃朗的大多数画都是分几个部分在画布上完成的。 伦勃朗油画技法示范画中,将画布固定在12.7cm的胶合板上。这样既有木板的稳固支撑感,又有画布的质感。画布的准备过程和画提香画的准备过程相同,可参见《详解使用提香的油画技法画油画的步骤》。画布最后上一层生赭色、铅白加调色油的色彩,这层色彩可以做底色调,并使画布不吸水,待其干后即可作画。 伦勃朗的油画步骤 伦勃朗大多数肖像画都是直接写生绘画,他的形体画不如其他大师的流畅,所以他的画分几部分完成。通过对每一部分的不断精心修改,

浅谈西方绘画材料的技法与表现

浅谈西方绘画材料的技法与表现 [摘要]西方绘画经历了从蜡画、镶嵌画、干壁画、湿壁画、坦培拉绘画到油画的历史变迁,而绘画材料、颜料,媒介剂的变化则促进了油画的发展。十五世纪欧洲北方画派的奠基人凡·爱克创造的绘画媒介剂“布鲁目光油”促成坦培拉绘画正式向油画过渡,法国当代超写实主义画家克劳德·伊维尔创造的玛蒂树脂,则是古典油画技法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 [关键词]绘画材料媒介剂变化 西方绘画——油画,真正意义上的产生至今不过500年的历史,而此前欧洲曾经历过古代胶彩画、蜡彩画、镶嵌画、湿壁画、干壁画、坦培拉绘画以及坦培拉与油画混合技法的漫长历史变迁,直到16世纪以后,现代意义的油画才逐步发展成熟,并作为西方主要画种统领画坛直至20世纪。油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材料技法的演变史,由于结合剂的改变,绘画经历了从蜡画、镶嵌画、干壁画、湿壁画、坦培拉绘画到油画的历史变迁。 一、绘画材料的变化 在西方传统绘画中,依托材料是绘画赖以生存的基本材料,是用来承载底色及油彩层的。传统绘画早期的依托材料一般是木板。一直到15世纪,木板仍是欧洲最主要的依托材料。随着社会的发展、绘画技法的进步,布的轻便性、平整性远远优于木板,因此木板逐渐被画布所取代,一直沿用到今天。现在西方传统绘画——油画的依托材料主要为画布(如亚麻布、棉布及其他布类)、绘画纸张(如白卡纸)、木板(如五夹板)。每一种依托材料性能的不同,都可能导致画家技法使用的不同。 西方传统绘画技法材料的发展演进历经五百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由欧洲绘画发展起来的绘画技法材料学,是一门研究历代大师具体的作画方法和选择、制备材料的经验为基础的,不仅研究表现技巧,还要探讨绘画技法材料的适应性、稳定性和坚固耐久性。在一些古代大师的传世杰作中,由于年代久远和使用材料的关系,如今画面色彩已变灰暗。德拉克洛瓦完成《攻占君士坦丁堡》这一作品时,其绚丽的色彩当时曾引起轰动,但如今这幅画已变得一片灰暗。而十五世纪欧州北方弗拉芒画派大师凡·爱克的传世作品至今还保存得完好如新。历史证明,凡·爱克技法是坚固的古典油画技法。 在欧美现代画家中、很多人为重建凡·爱克式技法做着种种试验,在众多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