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 格式:pptx
- 大小:158.21 KB
- 文档页数:4
三步计算应用题(经典练习)三步计算应用题(经典练习)计算在数学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应用题的解题过程中。
三步计算法是一种常用但实用的解题方法,它能够帮助我们分步骤地解决复杂的应用问题。
本文将介绍三步计算法的应用,并通过经典练习来加深我们对该方法的理解。
一、分析问题在解决应用题之前,我们要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问题的要求,确定我们需要做出什么样的计算。
其次,我们应该理清问题中的条件和限制,找出问题的关键信息。
最后,我们需要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建立起数学模型。
例如,假设有一道题目如下:“小明去超市买苹果,苹果的单价是2元,小明买了3斤,求他一共花了多少钱?”我们首先需要明确问题的要求,即求解小明买苹果所花的总金额。
然后,我们要分析题目中的条件和限制,得知苹果的单价是2元,小明买了3斤苹果。
最后,我们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即计算3斤苹果的价格:3斤 × 2元/斤 = 6元。
二、计算过程在完成问题分析后,我们开始进行具体的计算过程。
根据问题中给出的数学模型,我们按照一定的计算步骤进行计算。
这个阶段我们需要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巧,进行合理的计算。
继续以刚才的苹果问题为例,我们已经得知小明买了3斤苹果,苹果的单价是2元。
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计算3斤苹果的总价来得到答案。
具体的计算过程为:3斤 × 2元/斤 = 6元。
三、回答问题在完成具体的计算后,我们需要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回答问题。
回答问题的方式可以根据题目要求而定,可以是具体的数值,也可以是表达式。
对于刚才的苹果问题,我们已经计算出小明花了6元购买了3斤的苹果。
所以,我们可以回答问题说:“小明花了6元买了3斤的苹果。
”经典练习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三步计算应用题练习,通过这些题目的训练,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三步计算法的应用。
1.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5cm,求其周长和面积。
2. 某商店原价卖一个商品30元,现打8折出售,请问现在的价格是多少?3. 小明每天早上都跑步,他每天都比前一天多跑0.5公里。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及答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及答案免费小学生的数学练习很重要,最好的练习方法就是看参考答案做一些题,那么五年级数学应用题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人教版五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及答案,仅供参考。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及答案1.. 一只野兔逃出80步后猎狗才追它,野兔跑 8步的路程猎狗只需跑3步,猎狗跑4步的时间兔子能跑9步。
猎狗至少要跑多少步才能追上野兔?2.. 甲、乙两人在铁路旁边以同样的速度沿铁路方向相向而行,恰好有一列火车开来,整个火车经过甲身边用了18秒,2分后又用15秒从乙身边开过。
问:(1)火车速度是甲的速度的几倍?(2)火车经过乙身边后,甲、乙二人还需要多少时间才能相遇?3. 辆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把车速提高20%,那么可以比原定时间提前1时到达;如果以原速行驶100千米后再将车速提高30%,那么也比原定时间提前1时到达。
求甲、乙两地的距离。
4. 完成一件工作,需要甲干5天、乙干 6天,或者甲干 7天、乙干2天。
问:甲、乙单独干这件工作各需多少天?5.一水池装有一个放水管和一个排水管,单开放水管5时可将空池灌满,单开排水管7时可将满池水排完。
如果放水管开了2时后再打开排水管,那么再过多长时间池内将积有半池水?6.小松读一本书,已读与未读的页数之比是3∶4,后来又读了33页,已读与未读的页数之比变为5∶3。
这本书共有多少页?7.一件工作甲做6时、乙做12时可完成,甲做8时、乙做6时也可以完成。
如果甲做3时后由乙接着做,那么还需多少时间才能完成?8.挖一条水渠,甲、乙两队合挖要6天完成。
甲队先挖3天,乙队接着9.有一批工人完成某项工程,如果能增加 8个人,则 10天就能完成;如果能增加3个人,就要20天才能完成。
现在只能增加2个人,那么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多少天?10. 观察下列各串数的规律,在括号中填入适当的数2,5,11,23,47,(),……参考答案1.. 一只野兔逃出80步后猎狗才追它,野兔跑 8步的路程猎狗只需跑3步,猎狗跑4步的时间兔子能跑9步。
《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6篇《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1教学内容:教材15页例4素质教育目标:1、使学生借助线段图能够理解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会用两种方法解答这类应用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灵活解题的能力。
3、渗透数形结合和事物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掌握三步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并理解三步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1、根据条件补充问题,使之成为一道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1)请说说解题的思路和相应的算式。
(2)这道题还可以怎样解答?2、教学例4:出示例题(1)指名读题,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想一想:根据题里的条件,前面的线段图该怎样修改?所求问题在线段图上怎样表示?讨论题:(3)比较两种方法哪种比较简便。
3、引导概括解答应用题不但方法可以不一样,而且计算的步骤也不相同。
有的三步题可以用两步来解答。
这样使计算变得比较简便。
所以解题时应该注意选择合理、简便的方法进行解答。
4、综合与应用:(课件)5、板书教学内容:教科书例5及第19页“做一做”,练习五第1、2题。
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理解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
2、能分步解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应用题。
(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类推能力、分析比较能力。
2、培养学生理解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
二、学法引导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合作研究、讨论、试算,感知算理和计算方法。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确定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四、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等。
五、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练习题:(出示口算卡片)56×2+5678×4—78168—17×4100—100÷5×32、复习题:读题,分析解题思路。
三步计算应用题(一)题目背景在日常生活中,计算是非常常见的任务。
尤其在学习数学时,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应用题,需要通过计算来求解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种通用的解题思路——三步计算法,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各种应用题。
什么是三步计算法三步计算法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适用于各种数学应用题。
通过以下三个简单步骤,我们可以有效地解决问题:1.理清问题:明确题目要求,弄清问题的具体内容和条件。
2.设变量:根据问题中的已知条件,设定合适的变量表示未知量。
3.建方程:根据变量的关系,建立方程表达式,进而求解未知量。
下面将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详细讲解三步计算法的具体应用。
例题分析题目: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出发,以相同的速度相向而行。
在某一时刻,他们相距720千米,这时甲乙两人相聚的地点离A地的距离是离B地的距离的2倍。
请问,甲乙两人相遇时,离A地的距离是多少?步骤一:理清问题从问题中我们可以得知以下信息:•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出发•他们以相同的速度相向而行•在某一时刻,他们相距720千米•相聚的地点离A地的距离是离B地的距离的2倍我们需要求解的是甲乙两人相遇时,离A地的距离。
步骤二:设变量设甲离A地的距离为x千米,则乙离A地的距离为2x千米。
步骤三:建方程根据步骤二的设定,我们可以得到方程表达式:x + 2x = 720化简方程得到:3x = 720解方程可以得到:x = 240结论通过解方程,我们得知甲乙两人相遇时,离A地的距离是240千米。
总结三步计算法是一种简单而实用的解题方法,适用于各种数学应用题。
通过理清问题、设定变量和建立方程三个步骤,我们可以更系统地解决各种应用题。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思路的合理性、方程的准确性和结果的可靠性。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能够更好地掌握三步计算法,从而在解决应用题时更加得心应手。
当然,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还可以探索更多的解题方法,丰富解决问题的工具箱,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三步计算应用题1. 引言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应用题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本文将介绍一种解决应用题的常用方法——三步计算法。
2. 三步计算法的概述三步计算法是一种系统性的解题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有条理地解决各种应用题。
下面将详细介绍三步计算法的三个步骤。
2.1 步骤一:理解问题在解决一个应用题时,我们首先要对问题进行全面的理解。
这包括阅读题目,抓住关键信息,理解问题所涉及的数学概念和关系。
有时候,我们可能需要将一些复杂的问题简化,以便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
2.2 步骤二:列出方程或不等式在理解问题之后,我们需要建立数学模型。
这一步骤通常涉及到列方程或不等式,以确保我们能够用数学语言描述问题。
在列方程或不等式时,我们需要根据问题中给出的条件和要求来确定未知数,并建立数学关系。
2.3 步骤三:求解方程或不等式在列出方程或不等式之后,我们需要解方程或不等式,求出未知数的值。
这一步骤通常需要运用到各种数学知识和技巧,如整数运算、代数运算、方程求解等。
通过求解方程或不等式,我们可以得到问题的解。
3. 实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三步计算法的应用,下面我们给出一个实例。
3.1 题目描述小明有20个苹果,小红有15个苹果。
如果他们把自己的苹果全部拿出来,然后平分,每个人能得到几个苹果?3.2 解题步骤步骤一:理解问题从题目中可以知道,小明有20个苹果,小红有15个苹果。
他们两个人把苹果全部拿出来,并且要平分。
我们需要求出每个人能得到几个苹果。
步骤二:列出方程或不等式设每个人能得到的苹果数为x,则有方程:20 + 15 = 2x步骤三:求解方程或不等式解方程得到:2x = 35x = 35 / 2 = 17.5所以,每个人能得到17.5个苹果是不合理的。
4. 结论通过三步计算法,我们可以解决各种应用题,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问题。
这种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有条理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三步计算应用题题目:三步计算应用题计算是数学学习中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在解决计算应用题时,我们可以采用三个步骤:理解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计算求解。
本文将通过几个实际例子,详细介绍如何应用三步计算方法解决应用题。
1. 问题理解第一步是理解问题的要求。
在解决应用题时,我们需要细读问题,了解问题的背景和条件,明确问题要求的计算结果。
在理解问题时,需要注意题目中可能涉及的数学概念和关键信息,例如已知条件、问题中的关系等。
举例说明:假设问题是求解一个旅行的时间和距离问题。
我们需要仔细阅读问题,理解旅行的起点、终点和途中可能的中转站,明确要求计算的是时间还是距离。
2. 建立数学模型第二步是建立数学模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形式。
在建立数学模型时,我们需要根据问题中的信息和关系,选择合适的数学符号和方程,将问题抽象化。
举例说明:假设我们要解决一个经济问题,题目要求计算投资回报率。
我们可以建立如下数学模型:投资回报率 = (投资收益 - 投资成本)/ 投资成本在这个模型中,我们用符号表示投资收益和投资成本,通过计算得到投资回报率。
3. 计算求解第三步是进行计算求解,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
在计算过程中,我们需要按照正确的数学规则和步骤进行计算,并注意单位的转换和小数的精度。
举例说明:假设我们要解决一个几何问题,题目要求计算一个圆的面积。
我们可以按照数学公式进行计算:圆的面积= π * 半径的平方在这个模型中,我们需要知道圆的半径,并进行正确的数字代入和计算。
综上所述,通过三步计算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解决各种应用题。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需要理解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和进行计算求解。
通过反复练习和实际应用,我们可以提高解决应用题的能力,更加灵活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希望本文的讲解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应用题是数学学习中重要的一部分,掌握好解题方法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4章简易方程》单元测试卷(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1)一、填空.(12分)1.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周长是________,面积是________.2. 一个商店运来自行车300辆,总价是a元,单价是________元。
3. 已知x÷2=8,那么2x=________.4. 当x=10时,3x+________=47.5. 张师傅a小时加工了m零件,加工一个零件需要________天。
6. 甲数比乙数大6,乙数是m,甲数是________.7. 方程式x+8=16的第一步x=16−8的根据是________.8. 王老师买20千克花生油,吃了a天,还剩b千克,平均每天吃了________千克。
9. 用字母表示乘法的分配律________.10. 梯形的上底用a表示,下底用b表示,高用ℎ表示,那么梯形的面积公式可以表示为s=________.二、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错误的划“×”)(16分)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做方程。
________.(判断对错)比x的2倍多7的数可以表示为2x+7.________.(判断对错)当________=2时,________2和2________相等。
________.(判断对错)当a与b的和是15时,15−a=b.________.(判断对错)x=3是方程12x−7=29的解。
________.(判断对错)3(a+b)表示a与b的和的3倍。
________.(判断对错)0.5________=0不是方程。
________.(判断对错)一袋大米,吃了x千克,还剩y千克,这袋大米原有x−y千克。
________.(判断对错)三、选择(江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8分)下列式子中,()是方程。
A.6−12xB.3x=27C.5+x<27D.54÷9=67x+9x=()A.7+9xB.7x+9C.7+9D.(7+9)x方程0.4x=36的解是x=()A.9B.90C.0.9D.900a与3的和的2倍是()A.2a+3B.a+3×2C.2(a+3)四、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34分)列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
应用题(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会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2、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和检验的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我们解答过许多应用题,有一步计算的、也有两步计算的。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解答较复杂的应用题,并归纳出解答应用题的步骤和检验的方法。
(板书:应用题)二、讲授新课1、学习例1例1 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要3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一)学生分组讨论思考题:(1)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2)怎样用线段图表示题意?如何分析数量关系?(3)怎样分步列式?怎样列综合算式?(4)怎样验证是否正确?(二)汇报讨论结果①演示课件1下载(出示摘录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及线段图)②提问:要求剩下的平均每天做多少套,要先求出什么?后3天做了多少套怎么求呢?已经做的套数怎么求?③学生列式分步:75×5=375(套)660-375=285(套)285÷3=95(套)综合:(660-75×5)÷3=(660-375)÷3= 285÷3= 95(套)④教师小结检验过程。
方法一:按照原来的题意,依次检验每一步列式和计算是不是对。
方法二:把最后结果当做已知数,按照题意倒着一步一步地计算,看结果是不是符合原来的一个已知条件。
(三)、规纳概括:1.总结解答应用题的步骤。
(由学生讨论)2.出示课件2 下载提问:这四步你感觉你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哪一步上?哪一步最重要?3.小结:解答应用题时,我们应把主要精力放在理解题意上,因为解题思路是根据题意确定的。
第二步是最重要的,它决定着思路是否正确。
三、巩固练习1.四年级和五年级要给500棵树浇水,四年级每天浇50棵,浇了4天;剩下的由五年级来浇,浇了5天。
三步计算应用题1、张师傅工作了 4 小时,平均每小时生产零件 50 个,王师傅工作了 5 小时,平均每小时生产零件 36 个。
两人一共生产零件多少个?2、东方小学四年级有 4 个班,每班 45 人,五年级有 5 个班,每班 48 人。
四年级比五年级少多少人?3、四年级一班有 48 人,二班有 52 人。
每人为“希望工程”捐款 5 元。
两个班一共捐款多少元?4、一个修配厂原来做 52 个配件,用钢材 4160 克,技术改革后,做 46 个同样的配件只用钢材 3128 克。
现在做一个配件比原来节约钢材多少克?5、水果商店上午卖出苹果375 千克,下午又卖出300 千克,这些苹果每箱15 千克,这一天共卖出苹果多少箱?6、学校组织同学听科学家报告。
四年级有 85 人参加,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是四年级的 2 倍,六年级参加的人数比四、五年级人数的总和还多 5 人。
六年级有多少人参加?7、人民路小学科技组有26 人,数学组的人数比科技组的 2 倍少 10 人。
两个组共有多少人?8、蛋品商店第一天上午卖出鸡蛋450 千克,下午比上午多卖出80 千克;第二天卖出的数量是第一天的 3 倍。
第二天卖出多少千克?9、大丰乡要修一条长6000 米的路,第一周修了1460 米,第二周修的是第一周的 2 倍,余下的第三周完成。
第三周修多少米?10、甲乙两个修路队合修一条长 2250 米的公路,甲队每天修 25 米,乙队每天修的是甲队的2 倍,两个队共同修完这条公路,需要多少天?11、小林出差,乘汽车 2 小时,每小时行45 千米,乘火车 6 小时,每小时行65 千米,小林共行了多少千米?12、大华商场八月份上半月(15 天)平均每天卖出洗衣粉69 袋;下半月( 16 天)平均每天卖出洗衣粉 75 袋。
这个月一共卖出洗衣粉多少袋?13、一个锅炉原来 15 天烧煤 615 千克,改进操作工艺后 5 天烧煤 155 千克。
现在每天比原来可节约用煤多少千克?14、用一轴汽车运送化肥。
三步计算应用题在数学学科中,应用题是一种具有实际生活背景的问题,需要运用数学知识和技巧来解决。
在解决应用题时,我们可以采用三步计算方法,这一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清晰地分析问题、合理选择解决方法,并最终得到准确的答案。
本文将通过三个具体的应用题来阐述三步计算方法的应用。
第一步:明确问题在解决一个应用题时,首先要明确题目给出的问题是什么。
只有清楚地了解问题的描述和要求,才能针对性地选择适当的数学方法和计算步骤。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购物问题来说明这一步骤。
假设小明去商场购买了一件原价为200元的商品,商场正在举行打折活动,打八折。
请计算小明购买该商品需要支付的金额。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要明确的问题是:小明购买该商品需要支付的金额是多少。
第二步:选择适当方法在明确了问题后,我们需要选择适当的数学方法来解决问题。
根据题目给出的具体情况,我们可以灵活运用各种数学概念和计算方法,包括百分数运算、简单的四则运算等等。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比例问题来说明这一步骤。
假设某工程队在10天内可以完成一项工程,现在需要加快工作进度,计划缩短工期至8天,请计算每天需要增加多少工人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可以选择使用比例的概念来解决。
假设原先工程队有x名工人,那么每天完成工程的比例为10/1,加快工作进度后,每天完成工程的比例为8/1。
根据比例的性质,我们可以列立方程来求解。
设加快工作进度后每天需要增加工人数为y,则有8/(x+y) = 10/x。
通过求解这个方程就可以得到每天需要增加的工人数。
第三步:计算答案在选择了适当的解决方法后,我们需要运用数学知识和技巧进行计算,以得到准确的答案。
在进行计算之前,我们要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确定所给数据的单位和精度。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面积计算的问题来说明这一步骤。
假设一个矩形的长度是3.5米,宽度是2.8米,请计算该矩形的面积。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可以直接运用矩形面积的计算公式S = 长 ×宽。
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列方程解比较容易的两步应用题。
2、知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应用题中相等的数量关系。
教学重点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步骤。
教学难点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口算2、出示复习题(课件演示:列方程解应用题例1例2下载)商店原有一些饺子粉,卖出35千克以后,还剩40千克。
这个商店原来有饺子粉多少千克?(1)读题,现解题意。
(2)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解答。
(3)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
(4)集体订正:(5)针对解法二教师说明:这种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列方程解应用题。
(板书课题:列方程解应用题)二、探究新知(一)教学例1(继续演示课件:列方程解应用题例1例2下载)例1、商店原来有一些饺子粉,每袋5千克,卖出7袋后,还剩40千克。
这个商店原来有多少千克饺子粉?1、读题理解题意。
2、提问:通过读题你都知道了什么?3、引导学生知道: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题中涉及到原有饺子粉、卖出饺子粉和剩下饺子粉;原有饺子粉重量去掉卖出的饺子粉重量等于剩下的饺子粉重量。
教师板书:原有的重量-卖出的重量=剩下的重量4、教师提问:等号左边表示什么?等号右边表示什么?(等号左边表示剩下的重量,等号右边也表示剩下的重量,所以相等。
)卖出的饺子粉重量直接给了吗?应该怎样表示?(卖出的饺子粉重量没有直接给,应该用每袋的重量乘以卖出的袋数)改写:原有的重量-每袋的重量×卖出的袋数=剩下的重量5、引导学生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6、让学生分组解答。
教师板书:解:设原来有千克饺子粉。
答:原来有75千克饺子粉。
7、指导看书教师提问:你能用书上讲的检验方法检验例1吗?小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关键是找出应用题中相等的数量关系)(二)教学例2 (继续演示课件:列方程解应用题例1例2下载)例2、小青买4节五号电池,付出8.5元,找回0.1元。
每节五号电池的价钱是多少元?1、读题,理解题意。
1、某车间要生产电视机1560台,已经生产了8天,每天生产120台,剩下的每天生产150台,还要几天才能完成任务?2、一个服装车间原来做一套服装用布48分米,改用新法裁剪,每套可节约用布3分米,原来计划做3000套服装的布,现在可以多做几套?3、一个养鸡场一月份运出肉鸡13600只,二月份运出的肉鸡是一月份的2倍,三月份运出的比前两个月的总数少800只,三月份运出了多少只?4、计划生产一批零件,王师傅每天生产90个,12天才能完成。
结果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18个,可以提前几天完成?5、4筐西红柿共重80千克,5筐青菜共重125千克。
平均每筐青菜比西红柿重多少千克?6、食堂运来1200千克煤,烧了16天,还剩480千克。
平均每天烧多少千克?7、新村小学430名同学,分乘5辆汽车去农村参观。
前4辆车各坐84人,第5辆车要坐多少人,才能保证全部坐上车?8、学校图书室买来故事书和科技书共1020本,其中故事书有850本,故事书比科技书多多少本?故事书是科技书的多少倍?9、红华服装厂要做一批校服,已经做了12天,平均每天做1450,还差109件,一共要做多少件?10、一个养禽专业户,养鸭890只,养鸡的只数是养鸭的3倍少15只。
那么,这个养禽专业户养鸭和鸡共多少只?11、小华有邮票84张,小荣的邮票比小华多18张,小梅的邮票是小荣的2倍少41张,小梅有邮票多少张?12、厂里有一批化肥,已经装了84袋,每袋60千克,还剩下1860千克。
如果把这批化肥平均分3次运完,每次运多少千克?13、一个修路队,修一条长5600米的公路,已经修了12天,还剩下800米。
平均每天修多少米?修好这条公路一共用多少天?14、一筐桔子连筐重26千克,卖出桔子的一半后,连筐重14千克,桔子和筐各有多少千克?15、动物园的3只大象每天吃1620千克的食物,一只熊猫5天吃食物120千克。
一只大象每天吃的食物比一只熊猫多多少千克?16、某酒店接待一批客人,如果每间客房住2人,只需要36间客房;如果每间客房住3人,可以少用几间客房?17、服装公司计划25天生产1275套校服,前5天生产195套,要在原计划天数内完成任务,以后每天平均要生产多少套?18、电冰箱厂原计划每天生产50台电冰箱可以在预定的时间里完成。
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三步计算应用题教学设计与评析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47-48页例2。
教学目的:认识归一三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特点,理解三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三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分析并理解三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教具准备: 投影、小黑板。
.教学过程:-、复习引入1.滨河公园原来有20条船,每天收入360元,照这样计算,现在有35条船,每天一共收入多少元?①学生自己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②根据学生的回答,重点让学生说出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分几步计算。
2.谈话: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步应用题,第一步要先算出单一量,第二步再算出总量。
这是一道归一应用题,现在老师把复习题里的第三个条件“现在有35条船“改成“现在增加了15条船“,还能用两步解答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老师板书课题,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我们要学到什么知识,学生参与制定学习目标。
[评析:在学生原有知识上探索新知识,既激发学习兴趣,又为新知识作了必要的铺垫。
同时,让学生参与制定学习目标,很有特色。
]二、新课教学1.教学例2。
(1)出示例2滨柯公园原来有20条船,每天收入360元,照这样计算,现在增加了15条船,每天一共收入多少元?(2)出示自学思考题,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学习.① 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② 要求平均每条船每天收入多少?由题里的哪两个条件可以求出?③ 要求现在每天有多少条船?由题里的哪两个条件求出?你怎样理解“现在增加了15条船“这个条件的?④ 要求增加15条船后每天收入多少元,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⑤你会列综合算式吗?怎样对你的解答做出检验?(3)根据学生汇报结果,教师运用投影覆盖片对线段图进行分析,并归纳总结:要求增加15条船后每天一共收入多少元,要算出平均每条船收入多少元和现在一共有多少条船,即:教师板书(1)平均每条船收入多少元?360÷20=18(元)(2)现在一共有多少条船?20+15=35(元)(3)每天一共收入多少元?18x35=630(元)(4)让学生说出检验方法。
数学教案: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1. 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教授学生如何在解决应用问题时运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基本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2.1 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概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计算问题,有些问题可能需要进行多步计算才能得到最终的答案,而有些问题则只需要进行两三步的简单计算就可以得到答案。
在本节课程中,我们将主要讲解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2.2 基础运算符的应用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运算符号,如加、减、乘、除等。
这些运算符号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掌握它们可以方便我们处理各种实际问题。
例如:•一个三角形的底为5米,高为3米,求其面积。
•Tom 买了一本书,花费了35元,如果这本书原价为50元,那么他买书时享受了多少折扣?•在一个长方形田地中,长度为20米,宽度为10米,如果每平方米可耕种的蔬菜种植数为4棵,那么这块田地最多可以种植多少棵蔬菜?这些问题都可以使用基础运算符号进行简单的两三步计算,从而得到最终的答案。
2.3 比例和百分数的应用比例和百分数也是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用到的概念。
在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时,我们常常需要通过比例和百分数进行计算,例如计算折扣率、增长率等。
例如:•某商场正在促销,原价为200元的商品现在打8折,打完折后售价为多少?•某公司去年的销售额为100万元,今年的销售额为120万元,求今年的销售增长率。
•某股票的当前价格为50元,但是你的买入价格是45元,求你当前的盈利率。
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比例和百分数进行计算,掌握它们可以更方便地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2.4 数据分析和统计学的应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例如统计某一地区的人口数量、GDP增长情况等。
这也是数学的一项重要应用。
例如:•某地区的人口数量为1000万,其中男性人口占总人口的52%,求该地区的女性人口数量。
•某年某市的GDP为5000亿元,实现了10%的增长,求增长后该市的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