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城市扩展模式及其动力机制

上海城市扩展模式及其动力机制

上海城市扩展模式及其动力机制
上海城市扩展模式及其动力机制

文章编号:1000-8462(2006)03-0487-05

上海城市扩展模式及其动力机制1

刘曙华,沈玉芳

(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中国上海200062)

摘要:近10余年来,我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鉴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城市化的任务艰巨,面临的矛盾十分复杂,而城市扩展是城市化进程空间行为的直接表现形式。文章把上海作为具体案例,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上海城市扩展在地域空间上的动态过程及其各阶段所表现的特点,做出了四阶段的划分。提出了新上海/一个中心,三个圈层,四个副中心,九个中等城镇0主体发展框架,并对城市扩展的模式、动力机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扩展;空间扩张;动力机制;上海

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识码:A

城市是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因素聚合的产物,对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而言,城市扩展的表现形式可以千差万别。城市作为一个有机体,和人一样有它的幼年期、成长期、稳定期和衰老期,处于不同发展时期的城市在地域空间的扩展上就有明显的差异。目前,我国对城市内部结构和城市群的研究比较多,但对城市扩展过程的研究才刚起步。特别是在文献中,对城市扩展模式很少有明确的概念界定。本文借鉴国内外城市化研究方面的经验,把上海作为研究案例,对上海城市扩展中的模式、动力机制作了一些探讨,以期为城市学研究有所贡献。

城市扩展是指城市中心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人文因素和土地利用、地貌形态等自然因素在地域上的向外推进与扩散。它是建立在城市集聚和规划能力不断提高的基础之上,包括城市服务功能、行政能力、教育娱乐功能、交通等扩展,是城市发展必然结果在空间上的行为和表现。伴随城市的扩展,人口和财富进一步向城市和城市密集区集中,大城市数量急剧增加,出现了超级城市(super city)、巨型城市(sagac-i ty)、城市聚集区(ci ty agglomeration)和大都市带(megalopolis)等新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1]。而城市扩展模式作为描述城市扩展的空间表现形态和规律,也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

1国内外关于城市扩展模式的研究

1.1城市扩展模式研究的相关理论

在城市地理学中,对城市空间结构模型的研究进行得比较早,如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Christaller)和经济学家罗什(Losch)分别于1930年和1940年提出了著名的中心地理论和市场分布模型,该理论或模型以静态局部均衡理论为基础,描述了在市场、交通及运输距离影响下的城市中心地系统或市场空间分布模式。1925年,伯吉斯(Burgess)通过分析不同职业人口的居住区特点及其地域分异行为的规律,创立了同心圆城市土地利用模式。但是,伯吉斯的模式过于理想化和规则化,且其构造的是单一中心模式,忽略了社会属性的影响,特别是没有考虑城市交通对城市扩展产生的作用。作为补充,1939年霍伊特(Hoyt)研究了美国大量城市租金状况之后,提出了城市土地利用的扇形理论[1],对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式作了发展,但其主要缺点是忽视了与其他城市相互作用因素的分析。在此之后,哈里斯(Harris)和厄尔曼(Ullman)在揭示了城市化的复杂性和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后于1945年提出多核心土地利用模式,比较符合城市地域结构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但对城市内部各区之间的职能联系以及城市核心的形成规律及其作用涉及较少[2]。

1.2我国城市扩展模式的案例研究

城市扩展模式和城市扩展的动力机制有关。周一星采用了市对县的扩散潜能强度来度量中心城市对近郊县域的影响,其实质是用全市年工业产值的差额探讨城市扩展的潜能和动力机制的一个侧面,不能用来对中心城市空间模式和地域扩展的阶段进行鉴别和划分。另外,程潞、严重敏等对1980年代中期上海城镇体系形成和发展特点及其空间结构作了初步研究。杨万钟、史家明等则分析了上海的兴起及1980年代末期空间结构的一般演变过程。虞蔚利用了社会区分析方法对上海城市空间结构进行研究,揭示了其非均质增长的特征[3]。但总体而言,我国对城市扩展模式和动力机制的系统研究还不是很多。

2上海城市扩展的演变及其阶段性特征

地理学家诺瑟姆发现,各国城市化发展过程所经历的轨迹可以概括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型曲线。然而,对于城市化进程会形成如此有规律的S型曲线有多种解释,如范登堡提出了/城市发展阶段说0,刘易斯提出了/城市周期发展规律说0,以及/产业结构变动说0和/人口转变说0等其他多种学说[4]。这些学说均表明,在城市扩展进程中,城市扩展的形态特征和内在动力机制都发生着较明显的变化,呈现出鲜明的

第26卷第3期2006年5月经济地理

ECONOMIC GEOGRAPHY

Vol.26,No.3

May,2006

1收稿日期:2005-04-14;修回日期:2005-11-21

演化阶段性。正是由于此原因,加之城市扩展的复杂性,一些学者对城市扩展模型的演化作了不同的阶段划分。我们可以

发现,无论何种划分,在城市扩展的各个发展阶段,都具有不同的动态过程和阶段性特征。一般而言,城市扩展的演化进程可按以下方式进行划分:1多中心阶段:城镇的产生和发展速度相对比较缓慢,各自成独立的分中心状态,城镇规模比较小,城镇等级系统不完整,区域经济以第一产业为主导。o中心集聚阶段: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产生,由于增长速度的不同,差异扩大,核心区域依靠强大的吸引力,在集聚作用下使边缘区域的资金、物资向心流动。?中心扩散阶段: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的等级关系产生了逆转,核心区域的产业、住宅区出现向外推进或转移。随着交通干线的兴建,在边缘区域一些相对优越的地方出现了城镇,城镇等级结构由此产生。?城市发展趋于相对平衡阶段:核心区域的资金、信息、先进技术向外加剧扩散,次级城镇发展加速。同时,通过不同等级城镇之间的传递和影响,次级城镇外又产生了下一级新的发展中心,从而形成功能和结构上相互依赖的城镇体系。鉴于上述演化规律、自然和经济因素和地理因素在城市发展的各个阶段的作用不同,以及不同阶段驱动力的影响也存在差异。上海城市扩展可以作以下四阶段划分,各阶段的特征十分明显。

2.1 第一阶段:古代)))1840年的萌芽阶段

上海地区的成陆经历了多次海陆变迁,是同苏南地区共同形成的一片河口三角洲沉积陆地。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上海地区始终处于中原封建专制统治的外围,社会生产以农业、盐业、渔业为主[5]。此时上海基本上处于自然经济的社会形态,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商品生产和交流受到阻碍。这一时期,上海行政建制也相当缓慢,直到1267年才设置上海镇,隶属于当时的华亭县;到1291年才升级为县,隶属于当时的松江府。清朝时,由于上海的区位等经济地理优势,其社会经济潜能才得到更大的发挥,城镇经济活动日益趋于活跃,部分经济活动有向上海县集聚的倾向。但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城镇经济的发展仍集中在旧城厢内。从当时全国的情况来看,上海在空间形态上只是一个独立的县级镇,规模比较小,体现上海城市形成的初步形态,即为相对独立的中心(图1)。

2.2 第二阶段:1840年)))20世纪中期的近代大都市形成和发展阶段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历史的篇章,也预示着近代中国第一大都市的兴起。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相继辟设和扩展租界,促使上海从封建县城跳跃到近代大都市的发展轨迹当中,从而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在1840)1910年期间,上海城市的扩展过程实际上就是帝国主义租界的不断扩展过程,由于租界区的形成,使得上海城市向北、西沿黄浦江和苏州河渐进推移发展。与此同时,对外贸易的拓展带动了上海的对内贸易、交通运输以及电讯通讯、金融、工业等部门的发展。上海城区的集聚作用日益增强,吸引了边缘和内陆地区的劳动力、资金和资源等聚集到中心城区,在空间形态上呈现集聚型城市化模式。同时,也产生了回流效应,核心区域的城区不断向接近的边缘区域/摊大饼0式扩散生长,使上海城市范围不断扩大,城市扩展主要呈现出沿黄浦江

南北延伸成带状型结构(图1)。此时上海城区的规模还比较

小,小规模的城区具有合理性,密集度高,布局紧凑,可带来节省用地、集聚功能强等优点。

图1 上海市区范围的演变

Fig.1 Evolvement o f the districts of Shanghai

根据杨万钟主编的5经济地理学导论6,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绘制。

2.3 第三阶段:20世纪中期)1990年代初期的急速扩展阶段上海城市扩展和郊区城市化的发展在经过1970年代的停滞期(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和1980年代的发展期后,从郊区城市化的内部机制来看,这一阶段郊区城市化主要是由郊区乡镇企业的发展、城区工业向郊区的扩散和外资三方面共同推进完成的;而进入1990年代后,外资和级差地租已经成为推动郊区工业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把1990年代初期作为划分的截点是合理的。

2.3.1 功能差异明显,新的地域结构逐步形成。在这一阶段,处于核心区域的中心城区由于优越的宏观和微观地理位置和经济环境,在相关政策的扶持下,集聚作用突出,发展十分迅速,它与边缘区域之间存在明显不平衡的地域差异(表1)。正是由于这种原因,1970年代后期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上海的集聚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城市建成区在黄浦江西侧继续向东北、西和南呈同心圆向外推进或手指状飞地于黄浦江西侧,在地域表现形态上表现郊区城市化和飞地型

488

经 济 地 理 26卷

城市化的形式。人口和经济活动向核心区域积聚,上海城区面积不断扩大(表2)。由于市区行政区划的扩大,上海城市形态开始形成以城区为主体、远郊工业区和卫星城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群体组合的城市模式。

表1上海城市空间集聚程度情况

Tab.1Degree of spatial concentration in Shanghai

年份地市区

1984年

市区地区所占比重P%

1993年

市区地区所占比重P%

年末总人口P万人688.11204.857.1948.011294.773.2土地面积P km23406186 5.52057634132.44工业总产值P亿元560.5744.375.412472.82989.882.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P亿元95.86132.472.73488.32624.378.21企业单位数P个4973876456.7489481369965.32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4)、中国统计年鉴(1985)整理。

表2上海各区范围的改变(1983)1984年)

T ab.2Changes to area of the districts in Shanghai(1983)1984)区名原有面积P km2扩大后面积P km2增加面积P km2增加倍数黄浦10.3518.78.350.81

南市1422.588.530.61

徐汇13.5443.5730.3 2.24

长宁12.4728.5616.09 1.29

普陀19.3429.129.780.51

闸北24.3827.75 3.370.14

虹口13.2322.819.580.72

杨浦26.5253.0326.511

卢湾7.517.5100

静安7.577.5700

吴淞48.2350.95 2.720.06

闵行33.0136.87 3.860.12

资料来源:根据上海经济(1983)1984)整理。

2.3.2空间结构由单一中心向多层次中心转化。从1952年到1978年,上海市经济总量扩大了6.5倍,上海也由过去工业、金融、贸易和服务中心等多功能城市逐渐转变为国内最大的工业中心城市,由此也使上海呈现一种集核型的空间结构:微观上以中央商务区为核心,宏观上以中心城为集核,但副中心发展不够充分。这种单一中心格局表现为工业区、居住区围绕CBD或中心城周围蔓延[6]。改革开放后,由于次级核心区域的产生和发展,单一中心的格局有所改观,出现了一些新城、中心镇和小城镇,拓展了中心城区的发展空间,并开始向多层次中心转化。

2.4第四阶段:1990年代)))2020年代的动态平衡阶段

2.4.121世纪上海的战略目标。为贯彻落实中共/十四大0精神,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的经济新飞跃中发挥龙头作用,上海市政府制定了上海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目标:建成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并将逐步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之一和国际航运中心之一。这个目标的实现要求上海在城镇空间结构上不断进行优化和升华。

2.4.2城市扩展转变及其动态平衡。根据以上发展目标可以预测,21世纪初期将是上海城市空间相对均衡的时期,郊区城市化和农村城市化将并存。上海的资金、技术、信息等从市区向边缘区域流动加强,促进各城镇的发展,在加快空间布局和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与上海特大型经济中心相适应的具有规模等级结构的市域城镇体系。在空间形态上逐步摆脱单一核心的中心城区高密度发展格局,从而进入/多中心、多层次、网络化0的城镇体系格局发展的新阶段。鉴于此, 21世纪上海城市空间结构将形成/一个核心,三个圈层,四个副中心,九个中等城镇0,沿若干发展轴线向外扩展的城市总体发展框架。一个核心主要指中央商务区和中心商业区,中央商务区位于浦西的外滩和浦东的小陆家嘴地区,面积约有5km2,中心商业区北抵天目路、老北站附近,西到乌鲁木齐路、万航渡路,南到复兴路、陆家宾路,东到浦东的陆家嘴地区,面积大约30k m2[7]。三个圈层主要指内环线、外环线、远郊环线划分的区域。四个市级副中心指花木、真如地区、徐家汇、江湾)))五角场。九个新城为宝山、嘉定、松江、金山、闵行、惠南、青浦、南桥、城桥、空港新城和海港新城。

2.4.3中心城区外多核、多轴城镇分布的形成。为了研究上海市区与边缘城镇的空间结构,需要分析边缘城镇与中心城区的距离以及城镇空间发展的状况,以便更好地了解上海城市未来扩展模式、方向和相关的动力机制。

在上海的城镇体系中,以三个圈层为界线,城镇可以分为三类:1内环线以外、外环线以内的圈层:包含着浦东新区、闵行区的一部分和宝山区的大部分,面积约为620k m2,散布着花木、金桥、张江、北蔡、虹桥等中小城镇。这些城镇受中心城区影响大,处于卫星城镇的范围,规模不大,以大量舒解中心城区人口、土地和工业压力为主要职能。o外环线以外、远郊环线以内的圈层:主要是贴近中心城边缘发展的城镇,即宝山、闵行、青浦、松江、惠南、南桥等新城和莘庄、城桥、周浦、安亭等二级城镇。本圈层处在中心城的边界,城镇密度较大,从中心城获得的信息、资金和技术都要高于外围城镇。这些城镇由于城区扩展仍在不断的生长中,又因为它们与中心城的距离小,当中心城向外扩展所体现的郊区城市化加强时,最终可能被中心城市所吞并而成为中心城市的亚中心或副中心。?远郊环线以外的圈层:有城桥、嘉定、金山卫等新城和月浦、张堰、堡镇等二级城镇,离中心城的距离均在30km以上。这里尤其要关注崇明岛,目前还没有轨道交通与市区相连,城镇发展也不充分。但是,上海市政府规划把它打造成为生态岛,随着长江口综合治理以及上海)崇明)启东过江通道工程的建设以及2007年将建的通沪铁路,它在长三角地区的联动发展中的作用更加明显,其拥有的潜在资源和潜力将得到全面开发和释放。21世纪崇明岛开发前景将十分广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在城桥至堡镇之间将形成20)30万人的中等城市[7]。

综合而言,从上海城市空间结构来观察,在21世纪初上海将形成/中心城)新城)中心镇)集镇)中心村0组成的多层次结构体系以及由沿海发展轴、沪宁发展轴、沪杭发展轴和市域各等级城镇等组成的/多核、多轴、多面0空间布局结构,在空间形态上呈现出典型的/多心、开敞0的圈层结构的格局。

489

3期刘曙华,沈玉芳:上海城市扩展模式及其动力机制

3上海城市扩展的动力学机制分析

1980年代末,许学强等认为沿海开放地区城市化的动力主要有计划经济体制、乡镇企业和外向型经济[8]。但就上海城市扩展的动力机制而言,与它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历史观点来看,上海城市扩展的动力机制呈现多样性,不同的动力机制在上海城市扩展不同阶段的作用大小和形式不尽一致,这也是导致上述城市扩展模式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特征的原因。

3.1农业的发展

在第一阶段,农业发展的快慢对上海城市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农业可为城市人口提供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为城市工业提供原材料,为城市提供资金原始积累,为城市发展提供大量劳动力资源,可以认为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城市化进程的本身,就是变落后的乡村和自然经济为先进的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历史过程[4]。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城市总是首先在那些农业分工比较完善、农村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发展起来的主要原因。在上海城市扩展的第一阶段,农业发展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在一定程度上,正是由于农业的发展,才有了上海单中心城镇布局的初步形态。

3.2工业的扩展、迁移与住宅区的兴建

长期以来,上海城市格局基本呈现出居住区外面建工厂)))工厂外面建居住区)))居住区外面再建工厂的状态,工业企业与居住区交错分布。近代工业的兴起是上海从市镇发展成为现代大都市的转折点。解放后工业活动的扩展更为急速膨胀,从而影响了上海城市向外扩展的合理性和有序性。1980年代以后的情况是,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管理因素和政策因素等对上海各区的影响不同,现代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进一步扩展性发展,同时产生了城市居民和居住区位的变化。产业也出现了分散现象,而居住区位则/郊区化0或/逆城市化0,如上海1970年代在杭州湾畔发展了金山;1980年代在长江之滨建成了宝钢;1990年代开始在浦东建设新区;1990年代后半期在金山、漕泾和胡桥沿杭州湾地区建成了上海化学工业基地,还有现在正在打造/汽车嘉定0、/航天闵行0、/精钢宝山0等,这些城镇和产业区大部分发展成了中心城外围的卫星城或卫星镇。而上海目前正在加紧规划1中心城、9个新城、60个左右新市镇、600个左右中心村的/19660城镇新体系建设将更为城镇的系统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3.3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的格局和成本是影响城市经济活动空间集聚或扩散的主导因素。在城市的核心区和边缘区已经形成,并且具有现代化交通和通讯设施的条件下,交通运输与经济活动的地域聚散更加密切相关。1交通运输可以使城市的规模和布局形态发生变化,在上海城市扩展的第二、三阶段,中心城区向外扩展是沿着主导交通干线发展的,而经济联系密切和功能互补的城镇群也是沿着主要交通走廊布置。o城市交通布局的格局引导城市空间结构发展和变化的方向,以主要的进城轨道引入了新的城镇,使各城镇之间相互联系,同时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区域与居住区之间可以通过客运轨道交通线链接为一体。

3.4级差地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建立,级差地租对上海城市扩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根据阿朗索提出的级差地租)))空间竞争理论,城市土地级差收益的存在必然会吸引各类空间经济要素的向心集聚。中心城区是城市基础设施最完备、社会服务最完善和交通条件最便利的地区,也是土地价值最高的区域,随着离城市中心城区距离的增加,土地价值逐渐降低,城区用地成本比郊区高得多。在上海城市扩展的第三阶段与第四阶段,土地批租成本差异相当大,尤其在第四阶段,作用更为明显(表3)。

表3上海土地批租情况对比(1988)1994年)

T ab.3Com parison of the land annotation in Shang ha i(1988)1984)项目名称单位1988)1991199219931994

土地块数幅132********土地面积km29.8119.8349.3313.04

土地出让金亿美元0.8526.617.935.9

亿元人民币12.1 2.542.232.4

土地分布浦西市区810692160

浦东新区4296524

郊区县16694261

资料来源:根据上海经济年鉴(1992)1995)整理。

而根据上海市房屋土地局公布的土地价格资料,城区工业用地成本平均要比郊区高出5倍以上。在级差地租收益的驱动下,产业配置和居民居住区布局产生排异现象,使市中心占地面积大的重型工业、单位土地面积产出低的传统工业以及不能向立体方向发展的工业部门的土地置换压力空前增加,从而出现向市郊区迁移的倾向。1991)1997年据黄埔、南市、卢湾、徐江、长宁、静安、虹口、杨浦、普陀、闸北等10个区统计,工业用地总面积由40.22km2减少到34.02k m2[9]。工业向外迁移带动了上海整个产业结构的加速调整和城市形态的结构性变动。

3.5外资利用和技术引进

鸦片战争前,上海不存在外资利用和技术引进现象。从上海城市发展的第二阶段开始,外资开始流进上海地区,就其属性而言,这是帝国主义带有殖民性质的资本输出,但在一定程度上为上海城市发展特别是现代大都市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在第三、四阶段,外资对上海城市发展的作用更为明显(表4)。

表4上海外资利用和技术引进情况的比较

Tab.4C omparison of the utilization of capital

and absorption of technology

名称单位1982198519941995

利用外资

签订合同项目项3312140503334

签订合同金额亿美元0.497.7118.34125.9

引进技术

签订合同项目项20816561502

签订合同金额亿美元 2.6411.71 5.5

资料来源:根据上海经济(1983)1984),上海经济年鉴(1995)整理。

在新时期,外资的引进和利用完全是在自主开放条件下形成的。外资的积极利用大大促进了上海城市的繁荣和现代化进程,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核心)边缘结构的淡化和相对均衡状态的形成,也提高了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使人开始追求居住环境的质量,纷纷从核心区迁往边缘郊区。而科学技术一方面促进了农业在技术和经济生活方面的巨大变

490经济地理26卷

革以及产业的更新和升级,会对边缘区城镇的形成产生强烈影响;另一方面加快了交通技术和工具的突破性发展,为城区与郊区之间的联系的进一步加强和城市人口向边缘区的扩散提供动力。

4 结语

目前城市空间特征研究已成为国际上城市地理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上海形成的单核心)边缘结构模式是

中国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中的一个代表模式。它的发展经历了多中心阶段、中心集聚阶段、中心扩散阶段和城市发展动态平衡阶段的转折历程。主要驱动力在不同阶段作用强度差异而不断变化,各阶段扩散(或集聚)特点、方向和速度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4.1 城市扩展有待以中心城区为塔尖的金字塔等级结构的完善

在缺乏有效控制的情况下,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城市发展客观规律因素造成中心城区越来越膨胀,导致近郊区发展起来的新建居住区、工业区与中心城相连,形成/摊大饼0扩展。郊区新建城镇规模小,经济实力比较弱,功能配置不齐全,且一般的二级城镇规模相比更为偏小,聚核能力小,反磁力中心作用弱小,布局结构有待改观,在城区扩展中应该从目前的/摊大饼0转变为/蒸馒头0的发展方式。由于城市外部扩展形态受来自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调整以及交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估计今后相当长的时间,上海城市空间扩展将出现内涵发展与外延扩展相结合的局面。通过内部集约化重组和与外部空间结构的整合,整个城市空间结构将日趋合理化。4.2 圈层式扩展反映了上海不同时期城市扩展的轨迹

上海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和社会共同发展的核心区,担负

着调配该地区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社会资源,引领其它城市一道参与国际竞争的重任。目前形成的圈层结构在新的驱动力作用下(如现代服务功能的增强)会向新的空间寻找发展空间(如形成上海大都市圈或长三角高密度城市群)。可见,对城市空间扩展进行全方位、多要素、多视角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全面理解和把握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规律,因地制宜,尽早调整城市发展战略,推动扩展范式在观念、规则及操作层面上的新进程。

参考文献:

[1] 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1997.77-82.

[2] 陈干,闾国年,王红.模型的发展及其存在问题[J ].经济地理,

2000,20(5):59-62.

[3] 顾朝林,甄峰,张京祥.集聚与扩散)))城市空间结构新论

[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2-16.

[4] 贺琼,朱杰堂.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及其规律研究[J].郑州航

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3,3(1):77-80.

[5] 陈友华,赵民.城市规划概论[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

版社,2000.470-480.

[6] 房国坤,姚士谋,李昌峰,等.上海市空间扩展与环境演化的若干

问题[J].人文地理,2000,15(6):17-20.

[7] 杨万钟.21世纪上海产业布局模型[J].地理学报,1997,52(2):

104-113.

[8] 许学强,胡华颍.对外开发加速珠江三角洲市镇发展[J].地理学

报,1988,42(3):201-202.

[9] 上海市统计局.上海统计年鉴200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0.

A PROBE INTO THE URBAN S PRAWL MODEL AND

ITS DRIVE MECHANISM IN SHANGHAI

LIU Shu-hua,SHEN Yu-fang

(The Yangtze Basin Development Institu te,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62,Chi na)

Abstract :In the nearly past ten years,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in our country,China has already entered a steady developing stage of urbanization;the direct spatial conduct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s spatial expansion in the ci ty.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patial dy -namic procedure of urban sprawl,characters of each stage and its i nherent drive mechanisms in Shanghai,the paper chooses its urban sprawl as case study,and four different stages are divided.Furthermore,it concludes,Shanghai would take on new basic frame /one core,three rings,four sub-cores and nine-middle-towns 0.The paper discusses the spatial expansion model,its drive mechanism and existing prob -lems in the urban sprawl.

Key words :urban sprawl;spatial expansion;dri ve mechanism;Shanghai

作者简介:刘曙华(1980))男,湖南益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投资环境与产业布局。

491

3期 刘曙华,沈玉芳:上海城市扩展模式及其动力机制

上海市为什么要提“城市更新”

上海市:为什么要提“城市更新” 新闻背景:《上海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将在5月正式实施。以往,人们听到较多的是“城市规划”,很少听到“城市更新”。什么是城市更新?巴黎、奥斯陆等西方城市更新的实践中有哪些值得我国尤其是上海借鉴之处?城市更新与“大拆大建”又有何不同? 无论是新区建设还是旧区更新,其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需求。当城市处于生长期,新区建设是满足空间需求的主要方式;当城市进入成熟期,旧区更新则成为满足空间需求的主要方式。二战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经历城市更新;20世纪70年代以来,城市更新成为西方大城市空间发展的主要方式。在此过程中,主要体现出几方面特点: 1、注重物质环境改造和地区功能转型的有机结合。 滨水地区往往是西方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滨水地区是工业时代的重要产业区位,但在后工业化进程中,滨水地区的航运功能日趋萎缩,码头、仓库和工厂也逐渐衰败。通过城市更新,昔日破败荒芜的滨水地区逐渐转变为居住—工作—休闲一体化的后工业化场所,重新受到居住者、投资者和旅游者青睐,有效提升了所在城市的国际竞争力。 例如,伦敦码头区的主要经验是,植入新兴产业,实现地区功能转型;保存和利用工业建筑遗产,形成富有特色的后工业化景观;确保滨水开放空间的公共属性,塑造宜人的公共活动场所;强调混合用途模式,居住—工作—休闲融为一体;加强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与城市其他地区形成便捷联系。又如,奥斯陆的“峡湾之城”也是世界知名的滨水区更新案例。南部滨海地区曾是传统码头区和工业区。如今,“峡湾之城”已经成为颇有影响力的文化走廊,除奥斯陆的四个主要文化设施——国家艺术馆、当代艺术博物馆、装饰艺术与设计博物馆和国家建筑博物馆从内城迁至此地,还新建了国家歌剧院、蒙克(挪威艺术家)博物馆、图书馆、水族馆和一些私人博物馆。这些大型文化项目塑造了滨海地区的文化品牌,使之成为城市功能转型的重要载体,对提升奥斯陆的全球城市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2、注重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城市旧区尽管物质环境日趋衰败,但往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如何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使之成为地区复兴的独特资源,是城市更新中要着重思考的内容。 例如,巴黎作为世界文化之都,是城市更新注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成功案例。巴黎的马莱地区曾经富有特色和充满生机,但在19世纪末开始陷入持续衰败的境地。1964年编制的历史文化保护和价值再现规划,使这里恢复街区肌理、空间形态和景观风貌的历史价值,建立与地区历史遗产相结合的文化体验和特色商业,形成丰富宜人的公共空间和步行网络。此外,马莱地区曾经是巴黎的手工业中心,包括珠宝、钟表、高级时装和艺术花卉商店。城市更新高度重视这些传统经济活动的重要意义,鼓励传统产业活动继续留存。许多历史保护建筑被改造成为重要的文化设施,包括毕加索美术馆、欧洲摄影师之家、瑞典文化中心、法国国家历史档案馆和博物馆等,加上附近的蓬皮杜国家文化和艺术中心,形成巴黎文化活动的集聚地,文化体验和休闲旅游已经成为马莱地区复兴的主要动力。 3、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体现包容性发展。 不断衰败的城市旧区也是社会弱势群体的栖息地,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体现包容性发展的理念,是西方城市更新中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随着物质环境的不断改善,通常会出现外来的中高收入阶层取代当地低收入阶层的“绅士化”现象,改善当地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成为公共政策的关注焦点。例如,在伦敦码头区的城市再生中,相当部分的公共投资用于当地社区发展,包括建设和修缮社会住宅,提供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当地居民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力。再比如,巴黎市政府将马莱的部分街区划为社会住宅区,通过政府补贴、低息贷款和减税的方式,鼓励中下收入阶层能够继续生活在城市中心地区,尽可能维护社会结构的

144.城市更新改造中的问题浅析——以虹口区202号地块为例

城市更新改造中的问题浅析 ——以虹口区202号地块为例 袁鹏洲,王昕宇 摘要:城市更新改造是现下业已较为充分发展的一线、二线城市开发建设的主要方式。城市更新改造的最大特征是破旧立新。同一城市的不同地块进行城市更新改造的推动机制各有特点,又基本相同。城市街区改造的意义主要在于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在于促进城市健康发展,提升城市能级。在上述目的达成的同时,不可避免的涉及众多群体的利益,在城市内部发生了政府、开发商、城市居民及其他相关人群之间的资本、资源的再分配。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准确把握城市街区更新改造的时机是城市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以虹口区202号地块为案例,就城市街区更新改造中的更新时机、利益分配等几方面的问题进行简要解析。 关键词:城市更新改造时机研判利益分配社会影响 0.前言 城市建设分为城市外围新增建设用地的初次开发和城市内部建成环境的再开发,在城市由稚嫩到成熟的发展历程中,城市中进行初次开发的土地越来越少,进行城市更新改造的土地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城市的中心区域。在更新改造的过程中可能或必然发生城市土地使用性质的转变、地块人口重新布局、城市空间业态的变迁。由于城市更新牵涉众多利益相关群体和复杂的城市建成环境,因此在土地再开发过程中问题复杂。上海是得到充分发展的现代化都市,在未来上海中心城区的建设中,更多的是城市的更新改造。 图2 虹口区202号地块卫星影像图资料来源:笔者绘制图3 202号原控规图则土地使用规划资料来源:笔者提供 图1 虹口区202号地块区位图资料来源:笔者绘制

虹口区202号地块位于海宁路、吴淞路交叉口西南方向,北至海宁路,南至昆山路,西至乍浦路,东至吴淞路。其地理区位优越,临近苏州河和黄浦江,南眺陆家嘴中央核心区。但现状中该地块除海宁路一侧进行了再开发外,其余地块多为上海特色的里弄住宅、沿街餐饮商业。虹口区的开发建设进程中,202号地块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城市更新改造,其必然性是由于城市开发的经济特征所决定的。其范围内的建筑物价值和地块潜在的土地价值相对差距过大,该地段内的里弄住宅和少量的沿街餐饮商业是对地块土地价值的潜在浪费。 1.城市街区更新的时机把握 城市更新的时机主要决定于城市开发的经济考虑和社会考虑。更新的经济动力来源于土地价值的挖掘和利用。个人观点是更新的价值中,公平正义的一面是激发城市经济活力,提升城市的产业能级,创造就业;除此之外的经济利益多为政府、开发商、原住居民等获取,正义或非正义。社会考虑多是对于地块开发状况的社会认可度,与周边环境的融合程度。最佳的时机是追求各方面利益最大化的时机,是追求社会负面影响——即外部成本最小化的时机。 1.1更新中土地使用性质变更对更新时机的影响 判断城市更新的价值时段关键在于掌握城市地块的土地价值、建筑物价值的相对变动。同一地块,进行商业办公性质的开发所获得的土地价值明显高于进行居住性质的城市更新所获得的土地价值,所以二者应该区别对待,在城市更新时机选择上也应有所不同。由于虹口区202号地块优越的地理区位,其商业办公开发的土地价值量已经远远超出其建筑价值量,但对其进行居住性质的城市更新可能时机尚早。这可以从其现状地块建筑价值统计数据中得到结论。 表1虹口区202号地块建筑信息统计列表 资料来源:根据实地调研结果汇总 按照虹口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对该地块进行商业、居住更新时,以虹口区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土地出让成交楼面价分别计算,其土地价值总量为:

上海城市交通发展的回顾和展望

上海城市交通发展的回顾和展望 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龚汇汇 一、前言 城市交通是城市的命脉,是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在上海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进程中,始终发挥着基础和先导的作用。它不仅是衡量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重要谈话以来,上海以建设“一个龙头,三个中心”为目标,抓住机遇,不断增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上海交通步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历史旧欠基本还清,客货运输稳步增长,服务供应水平不断提高,为交通行业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迈入新世纪的上海城市交通,将紧紧围绕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的战略目标,以中国加入WTO为契机,着眼于服从、服务于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增强,支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亚太国际航空枢纽的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出行和现代物流的需要。城市交通要实施超常规发展,并融入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之中,增强对内、对外的辐射和集聚能力,全面提高上海交通行业的能级水平和综合能力,建立“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环境协和”的枢纽性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和综合物流系统。 二、交通发展回顾 九十年代以来,上海城市交通的建设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1.对外交通设施能级增强 上海港吞吐量已突破2亿吨,成为世界第三国际大港,集装箱吞吐量超过560万箱,跃升为世界第6位,为形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奠定了基础。 上海已组成以浦东机场为主,虹桥机场为辅的“一主一辅、一市两场”格局的国际航空港,年旅客吞吐量1768 万人次,货邮量88万吨,争取成为亚太地区国际航空枢纽港。 上海站作为全国十大铁路枢纽之一,沪杭铁路复线全线修通,上海南站(临时站)已开通使用,列车日平行通过能力提高到180对。铁路承担着本市最大份额的省际旅客流通量。 全市公路总长度4253公里,郊区建成了一批快速道路和连接长江三角洲城市的沪宁、沪杭高速公路,加速公路网络的形成,打通了上海通往内陆的快速陆上运输通道,扩展了集装箱公路运输的腹地。 全市对外交通货物运输总量达2.8亿吨,货运营业车辆12万余辆,48.3万车吨。长途客运营业车辆3万余辆,近30万客位,旅客发送量达1200多万人次。 上海内河正在组构高等级航道网络,与江、浙两省和京杭大运河相连,内河港口吞吐量8800万吨,年货运量1.39亿吨。

苏州城市化进程及其动力机制分析

1 苏州城市化进程及其动力机制分析 摘要:苏州是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同时也是社会差距最小的城市之一,本文通过分析苏州城市化的各个过程总结出来政府政策、工业化、要素集聚、外资和信息化等因素在其中的作用,由近及远、以小见大。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动力机制 城市化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和经济现象,是指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一个社会历史进程。而我国学者主要从三个层面加以界定,可具体表述为;( 1 )城市化的特征是农村人口比重相对减少,城市人口比重相对增加,第一产业的人口相对减少,第二、三产业的人口相对增加的过程,( 2 )城市化的内容包括人口地域结构、产业结构、生活方式等的城市化;( 3 )城市化的实质是人口经济活动和生活方式的非农化过程。作为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与标志之一,城市化对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不容忽视。苏州地处长三角核心腹地,是中国城市化最早开始的地区之一,也是如今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根据2011年苏州市的统计数据城镇化率已超过百分之七十。 表1. 年份人均GDP(元)GDP(亿元)城市化率(%)三产结构2001 30000 1760 54.2 5.3:56.7:38 2002 35700 2080 58.1 4.4:58.2:37.4

2003 46793 2802 62.3 2.8:63.1:34.1 2004 56992 3450 63.3 2.2:65.7:32.1 2005 66826 4026.52 65.4 2.0:66.8:31.2 2006 78308 4820.26 66.5 1.9:65.4:32.7 2007 91346 5700 67.3 1.7:63.7:34.6 2008 106412 6701.3 67.8 1.6:62:36.4 2009 116850 7400 68.7 1.8:58.8:39.4 1.城市化进程分析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近30年中,城市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十分缓慢,甚至出现过逆城市化现象,苏州城市化重新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是从改革开放以后开始的,洪银兴陈雯把江苏城市化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城镇化;二是城镇城市化;三是城市现代化[1]。本文根据其定义将苏州的城市化进程划分为了三个时间段。 第一阶段,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发展时期。八十年代初,在农村联产承包制推行和乡镇工业兴起的双重作用下,苏州出现了农村劳力大规模转移的高潮,120余万农民进厂进镇。乡镇工业产值成为全市工业总产值“半壁江山”,小城镇也随之迅速扩张。但由于建设资金缺乏,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阶段,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大建设时期。九十年代初,苏州开放型经济取得突破性进展,“东园西区、一体两翼”的城市新格局形成,标志着苏州进入了城市现代化的新阶段。大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来人口进入中心城市和小城镇,改善投资环境成为共识,竞相进行老

20150206上海市城市更新规划实施办法

上海市城市更新规划实施办法 (试行) (讨论稿) 目录 第一条 (目的) (1) 第二条 (定义和适用范围) (1) 第三条 (工作制度) (1) 第四条 (管理职责) (1) 第五条 (组织实施机构) (2) 第六条 (区域评估) (2) 第七条 (实施方案) (2) 第八条 (规划政策) (3) 第九条 (土地政策) (4) 第十条 (实施管理) (5) 第十一条 (公众参与) (5) 第十二条 (附则) (5) 附:上海市城市更新规划技术要求(试行)

第一条(目的) 为深化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有效调动政府、市场、社会等多方资源,优化城市功能、完善公共设施,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城市环境、完善基础设施,激发城市发展活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有序推进城市更新,促进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协调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义和适用范围) 本办法所称城市更新,是指为优化城市功能、完善公共设施,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城市环境、完善基础设施等而进行的各类建设活动。 本办法适用于在本市中心城、新城、新市镇已基本建成区域中认定的城市更新地区,已纳入土地征收范围的旧城改造、工业转型、城中村改造地区,应当按其它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工作制度) 城市更新实行区域评估和实施方案相结合的工作制度,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方参与、利益共享的原则,依法合规地推进实施。 第四条(管理职责) 市规划土地管理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全市城市更新工作,依法制定规划和土地政策以及相关技术规范,指导、管理、监督区、县开展城市更新工作。 市政府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在职责范围内,依法制定有关城市更新的配套政策和标准,依法履行相应的指导、管理和监督职责。

上海城市更新实施细则(试行)

附件1 上海市城市更新规划土地实施细则(试行)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实施《上海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范本市城市更新活动,建立科学、有序的城市更新实施机制,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工作原则) 城市更新应当坚持以下原则: 规划引领,有序推进。落实区域评估、整体更新的要求,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依法推进试点,实现动态、可持续的有机更新。 注重品质,公共优先。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都市活力,提升城市品质和功能,优先保障公共要素,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城市魅力。 多方参与,共建共享。搭建实施平台,创新规划土地政策,使多元主体、社会公众、多领域专业人士共同参与,实现多方共赢。 第三条(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 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组成,负责领导全市城市更新工作,对全市城市更新工作涉及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规划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工作机制,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工作,完善配套政策。 第四条(市规划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职责) 市规划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办法》及本细则的规定负责城市更新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制定技术规范、管理规程,组织、协调和监督全市的城市更新工作,指导城

市更新的实施,开展城市更新政策的宣传工作。 第五条(区县人民政府的职责) 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办法》及本细则的规定,负责本辖区内的城市更新工作,包括制定城市更新区域评估报告和实施计划;指定相应部门作为专门的组织实施机构,协调本辖区内的城市更新工作;定期评估城市更新项目的实施情况,督促更新项目依法合规并按计划落实。 第二章城市更新区域评估 第六条(区域评估的工作要求) 区县规划和土地管理部门应会同区县相关部门、街道办事处或镇政府组织开展区域评估,确定地区更新需求,进行地区公共要素评估,划定城市更新单元(以下简称“更新单元”),明确适用更新政策的范围和要求,形成区域评估报告报审稿。 第七条(区域评估的工作规程) 区域评估工作包括基础准备、编制区域评估报告、审批三个阶段。 (一)基础准备:区县规划和土地管理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和规划编制单位,启动开展区域评估工作,依据上位规划,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基础,研究区域发展背景和趋势,确定评估范围、完成资料整理和汇总工作。 (二)编制区域评估报告:区县规划和土地管理部门组织意见征询,就评估区域的发展需求、公共要素建设需求等,征询各方意见,形成区域评估报告初稿。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当就区域评估报告初稿出具意见,编制单位据此完善区域评估报告,形成报审稿。 (三)审批:由区县规划和土地管理部门将区域评估报告报审稿报区县人民政府,经区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由区县人民政府批准并送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2040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纲要概要 编者按:创新、生态、人文!响应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展望2040年,上海将成为一座怎样的城市?目前正在编制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已经形成了一些初步设想。下面我们节选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纲要概要》的部分内容为您一一展现。 上海: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 Striving for the Excellent Global City 城市愿景:上海: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一座创新之城、生态之城、人文之城。城市性质:在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的基础上,到2040年将上海建设成为综合性的全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 1、城市目标 The Primary Objective 1.1更具竞争力:一座繁荣创新之城GlobalCompetitiveness: a City of Prosperity and Innovation 以建设国际经济、金融中心为支撑,以建设国际贸易、航运中心为基础,以建设自由贸易区为契机,提升上海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的能力和影响力,建立上海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领先地位。 进一步提升上海作为国际门户和国家交通枢纽的功能,强化综合交通的服务能力,提高对内对外两个扇面的辐射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上海在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的支点作用,更好地促进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 聚焦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集聚创新资源,吸引创新人才,建立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使上海成为全球创新网络中的重要枢纽和主要科技策源地之一,并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城市的全面创新。 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生活、出行、交流交往模式,促进城市生活的信息化、产业发展的智能化和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建设高效互联的智慧城市。 打造新型产业体系和良好创新体系,充分发掘传统行业、创新经济的增长潜力,实现经济多样化发展,提供多元化的就业机会,建设适合各类人才成长创业的宜业城市。

城市更新模式思考

旧城更新模式思考 ——贵州、成都考察总结 近期我院旧改项目较多,为了更好的为各地城市建设服务,在院长的带领下,我们考察了贵州、成都的诸多旧改项目。这里结合本次考察,在诸多已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谈谈本人对旧改问题的认识。 一、国内旧城更新的现状、模式及问题 城市更新(Urban Renewal)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重大城市发展课题。它是在科学预见的基础上解决城市发展的根本矛盾的手段,即将老化的市区予以有效地改善,使其成为现代化的都市本质。城市更新绝非只是简单的拆“旧”建“新”,也不是一种“心血来潮”的短期行为,而是一个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新陈代谢”,是一个长期、持久、永不间断的过程。它包含着保护、修复、改造、更新、新建等多项内容,并且常常综合在一起。 (一)旧城更新的目标 一般而言,旧城更新的目标包括:1)提高城镇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和居住水平; 2)改善和美化城市容貌;3)满足城市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迅速发展第三产业需要;4)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5)保护历史文化环境;6)完善社区结构等。目的是通过城市更新的途径,使旧城从城市功能、布局、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上进行调整,旧城的整体机能得以改善和提高,保证正常运转以适应国民经济和城市建设发展的要求,给城市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真正理解和做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与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说,旧城更新的目标应该是提高旧城的整体机能、综合实力和吸引力,提高整个城市的现代化水平。 (二)旧城更新的模式 城市更新方式一般可分为重建、整建及保护三种模式。 1、重建:即破坏原有结构的基础并建立新的城市规划布局,对于质量低劣者可根据其不同规模进行“再开发”,让其作合理的使用。这种方式最为激进,

城市化机制

城市化机制

城市地理学作业一 城市化机制的探讨 ——中国城市化内在机制与城市化发展规律 姓名:亢姝 学号:1012093073

班级:城市规划1002 指导老师:李涯丽 城市化机制的探讨 机制——本义是指机械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生物学和医学借用来指有机体内部各个部分的工作方式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现泛指事物的组织及其运行变化规律。 一、中国城市化的内在机制 城市化的引力机制包括效益引力机制和社会引力机制。 其中效益引力机制是城市化过程中最为基本的动力机制。 马克思一直把物质利益看作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因,如果离开对人类活动的比较效益的分析,就很难令人信服地说明城市化的根

本动因。从人的活动动机上去挖掘城市化的根源和形成机制,此种方法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基本方法。只有从这一方法入手,才能找出和发现城市化最深层的秘密正确说明城市化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 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 在国外,英国——依靠其军事、政治力量、现代交通工具,而日本则靠贸易发展;在中国,粮食基本自给,耕地数量,农业技术进步,粮食产量(现状)耕地减少: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政策,城镇、交通建设、农民建房等。逐渐的,农村是城市规模扩大、数量增加的劳动力来源地,城市化本身就包含着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

口的过程。只有当农业生产发展到能将部分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流入城市Ⅱ、Ⅲ产业的行列中来,城市化才能发展。 经济增长与城市化 随着资本主义现代工业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一大批农业劳动人口从农村转人城市工业部门。到年解放前夕,中国已拥有一支几百万人的产业大军,城市化程度已达到。解放以后,由于“左”的干扰,中国城市化进程出现几起几落的局面,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进程才随着经济的复苏和发展,逐渐进人正常发展轨道,到年底,我国城市化水平已达到左右。认真研究一下这段城市化的历史,我们就可以发现,比较效益机制在吸引农业劳动人口向城市流动、向第二、三产业流动中起了多么大的作用。从投人产出效益比较

上海地区城市更新实施办法

上海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 第一条(目的) 为适应城市资源环境紧约束下内涵增长、创新发展的要求,进一步节约集约利用存量土地,实现提升城市功能、激发都市活力、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城市魅力的目的,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义和适用范围) 本办法所称城市更新,主要是指对本市建成区城市空间形态和功能进行可持续改善的建设活动,重点包括: (一)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城市活力,促进创新发展;(二)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三)加强历史风貌保护,彰显人文底蕴,提升城市魅力;(四)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绿色建筑和生态街区建设;(五)完善慢行系统,方便市民生活和低碳出行;(六)增加公共开放空间,促进市民交往; (七)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安全,保障市民安居乐业;(八)市政府认定的其它城市更新情形。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建成区中按照市政府规定程序认定的城市更新地区。已经市政府认定的旧区改造、工业用地转型、城中村改造的地区,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工作原则) 城市更新工作,遵循“规划引领、有序推进,注重品质、公共优先,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原则。 第四条(城市更新要求) 城市更新应当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都市活力,注重区域统筹,调动社会主体的积极性,推动地区功能发展和公共服务完善,实现协调、可持续的有机更新。 第五条(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 由市政府及市相关管理部门组成市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全市城市更新工作,对全市城市更新工作涉及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市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规划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城市更新协调推进工作。 第六条(市级管理部门职责) 市规划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协调全市城市更新的日常管理工作,依法制定城市更新规划土地实施细则,编制相关技术和管理规范,推进城市更新的实施。 市相关管理部门依法制定相关专业标准和配套政策,履行相应的指导、管理和监督职责。

对城市更新模式的探讨

关键词:城市更新、旧城改造、旧城改造模式、旧城改造存在的问题 所谓“城市更新”是指对特定城市建成区内(包括旧工业区、旧商业区、旧住宅区、城中村及旧屋村等),根据城市规划和规定程序进行综合整治、功能改变或者拆除重建的三类更新活动。城市更新不再沿用城中村改造、旧村改造、旧城改造等表述,而采用了更具综合性、更注重城市品质和内涵提升的新概念。 作为人类定居和繁衍生息的地方,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类寄托梦想和希望之所。快速的城市化,使城市渐渐出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诸多问题,如生态环境的恶劣,城市热岛、工业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城市区别城市的特性在慢慢消失,城市建筑趋于单一,城市风格趋于雷同;城市化使得土地资源变得稀缺,城市有土地功能不能满足城市未来发展的需求,城市处于不断的扩张中,城市人口不断膨胀。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与不断升级的功能需求,对现代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许多的要求,旧城改造便顺势而生。旧城改造既是城市局部更新的过程也是个城市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其全部物质经济社会环境的过程。旧城改造历来是城市建设中最复杂、涉及面最广的一项社会工程,是涉及到政府、社会、经济和公众等方方面面的综合性工作,面临着许多矛盾和挑战。 旧城改造存在的问题 旧城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五个: (一)市场化旧城改造的运作模式。市场化的旧城改造运作模式给公益性的旧城改造项目加入了不少开发商自身的意愿,并不能够完全代表城市居民的利益,不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二)单一的旧城改造开发模式。每一个旧城改造项目都有着其不同的特点,需要我们因地制宜地对旧城改造项目进行开发,因而需要选择不同的开发模式,开发模式的单一只能造成旧城改造项目个个都趋于雷同。 (三)资金成为旧城改造的瓶颈,严重阻碍着旧城改造项目的实施。旧城改造项目开发时间跨度大,涉及人员多,从而需要的资金额也非常的庞大,改造过程中的资金问题一直很突出。 (四)指导着整个旧城改造工程实施的旧城改造制度还不够完善,旧城改造的许多操作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

上海田子坊城市更新

没有开发商的城市更新 2014级学历1班 谢 鑫 2014年11月 田子坊的软改造再生模式

“田子方”原本是《庄子》中一位画家的名字,黄永玉取其谐音称为田子坊

01 概况 区位 1000m [地址 ]田子坊位于上海黄浦区泰康路,是由上海特有的石库门建筑群改建后形成的创意产业聚集区, 也是不少艺术家的创意工作基地,与新天地直线距离相距仅1000m ,被称为“新天地第二”。 [区别]田子坊:粗放与质朴;新天地:精致与贵气 [地位] 中国最佳创意产业园 上海的“苏荷” 上海历史风貌和石库门里弄的一块“活化石” 上海海派文化和传承历史文明的重要“文化湿地” 上海城市历史变迁和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块独特的“地标”

01 概况规模 [用地面积]核心保护区占 地2公顷。 [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 [人口规模]包括来自26个 国家的创意人880人,共 671户,和居民1500户 [商家规模]目前田子坊共有 各类商户426家(工厂区域 209家,石库门区域217 家),其中文化创意企业 有297家,其他相关产业 63家,商业配套服务性产 业66家。

01 概况 功能与性质 [历史功能](历史风貌) 1914年以后在建国路以北形成了以法院、警务署、检查院等公共事业管理机构为主的法租界行政区域,形成了公共建筑的历史风貌(行政)。 在建国路以南泰康路以北和瑞金二路以东西南部形成了石库门、新里为主传统里弄生活居住区,形成了石库门里弄的历史风貌(居住)。 在思南路以西部分地区分布着近代民族工业组成的新型里弄工厂区、形成了工业遗存的历史风貌(工业)。 泰康路、瑞金二路、建国中路和思南路四条大街上分布着数十家商铺,社区内共有13个里坊和20多处内巷,并建有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 [现代功能] 历史文化展示、创意产业集聚、里坊风貌居住 法租界警务署 石库门里弄 沿河街道工厂 民国泰康路社区构成(1947行号路图)

深圳城市更新模式与典型案例分析

深圳城市更新模式与典型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4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544(2017)10-0254-03 1.前言 城市更新(Urban Renewal)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重大城市发展课题。它是在科学预见的 基础上解决城市发展的根本矛盾的手段,即将老化的市区予以有效地改善,使其成为现代化 的都市本质。城市更新绝非只是简单的拆“旧”建“新”,也不是一种“心血来潮”的短期行为, 而是一个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新陈代谢”,是一个长期、持久、永不间断的过程。它包含 着保护、修复、改造、更新、新建等多项内容,并且常常综合在一起。 美国早期的城市更新概念是指对社区环境较差、标准偏低、规划落后、贫困的地区或者过时 的景观进行自我改造的过程。上世纪70年代中期,英国在《英国大都市计划》中提出了“城 市复兴”的概念。我国一些规划专家近年来提出的城市更新概念:指城市发展在内涵上的提升,在空间上的结构性演替,在城市功能体系上的重构与重组,在区域发展层面的整体拓展。可见,城市更新的目的是通过城市更新的途径,使旧城从城市功能、布局、产业结构和经济结 构上进行调整,旧城的整体机能得以改善和提高,保证正常运转以适应国民经济和城市建设 发展的要求,真正理解和做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与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更新的目标应该是提高旧城的整体机能、综合实力和吸引力,提高整个城市的现代 化水平。 2.深圳城市更新的背景分析 2.1 深圳城市更新的意义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由小渔村一跃成为国际化都市的同时,也由于历史原因留下 了巨量的老旧屋村、老旧工业区等物业形态。深圳仅有142平方公里的新增建设用地扩张潜 力已经接近极限。使得深圳这座年轻城市先于其他城市面临着空间资源“难以为继”的挑战。 根据《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草案)》,未来城市更新将取代新增建设用地成为深圳空间资源供应的主要来源。 面对上述挑战、压力和需求,深圳市政府自2004年底以来率先进行了城市更新制度建设的 探索,为全国提供了先行先试的经验。但通过5年来的制度实践,城市更新的项目推进并不 尽如人意,其中也暴露出种种矛盾。为了配合产业升级和现代化城市建设,《深圳市城市更 新办法》(以下称《办法》)已于2009年12月1日实施。可以说,成功的城市更新是改善 人居环境,实现土地利用集约化的重要途径,是激发城市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手段,是可持续 发展的前提。无论从经济发展或是社会和谐的角度来看,城市更新都对深圳的未来发展有着 重要的意义。 2.2 深圳城市更新的历程及现状 由于深圳早期的开发建设,过分追求速度和短期效益,城市建筑陈旧和城市功能老化问题也 日益突出,加之产业快速升级带来的城市功能的升级改造需求十分迫切。因此,深圳的城市 更新问题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已经产生,城市更新活动伴随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也逐步 展开。从上世纪末开展的深圳城市更新到目前,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自发的城市更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特区 内大量企业外迁,许多工业区和厂房出现空置现象,城市化加速发展,对服务业产生极大的 需求,一些企业对旧厂房进行改造,发展商业、餐饮等服务业,推动了深圳的城市更新和升级。第二阶段:由政府介入的,以城中村为重点的城市更新。这一时期的典型案例是市、区 政府合作对渔农村的改造。此次改造活动的特点是,政府介入,组织推动,对城中村进行大

城市化动力机制

(1)原始社会有城市吗? 为什么? 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村不仅可为城市提供大量的粮食和副食品,同时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农业人口向城市大量转移。 (2)城市是人类社会第几次社会劳动大分工的产物?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是什么? 农业和手工业分离意味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 (3)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是什么?为什么? 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 (4)利用“城市人口比重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图”,引导学生比较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世界平均水平的差异,分析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经济增长(工业化、第三产业)即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主导城市化的过程正处于上升阶段;发达国家工业化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减弱,第三产业在城市化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经济繁荣的城市,服务业相对发达,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 图2是世界各国城市人口比重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关系图。回答3~4题。

3.根据图2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D) A.中国城市化进程可以用曲线MN段表示 B.a线表示发达国家目前的城市化平均水平 C.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通常城市化速度也快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一般城市化水平也高 分析:我国的城市化水平目前40%多一点,线段MN中的N点城市化水平达50%以上,故选项A错;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一般达70%左右,a线城市化水平约63%,故选项B错;城市化速度在城市化水平较低阶段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呈正相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城市化水平一般也较高,故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4.现阶段中国城市化进程表现为(C) A.城市人口老龄化加快 B.东、西部城市化速度同步 C.大城市周围卫星城发展较快 D.大城市人口开始向乡村回流 分析:我国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以青壮劳动力为主,使城市人口年龄结构较轻,故选项A错;我国东部社会经济发展快于西部,城市化速度也快于西部,故选项B错误;大城市由于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大量工业和人口迁入周围卫星城市,卫星城市发展迅速,故选项C正确;大城市向乡村回流属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故选项D错。

关于城市更新中的“绅士化”现象的思考——以上海地区城市更新为例

关于城市更新中的“绅士化”现象的思考——以上海地区城市更新为例 发表时间:2019-05-09T09:01:54.67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作者:郭沁[导读] 在城市更新中,由于需要对旧区环境进行改善,往往会通过对地区的绅士化,吸引外来投资,从而达到改善物质环境的目的。绅士化是我国近年来在对城市旧区进行改造更新最常用的手段之一。本文以上海地区的城市更新为例,在研究城市更新中的绅士化现象的同时,探讨其带来的消极效应。 郭沁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摘要:在城市更新中,由于需要对旧区环境进行改善,往往会通过对地区的绅士化,吸引外来投资,从而达到改善物质环境的目的。绅士化是我国近年来在对城市旧区进行改造更新最常用的手段之一。本文以上海地区的城市更新为例,在研究城市更新中的绅士化现象的同时,探讨其带来的消极效应。 关键词:城市更新;绅士化;历史环境;社会隔离 1 “绅士化”研究历程 城市绅士化是西方国家在再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以中心城区更新复兴、中产阶级以上人士取代低收入群体占据内城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空间现象。 绅士化出现的开始阶段,被西方学者所认可,例如Neil Smith认为绅士化已经成为新自由主义背景下全世界城市的发展战略,内城区“地租落差”是绅士化过程的主导力量,绅士化的过程是不可避免的。而我国学者张倩在对南京老城的研究中,认为绅士化会影响社会和谐问题,认为老城内有贫富混居情况是比较健康的;蒋文在研究中认为绅士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历史街区行将拆除的物质环境和部分文化特征,规划师应该思考如何利用并发扬其有利效应,但同时要消减其不利效应。 在我国现实建设中,绅士化式的城市更新仍然在城市建设中占据着主要地位。下文将通过上海几个典型的案例研究,探讨城市绅士化对社会空间的影响。 2 我国城市中的“绅士化”现象——以上海为例 上海是我国工业文明的起源,是最先出现城市更新运动的城市之一。随着上海在近现代的城市扩张,土地存量持续减少,在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建设用地“零增长”的目标,意味着上海的发展模式必须从以往的“新开发”变为城市更新的模式。而在上海城市更新中,绅士化现象尤为突出,研究其带来的社会空间影响,有助于探讨城市的平衡发展的途径。 2.1 高端地产开发 上海高端地产开发模式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拆除传统社区,新建高档社区;二是对历史街区进行改造后,提升其价值。 太平桥项目是典型的拆除传统社区,开发高档社区的城市更新项目。该项目对动迁户采用现金赔偿,折算成拆赔比约1:1,对原居民全部作家补偿,居民不回迁。该项目拆掉了在城市发展中衰败的传统社区、里弄,新建了高档社区,吸引中产阶级入驻。 同时具有文化底蕴与区位优势的历史街区,对富裕阶层也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上海思南路一带的街区开发模式就是典型的高端传统住区产品开发型。思南路街区现存1930年建造的23幢法式别墅,并包括了多幢名人故居。开发前,建筑中拥挤着多家解放初期迁入的住户,最多的一个别墅中居住了17户人家。政府和开发商在合作协商的过程中,达成了将原建筑经过改造后,形成租赁和出售相结合的居住和度假建筑。原住民虽得到了部分差额的拆迁补偿,但是由于改造后地价的迅速上涨,原居民没有经济能力进行回迁,大多数搬离熟悉的生活邻里。

上海城市发展的战略定位

上海城市发展的战略定位已经明确为建设“四个中心”,目标是要形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基本功能,形成走在全国前列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但是未来上海城市发展受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大,所以迫切需要上海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通过产业结构大调整、需求结构大调整、所有制结构大调整和空间布局结构大调整,实现发展方式由依赖资源要素过多投入和出口向依赖服务经济和创新驱动转变。从上海目前主要决策部门的研究分析看,“十二五”期间上海经济结构调整总的趋势大致有以下方面: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产业结构调整总的方向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为“四个中心”提供重要的产业支撑。首先是在国务院关于加快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指导意见推动下,金融业、航运服务、信息服务、中介服务和生产性服务业等高端现代服务业将加快发展。围绕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金融市场的广度深度不断拓展,金融机构继续聚集,金融机构金融创新将继续加快。聚焦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增强航运服务功能。积极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依托虹桥商务区、世博会区域等核心功能区域,进一步引进地区总部、跨国采购中心、电子商务企业和贸易促进机构,促进内外贸融合发展。二是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推动制造业结构升级,提升先进制造业竞争力。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九大重点领域发展,即新能源、民用航空、先进重大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软件信息服务。三是围绕结构调整产业导向,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调整劣势产业、淘汰劣势产品、淘汰落后工艺,如低端化工、玻璃建材等行业。调整方式也将呈现两个转变,即从单个企业调整变为行业整体调整,某个点上企业调整转变为整个区域产业的调整。 (二)需求结构调整方向 以扩大消费内需为重点的需求结构调整将不断加强,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新的动力。在消费上,变以扩大“即期消费”为核心的刺激政策为系统性制度安排,以体制机制创新来扩大消费需求,如努力扩大就业和支持创业,加快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调整政府,企业、居民的收入分配关系,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将会逐渐提高,有效增强消费能力。消费环境将得到改善,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如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促进休闲型、发展型、奢侈型服务消费增长。在投资需求上,在保持投资适度规模和强度的同时,投资结构优化将不断增强,如加强对与“四个中心”建设相适应的功能性基础设施投资,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加强对社会民生事业的投入,加强对郊区新城建设的投入。在出口需求上,在继续稳定外贸出口,保市场、保份额的同时,会更加重视发展离岸贸易、口岸贸易、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加快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综合运用出口退税、信用保险、保单融资、跨境结算等措施,稳定外贸出口。 (三)所有制结构调整 加快所有制结构调整,为结构调整注入新的活力。将更加注重发挥国资、外资、民资多元市场主体作用,充分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首先是外资重点导向将着力引进功能性大项目和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发挥外资对上海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带动作用。聚焦两个中心的开放突破效应,重点引进金融航运等高端服务业主体;聚焦服务经济能级提升要求,重点引进总部机构;聚焦社会发展的协调联动推进,重点引进高端社会服务项目,外

城市更新的开发模式与实施策略

城市更新的开发模式与实施策略 发表时间:2019-09-19T16:10:14.077Z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11期作者:广东东莞 523000) [导读] 城市的更新发展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据,对于政府、市场等更多利益的主题,但是因为目前我国并未形成相关的机制和政策,在一定的程度上对于城市改革的有效实施和资源的配置进行了在优化的问题,在这样的条件下,怎样变革城市发展的体制,有利推进城市的发展,是城市规划问题的重要方向。 陈振声(东莞市道滘镇规划管理所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进程,我国大部分城乡已经逐步迈入了规建阶段,从增量的方面进而实行了大量土地的利用和优化,同时城市建设是当前城市问题最为核心的重点部分,在快速的城市化建设中,为了增加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城市增长联盟受到质疑和挑战特此,文章对于城市更新发展的模式和实施的政策进行研讨,以便实现城市化发展和公平的最大化效益。 1、城市建设开发现状 1.1不科学的建设方式导致资源的浪费 因为传统的城市建设采取方式为工程大多数是通过政府的拨款,资金的缺乏问题而且没有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引起改建的过程中速度较慢,对于重新拆迁、安置以及标准不一致,在管理方面,因为部门互相之间的工作板块的衔接出现分割,形成改革完成后基础设施的配套不够完善,城市结构形态没有出现相应的举措[1]。于此同时,因为缺少全部的科学的城市规划问题,对于传统的盲目式的城市更新问题通过填补等方式进行开展,虽然重形式,但是缺少真正意义的开展,导致后续的项目开展受到影响,对社会资源造成极大的损耗,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环境的污染等问题。 1.2资源配置不合理限制了城市的更新速度 传统意义上的城市更新采取的是由国家、施工企业、设计人员方面的融合,此建设项目的开发方式在很大范围内实现了规建的效益,同时也忽略了对于公众问题的考虑,导致策划施工过程中没有准确的结合实际情况,而对于当下阶段城市更新的主要问题,是在城市更新治理方面对于政府的职能进行转变,优化服务的水平和程度。因此,要想实现行政机关方面的监管的作用,需要将社会整体的利益最大化为策略,打破单一的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 1.3宣传方式限制了城市更新开发的方式 因城市建设的流程比较繁琐,疏通实施的周期较长,在以往的利益共同体建设中,缺乏政府方面、施工单位以及居民等、相关的利益者之间有效的交流机制,形成公众互动的观念比较淡薄,没有做到让公众起到建设性建议,和决策的重要作用,目前公众的思想观念虽然得到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居民对于建设方面也缺少积极性,和利益主体的有效沟通。 1.4高强度的开发引起环境质量下降 城市扩建不是单一的空间上的重新建设,同时也是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平衡和更新。当前我国的城市环境存在污染严重的问题,城市空气的质量低下雾霾较大,水体浑浊水污染严重,噪音污染也不断增加等。除次之外,因传统的城市规建中极度优先考虑经济的增长堆土环境的保护措施容易忽略等问题,单纯的依靠行政策略实现保护环境是非常局限的,基于此社会现状,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绿色能源技术的提议,广泛的受到了关注,通过功能建设,实施建设,交通建设等问题,实现城市更新建设和生态建设的相统一,是未来城市发展和经营的战略目标。 2、城市更新的开发模式和实施的策略 2.1遵循科学规划的城市发展观进行细化管理 在城市更新建设方面,城市资源的分配问题使得城市空间更新的资源质量加深,政府部门需要通过进一步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通过细化的工程建设,对于区域间的设施进行完善,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对于城市的构建和管理,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处理好自然生态和城市建设的关系,在城市的监管方面,需要通过对于城市进行不断的规建,达到规建、施工、监管撒方面的融合。因此,城市革新建设更需要重视高层建设的长久发展[3]。努力实现强效的城市更新体系,为城市革新的高效进行提供相应的政策依据,对于城市利益建设分配的问题,经过政府的指导和市场的运行,社会等方面的有效结合,强化城市更新建设的效益和进程。 2.2多元化建设参与城市的整体建设治理 城市更新建设的进程需要多方面的协作,也是多方位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包括了相关的环境、经济发展部门、营利组织、开发商、社区等多方面的利益,在压力型的城市化建设,管理层次的阶梯式和任职短期化的变动导致了城市管理方面的决策和执行的片面化,传统的政策引导、部门协作等相关环节,不能的职责之间、管理者只考虑自己的工作范围和居住的区域,导致了项目问题管理和城市更新管理的碎片化。因此要推动构建社会发展和城市发展跨区域的问题,需要时间对于原有的粗放型的城市更新进行分割和监管,实现多想的沟通模式,对于不同的主体之间进行有效的合作,实现多方管理之间的有效结合,凝结每个主体的智慧,为城市更新发展扩展新的思路[2]。 2.3构建民主更新体系 城市化更新公共监管问题不仅仅局限与多方面主体的参与,更需要对于多方面治理,社会运转,等相关机构进行综合全面的授权。以"同一个家园"建设为目标构建社会网络化的监管方式,因城市在更新的过程中成本较高,项目各阶段的资金分配有了更高的需求,当下的城市更新开发的模式在资金平衡目标方面,已经不是单一的物质环境改善为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目标综合更新,资金的来源需要充分的考虑供需之间的平衡,单纯依赖政府的投资和纯私营市场的主导不切实际,因此,要大力的推动政府-投资-社区之间的模式,构建公司合伙投资经营,公共部分和私营之间向结合的模式。同时,城市更新建设中需要建立经济利益共同体,减少城市更新方面的成本,因我国长期形成的管制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居民作为城市更新的主人,在政府管理、企业之间存在着较弱的模式地位,需要成立民主参与投票制度,健全城市网络化建设机制。 2.4更新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 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仅是体现在当下城市的更新,更重要是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对于环境和能源的相互统一。同时需要对于城市文化底蕴、政治以及福利等多方面的资产进行转换。更需要注重城市空间资源的整治、公共服务意识、公共环境问题的补救、在城市化发展中需要促进城市文化机制建设,杜绝为了商业利益进行多元化的活动开发,需要达到当前文明规建和城市文化底蕴保留的发展决策,在完善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