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伤害预防和急救
- 格式:ppt
- 大小:10.52 MB
- 文档页数:39
儿童应急处理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社会的未来。
但由于他们年龄小,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
作为家长、老师或其他监护人,了解和掌握一些儿童应急处理的知识和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这不仅能在关键时刻挽救孩子的生命,还能减轻伤害的程度。
一、常见的儿童意外伤害1、跌伤孩子们活泼好动,喜欢跑跳玩耍,容易在楼梯、操场等地方跌倒受伤。
轻者可能只是擦伤皮肤,重者可能会导致骨折、颅脑损伤等。
2、烫伤热水、热汤、火焰等都可能导致儿童烫伤。
烫伤的程度不同,处理方法也不同。
3、异物卡喉孩子在吃东西时,可能会不小心将食物、玩具零件等异物吸入气管,造成呼吸困难。
4、中毒误服药物、化学品,或者接触有毒植物等,都可能导致儿童中毒。
5、溺水在河边、泳池等地玩耍时,如果没有大人的看管,孩子容易发生溺水事故。
二、儿童应急处理的基本原则1、保持冷静在遇到紧急情况时,首先要自己保持冷静,才能更好地处理问题。
2、迅速判断尽快判断孩子的受伤情况,确定处理的先后顺序。
3、呼叫救援如果情况严重,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120,向专业人员求助。
4、安全第一在处理过程中,要确保自身和孩子的安全,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三、具体的应急处理方法1、跌伤的处理如果孩子只是轻微擦伤,可用清水冲洗伤口,然后用碘伏消毒。
如果有出血,可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按压伤口止血。
若怀疑骨折,应避免随意移动孩子受伤的部位,可用木板或硬纸板固定,然后尽快送医。
2、烫伤的处理立即用流动的冷水冲洗烫伤部位 15-30 分钟,降低局部温度。
如果烫伤处有衣物覆盖,不要强行脱去,以免撕脱皮肤。
小面积的轻度烫伤可涂抹烫伤膏,严重的烫伤应及时就医。
3、异物卡喉的处理对于一岁以下的婴儿,可采用背部拍击和胸部按压的方法。
将婴儿面朝下,放在大人的手臂上,用手掌根部在婴儿的背部肩胛骨之间快速拍击 5 次,然后将婴儿翻转过来,用食指和中指按压胸部 5 次,反复进行,直到异物排出。
对于一岁以上的儿童,可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儿童意外伤害预防与家庭急救培训心得海姆立克 儿童安全关乎于家庭的幸福和儿童成长,为了提高家长在突发事件中的应对能力,更有效的保障儿童的生命和健康,在卢医生和吕老师的悉心组织下,x月x日,在医馆五楼感统区开展了儿童意外伤害预防与家庭急救培训。 16:30,讲座开始,xx老师通过列举生活中实施救护的案例,让家长们感受到掌握一定急救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性。随后以理论讲解和现场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为家长们演示了海姆立克急救法。为了帮助家长们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确保救护的有效性,xx老师一对一指导,耐心指点和纠正动作。 通过本次安全法制培训,我学到了全面的安全知识,对幼儿园安全工作的开展有了更的认识,针对培训内容,利日短暂的培训,我认真听课和做笔记,通过整个培训,深刻理解、领悟幼儿园安全对整个社会,对学校教育的重要意义。自身对幼儿园安全思想认识得到进一步提升。对安全培训的意义,自身也有全方位领悟。幼儿园安全,无小事;安全责任,重泰山。通过学习培训感触最深的一点是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关键在前期的预防工作,而在前期的预防工作中,除了物防、技防、人防外,更重要的是对幼儿的有效的安全教育。 作为一个幼儿园教师,我再一次审视了自身的工作性质,从事幼教工作多年,幼儿的安全事故看到和听到的不少,幼儿园每次开会,不厌其烦的强调也是幼儿安全问题,而在幼儿园发生最多的就是幼儿人身伤害事故诸如:走失、摔伤、烫伤、抓伤、打伤、咬伤等等。 其次,作为幼儿教师要了解的是幼儿意外伤害发生的一些要素是哪些,才能有针对性地加以防范。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幼儿教师,应该是充分地了解幼儿意外产生的一些相关知识,在保证幼儿安全的情况下,仍能提供给他们最大的游戏学习空间,而不是以安全为借口而限制孩子。我们应该给孩子最丰富的学习环境,努力提供各种玩具材料以满足幼儿的`探索需求,但我们也应以一颗专业的关爱之心,不断观察孩子的能力和发展,以判断其是否能进行安全的游戏。 最后,要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不要忽视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因为对幼儿再多的保护措施,如果幼儿不能自我警惕也难以避免发生意外。不要因为幼儿小而不进行安全教育,在幼儿园中进行安全教育是一种渗透式的教育,如在游戏中建立一些安全规则,在操作中学会正确使用各种工具的方法等,教师适时的指导能使幼儿慢慢地建立安全的行为方式。 儿童是易受意外伤害的高危人群,普及急救知识对挽救生命至关重要。本次生动、精彩的讲座不仅为家长们普及了急救常识,丰富其科学育儿的知识和技能,更提高了家长们的安全意识,增强了急救处置能力,为儿童安全增加了一道坚实屏障。
儿童应急处理儿童是家庭的希望和社会的未来,他们的健康与安全是我们最为关注的。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儿童难免会面临各种突发情况,如意外伤害、疾病发作等。
为了能够正确、快速、有效地应对儿童紧急情况,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儿童应急处理的知识与技巧。
一、紧急情况的预防措施儿童的安全事故大多是可以预防的。
首先,我们应该在家中、学校和公共场所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门、护栏等,减少事故发生的机会。
其次,要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提醒他们注意交通安全,特别是过马路时要手牵手。
此外,不让儿童接触尖锐、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以及教育他们正确使用电器电源,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二、常见儿童紧急情况及处理方法1. 意外伤害儿童常常在户外活动中受伤,例如跌倒、摔伤、划伤等。
当孩子发生意外伤害时,我们应首先保持冷静,不能慌张。
然后,用干净的纱布或洁净的手帕止血,如果出血很多应该及时报警并送医院。
对于轻微伤口,可以清洗伤口,涂抹适量的碘伏或碘酒,<span indent='2'>再用无菌敷料进行包扎。
</span>至关重要的是,我们要尽量避免孩子感染伤口,保持伤口的清洁,并避免使用刺激性的外用药物。
2. 急救技巧当儿童突然昏迷、停止呼吸或心脏骤停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急救技巧,以便在关键时刻施救。
首先,我们可以检查孩子的意识和呼吸情况。
如果孩子昏迷但有呼吸,应该将其放在横坐位,保持呼吸道畅通,然后拨打急救电话。
如果孩子呼吸和心跳停止,我们应该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先进行按压再进行人工呼吸。
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接受过相关的培训,最好不要私自施救,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
3. 突发疾病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能会突发一些疾病,例如高热、哮喘、过敏反应等。
当孩子出现这些症状时,我们应该及时给予应急处理。
例如,对于高热,我们可以使用退烧药物,同时适当的给予降温物理方法,如擦拭额头、腋下等部位。
对于哮喘和过敏反应,应该立即使用紧急治疗药物,并考虑就医治疗。
儿童应急处理儿童是家庭的希望,社会的未来。
由于他们年龄小、自我保护能力弱,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
作为家长、监护人或相关人员,了解并掌握儿童应急处理的知识和技能至关重要。
常见的儿童意外伤害包括烫伤、擦伤、扭伤、异物卡喉、中毒等。
先说烫伤。
孩子不小心碰到热水壶、热汤等,很容易被烫伤。
这时候,要迅速用流动的冷水冲洗烫伤部位 15-30 分钟,降低局部温度,减轻疼痛和肿胀。
注意不要用冰块直接敷,以免造成冻伤。
如果烫伤处有衣物覆盖,不要强行脱去,以免撕破皮肤,可以用剪刀小心地剪开。
轻度烫伤可以涂抹烫伤膏,如果是严重烫伤,要及时送往医院。
擦伤也是常见的情况。
孩子玩耍时摔倒,皮肤擦破了。
首先要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轻轻按压伤口止血,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去除污垢和杂质。
如果伤口较深或有异物,不要自行处理,应尽快就医。
扭伤在孩子运动或玩耍时可能发生。
比如跑步时崴了脚。
这时候要让孩子停止活动,休息并抬高受伤部位,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扭伤处15-20 分钟,每 2-3 小时敷一次,减轻肿胀和疼痛。
24 小时后,可以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异物卡喉是非常危险的情况。
如果孩子被食物、玩具等卡住喉咙,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要立即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
对于 1 岁以下的婴儿,将婴儿面朝下,放在手臂上,用手掌根部在婴儿两肩胛骨之间拍打 5 次,然后将婴儿翻过来,用食指和中指按压胸部 5 次,反复进行,直到异物排出。
对于 1 岁以上的儿童,站在孩子背后,用两手臂环绕孩子的腰部,一手握拳,另一手握住握拳的手,快速向上重击压迫孩子的腹部,重复多次,直到异物排出。
中毒的情况也不容忽视。
孩子可能误服药物、清洁剂等。
如果发现孩子误食,要尽快弄清楚孩子吃了什么、吃了多少,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可以尝试让孩子催吐,但要注意方法,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除了这些身体上的意外伤害,儿童还可能遇到心理上的紧急情况,比如受到惊吓、遭遇欺凌等。
儿童意外伤害的急救原则
儿童意外伤害的急救原则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观察伤势,及时脱离危险环境:迅速观察受伤儿童的情况,
确保其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是否正常。
如果受伤儿童出现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同时,要迅速将受伤儿童从危险的环境中脱离出来,避免二次伤害。
2.止血:对于有出血的伤口,应迅速止血。
可以采用加压止
血、包扎止血等方法,但要注意不要将止血带绑得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3.包扎:对于伤口较大的伤口,可以进行包扎处理。
包扎可
以起到止血、保护伤口、预防感染的作用。
但要注意不要用有弹性的布料包扎伤口,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4.固定:对于骨折的儿童,需要进行固定处理。
可以用木板、
夹板等材料进行固定,但要注意不要将骨折部位固定得太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5.搬运:在搬运受伤儿童时,要避免震动和扭曲受伤部位,
以免加重伤情。
可以采用担架搬运、车辆搬运等方法。
6.呼救:在急救的同时,要及时呼救,寻求专业医疗人员的
帮助。
在等待救援时,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总之,对于儿童意外伤害的急救,要遵循及时、准确、有效
的原则,根据不同的伤情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确保受伤儿童的生命安全。
同时,要加强对儿童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托幼机构儿童意外伤害与急救处理意外伤害就是在预料之外的情况下, 由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损伤或灾害.在托幼机构中意外伤害有时是难以预料的.预防意外伤害的重要性: 儿童一旦发生了意外伤害事故,轻者伤及肌肤,影响健康,重者造成残疾、危及生命,给家庭、社会、儿童在精神上、肉体上、物质上造成的损失和痛苦是无法估量的。
一、儿童发生意外伤害的原因1.儿童运动机能不完善儿童特别是婴幼儿,动作能力较低,动作的协调性较差,动作反应较迟缓。
2.儿童对危险因素缺乏认识由于儿童对危险因素缺乏认识,对外界事物缺乏理解和判断,更不能推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因此,经常由茫然无知的行为引来意外伤害事故。
3.儿童好奇、好动、活泼、易冲动儿童对周围的世界十分好奇,他们很想去看、动手去摸,但是他们会忽略了周围的环境因素,丧失理智和判断能力,而发生事故。
4.对幼儿管理不善幼儿园里,儿童人数比保育员、教师人数多,在管理上一时疏忽,就容易出现事故。
二、意外事故的分类:1、一般事故由于儿童缺乏自身保护能力或客观因素和条件所限而发生的事故。
如:擦伤、划伤、骨折、跌伤、脱臼、吞入异物等。
2、责任事故由于保教人员责任心不强,照顾儿童不细心,擅离岗位,不执行安全制度或园所内其他规章制度而发生的事故。
如:服错药、食物中毒、煤气中毒、颅骨骨折、烧(烫)伤、儿童被冒领、走失、将儿童遗忘在空房间、高处坠落、体罚、触电、溺水等。
3、重大责任事故如:导致儿童死亡、残疾、重要组织器官损伤或增加儿童严重痛苦的事故。
三、意外事故的类型1、创伤表皮擦伤、裂伤、软组织损伤、创伤出血、骨折、脱臼、眼损伤、脑震荡、烧(烫)伤、五官异物。
2、窒息气管异物、呛奶、呼吸道阻塞(捂被)。
3、误服药4、冒领、丢失、走失5、食物中毒6、煤气中毒7、体罚、变相体罚四、意外事故的预防1、预防外伤和烧(烫)伤(1)预防外伤①教育儿童预防意外事故②工作人员对儿童要细心照顾、动作要轻柔。
③儿童游戏和生活设施要经常检修,并注意大型玩具摆放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