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意外伤害预防和现场急救(托幼)
- 格式:ppt
- 大小:262.00 KB
- 文档页数:7
幼儿在园意外情况的急救与预防一、幼儿脱臼的急救与预防1、幼儿脱臼的急救:1)如果发现幼儿脱臼,应让其保持平静,不要活动,尤其脱臼部位不能活动,也不要因发生剧烈疼痛而揉搓。
2)不要随便给幼儿脱臼关节做关节复位,尽快通知保健医,视情况及时送到医院。
2、幼儿脱臼的预防:1)教育幼儿掌握运动安全的基本知识。
2)避免幼儿在剧烈活动中,引起摔、碰等而导致脱臼。
二、幼儿刺伤的急救与预防1、幼儿刺伤的急救:1)细长的锐器,如剪刀、刺刀、木刺、针、锥等刺入软组织,引起损伤,叫做刺伤。
如果发生小的刺伤,可由保健医将异物拔除,处理好伤口,以免细菌感染。
2)如刺伤很深,有可能伤及神经、血管等,千万要小心,不要随便将刺拔出,以免引起大出血或其他意外,应立即送医院。
2、幼儿刺伤的预防:1)幼儿在拿剪刀做手工时,注意让他们不要拿着挥舞或转动,不要让剪刀对着小伙伴;如需将剪刀递给其他小朋友时,一定要将剪刀把递给对方。
2)幼儿喜欢与大自然作伴,在把弄木块、树枝时难免会有木刺,教育幼儿及时告诉老师,以免被细菌侵入。
三、幼儿手指夹伤的急救与预防1、幼儿手指夹伤的急救1)如遇幼儿手指夹伤的情况,老师不必惊慌,先安慰幼儿,同时告知保健医,发现有出血处及时进行止血和消毒。
如果出现紫色的出血现象或肿胀时,有可能是手指骨折,应及时去医院。
2)用厚纸板等物件支撑起手臂部,然后用绷带扎好,再将手臂用三角巾固定。
如出血不止,可将受伤的手指抬高超过心脏,以减轻疼痛和止血并去医院。
2、幼儿手指夹伤预防:1)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园的铁闸、窗框、抽屉等,可能夹到幼儿的手,所以要提醒幼儿多加小心。
夹伤手指的多是活泼好动的幼儿。
夹伤后轻者出血肿胀,重者可引起手指甲脱落或关节出血等。
2)经常训练幼儿对紧急事件的应变能力,注意门、铁闸等可开合的物品。
可运用模仿情境的方法,让幼儿知道这些东西有可能夹到自己的手。
四、幼儿眼外伤急救与预防1、幼儿眼外伤急救:当幼儿遇如球类等猛击眼睛或划伤,造成眼睛伤害疼痛时,绝对不能用自来水洗眼睛,因为自来水不是绝对无菌的,很容易引起细菌感染。
婴幼儿的常见意外伤害防范与急救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婴幼儿的意外伤害日益增多,这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伤痛。
为了保障婴幼儿的生命安全,父母需要掌握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方法和急救措施,以及必要的安全常识。
本文将分析婴幼儿的常见意外伤害,并提供一些建议性的预防与急救措施。
一、跌倒伤害跌倒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特别是在学步期。
要预防这种伤害,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室内环境安全:- 定期检查家中的地毯、地板、楼梯等是否平整,并修理或更换损坏的地面。
- 避免在地板上放置滑动的物品,如玩具车、滑板等。
2. 室外环境安全:- 给孩子选择一个平整、无石头、无杂物的活动场所。
- 监督孩子在室外玩耍,避免走到斜坡或不平整的地面。
3. 安全设施:- 家中的楼梯应安装扶手和防滑设施。
- 孩子学步时,可以使用安全带或辅助器具,保证孩子的安全。
如果婴幼儿不幸发生跌倒,家长应立即进行急救措施:- 判断是否有骨折等严重伤害,如有,应尽快就医。
- 孩子只是受了点轻伤时,可用冷敷法缓解疼痛,并注意伤口消毒。
二、烫伤与烧伤婴幼儿由于对周围环境的认知程度低,很容易被热水、热饮料或者热食物烫伤。
预防这种伤害需注意以下事项:1. 温度控制:- 在喂养或者给婴幼儿洗澡时,要先测试水温,以免太热而烫伤皮肤。
- 热饮料或热食物在给婴幼儿食用之前要适当降温。
2. 防止接触:- 将热液体或食物放置在婴幼儿够不着的地方,避免他们触碰。
- 使用隔热杯、碗等容器,以减少烫伤的风险。
对于烫伤与烧伤的紧急处理,家长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将烧伤部位立刻放入冷水中冲洗,冷却烧伤部位。
- 用干净的毛巾或纱布轻轻擦干伤口,并使用无纺布覆盖伤处。
- 尽快去医院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处理。
三、溺水伤害溺水是致命的婴幼儿意外伤害。
为了保障孩子的安全,家长需要管理以下防护措施:1. 家庭环境安全:- 家中的水池、浴缸等未使用时应关闭盖子,以免婴幼儿独自进入。
- 避免将婴幼儿床放置在与水源接近的地方。
婴幼儿的意外伤害预防与急救知识作为家长,我们时刻关注着宝宝的安全,尤其是婴幼儿易受伤的特点让我们更要提高警惕。
意外伤害是婴幼儿的主要伤害原因之一,因此,了解并掌握婴幼儿的意外伤害预防与急救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为您介绍婴幼儿意外伤害预防的几个方面,以及一些常见的急救知识。
1. 家居安全婴幼儿意外伤害的大部分都发生在家里,因此,确保家居安全是预防意外伤害的首要任务。
首先,要确保家中的插座安全。
用安全插座盖或插座盖板覆盖未使用的插座,以防止宝宝触摸电源。
此外,要确保家中没有突出的电线,以免宝宝被绊倒或咬到电线。
其次,要注意家中的楼梯安全。
在楼梯上安装扶手和防滑垫,以及安装安全门,防止宝宝爬上楼梯或跌落下来。
同时,要避免在楼梯上放置杂物,以免婴幼儿滑倒或跌倒。
另外,还要确保家中的婴幼儿用品安全。
购买符合标准的婴儿床、婴儿车、婴儿座椅等产品,避免宝宝受伤。
同时,要确保育婴员和家人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婴儿用品,避免误伤。
2. 婴幼儿饮食安全饮食安全对婴幼儿的健康非常重要。
首先,要避免给婴幼儿喂食过烫的食物,以免烫伤婴幼儿口腔和食道。
在喂食时应等待食物降温至适宜的温度再喂。
其次,要避免给婴幼儿喂食不符合年龄的食物。
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善,过早引入固体食物或易过敏的食物可能引发消化不良或过敏反应。
按照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为宝宝选择适合其年龄的食物。
此外,定期检查食品和奶粉的保质期,并储存正确的方式,以免给宝宝食用过期或受到污染的食品。
3. 意外伤害急救知识尽管我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预防措施,但意外伤害仍然不可避免。
了解急救知识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提供有效的帮助。
首先,急救包是必备的。
家中应备有急救包,并确保急救包内的物品齐全,包括消毒棉、绷带、止血带、消毒药膏等。
同时,要确保家人熟悉急救包中各物品的使用方法。
其次,要学会正确处理不同类型的意外伤害。
例如,宝宝被刀具割伤应立即用干净的纱布止血,并送往医院就诊;宝宝被蛇咬伤应将患处固定,并尽快将宝宝送往医院就诊;宝宝误吞异物应立即抱起来,给予简单的拍背动作帮助其咳嗽将异物排出。
幼儿园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措施近年来,意外伤害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儿童的“头号杀手”。
那么,你知道幼儿发生意外事故如何处理吗?今天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幼儿园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措施,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常见事故及急救措施1. 碰伤。
碰伤多数都是头部,幼儿由于身体发育特点,2—4 岁幼儿头颅占整个身体比重的四分之一,跌倒后头先着地,平地上一般只擦破皮,淤血,如果没有破皮,可迅速采用冷敷的方法,防止皮下继续出血,以达到止血、消肿、止痛的目的。
具体操作方法为:用毛巾包上冰块、冰棒,或蘸冷水冷敷5—10分钟,然后将清油(生)涂在患处。
破皮先清创并检查伤口深度,一般浅表性破皮处理用生理盐水清创,然后敷创口净(CTZ),这样,没有刺激感,幼儿不会因为跌倒后惊慌、疼痛再加上药物刺激而大哭不止。
"2. 跌伤。
注意幼儿创伤部位和幼儿跌倒损伤后的反应,如果发现幼儿跌倒后,有一过性意识丧失,几秒十几秒后才有反应,应该注意观察,有无呕吐、嗜睡等。
幼儿园遇到这种情况应该立刻将幼儿平抱着送医院检查处理,观察/" 小时,严重跌伤昏迷醒来后,观察护理时应每隔一小时叫醒幼儿一次或遵从医嘱。
3.骨折。
幼儿跌倒后,身体某部位着地,并且不能立刻爬起来,老师要了解着地部位及当时详情,不要牵拉或强行抱起幼儿,让他自己试着起来,并注意观察受伤部位,如腿部、脚等部位发生骨折幼儿不能站立行走,这时教师应将其他幼儿迅速组织好,请保健医生或寻找硬板将孩子托起来送到医院救治,否则,孩子骨折移位将影响医生治疗。
4.烫伤。
冬季幼儿穿衣服较多,烫伤机会少一点,夏秋春三季就要注意防止烫伤。
(1.)开水提前灌入保温桶内,夏季桶盖不要盖严,保持水温在35 度—40 度左右即可。
(2.)夏季厨房烧的菜汤、稀饭、豆浆、牛奶应提前烧开晾一会,再分发给各班。
(3.)各班老师保持进餐前幼儿良好秩序,播放轻松音乐等待开饭,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开饭时应事先把碗分发到桌子中间,然后分别将饭盛到碗内容量三分之二,感觉温度可以,再请幼儿轻轻端在自己面前就餐。
婴幼儿意外伤害预防与急救处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家庭对于婴幼儿的关注和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然而,婴幼儿的安全问题仍然是一个让家长们十分头痛的难题。
婴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他们对外界的认知和探索能力还不成熟,常常处于危险中。
为了帮助家长有效地预防婴幼儿意外伤害并正确进行急救处理,本文将从安全预防和应急处理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安全预防1. 家居安全在家中,家长应该时刻保持家居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对于婴幼儿来说,最容易发生意外的地方是卧室和客厅。
家长应该确保婴幼儿睡觉的床铺稳固可靠,避免床的四周有尖锐的物体。
客厅内电线要整齐有序,将危险品和易碎物品放置在婴幼儿接触不到的地方。
另外,家中应安装防护门和窗栏,以防止婴幼儿爬高、跌落的意外发生。
2. 餐具安全婴幼儿的饮食需要家长精心照料。
餐具的安全和卫生至关重要。
家长在选择和购买婴幼儿餐具时,应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产品,避免使用有毒的塑料餐具。
此外,在喂食时,应将座椅固定好,避免婴幼儿滑落或翻倒。
将热食物和饮品放置在婴幼儿无法触及的地方,以防止烫伤事故的发生。
3. 温度控制婴幼儿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差,容易受到热和冷的刺激。
在洗澡时,家长应先测试水温,确保水温适中,避免婴幼儿被烫伤。
在夏季,家长应避免将婴幼儿暴露在过高的室外温度下,以防止中暑和热射病的发生。
在冬季,家长应记得给婴幼儿穿上足够的衣物,保持室内温暖,防止婴幼儿受凉。
二、急救处理1. 意外溺水婴幼儿溺水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对其进行急救处理至关重要。
一旦发现婴幼儿溺水,家长应首先迅速将其从水中救出,并把婴幼儿置于平稳的地面。
然后,迅速采取心肺复苏术(CPR)进行急救,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护人员的帮助。
2. 窒息和窒息婴幼儿窒息和窒息是危害较大的意外伤害,需要家长迅速进行救助。
当婴幼儿出现窒息时,家长应立即采取背向打击,将婴幼儿的腹部向胸前挺起,以刺激呼吸道。
如果婴幼儿仍未恢复呼吸,家长应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并拨打急救电话。
婴儿的意外伤害预防与急救知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婴儿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对于父母来说,保护婴儿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旨在介绍婴儿意外伤害的预防和正确的急救知识,以帮助父母更好地照顾和保护他们的宝贝。
一、预防意外伤害的基本原则预防婴儿意外伤害的基本原则是“安全第一”。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父母有效地预防婴儿的意外伤害。
1.保持环境的清洁和整洁:确保宝宝生活的环境干净整洁,没有杂物和危险物品。
2.购买符合标准的婴儿用品:如婴儿床、推车、安全座椅等,要选择有质量认证的产品,并正确使用。
3.给予观察和监护:婴儿活动范围应受到父母的监护,避免宝宝接触到有危险的物品或场所。
4.保持干燥环境:湿滑的地面容易导致摔倒和滑倒,因此婴儿生活和活动的环境应保持干燥。
5.注意食品安全:婴儿的食品应保持新鲜,并避免喂食过大或过小的食物。
二、常见意外伤害与应对方法1. 摔伤:当婴儿摔倒或从高处跌落时,父母应立即保持冷静。
观察是否有明显的骨折或严重受伤,如果是,则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救助。
如果没有明显的骨折或严重受伤,可以冷敷患处、安抚宝宝并观察其状态。
2. 烫伤与烧伤:预防烫伤和烧伤的最有效方法是避免宝宝接触到热水壶、热杯子等热源。
如果宝宝不慎受伤,应立即将受伤部位放入冷水中冲洗,并迅速就医。
3. 呼吸窒息:对于婴儿的呼吸窒息,父母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首先,用拳击动作轻拍婴儿背部,刺激其咳嗽。
如果婴儿仍无法呼吸,可以采取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术,同时紧急拨打急救电话。
4. 中毒:婴儿中毒的情况相对较为常见。
父母应确保婴儿不能接触到有害物质,如药物、清洁剂和有毒植物等。
如果意外中毒发生,应尽快将婴儿送往医院,并告诉医生受伤原因以便及时救治。
5. 窒息:当婴儿窒息时,父母应立即采取行动。
首先,检查并清理婴儿口腔内的异物。
如果婴儿仍然无法正常呼吸,可采用头低脚高的体位,轻拍他们的后背,以帮助清除堵塞的呼吸道。
如果情况严重,请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预防婴幼儿意外伤害及急救解读婴幼儿是家庭中的宝贝,但他们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意外伤害。
预防婴幼儿意外伤害的措施非常重要,而在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正确的急救方法也可以挽救生命。
在本文中,我们将解读婴幼儿意外伤害的预防和急救措施。
一、预防婴幼儿意外伤害1.家居安全在婴幼儿学步前,家居安全措施尤为重要。
首先,父母应确保在婴幼儿活动的区域内没有可伤害他们的物品,例如锋利的器具、易碎的玻璃器皿等。
其次,需要安装婴儿护栏,将危险区域隔离开来,如楼梯口、阳台等。
另外,注意电线的保护,以免婴幼儿咬到电线造成触电事故。
2.摔倒预防婴幼儿是摔倒的高危人群,他们刚刚学会坐立、爬行和行走,并且缺乏平衡感和反应能力。
在家中,提供安全的爬行、行走区域,避免在地板上摆放容易导致跌倒的物品。
家具的边角可以使用软质套套,以减少意外碰撞造成的伤害。
3.防火安全婴幼儿对火源的好奇心很强,容易被火灾伤害。
为了防止火灾,需要确保家居内无明火,尽量避免使用明火炉具,如电磁炉、电饭煲等更为安全。
另外,要随时检查家中的烟雾探测器是否正常工作,以及是否有可燃的物品放置在易燃区域。
4.溺水预防婴幼儿溺水是导致伤亡的重大原因之一。
因此,父母在照顾婴幼儿时应始终保持警惕,不要在洗澡时离开婴幼儿。
此外,需要确保浴缸、水池等区域有防滑措施,以免婴幼儿从中滑入水中。
还可以为婴幼儿准备救生圈等防溺水工具。
5.毒物预防家庭中常见的清洁剂、药物等都属于危险物品,容易引起婴幼儿中毒。
因此,将这些物品放置在婴幼儿无法触及的地方,最好放置在上锁的橱柜中。
另外,父母要保持警惕,不要将含有毒害物质的草药、食物等随意放置。
6.交通安全父母要确保在出行时为婴幼儿提供安全的座椅,并正确使用安全带固定。
避免将婴幼儿置于行车座椅上,以减少碰撞造成的伤害。
7.餐具安全婴幼儿餐具应选用无毒、没有锋利边缘的产品。
在为婴幼儿准备食物时,不要让他们自行进食以避免窒息。
同时,餐具应定期清洗和消毒,以确保食物的安全性。
托幼机构儿童意外伤害与急救处理意外伤害就是在预料之外的情况下, 由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损伤或灾害.在托幼机构中意外伤害有时是难以预料的.预防意外伤害的重要性: 儿童一旦发生了意外伤害事故,轻者伤及肌肤,影响健康,重者造成残疾、危及生命,给家庭、社会、儿童在精神上、肉体上、物质上造成的损失和痛苦是无法估量的。
一、儿童发生意外伤害的原因1.儿童运动机能不完善儿童特别是婴幼儿,动作能力较低,动作的协调性较差,动作反应较迟缓。
2.儿童对危险因素缺乏认识由于儿童对危险因素缺乏认识,对外界事物缺乏理解和判断,更不能推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因此,经常由茫然无知的行为引来意外伤害事故。
3.儿童好奇、好动、活泼、易冲动儿童对周围的世界十分好奇,他们很想去看、动手去摸,但是他们会忽略了周围的环境因素,丧失理智和判断能力,而发生事故。
4.对幼儿管理不善幼儿园里,儿童人数比保育员、教师人数多,在管理上一时疏忽,就容易出现事故。
二、意外事故的分类:1、一般事故由于儿童缺乏自身保护能力或客观因素和条件所限而发生的事故。
如:擦伤、划伤、骨折、跌伤、脱臼、吞入异物等。
2、责任事故由于保教人员责任心不强,照顾儿童不细心,擅离岗位,不执行安全制度或园所内其他规章制度而发生的事故。
如:服错药、食物中毒、煤气中毒、颅骨骨折、烧(烫)伤、儿童被冒领、走失、将儿童遗忘在空房间、高处坠落、体罚、触电、溺水等。
3、重大责任事故如:导致儿童死亡、残疾、重要组织器官损伤或增加儿童严重痛苦的事故。
三、意外事故的类型1、创伤表皮擦伤、裂伤、软组织损伤、创伤出血、骨折、脱臼、眼损伤、脑震荡、烧(烫)伤、五官异物。
2、窒息气管异物、呛奶、呼吸道阻塞(捂被)。
3、误服药4、冒领、丢失、走失5、食物中毒6、煤气中毒7、体罚、变相体罚四、意外事故的预防1、预防外伤和烧(烫)伤(1)预防外伤①教育儿童预防意外事故②工作人员对儿童要细心照顾、动作要轻柔。
③儿童游戏和生活设施要经常检修,并注意大型玩具摆放的合理性。
宝宝意外伤害的紧急处理XX早教健康顾问XX婴幼儿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不严加看护,易发生意外伤害,常见有灼伤、摔伤、撞击伤、扭伤、拉伤、溺水,吐奶窒息等,防患于未然,才能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
一、灼伤不管灼伤的原因是热、火、电力,还是化学物质等,急救的处理方式基本上都相同:最先步骤用大量的的冷水冲洗灼伤部位,假如衣服着火,用地毯或毛毯裹住,直到火焰熄灭为止,急救之后,护送伤者上医院或叫救护车。
【预防】1. 工作人员茶杯不放在宝宝活动区域2. 饮水机放在宝宝够不着的地方,由工作人员或家长放水给宝宝喝3. 哺乳室无人应关门,防大宝宝进入撞翻或碰到温奶器或调奶器,导致烫伤。
4. 劝阻客人不在公共区域抽烟,避免烟头随地乱丢,明火未熄灭,导致火灾。
5. 电源插座要有防护套或安装在宝宝够不着的地方。
6. 热水袋一定要包好,不能贴近宝宝身体。
7.热水瓶塞要塞紧,置宝宝够不着的地方.8. 热汤、热奶、热粥等食物,一定远离宝宝,放温了再喂,9. 洗澡时需要先放好凉水,后放热水,避免烫伤。
【处理】1.一旦灼伤,用自来水冷却伤部,把灼伤的部位放在自来水下冲10分钟。
如果是化学物质灼伤,则冲洗20分钟。
2.局部清洁擦干后外涂曼秀雷敦或中草药(植雅牙膏),避免起水疱3.若起水疱,由医院处理,抽取疱液,1:5000呋喃西林外敷30分钟,2次/日,防感染。
二、眼部外伤大多数宝宝由于跌倒,碰到撞击物导致眼部受伤。
告诉伤者,向前直视,给眼睛上好绑带之后,马上去医院或叫救护车。
【预防】1.桌椅、墙角、地面要有防护措施,防撞击棱角和滑倒。
2.老师开课前温馨提醒家长,活动过程中看护好自己的宝宝。
3.活动时要有家人陪伴、监护,不让宝宝奔跑,防撞击受伤。
【处理】1.用消毒纱布盖住伤眼压迫止血,假如眼睛内有异物,小心不要将异物再推入眼内。
2.用绷带固定纱布缠绕宝宝头部。
3.用干净的绷带蒙住伤者双眼,不能看东西,就不会移动伤眼。
三、摔伤和撞伤跌倒、撞击受伤可导致宝宝局部肿胀、疼痛、表皮破损、出血等不同表现,不管宝宝是何种原因受伤,有2种状况:①有创面②无创面(有血肿和无血肿),对于很浅,面积较小的伤口,自己可以处理,如果面积太大,伤口上沾有无法自行清洗掉的脏物,要马上带宝宝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