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争端,中国不可轻开战端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4
《南海争端》论文《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南海争端成因及维权之道姓名: xxx学号: xxxxxxxx系别: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班级: 09电信一班指导老师: xxxxxx完成时间: 2012-10-15南海争端成因及维权之道文献综述:我所阅读的资料的题目是“南海争端成因及维权之道”,来自《时事报告》(大学-2013学年度第1期第17页)。
生版,2012对于本论文南海争端成因及维权之道,因着手分析南海的现状,再分析南海争端的原因,之后再出谋对付之。
一、南海争端的现状问题:首先,南海划界复杂棘手。
南海划界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涉及国家最多、情况最为复杂的争端之一。
再者,资源争夺战越来越复杂。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岛屿或划界争端持续未解,其根本原因在于争议海域的主权和资源问题。
总体而言,中国的海岛及海洋权益正遭受严重威胁,中国的海上安全正面临着严峻形势。
二、南海争端的原因分析:海洋逐渐成为经济提升的一大动力。
我们国人越来越关注海洋权益,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经济提升的动力有很大一部分力量来自海洋。
国人的国防观念有了进一步的加强。
南海周边几个国家对海洋权益越来越重视。
南海问题在南海周边的几个国家,比如越南、印尼、马来西亚、文莱等,对海洋权益也越来越重视。
正是大家都重视海洋权益问题,海洋权益的分歧才引起了大家极大的关注。
三、南海争端的维权应对之策:1.思想重视,敢于面对。
2.树立海洋安全观,树立海洋经济观。
3.全面提升海防实力,主动出击。
海洋问题历来是国家战略问题,加强海洋战略研究事关海洋事业长远发展大局。
我们必须立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把握国际海洋事务发展新动向,树立海洋发展全球观,坚决捍卫国家海洋权利和利益。
感想:最近南海争端愈发激烈,在国际上前几日菲律宾国会通过了“海洋基线法案”,将本属于中国领土的黄岩岛和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划为“所属岛屿”。
近日马来西亚总理巴达维3月5日登陆南沙群岛的弹丸礁,宣示马对该礁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
中国主张南海主权的历史与法理依据中国国情-中国网 2012-04-11“复杂之海”其实并不复杂一段时间以来,随着国际能源危机的加剧,南海周边国家在“南海主权”问题上动作频频,加上一些别有用心大国的搅局,使得南海形势变得更加波谲云诡。
中国人最早发现并开发了南海岛屿礁滩,从历史与法理的双重角度看,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都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远在秦汉时代,中国先民在南海就已经有了航海通商和渔业生产活动。
南海诸岛在唐代已列入中国版图。
明代也将南海纳入行政管辖。
二战中日本侵占南海诸岛,战后中国政府收回,并将其归入广东省管辖。
无论是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南海诸岛行使主权的表述与行动,还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接受情况,中国对于南海以及所属岛礁都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权益。
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出版的近200种地图集和权威百科全书,无不明确标明或承认,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在中国南海的传统海疆之内。
直到现在,很多岛屿的名字都印证了那段历史。
从地理上看,南海是一个半封闭海,北濒中国大陆和台湾,东临菲律宾群岛,南以连接西南婆罗洲到苏门答腊的一条线为界,西南是由马来西亚、马泰边界再到越南南端和越南南部沿岸,总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
南海岛屿大都狭小,其中最大者为东沙岛,面积约12平方公里。
西沙最大的永兴岛约1.85平方公里,而南沙最大的太平岛,也仅0.4平方公里。
中国1958年的《领海声明》、1992年的《领海及毗连区法》及有关“中国对南海诸岛及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主权”的外交声明为南海诸岛的归属提供了法律依据。
此外,中国作为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缔约国,享有九段线内沿陆地领海基线及符合条件的岛屿领海基线向外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以及最大不超过350海里大陆架的主权权利及专属管辖权。
所谓九段线是我国在南海海域国界线的一种叫法。
1947年,当时的中国政府在其编绘出版的《南海诸岛位置图》中,标绘了一条由11段断续线组成的未定国界线。
从国际法角度看我国南海问题一、中国对南海诸岛享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我国对南海诸岛享有主权, 并且从发现南海诸岛时起一直延续至今, 有效地并且是稳定的,从国际法先占原则与时际法原则都能够证明, 我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是无可争辩的。
1.发现与先占原则先占是指一个国家有意识地取得当时不在任何其他国家主权之下的土地的主权的一种占取行为。
先占作为国际法上取得领土的方式之一为国际上所公认。
在1928 年美国和荷兰关于帕尔马斯岛争端案中,仲裁官胡伯认为先占须具备两个要件: 一是占领的对象必须是“无主地” ; 二是在其上建立了“有效占领”。
胡伯还补充, 对于遥远而又没有居民或只有很少土著居民的小岛来说,持续不可能是不间断的。
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无主地”南海诸岛的国家。
并对其进行了有效的占领和管辖, 已经满足了先占的两个要件, 实质上取得了对南海诸岛的主权。
并且,在东格陵兰案中, 国际常设法院通过透过复杂的历史事实, 说明在一块冰天雪地、人迹稀少的地方建立主权的特殊情况。
并强调“没有国家反对”和“没有其他国家提出主权要求”的事实, 这事实有力地说明占领是平稳的。
在我国对南海诸岛行使主权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 没有国家对此再提出主权主张。
2.时际法原则时际法原则, 就是“用以确定因法律的变更而引起的新旧法律在时间上的适用范围问题, 即适用什么时候的法律问题”。
帕尔马斯岛争端案中, 胡伯仲裁法官在国际法中首次将时际法概念引入。
应用时际法原则的关键是确定“关键日期” , 笔者认为, 确定“关键日期”不一定是争端解决的日期, 这容易产生数个“关键日期”的危险。
假如一国对另一国的固有领土主权提出争议,并且不断提出这种争议, 那么依照“关键日期”就是争端日期的理论,每一次的争议就是一个“关键日期”。
另外, 笔者认为, 在确认了“关键日期”之后, 不能依据国际法的变化再加以判断。
依照“关键日期”取得了权利后, 不应当再据此提出异议, 否则将导致权利不确定性。
两次中越海战未解南海争端作者:暂无来源:《读报参考》 2014年第22期历史上中国与越南在南海上曾经发生过两次军事冲突,一次是1974年的“西沙之战”,一次是1988年的“南沙之战”,但这两次海战并没有彻底解决争端。
而且,两次海战之时,越南方面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前者仍处于南北分裂期间,后者在中国展开对越边境自卫反击战期间。
西沙之战,中国创“小舰打大舰”战例1950年代,越南共和国(南越)军队就占领了西沙的永乐群岛,新中国则在永兴岛驻军,双方在西沙海域对峙了十几年。
1973年9月,南越宣布将南沙群岛的南威、太平等10多个岛屿划入其版图,丝毫不理会中国对南沙、西沙、中沙和东沙各群岛拥有领土主权的声明。
1974年1月15日,南越的驱逐舰进入西沙的永乐群岛海域,要求在甘泉岛附近从事捕鱼生产的中国渔轮离开,并炮击甘泉岛,随后又增派舰船占领了金银、甘泉两岛,企图作为继续控制其他岛屿的据点。
当时仍处于“文革”时期的中国迅速制定出应对方案。
1974年1月17日起,中国海军南海舰队派出猎潜艇和扫雷舰组成巡逻编队驶往永乐群岛海域,随即与南越军舰在广金岛、琛航岛一带形成对峙;1月19日,双方发生了4个多小时激战,南越护航炮舰10号被击沉,3艘驱逐舰被击伤后逃逸。
1月20日,中国军队继续向被南越军队占据的甘泉、珊瑚和金银三岛逐岛发起攻击,全歼南越军队,并俘虏范文鸿少校以下官兵48人,同时被俘的还有美国驻南越岘港领事馆联络官科什。
西沙之战,中国海军创造了以小舰打大舰的成功战例。
南越海军护航炮舰被击沉l艘,3艘驱逐舰被击伤,100多人阵亡,伤者无数,另有48人被俘(后全部遣返);中国方面舰艇重伤l艘,轻伤3艘,18人阵亡,67人负伤。
从此,西沙群岛被中国牢牢控制,越南无法涉足半步。
南沙之战,中国确立对南沙部分岛礁实际控制1976年越南完成南北统一后,新成立的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立即从前南越政权手中接管了南沙群岛中的六个大岛:鸿庥岛、南子岛、敦谦沙洲、景宏岛、南威岛和安婆沙洲,并宣布把西沙群岛改称“黄沙群岛”,将南沙群岛改称“长沙群岛”。
我国积极参与谈判和争端解决的例子一、引言谈判和争端解决是国际关系中一项重要的活动,涉及国家利益、地区稳定和全球和平。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我国家之一,积极参与谈判和争端解决的例子层出不穷。
本文将探讨我国积极参与谈判和解决争端的例子,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我国的立场,以及个人的见解。
二、我国在南海争端中的积极参与南海是我国、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争夺的地区。
我国一直主张通过谈判解决南海争端,倡导各方共同开发利用南海资源,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
我国还提出了“双轨思路”,即通过直接有关国家协商解决争端,同时通过集体协商、协调等途径解决南海问题,充分体现了我国积极参与南海争端解决的态度。
三、我国在朝鲜半岛无核化问题中的积极作用朝鲜半岛无核化问题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我国作为朝鲜半岛的近邻和重要利益相关者,一直在朝鲜无核化问题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我国提出了“双暂停”倡议,即朝鲜停止核试验和导弹试验,韩美停止大规模军事演习,为朝鲜半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方案。
我国还多次举行有关六方会谈,为解决朝核问题展开积极努力,体现了我国在解决朝鲜半岛无核化问题上的积极作用。
四、我国在非洲和平维护中的积极参与非洲是世界上冲突最为严重和复杂的地区之一。
我国一直积极倡导通过和平手段解决非洲冲突,并在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参与了数十项联合国维和行动,向多个非洲国家派遣维和部队、警察和专家,推动并促进了非洲地区的和平稳定。
我国还积极参与埃博拉疫情、索马里海盗等非洲地区问题的应对和解决,为非洲和平维护提供了巨大帮助。
五、个人见解我国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大国之一,积极参与谈判和争端解决,是符合国际社会期望的。
我国的积极参与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我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致力于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促进全球和平与安全。
我国在谈判和争端解决中凸显了其独特的外交智慧和建设性的角色。
我相信我国将继续在国际事务中扮演更为积极和建设性的角色,并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南海问题概述一、南海问题的历史由来远在秦汉时代,中国已经有了大规模的远洋航海通商和渔业生产活动,南海已成为重要的中国海上航路。
从此,中国人民频繁航行于南海之上,穿越南海诸岛,最早发现了这些岛屿礁滩,并予以命名。
华南沿海一带从中国秦朝开始已经是中国领土,从中国西汉到唐朝末期现越南中部和北部是中国领土,南海已经是中国领海。
中国元朝政府还多次派军到越南北部平叛和越南南部(占城),中国元朝南方海军经常在南中国海巡逻到婆罗洲(加里曼丹岛)。
中国明朝海军多次通过南海下西洋,是南海的唯一正统力量,南海的东南亚国家的君主从元朝开始到清朝接受中国中央政府的册封才是合法正统的,南海周边国家从元朝开始到清朝是中国中央政府的藩属国。
海南岛在中国西汉开始已经是中国领土,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中国人民最早发现这些岛屿礁滩,长期以这些岛屿礁滩为基地进行渔业捕捞生产和居住,世代相继对这些岛屿礁滩进行辛勤的开发和经营,中国政府最早对这些岛屿礁滩实行管辖和行使主权,所谓越南等南海的东南亚国家拥有南海主权得到说法根本就是不合法不合理的。
二、战后南海主权问题战后相当长时期内,并不存在所谓的南海问题。
南海周边的地区也没有任何国家对中国在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行使主权提出过异议。
越南在1975年以前明确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领土主权。
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在70年代以前没有任何法律文件或领导人讲话提及本国领土范围包括南沙群岛。
美国与西班牙1898年签订的巴黎条约和1900年签订的华盛顿条约曾明确规定了菲律宾的领土范围,但并未包括南沙群岛。
1953年菲律宾宪法、1951年菲美军事同盟条约等也对此作了进一步确认,而马来西亚只是到了1978年12月,才在其公布的大陆架地图上将南沙群岛的部分岛礁和海域标在马来西亚境内。
南沙群岛一共有五百多座岛屿,我国只占有九个。
三、国际会议对南海问题的决议不少国家政府和国际会议的决议也承认南沙群岛是中国的领土。
一、‚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来源‚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是邓小平同志提出来的和平解决领土争端的新思路。
1978年10月25日,当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应邀访问日本,本来两国政府约定不谈及钓鱼岛问题,可是在东京记者招待会上,日本记者还是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
邓小平回答说:"尖阁列岛我们叫钓鱼岛,这个名字我们叫法不同,双方有着不同的看法,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时候,我们双方约定不涉及这一问题。
这次谈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时候,双方也约定不涉及这一问题。
我们认为,两国政府把这个问题避开是比较明智的。
这样的问题放一下不要紧,等十年也没关系。
" 这是邓小平首次提出为实现中日和平友好,暂将钓鱼岛问题搁置起来的思想,也是他"搁置争议、先共同开发"著名思想的萌芽。
在以后的时间里,邓小平无论在国内的会议中,还是与国外的对话上,多次阐述并完善了这一思想。
1979年5月31日,邓小平同志会见来华访问的自民党众议员铃木善幸时表示,可考虑在不涉及领土主权情况下,共同开发钓鱼岛附近资源。
同年6月,中方通过外交渠道正式向日方提出共同开发钓鱼岛附近资源的设想,首次公开表明了中方愿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模式解决同周边邻国间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的立场。
二、‚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基本含义‚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基本含义是:第一,主权属我;第二,对领土争议,在不具备彻底解决的条件下,可以先不谈主权归属,而把争议搁置起来。
搁置争议,并不是要放弃主权,而是将争议先放一放;第三,对有些有争议的领土,进行共同开发;第四,共同开发的目的是,通过合作增进相互了解,为最终合理解决主权的归属创造条件。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第三代领导人坚持邓小平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立场,同东盟有关国家领导人进行多次会谈,双方专门派代表团就南海的海洋环保、气象、渔业等问题进行具体协商,取得了一定成果。
1、中国拥有南海主权的法理基础。
在国际法上,“有效占领”是一个国家有意识地取得当时不在任何国家主权之下的土地主权的一种占取行为。
在依据该原则取得某一土地主权时,有些条件必须得到满足:被占领土地此前必须是无主地,在对无主地“发现”和“先占”后,对该土地要进行必要的主权行使和管辖,当然也包括一国政府和人民对该土地的开发与经营。
中国对南沙群岛拥有“发现”权南海诸岛在被中国发现以前,尚属于“无主地”,中国对南海诸岛的领土主权,是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形成和完善的。
早在汉代之时,中国人就已开始在南海航行。
经过长期的航海实践,中国人先后发现了西沙、南沙群岛。
宋时,中国人把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命名为“长沙”、“石塘”。
明清时,南海诸岛被标示在中国官方的地图中,并且标出了南海航线和航程。
尽管“发现”并不构成通过先占取得领土,但它的重要性不容抹煞。
“发现”给予发现国以“初步”的权利或“不完整”的权利。
发现国在合理期间行使“有效占领”前,这种权利有暂时阻止他国加以占领的作用。
德国法学家奥本海对于领土取得方式在15、16世纪以前,与18、19世纪以后的差别作了明确的区分。
他指出,在15、16世纪以前,单纯的“发现”而无需任何其他行为,就可以取得对无主土地的完整主权。
英国学者布列尼也直言不讳地指出,在15、16世纪,单单是“发现”,而不需要采取任何进一步的实际行动,就可以取得对所发现土地的完整主权。
国际法学界关于“发现”的论述,不容否认地成为中国解决南海问题,尤其是南沙争端的重要法律依据。
从“先占”原则看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根据国际法,一国基于对无主土地的“发现”可以进行“先占”。
“先占”是一国对“无主地”进行有效占领从而取得领土的方式之一。
此外,“先占”还必须具备如下几个条件:占有必须在一国主权权利中行使,必须存在对一国权利的显示和缺少对另一国主权的承认;占有必须是和平且无间断的;占有必须是公开的。
许多国际权威公法学家认为,并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这些条件都是基本具备的。
中越南海问题—争端的源头是什么无锡太湖学院财会102 沈婷远在秦汉时代开始,中国人已频繁航行于南海之上,穿越南海诸岛,且最早发现了这些岛屿礁滩,并予以命名。
日本政府于1952年正式表示“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以及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权利名义与要求”,从而将南沙群岛正式交还给中国。
最近几个月内,中国与南海周边的几个国家围绕着南海问题的摩擦愈演愈烈,尤其是与越南的争端,貌似几乎走到了战争的边缘!面对着南海危机,国内的舆论大肆鼓吹越南等国的“险恶用心”,更有许多激情澎湃的爱国愤青们叫嚣着要挺进南洋,收拾越南,打倒一切美帝走狗······我无意去理会所谓的“越南欺人太甚,必须武力解决南海问题”等貌似激情,实则偏激的口号,我只想用国际政治的专业知识,以理论客观地去探究中越南海争端,让读者能对中越南海争端有个更加明晰的理解,不至于人云亦云。
为了对问题能够有全方位的研究,我将选择使用5种国际政治的理论来分析南海争端: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
现实主义:现实主义认为,国家是一个统一的,理性的行为体,它总是追求使自己的利益或者国家的目标在外交政策方面实现最大化。
国家安全是最重要的问题,军事和与此相连的政治问题主导着国际政治。
这个理论似乎能够很好的被愤青们利用来论证与越南开战的必要性,但是,在此,我不得不提出两个疑问:1)缺少了南海的这些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我们将来就会完蛋吗?2)究竟是维护南海遥不可及的战略资源重要呢还是维护国内的和平稳定更重要?让我们来回答第一个问题吧:我国的能源是多渠道获得的,缺乏了南海的油气资源并不能从根本上使中国陷入能源危机中,而且,我们大家都忽略了替代能源的巨大潜力!我们这里所说的替代能源就是今天所谓的新能源,大家千万别以为新能源就是太阳能,风能,甚至潮汐能发电。
这些都是些小儿科,真正的新能源是可控核聚变发电!它能够将生产电能的成本降至一分钱一度,引起一场全新的能源革命,从根本上解决将来世界的能源危机。
南海争端,中国不可轻开战端
2010-08-15 01:06:54
浏览 730482 次 | 评论 1367 条
近日来,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东北亚局势中国已然身陷重围,南海再现主权
争端,更要命的是美国高调介入南海事务,美国和越南双边关系迅速回暖,已经形成一致对
华的战略对峙格局。自8月11日起,美国和越南这对曾经不共戴天的宿敌,在南海举行为
期一周的海上联合军事演习,其中不乏“约翰.麦凯恩”号驱逐舰这样的震慑性军事力量的
存在。美越双方希望以此“进一步促进美越军事交流,纪念美越关系正常化15周年”。从
朝鲜半岛到越南,美国对华C型包围圈已经形成。
中国周边安全态势严峻,面对黄海和南海海域美韩和美越的咄咄逼人,许多观察家们纷纷表
示中国应该在黄海海域采取稳定至上的守势,而在南海海域针对越南采取积极主动的,“亮
剑”式的武力手段震慑越南,以维护南海主权稳定。笔者对于东南亚问题了解甚少,对于越
南历史和中越关系史也从无研究,不敢对枝节问题做过多评论,不过仅从国际关系和国际战
略的宏观视角来看,认为在南海问题上切不可轻开战端。
首先,中越之间的问题在中方看来恐怕只是领土问题而已,即越南强占了我南海诸岛的大部
分,多年来,在南海诸岛的处理方式上,双方“暂时搁置”,却从未“共同开发”,越方严
重侵害了我国的主权。但是,在越南人看来,中越之间的问题恐怕远远不只那么简单。不可
否认的是,中国在50年代中期曾经间接的介入了越南与其原宗主国法国之间的战争,并最
终在中国和苏联的联合影响下,越南与法国才签订了17度分界线。这期间有说法称,就分
界线的划分问题,中越双方曾经有过激烈的争执,中国正是由于尽快稳定周边安全环境的必
要才向北越方施压,要求其尽快以17度线为界结束与法国的战争,如若不是中方的压力,
当年南北越的分界线很可能是北纬16度甚至更加往南。当年的历史事件也为后来70、80
年代的中越边境冲突埋下隐患,对越自卫反击战对中方来说是局部战争,对越南来说则必然
是举国战争,越方所遭受的打击也必然远远高于中方。因此,考虑到上述背景材料,中越之
间的争端,对于越南来说,则一定不仅仅限于领土主权争端的范围内,而是已经涵盖了历史
问题和民族感情问题的范畴。不幸的是,一旦越南人眼中的中越争端是“历史问题”的话,
其结果就会和中日关系一样,民族主义情绪泛滥,可以“经热”,但却必然“政冷”,双边
关系的修复,互信机制的建立绝非一日之功。
这么说来,固然在越南人眼中,美国人在历史问题和民族感情上是不共戴天之仇,但是越南
人看中国人也却不一定好到哪里去。从现实利益上说,第一,中越之间存在主权纷争而美越
之间并无现实利益冲突,在国家战略上中国对于越南的威胁远胜美国;第二,美国实力远胜
中国并且开始重新介入南中国海地区,传统的“远交近攻”战略已经失效——中国虽近,但
美国也并不遥远。第三,奥巴马政府时期内的中美关系一波三折,中美对抗色彩浓重。如此
一来,越南选择美国,放弃中国亦在情理之中。国内有些名为“美越军演,越南一定会后悔”
的报道实在有些酸。
面对美越的联合威胁,武力当然是解决办法之一,不过却不一定是最明智的做法。这个逻辑
其实很简单:南海主权问题由来已久,如果对越南动武,为何不早动武,非要等美国和越南
绑在一起,特别又是黄海安全和南海安全交织在一起这个最敏感最艰难的时期动武?此时此
刻在南海和黄海任何一边动武,没有必胜的把握不说,还必然导致另外一边局势激烈反弹而
最终不可收拾。此时此刻明显不是动武的最佳时刻。
作者以为应对南海问题应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是声东击西,围魏救赵,离间美越关系。毕竟美国介入中越南海争端的真正战略意图
未必急于将越南和南海打造成为遏制中国的前沿阵地。对于美国来讲,更为现实的选择是将
中越冲突为美国所用,成为与台湾问题、西藏问题、人权问题一样的对付中国的有力外交牌。
那么作为中国一方,应该看到越南背后的美国背景才是南海问题真正棘手的所在。解决中越
争端,却并不一定要从中越关系本身入手。近日的新闻已经报道说中国着手开始大幅度发展
与澳大利亚的经贸甚至军事合作关系,大有“挖美国墙角”之嫌。再者,中国可以在朝鲜问
题、伊朗问题、人民币汇率问题等涉及到美国核心利益的国际议题上大做文章,以换取美国
在越南问题上的保持中立或退避三舍。声东击西,利用中国手中的可以牵制美国的外交牌与
美国周旋,以图孤立越南至于美国保护之外。
第二步应当在东南亚国家中推行合纵连横的路线方针。比较亚洲世界和欧洲世界,如果说欧
洲各国的核心价值观是民主自由的话,那么传统的儒家文化加之近代以来的被殖民史导致了
战后独立的亚洲各新兴国家普遍尊奉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之上的原则。东亚各国如此,东南
亚各国也如此,彼此之间的政治关系和政治互信度较之欧洲的邻国外交而言,仍处于比较低
的状态。中国应该充分发挥传统的合纵连横的斗争策略,在东南亚各国之间找到中国的影响
空间。
笔者以为,以上两个步骤的成功达成是中国在南海地区使用武力途径的基本前提条件。中国
欲向南海立威,但必须对东南亚诸国的动向和心态有着准确的把握和理解。倘若轻易用兵,
恐与美国正面交锋不说,也会给东南亚国家造成极度的恐慌和不安全感,届时适得其反,东
南亚诸国惧于中国的威胁反而倒向美国也未可知。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
其下攻城。声东击西即是谋,合纵连横即是交,其次才是伐兵或是攻城。
64
上一篇 << 菅直人高调对韩“道歉”未必关乎„ 下一篇 >> 突破美国战略包围, 日本或成中国„
近期相关评论
查看早期评
论
添加评论
理性悠扬 [2010-08-15 09:01:36 AM]
赞成!冷静思考,必有成果!老夏
mrliuhai [2010-08-15 09:05:19 AM]
我请问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如果没有那武力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LYJason [2010-08-15 09:07:06 AM]
战争是两败俱伤的事情,有的政权可能会因此而垮台。中国还是做好内部民主改革比较重要,
学习所谓的敌国美国的先进民主制度,否则强国之梦只能永远是梦,而不能成为现实。(欢
迎点评《正式讨论中华民国定位》《寻找民主改革的突破口》等39篇原创文章)
aimeili [2010-08-15 09:07:27 AM]
楼主说的太好了,我们可以不要那几个岛,不要那片海域,给了越南做个人情,我过渔民去
哪里捕鱼最多挨枪子,因为我们还要搁置争议,你去开发 政策!
绝对真理 [2010-08-15 09:08:21 AM]
南海再现主权争端=============?!!!!!!!
藏愚 [2010-08-15 09:08:33 AM]
“在南海问题上轻开战端”————符合美国的利益,美国深陷金融危机中,中国一旦在南
海轻启战端,美国趁机倒卖武器,使其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
西古诺 [2010-08-15 09:08:48 AM]
现在不是打不打的问题,问题是高度腐败的军队有没有战斗力的问题
绝对真理 [2010-08-15 09:09:42 AM]
更要命的是美国高调介入南海事务============看看把你吓得已经裤子都湿了,,,
齐天大圣33680 [2010-08-15 09:10:01 AM]
美国为金钱和霸权进行扩张和掠夺?掠夺的地盘不见,看不到殖民谁,更看不见中国有美国
的殖民地。反倒是看见美国的飞虎队抗日的尸骸;看见美国用庚子赔款建立了无数名学校:
如清华和北大.......;名医院:如协和医院和道极医院....................。粪青们在
鼓吹美国坏,若不是美国在太平洋上消灭日军主力,向日本投原子弹迫使其投降,中国不定还
要遭到多么大的损失和死多少万人,甚至亡国也说不定。美国抢占中国一寸土地了吗,美国
支持中国尽快实行民主就是我们的敌人吗?.-------------------- 看看曾被美国占领过的
西德、日本、南韩等等,至今他们的民族特性消亡了吗?他们的民族文化衰落了吗?他们的
民族传统被中断了吗?反观中国,正是那个所谓的“伟大领袖”发动“十年浩劫”毁灭了中
国的传统文化!
无量智者 [2010-08-15 09:10:23 AM]
和平是先靠强大的武力支撑,我不赞成大打,但可以小打,要让南海诸国知道我们有解决南
海争端的能力 和决心,告诉你,美国虽然高调介入,但绝没有与中国发生大规模冲突的决
心,再说,南海那些小国也并非铁板一块,打痛了一下别的自然胆寒,首选还是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