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小事引起的思考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3
《一件小事引起的思考》《一件小事引起的思考》件教育小事的思考文同中学董风华那是在去期的一节语文课上,班上的学生正在专心致志地听我讲课,可刚上没几分钟,我用眼角的余光发现临窗的一名男生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窗外看,为了不影响班级正常的教学秩序,我没采取任何措施而是静观其变,看他到底要看多久,可过了三分钟那男生还是没有“回心转意”,我很气愤,认为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了,于是就趁着其他学生自己独自做巩固练习的时间,我轻轻地走到他跟前,也向窗外看去,这才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原来下面操场上正在“直播”一场篮球比赛。
我再也压不住火了,但一方面考虑到其他学生,我就让该同学站起来,面向窗外看。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我没有听他多讲,硬是让他整整向窗外看了一节课,下课后叫他到了办公室,想对他进行教育。
其实,在让他站起来,面向窗外的那一刻,我就在思考如何对他进行引导教育。
这名学生成绩属于中等水平,头脑算是比较灵活的,而且上课的表现也很积极,只是有一个毛病,爱接老师的话茬,说实话,我们很多老师对这样的学生是既爱又恨,如果对他打击太大,就会担心他以后的发展。
所以在他进办公室的那一刻,我头脑里也是一团乱麻,没想清楚对他采用什么方法。
“用心倾听学生的声音”,这是教育界的心声。
我于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让那名学生详细叙述一下从上课开始到下课结束这一段时间自己的所作所为,所感所想。
从他的叙述中,让我觉得他并非不可救药,只是有时候管不住自己,自制力比较差,其实他内心还是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品学兼优,同学夸,老师爱的好学生。
他还讲到小时侯成绩也是名列前茅,只是上了高中,觉得学习遇到了困难,有些力不从心,所以成绩才慢慢有所下降。
我听完他的叙述,认为他学习方法上可能存在问题,很有必要对他在方法上进行一些指导,就让他多多向其他同学请教,和老师加强交流。
经过两周以来的观察,这名学生很少再向窗外看了上课也比以前认真了,在下一次学月考试检测中成绩也不错。
我现在回想起这件事,有时候在想,如果我当时在教室里对他大发脾气,情况会变的如何。
六篇一件小事所引发的思考精选作文一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也在一天天的成长。
在这XX年的成长道路中,我渐渐也懂得了很多。
可也是在这XX年的成长道路中,我也体验到了成长的烦恼。
人家说每一个人都会有烦恼,刚开始我还不相信,可如今我算真正体验到了烦恼的滋味。
当你和我一样有一箩筐的烦恼时,相信你也一定会品尝的出烦恼的滋味。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和父母的看法也渐渐有了差异。
同样是一件事情,可我们对这件事的态度、处事方法是截然不同的。
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处处都有选择习题。
我和父母的选项是不同的,也不能说谁是对的,谁是错的。
而我们也就是因为对生活中发生的事,应用什么态度来解决在这方面的选项,发生了异议。
那天,我和爸爸正在逛街,正准备过马路的时候,我们看到有一辆摩托车正高速行驶,突然将一辆正在行驶自行车,撞到在地。
交警马上赶来,正准备罚款记过时,没想到这位肇事者竟然矢口否认,强词夺理地“质问”交警:“你有什么证据,说我撞了他?!”也许是他吃定了这位交警是刚刚从哨岗区赶来,所以根本没有证据指正是他撞了骑车者,还是骑车者撞了他。
交警没有规定,只好当场搜集证人,我正准备拉着爸爸去作证。
谁知道,爸爸拉着我就走。
我十分生气,便问爸爸:“爸,你为什么不去作证呢?我们可是目击者呀!”“多管闲事!”爸爸就说了这么一句话,弄得我也没心思逛街了。
回到了家,我一直回忆着方才的那一幕情景,十分纳闷。
记得,小时侯爸爸常对我说做事、做人要正直,不能昧着良心。
可如今,爸爸这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让我极为反感。
今天,你为什么就不能设身处地的为那位被撞的骑车者想一想吗?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这时的爸爸和那时教育我的爸爸已是判若两人。
我真的不明白这是为什么!我真的十分烦恼,我已不明白了我的爸爸此时此刻正在想些什么?为什么,在这道生活的选择习题里,我们俩儿的选项是如此的不同。
难道在这道生活的选择习题中,大人的态度就真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吗?二今天是五一节,清风徐徐,艳阳高照,我们一家子到福州西湖公园游玩。
一件小事引发的思考作文一件小事引发的思考作文【篇1】一件小事引发的思考作文上个星期天晚上,我在完成作业后,百无聊赖地坐在书桌前,目光无意间落在了一个空矿泉水瓶上。
这个瓶子,曾经装满了清澈的水,如今却空空如也,仿佛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就在这一刻,我心中萌生了一个小小的念头:或许,我可以用它来做点什么。
趁着父母在房间里看书,我悄悄地从厨房搬来一把椅子,放在厕所门前。
站在椅子上,我将厕所的门半开着,试图用矿泉水瓶做一个简单的机关。
这个小小的恶作剧,虽然幼稚,却让我感到一种莫名的兴奋。
仿佛在那一刻,我成了一个小小的发明家,正在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然而,当我看到父母从房间里走出来,脸上带着疑惑和不解时,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多么的幼稚和不成熟。
父母并没有责备我,只是轻轻地笑了笑,仿佛在说:“孩子,你还需要成长。
”他们的微笑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我内心的稚嫩与冲动。
这件小事让我明白,生活中许多事情并不需要复杂的设计和刻意的安排。
简单的快乐,往往来自于内心的纯真和善良。
我们不必为了追求一时的刺激而忽视了他人的感受。
生活的智慧,或许就在于懂得珍惜眼前的每一个瞬间,学会用心去感受身边的美好。
正如那空空的矿泉水瓶,它的价值并不在于装满了多少水,而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它的存在。
从那以后,我开始更加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努力去理解和体会他人的感受。
因为我知道,真正的成长,不仅仅是年龄的增长,更是心灵的成熟。
每一个细微的举动,每一次不经意的微笑,都是生活给予我们的礼物。
我们需要用心去体会,去珍惜。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倾听,学会了观察,学会了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
生活中的每一个小事,都可能成为我们成长的契机。
就像那空瓶子,它不仅仅是一个物品,更是我心灵成长的见证。
通过这件小事,我明白了生活的真谛:简单而不失深刻,平凡却充满意义。
【篇2】一件小事引发的思考作文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坐在窗前,手中握着一个橙子。
橙子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爱的故事。
一件小事引起的反思,作文300字
在公园里,看到个小女孩跌倒了。
她眼眶红红的,但没哭出来,自己在那儿默默处理伤口。
看到这一幕,我突然想到,小时候我也
这样,摔个跤就哭得稀里哗啦的。
现在嘛,疼也得忍着,谁还没摔
过几个跟头呢?
回家的路上,路过一家花店。
那花儿五颜六色的,真香啊!我
突然觉得,生活里其实有好多美好的东西。
有时候咱们忙忙碌碌的,都忘了停下来欣赏一下。
就像那小女孩,虽然摔了一跤,但周围还
是那么多美好的东西等着她去发现。
晚上躺在床上,想起今天的事儿。
那小女孩的坚强和那些美丽
的花儿,让我觉得,咱们应该更加珍惜生活。
别总是急匆匆的,偶
尔也要放慢脚步,好好感受这个世界的每一份美好。
这样,就算遇
到啥困难,也能保持乐观和坚强,像那小女孩一样。
四年级一件事引起反思的作文那年四年级,我经历了一件小事,但却让我思考了很多。
事情是这样的:那一天,老师布置了一项特别的作业:设计一个“小发明”,然后用它解决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小麻烦。
听到这个任务,我的心里简直乐开了花,脑袋里蹦出各种奇奇怪怪的点子。
什么“自动换鞋机”、“无尽的铅笔”……脑洞开的有点大。
放学后,我和我的好友小明一起讨论这个任务。
小明这个人,有点儿像个疯狂的科学家,总是能想出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主意。
比如,他曾经提议过要发明一种“会飞的书包”,然后在我们背书包的时候,书包就会自己飞到学校去。
结果,书包飞不起来,小明也被老师批评了一番。
这次,他更有创意了。
他说:“我们应该发明一个‘吃糖的自动机’,只要把糖放进去,机器就会自己把糖分配到大家的口袋里。
”我一听,直接笑喷了,“你以为我们是糖果工厂吗?再说了,糖会不会被吃掉呢?”小明不以为然,继续绘制他的“伟大”计划。
我知道小明的点子虽然有趣,但我决定还是从实际出发,于是决定做一个“自动整理书包的小工具”。
这个工具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放书包的架子,上面有小槽,可以按需要调整位置。
只要书包放上去,就能自己整理好。
虽然听起来有点“老派”,但我觉得至少实际一点。
结果第二天,我带着这个“发明”去学校,大家纷纷过来围观。
我对自己的发明还挺满意,尤其是看到老师也微笑着点头,心里特有成就感。
然后小明就带着他的“吃糖自动机”也来了,他的机器里放了各种糖果,然后他就站在讲台上,试图展示如何通过这个机器“自动分发糖果”。
可是,糖果一进去,就卡在了机器里,然后大家的笑声一波接一波。
就在大家都在笑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其实小明的点子虽然不实用,但他的创意和热情倒是让我觉得很可贵。
虽然我做的东西实际,但也没什么特别的惊喜。
于是,我鼓起勇气,把我的发明和小明的“糖果机器”结合起来,做成了一个“糖果整理架”,每个小槽里放着糖果,还能自动分配。
大家都觉得新鲜又有趣,尤其是小明,他笑得特别开心。
《一件小事引发的思考》在生活的长河中,常常会有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引发我们深深的思考。
那是一个普通的周末,我像往常一样去图书馆借书。
图书馆里静悄悄的,人们都沉浸在书的世界里。
我在书架间穿梭,寻找着自己心仪的书籍。
突然,我的目光被一本精美的散文集吸引住了。
我迫不及待地伸手去拿,却不小心碰到了旁边的一本书。
那本书“啪”的一声掉在了地上。
我连忙弯腰捡起那本书,轻轻拍了拍上面的灰尘。
就在这时,我发现书的封面上有一道浅浅的划痕。
我的心里顿时一紧,一种愧疚感涌上心头。
我环顾四周,发现没有人注意到我,心里不禁暗自庆幸。
但是,这种庆幸并没有持续多久,我的良心开始不安起来。
我开始思考自己应该怎么做。
这件小事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的内心世界。
我问自己,如果这本书是我自己的,我会希望别人怎么做呢?我想,我肯定希望别人能够诚实地承认错误,并尽力弥补自己的过失。
于是,我决定去找图书馆的管理员,向他们说明情况。
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了管理员的办公室。
管理员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阿姨,她微笑着看着我,问道:“小朋友,有什么事吗?”我紧张地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她,并拿出那本书,指着封面上的划痕说:“阿姨,对不起,我不小心把这本书弄出了一道划痕。
我愿意赔偿这本书的损失。
”阿姨听了我的话,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她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小朋友,你很诚实,这道划痕并不严重,不需要你赔偿。
但是,你的诚实让我很感动。
希望你以后能够继续保持这种品质。
”从图书馆出来,我的心情格外舒畅。
这件小事虽然很小,却让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诚实是一种美德,它比任何财富都更加珍贵。
一个人只有拥有诚实的品质,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这件小事也让我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反思。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和考验。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为了一时的利益而做出错误的选择。
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自己的良心和道德底线。
我们应该像守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守护诚实的品质,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
有关生活的优秀随笔:一件小事引起的思考编者按:生活中,很多小事的细节也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考,只是看自己是否认真去思考和发现。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一件小事引起的思考。
傍晚,我骑着自行车欢快地“飞”出小区,想到又能去超市里买零食,我心里真是高兴极了,踩自行车的速度也不由得快了几分。
我来到超市附近,由于是周末,来超市的人真的算是摩肩接踵。
我只能推着车寻找空位。
这时,一位老大爷拉着一辆卖水果的板车从我身边经过。
突然,我看见有两个西红柿从板车上滚落下来,掉在离我不远的地上。
只要我向前几步,弯腰就可以将两个西红柿捡起来,放回车上,做一件小小的好事。
但在我刚迈了一步时,却发现那两个西红柿正好滚在污水边,我看了看自己干干净净的手和第一次穿上街的新衣服,不由得犹豫了。
这时,一位叔叔大步上前,捡起了那两个西红柿,他迅速从口袋里掏出纸巾,擦了擦上面的污渍,朝那位拉车的老大爷跑去……我心头一热,不久前发生的一幕浮现在我脑海……那是去年寒假,一场大雪,整个桃江穿上了雪白的衣裳,一片银装素裹固然美丽,但雪下多了,便凝在一起结成了冰,一条条马路变成了冰道。
我在兴趣班的教室中往窗外望去,只见一位大妈提着菜,小心翼翼地走着,谁知一脚没踩稳,整个人摔在了路上,菜也散了一地。
路边的几个青年非但没有将大妈扶起,反而在那哈哈大笑,刺耳的笑声连在马路另一边的教室且隔着窗的我,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直到好心人将大妈扶起,几个青年才笑着离开。
虽然,这一幕早已成为过去,但当时,我的内心“噗”地燃起熊熊火焰,我咬着牙,恨恨地想:什么人?太没有良心了!我在内心鄙视那几个青年的行为,然而今天,我自己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我有什么资格嘲笑激愤别人?我想:平时,人们认为自己举手之劳就可助人的事情,绝对不会袖手旁观,但当真正置身其中的时候,有几个能毫不犹豫伸出援手,帮助他人呢?在我们批评他人行为前,不妨先反思己过,只有严于律己,将心比心,这个世界才将变成一个和谐美好的人间。
一件小事文学评论
《一件小事》是鲁迅先生的一篇短篇小说,它以第一人称的写法,通过叙述“我”在一天中所经历的一件小事,展现了普通劳动者人力车夫的高尚品质,并引发了“我”对生活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在小说中,“我”因为踢走一片小纸屑而引发了一系列的思考和情感变化。
这个小纸屑可能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它的存在却揭示了“我”内心深处的自私和懒惰。
当“我”想到要弯下腰去捡起纸屑时,内心深处的惰性和不愿意承担责任的念头促使“我”选择将纸屑踢走。
然而,当纸屑落在别人座位上时,卫生班长发现并责问时,“我”感到了一种异样的感觉,内心充满了愧疚和自责。
通过这个故事,鲁迅先生展现了普通劳动者人力车夫的正直、善良、无私、勇于承担责任的高尚品质。
这些品质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知识分子,我们应该勇于自我批评,严于解剖自己,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此外,《一件小事》也揭示了知识分子必须向劳动人民学习的深刻社会主题。
在小说中,“我”被人力车夫所感动,被他的高尚品质所震撼,这表明了劳动人民中所蕴含的智慧和力量。
我们应该从劳动人民身上学习这些品质和精神,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
总之,《一件小事》是一篇具有深刻内涵和启示意义的文学作品。
它通过一个小小的故事情节,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和价值观念。
对于读者来说,这篇小说不仅能够引发对自身行为的思考和反思,更能够激发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六篇一件小事所引发的思考作文一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也在一天天的成长。
在这XX年的成长道路中,我渐渐也懂得了很多。
可也是在这XX年的成长道路中,我也体验到了成长的烦恼。
人家说每一个人都会有烦恼,刚开始我还不相信,可如今我算真正体验到了烦恼的滋味。
当你和我一样有一箩筐的烦恼时,相信你也一定会品尝的出烦恼的滋味。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和父母的看法也渐渐有了差异。
同样是一件事情,可我们对这件事的态度、处事方法是截然不同的。
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处处都有选择题。
我和父母的选项是不同的,也不能说谁是对的,谁是错的。
而我们也就是因为对生活中发生的事,应用什么态度来解决在这方面的选项,发生了异议。
那天,我和爸爸正在逛街,正准备过马路的时候,我们看到有一辆摩托车正高速行驶,突然将一辆正在行驶自行车,撞到在地。
交警马上赶来,正准备罚款记过时,没想到这位肇事者竟然矢口否认,强词夺理地“质问”交警:“你有什么证据,说我撞了他?!”也许是他吃定了这位交警是刚刚从哨岗区赶来,所以根本没有证据指正是他撞了骑车者,还是骑车者撞了他。
交警没有办法,只好当场搜集证人,我正准备拉着爸爸去作证。
谁知道,爸爸拉着我就走。
我十分生气,便问爸爸:“爸,你为什么不去作证呢?我们可是目击者呀!”“多管闲事!”爸爸就说了这么一句话,弄得我也没心思逛街了。
回————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到了家,我一直回忆着刚才的那一幕情景,十分纳闷。
记得,小时侯爸爸常对我说做事、做人要正直,不能昧着良心。
可如今,爸爸这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让我极为反感。
今天,你为什么就不能设身处地的为那位被撞的骑车者想一想吗?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这时的爸爸和那时教育我的爸爸已是判若两人。
我真的不明白这是为什么!我真的十分烦恼,我已不明白了我的爸爸此时此刻正在想些什么?为什么,在这道生活的选择题里,我们俩儿的选项是如此的不同。
难道在这道生活的选择题中,大人的态度就真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吗?二今天是五一节,清风徐徐,艳阳高照,我们一家子到福州西湖公园游玩。
一件小事引起的反思,作文300字
那天,我在超市排队结账,前面是个大妈,她拿着几样菜,动
作有点慢。
我心里有点急,毕竟时间不早了。
但大妈似乎不太会用
自助结账机,她摆弄了半天,还是没能成功。
旁边有个小伙子,他看了一眼,直接走过去,帮大妈扫码、支付,整个过程流畅极了。
大妈感激地笑了,说,“年轻人真好,我
都不会用这些。
”小伙子摆摆手,说,“没事,阿姨,您慢走。
”。
这一幕,让我有点惭愧。
我为啥没上去帮忙呢?是觉得事不关
己吗?还是真的那么忙?其实,不过是几秒钟的事,却能让别人感
受到温暖。
回家的路上,我边走边想。
这小事儿虽小,但它像面镜子,照
见了我的内心。
也许,生活中多那么一点点善意,世界就会更加美好。
下次,遇到同样的事,我肯定不再犹豫了。
一件小事引起的思考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是苏东坡的《琴诗》,用这首《琴诗》来理解师生关系最恰当不过了。
弹琴,既要有琴,还要有弹琴的手指,两者巧妙地统一起来,才有优美动听的琴声。
教和学也一样,只有两者紧密结合,师生关系融洽,才能奏出优美的乐章。
这是《课堂教学行为与师德修养》中的一段话,读着这段话,对照平时的课堂教学行为我深有感触。
下面结合教学案例谈几点体会。
案例:
有两个七年级的小男孩在弄了老师放在桌上的眼镜后,被老师罚站,一个站前面,一个站后面,惩罚他们的顽皮、淘气。
其中一个男孩罚站时向另外一个男孩笑,被老师看见了,认为他还没有认识到错误,继而多罚了一会儿。
事后,有位老师与他们进行了一次对话:
“为什么被罚站?”
“因为我们弄了老师的眼镜。
”
“有没有损坏?”
“没有,只是看了一下。
”
“为什么要看呢?”
其中一个男孩说:“我以为是放大镜,看看是不是跟我的放大镜一样,能放大。
”
“那你为什么不跟老师解释一下呢?或许老师就不会惩罚你了。
”
“没什么好解释的,老师说罚站就罚站了。
”
“你觉得老师这么做对吗?”
“不太对。
”
体会:
一、教育不能简单粗暴
这位班主任老师并没有去询问“弄眼镜”背后的动机,不分青红皂白,主观地认为他们顽皮、淘气,对他们进行罚站。
作为一个老师,惩罚学生,一定要让学
生知道错在哪里,才会让学生心服口服,对自己的言行加以改之。
而这两位被惩罚的男孩并不知道错在哪里,才会出现罚站时向着对方笑的一幕。
老师一怒之下,认为他还没认错,又让他多站了一会儿,这种教育只能是一种简单粗暴的教育。
如果老师顺势引导教育大家,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动,如果想看,最好先得到人家的同意,特别是贵重的和易损坏的东西。
这样既让学生受到教育,又学会做人。
二、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询问孩子:“你为什么不跟老师解释一下呢?”孩子说:“没什么好解释的,老师说罚站就罚站了。
”孩子本不认为自己有错,却愿意接受惩罚。
这多么令人惊讶啊!这正是平时的教育压抑了学生的个性,扼杀了反抗意识。
由此我想到,我们的教育禁锢太多,过多强调规矩、纪律、整齐划一,忽视学生个性,从而最终培养出的只能是循规蹈矩、没有个性、缺乏创新精神的人才。
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
教育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
一味压抑学生个性,那么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将成为一句空话。
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在发展中培养、塑造个性。
多给他们心灵的自由,精神的自由,生命的自由,少一点呵斥、约束,让每一个孩子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三、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孩子拿眼镜的动机,是想看看它能否放大,这只是一种好奇心,是对科学的好奇,可是这种好奇心没有得到激发而被扼杀了。
如果这位老师去探求一下孩子拿眼镜的动机,了解他的好奇心,以此为教育的契机,向学生解释一些凸透镜、凹透镜的知识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而且能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向往与追求。
好奇心是产生兴趣的一个重要源泉,爱因斯坦说:“我没有特别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
”好奇心像一扇窗户,让它常开着,观察就不会停止,创造的源泉就永不枯竭。
好奇心帮助我们撞开创造的大门,好奇心是想象力的起点,好奇心是科学创造的重要心理动力。
没有好奇心,由点、线、面组成的几何图形在我们面前就会变成十分单调的东西;没有好奇心,那些繁琐的数字和符号会使人感到十分枯燥乏味。
还是爱因斯坦说得好:谁要是不再有好奇心,也不会再有惊讶的感觉,他就无异于行尸走肉,他的眼睛是迷糊不清的。
教师要像园丁爱护花朵一样爱护学生,爱护学生的好奇心。
四、真诚、平等地对待学生
教师的角色要改变,应走出“至上”、“独尊”的心理怪圈,不能任意惩罚学生。
应建立真诚平等的师生关系,把学生当作一个社会人看待,当作一个朋友看待。
遇到学生犯错时,多为孩子想几个“为什么”、“怎么样”。
这就要求教师蹲下来与孩子说话。
“蹲下来与孩子说话”不仅是在视角距离上的平视,更是用一颗童心去看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
蹲下来与学生交流,能让学生在一种“零距离”的心理状态下,进行师生“视界融合”的真情对话,获得师生之间的沟通,唤起教师藏在心灵深处的爱,激起师生之间爱的共鸣!
总之,课堂教学的管理是一个纷繁而复杂的过程,其本身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和研究,不断地去充实它的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