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计算机交朋友(2)
- 格式:doc
- 大小:139.50 KB
- 文档页数:3
《与计算机交朋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与计算机交朋友》选自海天出版社的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是第一单元第二课。
本课是计算机技术的启蒙知识,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件、鼠标的基本操作、计算机的启动和关闭,这些都是计算机知识的基础部分,是后面章节的基础。
对于这节课,学生除了应该认识计算机各组成部分的名称,还要学会正确地开、关机及掌握鼠标器的基本操作。
这些操作技能为学生学习后面的内容奠定结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学生养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创造了有力条件。
计算机是一种重要的信息处理工具,学会操作和使用计算机是信息社会对每个人的基本要求,只有熟练操作计算机,才能更高效地处理信息。
二、学情分析这节课面对的是三年级的学生。
三年级是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三年级的学生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任务与活动范围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比低年级有了显著的变化,学习活动的游戏性特征减少,学习过程的组织性、认知过程的规范性、严谨性更强。
他们缺乏学习的持久性,学习兴趣很容易流失,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自控能力不强。
由于学生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家庭,不同的生活环境,他们大多数家里都没有电脑,也没有使用过电脑,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了解很少,甚至根本不了解。
有少数学生家里有电脑,使用过电脑,对计算机有初步的了解。
本学期学生第一次接触信息技术课,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特别强,求知欲望高。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学会开机和关机,认识鼠标,初步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激发学生用鼠标探索计算机奥妙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⑴了解计算机的一般硬件组成,能够识别各组成部分并说出名称。
⑵ 初步理解“桌面”、“图标”、“开始按钮”、“鼠标指针”等专业词汇,学会规范开机、关机操作。
⑶掌握鼠标的五种基本操作,能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需要的鼠标操作。
过程与方法⑴通过对比、分析来理解新知识,并尝试用类比的方法来理解、掌握知识点。
⑵通过观看演示、上机操作以及学生小组的交流来掌握正确开关机的操作和鼠标器的五种操作。
三年级信息技术第二课《与计算机交朋友》教学设计(预案)宗胜利教材分析:本课时小学学习信息技术的第二课,是学生上计算机课必不可少的一课。
教者要指导学生从外不简单认识计算机的组成部分,了解计算机各部分的功能和计算机的应用以及如何开、关计算机和计算机的特点等知识,了解计算机房注意事项,为将来的学习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新兴学科接触不多,但对这门学科兴趣很浓,主要原因在于对计算机的好奇以及计算机的游戏、娱乐功能,这点很重要,只要能充分抓住并利用好这一特点,将游戏、娱乐适当蕴含于课堂,对教学效果的提高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这就是所谓的任务驱动法。
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与建设: 1、教学设备有待更新。
计算机老旧,很难适应新的教育课程和应用软件。
2、教学组织还需加强。
由于人多机子少,有时需两个同学挤在一起,一进机房,学生便象脱缰的野马,常常一节课下来声嘶力竭。
因此,要进一步整顿纪律,做到象语数课一样组织教学。
三是部分学生不爱惜设备,按键、按鼠标故意用力锤、敲。
所以对学生要及时进行道德教育。
教学目标:1、认识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部分,认识键盘、鼠标、显示器、主机等。
了解计算机发展过程及特点。
2、学会开机和关机。
3、了解输入设备——鼠标和键盘:型号及特点5、对学生进行信息道德教育。
4、学生实践:鼠标的基本操作——玩纸牌。
教学重点:开机和关机,预防计算机硬件损坏。
教学难点:鼠标的基本操作。
教学准备:1、制作关于计算机组成PPT2、调试每台计算机。
3、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4、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教与学预设:师生活动教学方法:综合教学法。
①用直观教学法向学生展示不同的计算机,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②教师可利用一个打开的计算机机箱,向学生展示机箱内的东西,从而减小学生对计算机的神秘感,同时,对教材上提到的CPU、存储器有个感性的认识。
③学生对常见的计算机从外观上组成部分必须十分熟悉,而且能够说出这些设备是属于输入、输出设备还是处理设备。
与计算机交朋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常见的键盘种类,掌握电脑键盘指法及正确的键盘操作姿势;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及上机实践的方法,感知键盘,了解键盘字母键的排布、基本键的位置;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键盘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树立熟能生巧信心。
4、行为与创新:能通过基本键,用自己的方式记住指法,掌握指法练习的技巧。
【教学重点】认识键盘,掌握键盘指法,并能在记事本软件中输入字符、编辑字符。
【教学难点】换档键等组合键的使用【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或键盘指法挂图)、打字高手软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在上节课,茵茵和同学们认识了计算机这个新伙伴,并会用鼠标操作计算机了,但面对键盘,她既好奇又觉得好神秘。
揭示课题:认识键盘新伙伴二、认识生活中的键盘1、课件(或挂图)展示生活中的键盘或利用教材或课件展示各式各样的计算机键盘图片2、小探究:对照计算机键盘,观察下图,你有什么发现P40 探究栏目,电脑键盘按键的排列是不是来自于打字机三、认识基本键1、课件展示计算机键盘图,教师带领学生认识基本键位。
2、按下面要求将手放在键盘上。
八个键中,你发现了什么哪两个字母下有突起的点3、指导学生按要求将手指放到键盘上(课件示范)(先用两手的食指摸到F和J键,再把左手三指分别放在A、S、D键上,右手三指分别放在K、L、;键上,两只大拇指放在空格键上,这样就定好八个键了)4、小游戏:P43四、学习键盘指法。
1、小游戏:找邻居做些基本键的头饰,基本键位不动,让其他字母键打自己的位置,可有意按左、右手进行。
2、小结:展示键盘指法口诀图,发放给学生练习,教学生记诵。
3、按老师的要求按键。
老师报一个字母键,学生的手指就按什么键,等老师说回时再回,体会手指的移动过程。
4、师:指法的练习有专门的软件,我们这里用的是打字高手,下面我们认识这个指法练习软件吧。
五、指法练习1、启动:师示范指导与学生尝试自己打开相结合,让全体学生启动打字高手。
第2课和计算机交朋友教学内容:1、了解“信息技术”,认识计算机。
2、知道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应该树立哪些正确的意识,避免哪些错误行为。
教学要求:1.了解计算机的组成部分,知道计算机是信息处理的工具。
2.学会正确开机、关机。
3.初步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方法。
4.知道在机房内使用计算机的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1.启动计算机2.鼠标操作3.关闭计算机教学难点: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教学过程:一、回顾什么是“信息”。
二、了解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
三、培养良好的信息道德和信息意识培养高尚的信息道德,树立正确的信息意识四、认识计算机1、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2、从外观上认识计算机: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
3、了解计算机的主机构成:中央处理器(CPU)、内部存储器—外部存储器4、开机关机(1)开机:先开显示器,后开主机。
(2)认识桌面:观察显示屏幕,对照书中说明,自学(3)学练鼠标操作:鼠标的基本操作方法有以下几种:移动:握住鼠标在桌子上滑动。
单击:按一下鼠标左键后立即松开。
双击:快速连按两次鼠标左键后再松开。
拖动:按住左键不放,移动鼠标到适当的位置上松开左键。
右键:按一下鼠标右键后立即松开。
先观察,教师介绍什么是“菜单”,再自学11页上边的一段话。
提出疑问。
学生动手做:尝试鼠标的各种基本操作方法。
(4)找到任务栏中的“开始”按钮,左键单击,认识菜单里的选项。
(5)关机:先关主机,后关显示器。
注意:关机后不要马上再开机,如果确定需要重新开机,也应数十秒后,否则容易损坏计算机。
五、使用计算机的注意事项1.注意安全,不乱摸乱动。
2.爱护设备,保持清洁。
3.尊重他人,不擅自删改电脑中的文件,以免造成系统混乱或丢失重要文件。
4.不随便使用来历不明的磁盘或光盘,以免电脑被感染上病毒,更不能制作或故意传播电脑病毒。
六、课堂作业:1、填写第八页表格2、练习开关机课后反思:基本掌握。
第2课与计算机交朋友第2课与计算机交朋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计算机的组成,了解计算机各组成部件的作用。
(2)能区分计算机软件和硬件,了解计算机软件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实物和图片的直观教学帮助学生认识计算机的组成。
(2)组织学生自主探究,促进知识的内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拓宽知识面,拓展视野,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浓厚兴趣。
(2)通过介绍国产软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课时安排]建议安排1课时。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计算机的组成,了解计算机各组成部件的作用。
2、难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概念。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利用实物、图片、录像展开直观教学;组织学识自主归纳总结。
[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在讲授计算机硬件时建议采用直观教学法,教师通过展示计算机的各组成部分,让学生体验到计算机是由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也可以通过观看录像片(介绍计算机基本组成)让学生体验感受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分别汇报各硬件的用途和重要性。
教师还可以在计算机教室中实际地拆装计算机,让学生感受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如果学校条件许可还可以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切断电源的条件下),由学生拆装计算机,亲身体验,了解计算机的各组成部分。
值得提请老师注意的是,学生分小组拆装计算机后,必须经计算机教师检查合格,各接插件均符合要求后才可以通电开机。
在说明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时,可以分两个方面来说。
一个是从外观上看,计算机由主机箱、键盘和显示器组成;二是从逻辑组成来看,即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在教学过程中要讲述清楚。
讲授计算机软件时,我们可以结合通过计算机处理相关工作的实例,直观地进行教学。
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如果计算机仅有硬件,没有软件是没有办法进行工作的;计算机再怎么聪明,没有人编写系统软件或应用软件,它也没有办法进行处理。
学生3:可以播放音乐、作曲、模仿乐队演奏。
……2、你在家里和学校分别用计算机做过什么事情?假设:学生1:上网搜集资料,还有与朋友聊天。
学生2:学习知识、训练。
……3、小结:计算机的应用很广泛,除了在工业、农业、商业等领域帮助人们解决复杂的问题外,在生活和学习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讲授新课1、计算机由哪些部分组成?2、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其中硬件可以比作计算机的躯体,软件比作计算机的灵魂。
硬件: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打印机(1)学生观察并回答每一部分的名称。
(2)说一说每个部分的作用。
(3)打开主机箱,认识主板、CPU、内存储器及其他部件。
CPU的中文名称是“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件。
内存储器是计算机工作过程中,用来存放数据和程序的部件。
软件:是程序及其功能的描述。
程序是问题解决步骤的精确描述。
程序可以在计算机上运行,并输出问题的结果。
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三、开机与关机磁带、U盘、光盘、移动硬盘等,可以用来存储信息。
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处理信息的工具。
与实际生活联系(三)信息技术及其应用信息技术时获取、处理、存储信息的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
学生了解各个技术的功能及应用知道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机关、工商企业、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四)思考与联系1、你接触过哪些电子设备,它们是如何帮你处理信息的?2、你希望发明什么样的信息处理工具,使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更加方便?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知识答题巩固学习。
第2课与计算机交朋友介绍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各种任务,提高工作效率,拓宽知识面,并且还能成为我们的朋友。
本文将介绍如何与计算机建立友好的关系,充分利用计算机的潜力。
1. 学习基本的计算机操作首先,我们需要学习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这包括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了解常见的软件应用程序,以及学习如何使用键盘和鼠标进行操作。
通过学习这些基本技能,我们可以更加高效地与计算机进行交互,并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功能。
2. 深入了解计算机的功能和特性除了基本的操作技能,我们还应该深入了解计算机的功能和特性。
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工作方式,并且可以更好地解决计算机故障和优化计算机性能。
同时,学习计算机的软件应用程序和编程语言也可以让我们更加灵活地利用计算机进行任务处理和问题解决。
3. 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和知识拓展计算机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各种任务,还可以成为我们的学习伙伴。
互联网上有大量的学习资源和知识分享平台,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来访问这些资源,并且学习和拓展自己的知识。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搜索引擎来查找相关的学习资料和教育视频,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参加课程和培训,还可以加入各种技术社区和论坛,与他人交流学习经验和知识分享。
4. 利用计算机进行娱乐和休闲除了学习和知识拓展,计算机还可以成为我们的娱乐伙伴。
我们可以使用计算机来观看电影和电视节目,听音乐,玩游戏等等。
同时,互联网上有大量的娱乐和休闲平台,例如社交媒体、在线游戏和视频分享平台,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来与他人交流和互动,分享自己的生活和兴趣爱好。
5. 保护计算机和个人信息安全在与计算机交朋友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注意保护计算机和个人信息的安全。
我们可以安装和更新杀毒软件,定期备份重要数据,设置强密码,谨慎使用网络和社交媒体,并且注意识别和避免网络诈骗和恶意软件的攻击。
结论与计算机交朋友不仅可以提升工作效率,拓宽知识面,还可以带来娱乐和休闲的享受。
第二课和计算机交朋友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组成。
2、知道计算机的硬件及软件作用。
3、了解在机房内使用计算机的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1、了解外观及组成,知道硬及软件作用。
2、学会正确开关机,掌握鼠标的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计算机的软件及作用。
鼠标的双击及拖动。
知识基础:有的学生会使用鼠标单击方法。
教学过程:一、引入:我们已经看到了计算机了,想一想,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呢?二、新授:1、计算机的组成:思考:计算机由哪几部分组成?估计:学生先说显示器……讲解:教师讲解硬件及软件。
教师最后把硬件及软件比作人的身体和思想。
2、计算机是信息处理工具提问:计算机可以帮我们做什么?估计:画画,打字,听音乐,玩游戏……在此,玩游戏进行引导,不要执迷于电脑游戏。
小结:进行信息处理,所以,我们称它为信息处理工具。
3、初次使用计算机介绍:教师介绍各个按钮。
操作:学生操作开机:对于开机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进行归类解决。
演示:教师演示关机的方法。
三、练习:开机——关机四、课堂小结: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小结:有的学生有操作计算机的基础,滨很顺利,让他当小老师去帮助他人,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他感到很高兴。
第2课时教学目标:学习使用鼠标的操作方法。
教学重点:双击、单击教学难点:拖动知识基础:有几个学生会鼠标的单击教学过程:一、复习:开机和桌面组成。
二、新授:1、认识鼠标:观察:认识鼠标的两个键。
操作:学生移动鼠标,观察桌面有什么变化?教师明确鼠标指针在动。
2、鼠标操作:单击:学生操作,并观察变化。
双击:教师讲解操作要领,学生尝试并观察变化(打开)拖动:教师讲解。
右击:学生尝试,并观察变化。
3、练习:使用计算器看看我的电脑拖动桌面图标。
三、课堂小结:你知道鼠标有哪几种操作方法?课后小结:在课堂上,我改变了教学思路,学生不仅学到了鼠标的操作方法还知道了窗口的组成。
及一些按钮的作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