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牙周基础治疗对糖尿病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 王延萍
- 格式:pdf
- 大小:293.51 KB
- 文档页数:2
伴发2型糖尿病慢性牙周炎患者应用牙周基础治疗的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伴发2型糖尿病慢性牙周炎患者应用牙周炎基础治疗的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伴发2型糖尿病慢性牙周炎患者64例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时期收治的64例无糖尿病背景的慢性牙周炎患者对照组,对其均实施牙周基础治疗,并对2组治疗前后的牙周探诊深度(PD)、牙龈出血指数(SBI)及血糖变化进行观察分析。
结果:经统计分析得出,相比于治疗前,治疗后2组的 SBI、PD 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的SBI、PD下降更为显著(P<0.05),相比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P<0.05)。
结论:经我院研究得出,治疗伴发2型糖尿病慢性牙周炎患者时,运用新时期牙周基础治疗方式有利于患者血糖水平的有效降低,效果较高,应推广使用。
关键词:2型糖尿病;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血糖水平作为当前临床治疗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糖尿病对于患者的生活工作等影响较大,且其与牙周炎在发病方面存在协同作用,此疾病的患者群体中,患牙周病的几率较高,形成了病损严重且进展迅速等特点,在对其的治疗方面,对其中的一种疾病进行针对性治疗的方式取得效果甚微[1],针对此,我院选取患者进行了分组治疗研究,探讨了牙周基础治疗方式治疗伴发2型糖尿病慢性牙周炎患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此次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伴发2型糖尿病慢性牙周炎患者64例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时期收治的64例无糖尿病背景的慢性牙周炎患者对照组,其中64例观察组患者中,男32例,女32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7.38±10.64)岁,均符合1999 年 WHO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64例均无严重糖尿病并发症,对应患者的生化检测指标为空腹静脉血糖(FPG)5~9 mmol/L,且均确诊时间为半年以上;3 个月内无特殊药物服用史;近期血糖水平相对恒定;不存在其他严重系统疾病;此外,此64例患者6 个月内无牙周系统治疗史。
对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应用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替硝唑胶囊治疗的效果分析目的:研究替硝唑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在糖尿病性牙周炎(DMC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8例DMCP患者作为临床应用效果观察对象,将128例DMCP患者分成联合组和基础组,各64例,基础组仅接受牙周治疗,联合组在接受牙周治疗时服用替硝唑,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基础组总有效率为84.38%,联合组为95.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及HbA1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空腹血糖和HbA1c均显著低于基础组(P<0.05)。
结论:在给予牙周治疗时应用替硝唑能够改善DMCP的治疗效果。
标签:牙周炎;牙周基础;糖尿病;替硝唑糖尿病可加快牙周基质细胞凋亡过程,因此可导致牙周炎发病风险明显增加,同时会加重牙周炎的严重程度[1]。
对此,在临床中需要及时治疗糖尿病性牙周炎(DMCP),以同时控制牙周炎和糖尿病的病情。
本文分析了替硝唑胶囊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在DMC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8例DMCP患者作为临床应用效果分析对象,128例DMCP患者中男89例,女39例,年龄47~82岁,平均(64.1±2.6)岁,合并高血压患者76例。
入选患者的病情相对稳定,入组的前1个月内没有出现急性症状,对于本次研究的依从性良好,运动习惯、饮食习惯、用药种类及口服剂量等在接受治疗期间没有发生变化。
此外,患者牙周的探诊出血检查结果为阳性,合并牙龈炎症,或附着丧失>4 mm、探诊深度≥5 mm。
排除治疗前1个月内曾服用抗生素的患者,半年内曾接受牙周治疗的患者,余留牙齿数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治疗联合组DMCP患者时采用的方法如下:在初诊为DMCP时指导患者采用正确的方法保持口腔卫生,让患者注意餐后刷牙、合理使用漱口水等,同时根据牙周炎病情应用龈下刮治、龈上洁治等疗法。
牙周基础治疗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的效果
袁淑静
【期刊名称】《医疗装备》
【年(卷),期】2018(031)018
【摘要】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天津市人民医院80例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在规定时间内给予牙周基础治疗,治疗内容包括口腔卫生宣教、患者的洁治和刮治、根面分不同区段进行平整.在牙周基础治疗期间收集牙周情况和化验指标(治疗前),
在牙周基础治疗后12周复查(治疗后),对治疗前后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患者
牙周情况、化验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12周后,患者牙周情况和血糖指标均明显改善.【总页数】2页(P133-134)
【作者】袁淑静
【作者单位】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 3001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1.4
【相关文献】
1.慢性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前后牙周状况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
平分析 [J], 侯海娟;叶畅畅;曹桂芬;张洁;黄萍;潘涛华
2.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对高海拔患者血糖代谢指标及血清生
化指标的影响 [J], 徐革英;孟海华;罗维佳
3.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42例牙周基础治疗效果观察 [J], 宦泓;吴燕平;周艳;吴昱卓;郭忠军;曹盈
4.慢性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状况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J], 张少华
5.牙周基础疗法在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辛国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
影响分析
程风梅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6(032)023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
水平的影响。
方法:收治慢性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及牙周指数。
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牙龈沟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牙周基
础治疗在慢性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能够缓解患者的牙周炎症,还能降低
患者的血糖水平,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总页数】2页(P85-86)
【作者】程风梅
【作者单位】056003河北冶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口腔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 [J], 张运奎;于西佼;杜毅
2.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分析 [J], 郑晓
萍
3.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 [J], 商怀敏;王伟东
4.抗生素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中重度慢性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指数和糖代谢的影响 [J], 李志军;董晓明;杨君平
5.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症、血糖代谢水平及血清炎性指标的影响 [J], 张晖; 谢远鸿; 温志刚; 洪劲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抗生素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中重度慢性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指数和糖代谢的影响引言慢性牙周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由细菌所引起的慢性炎症。
2型糖尿病与牙周炎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易患牙周炎,而牙周炎的存在又会影响糖尿病的控制。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牙周炎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抗生素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中重度慢性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牙周指数和糖代谢的影响。
方法我们将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门诊就诊的60例中重度慢性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牙周炎。
患者均年龄在40岁以上,其中男性30例,女性30例。
所有患者均接受抗生素联合牙周基础治疗,治疗周期为3个月。
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3个月和6个月,分别检测患者的牙周指数和糖代谢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治疗结束后3个月,患者的牙周指数明显下降,达到了显著差异水平(P<0.05)。
而糖代谢指标中,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和6个月均有所下降,但仅有HbA1c下降达到了显著差异水平(P<0.05)。
6个月后,牙周指数和糖代谢指标均有所上升,但仍然低于治疗前的水平。
讨论抗生素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中重度慢性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牙周指数和糖代谢均有一定的影响。
治疗结束后3个月,患者的牙周指数显著下降,这说明抗生素联合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牙周炎的症状,提高口腔健康。
糖代谢指标中HbA1c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和6个月均有所下降,这表明抗生素联合治疗也对2型糖尿病的糖代谢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6个月后牙周指数和糖代谢指标均有所上升,这说明抗生素联合治疗对于牙周炎和2型糖尿病的长期控制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结论抗生素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中重度慢性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牙周指数和糖代谢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对于治疗结束后的长期控制仍然存在一定的挑战。
牙周基础治疗对伴2型糖尿病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糖水平的观察研究目的慢性牙周炎与2型糖尿病(T2DM)之间关系密切,备受世界瞩目。
牙周炎可增加T2DM等系统性疾病的易感性,而T2DM同时也是牙周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T2DM与慢性牙周炎不仅在作用机制上相互联系,在治疗效果上也相互影响。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伴T2DM的牙周炎患者在不改变其原定的血糖控制方案的前提下,经规范化牙周基础治疗后临床牙周指数及空腹血糖水平的变化,分析其治疗效果,为临床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
方法1.按纳入排除标准,收集2014年到2016年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牙周科及内分泌科就诊伴2型糖尿病的慢性牙周炎患者30例,年龄分布45—60岁之间,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5例。
2.对照组:仅行原定血糖控制(饮食、降糖药或胰岛素注射等)方案,不进行牙周基础治疗。
实验组:采用原定血糖控制和规范的牙周基础治疗。
牙周检查和规范化牙周基础治疗由口腔科同一研究生大夫进行,并且由牙周科同一老师指导。
进行一致性检验。
仪器使用法国赛特利P5超声洁牙设备与美国Hu-Friedy、手工Gracey刮治器械进行系统化牙周基础治疗,使用UNC-15牙周探针进行常规临床探诊。
3.观察时间为3个月,测量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水平及牙周指数(PD、BI)的数值变化,使用SPSS17.0软件处理数据。
性别进行卡方检验,年龄进行t检验;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的血糖水平、PD、BI的组间比较及两组治疗后的血糖水平、PD、BI的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
结果1.实验组和对照组年龄、性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2.临床观察,实验组牙周基础治疗前后,牙龈色形质明显改善,临床牙周状况显著改善。
治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PD、BI分别进行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PD、BI分别行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牙周基础治疗对2型糖尿病牙周炎患者临床症状的控制效果及代谢水平的影响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2型糖尿病牙周炎患者临床症状的控制效果及对患者代谢水平的影响。
方法2014年5月—2018年4月将100例2型糖尿病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50),对照组实施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牙周基础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牙周指数、血清炎性因子及血糖代谢相关指标变化。
结果两组治疗后的TNF-α、hs-CRP、FBG、HbAlc水平均显著降低,并且观察组治疗后的TNF-α、hs-CRP、FBG、HbA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PD、SBI值均明显降低,并且观察组治疗后的PD、SBI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牙周基础治疗能够有效缓解2型糖尿病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炎症及糖代谢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标签:2型糖尿病;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牙周指数;糖代谢牙周炎是临床常见的牙科疾病,其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
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成人的牙周炎患病率可达到80%~90%,其也是成年人失牙的主要病因。
糖尿病是以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该病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其中牙周炎是糖尿病患者最常发生的并发症之一[1]。
有研究显示[2],相比正常人群,糖尿病患者患牙周病的概率将高出3倍。
牙周炎与糖尿病的关系密切,糖尿病病程越长,罹患牙周炎的风险就越大。
牙周基础治疗在牙周炎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优势,多数研究都认为牙周基础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糖代谢情况。
2014年5月—2018年4月该院对100例2型糖尿病牙周炎患者实施牙周基础治疗,取得了满意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该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病程≥1年;糖尿病病情稳定;无严重糖尿病并发症;伴有慢性牙周炎,且全口存留牙齿数不低于16颗;入组前未接受过系统的牙周治疗;近1年内未接受过洁治。
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糖尿病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发表时间:2018-09-04T11:15:49.93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21期 作者: 黄晶[导读] 目的:研究分析牙周基础治疗对糖尿病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
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30007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牙周基础治疗对糖尿病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画着进行全口洁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牙周基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应用全口洁治术联合牙周基础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单纯应用全口洁治术的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能够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牙周组织部位的病菌,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医院推广使用。
关键词:牙周基础治疗;糖尿病性牙周炎;临床效果
糖尿病与牙周炎可以共生,两种发病对人体具有极大的威胁。糖尿病会增加牙周炎的发病率以及影响牙周炎病程进度,造成患者病情加重。糖尿病是催化患者病情进展快速的主要危险因素,患有糖尿病性牙周炎的患者,有一定的几率会引发糖尿病并发症以及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风险。有效的治疗患者的牙周炎能够控制患者的糖尿病发展。本研究探讨了牙周基础治疗对糖尿病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在34岁至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24±3.71)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在
35岁至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78±3.92)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的牙周袋深度都在5mm以上,两组患者的病程都大于一年,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病情都比较稳定,均在清醒状态下参与本次研究,并签有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抗生素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中重度慢性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指数和糖代谢的影响1. 引言1.1 研究背景慢性牙周炎是一种常见的牙周疾病,主要由牙菌斑引发,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牙龈出血、牙龈萎缩、牙龈牙槽骨破坏等严重后果。
2型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患者体内胰岛素的分泌或使用出现问题,导致高血糖水平持续升高。
研究表明,中重度慢性牙周炎和2型糖尿病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相互影响。
牙周炎患者往往伴随口腔内细菌感染,牙周袋内的细菌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和代谢产物,进一步刺激免疫系统,使炎症反应加剧。
同时,牙周炎患者口腔内炎症因子的释放也会对全身产生不良影响,增加全身患糖尿病的风险。
抗生素联合牙周基础治疗是一种治疗方法,通过使用抗生素控制口腔细菌感染,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口腔健康状况。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抗生素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中重度慢性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牙周指数和糖代谢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调查抗生素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中重度慢性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指数和糖代谢的影响,探讨该治疗方法在改善患者口腔健康和糖尿病控制方面的作用。
具体来说,我们的研究旨在评估抗生素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指数的影响,包括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等指标的改善情况,以及对患者糖代谢的影响,包括血糖控制、胰岛素敏感性等方面的变化。
通过研究这些指标的改善情况,我们希望验证抗生素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中重度慢性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并为进一步深入探讨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之间的关系提供实证数据支持。
1.3 研究意义针对中重度慢性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抗生素联合牙周基础治疗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探讨抗生素联合治疗对患者牙周指数和糖代谢的影响,可以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和管理策略。
这也有助于深入了解牙周疾病与糖尿病的相互影响机制,为预防和控制这两种疾病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探究西帕依固龈液漱口结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的效果发布时间:2023-06-14T12:13:55.642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2月4期作者:冯容[导读]探究西帕依固龈液漱口结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的效果冯容(四川省简阳市人民医院;四川绵阳641400)摘要:目的:就西帕依固龈液漱口结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研究围绕我院收治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展开,择取时间始于2021年12月止于2022年12月,对其实施西帕依固龈液漱口结合牙周基础治疗。
结果:有效治疗落实后,患者病情好转,GI、PLI等指数呈良好趋势,治疗总有效率较高,生活质量得以改善。
结论:在糖尿病合并牙周炎的治疗中,西帕依固龈液漱口结合牙周基础治疗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西帕依固龈液漱口;牙周基础治疗;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效果糖尿病、牙周炎均是常见疾病,前者属于急慢性代谢性疾病,后者则是一种慢性严重疾病,均沿着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有相关研究指出,相较于健康群体,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的患病风险明显较高,两种疾病间会互相影响,这也是造成疾病进一步恶化的关键原因。
在实际的治疗中,除了要促进患者口腔健康水平提高外,也需落实血糖水平的控制,旨在确保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主要就西帕依固龈液漱口结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研究围绕我院收治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展开,择取时间始于2021年12月止于2022年12月,共50例,基于数字法的前提下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
对照组男女例数分别为17:8,年龄区间为45-78岁;观察组男女例数分别为16:9,年龄区间为45至79岁。
患者均未合并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否认精神疾病史;否认传染病史;认知、交流功能正常;资料齐全;知情同意。
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抗生素对牙周炎合并糖尿病的应用效果观察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抗生素对牙周炎合并糖尿病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2014年8月—2017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牙周炎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双盲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患者30例,参照组给予给予牙周基础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抗生素,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牙周各项指标和糖代谢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SBI)、牙周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均小于参照组(P <0.05);试验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牙周炎合并糖尿病患者较为常见,抗生素联合牙周基础治疗效果显著,切实改善患者糖代谢水平和牙周状况,值得推广。
标签:糖尿病;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抗生素;临床疗效牙周炎属牙周慢性感染性疾病,发病率较高,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很多学者认为其与糖尿病等全身系统性疾病关系密切,相关研究不断增加,研究结果显示牙周炎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1]。
现阶段牙周炎合并糖尿病治疗无统一标准,临床治疗以控制血糖和改善牙周状况为主,其中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抗生素效果较为理想。
2014年8月—2017年7月,该次研究基于上述背景,探讨了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抗生素对牙周炎合并糖尿病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牙周炎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双盲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患者30例。
参照组男女比例为17:13;年龄39~65岁,平均(47.4±1.7)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4±0.9)年;试验组男女比例为18:12;年龄40~67岁,平均(48.5±1.9)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4.1±0.8)年。
两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对比。
浅析牙周基础治疗对糖尿病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 王延萍发表时间:2017-10-17T16:10:32.57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7期 作者: 王延萍[导读] 针对糖尿病性牙周炎的治疗采取牙周基础治疗是最有效的方案,其表现出的临床效果最好,并且可以使患者的牙周致病菌数量大大减少。
大兴安岭地区韩家园林业局职工医院 165125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糖尿病性牙周炎进行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 80 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通过数字表将收治的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观察组患者所采取的方案为进行牙周基础治疗,照组患者所采取的方法是进行普通药物治疗,将经过治疗的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通过治疗后表现出的总有效率为83.4%,对照组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后表现出的总有效率为65%,通过对比可以明显的发现观察组患者表现出的临床效果比对照组患者表现出的临床效果更好(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性牙周炎的治疗采取牙周基础治疗是最有效的方案,其表现出的临床效果最好,并且可以使患者的牙周致病菌数量大大减少。
[关键词] 牙周基础;糖尿病性牙周炎;临床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eriodontal basic treatment for diabetic periodontitis. The object ofthis research method is to select the patients with diabetic periodontitis in 80 cases, 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 andthrough the digital form will be treated in diabetic patients with periodontit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group, each group has 40 patients,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aken for periodontal treatment. According to the methodadopted by the group is a common drug treatment, the two groups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showed through after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3.4%, the control group showed patients in drug treatment of the totalefficiency is 65%, it can be found that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patients showed a better clinical effect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showed obvious (P<0.05). Conclusion periodontal treatment is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periodontitis. It hasthe best clinical effect and can greatly reduce the number of periodontal pathogens. Periodontal basis; diabetic periodontitis; clinical effect 对人体的健康来说牙周炎和糖尿病都可以造成很严重的威胁。发生在牙支持组织上的一种炎性疾病被称之为牙周炎,这种疾病是口腔疾病中发病率较高大的一种,同时牙周炎也是多数多发病中的一员,牙周炎可以严重的伤害口腔内的牙周组织以及牙龈,牙周炎所具有的侵袭性和破坏性是不容小视的,牙齿会由于受到牙周炎得影响而出现容易松动的问题。如果患者在患有糖尿病的同时出现牙周炎,这两种疾病会对彼此产生严重的影响,糖尿病患者的代谢会受到牙周炎的负面影响,同时牙周炎的炎性也会受到糖尿病的代谢的负面作用。该研究将患有糖尿病性牙周炎的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得出的结论为牙周基础治疗对糖尿病性牙周炎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效果[1],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80例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男性患者为39例,年龄范围是38~69岁,平均年龄是51岁;女性患者为29例,年龄范围是35~69岁,女性患者的平均年龄是50岁。患者在就诊时已经接受过所有常规检查,经过检查后可以发现所有患者的牙周袋深度均在5 mm以上,通过 X 线片可以发现牙槽骨吸收,严重的患者吸收根长会在1/3以上,这些牙周炎患者都患有糖尿病,并且患病时间都在1年以上,这些参加研究的患者都未出现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并且糖尿病的病情也非常稳定,根据要求参加研究的患者在近半年内没有接受过牙周治疗,在非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患者不在该次研究的行列中。将所有患者随机地根据数字表被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有患者40例,对观察组患者采取的治疗方式是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等各方面经过统计学分析这两组患者之间具有可比性,可以进行对比(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所采取的方案是进行药物治疗,首先让对照组的所有患者进行全口洁治术,全口洁治术只要是通过超声波仪器对牙齿进行洁治,在对患者进行洁治术的期间,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对患者的龈下进行一定程度的刮治,如果在洁治的时候发现患者已有的修复体出现破损,可将修复体祛除,如果在进行全口洁治术的同时发现患者有患病严重必须祛除的牙时,可在确保患者的血糖是趋于稳定的情况下经患者同意后进行拔除,之后对进行全口洁治术的患者进行口漱洗。牙周基础治疗是对观察组的患者所采用的方法[2]。首先,在进行治疗之前口腔卫生宣教是医护人员必须向患者做的,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对患者的龈下进行一定程度的刮治,如果在洁治的时候发现患者已有的修复体出现破损,可将修复体祛除,如果在进行全口洁治术的同时发现患者有患病严重必须祛除的牙时,可在确保患者的血糖是趋于稳定的情况下经患者同意后进行拔除,之后对进行全口洁治术的患者进行口漱洗。在全口洁治术之后要定期进行复诊,每周进行一次复诊,复诊时要采取的是手工刮治术以及跟面平整术,对牙跟进行修正,在修正之后使用3%双氧水及0.9%生理盐水进行交替冲洗,冲洗干净之后将2%碘甘油上到牙周局部牙龈处,之后给予0.5 g头孢氨苄胶囊和0.5 g甲硝唑片进行治疗,2次/d,均在饭后服用[3]。 1.3 疗效判定标准 在对糖尿病性牙周炎的临床治疗指南的研究分析后,将该研究对糖尿病性牙周炎的的治疗效果分成四个级别,分别是痊愈、显效、好转以及无效。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咀嚼功能等可以达到正常水平,患者牙周围的组织不再有炎症,并且在治疗后没有出任何不良反应此为痊愈;患者在接受牙周基础治疗后明显感受到咀嚼功能等得到了改善,患者牙周围的组织炎症已经没有治疗前严重则称之为有效;好转是指患者的咀嚼功能在接受治疗后得到一定的改善,并且牙周的炎症出现一定的消退;无效是指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没有因为接受治疗而得到任何的改变[4]。 2 结果 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出现21例患者痊愈、8例患者的疗效位有效、6例患者疗效位好转、无效患者为5例。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有20例痊愈患者、有效患者为7例、出现8例患者好转、无效患者为5例。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的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69.3%,通过数据可以得知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相比有明显优势。此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牙周炎是一种慢性疾病,能够导致牙周炎的因素有很多,在对牙周炎进行治疗的时候要注意杀菌、抗感染的重要性,要使牙齿的提抗能力得到提高。糖尿病性牙周炎的致病原因是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组织的抗感染能力由于患者由于长期处于高血糖的环境而下降,抗感染能力不强则会导致牙周发炎。在对糖尿病性牙周炎的患者进行时,治疗过程中进行的有效杀菌非常重要,患者的牙周疾病的进治疗必须要对细菌的生长进行有效的控制;对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不仅可以达到患者牙龈的细菌生长得到有效的抑制,还有利于清除被侵蚀部位后的恢复[5]。 3.1 糖尿病与牙周炎 牙周炎原本的严重程度并不是很高,但是如果和糖尿病同时出现,那么牙周炎的的发病风险就会大大提高,以及严重程度也会有所增加[11]。根据阅览大量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可以得知,糖尿病患者包括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相比起来具有非常高的牙周炎发病率,并且在患病后的所出现病变损害程度也非常大。研究表明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相比之下,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炎发病率要高出3倍之多,也有研究人员认为糖尿病并发症中牙周炎也潜伏在其中[6]。2型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相比之下,糖尿病患者的牙槽骨丧失程度比较严重,所以2型糖尿病也已经被列入导致牙槽骨丧失的促进因素之中。将1型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进行对比,可以发现糖尿病患者会较早出现牙龈炎的症状,并且炎症反应比非糖尿病患者的炎症的严重程度更大。另外,有研究表明牙周炎的出现可能会增加糖尿病的易感程度和成为糖尿病的促进因素,近几年,有些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正常的健康人群如果患有中度牙周炎而未患有其他疾病,这类患者的血糖水平会比并未患有牙周炎高很多,所以认为牙周炎可能会对血糖的控制出现影响,从而有可能导致机体进入前糖尿病状态[7]。 如果糖尿病患者同时又患有牙周炎,那么该类患者的病情就变得较为复杂,首先牙周炎对于糖尿病病情的控制以及恢复会有很多不利的影响,其次糖尿病会导致牙周炎的治愈难度加大[8]。
根据目前的诊疗资料可以确立牙周炎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但还不能完全的明确糖尿病与牙周炎之间的作用机制,以分子机制为代表,还无法完全掌控。对牙周炎和糖尿病之间的分子机制进行更深层能够次的了解和掌握可大大增加高危患者的治愈率,以及促进治疗技术的进步和新药物的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