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练习题

完整版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练习题

完整版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练习题
完整版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练习题

随堂模拟测试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1. “神舟七号”的燃料是氢化锂三兄

弟物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LiH、LiD、LiT。其中Li的质量数为7,对这三种

2.

3. A .质子数之比为1 : 2 : 3

C .摩尔质量之比为 8 : 9: 10

B .中子数之比为

D.化学性质不相同

解析:A项,质子数之比为(3 + 1):

+ 1) : (4+ 2) = 4 : 5 : 6; C 项摩尔质量之比为:(7 + 1) : (7+ 2) : (7 + 3) =

8 : 9 : 三种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同。

(3+ 1) : (3 + 1) = 1 : 1 :

1 ; B项,中子数之比为(4+ 0) :

(4

10; D 项,答案:C

(2009山东理综,1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

法正确的是( )

A .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

B .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

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D .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解析:Al元素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故A项错误;氢元素失去 1

最外层没有电子,得到 1个电子为H-,为2电子稳定结构,故 C项错误; 与钠元

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

答案:B

(2009 ?东单科,11)元素X、Y、Z原子序数之和为 36 , X、Y在同一周期, 相同的

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

A?同周期元素中X的金属性最强

B .原子半径 X>Y,离子半径 X + >Z2「

C ?同族元素中Z的氢化物稳定性最高

D?同周期元素中丫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

下列说

个电子为H + ,

I A族中氢元素

X +与Z2-具有

解析:分析题给条件可推知:X是钠(Na)、Y是氯(CI)、Z 是氧(O)。原子半径X>Y,但X +

(Na + )与Z2—(02—)电子层结构相同,离子半径X + >Z2—。

答案:B

4.在周期表主族元素中,甲元素与乙、丙、丁三元素相邻,甲、乙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丙的原子

序数;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丙 > 乙 > 甲>丁

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甲 >丙

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丁

>甲

D .乙和甲或乙和丁所能形成的化合物都是有毒物质 解析:由题意推知甲、丙同主族且丙在甲的下一周期,设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与甲在同一周期且左右相邻,乙、丁两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2x,则4x= 20,即X = 5,

所以甲是N ,丙是P,乙是O, 丁是C 。原子半径大小:丙>丁 >甲 >乙,故A 错误;N 比P 的非金属性强,故 NH 3比PH 3稳定,B 正确;C 比N 的非金属性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 化物的酸性 答案:B

解析:①中热稳定性应与元素非金属性对应, 应为HF >H 2O >H 2S;②同周期元素的半径从左 至右逐渐减小,Na >Mg , 0在Na 和Mg 的上一周期,半径最小; ③酸性与中心元素的非金 属性应该对应, 错误;④由0H —

+ CH 3C00H 可反应,CH 3C00 —

+ HCI 可反应即可知正确。

答案:B

A 、

B 、

C 、

D 、

E 五种元素从左向右按原子序数递增 (原子序数为5个连续的自然数)的顺序 排列如

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E 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 7价时,D 元素的负化合价可为—2价

解析:E 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 7价时,D 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必为+ 6价,则D 元素的负化

合价可为—2价;A (OH ) n 为强碱时,B (OH ) m 可能为强碱,也可能为中强碱, 还可能为弱碱; H n DO m 为强酸,即D 元素的非金属性很强, 原子序数比D 大1的E 可能为非金属性比 D 强 的非金属元素,也可能为稀有气体元素;元素 C 与元素E 的关系可这样举例如: C 是16S,

则 E 是 18Ar ; C 是 17CI ,贝U E 是 19K 。 答案:AD

A .根据同浓度的两元素含氧酸钠盐

(正盐)溶液的碱性强弱,可判断该两元素非金属性的强

X,乙、丁

H 2CO 3<HNO 3,故C 错误;乙和丁形成的化合物 CO 2是无毒物质,故 D 错误。

5. (2008江苏, 7)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热稳定性: 结合质子能力: H 2O>HF>H 2S ②原子半径:Na>Mg>0 ③酸性:H 3P04>H 2S04>HCI0 4 ④

0H —

>CH 3C00 —

>Cl —

A .①③ B.②④ C.①④ D .②③

6. B . A(OH)n 为强碱时, B (OH ) m 也一定为强碱 C . H n DO m 为强酸时, E 的非金属性一定很强 D . H n CO m 为强酸时,

E 的单质可能有强还原性

7.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B .根据同主族两非金属元素氢化物沸点高低,可判断该两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

C .根据相同条件下两主族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的难易,可判断两元素金属性的强弱

D .根据两主族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可判断两元素金属性的强弱

解析: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与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对应, A错;氢化物沸点高低与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没有必然联系, B错;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才可以根据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判断金属性的强弱,D错。

答案:C

& 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

铍(Be)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砹(At)为有色固体;HAt不稳定;AgAt感光性很强,且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酸硫酸锶(SrS0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硒化氢(H2Se)是无色、有毒、比 H2S 稳定的气体

解析:Be、BeO、Be(OH) 2均有两性;根据卤素及其化合物的递变性知,

B 正确;MgS04、

CaSO4、SrSO4溶解度依次减小。

答案:D

9?下列有关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

Na、Mg、Al的还原性逐渐减弱

HCl、PH3、H2S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NaOH、KOH的碱性逐渐增强

Na、K、Rb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解析:注意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Na、Mg、Al电子层数相同,按原子序数递增排列,原

子半径逐渐减小,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大,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金属还原性逐渐减弱,A正确;P、S、Cl是电子层数相同,按原子序数递增排列,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B不正确;Na、K、Rb电子层数依次增多排列,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引力依次减小,失电子能力依次增强,金属性增强,NaOH、KOH碱性逐渐增强,

正确。

答案:B 10?下图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对相关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R

X

Y

①X 元素的原子有二个电子层,处于周期表的第 15个纵行 ②Z 的原子序数为31,单质常

温下为液体 ③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 X

C.只有①②③④

解析:周期表共18个纵行,因已知是前四周期, R 元素显然是He,在第18列,所以①正

确;各周期元素数分别为 2,8,8,18,所以Z 右边的稀有气体原子序数为 36, Z 应该为35号, 故②错;根据主族元素的分布知识, 三种元素为X —氮,Y —硫,Z —溴,酸性NH 3

2、3两周期间为8,

3、4两周期间从第13列开始相差为18, 答案:B

11. A 、B 、C 、D 、E 、F 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双原子分子,它与 A 的单质可形成分子 X, X 的水溶液呈碱性; 相同电子数,且 D 是同周期中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E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比次外层少

两个电子,C 、F 两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共有 13个电子。则

(1) B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⑶C 与D 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_____ ,它的性质决定了它在物质的分类中应属于 ________ ;请写出该化合物的水化物的电离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为10e -结构,且在同周期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

必须大于2,则E 的核外电子排布为 期主族元素,F 只能是Cl 元素,即可推出 C 为O 元素;其余可迎刃而解。 (2)

H 2O (3)Al 2O 3 两性氧化物 AI(OH) 3 + [AI(OH) 4「+ H + Al 3

' + 3OH - (4)氧化 SO 2 + CI 2 + 2H 2O===4H 十 + SO 4- + 2C 「

12. (2008海南,14)根据元素周期表1?20号元素的性质和递变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金属元素的有 种,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与氧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有

_____________ (填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D .全部

同主族相邻元素原子序数之差, 故⑤正确。

其中 B 的单质在常温下为

D 的简单阳离子与 X 具有 (2)B 、C 、

E 分别与A 形成的化合物中最稳定的是

(写化学式);

(4)F 的单质在反应中常作 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

剂,该单质的水溶液与 E 的低价氧化物反应的离子

解析:根据X 的水溶液显碱性和 A 的原子序数比

B 小,得到B 为N, A 为H; D 的简单阳

推出D 为Al 元素;E 的次外层电子数

,E 为S 元素;F 的原子序数比E 大且为短周

答案:⑴阴 AI(OH)

3

+

(2)属于稀有气体的是.(填元素符号,下同);

(3)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两种元素是

(4) 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稀有气体除外 ) 解析:(1)1?20号元素有Li 、Na 、K 、Ca 、Al 、Be 和Mg 共7种金属元素,金属性最强的 为K, K 和02可以生成 K 20、KO 2、K 2O 2等

(2)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He 、 Ne 、Ar 三种。 (3) 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两种元素是碳和氢。

(4) 同一周期元素中,从左到右半径越来越小,因此第三周期中半径最大的元素是 ⑸由于N 的非金属性比Si 强,因此NH 3比SiH 4稳定。

答案:(1)7 K 2O 、K 2O 2、KO 2(任选 2 个)(2)He 、Ne 、Ar (3)C 、H (4)Na (5)NH 3 SiH 4

13.A 、 B 、 C 、 D 、 E 、 F 、 G 都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元素 A 的原子

核内仅有一个质子,A 、D 同主族,B 、C 为同周期元素且与 A 能形成相同电子数的化合物,

C 与F 同主族,F 的质子数为C 的2倍,元素E 的最外层电子数比 K 层电子数多1, B 、C 、 F 的质子数之和等于 E 、 G 的质子数之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由上述至少两种元素组成的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的化学式 出四种 )。

(2) ______________ A 分别与 B 、 C 、 G 能形成相应的最常见三种化合物,这三种化合物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 序为 ___ (用化学式表示 )。 ⑶由A 、B 、C 、D 四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常见化合物的溶液分别与由 A 、C 、D 、E 四种元素 组成的一种化合物的溶液和由 E 、 G 两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的溶液都能反应得到同一种 白色沉淀,写出上述两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D 、 E 两 种 元 素 的 原 子 都 能 形 成 相 应 的 离 子 , 则 两 离 子 半 径 大 小 关 系 为 (用离子符号表示);将D 、E 两种元素的单质同时投入水中, 充分反应后, 测得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且无固体物质剩余,则所投入到水中的 D 的单质和 E 的单质的

质量之比为 ________ ,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 ;若 D 的单质的物质的 量为x mol ,则上述反应中得到另一物质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______ 。 解析:根据题设条件可推知 A 为H 、B 为C 、C 为0、D 为Na 、E 为Al 、F 为S 、G 为Cl 。 (1) H 2O 2、Na 2O 2、NaClO 、HClO 、SO 2等均具有漂白性。

⑵由于H 20分子间存在氢键,其沸点高于HCI 、CH 4,又由于HCI 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 CH 4, HCI 的沸点高于 CH 4,故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H 2O>HCI>CH 4。

⑶A 、B 、C 、D 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 NaHC03, HC0f 能分别与[AI(OH) 4]—和AI 3

+反应 生成AI(OH)

3沉淀,其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C0J + [AI(OH) 4] — ===C03 — + AI(OH) 3

+ H 2O,3HCO — + Al 3

+ ===AI(OH) 3 J + 3CO 2 t 。

(4)AI 3

+和Na +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根据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微粒,其原子序数越小离 子半径越大, 可得 r(Na +

)>r(Al 3+

)。 Na 首先与 H 2O 反应生成 NaOH : 2Na +2H 2O===2NaOH

+ H 2f , Al 再与 Na0H 反应刚好生成 NaAIO 2: 2AI + 2Na0H + 2H 2O===2NaAlO 2 + 3H 2f , 其总反应式为:Na+ Al + 2H 20===NaAI0 2 + 2H 2 ?,故参与反应的 Na 、AI 的质量比为23 : 27。

(5)推测 Si 、N 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

强于

( 填化学式 )。

Na 。

(至少写

反应得到H 2的物质的量为 Na 的2倍,即为2x mol 。

答案:(1)SO 2、Na 2O 2、HCIO 、NaCIO(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H 2O>HCI>CH 4 (3)HCO 3 + [AI(OH) 4「+ H 2O===CO 2

「+ AI(OH) 3 J 3HCO 3 + Al 3

l==AI(OH) 3J + 3CO 2f

(4) r(Na )>r(AI 3

) 23 : 27 Na+ AI + 4H 2O===Na[AI(OH) 4] + 2H 2 t

2x moI

k 作业手删、

1 . X 、Y 、Z 、M 是4种短周期元素,其中 X 、Y 位于同一主族,丫与M 、X 与Z 位于同一周 期。X 原子最

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 3倍。Z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 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除稀有气体元素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Y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B. Z 和M 组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它与盐酸反应可以生成两种盐 C . X 、Y 、Z 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

丫的沸点最高

D .四种元素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依次为 Y>Z>X>M

解析:由X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

3倍推出X 是O 元素,

族,推出丫是S 元素,由Z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 X 原子少1,推出Z 是N 元素,

丫与M 同 周期,且M 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 (除稀有气体元素外),故M 是Na 元素。A 项,

Y 元素即S 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H 2SO 4; B 项,Z 、M 形成的化合

物为Na 3N,与盐酸反应生成 NaCI 、NH 4CI 两种盐,正确;C 项,X 、Y 、Z 元素的气态氢化 物中,X(H

2O)的沸点最高;D

项,四种元素简单离子中 S 2—半径最大,Na +、O 2-、N 3

-电

子层结构相同,原子序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正确。 答案:BD

A 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 X 的非金属性比丫强的是

D . Y 的单质能将X 从NaX 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解析:本题是四A 族元素非金属性的比较, 因此必须与本族元素的特性联合考虑。

A 选项中

X 原子电子层数多于 丫,因此在同族中X 在丫的下方,根据同主族元素由上向下,非金属 性减弱可知,X 的非金属性比丫弱,故A 错误;B 是氢化物的沸点问题, 丫的氢化物如果 是HF, X 的氢化物是HCI ,氢化物的沸点与非金属性没有必然的联系, B 选项有一定的干

扰能力;C 项比较的是氢化物的稳定性,

X 的氢化物稳定,说明其非金属性强,举例如:稳

定性HF>HCI>HBr>HI ; D 中丫单质能够将X 的离子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 丫非金

属性强于X ,与题干相反。 答案:C

原子少1。M 是同 )

HYO 3

X 、Y 位于同一主

2 . X 、Y 是元素周期表中四

( )

A . X 原子的电子层数比 Y 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B . X 的氢化物的沸点比

Y 的氢化物沸点低

C . X 的气态氢化物比丫 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3.

已知原子序数,可以推断原子的 ( )

③质量数

④核电荷数

⑤核外电子数 ⑥原子结构示意图

⑦元

解析:由原子序数定义可直接得出 ①④⑤;由⑤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推 ⑥,如:31号元 素原子

结构示意图为 '丿/ ;由⑥可推⑦,如:31号元素位于第四周期

答案:B

4.

有人认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I A 族的氢元素,也可以放在W

A 族,下列物质能支持这种

观点的是(

B .第W A 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好的其沸点也最高

C .同周期非金属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D .第三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

解析:同周期第I A 族元素金属性比第n A 族元素强,但不同周期比较,如Na ( I A )、Ca ( n A ), 前者金属性较弱;第W A 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好的是

H 2O,因分子间存在氢键,其沸

点也最高;同周期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但低价态氧化

物的水化物酸性不一定如此, 如H 2SO 4的酸性比HCIO 强;第三周期元素离子半径大小顺序 为:P

3—

>S 2— >CI —>Na + >Mg 2+>Al 3

+。

①质子数②中子数 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A .①②③④⑥ B.①④⑤⑥⑦ C. ②③④⑤⑦

D. ③④⑤⑥⑦

in A 族。

A . HF

B . NH 4CI C. NaH D . H 2O 2

价符合题意, 族元素原子在反应中易获得一个电子,显—

1价,如NaH , C 项中氢元素显—1

A 、

B 、D 三项中氢元素均显+ 1价,不能支持这种观点。 答案:C

5. 下列关于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都是酸 B.气态氢化物都可由非金属单质和 H 2直接化合

C .气态氢化物是极性分子

D .气态氢化物都是共价化合物

解析:此题可以用反例法选择。 NH 3水溶液显碱性;碲、砹等非金属不能直接与氢气化合;

CH 4为非极性分子。 答案:D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I A 族元素的金属性比第n A 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答案:B

7.下列事实一般不能用于判断金属性强弱的是()

A .金属间发生的置换反应

B 「1 mol 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多少

C ?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D ?金属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

解析:原子序数相差8的短周期元素可能在同一主族如氧和硫, 也可能不在同一主族, 如H

和F;在短周期元素中列举符合条件的化合物可有 答案:B

9.国际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将长式元素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号取消,从左 碱金属

为第1列,稀有气体为18列。按这个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只有第2列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 2个电子

解析:元素的金属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失电子的能力, 元素的原子失电子的能力越强, 元素的

金属性就越强;金属活泼性是指单质在水溶液中失电子的能力, 泼性越强;所以 A 、C 、D 都可以用于判断金属性强弱;而 原子结构决定,与失电子能力强弱无关。 失电子的能力越强,金属活 mol 金属单质失电子的多少由

答案:B

&短周期元素中,若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 8,则它们( A . 一定是冋族兀素 B ?周期数一定相差

C ?只能形成1 : 1型化合物

D ?只能形成1 : 2型化合物

HF 、SO 2、SO 3、SiC 等。

r 往右改为18列, ( )

B .第 14列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

C .第 3列元素种类最多

D .第 16、17列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在长式周期表中各族元素的排列顺序为: 川A —W A 、0族,18列元素应分别与以上各族对应。所以第 2列为碱土金属族,其最外 层有2个电子,但元素 He 及多数过渡元素的最外层也是

2个电子;第14列为碳族元素,

形成化合物的种类最多;第 3列为川B 族,有镧系和锕系元素,元素种类最多;第 列分别为氧族和卤族元素,并非全部为非金属元素。 解析:

I A 、n A 、川 B — W B 、忸、I B 、n B 、

16、17 答案:AD

10. a 、b 、c 、d 、e 是同周期的五种元素,a 和b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呈碱性, c 和

d 的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 d>c ;五种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后所形成的简单离子中 子半径最小,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

且碱性b>a;

e 的离

A. b 、a 、 d 、c 、e

B. e 、b 、 a 、d 、c

C. b 、a 、e 、d 、c

D. c 、 d 、e 、 a 、b b>a (其最

解析:a 和b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呈碱性,则 a 、b 为金属,且失电子能力

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b>a ); c 和d 的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 d>c,即c 、d 为非金属,

且得电子能力d

规律,将a 、b 、c 、d 四种元素大致排序为: 金属

后所形成的简单离子中 e 的离子半径最小,则 e 应为金属元素,且原子序数

Mg 、Al)。 答案:C

解析:

元素,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从强到弱,离子的氧化性从弱到强,故

项不正确;若X 、Y 均为非金属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从弱到强,气态氢化物越 来越稳定,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来越强,故 C 、D 项正确。

答案:B

12.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试判断同主族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的差值可能为

解析:因周期表中1?6周期所含元素种数为 2、8 8、18、18、32,第7周期未排满,因 此,同一主族相邻元素核外电子数

(或原子序数)可能相差2、8、18或32,而题目中未说两

种元素一定相邻,那么它们相差的电子数,只有 C 有可能。

答案:C

1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非金属元素能形成含氧酸盐

B .所有主族元素的原子,形成单原子离子时的化合价和它的族序数数值相等

C .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性质相同

D . M 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主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

解析:由KMnO4知A 叙述错误;由S2 ―、Cl -知B 叙述错误;同一元素的各同位素化学性 质几乎完全相同,所形成的物质的物理性质不相同, C 叙述错误;D 叙述正确。

答案:D

14. 下图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一部分,且 X 、Y 、Z 、R 和W 为主族元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U 金属因为五种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

b

11. X 、Y 为同周期元素,如果 X 的原子半径大于?丫,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若 均为金属元素,则 X 的金属性强于丫

B .若 均为金属元素,则 X 的阳离子氧化性比 Y 的阳离子氧化性强

C .若 均为非金属元素,则 丫的气态氢化物比 X 的稳定

D .若 均为非金属元素,则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

Y 强于X

X 、Y 是同周期元素,X 的半径大于丫,则X 的原子序数小于 丫。若 X 、Y 均为金属 A 项正确,B

B. 12

C. 26 D . 30

M 层电子数相等

A .五种元素一定都是非金属元素

B .五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定都大于

2

C . X 的氢化物的沸点一定比 Z 的氢化物的沸点高

D . R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是强酸

解析:丫可能是川A 族或W A 族元素,当丫位于川A 族时,只能是 Al 元素,故A 错,B 正

确;当丫位于川A 族时,X 、Z 是W A 的C 、Si, R 是V A 族的P, CH 4的沸点比SiH 4的低, H 3PO 4是中强酸,故 C 、D 均错。 答案:B

15. A 、B 、C 、D 、E 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 20号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 是地壳中含量最

高的元素,B 、C 、D 同周期,E 和其他元素既不在同一周期也不在同一主族,

D 的氢化物

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且 B 、C 、D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混合均

能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⑶A 、D 、E 可以形成多种盐,其中一种盐中 A 、D 、E 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2 : 2 : 1 , 该盐的名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的水溶液与 D 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可生成 D 的单质,该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解析:根据题设条件可推知 A 为O, B 为Na, C 为Al , D 为Cl, E 为Ca 。由于H 2O 分子 间存在氢键,其沸点高于 HCI O Na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 NaOH , Na +与OH —以 离子键结合,OH

—中,O

原子与H 原子以共价键结合,钙、氯、氧可形成Ca(ClO)2、Ca(CIO 3)2、 Ca(ClO 4)2,其中满足

题设条件下的盐为 Ca(CIO) 2(次氯酸钙)。由于在酸性环境中 CIO —具有 强氧化性,CI -具有还原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CI 2和H 2O : CIO — + Cl — + 2H +

===Cl 2 t + H 2O O

⑶次氯酸钙 CIO —

+ 2『+ CI —

===Cl 2 t + H 20

16.

如何利用实验室常见的药品试剂探究 11号?17号元素的金

属性逐渐减弱, 非金属性逐渐增

强?已知实验室有你想用到的仪器和药品、试纸等一切用品。

猜想与假设:(1)用 _________ 三种金属分别与水反应,通过观察生成气泡的速率便会得出从 _____ 到 ________ 金属性逐渐减弱。

(1)A 和D 氢化物中,沸点较低的是 (选填“ A ”或“ D ”)O

(2)

元素C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B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电子式为

答案:(1)D

(2)第三周期川A 族

: O : H= —

(2)因实验室不可能有硅单质,但可以测0.1 mol/L的溶液和溶液及Na2SO4

溶液的pH,推断三种盐溶液的水解情况,得出 酸的酸性强弱顺序是 ,从而得出从

(3) ____ 制取饱和的氯水和饱和的氢硫酸溶液,用将 现象便直接得出非金属性 __ S 比Cl 弱。

设计和实施方案:(1)用列表的方式(从实验方案、实验现象、有关化学方程式 )完成你的实验

报告中的实验内容。 (2)实验结论是 (3)

请你用物质结构理论知识解释结论。

解析:[问题]变换一个角度就是实验目的,也应是要得出的结论。根据 计实验方案,关键细节要注意到,如镁条、铝条都要用砂纸擦后放入沸水中。设计的方案尽 量具有可操作性和简单性。 答案:猜想与假设:

(1)钠、镁、铝

钠 铝 ⑵Na 2SiO 3 Na 3 PO 4 H z SiO s H 3PO 4

H 2SiO 3

沉淀生成 设计和实施方案:

⑶Na 、Mg 、Al 、Si 、S 、Cl 原子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但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 1、2、3、4、 6、7,原子半径随电子数增多而减小,所以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依次增强,失电子 能力减弱,得电子能力增强。

、硫酸三种最高价含氧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方法,通过

[猜想与假设]可以设

17. A 、B 、C 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A 、C 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

子数之和等于B 原子的质子数。B 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1) 写出A 、B 、C 三种元素的名称分别为

⑷比较B 、C 的原子半径;B ________ C ,写出A 的气态氢化物与B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依题意,A 、B 、C 为短周期元素,从 A 、B 、C 的相对位置看,A 、C 只能处在第二

周期,而B 处在第三周期。设 A 的原子序数为X — 1,贝y C 为X+ 1, B 为X+ 8,则有:(X —1) + x+ 1 = x+ 8 x= 8。所以 A 、

N 、S 、F 。S 的原子半径比同主族的 大于F 的原子半径。 W A (3) 2F 2 + 2H 2O===4HF + 02 (4)> 2NH 3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C 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液的pH ______ 7(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两元素非金属性较强的是(写元素符号). 验事实 _________ 解析:A 元素从“明亮有蓝紫色火焰”,再结合其他信息可知是 S 元素;B 元素从“气体” 可知是非金属元素,从 M 层上有7个“电子”知是Cl 元素,与气体易溶于水相吻合。 C 元 素,从“黄色火焰”可知是钠元素,再由前面的信息印证。 D 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 4,结合 空间网状结构,和 “很高的熔、沸点”应该是C 元素或Si 元素。比较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

18. (2008上海,23)四种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表。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B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写出A 原子的电子式 O

(2)B 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第 ___ 族;

(3)C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C 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 、

C 的原子序数分别为 7、16、9,对应的元素分别为 O 要大,而0比同周期的F 要大,因此,S 的原子半径

答案:⑴氮硫 氟 ⑵三 H 2SO 4===(NH 4)2SO 4

。A 与C 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溶

(3)D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晶体的硬度

.(填“大”或“小”),其理由是

。写出能证明这一结论的一个实 。

可从它们之间”的相互置换、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等方面去 判断。

S .. ? (2)2Na + 2H 2O===2NaOH + H 2f

大于 (3)大 SiO 2 是

小 CO 2是分子晶体)(4)Cl 高氯酸的酸性大于硫酸的酸性或氯化氢稳定

置换氢气能力最强的元素的符号为

,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元素的符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酸的化学式是 ,碱性最强的U 碱 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 ,显两性的氢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______ ,该两性氢氧化物与盐酸、 烧碱溶液分另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原子半径最小的金属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Na Ar HCIO 4 NaOH Al(OH) 3 Al(OH) 3 + 3Hl==AI 3

*+ 3H 2O

Al(OH) 3 + OH - ===[Al(OH) 4「 V

20.1 .下面的虚线框中每一列、每一行相当于周期表的每一族和每一周期,但它的列数和行数 都多于元素

周期表。请在下面的虚线框中用实线画出周期表第一至第六周期的 「轮廓,并画

出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

4 II Ih II "

卜厶 ■彳 ■■卜 ■ 扌* ■

■卜 ■亠卜 ■彳 ■ = 彳* F

I I I ■

■ > H I I ............... ..................... .......

■ ■十.J-.h ■十■■卜.d..* ■■右■专■厶■■首■+■■

n .X 、Y 、Z 、M 、N 为短周期的五种主族元素,其中 X 、Z 同主族,丫、Z 同周期,M 与X ,

Y 既不同族,也不同周期。X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三倍, 丫的最高化合价与 其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 6。N 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非金属元素。

(2)请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N 单质与NaOH 溶液反应:

解析:根据题意推断X 为氧元素,Z 为S 元素;X 在第二周期,丫与Z 同周期,丫在第三

答案:(1)第三周期四A 族 原子晶体(或 性比硫化氢强

19.在第三周期中, 号是 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由钠到氯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Na +到 Al 3

+

p 3-到 ci —半径也分别依次减小。

答案: ^!T1. ■

- "

■ - ■

■ mlLI-p- ■ - ■

■ - "

■ -

■ TITiv --- T.T.

- - - ■ - ■

■ — ■

T

Jh ■ - ■

■ - ■

T.T+ ■ - ■

(1)请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 X

,M.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 与Z 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元素是 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证明该结论的实验是 (用离子方程 O

周期,则M 只能为H 元素;丫的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代数和为 6,设最高化合价为 a,

则最低负化合价为 a — 8,则a+ (a — 8) = 6? a = 7,则丫为CI 元素;N 为第三周期半径最大 的非金属元素,则 N 为Si 。

n .(1)0 Cl H (2)Si + 20H 「+ H 2O===SiO 3- + 2H 2f (3)CI CI 2 + S 2

「===2C 「+ Sj

21. (2008天津理综,26)W 、X 、Y 、Z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一短周期元素,

W 、X 是金属

元素,丫、Z 是非金属元素。

(1)W 、

X 各自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W 与丫可形成化合物 W 2Y ,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4)

Y 的低价氧化物通入 Z 单质的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解析:两种金属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反应生成盐和水, 因此应为NaOH 和AI(OH) 3,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I(OH) 3+ OH —

===[AI(OH) 4]

。由W 2Y 及原子序数丫大于钠,又为短周期元素,知W 2Y

为Na 2S 。AI(NO 3)3为强酸弱碱

盐能发生水 解反应,水解后溶液显酸性: AI 3

+ + 3H 2O AI(OH) 3+ 3H +。S 低价氧化物为 SO 2,

Z 只

能为CI ,贝U SO 2与CI 2在水中反应生成 HCI 和H 2SO 4。CI 的非金属性强于 S,因此HCI 的 稳定性大于H 2S 。Na +、AI 3

+、S 2—

、Cl —

的离子半径不在同一个周期中比较,可借助

r(AI 3

+)

)来判断,可以得出 r(S

2—

)>r(CI — )>r(Na + )>r(AI 3

+)。CI 的最高价氧化

物为CI 2O 7,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AI(OH) 3+ OH -===[AI(OH) 4]-

(2)曲】*

5

*严 N ■+

AI 3

*+ 3H 2O^^AI(OH) 3 + 3H + (4)SO 2 + CI 2 + 2H 2O===H 2SO 4 + 2HCI (5)HCI

H 2S (6)S 2

CI —

Na + Al 3

+ (7)CI 2O 7(1) + H 2O(1)===2HCIO 4(aq); AH = — 4Q kJ/moI

答案:I .

LT"": I j 44 s"!

■.??L J ■“ I I I ■ ■ H

(3)X 的硝酸盐水溶液显

.性,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

⑸比较丫、Z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用分子式表示)。

⑹W 、X 、Y 、Z 四种元素简单

>>> 。

离子的 离子半 径由大 到小的顺 序 是

⑺Z 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无色液体,0.25mol QkJ 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该物质与一定量水混合得到一种稀溶液, 并放出

应为强碱和两性氢氧化物,

CI 2O 7 + H 2O===2HCIO 4。

⑶酸

I

I

I

I

I

h ■ h ,■?? ■斗■ ? * I ■ I I I ■

I

I

I

I

I

I

高中化学第1章第2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原子半径教案鲁科版选修3

第2课时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原子半径 [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与元素周期表中周期、族划分的关系,并能解释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2.了解原子半径的意义及其测定方法,知道原子半径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并能解释原子半径在周期表中的变化规律。 一、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的划分 (1)填写下表: (2)观察分析上表,讨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划分的本质联系。 ①根据能级能量的差异,可将能量相近的能级分为七个能级组,同一能级组内,各能级能量相差较小,各能级组之间能量相差较大。 ②每一个能级组对应一个周期,且该能级组中最大的电子层数等于元素的周期序数。

③一个能级组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等于对应的周期所含的元素种数。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族的划分 (1)将下列各主族元素的价电子数、价电子排布式填入表中: (2)以第4周期副族元素为例,填写下表: (3)依据上述表格,分析讨论族的划分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 族的划分依据与原子的价电子数目和价电子排布密切相关。 ①同主族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相同,价电子全部排布在最外层的n s或n s n p轨道上。族序数与价电子数相同。 ②稀有气体的价电子排布为1s2或n s2n p6。 ③过渡元素(副族和第Ⅷ族)同一纵行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基本相同。价电子排布式为(n-1)d1~10n s1~2,第ⅢB~ⅦB族的族序数与价电子数相同,第ⅠB、ⅡB族的族序数=n s轨道上的电子数,第Ⅷ族的价电子数分别为8、9、10。 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区的划分

(1)最外层电子排布与周期表的关系 ①原子的电子层数=能级中最高能层序数=周期序数 ②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数=主族序数 (2)对价电子认识的误区提醒 ①价电子不一定是最外层电子,只有主族元素的价电子才是最外层电子。对于过渡元素还包括部分内层电子。 ②元素的价电子数不一定等于其所在族的族序数。这只对主族元素成立,对部分过渡元素是不成立的。 ③同一族元素的价电子排布不一定相同,如过渡元素中的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就不相同,在第Ⅷ族中部分元素的价电子排布也不相同。 例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知识点归纳完美版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知识点归纳 1、元素周期表共有横行,个周期。其中短周期为、、。所含元素种类为、、。长周期包括、、。所含元素种类为、、。 第七周期为不完全周期,如果排满的话有种元素。 2元素周期表有个纵行个族。包括个主族,个副族,一个族,一个第Ⅷ族(包括个纵行)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把16个族排列 。过度元素共包括个纵行(第纵行到第纵行)。包括哪些族。过渡元素全为元素。又称为。 3、写出七个主族和0族元素的名称和元素符号 ⅠA族 ⅡA族 ⅢA族 ⅣA族 ⅤA族 ⅥA族 ⅦA族 0族 4.同一周期第ⅡA族和第ⅢA族原子序数之间的关系 若元素位于第二、三周期,第ⅡA族的原子序数为a,则第ⅢA族的原子序数为 若元素位于第四、五周期,第ⅡA族的原子序数为a,则第ⅢA族的原子序数为 若元素位于第六周期,第ⅡA族的原子序数为a,则第ⅢA族的原子序数为 5、同一主族上下相邻两个周期原子序数之间的关系 若A在B的上一周期,设A的原子序数为a ⑴若A、B位于第ⅠA族或ⅡA族(过度元素的左边)则B的原子序数为。 ⑵若A、B位于第ⅢA族——ⅦA族(过度元素的右边)则B的原子序数为。 。 6、微粒半径大小判断的方法 。 。 。 7 与He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简单离子。 与Ne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简单离子。 与Ar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简单离子。 阳离子与周期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阴离子与周期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8、阴上阳下规律 9原子得电子能力强弱判断的方法 ⑴、原子得电子能力越强——单质的氧化性——元素的非金属性——阴离子的还原性——单

质与氢气化和的能力——生成的气态氢化物越——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⑵、另外可以通过单质间的置换反应判断得电子能力的强弱 如Cl2+Na2S=2NaCl+S得电子能力ClS 10、原子失电子能力强弱判断的方法 ⑴、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单质的还原性——元素的金属性——阳离子的氧化性——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能力——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⑵、另外可以通过单质间的置换反应判断失电子能力的强弱 如Fe+CuSO4=FeSO4+Cu失电子能力FeCu 11、同一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递变性: 同主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同主族元素具有的化学性质。从上到下原子的核电荷数依次,原子的电子层数依次,原了半径逐渐;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对应阳粒子的氧化性逐渐,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能力逐渐,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对应阴离子的还原逐渐,单质与氢气化合的能力逐渐,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 12、同一周期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递变性: 在同一周期中,各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但从左到右核电荷数依次,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原子半径逐渐(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对应阳粒子的氧化性逐渐,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能力逐渐,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 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对应阴离子的还原逐渐,单质与氢气化合的能力逐渐,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 1.位、构、性的关系 根据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及相关条件可推算原子序数,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等。 2.周期表中数字与性质的关系 (1)由原子序数确定元素位置的规律:只要记住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就可以确定主族元素的位置。 He:2、Ne:10、Ar:18、Kr:36、Xe:54、Rn:86 ①若比相应的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多1或2,则应处在下一周期的ⅠA或ⅡA,如88号元素,88-86=2,则应在第7周期第ⅡA。 ②若比相应的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少1~5时,则应在第ⅦA~ⅢA,如84号元素在第6周

元素周期表中的规律

元素周期表中的规律 一、元素周期表 1、周期表结构 横行——周期:共七个周期,三短三长一不完全。 各周期分别有2,8,8,18,18,32,26种元素。前三个周期为短周期,第四至第六这三个周期为长周期,第七周期还没有排满,为不完全周期。 纵行——族:七主七副一零一VIII,共16族,18列。要记住零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以便迅速由原子序数确定元素名称。 周期:一二三四五六七 元素种类:28818183226 零族:2He10Ne 18Ar 36Kr54Xe86Rn 二、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递变性规律 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电子层数= 周期数 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 主族序数= 最高正化合价 由上述关系,就可以由原子结构找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也可以由位置确定原子结构。 2、规律性

由此可见,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的左下角即Cs(Fr具有放射性,不考虑),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右上角即F。对角线附近的元素不是典型的金属元素或典型的非金属元素。 3、元素周期表中之最 原子半径最小的原子:H原子 质量最轻的元素:H元素; 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F 金属性最强的元素:Cs(不考虑Fr)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酸:HClO4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最强的碱:CsOH 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C元素 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族:ⅢB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O元素,其次是Si元素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Al元素,其次是Fe元素 含H质量分数最高的气态氢化物:CH4 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金属元素:Cs元素 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元素:F元素 常温下为液态的非金属单质是Br2,金属单质是Hg …… 4、特殊性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意义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意义 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揭示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映了元素性质与它的原子结构的关系,在哲学、自然科学、生产实践各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1)在哲学方面,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引起元素性质发生周期性变化的事实,有力地论证了事物变化的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性。元素周期表是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把元素纳入一个系统内,反映了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打破了曾经认为元素是互相孤立的形而上学观点。通过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学习,可以加深对物质世界对立统一规律的认识。 (2)在自然科学方面,周期表为发展物质结构理论提供了客观依据。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有密切关系,周期表为发展过渡元素结构、镧系和锕系结构理论、甚至为指导新元素的合成、预测新元素的结构和性质都提供了线索。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在自然科学的许多部门,首先是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地球化学等方面,都是重要的工具。 (3)在生产上的某些应用 由于在周期表中位置靠近的元素性质相似,这就启发人们在周期表中一定的区域内寻找新的物质。 ①农药多数是含Cl、P、S、N、As等元素的化合物。 ②半导体材料都是周期表里金属与非金属接界处的元素,如Ge、Si、Ga、Se等。 ③催化剂的选择: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已发现过渡元素对许多化学反应有良好的催化性能。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些元素的催化性能跟它们原子的d轨道没有充满有密切关系。于是,人们努力在过渡元素(包括稀土元素)中寻找各种优良催化剂。例如,目前人们已能用铁、镍熔剂作催化剂,使石墨在高温和高压下转化为金刚石;石油化工方面,如石油的催化裂化、重整等反应,广泛采用过渡元素作催化剂,特别是近年来发现少量稀土元素能大大改善催化剂的性能。 ④耐高温、耐腐蚀的特种合金材料的制取:在周期表里从ⅢB到ⅥB的过渡元素,如钛、钽、钼、钨、铬,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等特点。它们是制作特种合金的优良材料,是制造火箭、导弹、宇宙飞船、飞机、坦克等的不可缺少的金属。 ⑤矿物的寻找:地球上化学元素的分布跟它们在元素周期表里的位置有密切的联系。科学实验发现如下规律:相对原子质量较小的元素在地壳中含量较多,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元素在地壳中含量较少;偶数原子序的元素较多,奇数原子序的元素较少。处于地球表面的元素多数呈现高价,处于岩石深处的元素多数呈现低价;碱金属一般是强烈的亲石元素,主要富集于岩石圈的最上部;熔点、离子半径、电负性大小相近的元素往往共生在一起,同处于一种矿石中。在岩浆演化过程中,电负性小的、离子半径较小的、熔点较高的元素和化合物往往首先析出,进入晶格,分布在地壳的外表面。 有的科学家把周期表中性质相似的元素分为十个区域,并认为同一区域的元素往往是伴生矿,这对探矿具有指导意义。

元素周期表结构新题18-教师用卷答案修改

微专题--元素周期表结构新题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关系,侧重考查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结构、元素化合物性质,正确推断Y元素是解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解答】W、X、Y、Z为同一短周期元素,根据图知,X能形成4个共价键、Z能形成1个共价键,则X位于第IVA族、Z位于第VIIA族,且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核外电子数的一半,Z最外层7个电子,则X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为Si,Z为Cl,该阴离子中Cl显?1价、X显+4价,根据阴离子中化合价的代数和为?1价,知Y为?3价,所以Y为P,根据阳离子所带电荷知,W为Na,通过以上分析知,W、X、Y、Z分别是Na、Si、P、Cl元素。 A.WZ为NaCl,NaCl的水溶液呈中性,故A错误; B.同一周期元素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则非金属性Cl>P>Si,所以非金属性Z>Y>X,故B错误; C.Y为P,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H3PO4为中强酸,故C正确; D.Y为P,其最外层有5个电子,P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且该阴离子得到W原子一个电子,所以P原子达到8电子结构,即Y原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故D错误;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元素推断、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化学键类型的判断等,题目难度中等,熟练掌握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由有机物分子结构式知,Y原子形成3个共价键,X能形成4个共价键,Z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R形成一个共价键,再结合原子序数排序,R为氢或锂元素,Y为氮或磷元素,X为碳元素,Z为氧或硫元素。又因为R、Y的简单阴离子相差一个电子层,X、Y、Z位于同周期,所以R为氢元素,Y 为氮元素,Z为氧元素。 A.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H原子半径最小,所以原子半径:C>N>O>H,故A错误; B.C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C、N、O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故B错误; C.H和O组成的简单化合物为H2O,只含极性共价键,故C正确; D.N的含氧酸中HNO2是弱酸,故D错误。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离子键、共价键、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但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 【解答】A.根据电子式知,该物质中含有阴阳离子,所以是离子化合物,故A正确; B.根据电子式知,该物质中含有阴阳离子,所以是离子化合物不是共价化合物,故B错误; C.氢离子和铵根离子间存在离子键,铵根离子中氮原子和氢原子间存在共价键,故C错误; D.氢离子和铵根离子间存在离子键,铵根离子中氮原子和氢原子间存在共价键,故D错误。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把握元素的性质、原子结构来推断元素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及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 【解答】根据W、X、Y、Z为短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主族元素,W与X、Y、Z都能形成共价化合物,W应该为氢元素;Y、W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显碱性,Y为N,Y、W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为NH3;Z、W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显酸性,Z可能为F、S、Cl,根据四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可知,Z不可能为S;根据其原子序数之和为30,且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判 定Z不可能为F元素,故Z为Cl元素,则X为B元素。A.X为硼元素,选项A错误; B.Y为N,不属于第ⅣA族元素,选项B正确; C.Y、Z分别与W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为NH3和HCl,它们能反应生成NH4Cl,属于盐,选项C正确; D.Z、Y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HClO4、HNO3,酸性HClO4>HNO3,选项D正确。 5、【答案】A【解析】略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侧重考查学生元素推断和知识迁移能力,难度中等。根据甲的结构与性质推断其原子结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根据题给信息可知,W、X、Y、Z位于三个不同的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Z的核外电子数之和是Y的核外电子数的2倍,W与Y同主族,则W为H,Y为Na。结合化合物甲结构可知,Z最外层有4个电子,则Z为Si,W为H,X为O,Y为Na。 A项,钠离子和氧离子的电子层数相同,且钠的原子序数大于氧的原子序数,相同电子层数时原子序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r(O2?)>r(Na+),故A错误; B项,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非金属性逐渐增大,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非金属性逐渐减小,则非金属性:O>S>Si,所以非金属性:O>Si,故B错误; C项,化合物甲为Si(OH)4,H原子最外层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C错误; D项,由W、X、Y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NaOH,NaOH溶液能与硅单质反应,故D正确;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根据元素周期律进行分析,难度中等. 【解答】由题意推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Y为C,根据R的结构式,知道这些元素的成键个数,Y(C)成4键,W成双键且和Y处于同一周期则W为O,X成1键且周期数小于Y(C),则X为H,Z处于Y(C)和W(O)之间,则Z为N,所以X、Y、Z、W分别为H、C、N、O; 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C>N>O,A项正确; 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强,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N>C,酸性:HNO3>H2CO3,B项正确; C.氮的氧化物不具有两性,C项错误; D.化合物R为氨基乙酸,其中的羧基具有酸性,能与NaOH溶液反应,D项正确;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位置、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为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不大,正确判断元素是解本题关键,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解答】根据结构可知,X共用4对电子,W共用6对电子,Y共用2对电子,Z共用1对电子,因为Y和W同主族,所以为ⅥA族,根据原子序数大小关系,Y为O元素,W为S元素;因为原子半径 r(X)>r(Y)>r(Z),则X、Y、Z同周期,X为C元素,Z为F元素。 A.X为C元素,C的氢化物可以是甲烷、乙烷、丙烷等,有极性键,也可能含有非极性键,A错误; B.该物质为LiSO3CF3,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B错误; C.Z为F元素,Y为O元素,2F2+2H2O=4HF+O2,C正确: D.Y为O元素,W为S元素,S2?的还原性大于O2?,D错误。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专题训练 1. 230Th和232Th是钍的两种同位素,232Th可以转化成233U。 下列有关Th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Th 元素的质量数是232 B. Th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31 C. 232Th 转换成233U是化学变化 D. 230Th和232Th的化学性质相同 2.下列有关元素的性质及其底边规律正确的是( ) A、IA族与VIIA族元素间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B、最高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正价从+1递增到+7 C、同主族元素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越强,水解程度越大 D、同周期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 3.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酸性:H2CO3<C6H5OH<H3COOH B.碱性:Ba(OH)2<Ca(OH)2<KOH C.熔点:MgBr2<SiCl4<BN D.沸点:PH3<NH3<H2O 4.短周期元素R、T、Q、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Q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Q>R D.含T的盐溶液一定显酸性 5.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简单离子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A. W2-、X+ B. X+、Y3+ ( ) C. Y3+、Z2- D. X+、Z2- 6.短周期元素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 的原子半径比Y 的小,X 与W 同主族,Z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 r(Y)>r(Z)>r(W) ( ) B.元素Z、W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 C.元素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强 D.只含X、Y、Z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7.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 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Y>X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W C.WX3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D.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 互反应

专题23 位构性之元素周期表相关推断(教师版)

1.(2019·浙江高考真题)2019年是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表150周年。根据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下列推断不合理 ...的是 A.第35号元素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是液体 B.位于第四周期第ⅤA族的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C.第84号元素的最高化合价是+7 D.第七周期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 【答案】C 【解析】A.35号元素是溴元素,单质Br2在常温常压下是红棕色的液体,合理;B.位于第四周期第ⅤA 族的元素是砷元素(As),为非金属元素,合理;C.第84号元素位于第六周期ⅥA族,为钋元素(Po),由于最高正价等于主族序数,所以该元素最高化合价是+6,不合理;D.第七周期0族元素是第七周期最后一个元素,原子序数为118,合理。故答案选C。 2.(2015·浙江高考真题)右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为短周期元素,W元素的核电荷数为X元素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W、Z元素的原子半径及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均依次递增 B.Y、Z、W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递增C.YX2晶体熔化、液态WX3气化均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D.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特性,T2X3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答案】D 【解析】从表中位置关系可看出,X为第2周期元素,Y为第3周期元素,又因为X、W同主族且W元素的核电荷数为X的2倍,所以X为氧元素、W为硫酸元素;再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可 专题23 位构性之 元素周期表相关推断

推知:Y为硅元素、Z为磷元素、T为砷元素。A、O、S、P的原子半径大小关系为:P>S>O,三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为:H2O>H2S>PH3,A不正确;B、在火山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常常存在游离态的硫,B不正确;C、SiO2晶体为原子晶体,熔化时需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力为共价键,C不正确;D、砷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元素与非金属的交界线附近,具有半导体的特性,As2O3中砷为+3价,处于中间价态,所以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D正确。答案选D。3.(2019·全国高考真题)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W W C.化合物熔点:Y2X3 < YZ3D.简单离子的半径:Y < X

元素周期表的规律总结

元素周期表的规律 一、原子半径 同一周期(稀有气体除外),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半径递减; 同一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递增。 二、主要化合价(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递增(从+1价到+7价),第一周期除外,第二周期的O、F元素除外最低负化合价递增(从-4价到-1价)第一周期除外,由于金属元素一般无负化合价,故从ⅣA族开始。元素最高价的绝对值与最低价的绝对值的和为8 三、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同一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四、单质及简单离子的氧化性与还原性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单质的氧化性增强,还原性减弱;所对应的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减弱,简单阳离子的氧化性增强。同一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单质的氧化性减弱,还原性增强;所对应的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增强,简单阳离子的氧化性减弱。元素单质的还原性越强,金属性就越强;单质氧化性越强,非金属性就越强。 五、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增强(碱性减弱); 同一族中,从上到下,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增强(酸性减弱)。 元素的最高价氢氧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金属性就越强;最高价氢氧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非金属性就越强。 六、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 同一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单质与氢气化合越难。 七、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 同一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 此外还有一些对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判断依据,可以作为元素周期律的补充: 随同一族元素中,由于周期越高,价电子的能量就越高,就越容易失去,因此排在下面的元素一般比上面的元素更具有金属性。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 同一族的元素性质相近。 以上规律不适用于稀有气体。 八、位置规律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应牢记的规律: (1)元素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 (2)主族元素的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九、阴阳离子的半径大小辨别规律 三看: 一看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二看原子序数,当电子层数相同时,原子序数越大半径反而越小 三看最外层电子数,当电子层数和原子序数相同时最外层电子书越多半径越小 r(Na)>r(Mg)>r(Al)>r(S)>r(Cl)、r(Na+ ) >r(Mg2+ )>r(Al3+ )、r(O2- ) >r(F-) r(S2—)>r(Cl—)>r(Ar) >r(K+)>r(Ca2+)、r(O2—)> r(F—)> r(Na+)> r(Mg2+)> r(Al3+) r(Na+ )r(Cl)

元素周期表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 1.下列有关现在的长式元素周期表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从左向右数第七纵行是ⅦA族 B.从左向右数第十一纵行是ⅠB族 C.ⅠA族全部是金属元素 D.ⅦA族的全部元素只能表现非金属元素的性质 解析:A.它应是ⅦB族。C.氢元素在ⅠA族中。D.砹(At)是既能表现非金属性又能表现金属性的元素的典型之一。 答案:B 2.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取决于元素原子的( ) A.相对原子质量和核电荷数 B.电子层数和中子数 C.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 D.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 解析:原子的电子层数决定其所在的周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它所在的族。 答案:C 3.下列关于现在的长式元素周期表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所含元素种数最少的周期是第一周期所含元素种数最多的周期是第六周期C.所含元素种数最多的族是Ⅷ族 D.所含元素种数最多的族是ⅢB族 答案:C 4.下列原子序数所代表的元素中,全属于主族元素的一组是( ) A.22,26,11 B.13,15,38 C.29,31,16 D.18,21,14 答案:B 5.据国外有关资料报道,在独居石(一种共生矿,化学成分为Ce、La、Nd、……的磷酸盐)中,查明有尚未命名的116、124、126号元素。判断其中116号元素应位于周期表中的( ) A.第6周期ⅣA族B.第7周期ⅥA族 C.第7周期Ⅷ族D.第8周期ⅥA族 答案:B 6.(2011·天津卷)以下有关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第ⅠA族元素铯的两种同位素137Cs比133Cs多4个质子

B.同周期元素(除0族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C.第ⅦA族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 解析:137Cs与133Cs是铯的两种同位素,二者质子数相等,中子数相差4,A项错误;同周期元素(除0族外)从左到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减小,B项正确;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其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C项错误;碱金属元素的单质,从上到下熔点逐渐降低,而卤族元素的单质,从上到下熔点逐渐升高,D项错误。 答案:B 7.国际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在1989年做出决定,把长式元素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及族号取消,由左至右改为18列。如碱金属元素为第1列,稀有气体元素为第18列。按此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第9列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B.只有第2列元素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C.第1列和第17列元素的单质熔沸点变化趋势相反 D.在整个18列元素中,第3列的元素种类最多 解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第9列即原第Ⅷ族中的1个纵行,无非金属元素。而第18列的He元素最外层也有2个电子,所以B项错误。第1列为碱金属元素,第17列为卤素,两者熔沸点的变化趋势确实相反。由于第3列即第ⅢB族,包括镧系和锕系元素,镧系和锕系各包括15种元素,种类最多。 答案:B 点评: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利用信息进行知识的迁移考查了自学能力。 8.A、B两元素为某周期第ⅡA族和第ⅢA族元素,若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则B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为( ) ①x+1 ②x+8 ③x+11 ④x+18 ⑤x+25 ⑥x+32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⑤ D.②④⑥ 解析:在同一周期的前提下,若A、B为第二或第三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之差为1,即B的原子序数为x+1。若A、B为第四或第五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之差要加上10种过渡元素,B的原子序数为x+11。若A、B为第六或第七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之差还包括15种镧系或锕系元素,即有24种过渡元素,B的原子序数为x+25。故答案为C。 答案:C 9.关于卤素(用X表示)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卤素单质与水反应均可用X2+H2O=HXO+HX表示 B.HX都极易溶于水,它们的热稳定性随核电荷数增大而增强

高清元素周期表拼音版

高清元素周期表拼音版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周期一:1氢qīng 2氦hài 周期二:3锂lǐ 4铍pí 5硼péng 6碳tàn 7氮dàn 8氧yǎng 9氟fǔ 10氖nǎi 周期三:11钠nà 12镁měi 13铝lǚ 14硅guí 15磷lín 16硫liú 17氯lǜ 18氩yà 周期四:19钾jiǎ 20钙gài 21钪kàng 22钛tài 23钒fán 24铬gè 25锰měng 26铁tiě 27钴gǔ 28镍niè 29铜tóng 30锌xīn 31镓jiā 32锗zhě 33砷shēn 34硒xī 35溴xiù 36氪kè 周期五:37铷rú 38锶sī 39钇yǐ 40锆gào 41铌ní 42钼mù 43锝dé 44钌liǎo 45铑lǎo 46钯bǎ 47银yín 48镉g é 49铟yīn 50锡xī 51锑tī 52碲dì 53碘diǎn 54氙xiān 周期六:55铯sè 56钡bèi 57-71镧系lán 72铪hā 73钽tǎn 74钨wū 75铼lái 76锇é 77铱yī 78铂bó 79金jīn 80汞gǒng 81铊tā 82铅qiān 83铋bì 84钋pō 85砹ài 86氡dōng 周期七:87钫fāng 88镭léi 89-103锕系ā 104钅卢lú 105钅杜dù 106钅喜xǐ 107钅波bō 108钅黑hēi 109钅麦mài 镧系:57镧áln 58铈shí 59镨pǔ 60钕nǚ 61钷pǒ 62钐shān 63铕yǒu 64钆gá 65铽tè 66镝dí 67钬huǒ68铒ěr 69铥diū 70镱yì 71镥lǔ 锕系:89锕ā 90钍tǔ 91镤pú 92铀 yóu 93镎ná 94钚bù 95镅měi 96锔 jū 97锫péi 98锎kāi 99锿āi 100镄 fèi 101钔mén 102锘nuò 103铹láo

知识讲解_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提高)

高考总复习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 【考纲要求】 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2.以第三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以ⅠA 族和ⅦA 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4.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考点梳理】 要点一、元素周期表 1.原子序数 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所编的序号为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中) 2.编排原则 (1)周期: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排成一个横行; (2)族: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个别除外)按电子层数递增顺序从上到下排列,排成一个纵行。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七横十八纵”) 表中各族的顺序:ⅠA 、ⅡA 、ⅢB …ⅦB 、ⅠB 、ⅡB 、ⅢA ……ⅦA 、0(自左向右)。 4.原子结构与周期表的关系 (1)电子层数=周期数 (2)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最高正化合价(除F 、O ) (3)质子数=原子序数 要点二、元素周期律 1.定义: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这个规律叫元素周期律。 2.实质: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实质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注:元素的性质主要是指原子半径、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等 3个短周期:一、二、三周期元素种数分别为2、8、8种 3个长周期:四、五、六周期元素种数分别为18、18、32种 1个不完全周期:七周期元素种数为26(非排满)种 周期(7个) 主族(7个):ⅠA ~ⅦA 副族(7个):ⅠB ~ⅦB Ⅷ(1个):表中第8、9、10三个纵行 0族(1个):表中最右边 族 元素周 期 表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和元素题型归纳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习题 知识网络 中子N 原子核 质子Z 原子结构 : 电子数(Z 个)核外电子 排布规律 → 电子层数 周期序数及原子半径 表示方法 → 原子(离子)的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 随着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 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周期性变化(元素周期律的本质) 元素周期律 ②、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③、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④、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元素周期律和 排列原则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 元素周期表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个别除外)排成一个纵行。 ①、短周期(一、二、三周期) 周期(7个横行) ②、长周期(四、五、六周期) 周期表结构 ①、主族(ⅠA ~ⅦA 共7个) 族(18个纵行) ②、副族(ⅠB ~ⅦB 共7个) ③、Ⅷ族(8、9、10纵行) ④、零族(稀有气体)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①、核外电子排布 ②、原子半径 性质递变 ③、主要化合价 ④、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⑤、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⑥、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碱性 电子层数 相同条件下,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 判断的依据 核电荷数 相同条件下,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条件下,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微粒半径的比较 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稀有气体除外) 如:Na>Mg>Al>Si>P>S>Cl. 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如:Li Na +>Mg 2+>Al 3+ 5、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微粒半径,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如Fe>Fe 2+>Fe 3+ ①与水反应置换氢的难易 ②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弱 金属性强弱 ③单质的还原性 ④互相置换反应 (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 (3)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高正价数(F 无正价,O 一般也无正价) (4)非金属元素:|最高正价数|+|负价数|=8 巩固练习 元素的金属性 或非金属性强 弱的判断依据 决定原子呈电中性 编排依据 X) (A Z 七 主七副 零 和八 三长三短一不全

化学元素周期表规律

化学元素周期表规律 (一)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律及其应用 (1)发生周期性变化的性质 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或碱性。 (2)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元素性质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呈现出周期性变化,是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也就是说,原子结构上的周期性变化必然引起元素性质上的周期性变化,充分体现了结构决定性质的规律。 2.比较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1)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1/单质跟水或酸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或反应的剧烈程度)。反应越易,说明其金属性就越强。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碱性越强,说明其金属性也就越强,反之则弱。 3/金属间的置换反应。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金属甲能从金属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乙,说明甲的金属性比乙强。 4/金属阳离子氧化性的强弱。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对应金属的金属性就越弱。 (2)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1/单质跟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条件及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越易与反应,生成的氢化物也就越稳定,氢化物的还原性也就越弱,说明其非金属性也就越强。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的强弱。酸性越强,说明其非金属性越强。 3/非金属单质问的置换反应。非金属甲把非金属乙对应的阴离子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甲的非金属性比乙强。 如Br2 + 2KI == 2KBr + I2 4/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还原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弱。 3.常见元素化合价的一些规律 (1)金属元素无负价。金属单质只有还原性。 (2)氟、氧一般无正价。 (3)若元素有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元素的最高正价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低负价与最高正价的关系为: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 (4)除某些元素外(如N元素),原子序数为奇数的元素,其化合价也常呈奇数价,原子序数为偶数的元素,其化合价也常呈偶数价,即价奇序奇,价偶序偶。 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奇数,则元素的正常化合价为一系列连续的奇数,若有偶数则为非正常化合价,其氧化物是不成盐氧化物,如NO;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偶数,则 正常化合价为一系列连续的偶数。 4.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1/原子半径越大,最外层电子数越少,失电子越易,还原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2/原子半径越小,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得电子越易,氧化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3/在周期表中,左下方元素的金属性大于右上方元素;左下方元素的非金属性小于右上方元素。

第7讲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201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 第7讲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1.从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 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了解元素周期律。 2.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族),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3.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知道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4.以IA 、VIIA 元素为例,理解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5.了解元素周期表在科学研究、地质探矿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从多角度、多层面了解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分类与整合。 随着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 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呈周期性变化 元素周期律 ②、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③、元素主要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④、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元素周期律和 排列原则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 元素周期表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个别除外)排成一个纵行。 ①、短周期(一、二、三周期) 周期(7个横行) ②、长周期(四、五、六周期) 周期表结构 ③、不完全周期(第七周期) ①、主族(ⅠA ~ⅦA 共7个) 元素周期表 族(18个纵行) ②、副族(ⅠB ~ⅦB 共7个) ③、Ⅷ族(8、9、10纵行) ④、零族(稀有气体)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性质递变 ①、核电荷数,电子层结构,最外层电子数 ②、原子半径 ③、主要化合价 ④、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⑤、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⑥、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碱性 基础过关 编排依据 具体表现 形 式 七主七副零和 八 三长三 短 一不

元素周期表周期

元素周期表周期

————————————————————————————————作者:————————————————————————————————日期:

年 级高一学科化学编稿老师岳阳 课程标题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 一校张琦锋二校黄楠审核张美玲 一、考点突破 考纲解读考点展示 1. 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2. 以第三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 以第ⅠA和第Ⅶ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4. 了解金属、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规律。 1. 是高考的重点之一,出现概率高。 2.主要考查点有原子结构、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综合推断。 3. 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原子结构、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以填空题形式考查综合推断。 4. 用物质结构理论进行现象解释、定性推断、归纳总结、定量计算。 二、重难点提示 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元素的性质、原子结构和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之间的关系 难点: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本讲主要围绕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规律来讲解,现归纳如下: (一)本章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 (二)元素周期表 1.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高考热点: 近五年高考中,元素周期律以选择题形式出现26次,以填空题形式出现8次,平均赋分10分左右。以中等难度题为主,重点考查综合推理能力和原子结构、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二、元素周期律的要点点拨 核心:“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 1. 同周期相邻元素原子序数差 同周期第ⅢA族与第ⅡA族元素原子序数差,从第二周期到第七周期依次分别为1,1,11,11,25,25。 2. 同主族及0族上下相邻元素原子序数差 (1)若为第ⅠA、ⅡA族元素:相差上一周期所含元素种数 (2)若为第ⅢA~ⅦA族、0族元素:相差下一周期所含元素种数

高中化学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是什么)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是什么) 1.(2015·海南高考)下列离子中半径最大的是() A.Na+B.Mg2+ C.O2-D.F- 解析:选C选项中的离子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对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来说,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就越小。 2.“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机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准确落于月球东经52.36°、南纬1.50°的预定撞击点。“嫦娥一号”担负的四大科学目标之一是探测下列14种元素的含量和分布情况:K、Th(钍)、U(铀)、O、Si、Mg、Al、Ca、Fe、Ti(钛)、Na、Mn、Cr(铬)、Gd(钆),其中属于主族元素的有() A.4种B.5种 C.6种D.7种 解析:选D K、Na属于ⅠA族,Mg、Ca属于ⅡA族,Al属于ⅢA族,Si属于ⅣA 族,O属于ⅥA族,共7种,Th(钍)、U(铀)、Fe、Ti(钛)、Mn、Cr(铬)、Gd(钆)均为过渡元素。 3.已知a A n+、b B(n+1)+、c C n-、d D(n+1)-是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下列关于A、B、C、D四种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A n+>B(n+1)+>C n->D(n+1)- B.原子序数:b>a>c>d C.原子半径:D>C>B>A D.四种元素一定均属于短周期元素 解析:选B由于四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可以推知 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A项,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 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D(n+1)->C n->A n +>B(n+1)+;B项,原子序数:b>a>c>d;C项,原子半径:A>B>D>C;D项,四种元素也可以为长周期元素。 4.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能形成碱的金属元素都在第ⅠA族 B.原子序数为14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ⅥA族 C.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或8 D.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分列16个族,即7个主族、8个副族和1个0族 解析:选C能形成碱的金属元素可能位于第ⅠA族,也可能位于其他族,如钙、钡等,A错误;原子序数为14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ⅣA族,B错误;稀有气体元素中H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其余原子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C正确;元素周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