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第1次作业

2020年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第1次作业

2020年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第1次作业
2020年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第1次作业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假如你是一个酒保,目击了一次偶然的斗殴事件,当事人身上有纹身。尽管你不认识多少有纹身的人,但事后你似乎认为身上有纹身的人比那些没有纹身的人更倾向于参加到斗殴之中。你的错误记忆最可能是因为()

?A、错误相关

?B、刻板印象的潜意识启动

?C、刻板印象的自动激活

?D、现实冲突理论

标准答案:a

说明: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在Festinger和Carlsmith关于认知失调的经典研究中,完成了乏味的实验任务的被试中,()后来更有可能觉得实验有趣

?A、告诉他人实验很有趣,并得到1美元报酬的人

?B、告诉他人实验很有趣,并得到20美元报酬的人

?C、没有撒谎的人

?D、三组没有显著差异

标准答案:a

说明: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根据Kelley的共变原则,如果一个学生上课总是迟到,我们在( )这种情况下最有可能做内部归因(比如,认为这个学生比较懒) ?A、高一致性(consensus), 高特异性(distinctiveness), 高一贯性(consistency)

?B、低一致性,低特异性,高一贯性

?C、低一致性,高特异性,高一贯性

?D、高一致性,低特异性,低一贯性

标准答案:b

说明: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在Ayres(1991)的研究中,去90个芝加哥汽车行,采用同样的策略进行讨价还价的个体中,()最终获得的购买价格最高

?A、白人男性

?B、白人女性

?C、黑人男性

?D、黑人女性

标准答案:d

说明: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当目击一件事情的发生后,再获得一些误导性的信息,个体会将这些信息加入到其对事件的回忆中,这一现象称为( )

?A、误导信息效应

?B、虚假相关

?C、虚假控制

?D、虚假回忆

标准答案:a

说明: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根据Kelley的共变原则,如果一个学生上课总是迟到,我们在( )这种情况下最有可能做外部归因

?A、高一致性(consensus), 高特异性(distinctiveness), 高一贯性(consistency)

?B、低一致性,低特异性,高一贯性

?C、低一致性,高特异性,高一贯性

?D、高一致性,高特异性,低一贯性

标准答案:d

说明:

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公正世界现象(just-world phenomenon)可能将一个失业的人解释成()

?A、需要更多教育

?B、偏见的受害者

?C、需要帮助

?D、懒惰

标准答案:d

说明:

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根据相似性而将某一事物归结到某一类中,这一心理捷径称为()?A、代表性直觉

?B、可获取性直觉

?C、认知捷径

?D、情绪捷径

标准答案:a

说明:

题号:9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人们对于与自己有关的信息加工和记忆得更好的现象称为( )

?A、自我觉知效应

?B、自我促进效应

?C、自我参照效应

?D、自我加工效应

标准答案:c

说明:

题号:10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Zajonc提出,()通常是我们自动的第一反应

?A、认知

?B、图式

?C、心理捷径

?D、情绪

标准答案:d

说明:

题号:1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情绪渗透模型认为情绪在()中影响更大

?A、无需深度加工的简单情境

?B、复杂程度中等的情境

?C、需要深度加工的复杂情境

?D、线索较匮乏的情境

标准答案:c

说明:

题号:1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基本归因错误指的是我们更容易()

?A、将自己的行为归结到环境,将他人行为归结到个人特质

?B、做特质归因

?C、做环境归因

?D、将他人行为归结到环境,将自己的行为归结到个人特质标准答案:d

说明:

题号:1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关于相关,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相关系数不能为零

?B、相关系数不能为负数

?C、相关系数为零,说明两者没有关系

?D、相关系数为-1,说明两者没有关系

标准答案:c

说明:

题号:1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刻板印象是偏见中的()元素

?A、认知

?B、动机

?C、行为

?D、社会

标准答案:a

说明:

题号:1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宗教与偏见的关系是()

?A、宗教减少偏见

?B、宗教增加偏见

?C、宗教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偏见

?D、完全无关

标准答案:c

说明:

题号:16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Allport认为,接触要减少偏见,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A、平等的地位

?B、体制的支持

?C、相互的依赖

?D、共同的目标

标准答案:abcd

说明:

题号:17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启动效应表明,我们对当前情境的判断,受到()等的影响。?A、他人的暗示

?B、情境中的显著刺激

?C、我们自身的人格特质

?D、头脑中的已有建构

标准答案:bd

说明:

题号:18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根据Kelly的共变原则,我们在()等方面寻找共变

?A、刺激物

?B、个体

?C、环境

?D、文化

标准答案:abc

说明:

题号:19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以下哪些大脑部位影响决策过程中的情绪使用?()

?A、背侧前额叶

?B、枕页感觉皮层

?C、腹内侧前额叶

?D、杏仁核

标准答案:cd

说明:

题号:20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令人看上去像个专家?()

?A、说听众同意的话

?B、被介绍成专业人士

?C、表现自信

?D、保持严肃

标准答案:abc

说明:

题号:21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在内隐联想测验中,所采用的刺激物为()

?A、概念词

?B、目标词

?C、分心词

?D、属性词

标准答案:ad

说明:

题号:22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关于态度改变的精细加工模型包含()

?A、直觉路径

?B、中心路径

?C、外周路径

?D、复杂路径

标准答案:bc

说明:

题号:23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以下哪些是态度的间接测量方式?()

?A、态度量表

?B、可观察的行为

?C、内隐联想测验

?D、Priming

标准答案:bcd

说明:

题号:24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我们的思维模式大致上可分为()

?A、图式过程

?B、直觉过程

?C、自动过程

?D、控制过程

标准答案:ad

说明:

题号:25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态度的三个维度分别是()

?A、意志

?B、情感

?C、认知

?D、行为倾向

标准答案:bcd

说明:

题号:26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

尽管基于心理捷径所作出的判断可能会十分错误,心理捷径基本上是有用的和适应性的。()

?1、错

?2、对

标准答案:2

说明:

题号:27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

托马斯(1958)的研究表明,最遵从其他社会规范的人同时也是最具有偏见的人。()

?1、错

?2、对

标准答案:2

说明:

题号:28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我们更可能后悔做了某事,而不是后悔没做某事。()

?1、错

?2、对

标准答案:1

说明:

题号:29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

哪怕是完全无意义的分组,也能让个体更喜欢自己组内的成员。()

?1、错

?2、对

标准答案:2

说明:

题号:30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

催眠可以让证人回忆起更多与案件有关的真实信息。()?1、错

?2、对

标准答案:1

说明:

题号:31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取向有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1、错

?2、对

标准答案:2

说明:

题号:32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

东方被试比西方被试更少犯基本归因错误。()

?1、错

?2、对

标准答案:2

说明:

题号:33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

根据Cohen的观点,r=.50属于强相关。()?1、错

?2、对

标准答案:2

说明:

题号:34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

相关研究比实验研究更能得出因果关系。()?1、错

?2、对

标准答案:1

说明:

题号:35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

接触一定能减少偏见。()

?1、错

?2、对

标准答案:1

说明:

南大社会学真题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一、名称解释 1、参照群体; 2、失范; 3、隐性功能; 4、索引性表达; 5、合法化危机; 6、效度 二、简答题 1、简述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关系 2、在米尔斯看来,哪些方式可以激发社会学想象力? 3、建构中层理论的策略,具有哪些意义? 4、简述参与观察法的优缺点? 5、简述实地研究的过程。 三、计算题 1、调查100名工人,得到下列结果,求收入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收入400 500 600 700 人数20 40 30 10 2、从一所大学随机调查400名学生,得出他们的平均年龄为20岁,标准差为2岁,求在95%的置信度下,全校学生平均年龄的置信区间。 (I(1-0.05)=1.96) 四、设计题 请将概念“生育意愿”操作化为一组指标,并将他们设计成问卷中的问题。 五、论述题 1、试用至少两种不同的社会学理论,解释当代中国社会的结构变迁。 2、试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我国“单位”的功能发生了哪些变化? 3、论述定性实地研究中资料分析的概括性问题。 综合考试 一、名词解释 1、人情; 2、经济交换与社会交换; 3、工业化与城市化; 4、人口的“逆淘汰”; 5、社区 二、简答题 1、联系实际,简述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完成了由传统乡村向现代城市社会跃迁,通常把哪几个指标作为转换点。 2、何谓弱关系假设,其最初的经验证明如何? 3、什么是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4、简述城市社会的“世俗化”。 三、论述题 1、如何从理论上分析失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如何解决失业问题? 2、联系实际,试分析家族主义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限制。 3、试论述流言和谣言的性质与传播过程。 4、试论市民社会与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关系。

本科会计学作业 第1次作业(含全部答案)

学校:年级:姓名:专业:得分: 《管理会计》本科第一次作业 1 简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答:(1)联系:信息资源共享,共同服务于企业管理,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两者使用的方法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所生产的信息有着共同的特征,即相关性和可靠性。(2)区别:职能目标不同、主体不同、资料时效不同、核算依据不同、信息的精确程度不同、编报时间不同、法律效力不同。 2简述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的特征 固定成本的特点:固定成本大部分是间接成本,如企业管理人员的薪金和保险费、固定资产的折旧和维护费、办公费等。当产品产量或商品流转量的变动超过一定的范围时,固定费用就会有所增减。所以,固定成本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概念,我们称之为“相对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 变动成本的特点:变动成本是指那些成本的总发生额在相关范围内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线性变动的成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都是典型的变动成本,在一定期间内它们的发生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动,但单位产品的耗费则保持不变。 3简述两种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营业利润差额的变动规律?

当产量等于销量,且无期初存货时,两种成本计算方法下计算的利润完全相同;当产量大于销量,且无期初存货时,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小于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当产量小于销量,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大于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 4 简述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规律。 (1)只要固定成本不等于零。经营杠杆系数恒大于1; (2)产销量的变动与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方向相反; (3)成本指标的变动与经营杠杆系数变动方向相同; (4)单价的变动与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方向相反; (5)在同一产量水平上,经营杠杆系数越大,利润变动幅度越大,从而风险也越大。 5 简述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销售量;单价与保本点的关系。保本点销售量= 固定成本总额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售价-单位税金-单位变动成本) 《金融企业会计》本科第1次作业 1、金融企业会计核算应遵循哪些基本前提?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有哪些? 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核算对象的确定、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数据的搜集都要以这一系列的基本前提为依据。金融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质量要求:根据基本准则规定,它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南开大学第四版)讲课稿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1.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①研究人的社会化和自我意识②研究人的社会动机③研究人的社会认知④研究社会态度的改变 2.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包括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社会影响等方面。 3.群体心理 4.应用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自20C20’由“社会经验论”阶段进入“社会分析论”阶段。其主要特征是社会心理学已从描述转变为实证,从定性研究转变为定量研究,从理论转变为应用,从大群体分析转变为小群体研究。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他将人的精神世界划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大部分。意识是可以直接感知到的有关心理部分,潜意识包含了人的原始冲动和本能。根据这一设想,有三个相应的人格组织结构: 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心理能量的基本与源泉,它奉行“快乐的原则”而不受理智、逻辑、道德的约束,以满足本能的需要;自我位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主要对两者加以统治和统辖,它遵循“现实原则”,其作用是将“快乐原则”现实化,以此调整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达到真正能满足需要的作用;超我是人格的最上层,主要以道德的原则为准绳,它发端与自我并将父母的道德观内化于己,以便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于父母的要求。 将潜意识冲动归于性的趋利:口唇区、肛门区、生殖器区及生殖欲等。 乔治米德:符号互动理论 是以两个假设为前提的:1.人类在生理上的脆弱迫使他们在群体中互相合作,以求生存。2.存在于有机体内部或有机体之间的有利于合作因而最终也有利于生存与适应的行为将被保存下来,因此。。。。。。 主观我与客观我。“主观我”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冲动,具有主动性与创造性;“客观我”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由于个人具有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因此客观我就成为“一般化的他人”。 自我的发展必须经历三个阶段,即准备、玩耍和游戏。 班图拉:社会学习理论 格式塔学派与勒温的场论:社会认知理论 场:包含了个人的主观因素、心理环境和行为,而行为则是前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1.儿童期的社会化:基本社会化 2.青春期与青年期的社会化:预期社会化 3.成人期的社会化:发展社会化 4.继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 社会化的内容: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 社会化的因素: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1.社会文化 2.家庭 3.学校 4.同辈群体 5.大众传播媒介 6.计算机网络

川大17秋《审计学》第一次作业

你的得分: 100.0 完成日期:2019年03月19日 15点52分 说明:每道小题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每小题 5.0 分,共4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注册会计师应对其出具审计报告的____负责 [ ] A.公允性、真实性 B.真实性、合法性 C.合法性、一贯性 D.公允性、一贯性 2.审计范围受到约束,注册会计师可出具______审计报告。 [ ] A.非无保留意见 B.保留意见、否定意见 C.否定意见、拒绝表示意见 D.保留意见、拒绝表示意见 3.如果同一期间不同会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不同,注册会计师应取其____ 作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 A.最高者 B.最低者 C.平均数 D.加权平均数 4.权利和义务认定与哪个报表组成要求有关。 [ ] A.资产负债表 B.损益表 C.现金流量表 D.全部会计报表 5.注册会计师采用系统选样方法从10000张凭证中选取200张作为样本,确 定随机起点为凭证号的第25号,则应抽取的第5张凭证编号为______号。 [ ] A.155 B.225

C.250 D.275 6.样本量大小与______成正向关系。 [ ] A.可信赖程度 B.可容忍误差 C.预期总体误差 D.内部控制的健全性、有效性 7.审计人员对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估计水平与所需的审计证据的数量是 什么关系? [ ] A.反向变动 B.同向变动 C.比例变动 D.A和C 8.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体系核心部分是 [ ] A.独立审计准则 B.职业道德规范 C.审计质量控制准则 D.后续教育准则 9.某会计师事务所1997年4月决定以后不再接受华财公司的审计委托,那 么该会计师事务所对华财公司1996年度审计所形成的永久性审计档案应[ ] A.长期保存 B.至少保存至2005年 C.至少保存至2006年 D.至少保存至2007年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 5.0 分,共2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审计的职能有 [ ] A.经济核算 B.经济监督

南大网络教育财务管理第一次作业答案

南大网络教育财务管理第一次作业答案

南大网络教育财务管理第一次作 业答案 作业名称:财务管理第一次作业 作业总分:100 通过分数:60 起止时间:2014-4-22 至2014-5-22 23:59:00 标准题总分:100 详细信息: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7 内容: 关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单一目标,目前我国理论界普遍赞同的观点是() A、企业产值最大化 B、企业利润额最大化 C、企业利润率最大化 D、企业价值最大化 正确答案:D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7 内容: 年名义利率为6%,每季复利一次,其年实际利率为() A、6.14% B、5.86% C、6.22% D、5.78% 正确答案:A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7 内容: 货币时间价值是以下列为基础() A、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 B、风险报酬 C、通货膨胀贴水 D、行业平均资金利润率 正确答案:A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7 内容: 财务风险一般是由下列原因产生的() A、经营不确定性 B、负债融资效果不确定性

C、权益融资效果不确定性 D、理财活动不确定性 正确答案:B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7 内容: 下列筹资方式中,资本成本较高的是( ) A、普通股股票 B、企业债券 C、银行借款 D、商业信用 正确答案:A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7 内容: 在个别资本成本计算中,不必考虑筹资费用影响因素的是( ) A、优先股成本 B、普通股成本 C、债券成本 D、留存收益成本 正确答案:D 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7 内容: 一般情况下,企业个别资本成本从小到大的排序应为() A、留存收益成本≤银行长期借款成本≤债券成本≤优先股成本≤普通股成本 B、银行长期借款成本≤债券成本≤优先股成本≤留存收益成本≤普通股成本 C、债券成本≤银行长期借款成本≤留存收益成本≤优先股成本≤普通股成本 D、银行长期借款成本≤债券成本≤留存收益成本≤优先股成本≤普通股成本 正确答案:A 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7 内容: 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要求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 A、3% B、5% C、6% D、10% 正确答案:C 题号:9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7 内容: 券商将发行人的部分股票自行购入,再向社会发售的承销方式,称之为()

南大社会心理学网络作业1

首页 > 课程作业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假如你是一个酒保,目击了一次偶然的斗殴事件,当事人身上有纹身。尽管你不认识多少有纹身的人,但事后你似乎认为身上有纹身的人比那些没有纹身的人更倾向于参加到斗殴之中。你的错误记忆最可能是因为()?A、错误相关 ?B、刻板印象的潜意识启动 ?C、刻板印象的自动激活 ?D、现实冲突理论 学员答案:a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在Festinger和Carlsmith关于认知失调的经典研究中,完成了乏味的实验任务的被试中,()后来更有可能觉得实验有趣 ?A、告诉他人实验很有趣,并得到1美元报酬的人 ?B、告诉他人实验很有趣,并得到20美元报酬的人 ?C、没有撒谎的人 ?D、三组没有显著差异 学员答案:a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根据Kelley的共变原则,如果一个学生上课总是迟到,我们在( )这种情况下最有可能做内部归因(比如,认为这个学生比较懒) ?A、高一致性(consensus), 高特异性(distinctiveness), 高一贯性(consistency) ?B、低一致性,低特异性,高一贯性 ?C、低一致性,高特异性,高一贯性 ?D、高一致性,低特异性,低一贯性 学员答案:b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当目击一件事情的发生后,再获得一些误导性的信息,个体会将这些信息加入到其对事件的回忆中,这一现象称为( ) ?A、误导信息效应 ?B、虚假相关 ?C、虚假控制 ?D、虚假回忆 学员答案:a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Spencer等人(1999)的研究表明,当告诉女性数学能力有性别差异后,这种性别差异在实验中() ?A、出现了 ?B、降低了

2014年南京大学网院会计学第一次作业标准答案(100分)

最新2014年南京大学网院会计学第一次作业标准答案(100分)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45 某制造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期外购原材料一批,发票注明买价20 000元,增值税 额为3 400元,入库前发生的挑选整理费为1 000元。则该批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 a、20 000元 b、23 400元 c、21 000元 d、24 400元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45 某企业刚刚建立时,权益总额为8 000万元,现发生一笔以银行存款200万元偿还银行借 款的经济业务,此时,该企业的资产总额为() a、8 000万元 b、8 200万元 c、9 000万元 d、7 800万元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45 凡为形成生产经营能力,在以后各期取得收益而发生的各种支出,即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 计年度相关的,应作为() a、收益性支出 b、资本性支出 c、营业性支出 d、营业外支出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45 填制原始凭证时应做到大小写数字符合规范,填写正确。如大写金额“壹仟零壹元伍角整”,

其小写应为() a、1 001.50元 b、¥1 001.50 c、¥1 001.50元 d、¥1 001.5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45 期末根据账簿记录,计算并记录出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在会计上称为() a、对账 b、结账 c、调账 d、查账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45 企业所拥有的资产从财产权利归属来看,一部分属于投资者,另一部分属于() a、企业职工 b、债权人 c、债务人 d、企业法人 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45 公司、企业存在的下列会计行为不违反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是() a、随意改变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标准 b、推迟确认收入 c、随意调整利润分配方法

北邮2015年北邮会计学基础第1次阶段作业

北邮2015年会计学基础第2次阶段作业一、判断题(共5道小题,共50.0分) 1. 按照稳健性原则,企业应当对持有的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2. 1.正确 2.错误 知识点:总论 学生答案:[A;] 标准答 案: A; 得分:[10]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3. 收益性支出是指能够给企业带来收益的支出。 4. 1.正确 2.错误 知识点:总论 学生答案:[B;] 标准答 案: B; 得分:[10]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1. (错误)

2. 会计计量的方法有很多种。对同一会计要素可以采用不同的计量方法。 3. 1.正确 2.错误 知识点:总论 学生答案:[] 标准答 案: A; 得分:[0]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1. 负债必须在将来通过支付货币的方式来清偿。 2. 1.正确 2.错误 知识点: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学生答案:[B;] 标准答 案: B; 得分:[10]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1. 为了保持账户的对应关系,一般不能把不同类型的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2. 1.正确

2.错误 知识点:复式记账法 学生答案:[B;] 标准答 案: B; 得分:[10]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二、单项选择题(共5道小题,共50.0分) 1.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目的在于()。 2. 1.避免可能发生的损失 2.正确确定企业当期损益 3.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 4.正确计算资产的价值 知识点:总论 学生答案:[B;] 标准答 案: B; 得分:[10]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1. 历史成本原则要求企业的各种资产应为:()2. 1.按取得时或购建时的实际成本计价 2.物价变动后,应调整账面价值 3.无论什么情况均不能调整账面价值 4.按资产的市价计价 知识点:总论

南开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权威师资优质教学博仁考研https://www.doczj.com/doc/a916024569.html, 南开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南开大学心理学专硕有院校命题,并只招收非应届生,需要考生注意报考条件。院校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南开发布347考试大纲这为同学备考提供复习方向,可以根据大纲查缺补漏,重点复习。但是同学要谨记考研大纲固然重要,但是考研复习中不能一味“啃大纲”,大纲只是为我们复提供习重点还是要仔细复习参考书的。更多心理学考研问题可以咨询博仁教育老师或是登录博仁官网。 一、考试目的 本科目考试是我校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之专业课考试。我校将根据考生本科目的考试成绩与另外两门公共课考试成绩的总分来选择参加第二轮即复试的考生。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 本科目考试是我校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的专业课考试。考试范围包括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等大学本科阶段的基础课程。 三、考试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与实际问题。 四、考试形式 本考试命题遵循客观题与主观题相结合,单项知识与综合能力考查相结合的方针。考试采取闭卷笔试形式,各语种考生统一用汉语答题,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五、考试内容 试卷题型主要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其中,名词解释部分包括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简答部分包括8道简答题,每题15分,共120分;论述部分包括3道论述题,每题40分,共120分。卷面总分为300分。 各部分内容的分值分布如下:普通心理学约80分;社会心理学约60分;发展心理学约40分;咨询心理学约40分;管理心理学约40分;心理测量学约40分。 各部分内容的考试要求如下: I 普通心理学 该部分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理解重要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和个性的一般规律,了解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能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

南京大学应用心理学《心理学与生活》期末考试(单选+判断题)

1、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成一个整体加以反映的知觉特性叫知觉的() A、完整性 B、整体性 C、选择性 D、理解性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2、按照色觉异常的程度可把色觉异常分为() A、完全色弱和部分色弱 B、红黄色弱和蓝绿色弱 C、红绿色盲和黄蓝色盲 D、色弱、部分色盲和全色盲 3、神经元是()的基本结构单位。 A、神经系统 B、感觉器官 C、运动器官 D、内脏器官 4、基础心理学是研究() A、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 B、人的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C、除动物心理以外的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D、所有心理现象的学科 5、空间知觉包括() A、距离知觉、似动知觉、深度知觉和立体知觉 B、运动知觉、远近知觉、距离知觉和实体知觉 C、大小知觉、形状知觉、距离知党和方位知觉 D、平衡知觉、运动知觉、似动知觉和错觉 6、冯特和铁钦纳是()学派的创始人。 A、格式塔心理 B、构造心理 C、机能主义心理 D、行为主义 7、内脏感觉包括() A、饥饿、饱胀、窒息、疲劳、便意和性 B、平衡觉、运动觉和疼痛 C、饥饿、触压、振动、渴和疼痛 D、饱胀、渴、窒息、疲劳、便意、性、振动和触压 8、自主神经又叫() A、感觉神经 B、运动神经 C、植物神经 D、联合神经 9、1879 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 A、心理学的研究开始运用实验的方法 B、构造心理学派的诞生 C、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D、机能主义心理学的诞生 10、基本的味觉有() A、咸、甜、苦、酸 B、酸、甜、苦、辣 C、甜、咸、麻、辣 D、酥、脆、甜、咸 11、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可以调节和促进活动,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则可破坏和瓦解活动,说明情绪和情感具有() A、适应功能 B、动机功能 C、组织功能 D、信号功能12、在思想上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和属性,舍去个别特征和属性的活动称() A、概括过程 B、注意过程 C、加工过程 D、抽象过程 13、能够引起有机体的定向活动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叫() A、内驱力 B、诱因 C、需要 D、爱好 14、“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的是() A、环境改变了,人的气质也不会发生变化 B、一个人的性格特点是难于变化的 C、一个人的气质在一生中是比较稳定的 D、环境改变了,人的气质也会随着发生变化 15、遗忘的进程是()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倒U型曲线 D、U型曲线 16、有爱就有恨;有喜悦就有悲伤;有紧张就有轻松,说明情绪和情感() A、具有两极对立的特性 B、具有不可调和的特性 C、的两极是不相容的 D、的两极是绝对对立的 17、按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对情绪的划分叫() A、基本情绪 B、复合情绪 C、情绪状态 D、情感的种类 18、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需要分为() 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B、自然需要、社会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C、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人际交往的需要、学习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D、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为他人服务的需要 19、心理学是()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既不是自然科学也不是社会科学 D、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20、情感可分为() A、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B、心境、激情、应激 C、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 D、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21、()是指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A、需要 B、动机 C、意志 D、情绪 ------------------------------------------------------------------------------------------------------------------------------- 01、阈下刺激对人没有丝毫作用。(×) 02、理解性是知觉的基本特征。(√) 03、人的听觉主要受额叶控制。(×) 04、注意是一种有限的资源。(√) 05、注意是一种心理过程。(×) 06、帮助企事业形成或改造生产计划或改善工作环境的工作是生理心理学分支工作人员的任务。(×) 07、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出现的被称为心理学第三势力的心理学派别是人本心理学。(√) 08、费希纳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实验室,使心理学称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09、研究脑的功能和高级心理功能的关系是社会心理学分支工作人员的任务。(×)

南大 高级管理会计 在线作业有答案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在线考试中心考试科目:课程练习-高级管理会计 题目总数:50 考试时间2011-11-25至2012-2-18 最高分90 剩余次数 4 满分:100 本次成绩:90 本次考试结果 第1题(回答正确)

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已于2007年宣布中文版注册管理会计师认证(CMA)考试,标志着CMA考试在全球范围内第一 次提供非英语以外的版本。 √ A 对 B 错 第2题(回答错误) 在进行成本估计时,所依据的成本习性假设包括。() A 货币计量假设 √ B 成本与业务量的线性关系假设 C 单一成本动因假设 √ D 相关范围假设 第3题(回答正确) 某特定会计期间,全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在计算利润方面存在

差异,其根本原因在于企业该期产销不平衡。() A 对 √ B 错 第4题(回答正确) 在完全成本法下,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单纯提高当期产量的手段来 提高当期营业利润。() √ A 对 B 错 第5题(回答正确) 作业成本法是更广泛的完全成本法。对于营销、产品设计等领域发生的成本,只要这些成本与特定产品相关,则可通过有关作业分配至有关产品中。这样所提供的成本信息更有利于企业进行定 价等相关决策。 √ A 对

B 错 第6题(回答正确) 下列各式中,计算结果不等于贡献毛益率的是。() √ A 1-安全边际率 B 贡献毛益/销售收入 C 单位贡献毛益/单价 D 1-变动成本率 第7题(回答正确) 安全边际是指目前的剩余生产能力。() A 对 √ B 错

第8题(回答正确) 产品边际贡献是指。() A 销售收入与制造边际贡献之差 B 销售收入与销售和管理变动成本之差 C 销售收入与产品变动成本之差 √ D 销售收入与全部变动成本(包括产品变动成本和期间变动成本)之差 第9题(回答正确) 若企业保本点销量为4000件,实际产销量为5800件,实际的销售单价和单位变动成本分别为100元和60元,则企业的利润 为。() A 23000元 √ B 72000元

南京大学 幸福心理学 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有房可住”属于幸福心理结构的哪一个方面()。 A、认知 B、行为 C、需要 D、情感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2无论改变的愿望有多大,一切都应从()开始。 A、求救 B、自我 C、他人 D、周围环境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3以下哪项是积极情绪()。 A、强烈的 B、紧张的 C、内疚的 D、神经质的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4情绪知觉包括图案、故事和()。 A、庆幸 B、孤独 C、羞愧 D、音乐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5当一个人以()和自主追求的方式来追求目标的时候,主观幸福感才会增加。 A、外在价值 B、社会价值 C、他人价值 D、内在价值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6常见的控制策略是()。 A、逃跑策略和争论策略 B、逃跑策略和战斗策略 C、争论策略和战斗策略 D、平静策略和抗议策略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7口头上的承诺会()。

A、增加逃避的几率 B、减小实现目标的几率 C、加强成功的几率 D、保证目标的实现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8《人性的弱点》是()的著作。 A、保罗·艾克曼 B、乔治·赫伯特·米德 C、戴尔·卡耐基 D、路斯·哈里斯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9泰勒·本-沙哈尔关于快乐的六点秘诀中不包含以下哪一项()。 A、接受自己 B、越复杂越好 C、身体也重要 D、快乐需要意义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10()的人既不为现在考虑,又不为将来考虑。 A、忙碌奔波型 B、虚无主义型 C、幸福型 D、享乐主义型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11以下哪项是消极情绪()。 A、警觉的 B、活跃的 C、敌对的 D、鼓舞的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2()是积极情感的传递素,过多会躁狂。 A、肾上腺素 B、多巴胺 C、内啡肽 D、复合胺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13弗洛伊德认为,在人的无意识领域中,存在大量的追求快乐和()的本能倾向。 A、避免痛苦 B、解决痛苦

南京大学-人力资源题库汇总-作业答案

某公司随着经营范围的扩大,其由总经理直辖的营销队伍人员也从3人增加到100人,最近,公司发现营销队伍似乎有点松散,对公司的一些做法也有异议,但又找不到确切的原因,从管理的角度看,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最大可能在于() ?A、营销人员太多,产生了鱼龙混杂的情况 ?B、总经理投入的管理时间不够,致使营销人员产生了看法 ?C、总经理的管理幅度太宽,以致无法对营销队伍进行有效的管理 ?D、营销队伍的管理层次太多,使得总经理无法与营销人员有效沟通 越是处于高层的管理者,其对于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的需要,就越是按以下顺序排列() ?A、概念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B、技术技能,概念技能,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D、人际技能,技术技能,概念技能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下列哪一类人的主导需要可能是安全需要? () ?A、总经理?B、失业人员?C、刚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D、工厂的—线操作工人 接受()的管理者可能决定向新来的员工支付比最低工资高—些的工资。 ?A、功利观?B、权力观?C、公平伦理观 ?D、综合社会理论观 下列哪—种情况最不应该采取群体决策方式?() ?A、确定长期投资于哪一种股票?B、决定一个重要副手的工作安排

?C、选择某种新产品的上市时间?D、签署一项产品销售合同解决直线与参谋间冲突的一个主要方法是() ?A、赋予直线管理人员参谋职权 ?B、让直线人员更多地依靠参谋人员的知识?C、允许直线人员压制参谋人员?D、把直线与参谋的活动结合起来 下列战略中,对计划管理要求最严格的是() ?A、保守型战略?B、风险型战略?C、分析型战略?D、集权型战略 规定总体目标如何实现的细节的计划是() ?A、战略性计划?B、滚动计划?C、战术性计划?D、网络计划 根据计划的明确性,可以把计划分类为() ?A、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B、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C、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D、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 关于组织文化的功能,正确的是() ?A、组织文化具有某种程度的强制性和改造性 ?B、组织文化对组织成员具有明文规定的具体硬性要求 ?C、组织的领导层一旦变动,组织文化一般会受到很大影响甚至立即消失?D、组织文化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组织成员旧有的价值观念

南京大学应用心理学《心理学与生活》期末考试知识点(打印版)

1、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主要指各种感官的机制、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机制、内分泌腺对行为的调节机制、遗传在行为中的作用等。生理心理学以脑的形态和功能参数为自变量,观察在不同生理状态下,行为或心理活动的变化。心理生理学研究由心理活动引起的生理功能的变化。 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测验法、相关法、实验法、个案法。测验法是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按内容分为智力测验、成就测验、态度测验和人格测验;按形式分为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按测验规模分为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测验对发现心理过程的一般特性、它们的相互依存性和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异性都有相当的科学价值(卡特尔,1890)。测验基本要求:信度和效度。信度是指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有效测量所需要的心理品质的程度,它可以通过对行为的预测来表示。 3、德国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他是构造主义的奠基人。 4、费希纳对数定律:P=KlgI,I指刺激量、P指感觉量、K是一个常数(与某种感觉的韦伯分数有关)。 5、色觉对立过程理论:黑林提出四色说,是对立过程理论的前身。黑林认为视网膜存在三对视素:黑白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它们在光刺激的作用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黑林称之为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在视网膜上存在三种视锥细胞,分别对不同波长的光敏感。在视网膜水平上,色觉是按三色理论提供的原理产生的。而在视觉系统更高级的水平上,存在着功能对立的细胞,颜色的信息加工表现为拮抗过程。 6、视觉适应:适应是一种感觉现象,是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在视觉范围内,视觉适应可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明适应与暗适应相反,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人眼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 7、味觉的适应刺激是溶于水的化学物质。味觉的感受器是分布在舌面各种乳突内的味蕾。人的味觉有甜、苦、酸、咸四种(味精觉),负责它们的味蕾在舌面的分布是不一样的。仅仅通过味蕾并不足以产生味觉,嗅觉对于味觉的产生也非常重要。温度对味觉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有明显的影响。味觉的适应和对比作用都很明显。 8、内脏感觉也叫机体觉,是由内脏的活动作用于脏器壁上的感受器产生的。这些感受器把内脏的活动及其变化的信息传入中枢,并产生饥渴、饱胀、便意、恶心、疼痛等感觉。内脏感觉性质不确定,缺乏准确的定位,因此又叫“黑暗”感觉。当内部器官工作正常时,各种感觉便融合成人的一般“自我感觉”。在通常情况下,内部感觉的信号被外感受器的工作掩蔽,它们不能在言语系统中反映出来,因而不能被意识到。只有在内脏感觉十分强烈时,它才能成为鲜明的、占优势的感觉。 9、人通过感官得到了外部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综合与解释),产生了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并了解它的意义,就是知觉。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整体性和意义性是知觉的两个重要特性。 10、自下而上的加工或数据驱动加工:颜色和明度知觉依赖于光的波长与强度,音调和音响知觉依赖于声波的频率与声压水平,形状知觉依赖于物体的原始特征和线条朝向,运动知觉依赖于物体的位移。自上而下的加工或概念驱动加工:知觉者对事物的需要、兴趣和爱好,或对活动的预先准备状态和期待,他的一般知识经验,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知觉的过程和结果(加工在头脑中已经存储的信息)。 11、空间知觉是对物体的空间关系的认识。它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与距离知觉、方位定向等。 12、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1)感觉通道的性质。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方面,听觉最好,触觉其次,视觉较差。时间知觉的阈限也受感觉通道的影响,视觉的时间知觉阈限是113~124毫秒,听觉的时间知觉阈限是10~50毫秒。这是将相继的两个刺激知觉为持续刺激的最短时间。2)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人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短;而事件的数量少,性质简单,人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长。在回忆往事时情况相反,同样一段时间,经历丰富,个体就觉得时间长;经历简单,个人就觉得时间短。3)人的兴趣和情绪。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得快,出现对时间的估计不足。相反,对厌恶的、无所谓的事情,会觉得时间过得慢,出现时间的高估。在期待某种事物时,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相反,对不愿出现的事物,会觉得时间过得快等。 13、注意是和意识紧密相关的一个概念,但不同于意识。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有两个特点:指向性与集中性。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在一瞬间,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个方向上进行活动,指向性不同,人们从外界接受的信息也不同。注意的集中性是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它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即全神贯注起来。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朝向哪个对象;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或紧张感。心理活动或意识的强度越大,紧张度越高,注意也就越集中。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是密不可分的。 14、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5、注意的动摇:在注意稳定的条件下,感受性发生周期性增强和减弱的现象。当持续性注意不能保持时,会出现注意动摇。注意动摇不同于注意转移,前者是指注意在短暂时间内起伏波动的现象,而后者是指将注意从一项活动有目的地转移到另一项活动的现象;前者的注意内容并没有离开当前活动,而后者的注意内容已经变成新的活动。 16、遗忘的进程不仅受时间因素的影响,还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对形象的材料比对抽象的材料遗忘得慢;对有意义的材料比对无意义的材料遗忘要慢得多;在学习程度相等的情况下,识记材料越多,遗忘得越快,识记材料越少,则遗忘较慢。因此,学习时要根据材料的性质来确定学习的数量,不要贪多求快。2)学习的程度。对材料的识记没有一次能达到无误背诵的标准,称为低度学习;如果达到恰能成诵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称为过渡学习。低度学习的材料容易遗忘,而过渡学习的材料比恰能背诵的材料记忆效果要好一些。3)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在回忆系列材料时,材料的顺序对记忆效果有重要影响。这种在回忆系列材料时发生的现象叫系列位置效应。最后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遗忘最少,叫近因效应。最先呈现的材料较易回忆,遗忘较少,叫首因效应。4)识记者的态度。识记者对识记材料的需要、兴趣等,对遗忘的快慢也有一定的影响。 17、最先呈现的材料较易回忆,遗忘较少,叫首因效应(前摄抑制)。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有干扰作用。 18、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这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 19、概念形成的策略:保守性聚焦、冒险性聚焦、同时性扫描、继时性扫描。 20、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它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积极的作用表现为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快速解决问题;消极的作用表现为用旧的方法解决新的问题。妨碍新方法或者简单方法的发现和运用。 21、问题空间:是指问题解决者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的一切可能的认识状态,包括对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认识,以及如何由初始状态转化为目标状态的认识等。 22、图式:知识的心理组织形式,说明了一组信息的最一般的排列或可以预期的排列方式。 23、语言的形式:对话语言、独白语言、书面语言、手势语、内部语言。内部语言是一种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语言活动。内部语言是在外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内部语言虽不直接用来与别人交际,但是,它是人们语言交际活动的组成部分。当人们计划自己的外部语言时,内部语言常常起着重要的作用。 2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生理的需要,它包括人对食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的需要等。2)安全的需要,它表现为人们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3)归属与爱的需要,它表现为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参加一个团体并在其中获得某种地位等。4)尊重的需要,它包括自尊和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5)自我实现的需要,它表现为人们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潜能,并使之完善。这五种需要都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它们构成了不同的等级或水平,并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需要的层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强,潜力越大。随着需要层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相应减弱。在高级出现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只有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得到满足以后,高级需要才有可能出现。 25、诱因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 26、冲突的类型:1)双趋冲突,又称接近-接近型冲突,指对个体同时存在两个具有同样吸引力的目标,而两者不可得兼、难以取舍的心态。2)双避冲突,又称回避-回避型冲突,指同时有两个可能对个体具有威胁性、不利的事发生,两种都想躲避,但受条件限制,只能避开一种,接受一

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08

第八章人际关系 本章学习目标 人际关系的特点 人际关系产生的原因 人际关系状态描述和发展过程 人际关系的基本理论 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 爱情的类型 人际关系的改善途径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结成的心理关系。生活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个体,总是要和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交流和联系,形成各种形式的人际关系。从出生到死亡,关系一直是人生经验的核心部分。人一生的成功与失败、幸福与痛苦、快乐与悲伤、爱与恨等等,都与人际关系有密切关联。没有同别人的交往与关系,也就没有人生的悲欢离合,没有文学、艺术,没有科学,没有一切。可以说,人际关系是生活的基础。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际关系对人的身心健康、事业成功与生活幸福有重要影响。人际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社会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专门研究,希望了解人际关系发展的特点及规律,以帮助人们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 一、人际关系的含义 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可以说,人际关系是与人类起源同步发生的一种极其古老的社会现象。 人际关系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个体性。人际关系的本质表现在具体个人的互动过程中。在人际关系中,

“教师”与“学生”、“上司”与“下属”等角色因素退居到次要地位,而对方是不是自己所喜欢或愿意亲近的人成为主要问题。这就是人际关系的个体性特点的表现。 (2)直接性、可感性。人际关系是在人们直接的甚至是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它反映出他人满足其需要的心理状态,每个人都可以切实地感受到它的存在。一般来说,没有直接的交往和接触是不会产生人际关系的,而只要建立起某种人际关系,也一定为人们所直接体验到。 (3)情感性。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之间的情感活动。情感因素是人际关系的主要成分。人际间的情感倾向可以归结为两大类:一类是使人们互相接近或吸引的情感,即连属情感。第二,使人们互相排斥和反对的情感,即分离的情感。 二、人际关系产生的社会心理学基础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具有合群与群居的倾向。人们大部分时间都是与他人一起度过的。Read Larson等(1982)对人们的时间利用进行了研究。他们让一个成人样本和一个青少年样本中的每一位被试在一周内随身携带一台呼机。每天从清晨到深夜,研究者随机呼叫被试若干次,被呼叫的被试需要填写一份简短的问卷,说明他们正在做什么,是独自一人还是与其他人在一起。结果表明,人们在将近3/4的非睡眠时间中都与他人在一起,只有在做家务、洗澡、听音乐或在家学习时才独自一人。与此相对,当人们在学校或是工作的时候,更倾向于和其他人在一起。并且和其他人在一起时,个体表现得更快乐、警觉和兴奋。人们为什么如此需要与他人相伴呢?心理学家对此作出了各种解释。 (一)亲和需要 阿特金森(Atkinson)等人认为,影响人们的社会交往的动机有两种:一种是亲和需求(the need of affiliation),是一个人寻求和保持许多积极人际关系的愿望,即人们有需要和他人相伴的倾向;另一种是亲密需求(the need of intimacy),是人们追求温暖、亲密关系的愿望。 关于人的亲和需要,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Schachter)有一个著名的实验。他设计了一个没有窗户但有空调的房间,里面除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张床、一个马桶、一盏灯外再无其他东西,一日三餐通过房门底的小洞口送入。谁能在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