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部公布一批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6
2023版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案例汇编序尊敬的读者: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危险化学品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裙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更好地总结和借鉴过去的事故经验,预防和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特编撰了《2023版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案例汇编》。
该汇编旨在通过对典型事故案例的详细描述和分析,为相关行业和部门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和防范危险化学品事故,确保人民裙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案例一:某化工企业爆炸事故在某化工企业生产车间内,由于操作人员操作不当,导致有机溶剂泄漏,引发了一起严重的爆炸事故。
事故发生后,有机溶剂蒸气弥散到了整个车间,火源一触即燃,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案例二:危险品运输车辆事故某危险品运输车辆在行驶途中因超速、疲劳驾驶等原因失控侧翻,导致危险品泄漏,污染了周围环境,对当地居民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三、案例三:储罐泄漏事故某化工园区内的储罐因腐蚀严重,发生泄漏。
由于施工作业不当,泄漏的危险化学品流入了周围的水源,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损害。
四、案例四:化学品火灾事故某化工厂的仓库发生了化学品火灾,由于应急措施不力,火势迅速蔓延,造成了大面积的火灾灾害,严重威胁到了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案例五:化学品中毒事故某化工企业的员工因接触到有毒化学品,导致中毒,严重危害了员工的身体健康。
后续调查发现,是由于化工企业没有做好有毒化学品的防护措施和培训教育工作。
六、案例六:化学品溢漏污染事故某化工企业的成品仓库发生了化学品溢漏事故,导致周围环境受到了污染,当地居民的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七、案例七: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理不当某企业发生了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急处理不当,导致了事故的扩大化和严重后果。
相关部门因为缺乏应对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经验,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八、案例八:危险化学品事故隐瞒失实某企业发生了危险化学品事故后,企业隐瞒了真相,导致了公众的恐慌和不信任。
春节马上就要到来,我给梳理了2019年全国10大生产安全事故,望以汲取教训,平平安安迎接新年。
1、响水天嘉宜化工“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2019年3月21日14时48分,位于省市响水县生态化工园区的天嘉宜化工发生特别重大爆炸事故,造成78人死亡、76人重伤,640人住院治疗,直接经济损失198635.07万元。
发生原因:事故企业旧固废库长期贮存的硝化废料(主要成分是二硝基二酚、三硝基一酚、间二硝基苯、水和少量盐分等)持续积热升温导致自燃,燃烧引发爆炸。
主要教训:一是事故企业安全意识、法律意识淡漠。
天嘉宜公司无视国家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长期刻意瞒报、贮存、处置硝化废料,安全管理混乱。
二是中介机构弄虚作假。
有关环保评价机构出具虚假失实文件,导致事故企业硝化废料重大风险和事故隐患未能及时暴露,干扰误导了有关部门的监管工作。
三是省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监管责任履行不到位。
应急管理部门履行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职责不到位,生态环境部门未认真履行危险废物监管职责,工信、市场监管、规划、住建和消防等部门也不同程度存在违规行为。
四是响水县和生态化工园区安全发展理念不牢。
重发展轻安全,招商引资安全环保把关不严,对天嘉宜公司长期存在的重大风险隐患视而不见,复产把关流于形式。
五是省、市未认真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重大安全风险排查管控不全面、不深入、不扎实。
2、长深高速“9·28”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2019年9月28日,长深高速公路段发生一起大客车碰撞重型货车的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造成36人死亡、36人受伤。
发生原因:事故大客车在行驶过程中左前轮爆胎,导致车辆失控与中央隔离护栏碰撞,冲入对向车道,与对向大货车相撞。
大客车上大部分乘员未系安全带,在事故发生时脱离座椅,加重了事故伤亡后果。
主要教训:道路客运行业跨省异地源头管控存在漏洞。
一是企业注册地有关部门对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的企业、车辆监管不力,对企业日常安全管理严重缺失的问题失察失管,未及时处理其他部门和外地关于事故企业及车辆涉嫌非法营运的抄告线索,没有真正形成监管合力和闭环管理。
化工典型事故案例化工行业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危险和风险,因此事故的发生时有发生。
下面将介绍几个化工典型事故案例。
1.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1984年):1984年12月2日,印度中部城市博帕尔发生了一起历史上最严重的工业事故。
博帕尔化工厂泄漏了甲醛气体和异氰酸酯,导致至少5000人死亡,影响了几十万人的健康。
事故的原因是操作不当,以及安全设施不完善,例如泄漏防护装置的不足。
2.赞比亚铜矿塌方事故(1970年):1970年,赞比亚铜矿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塌方事故,造成了439人死亡。
事故的原因包括采矿方法和安全措施的不当,并且管理不善也加剧了事故的影响。
3.美国堪萨斯城黄金矿塌方事故(1981年):1981年7月,美国堪萨斯城一个金矿发生了一起塌方事故,造成了14人死亡。
事故发生在一个工作面,导致瓦斯爆炸和煤尘爆炸。
事后调查发现,事故的原因包括工作面设计不当,缺乏足够的通风系统以及缺乏培训和安全措施。
4.中国泰州天嘉宜化工爆炸事故(2024年):2024年3月21日,中国江苏省泰州市一家化工厂发生爆炸,至少78人死亡,187人受伤。
事故发生时,工厂正在生产化工原料,芳香烃。
爆炸引发了大规模火灾,邻近的居民被迫疏散。
事故的原因是违规操作,以及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
这些典型的化工事故案例反映了几个共同的问题,例如操作不当,安全设施不完善,管理不善,以及对风险和危险的缺乏了解。
为了防止化工事故的发生,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加强安全措施和设施,以及制定更加严格的法规和标准。
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改进,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工事故的发生。
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典型案例2020年1至11月,全国共发生化工事故127起、死亡157人,同比减少16起、96人,分别下降11.2%、37.9%,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
但是近年来的典型安全事故暴露出一些地方和企业安全发展理念不牢、法治意识不强、安全基础薄弱、本质安全水平不高、安全管理缺失等突出问题,危险化学品重大安全风险防控任务依然艰巨。
冬季和岁末年初历来是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的事故高发时段之一,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易对装置设施运行和人员工作状态造成不利影响,此外赶工期、抢进度易造成安全管理滑坡、风险叠加。
要扎实推进各项深化整治措施,保持和巩固良好的安全形势。
要深化硝酸铵等爆炸性危化品专项检查问题整改,“一企一策”有效化解超量储存、库存条件不合规等突出隐患,全面排查油气储罐、管线、码头等安全隐患,落实冬季防冻、防凝措施,严防火灾爆炸事故。
要重视搬迁改造涉及的风险,特别是对重点装置设施要有专门的处置方案,搬迁改造期间落实专人盯守,防止擅自进入、违规生产引发事故。
为进一步深刻吸取事故教训,树牢安全发展理念,提升社会安全意识,压紧压实各项安全责任,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化工危险化学品重特大安全事故,现将2020年以来发生的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典型案例进行发布,组织学习。
1.辽宁葫芦岛辽宁先达农业科学有限公司“2·11”爆炸事故2020年2月11日19时50分左右,位于辽宁葫芦岛经济开发区的辽宁先达农业科学有限公司烯草酮车间发生爆炸事故,造成5人死亡、1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1200万元。
发生原因是,烯草酮工段操作人员未对物料进行复核确认、错误地将丙酰三酮加入到氯代胺储罐内,导致丙酰三酮和氯代胺在储罐内发生反应,放热并积累热量,物料温度逐渐升高,最终导致物料分解、爆炸。
主要教训:辽宁先达农业科学有限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执行不规范,生产异常应急处理机制不健全,对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烯草酮车间管理人员职责划分不清。
化工安全管理中的事故案例与教训总结在化工行业中,安全管理始终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事故仍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些典型的化工事故案例,总结其中的教训,以期为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2015 年 8 月 12 日,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港的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这起事故造成了 165 人遇难、8 人失踪、79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高达 6866 亿元。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内的硝化棉由于湿润剂散失出现局部干燥,在高温等因素的作用下加速分解放热,积热自燃,引起相邻集装箱内的硝化棉和其他危险化学品长时间大面积燃烧,导致堆放于运抵区的硝酸铵等危险化学品发生爆炸。
这起事故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
首先,企业在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和管理方面存在严重漏洞。
对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和风险认识不足,未采取有效的防火、防爆、防潮等措施。
其次,监管部门在审批、监管过程中存在失职、渎职行为,对企业的违规行为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
此外,应急救援体系不够完善,在事故发生后,救援力量未能迅速有效地展开救援,导致事故损失进一步扩大。
二、江苏响水“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2019 年 3 月 21 日,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陈家港镇化工园区内的江苏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特别重大爆炸事故,造成 78 人死亡、76 人重伤,640 人住院治疗,直接经济损失达 19863507 万元。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天嘉宜公司长期违法贮存的硝化废料持续积热升温导致自燃,燃烧引发爆炸。
从这起事故中,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安全意识淡薄,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无视安全生产法规和标准,违规储存危险化学品。
同时,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安全监管方面存在宽松软的问题,对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监管不力。
此外,企业在安全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治理方面存在严重不足,未能及时发现和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化工事故案例近年来,化工行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频繁发生着各种不同规模的事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
以下就是一些典型的化工事故案例,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和防范意识。
一、2005年南京污水处理厂氨气泄漏2005年5月,南京污水处理厂发生氨气泄漏事故,导致6名工作人员死亡,30余人受伤。
事故原因主要是由于污水处理厂中的清洁剂与污水中的氨气进行化学反应,产生了大量毒性气体。
而工厂的安全措施不到位,厂区内没有安装足够的报警器,且未能及时开启排气系统,最终导致氨气泄漏。
二、2013年渤海海洋石油平台泄漏2013年6月,渤海海洋石油平台发生泄漏事故,导致9个平台受到污染,五万瓶食用油因此被追溯后下架。
由于蒸气的挥发令火势更乘,现场20余名工人不幸遇难。
当时,安全管理不到位是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其间的监管部门对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流于形式、应急预估能力不足,对安全监管的意识和履行责任不到位。
三、2008年舟山港爆炸事故2008年4月,浙江舟山港发生一起油罐车爆炸事故,致使大量燃油泄漏并引发爆炸。
事故共造成24人死亡、136人受伤,并直接造成经济损失达1300万元。
调查发现,该公司事故预防措施不到位,设备老化,维修不及时,加上管理混乱,导致了悲惨的事故。
四、2015年天津港爆炸事故2015年8月12日晚,天津港发生钠氰化物燃爆事故,截至目前,共造成173人死亡,数千人受伤,经济损失高达近百亿。
据调查发现,此次事故直接原因为危化品企业未经许可、未按规定存储有毒有害化学品,最终导致爆炸事故。
而该企业的所属行业一直是各地监管部门的重点,但仍然发生了如此严重的事故。
以上事故都是因为化工企业未能严格按照国家安全标准进行规范化生产,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安全管理,很多企业甚至是出于利益的考虑,放弃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将事故隐瞒或者擅自行事,结果造成了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
化工企业应该将生产质量与生产安全同等重视,加强从上到下对于安全制度的推行和安全技术的学习,定期组织安全演练等活动,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让所有从业人员既有意识也有能力主动防范和应对事故。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汇总一、天津港爆炸事故2015年8月12日晚,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港口的一家仓库发生爆炸。
起初只是一场火灾,但随后多次爆炸,爆炸能量相当于2.9吨TNT炸药,造成173人死亡、797人受伤,161人失踪。
这次爆炸波及范围广、影响深远,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经过初步调查,该起事故是由于存储过多的危险化学品引起的。
天津港爆炸震惊了全国,引起了人们对于工厂生产和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
二、茅草坪瓦斯爆炸事故2003年11月20日,河南省安阳市茅草坪田家庄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48人死亡、114人受伤。
当时,当地一家煤矿发生瓦斯爆炸,瓦斯燃烧后引发了更大的二次爆炸,导致事故规模扩大。
该事故发生的原因是煤矿的安全措施不足,工人违规操作,同时煤矿生产的压力和产量的要求过高,导致了安全隐患积累。
该事故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引起了对于煤矿和矿山安全问题的重视。
三、九江船坞起重机事故2019年3月31日,江西省九江市一家船坞内的起重机突然坍塌,造成10人死亡、3人受伤。
经过初步调查,事故原因是起重机超载导致结构失稳。
此次事故让人们看到了工业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要求企业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并完善安全制度。
四、三亚苏州湾花园酒店腐蚀性气体泄漏2010年7月17日晚,海南省三亚市苏州湾花园酒店发生腐蚀性气体泄漏事故,导致一名工作人员当场死亡、多人受伤,给周围居民带来不小的影响。
事故责任方在该事件中被判定缺乏严格的标准操作和安全管理程序,导致了安全隐患。
该事故也反映了企业对于化学品储存、管理、作业、运输等环节的重视程度不足。
企业应该加强对于危险化学品的管控和管理,并严格履行相关安全制度,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2013某化工厂爆炸2013年4月6日,江苏省盐城市一家化工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了很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经过初步调查,事故原因是化工厂储存不当,出现泄漏,最终引起爆炸。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汇总化工安全事故是指在化工生产、储运、使用等过程中,因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或存在安全隐患而造成的人身伤亡、环境污染和财产损失等事件。
化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对于化工安全事故案例的汇总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教训,加强安全管理,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1. 爆炸事故。
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发生了一起特大爆炸事故,造成173人死亡,数百人受伤,大量房屋被毁,直接经济损失达120亿元。
经调查,事故起因是危险化学品储存、运输和管理存在严重违规,相关部门监管不力,安全隐患被忽视。
2. 泄漏事故。
2005年11月13日,美国德州发生了一起化工厂氯化乙烯泄漏事故,导致4名工人死亡,20多人中毒。
事故原因是设备老化,操作不当,未能及时发现泄漏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3. 火灾事故。
2018年4月26日,印度孟买一家化工厂发生火灾,造成至少17人死亡,多人受伤。
初步调查显示,火灾起因是操作失误和设备故障,未能及时疏散员工和有效灭火。
4. 中毒事故。
2012年6月25日,中国江苏一化工厂发生一起硫酸泄漏事故,导致周边地区多名居民中毒。
事故原因是设备老化,操作不当,未能及时发现泄漏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5. 毒气泄漏事故。
2009年12月3日,韩国一家化工厂发生氢氰酸泄漏事故,导致多人中毒。
事故原因是设备故障,操作失误,未能及时发现泄漏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以上案例充分说明了化工安全事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也提醒我们在化工生产中要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加强设备维护,严格操作规程,加强员工培训,健全安全监管体系,以避免化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希望通过对化工安全事故案例的汇总和分析,能够引起更多人的重视,促进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保护。
近年来,在化工(危险化学品)事故调查过程中发现,事故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法律意识与安全风险意识淡薄、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欠缺、安全生产管理能力不能满足安全生产需要等共性问题,人的因素是制约化工(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最重要因素。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只有牢固树立安全红线意识、风险意识,掌握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基础知识、具备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技能,才能真正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3号)均对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培训和考核作出了明确要求,其中《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要求“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
考核不得收费”。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明确要求“危险化学品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自任职之日起6个月内,必须经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
2017年1月25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印发了《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知识重点考核内容(第一版)》和《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知识重点考核内容(第一版)》(安监总厅宣教〔2017〕15号),对有关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重点考核重点内容提出了明确要求,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对有关企业人员进行考核。
二、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
特种作业岗位安全风险相对较大,对人员专业能力要求较高。
近年来,由于特种作业岗位人员由未经培训、未取得相关资质造成的事故时有发生,2017年发生的河北沧州“5·13”氯气中毒事故、山东临沂“6·5”重大爆炸事故、江西九江“7·2”爆炸事故均暴露出特种作业岗位人员无证上岗,人员专业能力不足引发事故的问题。
安全事故案例事故案例安全教育2010-2015年全国化工与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汇编安全部目录一:中石油兰州石化“1.7”罐区爆炸事故 (4)二:中国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5.9”火灾事故 (8)三:中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6.29”原油罐爆燃事故 (15)四:中石油西北气矿甲醇厂“7.16”机械伤害事故 (18)五:安庆市鑫富化工“3.27”爆炸事故 (21)六:南充市宏泰生化“4.23”爆炸事故 (25)七:中海油惠州炼油分公司“7.11”火灾事故 (27)八: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8.29”储罐火灾事故 (36)九:江西乐平市江维高科“9.13”爆炸事故 (40)十:常山绝缘材料公司“10.16”爆炸火灾事故 (43)事故主要原因借鉴之处中石油兰州石化“1.7”罐区爆炸事故设备缺陷加强特种设备管理、隐患排查;危化品储罐设置紧急切断阀中国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5.9”火灾事故设备缺陷加强内浮顶储罐的防腐;加强对内浮顶储罐浮顶上方气相组成的监控中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6.29”原油罐爆燃事故违章作业受限空间盲板插彻底;作业使用防爆工具、灯具;加强外施队作业监管中石油西北气矿甲醇厂“7.16”机械伤害事故违章作业、误送电严格执行停送电操作票;监护人必须履职到位安庆市鑫富化工“3.27”爆炸事故误操作加大排查生产流程缺陷;加强变更管理;提高作业人员责任心南充市宏泰生化“4.23”爆炸事故违章作业可燃气体不得违章带压堵漏中海油惠州炼油分公司“7.11”火灾事故设备带病运行避免设备带病运行;带病运行时要明确巡检要求;完善设备仪表监控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8.29”储罐火灾事故违章作业、静电按要求控制浮顶罐液位;控制物料流速江西乐平市江维高科“9.13”爆炸事故违章作业防爆区域使用防爆工具;设备法兰螺栓必须上齐常山绝缘材料公司“10.16”爆炸火灾事故工艺缺陷、电机不防爆提高工艺自动化控制程度;防爆区域使用防爆电机一:中石油兰州石化“1.7”罐区爆炸事故关键词:设备缺陷一、事故简介2010年1月7日17时24分,兰州石化公司316#罐区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事故共造成6人死亡、1人重伤、5人轻伤,未造成次生事故和环境污染。
化工危废行业典型事故案例
1.2024年,北京化工危废行业爆炸事故。
这起事故发生在北京市,一家化工危废企业发生了爆炸事故,导致多人死亡和大面积破坏。
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企业没有正常进行危险废物的储存和处理,导致化学品的混合反应,最终引发了爆炸。
2.2024年,江苏化工危废行业泄漏事故。
该事故发生在江苏省,一家化工危废企业的化学品储存区发生泄漏,导致有害物质泄漏到周边环境中。
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企业未能正确储存和保护化学品,导致泄漏发生。
这一事故对周边环境造成了污染,并对居民的健康产生了潜在风险。
3.2024年,山东化工危废行业火灾事故。
该事故发生在山东省,一家化工危废企业发生了火灾,导致大量废弃化学品燃烧并释放有毒烟雾。
火灾引发的原因是企业在储存废弃物时没有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容器破裂导致燃烧。
这一事故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也对工人和附近居民的健康产生了威胁。
4.2024年,广东化工危废行业溢油事故。
这起事故发生在广东省,一家化工危废企业的储油罐发生泄漏,导致大量有毒溶剂溢出。
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企业储油罐的老化导致泄漏。
这一事故对地下水资源和周边土壤造成了严重污染,也对附近居民的生活和健康产生了直接威胁。
这些典型事故案例再次提醒我们,化工危废行业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和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化工危废企业应加强安全管理,制定完善的危险废物存储和处理制度,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
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加强对化工危
废企业的监管和职责管理,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确保化工危废行业的安全运营和环境保护。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汇总化工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由于原材料的特殊性以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化工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本文汇总了一些近年来发生的化工安全事故案例,旨在通过这些案例的分析,总结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教训,以期能够引起相关从业人员的重视,提高安全意识,减少化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1. 2015年天津港危险化学品仓库爆炸事故。
2015年8月12日晚间,天津港危险化学品仓库发生爆炸事故,造成173人死亡,数百人受伤,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关注。
经过调查,事故原因主要是管理混乱、违规操作、违法建设等多重因素导致的。
此次事故给我们的启示是,对于危险化学品仓库的管理必须严格执行相关法规,确保安全生产。
2. 2016年山西临汾化工厂泄漏事故。
2016年10月,山西临汾市一家化工厂发生氢氟酸泄漏事故,导致多人中毒。
事故原因是由于设备老化、维护不到位以及操作不当所致。
这次事故提醒我们,化工企业要加强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同时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操作技能。
3. 2017年河北邢台化工厂爆炸事故。
2017年4月,河北邢台市一家化工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多人死亡、伤亡。
初步调查显示,事故是由于企业违法违规生产、安全管理不到位所致。
这次事故再次提醒我们,企业要遵守相关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不得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谋取利益。
4. 2018年江苏化工厂溶剂泄漏事故。
2018年7月,江苏省一家化工厂发生溶剂泄漏事故,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
事故原因是由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保护措施不到位,导致了溶剂泄漏。
这次事故提醒我们,企业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严格执行环保法规,确保生产过程中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5. 2019年广东化工厂火灾事故。
2019年12月,广东一家化工厂发生火灾事故,造成大面积厂房受损,直接经济损失巨大。
经过调查,事故原因主要是由于企业在防火措施上存在疏漏,导致火灾发生后无法及时控制。
国内外化工安全事故案例汇总近年来,不幸的化工安全事故在国内外频频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下面将对一些近年来发生的重大化工安全事故进行汇总。
国内化工安全事故案例:1.2005年11月,江苏南京爆炸案:江苏南京江宁区化工厂发生爆炸,造成至少7人死亡,上百人受伤。
事故原因是厂内储存的危险品未按规定进行分类、分堆、储存,导致含氯碱性物质溶液发生爆炸。
2.2024年8月,新疆哈密爆炸案:新疆哈密华新化纤公司发生爆炸,2人死亡,6人受伤。
事故原因是操作人员在操作蓄电池时不慎引爆了可燃气体。
3.2024年8月,天津港爆炸事故:天津港发生集装箱化学品仓库爆炸,造成173人死亡,多人失踪,数千人受伤。
事故原因为违法储存大量危险化学品,有的化学品储存超过规定限额,导致爆炸发生。
4.2024年3月,江苏连云港爆炸事故:江苏连云港化工园区发生爆炸,造成78人死亡,94人受伤,82人失联。
事故原因是储存过量化学品的厂房未经审批,同时储存、运输等环节违反安全规定。
国外化工安全事故案例:1.1984年,印度博帕尔毒气泄露事故:印度化工厂泄露大量有毒气体,导致至少2.5万人死亡,千万人受伤。
事故原因是操作失误和设施缺陷。
2.2005年,美国得克萨斯州瑞克温爆炸事故:美国化学品厂发生爆炸,造成15人死亡,180人受伤。
事故原因是操作失误和安全管理不善。
3.2024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日本福岛核电站因地震和海啸导致核泄漏,造成数千人死亡,数万人被迫撤离。
事故原因是地震和海啸造成核电站设施破坏,导致核泄漏。
4.2024年,黎巴嫩贝鲁特港爆炸事故:贝鲁特港发生巨大爆炸,造成至少200人死亡,数千人受伤。
事故原因是存放在港口的火药库发生意外爆炸。
以上仅是一部分国内外化工安全事故的案例,这些事故给人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化工企业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化工安全,加强安全管理,合理规划生产、储存和运输环节,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化工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化工生产过程复杂,涉及的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一旦发生事故破坏力强,社会影响大。
危险化学品安全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2020年2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4月国务院安委会印发《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防控危险化学品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2020年1至11月,全国共发生化工事故127起、死亡157人,同比减少16起、96人,分别下降11.2%、37.9%,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
但是近年来的典型安全事故暴露出一些地方和企业安全发展理念不牢、法治意识不强、安全基础薄弱、本质安全水平不高、安全管理缺失等突出问题,危险化学品重大安全风险防控任务依然艰巨。
应急管理部强调,冬季和岁末年初历来是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的事故高发时段之一,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易对装置设施运行和人员工作状态造成不利影响,此外赶工期、抢进度易造成安全管理滑坡、风险叠加。
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单位要扎实推进各项深化整治措施,保持和巩固良好的安全形势。
要深化硝酸铵等爆炸性危化品专项检查问题整改,“一企一策”有效化解超量储存、库存条件不合规等突出隐患,全面排查油气储罐、管线、码头等安全隐患,落实冬季防冻、防凝措施,严防火灾爆炸事故。
要重视搬迁改造涉及的风险,特别是对重点装置设施要有专门的处置方案,搬迁改造期间落实专人盯守,防止擅自进入、违规生产引发事故。
企业职工和社会公众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发现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及时举报,共同营造监督共治的氛围。
为进一步推动各地各部门各企业和社会公众深刻吸取事故教训,树牢安全发展理念,提升社会安全意识,压紧压实各项安全责任,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化工危险化学品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部集中公布一批2020年以来发生的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1.辽宁葫芦岛辽宁先达农业科学有限公司“2·11”爆炸事故
2020年2月11日19时50分左右,位于辽宁葫芦岛经济开发区的辽宁先达农业科学有限公司烯草酮车间发生爆炸事故,造成5人死亡、1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1200万元。
发生原因是,烯草酮工段操作人员未对物料进行复核确认、错误地将丙酰三酮加入到氯代胺储罐内,导致丙酰三酮和氯代胺在储罐内发生反应,放热并积累热量,物料温度逐渐升高,最终导致物料分解、爆炸。
主要教训:辽宁先达农业科学有限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执行不规范,生产异常应急处理机制不健全,对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烯草酮车间管理人员职责划分不清。
2.内蒙古鄂尔多斯华冶煤焦化有限公司“4·30”火灾事故
2020年4月30日8时30分许,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华冶煤焦化有限公司化产回收车间冷鼓工段2#电捕焦油器发生燃爆事故,造成4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843.7万元。
发生原因是,作业人员违反安全作业规定,在2#电捕焦油器顶部进行作业时,未有效切断煤气来源,导致煤气漏入2#电捕焦油器内部,与空气形成易
燃易爆混合气体,作业过程中产生明火,发生燃爆。
主要教训:华冶煤焦化有限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健全、落实不到位,对煤气设备组织检维修前未制定检维修方案,未进行安全风险分析,未办理特殊作业审批手续;检维修工作安排不合理,形成交叉作业;监测报警设施不完好,不能正常使用;安全培训教育不深入,从业人员安全素质不高。
3.湖北仙桃蓝化有机硅有限公司“8·3”闪爆事故
2020年8月3日17时39分左右,湖北省仙桃市蓝化有机硅有限公司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车间发生爆炸事故,造成6人死亡、4人受伤。
发生爆炸的装置未经正规设计,违法私自组织建设开工,在试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
据初步调查发生原因是,操作工在清理分层塔内积液时,没有彻底将分层塔底部丁酮肟盐酸盐排放至萃取工序,导致大量丁酮肟盐酸盐随上层清液进入产品中和工序,进入1#静置槽继续反应,反应热量在静置槽中累积,静置槽没有温度监测及降温措施,丁酮肟盐酸盐发生分解爆炸。
事故调查工作仍在进行中。
主要教训:操作人员安全风险辨识不到位,对丁酮肟盐酸盐危险性认识不足,无操作规程。
4.山西孝义山西晋茂能源科技有限公司“9·14”中毒事故
2020年9月14日9时许,山西晋茂能源科技有限公司VOCs处理装置发生一起有毒气体泄漏中毒事故,造成4人死亡、1人受伤。
根据山西省焦化产业政策,该企业计划关闭退出。
据初步调查发生原因是,VOCs工段操作人员操作不当,将
酸洗塔废液排入地槽,又把碱洗塔内的碱性废液排入地槽,地下槽内酸碱废液发生反应,生成硫化氢气体溢散导致人员中毒。
事故调查工作仍在进行中。
主要教训:事故企业对VOCs治理设施安全风险辨识不到位、操作人员技能不足、临近关闭退出安全管理松懈。
5.甘肃张掖耀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9·14”中毒事故
2020年9月14日22时01分,位于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盐池工业园区的张掖耀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厂发生硫化氢气体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450万元。
发生原因是,企业污水处理厂当班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将盐酸快速加入含有大量硫化物的废水池内进行中和,致使大量硫化氢气体短时间内快速溢出,当班人员在未穿戴安全防护用品的情况下冒险进入危险场所,吸入高浓度的硫化氢等有毒混合气体,导致人员中毒。
主要教训: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依法经审批部门审查批准,擅自开工建设并投入使用;企业擅自改变生产废水处理工艺和方式,设计处理方式为污水处理中和车间中和釜反应处理,于2020年9月11日擅自将污水处理方式变更为废水池中和处理;未对2020年9月13日专家提出15条隐患问题进行彻底整改,即违法组织试生产;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和安全管理职责未落实,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
6.湖北天门楚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9·28”爆炸事故
2020年9月28日14时07分左右,湖北省天门市楚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生爆炸事故,造成6人死亡、1人受伤。
据初步调查发生原因是,在进行压滤试验时,静电引燃危险物料分解爆炸。
事故调查工作仍在进行中。
主要教训:发生爆炸的装置采用的工艺技术来自沿海省份,由于反应后物料环保处理达不到要求转移至该地区,事故企业在不了解物料危险特性的情况下,私自摸索试验,压滤过程中发生爆炸。
7.浙江衢州中天东方氟硅材料有限公司“11·9”火灾事故
2020年11月9日11时17分许,浙江省衢州市中天东方氟硅材料有限公司发生火灾事故,过火面积约2000平方米,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造成较大社会影响。
据初步调查发生原因是,事故企业3#堆场用吨桶储存的甲基氯硅烷高沸物泄漏,作业人员使用熟石灰粉中和泄漏出的高沸物,并将中和后的混合物装入塑料编织袋,石灰粉与高沸物继续反应,放出热量、集聚(甲基氯硅烷高沸物遇湿、遇碱剧烈反应并放热),致使混合物和编织袋起火燃烧,引燃并烧毁临近的其他吨桶,导致大量高沸物泄漏,造成过火面积扩大。
事故调查工作仍在进行中。
主要教训:事故企业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淡薄、违规用丙类仓库储存甲类危险化学品;操作人员安全知识不足,对甲基氯硅烷高沸物危险特性不掌握,盲目使用熟石灰粉中和。
8.江西吉安海洲医药化工有限公司“11·17”爆炸事故
2020年11月17日7时21分左右,位于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经开区富滩产业园海洲医药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5人受伤。
据初步调查发生原因是,303釜处理的对甲苯磺酰脲废液中含有溶剂氯化苯,操作工使用真空泵转料至302釜中,因302釜刚蒸馏完前一批次物料尚未冷却降温,废液中的氯化苯受热形成爆炸性气体,转料过程中产生静电引起爆炸。
事故调查工作仍在进行中。
主要教训:事故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意识淡薄,未落实法定职责组织制定废液处理操作规程;对废液处理工艺安全风险认识不足,未进行安全风险辨识并落实管控措施;未严格落实变更管理制度,随意利用闲置设备设施蒸馏废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