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06,10m法电波暗室土建要求
- 格式:pdf
- 大小:88.40 KB
- 文档页数:4
4.9 对土建专业的要求4.9.1 可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非燃或难燃介质的电力变压器室、电压为10(6)kV的配电装置室和电容器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低压配电装置室和电容器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4.9.2 配变电所的门应为防火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配变电所位于高层主体建筑(或裙房)内时,通向其他相邻房间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通向过道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2 配变电所位于多层建筑物的二层或更高层时,通向其他相邻房间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通向过道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3 配变电所位于多层建筑物的一层时,通向相邻房间或过道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4 配变电所位于地下层或下面有地下层时,通向相邻房间或过道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5 配变电所附近堆有易燃物品或通向汽车库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6 配变电所直接通向室外的门应为丙级防火门。
4. 9.3 配变电所的通风窗,应采用非燃烧材料。
4.9.4 配电装置室及变压器室门的宽度宜按最大不可拆卸部件宽度加0.3m,高度宜按不可拆卸部件最大高度加0.5m。
4.9.5 当配变电所设置在建筑物内时,应向结构专业提出荷载要求并应设有运输通道。
当其通道为吊装孔或吊装平台时,其吊装孔和平台的尺寸应满足吊装最大设备的需要,吊钩与吊装孔的垂直距离应满足吊装最高设备的需要。
4.9.6 当配变电所与上、下或贴邻的居住、办公房间仅有一层楼板或墙体相隔时,配变电所内应采取屏蔽、降噪等措施。
4.9.7 电压为10(6)kV的配电室和电容器室,宜装设不能开启的自然采光窗,窗台距室外地坪不宜低于1.8m。
临街的一面不宜开设窗户。
4.9.8 变压器室、配电装置室、电容器室的门应向外开,并应装锁。
相邻配电室之间设门时,门应向低电压配电室开启。
4.9.9 配变电所各房间经常开启的门、窗,不宜直通含有酸、碱、蒸汽、粉尘和噪声严重的场所。
4.9.10 变压器室、配电装置室、电容器室等应设置防止雨、雪和小动物进入屋内的设施。
暗室知识名称:EMC电波暗室技术介绍⼀、简述:暗室⼜称电波暗室,有的暗室⼜被称为微波暗室、⽆反射室等。
暗室的作⽤就是防⽌外来电磁波的⼲扰,使测量活动不受外界电磁环境的影响,防⽌测试信号向外辐射形成⼲扰源,污染电磁环境,对其它电⼦设备造成⼲扰。
建造⼀个电波暗室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各公司、企业或检测机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因此建造的电波暗室也各不相同。
那么建造电波暗室应主要考虑哪些因素呢?⼆、根据⽤途设计电波暗室:⼀般电波暗室可分为:电磁兼容测试电波暗室和天线测试电波暗室。
1、电磁兼容测试电波暗室主要替代开阔场,是进⾏电磁兼容测试的场所,按标准要求⼀般设计为半电波暗室,暗室除地⾯外其它五⾯粘贴吸波材料,地⾯为反射⾦属板。
其特点是频率范围宽,国际标准⼀般规定频率范围为30MHz~1GHz⽬前⼤多都做到30MHz~18GHz,军⽤标准频率范围为30MHz~40GHz,主要指标有:屏蔽效能、场地均匀性,归⼀化场地衰减和传输损耗等。
电磁兼容测试电波暗室⼜分为3⽶法、10⽶法和5⽶法标准电波暗室,各公司、企业或检测机构可根据⾃⼰的资⾦情况、可利⽤⼟地⾯积、常⽤测试对象尺⼨,选择适合的电波暗室,没有必要照抄其他单位模式。
2、天线测试电波暗室模拟的是⾃由空间电磁环境,电波暗室六⾯体全部粘贴吸波材料,在主反射区粘贴⽐其它区域吸波性能更优质的吸波材料。
适合在电波暗室内测试的天线⼀般都在微波频段,所以天线测试电波暗室⼜被称为微波暗室。
在理想状态下暗室各个⽅向都应⽆电磁波反射,这是建造天线测试电波暗室的原则。
虽然⽆论设计的多么合理,建造的多么完善和优质,各个⽅向⼀点都没有电磁波反射显然是做不到的。
因此设计天线测试暗室时,⾸先根据被测天线的有效尺⼨,频率范围,天线特性设计⼀个静区,静区内的电磁环境应符合被测天线测试的需要。
三、天线测试电波暗室的特点:1、各公司、企业或检测机构可根据⾃⼰的需要设计暗室的频率范围,静区特性等。
天线测试暗室频率范围不像电磁兼容测试暗室那样具有特定的要求,⽽其静区特性、驻波特性、暗室六⾯体墙壁吸波材料的反射率等都⽐电磁兼容测试暗室要求要⾼。
土建工程中的电气设备安装规范要求1. 引言在土建工程中,电气设备的安装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为了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和可靠性,提高工程质量,需要严格遵循电气设备的安装规范要求。
本文将介绍土建工程中电气设备安装的规范要求。
2. 工程准备在开始电气设备安装之前,必须确保工程准备工作已经完成。
这包括:- 完整的施工图纸和相关技术文件。
- 充足的材料和设备。
- 施工现场的清洁和安全。
3. 安装平台和接地在土建工程中,电气设备应安装在坚固的平台上,并确保接地良好。
平台应符合建筑结构设计要求,并满足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设备的接地要求遵循国家标准,并进行测试以确保其阻抗符合规定。
4. 电缆布线和绝缘电缆布线应按照规定进行。
通常情况下,电缆应该有一定的间隔距离,以免相互干扰。
电缆的规格和绝缘性能应符合工程的要求,并经过质检部门的检验。
电缆的绝缘应始终保持完好,以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5. 电气设备的定位和安装高度在土建工程中,电气设备的定位和安装高度是至关重要的。
设备的放置位置应根据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确定,以方便维护和操作。
设备的安装高度应考虑到人体工程学和操作的便利性。
6. 动力装置和接线土建工程中电气设备的动力装置和接线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要求。
电气设备的接线应该牢固可靠,且易于维修和检修。
必要时,应提供合适的标识和说明,以便于操作和维护人员快速了解设备的电源和接线情况。
7. 防爆和防潮要求部分土建工程的电气设备可能处于潮湿或易发爆环境中。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遵守相应的防爆和防潮要求。
防爆电气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经过认证。
如果需要,还应安装适当的防潮设备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8. 设备保护和维护在土建工程中,设备的保护和维护至关重要。
必须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和维护计划,以确保设备的长期可靠运行。
这包括定期的设备检查和维护,以及设备故障时的快速响应和修复。
9. 安全操作规范对土建工程中的电气设备进行安装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
第1篇电力土建工程是电力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
为确保电力土建工程施工质量,以下列出电力土建工程施工的依据:一、相关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规定了建筑工程的基本法律地位、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等各个环节的基本要求。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规定了电力建设、生产、输送、分配、使用等各个环节的法律地位和基本要求。
3.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规定了电力设施的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和法律责任。
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DL/T 5210.1):规定了电力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基本要求、检验方法和验收标准。
2. 《电力建设土建工程施工、试验及验收标准表式》(DL 5190.1—2012):规定了电力土建工程施工、试验及验收的标准表式。
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规定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基本要求、检验方法和验收标准。
4.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规定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具体要求。
5.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规定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具体要求。
三、地方性法规和标准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电力建设相关法规和标准。
2. 各地级市、县(区)制定的电力建设相关法规和标准。
四、设计文件1. 电力土建工程设计图纸:包括总平面图、平面图、剖面图、结构图、设备布置图等。
2. 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依据、设计原则、设计内容、设计要求等。
3. 施工图设计文件:包括施工图设计说明书、施工图设计图纸等。
五、施工合同和施工组织设计1. 施工合同:明确了施工范围、质量要求、工期要求、安全要求等。
2. 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组织机构、施工资源配置、施工安全管理等。
六、施工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1.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包括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电气工程施工技术、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等。
电波暗室又称为电波无反射室,通常所说的电波暗室在结构上大都由屏蔽室和吸波材料两部分组成。
电波暗室在工程应用上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在屏蔽室的四壁、天花板和地板上全装有电波吸收材料,称为全电波暗室,以等效自由空间,可用作天线测量、仿真试验、天线罩测量;另一种是在电磁屏蔽室的内壁、天花板上加装电波吸收材料,地板采用金属地板的导电面,这样可以与OATS 等效,称为半电波暗室, 在军、民用EMC 标准中均规定是在半电波暗室条件下进行EMC检测,这主要是由于以前的E M C标准制定是以O A T S 为基础的,采用半电波暗室具有继承性。
半电波暗室主要是模拟开阔场地,即在暗室中测试时,接收天线接收到的场是EUT辐射电磁波的直达波和标准地面反射波的矢量和。
因此,由暗室的外壳—屏蔽室解决背景噪声的问题,并在屏蔽室五个面上挂贴吸波材料,以消除屏蔽室内电磁波的漫反射。
半电波暗室工作频率范围由暗室的功能、需贯彻的军标或民标的要求决定。
例如,为满足GJB152A-97的要求,半电波暗室工作频率需要与它的屏蔽效能和所选的吸波材料相一致。
为满足30MHz~18GHz频率范围的归一化场地衰减要求,通常暗室需采用复合型的宽带吸波材料。
近几年半电波暗室采用的工作频率范围一般为10kHz~18GHz,个别实验室要求频率上限为40GHz。
半电波暗室尺寸暗室的长、宽、高是相对于被试设备(EUT)的最大尺寸和执行的E M C 标准确定的,在半电波暗室内进行辐射发射和敏感度测试时,希望EUT布置在暗室的静区范围之内(一般将产品置于转台上),并且与壳体上的吸波材料尖端有适当的间隙。
国际CISPR民用EMC标准对RE测试的收发距离通常是按EUT的最大尺寸来选择,如下表:收发距离与EUT最大尺寸的相关性目前国内外通常的提法有3 m 法半电波暗室、1 0 m法半电波暗室、30m法开阔试验场之分,近年来欧盟标准又出现5 m 法全电波暗室(草案),用于EUT 最大尺寸小于2.0m 的测试。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第二节对建筑的要求第6.2.1条高压配电室宜设不能开启的自然采光窗,窗台距室外地坪不宜低于1.8m;低压配电室可设能开启的自然采光窗。
配电室临街的一面不宜开窗。
第6.2.2条变压器室、配电室、电容器室的门应向外开启。
相邻配电室之间有门时,此门应能双向开启。
第6.2.3条配电所各房间经常开启的门、窗,不宜直通相邻的酸、碱、蒸汽、粉尘和噪声严重的场所。
第6.2.4条变压器室、配电室、电容器室等应设置防止雨、雪和蛇、鼠类小动物从采光窗、通风窗、门、电缆沟等进入室内的设施。
第6.2.5条配电室、电容器室和各辅助房间的内墙表面应抹灰刷白。
地(楼)面宜采用高标号水泥抹面压光。
配电室、变压器室、电容器室的顶棚以及变压器室的内墙面应刷白。
第6.2.6条长度大于7m的配电室应设两个出口,并宜布置在配电室的两端。
长度大于60m 时,宜增加一个出口。
当变电所采用双层布置时,位于楼上的配电室应至少设一个通向室外的平台或通道的出口。
第6.2.7条配电所,变电所的电缆夹层、电缆沟和电缆室,应采取防水、排水措施。
4.10 对有关专业的要求4.10.1 可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非燃(或难燃)介质的电力变压器室、高压配电装置室和高压电容器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低压配电装置和低压电容器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4.10.2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变压器室的门应为防火门:(1)变压器室位于高层主体建筑物内。
(2)变压器室附近堆有易燃物品或通向汽车库。
(3)变压器位于建筑物的二层或更高层。
(4)变压器位于地下室或下面有地下室。
(5)变压器室通向配电装置室的门。
(6)变压器室之间的门。
4.10.3 变压器室的通风窗,应采用非燃烧材料。
4.10.4 配电装置室及变压器室门的宽度宜按最大不可拆卸部件宽度加0.30m,高度宜按不可拆卸部件最大高度加0.30m。
4.10.5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油浸变压器室应设置容量为100%变压器油量的挡油设施或设置能将油排到安全处所的设施:(1)变压器室附近有易燃物品堆积的场所。
一、变电所位置的选择应根据下列要求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1、接近负荷中心;2、进出线方便;3、接近电源侧;4、设备运输方便;5、不应设在有剧烈振动或高温的场所;6、不宜设在多尘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当无法远离时,不应设在污染源盛行风向的下风侧;7、不应设在厕所、浴室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且不宜与上述场所相贴邻;8、不应设在有爆炸危险环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且不宜设在有火灾危险环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当与有爆炸或火灾危险环境的建筑物毗连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规定;9、不应设在地势低洼和可能积水的场所。
二、对建筑的要求1、对于公共建筑变配电等电气用房不应布置卫生间、浴室、盥洗室等直接下层,也不允许采用隔板处理。
2、对于变配电室等电气用房上方是住宅的工程,在确认建筑专业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允许采用隔板处理,但隔板夹层内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水、排水措施)。
3、变配电所设在高层建筑地下室时,不应设在最底层,当地下仅有一层时,应采取适当抬高该所地面(抬高100~300mm)等防水措施,并应避免洪水或积水从其他渠道淹渍变配电所的可能性。
4、福建省建设厅关于完善房屋建筑地下室防排涝设施有关问题的通知闽建设〔2006〕2号(福建省建设厅二○○六年一月二十六日)“新建工程应严格执行城市工程用地高程标准”:省市领导机关、防灾救灾、电力调度、交通指挥、电信枢纽、广播、电视、气象、金融、计算机信息等重要建筑和生命线工程的设计,要确保在城市设防标准情况下的应急防涝排涝能力;变配电用房、备用发电机房、消控中心应设置在地面一层及一层以上(高于防涝用地高程)。
5、变配电所不宜设在住宅、客房、办公室等场所的正上方或正下方,不宜与有防电磁干扰要求的设备房及机房(如电信机房、消控室等)贴邻或位于其正上方或下方(与弱电设备房最小距离应大于2m);当变配电所的正上方或正下方为住宅、客房、办公室等场所时,变配电所应做屏蔽处理。
根据以下这三本书《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专业、《北京市建筑设计技术细则》---电气专业、《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中的规定,把有关电气专业对建筑专业的要求,摘录出来,放在一起,供大家参考。
如果还有要补充的条款(希望有根据),大家提出来,我再把他加进来。
[color=Red]配变电所《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专业[/color]3.3.2第13条配电室内通道应畅通无阻,不得设门槛。
3.3.2第14条配电室应设向外开启的甲级防火门,通往配变电所其他房间的门应为双向门。
3.3.2第15条高压开关柜下设有地沟时,其地沟深度应考虑电缆弯曲半径及电缆数量,一般为1.0~1.5m,宽度不小于0.8~1.0m,当设有可以进人的电缆夹层时,其净高不小于1.8m。
3.9.1配变电所对建筑专业的要求1、配变电所各房间的耐火等级按下列要求选择:1)油浸变压器室为一级;2)非燃或难燃介质的变压器室、高压配电室(少油断路器)、高压电容器室(油浸式电容器)、控制室、值班室等不应低于二级;3)低压配电室、干式变压器室、真空断器或非燃介质断路器的高压配电室、低压干式电容器室,不应低于三级。
屋顶承重构件应为二级。
2、有充油设备的高压配电室、高压电容器室的门,应为向外开的甲级防火门。
3、油浸变压器室的门应为向外开启甲级防火门。
4、低压配电室、无油高压配电室、干式变压器室及控制室值班室的门,不宜低于乙级的防火门标准。
5、配变电所各房间之间的通道门宜为双向开启门或向低压侧开启。
6、配变电所经常开启的门窗,不应直通相邻的酸、碱、蒸汽、粉尘和噪声严重的建筑。
7、配变电所开向室外的门窗、通风窗等应设有防雨雪和小动物进入室内的设施。
8、高压配电室宜设不能开启的采光窗,窗台距室外地坪不宜低于1.8m,低压配电室可以设能开启的窗,但临街的侧墙不宜开窗。
9、变压器及配电装置室的门宽及高,应按最大运输件加外部尺寸0.3 m。
DOI:10.16525/ki.14-1362/n.2019.01.18总第175期2019年第1期Total of 175No.1,2019工业设计收稿日期:2018-12-06第一作者简介:任晓晋(1984—),男,毕业于重庆邮电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方向为电磁防护设计。
10m 法暗室照明系统改进设计任晓晋,王武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3研究所电磁防护部件与检测事业部,山西太原030032)摘要:10m 法暗室是目前常用的可替代开阔试验场进行电磁兼容试验的重要场所,对照明系统的要求也极为严格,根据照明系统设计理念,结合10米法暗室的技术要求,对传统的照明系统加以改进,采用LED 升降灯模式,配套12盏金属LED 照明灯(12x200W/盏)和12套电动升降装置。
该系统和安装设计在满足暗室照明需要的同时增强了灯的寿命,而且便于更换、维修灯泡和灯具。
关键词:10m 法暗室;照明系统中图分类号:TN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748(2019)01-0042-04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Modern Industrial Economy and Informationization 引言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性问题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我国也在逐步加强对于电子产品电磁兼容性问题的重视,还将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性纳入到了国家强制认证的范围之内。
在实际中,只有完善电磁兼容性的测试环境,才能够为电磁兼容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作为重要技术平台的电磁兼容室显得至关重要。
在这其中,半电波暗室作为电磁兼容测试的最重要场地之一,不断显示出其重要的作用。
照明系统是暗室的重要环节,在10m 法暗室照明系统设计中,需要确认光源选型并进行辐射性能检测,分析计算光源照度,得出能满足性能要求的方案,对整个暗室的照明系统进行布局和设计。
附件:3m法半/全电波暗室技术要求及配置1、基本要求★3m法半/全电波暗室可进行30MHz~18GHz频率范围内的EMC测试。
1.1、暗室须满足的标准要求ANSI C63.4-2003,U.S. FCC (Class B) parts 15 and 18,EN50147EN 55022IEC6100-4-3-2006GR-1089-CoreCISPR11,14,15,16,22 ,25CISPR publication 17GB 9254-1998NRL8093DIN4102 A1DIN4102 B2MIL-STD 220AMIL-STD 461MIL-STD 4621.2 尺寸要求★暗室屏蔽体外尺寸不小于: 9.0m(L)× 6m(W)×6 m(H)★控制室(屏蔽室)内净空尺寸不小于: 8m(L)×4.0m(W)×3.0m(H) ★功放室(屏蔽室)内净空尺寸不小于: 2.0m(L)×4.0m(W)×3.0m(H),1.3 暗室的性能要求★场衰减:从30 MHz~18 GHz 按照ANSI C63.4-2003 的标准测试,实际的NSA 和理论的NSA相比优于± 3.5 dB ,符合美国. FCC Class B(3m)和国际标准。
★静区:在30MHz ~1GHz 频率范围内严格按照ANSI C63.4-2003标准进行测试,在3 米测试距离,有一个直径2 米的圆柱体静区。
在静区内进行归一化场衰减测试的NSA 值和理论的NSA 值相比优于±3.5dB★场地电压驻波比:从1GHz - 18 GHz 按照CISPR16-1-4 ED2 2006和CISPR/A/710 FDIS,直径2米,高2米的圆柱体静区,测试距离3m,两个高度,两个极化方向场地电压驻波比优于6dB。
★场均匀度:从26MHz~18GHz 的频率范围内16 个测试点中的12 个点的均匀性为0~+6 dB,标准场为转台之上0.8m~2.3m 范围内1.5m× 1.5m 的垂直平面★背景噪声:暗室内空间环境的背景噪声(暗室内转台、天线升降塔、照明灯和电视监视器等设备开启状态)测试电平比在30MHz~1GHz的频率范围内的EN55022、GB9254 标准所规定B 级的限值的电平至少低20dB,1GHz~6GHz电平低于6dB。
微波暗室分类暗室一般分为电波暗室、微波暗室、雷达仿真测试暗室:3M法暗室产品描述:上海墨石电子3米法暗室是一个最新设计的EMC测试场地,主要用于辐射发射和辐射敏感性的标准性测试。
整个的系统具有多功能用途,覆盖国际、欧洲、美国和各国的标准。
产品性能:1.频率范围:30MHz~18GHz2.吸波材料反射损耗:30MHz~18GHz≥15dB3.3M 法暗室及屏蔽控制室必须按照EN50147-1 进行测试,屏蔽效能至少能满足如下要求:4.归一化场地衰减:3M法暗室可确保在直径为2M的静区内从30MHz 至1GHz 测量的归一化位衰减(NSA、Normalized site Attenuation)与理论值偏差不超过±3.5dB(标准要求±4.0dB),符合ANSIC63.4--1992, CISPR16, EN50147-2 的要求。
5M法暗室产品描述: 5米法暗室是一个最新设计的EMC测试场地,主要用于辐射发射和辐射敏感性的标准性测试。
产品性能:(EMI)和电磁敏感度(EMS)测试。
适用频率30MHz-18GHz可延至40GHz。
产品性能:1GHz进行归一化场衰减测试,按照10米法测量的归一化衰减 (NSA)值与理论值偏差优于±4dB;1GHz至18GHz频率范围内使用传输损耗(TL)测试方法进行测试,仅在5GHz、10GHz 和18GHz三点进行测试,归一化衰减(NSA)值与理论值偏差优于±4dB。
同时满足CISPR16、EN50147-2、CISPR22-1997、 GB9254-1998、VCCI V-3/99.05标准对场衰减的要求。
3. 按照IEC61000-4-3步骤和规定,符合EN61000-4-3:1996和GB/T 17626.3-1998的要求,在30MHz至1GHz进行场均匀度测试,标准场为转台之上0.8米-2.3米范围内1.5米x1.5米的垂直平面,按照3米测试距离要求16个测试点的75%即12点场均匀性在0-6dB之间;1GHz至18GHz的测试仅在5GHz、10 GHz和18GHz三点以低于3v/m进行测试。
附件1项目需求及技术要求13米法电波暗室一套以及本项目所需技术设备的采购、运输、设计、安装、调试、检验、检定、校准以及售后服务等全部相关工作。
2、总体要求2.1 暗室须满足的基本要求本3米法半/全电波暗室可进行10kHz~40GHz频率范围内的EMC测试,本项目应满足开展低压电器、工科医设备(ISM)、信息技术设备(ITE)、家用电器、电气照明、音视频产品、电视广播设备、汽车零部件、无线通信设备以及电力系统设备等各种产品全部EMC测试工作的要求。
该暗室主体及附属装置需经甲方认可的第三方权威机构测试校准合格,其技术指标必须符合相关国际和国家现行标准,并满足CNAS认可的要求。
2.2 项目须满足的标准要求电波暗室的设计和制造必须符合以下标准的最新版本。
电波暗室的屏蔽效能应符合标准EN50147-1(GB/T12190 )的要求。
电波暗室的归一化场地衰减应符合标准ANSI C63.4、CISPR16-1-4、GB/T6113.104的要求。
电波暗室的场均匀性应符合标准IEC61000-4-3 、EN61000-4-3的要求。
电波暗室的场地电压驻波比应符合标准CISPR16-1-4 、CISPR16-2-3的要求。
电波暗室的环境噪声应符合标准CISPR22(GB9254)、CISPR11的要求。
电磁兼容项目可以完成以下国际国内现行最新标准的测试:CISPR11(GB 4824)《工业、科学和医疗射频设备射频干扰特性的测量方法和极限》CISPR13 (GB 13837)《声音和电视接收机的射频干扰特性的测量方法和极限值》CISPR14-1 (GB 4343.1)《电磁兼容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要求第一部分;发射》CISPR14-2(GB 4343.2)《电磁兼容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要求第一部分;抗扰度》CISPR15 (GB 17743)《电气照明和类似设备的无线电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CISPR16 (GB/T 6113)《射频干扰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的规范》CISPR17(GB 7343)《无源无线电干扰滤波器和抑制元件抑制特性的测量方法》CISPR19(GB/T 16607)《微波炉在1GHz以上辐射干扰测量方法》CISPR20(GB/T 9383)《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CISPR22(GB 9254)《信息技术设备的射频干扰特性测量方法和极限值》CISPR24(GB 17618)《信息技术设备的抗扰度限值及测量方法》CISPR25(GB 18655)《车辆、船只或相关设备中接收器的无线电干扰性能限值和测试方法》IEC61000-4-3( GB/T17626.3)《电磁兼容性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GB/G 17619 《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ISO11452、ISO7637 、IEC 61547 /EN 61547、IEC60945 、IEC 60947-2(GB14048.2)、GJB151A (MIL-STD-461D) 、GJB152A (MIL-STD-462D)、CISPR publication 17、GR-1089-Core、CISPR/A/710 FDIS、MIL-STD 220A等。
如何选择适合的电波暗室?半电波暗室(Semi-Anechoic Chamber,简称SAC),也称做EMC暗室,除地面为金属反射面外,其余五面均贴有吸波材料,主要模拟开阔场的测试条件。
主要用于辐射骚扰(EMI)和辐射敏感度(EMS)测量,部分辐射敏感度试验会在地面增加吸波材料以提高场均匀性。
暗室主要部件组成:暗室方案选择的主要依据:◆产品(EUT)测试类型:民用产品测试、车载零部件、军标测试。
◆产品(EUT)尺寸:尺寸越大,静区要求越大,实验室尺寸越大。
◆用途:整改研发预测试或第三方认证测试用。
常用暗室类型及主要特点:1、EMC预测试→3m法紧凑型电波暗室测试距离为3m,采用紧凑型设计,减小外形尺寸,只需较低的投入就可以获得相对准确的结果,特别适用于建设在空间受限的场所,是整改研发不错的选择。
2、EMC认证级测试被试品直径≤2m→标准3m法电波暗室主要用于3m测试距离的辐射骚扰测试(RE)和辐射抗扰度(RS)的认证性测试,是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的EMC试验场地。
3、EMC认证级测试,被试品直径≤3m→标准5m法电波暗室由于天线与暗室墙壁间的距离相比3m法暗室更大,所以更易符合归一化场地衰减的规定,可以测试较大体积的EUT。
4、EMC认证级测试,被试品直径≤5m→标准10m法电波暗室能满足大体积被试品的辐射骚扰测试要求,如汽车、大型医疗设备、大型IT产品等,是众多EMC测试标准中理想测试场地。
5、车载电子零部件→1m法汽车零部件电波暗室专门用于汽车电子零部件的辐射测量的电波暗室,适用于汽车零部件的研究、开发以及品质控制,可针对包括DUT主件、线束、辅助装置等整个系统的分析。
6、军用产品→军标EMC测试电波暗室军用产品需满足GJB151B等电磁兼容标准,采用1m法军标EMC 测试电波暗室。
7、天线雷达测量暗室→微波暗室微波暗室(Fully Anechoic Chamber, 简称FAC),主要模拟宇宙自由空间环境,在暗室屏蔽结构内侧的六个面均铺设有吸波材料,主要用于微波天线系统(包括基站天线)的参数测量、雷达截面测试(RCS)、电子战及仿真模拟,辐射杂散等测试。
临时用电施工规范2014一、工程概况根据《临时用电施工规范2014》的要求,本工程为某建筑工地临时用电施工项目。
工程地点位于某市区,占地面积约20000平方米。
工程主要包括土建、装饰、安装等施工阶段,预计施工周期为18个月。
为确保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可靠,特制定以下施工方案。
二、用电管理1. 用电申请:施工前,由施工现场负责人向工程部提出临时用电申请,明确用电负荷、用电设备等信息。
2. 用电审批:工程部审批临时用电申请,确认用电需求,并制定临时用电方案。
3. 用电合同:与供电部门签订临时用电合同,明确用电期限、用电容量、供电方式等。
4. 用电缴费:按照合同约定,及时缴纳电费。
5. 用电检查:定期对临时用电设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6. 用电拆除:工程结束后,及时拆除临时用电设施,办理用电拆除手续。
三、电工1. 人员要求:电工应具备相应的电工操作证,熟悉临时用电施工规范及操作流程。
2. 岗位职责:负责现场临时用电设施的安装、维修、检查等工作。
3. 培训与考核:定期组织电工进行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并对电工进行考核。
4. 人员配置: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阶段,合理配置电工数量。
四、安全距离与外电防护1. 安全距离:临时用电线路与其他设施保持以下安全距离:(1)与建筑物:不小于0.3米;(2)与树木:不小于1米;(3)与道路:不小于2米;(4)与易燃、易爆物品:不小于1.5米;(5)与电气设备:不小于0.5米。
2. 外电防护:(1)在临时用电线路附近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2)采用绝缘材料对临时用电线路进行防护;(3)对临时用电线路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外电防护措施到位;(4)遇有外力损坏,及时进行修复。
五、电缆线路1. 电缆选型:根据用电负荷及现场环境,选择合适类型和规格的电缆,确保电缆安全可靠。
(1)电缆类型:优先选用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2)电缆规格:根据用电设备功率和电缆长度,合理选择电缆截面;(3)电缆绝缘:电缆绝缘性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证电缆运行安全。
电波暗室的建设及应用探究摘要:电磁兼容性指的是电子系统在相对适宜的电磁环境中稳定运行,同时不会对其他设备产生电磁干扰,其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而电磁兼容性与电波暗室密切相关,文章通过对电波暗室的类型进行了简述,并进一步探究了电波暗室的建设及应用策略。
关键词:电波暗室;建设;应用前言:电磁兼容性能够反映电磁系统及设备的抗干扰能力,电磁兼容性测试则主要是在电波暗室进行,其可为测试环节提供电磁环境。
因自然条件下,电磁环境相对复杂,这样会造成电磁兼容性测试不能稳步有序进行,所以人们开始模拟稳定的测试场所与环境。
电波暗室能够提供稳定的电磁环境,从而保障测试结果具备一致性,同时也能够重复进行实验,保障测试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1、电波暗室类型电波暗室除了可进行电磁兼容性测试之外,还能够测试雷达与天线系统,因此,由于应用范围不同,电波暗室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包括了电磁兼容性测试、天线测试、雷达截面测试以及其他电波暗室等[1]。
因具体用途有很大不同,类型结构也存在较大差异,电磁兼容性测试又包括了全电波暗室和半电波暗室,根据实际测试距离长短,又分为3m、5m、10m法暗室[2]。
2、电波暗室结构电波暗室包括了屏蔽室与吸波材料两个结构部分,屏蔽室主要是屏蔽测试环境电磁,让场地和外界电磁环境分开,保障不会干扰测试环节,保障测试结果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一般情况下,屏蔽室使用铜板与钢板,属于封闭式金属壳,包围测试场地,并形成屏蔽环境。
在屏蔽室的天花板与墙壁上会安装吸波材料,常用的便是铁氧体育加碳泡沫。
铁氧体通常会做成贴片形式,后者会做成锥形,为了保障吸波效果达到最佳,一般会同时使用两种材料[3]。
3、电波暗室建设要点3.1、合理选择设计方案要结合相关机构的自身实际需求,现场空间面积以及成本,选择最恰当的建设尺寸,标准尺寸为3m、5m、10m法,其中3m法暗室的宽为6m、长为9m、高为6m,这样能够最大程度上满足电磁兼容测试需要,因空间越大,成本越高,所以该类型暗室建设的应用范围也是最广的[4]。
10m EMC暗室场地要求
1. 10m暗室的承重
暗室地面的面载荷承重要求2000kg/sqm,额外考虑钢支架的载荷要求(钢支架载荷见图纸“2014-05-06,湖南无委电波暗室场地要求图”描述)。
2. 平整度要求
对于整个暗室、屏蔽室建造区域需要良好的地面平整度要求:
任何1m区域内高度差不能够超过1.5mm;
任何4m区域内高度差不能够超过4.5mm;
任何10m区域内高度差不能够超过6.0mm;
任何15m区域内高度差不能够超过7.5mm.
为达到上述平整度要求,我们建议地面采用水流自流平或环氧树脂工艺。
3. 暗室地面下挖
暗室及控制室、功放室、屏蔽室均安装有高架地板,高约500mm。
为减少外部地面与暗室内部地面的高度差,暗室建设区域(包括电波暗室、屏蔽控制室和屏蔽功放室)需要整体下挖,假设外地面标高为+/-0mm,在地面下挖、承重加固和平整度处理完后地面标高要求-430mm;
下挖后的地面应干燥,没有油脂并可以防潮渗;防潮渗要求不能超过2%,需进行地面防水处理。
4. 空间要求
有足够的空间安装电波暗室,场地空间尺寸需满足电波暗室及屏蔽室的要求,请查看暗室参考布局图。
要求10m法暗室建造的建筑体净空间高度不小于10m,即建筑体顶部梁下最低点至地点净高不小于10m。
5. 空调要求
暗室内需要进行温湿度控制,温度控制范围18-27℃±3℃,湿度控制范围50-
60%±5%,暗室通风换气次数3次/小时,控制室、功放室、传导室通风换气次数5次/小时,风速不大于4m/s。
建议采用恒温恒湿型风管式空调。
空调风管与通风波导窗之间需要采用绝缘软连接,避免风管振动传递到暗室,风管需要进行良好的保温处理,避免产生冷凝水。
空调正常运行条件下,过压或低压不能超过20N/sqm,故障情况下,最大过压或低压不能超过250N/sqm。
由于暗室内外明显的温度差会导致屏蔽钢板上产生冷凝水,我们建议暗室外部也采用空调系统。
Albatross提供通风波导窗及法兰,所有外围的空调、风管及与波导窗的连接由客户负责完成。
暗室通风效果图:侧墙下进风,顶出风形式。
屏蔽室通风效果图:顶进风,顶出风形式。
6. 配电要求
以暗室屏蔽体为分工界面,屏蔽体内的配电由Albatross负责,屏蔽体外的配电包括到滤波器的连接由客户负责完成。
配电总量包括暗室设备,测试仪器及EUT三个方面,仅暗室设备需要电量为380V/32A/50Hz。
暗室配电不能带有漏电保护,且总谐波失真需低于8%。
7. 接地要求
客户需在暗室周围提供接地点,要求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客户负责将接地线连接到暗室的接地点上。
8. 压缩空气要求
暗室的气动门,天线塔需要用到压缩空气,客户需在暗室周围提供压缩空气管道,带1/2连接头,空气压力为6-8bar,所提供的压缩空气需经过水过滤和油过滤处
理。
9. 消防要求
电波暗室是一个大型设备,暗室内部及顶部区域不能配置消防喷淋装置。
Albatross 提供一套烟雾报警系统,如果该烟雾报警系统需要连接到上一级大楼消防报警,客户负责相关信号线的连接。
我们建议暗室建设前该大楼已通过消防验收。
10. 施工要求
1. 免费提供AC 220 V / 16 A的交流电源,并且离安装区域不超过10米距离;
2. 安装期间的最低工作温度是15°C;
3. 工作日10个小时,周六8个小时的工作时间;
4. 安装过程中要有充足的照明;
5. 提供饮用水和洗手间等卫生设施。
11. 货物存储要求
1. 需要500sqm的货物存储空间,而且该空间是安全可锁的;
2. 存储区域温度范围为+ 15°C to + 30°C,湿度范围为30% to 70%;
3. 存储区域不能超过安装现场50m,否则客户负责将货物搬运到安装现场;
12. 卸货要求
集装箱的卸货必须在Albatross的监督下进行,详细要求请参考卸货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