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

教案内页(供参考)

教学进程:(含教学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设计及时间安排)

(可加页)

经络与腧穴期末题库完整

第七节足太阳经络与腧穴 一、选择题 1. 与眼眦有关的经脉是() A. 足太阳膀胱经 B.足少阳胆经 C.手少阴心经 D.足厥阴肝经 E.足太阴脾经 2. 足太阳膀胱经背部第二侧线位于() A. 脊柱椎体横突外侧缘 B. 肩胛骨缘线上与脊柱平行 C. 脊柱正中与肩胛骨缘连线的中点处 D. 肩胛骨下角与脊柱正中连线中点处 E. 肩胛骨下角缘垂直线上 3. 足太阳膀胱经的络穴是() A. 委阳 B.委中 C.昆仑 D.丰隆 E.飞扬 4. 关于风门穴,下列正确的是() A. 位于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 B. 位于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 3 寸 C. 位于第二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 1.5 寸 D. 位于第二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 3 寸 E. 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 5. 命门穴旁开 3 寸为() A. 腰阳关 B.关元俞 C.肾俞 D.志室 E.秩边 6. 与命门穴相平的穴位是() A. 大肠俞 B.肾俞 C.小肠俞 D.秩边 E.腰阳关 7. 位于后发际正中直上 2.5 寸,旁开 1.3 寸,平枕外隆突上缘凹陷处是() A.凤池 B.脑户 C.玉枕 D.风门 E.风府 8. 阳跻郄穴附阳为何经穴位?()

A. 膀胱经 B.肾经 C.脾经 D.肝经 E.小肠经 9. 次髎穴主治下列何种病症() A.月经不调 B.腹泻 C.便秘 D.痔疮 E.头痛 10. 下列足太阳膀胱经穴不位于背部第一侧线的是() A.膈俞 B.督俞 C.膏肓 D.厥阴俞 E.气海俞 11. 第 2 胸椎棘突下,旁开 3 寸的穴位是() A.附分 B.风门 C.魄户 D.肩中俞 E.肝俞 12. 第 5 腰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的穴位的是() A.气海俞 B.大肠俞 C.关元俞 D.小肠俞 E.三焦俞 13. 天柱穴主治除下列什么证以外的各证() A.项强 B.后头痛 C.鼻塞 D.癫狂 E.手痛 14. 膈俞穴除下列什么证以外的各证() A.呃逆 B.瘾疹 C.潮热盗汗 D.气喘 E.牙痛 15. 足太阳膀胱经在小腿部循行的部位是() E.侧中间 A.外侧前缘 B.外侧中间 C.外侧后缘 D.胫骨与腓骨之间 16. 足太阳膀胱经入合腘窝的穴位是() A.会阳 B.浮郄 C.委阳 D.阴谷 E.委中 17. 不位于小腿部的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是() A.承筋 B.承山 C.昆仑 D.飞扬 E.束骨 18. 下列治疗眼病的穴位位于目眦的是() A.瞳子髎 B.攒竹 C.承泣 D.丝竹空 E.睛明 19. 承山穴主治除下列什么证以外的各证() A.癫痫 B.便秘 C.阳痿 D.痔疮 E.腰腿疼痛 20. 足太阳膀胱经的原穴是() A.京骨 B.委中 C.昆仑 D.飞扬 E.束骨

中医师承、确有专长-针灸学-足阳明胃经、腧穴练习题

第八单元足阳明胃经、腧穴 一、A1 1、头维穴属于哪条经脉 A、足少阳胆经 B、足阳明胃经 C、足太阳膀胱经 D、手阳明大肠经 E、手少阳三焦经 2、胃的募穴所属的经脉是 A、肺经 B、任脉 C、胃经 D、脾经 E、肾经 3、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肌外缘;条口旁开1寸的穴位是 A、丰隆 B、地机 C、解溪 D、上巨虚 E、下巨虚 4、胃经在循行中,未与以下何处发生联系 A、口 B、目 C、鼻 D、膈 E、下齿 5、经足背到第2足趾的经脉是 A、足太阴脾经 B、足厥阴肝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少阳胆经 E、足太阳膀胱经 二、B 1、A.足三里 B. 上巨虚 C. 下巨虚 D. 条口 E. 丰隆 <1> 、强壮保健要穴是 A B C D E <2> 、治疗痰饮病证的要穴是 第1页

第2页 A B C D E 2、A.痰饮病证 B. 妇科病证 C. 五官热证 D. 出血病证 E. 肝胆病证 <1> 、丰隆穴的主治是 A B C D E <2> 、内庭穴的主治是 A B C D E 8寸,胫骨前肌外缘;条口旁开 1寸。 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胃经的循行:“足阳明胃经,起于鼻旁,上行鼻根,与足太阳经脉相汇合,再沿鼻的外侧下 行,入上齿龈中,返回环绕口唇,入下唇交会于承浆穴;再向后沿下颌下缘,至大迎穴处,再沿下颌角至 颊车穴,上行到耳前,过足少阳经的上关穴处,沿发际至额颅部。其支脉,从大迎前下走人迎穴,沿喉咙 入缺盆,下横膈,入属于胃,联络于脾。其直行的经脉,从缺盆沿乳房内侧下行,经脐旁到下腹部的气冲 部;一支脉从胃口分出,沿腹内下行,至气冲部与直行经脉相汇合。由此经髀关、伏兔穴下行,至膝关节 中。再沿胫骨外侧前缘下行,经足背到第 2足趾外侧端(厉兑穴);一支脉从膝下 3寸处分出,下行到中 趾外侧端;一支脉从足背分出,沿足大趾内侧直行到末端。” 综上所述,胃经在循行中,未与“下齿”发生联系。 【该题针对“足阳明胃经、穴” 知识点进行考核】 5、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足阳明胃经:“经髀关、伏兔穴下行,至膝关节中。再沿胫骨外侧前缘下行,经足背到第 2 足趾外侧端(厉兑穴)” 【该题针对“足阳明胃经、穴” 知识点进行考核】 二、B 1、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强壮保健要穴是:足三里。 【该题针对“足阳明胃经、穴” 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案部分 、A1 1、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 2、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 3、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B 】 头维在头部,当额角发际直上 “足阳明胃经、穴” 】B 】胃的募穴是中脘, “足阳明胃经、穴” 】A 】丰隆 0.5寸,头正中线旁开 4.5寸。属于足阳明胃经。 知识点进行考核】 属于任脉的穴位。 知识点进行考核】 【定位】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 【该题针对 “足阳明胃经、穴”

足阳明经络与腧穴试题与答案

第六章足阳明经络与腧穴 一.选择题 (一)A型题(依题意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入上齿中”的经脉是: A 足阳明胃经 B 手阳明大肠经. C 手太阳小肠经 D 足少阳胆经 E 督脉2.足阳明胃经的起始穴为: A 迎香 B 睛明 C 承泣 D 四白 E 瞳子髎 3.根据《灵枢·经脉》,足阳明胃经: A 主胃所生病 B 主血所生病 C 主气所生病 D 主津所生病 E 主液所生病 4.足三里穴五行属性为: A 木 B 火 C 土 D 金 E 水 5.具有祛痰作用的穴位是: A 天枢 B 解溪 C 下巨虚 D 梁丘 E 丰隆 6.足阳明胃经的郄穴是: A 阴市 B 解溪 C 条口 D 梁丘 E 地机 7.足阳明胃经在腹部距前正中线旁开: A 0.5寸 B 1寸 C 2寸 D 3.5寸 E 4寸 8.足阳明大肠经经穴单侧共有: A 44个 B 45个 C 46个 D 47个 E 48个 9.针灸治疗面瘫经常采用地仓透: A 颊车 B 迎香 C 水沟 D 下关 E 大迎 10.足阳明络脉名: A 条口 B 偏历 C 丰隆 D 飞扬 E 光明 11.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是: A 大迎 B 颧髎 C 四白 D 迎香 E 巨髎 12.下关穴治疗牙痛属于腧穴的: A 近治作用 B 远治作用 C 双向作用 D 相对特殊作用 E 双向良性调节作用13.上巨虚位于胫骨前缘一横指,当足三里穴下: A 6寸 B 5寸 C 4寸 D 3寸 E 2寸 14.治疗肩臂痛常选足阳明胃经的: A 冲阳穴 B 条口穴 C 伏兔穴 D 下巨虚穴 E 厉兑穴 15.《灵枢·经脉》:“上络头项,合诸经之气,下络喉嗌”描述的是: A 手阳明络脉 B 手太阳络脉 C 足阳明络脉 D 手阳明经脉 E 督脉 16.以下是《灵枢·经脉》对足阳明胃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入上齿中,还出挟口 B 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 C 下足跗,入中指内间 D 下挟脐,入气街中 E 下膝三寸而别,以下入大指间 17.以下是《灵枢·经脉》对足阳明胃经病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 B 狂,疟,温淫 C 颈肿,喉痹 D 口苦,善太息 E 骭厥18.下列那项可以选用四白穴治疗: A 面痛 B 耳聋 C 瘰疬 D 喉痹 E 牙痛 19.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3寸是:

足阳明胃经高清版人体穴位图

足阳明胃经高清版人体穴位图 足阳明:从鼻旁开始(会),交会鼻根中,旁边会足太阳经(会),向下沿鼻外侧(、),进入上齿槽中(),回出来夹口旁()环绕口唇(会人中穴),向下交会于颏唇沟(会);退回来沿下颌出面动脉部(),再沿下颌角(),上耳前(),经颧弓上(会、、),沿发际(),至额颅中部(会)。 它的支脉:从大迎前向下,经颈动脉部(),沿喉咙(、,一说会),进入(锁骨上窝部),通过膈肌,属于胃(会、),络于脾。 外行的主干:从锁骨上窝(缺盆)向下,经乳中(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向下夹脐两旁(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进入气街(腹股沟动脉部)。 它的支脉:从胃口向下,沿腹里,至腹股沟动脉部与前者会合。——由此下行经髋关节前(髀关),到股四头肌隆起处(伏兔、阴市、梁丘),下向膝髌中(犊鼻),沿胫骨外侧(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下行足背(解溪、冲阳),进入中趾内侧趾缝(陷谷、内庭),出次趾末端(厉兑)。 它的支脉:从膝下三寸处(足三里)分出(丰隆),向下进入中趾外侧趾缝,出中趾末端。 另一支脉:从足背部(冲阳)分出,进大趾趾缝,出大趾末端,接足太阴。 本经一侧45穴(左右两侧共90穴),其中15穴分布于下肢的前外侧面,30穴在腹、胸部与头面部。首穴承泣,末穴厉兑。主治肠胃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某些病症和咽喉、头面、口、牙、鼻等器官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 足阳明胃经穴位:承泣穴、四白穴、巨髎穴、地仓穴、大迎穴、颊车穴、下关穴、头维穴、人迎穴、水突穴、气舍穴、缺盆穴、、、、、、、、、、、、、、、、、、气冲穴、、、、、、、上巨虚穴、、、、、、、内庭穴、厉兑穴 (1) 承泣穴ST1 Chéng qì [定位] 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解剖] 在眶下缘上方,眼轮匝肌中,深层眶内有眼球下直肌,下斜肌;有眶下动、静脉分支,眼动、静脉的分支;布有眶下神经分支及动眼神经下支的肌支,面神经分支。[主治] 目赤肿痛,流泪,夜盲,眼睑(目闰)动,口眼歪斜。 [配伍] 配太阳治目赫肿痛,配阳白治口眼歪斜。

第九单元足阳明胃经、腧穴

第九单元足阳明胃经、腧穴 一、经脉循行 《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鼻根凹陷处)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夹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下颌部)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即上关穴),循发际,至额颅。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夹脐,入气街中。 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 ---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髌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即足背),入中指内间。 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以下入中指外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体表循行:鼻旁――目下――面周围――缺盆――胸腹第二侧线――下肢外侧前――大、次、中趾。 体内联系:属胃――络脾――腹里――气冲 二、主治概要 1.胃肠病食欲不振,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痢疾,便秘等。 2.头面五官病目赤痛痒,目翳,眼睑瞤动。 3.神志病、热病癫狂,发热等。

4.皮肤病瘾疹、痤疮、神经性皮炎等。 5.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下肢痿痹,转筋。 三、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 1.承泣 【定位】在面部,眼球与眶下缘之间,瞳孔直下。 【主治】①眼睑瞤动、迎风流泪、夜盲、近视等目疾;②口眼歪斜,面肌痉挛。 2.四白 【定位】在面部,眶下孔处。 【主治】①目赤痛痒、眼睑瞤动、目翳等目疾;②口眼歪斜、面痛、而肌痉挛等面部病证;③头痛,眩晕;④胆道蛔虫症。 3.地仓 【定位】在面部,口角旁约0.4寸(指寸)。 【主治】口歪、流涎、面痛等局部病证。 4.颊车 【定位】在面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中指),闭口咬紧牙时咬肌隆起,放松时按之凹陷处。 【主治】齿痛、牙关不利、颊肿、口角歪斜等局部病证。

【基础】中医执业-针灸学-足阳明胃经腧穴

第九单元足阳明胃经、腧穴 大纲要求: 1.经脉循行 2.主治概要 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单侧45穴,考19穴) 要点:承泣、四白、地仓、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梁门、天枢、归来、梁丘、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条口、丰隆、解溪、内庭、厉兑 一、胃经循行: 1.起于承泣穴→下行入上齿,经地仓→走到对侧,经颊车,下关到头维 2.其支脉:从大迎穴下行至人迎穴,沿喉咙,入缺盆→下行属胃络脾 3.直行经脉:从缺盆,走乳房→到下腹部之气冲穴 4.一条支脉:出于胃口→行至气冲穴→走下肢外侧前缘→至历兑 5.一条支脉:从足背分出,在足大趾内侧交脾经 二、足阳明胃经主治概要

三、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 1.承泣 【定位】在面部,眼球与眶下缘之间,瞳孔直下 【主治】①眼睑瞤动、迎风流泪、夜盲、近视等目疾 ②口眼歪斜,面肌痉挛 ---两效皆腧穴所在主治所及的体现 2.四白 【定位】在面部,眶下孔处 【主治】 ①目赤痛痒、眼睑瞤动、目翳等目疾(腧穴所在主治所及) ②口眼歪斜、面痛、面肌痉挛等面部病证(就近原则) ③头痛,眩晕 ④胆道蛔虫症(联系迎香) 3.地仓 【定位】在面部,口角旁约0.4寸 一般都是0.5寸,1.5寸等,此处比较特殊 【主治】口歪、流涎、面痛等局部病证(腧穴所在,主治所及)

4.颊车 【定位】在面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中指),闭口咬紧牙时咬肌隆起,放松时按之凹陷处【主治】齿痛、牙关不利、颊肿、口角歪斜等局部病证(腧穴所在主治所及) 牙痛主穴: 何不下车 5.下关 【定位】在面部,颧弓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凹陷中 【主治】①牙关不利、面痛、齿痛、口眼歪斜等面口病证 ②耳聋、耳鸣、聤耳等耳疾 6.头维 【定位】在头部,当额角发际直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 【主治】头痛、眩晕、目痛、迎风流泪等头目病证(腧穴所在主治所及)

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在鼻旁与手阳明大肠经衔接,联系的脏腑器官有鼻,目,上齿,口唇,喉咙跟乳房,属胃,络脾,在足大趾与足太阴脾经相连。胃是气血生成的地方,而气血是人体最基本的保障,故胃经是人体的后天之本,欲长寿,通体康泰,则须胃经通,与其时时保持通常旺盛。 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水突——气舍——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内庭——厉兑

经穴歌诀 四十五穴足阳明,承泣四白巨髎经,地仓大迎下颊车,下关头维对人迎,水突气舍连缺盆,气户库房屋翳寻,膺窗乳中下乳根,不容承满与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存,水道归来气冲次,髀关伏兔走阴市,

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连条口行, 下巨虚下有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同, 内庭厉兑阳明穴,大指次指之端终。 承泣 【位置】在面部,眼球与眶下缘之间,瞳孔直下。 【主治】目赤肿痛,迎风流泪,口眼歪斜等。 四白 【位置】在面部,眶下孔凹陷处。 【主治】目赤痛痒,迎风流泪,眼睑润动,口眼歪斜等。 巨髎 【位置】在面部,横平鼻翼下缘,瞳孔直下。 【主治】口眼歪斜,眼睑润动,鼻出血。 地仓 【位置】在面部,口角旁开0.4寸。 【主治】口角歪斜,流涎,眼睑润动等。 大迎 【位置】在面部,下颌角前方,咬肌附着部的前缘凹陷中,面动脉搏动处。 【主治】口角歪斜,失音等。 颊车 【位置】在面部,下颌角前上方1横指。上下牙关咬紧时,隆起的咬肌高点处,按之凹陷处即为。

足阳明胃经、腧穴

一、A1 1、梁丘穴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底外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 A、1寸 B、2寸 C、4寸 D、6寸 E、8寸 2、厉兑穴位于 A、第2趾内侧趾甲根角旁约0.1寸 B、第2趾外侧趾甲根角旁约0.1寸 C、第4趾内侧趾甲根角旁约0.1寸 D、第4趾外侧趾甲根角旁约0.1寸 E、第3趾内侧趾甲根角旁约0.1寸 3、在足背踝关节横纹中央凹陷处,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的穴位是 A、冲阳 B、解溪 C、阳溪 D、丘墟 E、陷谷 4、位于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的穴位是 A、不容 B、承满 C、关门 D、梁门 E、天枢 5、足阳明胃经的起始穴是 A、厉兑 B、承泣 C、迎香 D、大敦 E、内庭 6、头维穴属于哪条经脉 A、足少阳胆经 B、足阳明胃经 C、足太阳膀胱经 D、手阳明大肠经 E、手少阳三焦经 7、胃的募穴所属的经脉是 A、肺经 B、任脉 C、胃经

D、脾经 E、肾经 8、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肌外缘;条口旁开1寸的穴位是 A、丰隆 B、地机 C、解溪 D、上巨虚 E、下巨虚 9、胃经在循行中,未与以下何处发生联系 A、口 B、目 C、鼻 D、膈 E、下齿 10、经足背到第2足趾的经脉是 A、足太阴脾经 B、足厥阴肝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少阳胆经 E、足太阳膀胱经 11、在胸部,距前正中线4寸循行的经脉是 A、足太阴脾经 B、手厥阴心包经 C、足少阴肾经 D、足阳明胃经 E、手太阴肺经 12、胃经循行未至的部位是 A、膈 B、下齿 C、口 D、目 E、鼻 13、位于面部,颧弓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凹陷中的腧穴是 A、耳门 B、听宫 C、下关 D、四白 E、颊车 二、B 1、A.足三里 B.上巨虚

经络腧穴学电子书第四章 手阳明经络与腧穴

第四章手阳明经络与腧穴 本章包括经络和腧穴两部分。第一节为经络,包括手阳明经脉、手阳明络脉、手阳明经别和手阳明经筋。经脉分布于食指、上肢外侧前、肩前、颈、颊、鼻旁。其络脉、经别分别与之内外相连,经筋分布于外部。第二节为腧穴,首穴是商阳,末穴是迎香,左右各20穴。 第一节手阳明经络 手阳明大肠经在食指与手太阴肺经衔接,联系的脏腑器官有口、下齿、鼻,属大肠,络肺,在鼻旁与足阳明胃经相接。络脉别于偏历。经别入柱骨,循喉咙。经筋结于肩前,绕肩胛,挟脊,上额角,散络头部。 一、手阳明经脉 (一)经脉循行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膈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一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灵枢-经脉》)。 【注释】 [1]大指次指:大指侧的次指,即食指。 [2]指上廉:食指的桡侧边。此按曲肘立拳位描述,故称上廉。 [3]合谷两骨:指第一、第二掌骨,因其分歧,合称歧骨。中间为合谷穴,即以其开合凹陷如谷而得名。 [4]两筋:指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 [5]臂上廉:前臂桡侧,此按曲肘立拳体位,故称上廉,即阳溪至曲池穴之间。 [6]肘外廉:肘横纹外侧,约曲池穴部。 [7]髑骨:肩胛骨肩峰部。 [8]柱骨之会:柱骨,指颈椎,或指锁骨;会,此指大椎穴。 [9]缺盆:锁骨上窝部;缺盆骨即锁骨,其上有缺盆穴。 [10]交人中:经脉在人中左右交叉。 手阳明大肠经,①从食指末端(商阳)起始,沿食指桡侧缘(二间、三间),出第一、第二掌骨间(合谷),②进入两筋(指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阳溪),沿前臂桡侧(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③进入肘外侧(曲池、肘髎),经上臂外侧前边(手五里、臂臑),④上肩,出肩峰部前边(肩髃、巨骨,会秉风),向上交会颈部(会大椎),⑤下入缺盆部(锁骨上窝),⑥络于肺,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颈部支脉,⑦从缺盆部上行颈旁(天鼎、扶突),通过面颊,进入下齿槽,出来夹口旁(会地仓),交会人中部(会水沟),左边的向右,右边的向左,上夹鼻孔旁(口禾髎、迎香),接足阳明胃经。 (二)经脉病候 是动则病,齿痛,颈肿。 是主津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 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灵枢·经脉》)。 【注释】 [1]颈肿:据《脉经》、《太素》、《铜人》和《素问》林亿新校正引文及《脉书》文字应 作“出页肿”。

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 胃经在哪里足阳明胃经是有关于消化系统非常重要的 穴位。是从头部开始,经脖子、胸、腹、下肢以至足尖等,非常长的经脉。消化系统有障碍时,会出现疲劳、身体倦怠、缺乏元气等症状。皮肤没有光泽,显黑、黄。嘴唇容易破裂,有纵形皱纹,唇边容易溃烂。发声无力,发音模糊。精神不振,迟疑不决,闷闷不乐,经常苦恼,因此更加重消化系统的负担。有喜吃甜食的倾向。此外,对清淡的食物有偏好,不爱吃油腻的食物。若要长久保持同一姿势,则会坐立难安,无法镇定下来。因为胃经的异常,经常被原因不明的头痛所苦恼。出现前头部和眼睛的疼痛、鼻塞、喉咙痛、腹胀等症状。脚部觉得虚弱、麻痹。出现以上所述的症状,请刺激位于胃经上的穴位,症状就会有显著的改善。胃经是非常长的经脉,但主要的穴位有四十五个。胃经的准确位置足阳明胃经:从鼻旁开始(会迎香穴),交会鼻根中,旁边会足太阳经(会睛明穴),向下沿鼻外侧(承泣穴、四白穴),进入上齿槽中(巨髎穴),回出来夹口旁(地仓穴)环绕口唇(会人中穴),向下交会于颏唇沟(会承浆穴);退回来沿下颌出面动脉部(大迎穴),再沿下颌角(颊车穴),上耳前(下关穴),经颧弓上(会上关穴、悬厘穴、颔厌穴),沿发际(头维穴),至额颅中部(会神庭穴)。人体足阳明胃经图它

的支脉:从大迎前向下,经颈动脉部(人迎穴),沿喉咙(水突穴、气舍穴,一说会大椎穴),进入缺盆穴(锁骨上窝部),通过膈肌,属于胃(会上脘穴、中脘穴),络于脾。外行的主干:从锁骨上窝(缺盆)向下,经乳中(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向下夹脐两旁(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进入气街(腹股沟动脉部气冲穴)。 它的支脉:从胃口向下,沿腹里,至腹股沟动脉部与前者会合。——由此下行经髋关节前(髀关),到股四头肌隆起处(伏兔、阴市、梁丘),下向膝髌中(犊鼻),沿胫骨外侧(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下行足背(解溪、冲阳),进入中趾内侧趾缝(陷谷、内庭),出次趾末端(厉兑)。它的支脉:从膝下三寸处(足三里)分出(丰隆),向下进入中趾外侧趾缝,出中趾末端。另一支脉:从足背部(冲阳)分出,进大趾趾缝,出大趾末端,接足太阴脾经。本经一侧45穴(左右两侧共90穴、,其中15穴分布于下肢的前外侧面,30穴在腹、胸部与头面部。首穴承泣,末穴厉兑。主治肠胃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某些病症和咽喉、头面、口、牙、鼻等器官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胃经穴位足阳明胃经穴位图足阳明胃经穴位:承泣穴、四白穴、巨髎穴、地仓穴、大迎穴、颊车穴、下关穴、头维穴、人迎穴、水突穴、气舍穴、缺盆穴、

足阳明胃经图,示意图,十二经络图

足阳明胃经图,示意图,十二经络图 足阳明胃经是有关于消化系统非常重要的穴位。是从头部开始,经脖子、胸、腹、下肢以至足尖等,非常长的经脉。消化系统有障碍时,会出现疲劳、身体倦怠、缺乏元气等症状。皮肤没有光泽,显黑、黄。嘴唇容易破裂,有纵形皱纹,唇边容易溃烂。发声无力,发音模糊。精神不振,迟疑不决,闷闷不乐,经常苦恼,因此更加重消化系统的负担。有喜吃甜食的倾向。此外,对清淡的食物有偏好,不爱吃油腻的食物。若要长久保持同一姿势,则会坐立难安,无法镇定下来。因为胃经的异常,经常被原因不明的头痛所苦恼。出现前头部和眼睛的疼痛、鼻塞、喉咙痛、腹胀等症状。脚部觉得虚弱、麻痹。出现以上所述的症状,请刺激位于胃经上的穴位,症状就会有显著的改善。胃经是非常长的经脉,但主要的穴位有四十五个。 足阳明胃经:从鼻旁开始(会迎香),交会鼻根中,旁边会足太阳经(会睛明),向下沿鼻外侧(承泣、四白),进入上齿槽中(巨髎),回出来夹口旁(地仓)环绕口唇(会人中),向下交会于颏唇沟(会承浆);退回来沿下颌出面动脉部(大迎),再沿下颌角(颊车),上耳前(下关),经颧弓上(会上关、悬厘、颔厌),沿发际(头维),至额颅中部(会神庭)。

它的支脉:从大迎前向下,经颈动脉部(人迎),沿喉咙(水突、气舍,一说会大椎),进入缺盆(锁骨上窝部),通过膈肌,属于胃(会上脘、中脘),络于脾。 外行的主干:从锁骨上窝(缺盆)向下,经乳中(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向下夹脐两旁(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进入气街(腹股沟动脉部气冲穴)。 它的支脉:从胃口向下,沿腹里,至腹股沟动脉部与前者会合。——由此下行经髋关节前(髀关),到股四头肌隆起处(伏兔、阴市、梁丘),下向膝髌中(犊鼻),沿胫骨外侧(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下行足背(解溪、冲阳),进入中趾内侧趾缝(陷谷、内庭),出次趾末端(厉兑)。 它的支脉:从膝下三寸处(足三里)分出(丰隆),向下进入中趾外侧趾缝,出中趾末端。另一支脉:从足背部(冲阳)分出,进大趾趾缝,出大趾末端,接足太阴脾经。 本经一侧45穴(左右两侧共90穴),其中15穴分布于下肢的前外侧面,30穴在腹、胸部与头面部。首穴承泣,末穴厉兑。主治肠胃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某些病症和咽喉、头面、口、牙、鼻等器官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 本经穴位: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水突气舍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内庭厉兑 (1) 承泣ST1 Chéng qì [定位] 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解剖] 在眶下缘上方,眼轮匝肌中,深层眶内有眼球下直肌,下斜肌;有眶下动、静脉分支,眼动、静脉的分支;布有眶下神经分支及动眼神经下支的肌支,面神经分支。 [主治] 目赤肿痛,流泪,夜盲,眼睑(目闰)动,口眼歪斜。 [配伍] 配太阳治目赫肿痛,配阳白治口眼歪斜。 [刺灸法] 以左手拇指向上轻推眼球,紧靠眶缘缓慢直刺0.5~1.5寸,不宜提插,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肿。 [附注] 足阳明经、阳跷、任脉交会穴。

手阳明经络与腧穴试题与答案

第五章手阳明经络与腧穴 一.选择题 (一)A型题(依题意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入下齿中”的经脉是: A 足阳明胃经 B 手阳明大肠经. C 手太阳小肠经 D 足少阳胆经 E 督脉 2.手阳明大肠经的终止穴为: A 迎香 B 口禾髎 C 龈交 D 水沟 E 听宫 3.根据《灵枢·经脉》,手阳明大肠经: A 主大肠所生病 B 主血所生病 C 主肺所生病 D 主津所生病 E 主液所生病 4.曲池穴五行属性为: A 木 B 火 C 土 D 金 E 水 5.二间穴位于: A 食指指间关节前,桡侧凹陷处 B 食指掌指关节前,尺侧凹陷处缘 C 食指掌指关节后,尺侧凹陷处 D 食指掌指关节后,桡侧凹陷处 E 食指掌指关节前,桡侧凹陷处 6.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是: A 阳溪 B 合谷 C 三间 D 二间 E 上巨虚 7.大肠的下合穴是: A 委中 B 委阳 C 下巨虚 D 上巨虚 E 足三里 8.手阳明大肠经经穴单侧共有: A 20个 B 21个 C 23个 D 18个 E 19个 9.孕妇禁针的穴位是: A 迎香 B 曲池 C 合谷 D 手三里 E 扶突 10.手阳明大肠经的络穴是: A 外关 B 偏历 C 支正 D 飞扬 E 光明 11.手三里穴位于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肘横纹下: A 2.5寸 B 1.5寸 C 4寸 D 3寸 E 2寸 12.合谷穴治疗面瘫属于腧穴的: A 近治作用 B 远治作用 C 双向作用 D 相对特殊作用 E 双向良性调节作用 13.手拇指向上翘起,当腕横纹上,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取阳溪穴属于: A 简便取穴法 B 固定标志取穴法 C 活动标志取穴法 D 骨度分寸取穴法 E 综合取穴法 14.治疗皮肤疾病应首选: A 商阳 B 偏历 C 臂臑 D 曲池 E 迎香 15.《灵枢·经脉》:“其别者,入耳,合于宗脉”描述的是:

足阳明胃经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足阳明胃经英文名称:Yangming Stomach Channel of Foot;Yangming Stomach Meridian of Foot定义:本经起于鼻翼两旁迎香穴,夹鼻上行,至鼻根部,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交于目内眦,向下沿鼻柱外侧,入上齿中,还出,环绕嘴唇,在颏唇沟承浆穴处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颌骨后下缘经下颌角上行过耳前,沿发际,到额前神庭穴。其下行支脉沿喉咙向下后行,左右交会并与督脉在大椎穴处相会,折向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下行穿过膈肌,属胃,络脾。其直行主干从缺盆出体表,沿乳中线下行,夹脐两旁旁开2寸,下行至腹股沟处的气街穴,沿大腿前侧,至膝膑,沿下肢胫骨前缘下行至足背,入足第二趾外侧端厉兑穴。另一分支从足背上冲阳穴分出,前行入足大趾内侧端,经气于隐白穴与足太阴脾经相接。应用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中医基础理论(二级学科);经络(三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百科名片 足阳明胃经穴 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胃经。本经一侧45穴(左右两侧共90穴),其中15穴分布于下肢的前外侧面,30穴在腹、胸部与头面部。首穴承泣,末穴厉兑。主治肠胃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某些病症和咽喉、头面、口、牙、鼻等器官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 目录 循行路线 穴位详解展开 编辑本段 循行路线 穴位图足阳明胃经 循行部位起于鼻翼旁(迎香穴),挟鼻上行,左右侧交会于鼻根部,旁行入目内眦,与足太阳经相交,向下沿鼻柱外侧,入上齿中,还出,挟口两旁,环绕嘴唇,在颏唇沟承浆穴处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沿下颌角上行过耳前,经过上关穴(客主人),沿发际,到额前。 本经脉分支从大迎穴前方下行到人迎穴,沿喉咙向下后行至大椎,折向前行,入缺盆,下行穿过膈肌,属胃,络脾。直行向下一支是从缺盆出体表,沿乳中线下行,挟脐两旁(旁开二寸),下行至腹股沟外的气街穴。本经脉又一分支从胃下口幽门处分出,沿腹腔内下行到气街穴,与直行之脉会合,而后下行大腿前侧,至膝膑沿下肢胫骨前缘下行至足背,入足第二趾外侧端(厉兑穴)。本经脉另一分支从膝下3寸处(足三里穴)分出,下行入中趾外侧端。又一分支从足背上冲阳穴分出,前行入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交于足太阴脾经。 本经脉腧穴有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水突、气舍、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内庭、厉兑,共45穴,左右合90穴。

足少阴经络与腧穴试题与答案

第十一章足少阴经络与腧穴 一.选择题 (一)A型题(依题意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太溪穴下1寸的穴位是 A 复溜 B 大钟 C 然谷 D 水泉 E 交信 2.下列哪组穴不是经脉的起止穴 A 涌泉、俞府 B 长强、兑端 C 睛明、至阴 D 天池、中冲E少泽、听宫 3.下列穴位中,与脐下4寸相平的是 A 大赫 B 气穴 C 四满 D 横骨 E 水道 " 4.足少阴经的络穴是 A 水泉 B 大钟 C 太溪 D 照海 5.照海穴的取穴法是 A 骨度分寸法 B 手指比量法 C 体表标志法 D 简易取穴法E以上都不是 6.下列腧穴定位正确的是 A 阴谷穴在腘窝内侧,屈膝时,当半腱肌腱与半膜肌腱之间 B 复溜穴在小腿内侧,太溪穴直上3寸,跟腱的前方 C 四满穴当脐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寸 D 神封穴当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 E 俞府穴当第一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7.下列腧穴定位不正确的是 A 梁门穴当脐中上4寸,距前正中线2寸 B 肓俞穴当脐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寸 C 下脘穴在前正中线,当脐中上2寸 D 子宫穴当脐中下4寸,胶正中线旁开3寸 E 灵墟穴当第3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8.下列腧穴主治不正确的是 A 风池穴主治眩晕 B 太渊穴主治无脉症 C 少泽穴主治无乳症 D 太溪穴主治盗汗 } E 至阴穴主治胎位不正 9.有关复溜穴的内容,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太溪穴直上2寸 B 足少阴经经穴 C 主治热病无汗或汗出不止 D 孕妇禁用 E 主治水肿 10.肾经上行至胸部的经脉循行线,旁开任脉的距离是 A 1寸 B 寸 C 2寸 D 寸 E 寸 11.“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的经脉是 A 膀胱经 B 肾经 C 肝经 D 肺经 E 胃经12.根据《灵枢·经脉》篇,下列不属于足少阴经循行的是 / A 邪走足心 B 贯脊属肾,络膀胱 C 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D 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 E 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 13.“是主肾所生病者”的经脉是 A 肾经 B 膀胱经 C 三焦经 D 肝经 E 脾经14.十二经脉中出现“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病候的是 A 肝经 B 胆经 C 肾经 D 膀胱经 E 脾经 15.下列症状中不属足少阴经病候的是 A 饥不欲食 B 面如漆柴 C 喝喝而喘 D 冲头痛E嗜卧

3足阳明胃经循行图解

3足阳明胃经循行图解 起于鼻翼两侧(迎香)上行到鼻根部与足太阳经交会,向下沿鼻外侧进入上齿龈内,回出环绕口唇,向下交会于颏唇沟承浆处,再向后沿口腮后下方,出于下颌大迎处沿下颌角颊车,上行耳前,经上关,沿发际,到达前额(前庭)。面部支脉:从大迎前下走人迎,沿着喉咙,进入缺盆部,向下过膈,属于胃,联络脾脏。缺盘部直行的脉:经乳头,向下挟剂旁,进入少腹两侧气冲;胃下口部支脉:沿着腹里向下到气冲会合,再由此下行至髀关,直抵伏兔部,下至膝盖,沿胫骨外侧前缘,下经足跗;进入第二足趾外侧端(厉兑);胫部支脉:从膝下3寸(足三里)处分出进入足中趾外侧;足跗部支脉:从跗上分出,进入足大趾内侧端(隐白)与足太阴脾经相接。腧穴有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水突、气舍、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内庭、厉兑共45。病候:肠鸣腹胀、水肿、胃痛、呕吐或消谷善饥、口渴、咽喉肿痛、鼻衄、胸部及膝髌等本

经循行部位疼痛、热病、发狂。四白ST2位置: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中。地仓ST4位置:口角旁0.4寸。大迎ST5位置:下颌角前下面1.3寸,闭口鼓腮,当下颌骨边缘出现一沟形处。颊车ST6位置:下颌角前上方1横指凹陷中,咀嚼时咬肌隆起处。下关ST7位置:闭口,鹤弓与下颌切迹之间的凹陷处。头维ST8取穴:在额角发际,神庭穴旁开4.5寸。屋翳ST15位置:第二肋间隙,前正中线(紫宫穴)旁开4寸,位锁骨中线上。天枢ST25 大肠募穴位置:脐旁2寸。伏兔ST32位置:伸膝时,在髂前上棘与外膝眼的连线上,距髂骨上缘6寸。犊鼻ST35位置:屈膝时,当髌骨下缘,髌韧带之外侧凹陷处。足三里ST36 合穴位置:犊鼻下3寸,胫骨前缘旁一横指,凹陷处取之。[附注]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上巨虚ST37 大肠腑下合穴位置:足三里穴下3寸,胫骨前肌上,当胫腓两骨之间。下巨虚ST39 小肠腑下合穴位置:在小腿前外侧之中央再下一1寸处,当胫腓两骨之间,距胫骨前缘约0.5寸,在犊鼻下9寸,条口穴下1寸。丰隆ST40络穴位置:外踝上8寸。解溪ST41经穴位置: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内庭ST44 荣穴位置:在第2、3趾趾缝间,趾蹼缘的后方取穴。厉兑ST45 井穴位置:第2趾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

经络与腧穴

经络与腧穴 手太阴肺经: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隔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中府云门天府地,侠白尺泽到孔最。列缺经渠都属肺,太渊鱼际少商毕。 手阳明之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隔,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夹鼻孔。手阳明穴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阳溪偏历温溜长,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五里近,臂臑肩颙巨骨,当天鼎扶突禾髎接,鼻旁五分号迎香。 足阳明之脉,畏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夹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隔,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夹脐,下气衔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衔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髌中,下循胫外廉,下足附,入中指内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足太阴之脉: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趾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髁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隔,夹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隔,注心中。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 手少阴经脉: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隔,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

中医护理三基试题及答案第五章经络与腧穴

第五章经络与腧穴 A型题 1.气血运行的主要通路是(A) A.十二正经 B.奇经八脉 C.十二别经 D.经筋 E.十五别络 2.十二经脉命名主要包括哪三方面(C) A.阴阳、五行、脏腑 B.阴阳、五行、手足 C.手足、阴阳、脏腑 D.手足、脏腑、五行 E.手足、阴阳、五脏 3.十二经脉中同名经的交接部位在(A) A.头面部 B.胸部 C.腹部 D.四肢末端 E.体侧 4.手厥阴经联系的脏腑是(C) A.肺 B.肝 C.心包 D.三焦 E.胆 5.手太阳经联系的脏腑是(D) A.胃 B.膀胱 C.三焦 D.小肠 E.大肠 6.足少阳经联系的脏腑是(B) A.小肠 B.胆 C.心包 D.三焦 E.肾 7.与手太阴经相表里的事(E) A.足太阴 B.手太阳 C.足少阳 D.足厥阴 E.手少阴 8.与手少阳经相表里的是(A) A.手厥阴 B.手太阳 C.足少阳 D.足厥阴 E.手少阴 9.与足少阴经相表里的是(B) A.足太阴 B.足太阳 C.足少阳 D.足阳明 E.足少阴 10.与足少阳经相表里的是(D) A.足太阳 B.足少阳 C.足阳明 D.足厥阴 E.足太阴 11.阴脉之海是指(B) A.督脉 B.任脉 C.冲脉 D.带脉 E.足少阴肾经 12.十二经脉之海指的是(C) A.督脉 B.任脉 C.冲脉 D.带脉 E.足太阳膀胱经 13.经络系统的组成是(B) A.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经筋、皮部 B.经脉、络脉、经筋、皮部 C.经脉、别络、经筋、皮部 D.经脉、经别、经筋、皮部 E.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经筋、经别 14.手三阴经的走向为(A) A.胸走手 B.手走头 C.头走足 D.足走腹 E.手走胸 15.足三阳经的走向为(C) A.胸走手 B.手走头 C.头走足 D.足走腹 E.手走胸 16.前发际至后发际常用骨度为(B) 寸寸寸寸寸 17.天突至胸剑联合常用骨度为(C) 寸寸寸寸寸 18.脐中至耻骨联合常用骨度为(C) 寸寸寸寸寸 19.矫正胎位的腧穴是(B)

足阳明胃经高清版人体穴位图

足阳明胃经高清版人体穴位图 足阳明胃经:从鼻旁开始(会迎香穴),交会鼻根中,旁边会足太阳经(会睛明穴),向下沿鼻外侧(承泣穴、四白穴),进入上齿槽中(巨髎穴),回出来夹口旁(地仓穴)环绕口唇(会人中穴),向下交会于颏唇沟(会承浆穴);退回来沿下颌出面动脉部(大迎穴),再沿下颌角(颊车穴),上耳前(下关穴),经颧弓上(会上关穴、悬厘穴、颔厌穴),沿发际(头维穴),至额颅中部(会神庭穴)。 它的支脉:从大迎前向下,经颈动脉部(人迎穴),沿喉咙(水突穴、气舍穴,一说会大椎穴),进入缺盆穴(锁骨上窝部),通过膈肌,属于胃(会上脘穴、中脘穴),络于脾。 外行的主干:从锁骨上窝(缺盆)向下,经乳中(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向下夹脐两旁(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进入气街(腹股沟动脉部气冲穴)。 它的支脉:从胃口向下,沿腹里,至腹股沟动脉部与前者会合。——由此下行经髋关节前(髀关),到股四头肌隆起处(伏兔、阴市、梁丘),下向膝髌中(犊鼻),沿胫骨外侧(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下行足背(解溪、冲阳),进入中趾内侧趾缝(陷谷、内庭),出次趾末端(厉兑)。 它的支脉:从膝下三寸处(足三里)分出(丰隆),向下进入中趾外侧趾缝,出中趾末端。 另一支脉:从足背部(冲阳)分出,进大趾趾缝,出大趾末端,接足太阴脾经。 本经一侧45穴(左右两侧共90穴),其中15穴分布于下肢的前外侧面,30穴在腹、胸部与头面部。首穴承泣,末穴厉兑。主治肠胃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某些病症和咽喉、头面、口、牙、鼻等器官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

足阳明胃经---循行及45腧穴功效

足阳明胃经---循行及45腧穴功效 胃,在内经里说,“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胃和脾经相表里,属土,中医对一个人病情轻重的预后,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此人是否有胃气,所谓得胃气者生,失胃气者死,这个人病后经调理胃口慢慢恢复,说明预后良好,否则就需要审视调理的方法是否正确了。 判断一个病人的胃气有无,可以在胃经脚上的冲阳穴位及人迎穴位置按,按在穴位上.病人产生什么样的感觉才算有胃气呢?有脉动就说明有胃气。现代人胃病的人很多,浅表性胃炎,胃溃疡,萎缩性胃炎……十人九胃,主要是跟人的不良饮食习惯和环境所致的。 人生病,一是实邪,二是虚邪,实邪就是有实体的东西,比如吃的坏了的东西就是实邪,虚邪也包括两种,一种是我们常说的六淫,如风寒暑湿燥火,一种是因情志引起的,比如因肝气横逆犯胃引起的胃病.我们看一个人得了胃病,要判断是哪一种邪气引发的,如果只针对胃来治胃病,有相当一部分人的胃病是反复治反复发,治不好的。胃和脾一样在色为黄,所以很人有胃病的人,脸色会出现黄色,胃在中医也称为黄肠。

如果辨症准确,胃病其实很好治,象我们针灸取穴,有尺泽,内关,足三里,中脘,梁丘,内庭,公孙,阳陵泉,太冲,胃俞,。包括中脘附近的上脘,建里,下脘,都可以调理胃病,而且效果很好,我们有一个著名的小梅花灸,即在中脘及其上下左右各一寸的地方隔姜灸,另外有一个大梅花灸,中脘,神阙,天枢,关元,是治疗肠胃疾病非常好的方法。足阳明胃经自头部的头维穴开始,到足二指的厉兑穴,一共四十五个穴道,循行时间为早7-9点,循行方向自头走足。胃经的五腧穴,厉兑,内庭,陷谷,解溪,足三里。分属金,水,木、火、土性。承泣、四白、巨髎穴——妇科保健、眼睛保健、牙痛 承泣在在眼睛下方、眼框骨头上面一点,很好找,但一般不下针,会按摩,眼保健操里会按摩到这个穴位,承泣是足阳明、阳蹻、任脉交会穴,所以按摩这个穴位,对妇女月经,乳房,妇科疾病都有保健作用。四白在当眼正视时,瞳孔往下直线,承泣下面骨头约五分左右能摸到一个小坑,就是四白。也是用来保健眼睛的,中医认为,眼睛所需要的精气通过四白给于眼睛,所以按摩四白也是保健和治疗眼部疾病。有一个针法,叫迎香透四白,就是从透香下针,得气后提针到皮下透往四白穴,这个针法可治疗胆道蛔虫引起的剧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