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全国中考真题解析考点汇编
- 格式:doc
- 大小:205.00 KB
- 文档页数:4
(2012年1月最新最细)2011全国中考真题解析120考点汇编☆定义与命题一、选择题1. (2011福建龙岩,10,4分)现定义运算“★”,对于任意实数a 、b ,都有a ★b =a 2﹣3a +b ,如:3★5=33﹣3×3+5,若x ★2=6,则实数x 的值是( ) A.﹣4或﹣1 B.4或﹣1 C.4或﹣2 D.﹣4或2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分析:根据新定义a ★b =a 2﹣3a +b ,将方程x ★2=6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求解.解答:解:依题意,原方程化为x 2﹣3x +2=6,即x 2﹣3x ﹣4=0, 分解因式,得(x +1)(x ﹣4)=0, 解得x 1=﹣1,x 2=4.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根据新定义,将方程化为一般式,将方程左边因式分解,得出两个一次方程求解.2.(2011山东菏泽,6,4分)定义一种运算☆,其规则为a ☆b =1a +1b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根据这个规则,计算2☆3的值是( ) A.56 B. 15C.5D.6 考点:代数式求值.专题:新定义.分析:由a ☆b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1a b +,可得2☆3=1123+,则可求得答案. 解答:解:∵a ☆b =11a b +,∴2☆3=115236+=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新定义题型.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根据题意解题.3.(2011•黔南,3,4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点P 到原点O 的距离为p ,OP 与x 轴正方向的夹角为a ,则用[p ,α]表示点P 的极坐标,显然,点P 的极坐标与它的坐标存在一一对应关系.例如:点P 的坐标为(1,1),则其极坐标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45°].若点Q 的极坐标为[4,60°],则点Q 的坐标为( ) A 、(2,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012年1月最新最细)2011全国中考真题解析120考点汇编☆操作探究性试题一、选择题1. (2011山西,6,2分)将一个矩形纸片依次按图(1)、图⑵的方式对折,然后沿图(3)中的虚线裁剪,最后头将图(4)的纸再展开铺平,所得到的图案是( )考点:轴对称专题:操作题 图形变换分析:由图案的对称性进行想象,或动手操作一下都可.解答:A 点评:动手折一折,动脑想一想.不难得出答案.2. 若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3x+y=1+ax+3y=3的解满足x+y <2,则a 的取值范围为( )A 、x <4B 、x >4C 、x <-4D 、x >-4 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探究型.分析:先把先把两式相加求出x+y 的值,再代入x+y <2中得到关于a的不等式,求出的取值范围即可.解答:解: {3x+y=1+a ①x+3y=3②,①+②得,x+y=1+ a4,∵x+y <2,∴1+ a4<2,解得a <4.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及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a当作已知条件表示出x 、y 的值,再得到关于a 的不等式.3.(2011湖北咸宁,7,3分)如图,将一张边长为3的正方形纸片按虚线裁剪后,恰好围成一个底面是正三角形的棱柱,这个棱柱的侧面积为( )(向上对折) 图(1) 图(3) (向右对折) 图(2) 图(4) D CB A (第6题)A .9B .339-C .3259-D .3239- 考点:剪纸问题;展开图折叠成几何体;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专题:操作型。
分析:这个棱柱的侧面展开正好是一个长方形,长为3,宽为3减去两个三角形的高,再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答:解:∵将一张边长为3的正方形纸片按虚线裁剪后,恰好围成一个底面是正三角形的棱柱,∴这个棱柱的底面边长为1,高为22)21(1-=,∴侧面积为长为3,宽为3﹣3的长方形,面积为9﹣33.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剪纸问题的实际应用,动手操作拼出图形,并能正确进行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 (2011湖北荆州,15,3分)请将含60°顶角的菱形分割成至少含一个等腰梯形且面积相等的六部分,用实线画出分割后的图形.答案不唯一.考点: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专题:作图题.分析:整个图形含有36个小菱形,分为面积相等的六部分,则每一个部分含6个小菱形,由此设计分割方案.解答:解:分割后的图形如图所示.本题答案不唯一.点评:本题考查了应用与设计作图.关键是理解题意,根据已知图形设计分割方案.5. (2011,台湾省,6,5分)下图数轴上A 、B 、C 、D 、E 、S 、T 七点的坐标分别为﹣2、﹣1、0、1、2、s 、t .若数轴上有一点R ,其坐标为|s ﹣t+1|,则R 会落在下列哪一线段上?A 、AB B 、BCC 、CD D 、DE考点:数轴;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2012年1月最新最细)2011全国中考真题解析120考点汇编☆二次函数的几何应用一、选择题1.(2011•安顺)正方形ABCD边长为1,E、F、G、H分别为边AB、BC、CD、DA上的点,且AE=BF=CG=DH.设小正方形EFGH的面积为y,AE=x.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是()A、B、C、D、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分析:由已知得BE=CF=DG=AH=1﹣x,根据y=S正方形ABCD﹣S△AEH﹣S△BEF﹣S△CFG﹣S△DGH,求函数关系式,判断函数图象.解答:解:依题意,得y=S正方形ABCD﹣S△AEH﹣S△BEF﹣S△CFG﹣S△DGH=1﹣4×(1﹣x)x=2x2﹣2x+1,即y=2x2﹣2x+1(0≤x≤1),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x=,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综合运用.关键是根据题意,列出函数关系式,判断图形的自变量取值范围,开口方向及对称轴.二、填空题1.(2011山东日照,16,4分)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M、N分别是BC、CD上的两个动点,且始终保持AM⊥MN.当BM= 2 时,四边形ABCN的面积最大.考点:二次函数的最值;正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应用题。
分析:设BM=x ,则MC=﹣4x ,当AM⊥MN 时,利用互余关系可证△ABM∽△MCN,利用相似比求CN ,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表示四边形ABCN 的面积,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面积的最大值. 解答:解:设BM=x ,则MC=﹣4x , ∵∠AMN=90°,∴∠AMB=90°﹣∠NMC=∠MNC, ∴△ABM∽△MCN,则CN BM MC AB =,即CNxx =-44, 解得CN=4)4(x x -, ∴S 四边形ABCN =21×4×[4+4)4(x x -]=﹣21x 2+2x+8,∵﹣21<0,∴当x=)21(22-⨯-=2时,S 四边形ABCN 最大.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的运用.关键是根据已知条件判断相似三角形,利用相似比求函数关系式.三、解答题1. (2011江苏淮安,26,10分)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 -x 2+bx +3的图象与x 轴的一个交点为A (4,0),与y 轴交于点B .(1)求此二次函数关系式和点B 的坐标; (2)在x 轴的正半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PAB 是以AB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2011全国中考真题解析120考点汇编网格专题一、选择题1. (2011•台湾20,4分)如图为一张方格纸,纸上有一灰色三角形,其顶点均位于某两网格线的交点上,若灰色三角形面积为421平方公分,则此方格纸的面积为多少平方公分( )A 、11B 、12C 、13D 、14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专题:网格型。
分析:可设方格纸的边长是x ,灰色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方格纸的面积减去周围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列出方程可求解. 解答:解:方格纸的边长是x ,21 x 2﹣21•x•21x ﹣21•21x•43x ﹣21•x•41x=421 x 2=12.所以方格纸的面积是12,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识图能力,关键看到灰色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正方形方格纸的面积减去周围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得解.2. (2011湖北潜江,7,3分)如图,在6×6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其中A 、B 、C 为格点.作△ABC 的外接圆⊙O ,则弧AC 的长等于( )A .π43 B .π45 C .π23 D .π25 考点:弧长的计算;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圆周角定理。
专题:网格型。
分析:求弧AC 的长,关键是求弧所对的圆心角,弧所在圆的半径,连接OC ,由图形可知OA ⊥OC ,即∠AOC =90°,由勾股定理求OA ,利用弧长公式求解. 解答:解:连接OC ,由图形可知OA ⊥OC , 即∠AOC =90°,由勾股定理,得OA =2212+=5,∴弧AC 的长=180590⨯⨯π=25π.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弧长公式的运用.关键是熟悉公式:扇形的弧长=180rn ∙∙π. 3. (2011•西宁)如图,△DEF 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ABC ( )A 、把△DEF 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B 、把△DEF 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C 、把△DEF 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D 、把△DEF 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考点:平移的性质。
(2012年1月最新最细)2011全国中考真题解析120考点汇编☆压轴题4127.(2011山东淄博24,分)抛物线y=ax2+bx+c与y轴交于点C(0,﹣2),与直线y=x 交于点A(﹣2,﹣2),B(2,2).(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线段MN在线段AB上移动(点M与点A不重合,点N与点B不重合),且MN=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若M点的横坐标为m,过点M作x轴的垂线与x轴交于点P,过点N作x轴的垂线与抛物线交于点Q.以点P,M,Q,N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为平行四边形?若能,请求出m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专题:计算题。
分析:(1)把C的坐标代入求出c的值,把A、B的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得到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以点P,M,Q,N为顶点的四边形能为平行四边形,当M在OA上,N在OB 上时,以点P,M,Q,N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求出N的横坐标,求出ND、MD,根据勾股定理求出m即可.解答:(1)解:∵抛物线y=ax2+bx+c与y轴交于点C(0,﹣2),代入得:c=﹣2,∴y=ax2+bx﹣2,把A(﹣2,﹣2),B(2,2)代入得:24222422a ba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解得:121a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y=1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x2+x﹣2,答:抛物线的解析式是y=1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x2+x﹣2.(2)解:以点P,M,Q,N为顶点的四边形能为平行四边形.理由如下:∵M、N在直线y=x上,∴OP=PM,OQ=QN,只有M在OA上,N在OB上时,ON=OM时,以点P,M,Q,N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过M作MC⊥y轴于C,交NQ的延长线于D,∵MN=2,M点的横坐标为m,∴N的横坐标是﹣m,MD=ND=|2m|,由勾股定理得:(2m)2+(2m)()222=,∵m<0,m=12 -.答:以点P,M,Q,N为顶点的四边形能为平行四边形,m的值是1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一次函数的性质,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和得到MD=ND=|2m|是解此题的关键.128.(2011•山西)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直线l经过O、C两点.点A的坐标为(8,o),点B的坐标为(11.4),动点P在线段OA上从点O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点A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A→B→C的方向向点C运动,过点P作PM垂直于x轴,与折线O一C﹣B相交于点M.当P、Q两点中有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点P、Q运动的时间为t秒(t >0).△MPQ的面积为S.(1)点C的坐标为,直线l的解析式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全国中考数学真题解析120考点汇编三角形内角和,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一、选择题1.(2011江苏苏州,2,3分)△ABC的内角和为()A、180°B、360°C、540°D、720°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直接得出答案.解答:解: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直接得出:△ABC的内角和为180°.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此题比较简单注意正确记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2.(2011•台湾7,4分)若△ABC中,2(∠A+∠C)=3∠B,则∠B的外角度数为何()A、36B、72C、108D、144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对顶角、邻补角。
专题:计算题。
分析:由∠A+∠B+∠C=180°,得到2(∠A+∠C)+2∠B=360°,求出∠B=72°,根据∠B 的外角度数=180°﹣∠B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A+∠B+∠C=180°,∴2(∠A+∠B+∠C)=360°,∵2(∠A+∠C)=3∠B,∴∠B=72°,∴∠B的外角度数是180°﹣∠B=108°,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二元一次方程组,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邻补角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B的度数是解此题的关键.3.(2011台湾,8,4分)如图中有四条互相不平行的直线L1.L2.L3.L4所截出的七个角.关于这七个角的度数关系,下列何者正确()A.∠2=∠4+∠7B.∠3=∠1+∠6 C.∠1+∠4+∠6=180°D.∠2+∠3+∠5=360°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对顶角.邻补角;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分析:根据对顶角的性质得出∠1=∠AOB,再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得出∠AOB+∠4+∠6=180°,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四条互相不平行的直线L 1.L 2.L 3.L 4所截出的七个角,∵∠1=∠AOB ,∵∠AOB +∠4+∠6=180°,∴∠1+∠4+∠6=180°.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对顶角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正确的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4. (2011新疆建设兵团,3,5分)如图,AB ∥CD ,AD 和BC 相交于点O ,∠A =40°,∠AOB =75°.则∠C 等于( )A 、40°B 、65°C 、75°D 、115°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由∠A =40°,∠AOB =75°,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B 的度数,又由AB ∥CD ,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求得∠C 的值.解答:解:∵∠A =40°,∠AOB =75°.∴∠B =180°﹣∠A ﹣∠AOB =180°﹣40°﹣75°=65°,∵AB ∥CD ,∴∠C =∠B =65°.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定理的应用.5. (2010重庆,4,4分)如图,AB ∥CD ,∠C =80°,∠CAD =60°,则∠BAD 的度数等于( )A .60° B.50° C. 45° D. 4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即可求出∠D 的度数,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知道∠BAD 的度数.A BD C4题图解答:解:∵∠C=80°,∠CAD=60°,∴∠D=180°﹣80°﹣60°=40°,∵AB∥CD,∴∠BAD=∠D=4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以及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性质,难度适中.6.(2011•河池)如图,AB∥CD,AC与BD相交于点O,∠A=30°,∠COD=105°.则∠D的大小是()A、30°B、45°C、65°D、75°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2012年1月最新最细)2011全国中考真题解析120考点汇编☆整体思想一、选择题1. (2011某某,4,3分)已知a ﹣b =1,则代数式2a ﹣2b ﹣3的值是( )A.﹣1B.1C.﹣5D.5考点:代数式求值. 专题:计算题.分析:将所求代数式前面两项提公因式2,再将a ﹣b =1整体代入即可. 解答:解:∵a ﹣b =1,∴2a ﹣2b ﹣3=2(a ﹣b )﹣3=2×1﹣3=﹣1.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关键是分析已知与所求代数式的特点,运用整体代入法求解. 2. (2011,某某省,26,5分)计算(250+0.9+0.8+0.7)2﹣(250﹣0.9﹣0.8﹣0.7)2之值为何?( )C 、1200D 、2400考点:平方差公式。
分析:利用平方差公式a 2﹣b 2=(a+b )(a ﹣b )解题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解:(250+0.9+0.8+0.7)2﹣(250﹣0.9﹣0.8﹣0.7)2=(250+2.4)2﹣(250﹣2.4)2=[(250+2.4)+(250﹣2.4)][(250+2.4)﹣(250﹣2.4)] =2400.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时,关键要找相同项和相反项,其结果是相同项的平方减去相反项的平方.注意整体思想的应用.3. 10(2011某某某某10,4分)已知a 是方程x 2+x ﹣1=0的一个根,则22211a a a---的值为( )C.﹣ 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专题:计算题。
分析:先化简22211a a a---,由a 是方程x 2+x ﹣1=0的一个根,得a 2+a ﹣1=0,则a 2+a=1,再整体代入即可.解答:解:原式=2(1)(1)(1)a a a a a -++-=1(1)a a +,∵a 是方程x 2+x ﹣1=0的一个根, ∴a 2+a ﹣1=0, 即a 2+a=1, ∴原式=1(1)a a +=1.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以及解一元二次方程,是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二、填空题1.(2011•某某,14,4分)若x 1,x 2是方程x 2+x ﹣1=0的两个根,则x 12+x 22=. 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
(2012年1月最新最细)2011全国中考真题解析120考点汇编☆投影
一、选择题
1.(2011某某荆州,4,3分)如图.位似图形由三角尺与其灯光照射下的中心投影组成,相似比为2:5,且三角尺的一边长为8cm,则投彩三角形的对应边长为()
A、8cm
B、20cm
C、
D、10cm
考点:位似变换;中心投影.
专题:几何图形问题.
分析:根据位似图形的性质得出相似比为2:5,对应变得比为2:5,即可得出投彩三角形的对应边长.
解答:解:∵位似图形由三角尺与其灯光照射下的中心投影组成,相似比为2:5,三角尺的一边长为8cm,
∴投彩三角形的对应边长为:8÷ 25=20cm.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位似图形的性质以及中心投影的应用,根据对应变得比为2:5,再得出投彩三角形的对应边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2011某某崇左,17,3分)一位小朋友拿一个等边三角形木框在阳光下玩,等边三角
形木框在地面上的影子不可能是( )
考点:平行投影.
专题:应用题.
分析:根据看等边三角形木框的方向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竖直向下看可得到线段,沿与平面平行的方向看可得到C,延与平面不平行的方向看可得到D,不论如何看都得不到一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平行投影的理解和掌握,能熟练地观察图形得出正确结论是解此题的关键.。
(2012年1月最新最细)2011全国中考真题解析120考点汇编☆方程思想一、选择题1.(2011广东深圳,6,3分)一件服装标价200元,若以6折销售,仍可获利20%,则这件服装的进价是()A、100元B、105元C、108元D、118元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专题:方程思想.分析:根据题意,找出相等关系为,进价的(1+20%)等于标价200元的60%,设未知数列方程求解.解答:解:设这件服装的进价为x元,依题意得:(1+20%)x=200³60%,解得:x=100,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找出相等关系,进价的(1+20%)等于标价200元的60%.2.(2011•恩施州10,3分)小明的爸爸骑着摩托车带着小明在公路上匀速行驶,小明每隔一则12:00时看到的两位数是()A、24B、42C、51D、15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专题:方程思想。
分析:设小明12时看到的两位数,十位数为x,个位数为y,根据两位数之和为6可列一个方程,再根据匀速行驶,12﹣13时行驶的里程数等于13﹣14:30时行驶的里程数除以1.5列出第二个方程,解方程组即可.解答:解:设小明12时看到的两位数,十位数为x,个位数为y,即为10x+y;则13时看到的两位数为x+10y,12﹣13时行驶的里程数为:(10y+x)﹣(10x+y);则14:30时看到的数为100x+y,14:30时﹣13时行驶的里程数为:(100x+y)﹣(10y+x);由题意列方程组得:⎪⎩⎪⎨⎧+-+=+-+=+)10(105.1)10(1006y x x y x y y x y x , 解得:⎩⎨⎧==51y x , 所以12:00时看到的两位数是15,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正确理解题意并列出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3.(2011丽江市中考,13,3分)据调查,某市2011年的房价为4000元/m 2,预计2013年将达到4840元/m 2,求这两年的年平均增长率,设年平均增长率为x ,根据题意,所列方程为( ) A 、4000(1+x )=4840 B 、4000(1+x )2=4840C 、4000(1﹣x )=4840D 、4000(1﹣x )2=4840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
2011全国中考真题解析考点汇编☆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综合应用
一、选择题
2. (2011•青海)一次函数y=﹣2x+1和反比例函数y=的大致图象是( )
A 、 B
、
C
D
3. (2011山东青岛,8,3分)已知一次函数y 1=kx+b 与反比例函数y 2=k
x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当y 1<y 2时,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1或0<x <3
B .﹣1<x <0或x >3
C .﹣1<x <0
D .x >3
(2011杭州,6,3分)如图,函数y 1=x -1和函数 y 2=2x 的图象相交于点M (2,m ),N (-1,n ),若y 1
>y 2,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1或0<x <2
B .x <-1或x >2
C .-1<x <0或0<x <2
D .-1<x <0或x >2 4.(2011浙江台州,9,4分)如图,双曲线y =
m
x
与直线y =kx +b 交于点M .N ,并且点M 的坐标为(1,3),点N 的纵坐标为﹣1
.根据图象信息可得关于x 的方程y=kx +b 的解为( )
A .﹣3,1
B .﹣3,3
C .﹣1,1
D .﹣1,3 5. (2011•丹东,6,3分)反比例函数y=
x
k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y=kx+k 的图象大致是( )
A 、
B 、
C 、
D 、
6. (2011•宜昌,15,3分)如图,直线y=x+2与双曲线y=3
m x
在第二象限有两个交点,那么m 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为( )
A 、
B 、
C 、
D 、
8. (2011•贵阳10,分)如图,反比例函数y 1=x
k 1
和正比例函数y 2=k 2x 的图象交于A (﹣1,﹣3)、B (1,3)两点,若x
k 1
>k 2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1<x <0
B 、﹣1<x <1
11. (2011•恩施州5,3分)一次函数y 1=k 1x+b 和反比例函数y 2=
x
2
(k 1∙k 2≠0)的图象如图所示,若y 1>y 2,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2<x <0或x >1 B 、﹣2<x <1 C 、x <﹣2或x >1 D 、x <﹣2或0<x <1
x y x y 2
4=-=和的图象交于点A 和点B ,若点C 是x 轴上任意一点,连接AC 、BC ,则△ABC 的面积为
( )
A .3
B .4
C .5
D .6 二、填空题
1. (2011江苏南京,15,2分)设函数y =与y =x ﹣1的图象的交点坐标为(a ,B ),则的值为 ﹣
2. (2011江苏苏州,18,3分)如图,已知点A ,3),AB 丄x 轴,垂足为B ,连接OA ,反
比例函数
k
y x =
(k >0)的图象与线段OA 、AB 分别交于点C 、D .若AB=3BD ,以点C 为圆心,CA 的54倍的长为半径作圆,则该圆与x 轴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填”相离”,“相切”或“相交“).
3. (2011湖北荆州,16,3分)如图,双曲线 y=2x (x >0)经过四边形OABC 的顶点A 、C ,∠ABC=90°,OC 平分OA 与x 轴正半轴的夹角,AB ∥x 轴.将△ABC 沿AC 翻折后得AB′C,B′点落在OA 上,则四边形OABC
的面积是 .
4.(2011广西崇左,8,2分)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反比例函数x
y 4
-=图象上的两点(1,m )和(n ,2),则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 .
5.(2011湖北黄石,15,3分)若一次函数y=kx+1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x
y 1
=的图象没有公共点,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
6.(2011成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反比例函数x
k
y 2=
(0≠k )满足: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若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直线k x y 3+-=都经过点P ,且7=OP ,则实数k= .
7.(2011•包头,18,3分)如图,已知A (﹣1,m )与B (2,m+3)是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上的两个点,点C 是直线AB 与x 轴的交点,则点C 的坐标是 .
8题图
9题图
8. (2011浙江宁波,18,3)正方形的A 1B 1P 1P 2顶点P 1、P 2在反比例函数y =
x
2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x >0)的图象上,顶点A 1、B 1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再在其右侧作正方形P 2P 3A 2B 2,顶点P 3在反比例函数y =
x
2
(x >0)的图象上,顶点A 2在x 轴的正半轴上,则点P 3的坐标为 . . 9. (2011浙江丽水,16,4分)如图,将一块直角三角板OAB 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B (2,0),∠AOB =60°,点A 在第一象限,过点A 的双曲线为.在x 轴上取一点P ,过点P 作直线OA 的垂线l ,以直线l 为对称轴,线段OB 经轴对称变换后的像是O ´B ´. (1)当点O ´与点A 重合时,点P 的坐标是 ; (2)设P (t ,0),当O ´B ´与双曲线有交点时,t 的取值范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