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肌腱结合部损伤愈合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311.02 KB
- 文档页数:3
•综述.外泌体在肩袖损伤修复中的作用王凯,李卓扬,林向进** 为通讯作者,E —mail : doclin+j@(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310003)【摘要】阐明肩袖损伤发展中的分子机制对于促进术后肌腱愈合至关重要。
本文主要从分子机制出发,阐明了 外 血成、瘢痕形成、炎性反应及肌肉变性的作用,从而使外泌体在改善皮肤伤口愈合、瘢痕组织形成、破骨细胞分化及活性的节中发关键作用,并且本文展望了外为生物载体材料的高循环性、高 性、疫性和性等巨大, 为 肩袖肌腱 了 方向。
【关键词】肩袖损伤;夕卜;生肩袖损伤是临床常见的肩关节疾病之一,由 内在和外在因素引起叫肩袖损伤如未及时治疗,受损肌腱会继发变形和萎缩,造成永久性功能障 碍。
肩袖中肌腱-骨骼的特殊连接结构被称为“腱骨结构”,此结构从软腱组织到硬骨骼分为四个过 渡梯度比肌腱、非矿化的纤维软骨、矿化的纤维软骨和骨骼。
四个梯度矿化程度逐渐增加,肌胶原纤维逐渐减少。
腱骨结构将机械应变沿着过渡方向 分布,以加强肌腱和骨骼之间的结合叫肩袖损伤后腱骨结构的修复是通过瘢痕组织形成而不是原 有结构再生国,新生的瘢痕组织缺乏矿物质分布和组织梯度 腱骨结构 变 ,容易发生肌腱二次撕裂叫近年来,临床上对肩袖损伤修复的改进集中在手术和缝合技术上,对腱 骨结构,因此"期有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cells ,MSCs )在肩袖损伤的病理刺激下(包括缺氧) 可以触发外泌体释放,携带再生介质至细胞外基质,保护肌腱基质免受损伤叫腱骨愈合是肩袖损 伤修复的关键,尽管已有研究表明,外泌体在肩袖损伤修复中的积极作用,但目前的研究尚处于早 期阶段,作用机制仍不明确。
本文将综述外泌体在肩袖损伤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发掘其在肩袖修复中的潜力。
1外泌体的结构外泌体(exosomes )是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vesicles ,EVs )的一种,Johnstone 等巾最早于 1983 年 在绵羊网织红细胞中发现,是直径为30~100nm 的 多形性囊泡样小体。
《结合锚钉胫后肌腱重建术治疗疼痛性足副舟骨的疗效分析》篇一一、引言疼痛性足副舟骨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疾病,常表现为足部内侧的疼痛和肿胀,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传统治疗方法多以保守治疗为主,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但对于一些疼痛严重的患者,这些治疗方法效果并不理想。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锚钉胫后肌腱重建术在疼痛性足副舟骨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结合锚钉胫后肌腱重建术治疗疼痛性足副舟骨的疗效,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二、方法本文收集了近两年来我院收治的疼痛性足副舟骨患者共计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实验组40例采用锚钉胫后肌腱重建术治疗。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等指标,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三、锚钉胫后肌腱重建术的原理与操作锚钉胫后肌腱重建术是一种针对足部疾病的微创手术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重建胫后肌腱,恢复足部的正常生物力学结构,从而减轻疼痛性足副舟骨的症状。
手术操作过程中,医生需在患者胫骨后侧的合适位置打入锚钉,然后利用锚钉将健侧的胫后肌腱转移到患侧,最后进行固定和缝合。
四、疗效分析1. 疼痛程度: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实验组患者在术后一周内即可感受到明显的疼痛缓解,而对照组患者则需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疼痛。
2. 活动能力:实验组患者在术后恢复期较短,术后一个月左右即可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而对照组患者由于疼痛影响,活动能力恢复较慢。
3. 生活质量: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疼痛减轻,睡眠质量改善,心理健康状况也有所好转。
而对照组患者由于疼痛及活动能力受限,生活质量受到较大影响。
五、讨论锚钉胫后肌腱重建术治疗疼痛性足副舟骨的疗效显著。
与传统的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相比,锚钉胫后肌腱重建术能够更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
此外,该手术方法具有微创、恢复快等优点,可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支出。
手法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非巨大性肩袖损伤肩袖损伤是指肩袖肌腱群与肩胛盂之间发生的病理性改变,常见于肩关节活动频繁的人群中。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手术治疗。
然而,近年来,手法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逐渐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关注,并在治疗非巨大性肩袖损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探讨手法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在治疗非巨大性肩袖损伤方面的应用。
手法疗法是中医中一种常用的非药物治疗方法,通过运用医生手部的力量和技巧来改善病患的症状和病理状态。
在治疗非巨大性肩袖损伤中,手法疗法主要包括按摩、针灸和拔罐等。
按摩可以通过调理经络、舒经活络、消除湿气和瘀血等方式来改善患者的肩袖疼痛和活动受限。
针灸是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刺激神经末梢来调节气血运行和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
拔罐则可以通过负压的作用来加速血液循环,缓解肩袖损伤引起的淤血和水肿。
与手法疗法相结合的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是指将药物通过经络传导至患部,从而发挥治疗作用的一种疗法。
在治疗非巨大性肩袖损伤中,常用的药物主要有中药贴敷剂和中药针灸液。
中药贴敷剂是将中药粉末制成贴剂,贴在患者的肩袖部位,利用中药的温热性能和药性来改善血液循环和促进组织修复。
中药针灸液则是将中药浸泡在注射液中,通过针刺将药液输送到患者的肩袖组织中,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手法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的治疗原理主要是通过手法疗法改善局部气血运行和调节肩袖周围的肌腱功能,同时通过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向病灶输送药物,达到促进组织修复和减轻疼痛的效果。
这种综合治疗方法可以综合发挥手法和药物的疗效,提高治疗的整体效果。
在临床实践中,手法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在治疗非巨大性肩袖损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
研究发现,通过手法疗法可以改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和疼痛症状,促进肩袖肌腱的修复和恢复功能。
而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可以通过药物的渗透和组织修复作用,加速伤口愈合和减轻炎症反应。
因此,手法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可以提高治疗非巨大性肩袖损伤的效果,减少疼痛和恢复时间。
12种常见肌腱损伤、处理原则及缝合⽅法肌腱断裂和缺损是常见病,多由于损伤或病变所造成,为恢复肢体的功能,断裂或缺损的肌腱均须及时予以修复。
肌腱缝合则是⼀项较为复杂、细致的外科技术。
由于肌腱主要是纵⾏纤维组成,缝合时断端容易劈裂或缝线拉豁。
缝合处要承受⼀定张⼒,并保持到肌腱愈合,缝合线的选择也⾮常重要。
今天就为⼤家分享12种常见肌腱损伤以及肌腱缝合的原则、时机、⽅法和肌腱固定技术。
⾻今中常见肌腱损伤····1.肩袖损伤(cufftear):(1)病因:肩部慢性撞击性损伤;创伤:肩袖肌腱受到过度牵拉损伤或摔倒时上肢伸展撑地,暴⼒使肱⾻头穿透和撕裂肩袖前上部;医源性原因:因⼿法治疗时⼒量过⼤⽽损伤肩袖肌腱。
(2)临床表现:症状:伤后肩痛,呈撕裂样痛。
体征:60º~120º疼痛弧征阳性;肩外展及内外旋抗阻痛;肩峰前外缘及肱⾻⼤结节处压痛。
(3)临床分型:第I型:⼀般活动时不痛,当投掷或转肩时痛。
检查只有反⼸痛。
第Ⅱ型:除重复损伤动作时痛外,还有肩袖抗阻痛,肩部⼀般活动正常.第Ⅲ型:较常见,症状有肩痛和运动受限,检查有压痛和抗阻痛。
(4)肩袖肌腱断裂:①完全性断裂:症状:伤时局部剧痛,伤后疼痛减轻,随后疼痛程度⼜逐渐加重。
体征:肩部⼴泛压痛、肌腱断裂部锐痛;常可触及裂隙及异常⾻擦⾳;患侧上臂外展⽆⼒或不能外展⾄90º。
X线⽚:早期⼀般⽆异常改变;晚期可见肱⾻⼤结节部⾻质硬化囊性变或肌腱⾻化。
②不完全断裂:肩关节造影有助确诊。
(5)肩袖肌腱有⽆断裂的鉴别:①1%普鲁卡因10 ml痛点封闭;②上臂下垂试验。
2.肱⼆头肌长头肌腱损伤(injury of the biceps brachii long head tendon):(1)病因:肩关节反复超常范围的转肩⽤⼒活动,使肌腱在结节间沟内反复磨损致伤;⼀次突然的过度牵扯致伤;其它:增龄、肩袖炎症、肩胛下肌腱⽌点损伤、多次局封等。
骨伤科在国内的进展【关键词】骨伤科1 中医骨伤科学的发展概况1.1基础理论研究进展大量资料表明:我国中医骨伤研究领域成果显著,潜力巨大。
天津骨伤科医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新方法,治愈率高,其疗程缩短1 /2,愈合缩短1/3。
在实验性骨折形成巨大血肿的研究中证实:①血肿是骨折后必然形成的病理生理产物,对骨折愈合不起重要作用。
②过大血肿反而使局部血液循环更加障碍,并增加内外骨痂通过骨折线距离和困难,影响愈合。
这一实验性研究为中医的“活血化瘀”“去瘀生新”,为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四川省锦阳市李玉江对伤科“瘀血”有进一步认识和研究。
他认为瘀血泛指血已离经而未排出体外,停滞于内的败血而言。
瘀血的形成,外伤是直接原因,跌打闪挫,无论皮破出血与否,只要经脉受伤,气血运行受阻,即可导致瘀血发生。
他认为经络存在于皮肉筋骨之中,网络全身,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表里上下,调节各部功能的通路。
凡皮肉筋骨损伤,经络无不倍受株连,一经络损伤,瘀血形成,则气血凝滞,运行受阻,进而影响脏腑功能。
而脏腑功能失调,营运障碍,又直接影响到损伤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
证明了“活血化瘀法”是骨伤科治疗中的重要方法,创立了“行气消瘀法”、“活血凉血法”、“和营止痛法”、“舒筋活络法”、“益气活血法”、“化瘀祛浊法”等等。
临床辩证施治,效果显著。
1.2中药在骨伤科的应用进展北京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研究证明,丹参具有扩张微血管,增加血流量。
改善微循环作用:川芎有抑制凝血过程,抑制血小板凝结,加强纤维蛋白溶酶的活性作用;赤芍能明显抑制血栓形成,对中药桃仁、红花、当归、莪术、地龙等的研究也有很多报导。
这为活血化瘀法则在骨伤科的应用开辟了可喜途径。
1.3手法复位的新进展夹板材料不断更新,出现了多样化的局面。
如上海塑料夹板,中医研究院的纸夹板,北京的铁丝夹板,广西的竹夹板,甘肃的石膏活页夹板等,各具特色,有所创新。
如对前壁骨折既往常规采用的“分骨夹缚法”不仅使用时复杂,也不易掌握好;贵阳中医院只用掌背侧两块夹板及背侧分骨垫的固定方法。
2023 年第 9 卷第 8 期Vol.9, No.8, 2023中西医结合护理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Nursing中医壮医治疗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疼痛的研究进展韦佳佳, 刘霜, 莫理璐, 黄碧秋(广西国际壮医医院 骨关节与运动医学科, 广西 南宁, 530201)摘要: 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ACL -R )是前交叉韧带损伤(ACL )临床治疗的金标准。
ACL -R 术后疼痛严重影响患者康复。
本研究就ACL -R 术后疼痛中西医干预方法以及壮医药熨疗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术后镇痛方案提供更多参考。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损伤; 膝关节; 疼痛; 中医治疗; 辨证分型中图分类号: R 473.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709-1961(2023)08-0039-05Research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Zhuang medicine in thetreatment of postoperative pain after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WEI Jiajia ,LIU Shuang ,MO Lilu ,HUANG Biqiu(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and Sports Medicine , Guangxi InternationalZhuang Medical Hospital , Nanning , Guangxi , 530201)ABSTRACT :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 ) reconstruction remains the gold standard forACL. However , it may seriously impair th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and Zhuang medicine ironing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operative pain after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 and provided refer⁃ence for further explor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for clinical postoperative pain management.KEY WORDS :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 knee joint ;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前交叉韧带损伤(ACL )是临床常见病,随着运动人群的增多,ACL 损伤的发病率逐年增加[1]。
•综迷•肌骨超声介入技术在临床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俞晓杰卢健:王颖V4Chinese Journal o 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Apr. 2021, Vol. 36, N〇.4肌骨超声(musculoskeletal ultrasound,MSUS)已经被越 来越多的用于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在临床 康复治疗中,肌骨超声特别适用于引导诊断性和治疗性介入 技术,因为肌骨超声不仅使用方便、价格低廉、无辐射,而且 可以良好地可视化肌肉骨骼解剖结构然而,由于缺乏超声 设备或者相关培训和临床实践等闲难,仅有少部分康复医师 能够在临床实践中使用肌骨超声引导下介人技术:因此,本 文概括了肌骨超声介人技术在临床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进展1肌骨超声介入技术的优势影像引导介人的基础是能够可靠地识别要注射的目标 区域,确定针到达适当位置,随后给予适当操作:在超声成 像模式中.B(亮度)模式是通常用于引导的模式B模式超 声直接显示了目标结构的深度和位置,到达目标的最安全路 径,针在到目标路径上的连续可视化和在目标内注射药物的 扩散与传统的解剖触诊法、X线和C T等引导技术相比,应 用超声引导具有许多优势超声引导在介人治疗中的最大优点在于能够实时观察目标组织、注射针和药液扩散,并且 不会受到有害辐射的影响。
与X线主要显示骨骼结构相比, 超声在直接可视化肌肉、肌腱、韧带、血管和神经等软组织结 构h具有优势,最大程度提高了介人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 性,超声可以区分各种软组织结构以及实时观察进针过程 的能力有助于防止出现神经损伤、血管内注射和气胸等并发 症,这显著提高了安全性:彩色多普勒成像可用于分辨血管 内血流,因此对确定进针路径h的血管及把血管与邻近神经 区分开来特别有帮助此外,超声也避免了在X线定位过程中使用造影剂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荨麻疹、支气管痉挛、低血压、心动过速和过敏反应等m。
综 述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M a y.2024,V o l .32N o .9大学,2021.[24]宋丹,丁碧云.酸枣仁汤加减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J ].西部中医药,2012,25(3):60-61.[25]武文平,孟晶晶,张薇,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应用黄芪酸枣仁汤治疗效果研究[J ].世界中医药,2020,15(24):3802-3805.[26]黎海冰,李建汉,岑成灿,等.酸枣仁汤合小柴胡汤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研究[J ].江西医药,2020,55(3):295-297.(收稿日期:2022-12-19)[编辑:周荣荣张思思]җ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Z R 2022L Z Y -020);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2019G H Z 002):毕建平,E -m a i l :b i j i a n p i n g@y e a h .n e t 第一作者:赵宏飞,E -m a i l :1742031179@q q.c o m 中西医诊疗肩袖损伤的研究进展җ赵宏飞1,林雨1,王斌强1,马平1,高建东2,毕建平2(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1)ʌ摘要ɔ 肩袖损伤是常见的骨科疾病,大多数患者会出现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功能障碍,目前临床主要采用保守治疗㊁手术治疗㊁综合治疗该病㊂该文主要对近几年国内外诊断和治疗肩袖损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肩袖损伤的诊治提供参考㊂ʌ关键词ɔ 肩袖损伤;药物疗法;针刺疗法;推拿疗法;针刀疗法;肩袖开放式修补术;关节镜手术中图分类号:R 274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9621/j.c n k i .11-3555/r .2024.0934 肩袖损伤是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可造成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功能障碍,外伤史是其主要病因之一[1]㊂肩袖可以将肱骨头完全包裹,防止肱骨头脱位,从而动态稳定肱盂关节,确保肩关节内收㊁外展㊁内外旋功能的完成㊂在诊断和治疗方面,临床明确诊断后,可根据受损程度不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目前有效治疗方式可分为保守治疗㊁手术治疗㊁综合治疗㊂本文主要对近几年国内外诊断和治疗肩袖损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肩袖损伤的诊治提供参考㊂1 肩袖损伤的诊断临床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查体和影像学检查,综合评估及诊断,三者缺一不可㊂1.1 临床表现 研究表明,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尤其好发于从事重体力劳动者[2]㊂肩袖损伤通常表现为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功能障碍㊂发病早期阶段,大部分患者会出现轻微症状,可能会出现间歇痛㊁静息痛㊁夜间痛[3]㊂肩袖是否完全撕裂,决定肩关节的外展功能是否出现功能障碍㊂多数肩袖损伤患者出现部分撕裂时没有显著阳性体征,完全断裂时,肱骨头与肩袖稳定结构遭到破坏,肩关节的外展功能活动受限[4]㊂1.2 查体 肩袖损伤后,患者肩关节周围压痛(+),肩关节活动受限伴有肌力下降,撞击试验(+)㊂不同的损伤部位有不同的检查方法,空罐试验(+)㊁0ʎ位外展试验(+)㊁落臂试验(+)㊁抱抬抗阻试验(+)等可辅助诊断冈上肌损伤;熊抱试验(+)㊁压腹试验(+)可辅助诊断肩胛下肌损伤;吹号手征(+)可辅助诊断冈下肌㊁小圆肌损伤[5]㊂1.3 影像学检查 目前常用于诊断肩袖损伤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检查和磁共振成像(M R I )检查㊂超声检查具有无辐射㊁实时性㊁便捷等优点,可对双侧肩关节进行实时动态观察,目前被作为检查肩袖肌腱的最佳选择之一[6]㊂在超声检查过程中,医者不仅需要注意观察肩袖结构是否被破坏,每条肌腱的厚度㊁长度及形状是否改变,腱体回声是否改变及肩关节内有无积液,同时在观察软组织时也需要检查肱骨头骨皮质是否发生改变㊂M R I 检查能够准确㊁有效检查软组织病变,全面清晰呈现解剖结构,且可辅助医师判断患者损伤的类型㊁程度及病因[7-8]㊂2 肩袖损伤的治疗对于肩袖部分撕裂㊁疼痛及活动受限等症状不明311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5月第32卷第9期综述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M a y.2024,V o l.32N o.9显,且有多种基础疾病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治疗应首选保守治疗㊂对于保守治疗1~2个月症状仍未缓解㊁肩袖完全撕裂的患者,应采取手术治疗㊂2.1保守治疗保守治疗主要包括药物疗法㊁针刺疗法㊁推拿疗法㊁针刀疗法等,可在短时间范围内有效减轻患者肩关节疼痛程度,扩大肩关节活动范围㊂肩袖未撕裂或部分撕裂初期,解剖结构相对完整,为阻止病情进一步进展,保守治疗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㊂在临床观察中,保守治疗起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9]㊂(1)药物疗法药物疗法主要包括中药内服㊁西药内服㊁中药外用㊁局部药物注射等治疗方法㊂临床治疗该病常以中药内服为主,佐以中药外敷,根据患者病变情况,四诊合参,辨证论治,遣方用药[10]㊂西药内服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㊁麻醉性止痛药㊁解痉类止痛药,针对高龄患者,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存在较高的并发症风险,如心脑血管破裂及消化道出血等㊂研究表明,肩关节局部注射皮质类固醇和富含血小板的血浆对治疗肩袖损伤均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注射富含血小板的血浆在减轻疼痛㊁恢复肩关节功能方面优于注射皮质类固醇[11]㊂(2)针刺疗法针刺疗法是中医特色疗法之一,通过辨证取穴㊁针体刺入特定穴位后,施以辅助手法,可达到通经活络㊁内外兼治的目的㊂临床治疗肩袖损伤应根据损伤部位及患者的临床症状,辨证取经,辨证取穴[12]㊂杨晓勇[13]研究发现采用肩三针法治疗肩袖损伤引起的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功能障碍疗效明显㊂黄美玲等[14]研究发现采用温针灸联合常规康复方法治疗肩袖损伤术后功能康复,能够快速减轻患者疼痛,有效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㊂施玉敏等[15]研究发现采用电针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袖损伤疗效显著,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感,改善肩关节功能和活动度㊂(3)推拿疗法中医推拿疗法能够舒筋止痛㊁理筋活络,采用推法㊁拿法㊁按法㊁摩法㊁摇法等推拿手法治疗肩袖损伤,有助于降低患肢疼痛程度,提高肩关节活动度,促进疾病康复[16]㊂黄科春等[17]研究发现采用推拿手法联合康复治疗肩袖损伤临床效果好,可有效改善肩关节功能㊂(4)针刀疗法针刀疗法是闭合性肌腱松解术,处于手术与非手术之间,作为针刺疗法衍生出的一种中医特色疗法,其主要通过松解粘连组织,降低筋膜间张力,解除肌肉痉挛,减轻患肢疼痛,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㊂研究表明,针刀疗法具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㊁加快局部炎症因子吸收等作用[18]㊂王娇云等[19]认为针刀松解术利用特制的刃针,精确作用于病变周围软组织部位,可有效松解粘连组织,快速缓解压迫,改善肩关节功能㊂林春强等[20]认为小针刀不仅可以松解异常粘连组织,还可以切割无菌性炎症的软组织,减轻筋膜内应力,恢复损伤前肩关节力平衡状态㊂2.2手术治疗治疗肩袖损伤的手术方式主要包括肩袖开放式修补术和关节镜手术㊂关节镜手术为目前常用术式,分为关节镜下小切口肩袖修补术和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㊂(1)肩袖开放式修补术肩袖开放式修补术主要采用经肩峰的肩部横行及三角肌前的倒U形切口,依次切开皮肤㊁浅筋膜及深筋膜,显露损伤后的肩袖,仔细清理探查后,对损伤部分进行修补缝合㊂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开放式修补术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具有出血量大㊁手术时间长㊁术后疼痛㊁切口感染风险增加等弊端,目前该术式仅在处理巨大肩袖撕裂时适用[21]㊂(2)关节镜手术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关节镜下小切口肩袖修补术不断完善,该术式具有切口创伤小㊁手术操作时间短㊁治疗费用低㊁利于术后功能锻炼等优点,成为治疗肩袖损伤常用的术式[22]㊂黄俊等[23]认为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具有创伤小㊁操作简单等优势,且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㊂相较于关节镜下小切口肩袖修补术,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具有视野佳㊁操作空间大㊁出血量少㊁组织创伤小㊁肩关节疼痛轻微等优点[24]㊂张玉龙等[25]通过观察肩袖损伤术后72h内疼痛程度和并发症,认为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可以明显降低术后72h内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㊂2.3综合治疗利用中西医结合多种治疗方法搭配使用,不仅适用于保守治疗,同样适合手术治疗后的功能锻炼㊂综合疗法通过加快减轻肩部疼痛㊁缓解痉挛㊁恢复肩关节活动范围等,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㊂胡梦露等[26]等研究发现采用温针灸结合筋骨止痛膏外敷,可明显减轻肩关节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受限㊂杨砥等[27]认为舒筋活络汤联合温针灸治疗肩袖损伤可改411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5月第32卷第9期综 述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M a y.2024,V o l .32N o .9善患者肩关节功能,有效下调血清炎症因子水平㊂周凯[28]研究发现肩三针针刺联合手法治疗运动性肩袖损伤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肢关节活动度㊂庄卫生等[29]采用内外兼治方法治疗肩袖损伤,外用电针结合内用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可以改善肩袖损伤患者肩关节功能㊁肌力㊂侯文渊等[30]研究发现在肩关节镜手术后肩袖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中,联合使用补阳还五汤,可以促进患者肩袖功能的恢复,发挥更显著的效果㊂3 小结肩袖损伤是临床常见的肩部疾病,可导致肩部疼痛及活动功能障碍㊂根据损伤的程度㊁位置及患者的个体差异,有许多治疗方法可供选择㊂治疗方案可分为保守治疗㊁手术治疗㊁综合治疗㊂保守治疗主要包括药物疗法㊁推拿疗法㊁针刺疗法㊁针刀疗法等,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㊂若损伤严重,可行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肩袖开放式修补术和关节镜手术㊂综合治疗方式是多种治疗方式的结合,有利于减轻肩部疼痛㊁缓解痉挛㊁恢复肩关节活动范围㊂参考文献[1]G I G L I O T T ID ,X U M C ,D A V I D S O N M J ,e t a l .F i b r o s i s ,l o w v a s c u l a r i t y,a n d f e w e r s l o w f i b e r s a f t e r r o t a t o r -c u f f i n j u r y[J ].M u s c l eN e r v e ,2017,55(5):715-726.[2]高庆峰,何耀华,王勇平,等.关节镜下肩袖间隙滑移技术修补巨大回缩型肩袖损伤[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3,15(7):553-558.[3]姜春岩,鲁谊,朱以明.肩关节镜手术技术[M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9:129-132.[4]刘银,曾伟.关节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60-61.[5]J A I N NB ,L U Z J ,H I G G I N SLD ,e t a l .T h e d i a g n o s t i c a c c u -r a c y o f s pe c i a l t e s t sf o rr o t a t o rc u f f t e a r :t h eR OW c o h o r t s t u d y [J ].A mJP h y sM e dR e h a b i l ,2017,96(3):176-183.[6]R O Y J S ,B R A ËN C ,L E B L O N D J ,e t a l .D i ag n o s t i c a c c u r a c y o fu l t r a s o n o g r a ph y ,M R Ia n d M Ra r t h r o g r a p h y in 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a t i o no fr o t a t o rc u f fd i s o r d e r s :as y 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a n dm e t a -a n a l y s i s [J ].B r JS po r t s M e d ,2015,49(20):1316-1328.[7]袁红梅,蒲劲松,岳文胜,等.超声与M R I 在肩袖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中国医药导报,2020,17(13):148-151,156.[8]杨丙奎,崔凤,林敏.磁共振成像检查对冻结肩诊断的应用价值分析[J ].浙江创伤外科,2020,25(4):782-784.[9]K U K K O N E N J ,J O U K A I N E N A ,L E H T I N E N J ,e ta l .T r e a t m e n t o fn o n t r a u m a t i cr o t a t o rc u f f t e a r s :ar a n d o m i z e dc o n t r o l l ed t r i a l w i t h t w o ye a r s of c l i n i c a l a n d i m ag i n gf o l l o w -u p [J ].J B o n e J o i n t S u rg A m ,2015,97(21):1729-1737.[10]赖艺伟,林石明.中医药治疗肩袖损伤研究进展[J ].甘肃医药,2021,40(2):111-113,116.[11]G I O V A N N E T T ID ES A N C T I SE ,F R A N C E S C H E T T IE ,D ED O N AF ,e t a l .T h e e f f i c a c y o f i n j e c t i o n s f o r p a r t i a l r o -t a t o r c u f f t e a r s :a s y 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 [J ].JC l i n M e d ,2020,10(1):51.[12]郭长利,张弘毅,杨芳,等.针灸治疗对肩袖损伤运动功能康复的临床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10):4970-4974.[13]杨晓勇. 肩三针 针刺治疗肩袖损伤30例[J ].江西中医药,2016,47(3):61-62.[14]黄美玲,谢卫勇,王安森,等.温针灸促进肩袖损伤术后功能康复的疗效观察[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8(1):74-78.[15]施玉敏,俞琳,茅锦锦,等.电针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对肩袖损伤患者疼痛及关节功能的影响[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14(11):1575-1578.[16]韩织优,李伟,殷贞燕,等.推拿手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慢性肩袖损伤的效果[J ].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4):182-183.[17]黄科春,石雄芳,韦泳.推拿手法配合康复治疗运动员肩袖损伤的疗效观察[J ].体育科技,2022,43(4):39-41.[18]R A T H IS ,T A Y L O R N F ,S O O B ,e ta l .G l e n o h u m e r a lj o i n t t r a n s l a t i o n a n dm u s c l e a c t i v i t y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 s y m p -t o m a t i cr o t a t o rc u f f p a t h o l o g y :a n u l t r a s o n o g r a p h i c a n d e l e c t r o m y o g r a p h i c s t u d y w i t ha ge -m a t c h e dc o n t r o l s [J ].J S c iM e dS po r t ,2018,21(9):885-889.[19]王娇云,韩东,解光尧.针刀松解术联合康复锻炼治疗慢性肩袖损伤临床研究[J ].新中医,2022,54(18):70-73.[20]林春强,梁慧,马克.小针刀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1):10-11.[21]冷华伟,张均泉,田家亮,等.全肩关节镜和关节镜下小切口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及对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 ].创伤外科杂志,2020,22(6):461-465.[22]杨勇,张建林.肩袖损伤治疗的研究概况[J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8,11(9):953-956.511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5月第32卷第9期综 述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M a y.2024,V o l .32N o .9 [23]黄俊,许易,杨威斌.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25例临床疗效观察[J ].浙江创伤外科,2014,19(6):970-971.[24]秦泗通,王晖,于权.全关节镜下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J ].大医生,2022,7(21):33-35.[25]张玉龙,焦成,荣林.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对老年肩袖损伤患者术后72h 内疼痛程度和并发症的影响[J ].中国骨伤,2022,35(10):971-976.[26]胡梦露,李飞.温针灸结合筋骨止痛膏治疗肩袖损伤疗效观察[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2,43(8):69-73.[27]杨砥,陈顺玲,孙权,等.舒筋活络汤结合针灸对肩袖损伤肩关节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2,40(10):202-205.[28]周凯.肩三针针刺联合手法治疗对运动性肩袖损伤患者关节活动度的影响[J ].中国民间疗法,2020,28(14):33-35.[29]庄卫生,李天舒,李弯月,等.电针结合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肩袖损伤临床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41(12):1514-1516.[30]侯文渊,周正新.补阳还五汤联合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临床观察[J ].山西中医,2022,38(10):37-38.(收稿日期:2023-01-30)[编辑:周荣荣张思思]җ基金项目:名中医熊大经教授治疗耳鼻咽喉疾病临床经验传承研究(C K Y 2022092)通信作者:宋红梅,E -m a i l :1182551709@q q.c o m 第一作者:冉维,E -m a i l :2059476298@q q.c o m 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相关机制研究进展җ冉维1,魏玉洁1,宋红梅2(1.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0072;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成都610072)ʌ摘要ɔ 北京同仁医院李新吾主任医师立足中西医结合理论,并结合大量临床经验,应用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各种头面五官不适症状㊂与普通针刺相比,针刺蝶腭神经节是结合现代解剖理论及传统针灸实践经验的一种治疗手段,具有疗效突出㊁持久等优点,但对这一治疗方法起效机制的研究仍不完善,为进一步探索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㊂该文对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梳理㊂ʌ关键词ɔ 变应性鼻炎;鼻鼽;针刺;蝶腭神经节;作用机制中图分类号:R 259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9621/j.c n k i .11-3555/r .2024.0935 变应性鼻炎(a l l e r g i c r h i n i t i s ,A R )又称过敏性鼻炎,是指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免疫球蛋白E(I gE )介导的以炎症介质(主要是组胺)的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及细胞因子共同参与的鼻黏膜慢性非感染性炎症㊂A R 归于中医 鼻鼽 范畴,以喷嚏㊁鼻分泌亢进㊁鼻黏膜充血水肿等为主要表现㊂A R 不仅包括鼻部症状,还包括眼部㊁耳部㊁咽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㊂虽然常规西医疗法(抗组胺药㊁糖皮质激素等)及中医疗法(中药㊁针刺㊁灸法等)均能有效控制A R 症状,但也面临药物不良反应多㊁症状反复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探索新的治疗方法㊂北京同仁医院李新吾主任医师立足中西医结合理论,并结合大量临床经验,应用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各种头面五官不适症状㊂本文对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A R 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梳理㊂1 对A R 的认识1.1 A R 的发病机制 目前对A R 发生的病理学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认为以辅助T 细胞(T h )失衡为主要内容的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紊乱理论与A R 的发病密切相关㊂研究证实,鼻腔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衡是引起鼻腔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在A R 患者中存在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1]㊂(1)A R 的经典免疫调节机制(T h 1/T h 2失衡学说) 鼻黏膜纤毛黏液系统的屏障功能被随空气进入鼻腔的病原体㊁变应原及空气污染物等入侵物质破坏,从而使黏膜下树突状细胞(D C )接收到入侵物质的刺激信号,并在转移至外周淋巴结的过程中逐步成熟[2-3]㊂成熟的D C 高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611 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5月第32卷第9期。
・296・旦匾量型堂盘查;塑!堡!旦蔓!!鲞簦!塑!坐』Q!!蔓!旦!璺!P!!翌坠!!!!:!塑!!!!!:塑!塑!:!
骨一肌腱结合部损伤愈合研究进展江斌陈鸿辉摘要骨一肌腱结合部愈合过程中重建正常的纤维软骨移行带是恢复肌肉一肌腱一骨关节间动力传导功能的关键。纤维软骨带结构复杂,再生能力较差,致使骨一肌腱结合部的再生十分困难而缓慢。研究骨一肌腱结合部愈合过程中特征性结构纤维软骨移行带的修复机制,对指导临床治疗及术后康复锻炼具有深远意义。影响骨一肌腱结合部愈合过程的因素很多,手术重接技术、局部固定方法、局部生物力学环境、术后康复锻炼方案等,均对骨一肌腱结合部愈合及纤维软骨移行带重建产生重要影响。该文就近年骨一肌腱结合部愈合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关键词骨一肌腱结合部;组织修复;损伤愈合
骨一肌腱结合部是肌腱韧带与骨相连的应力集中部位,因此该部位在运动中容易遭受损伤。此类损伤引起的高尔夫球肘、网球肘、跳跃膝、足底腱膜炎及跟腱炎等,可称为结点病,其治疗均涉及骨一肌腱结合部的愈合。1骨一肌腱结合部愈合过程骨一肌腱结合部是肌腱、韧带或关节囊与骨连接的部位,其连接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纤维组织直接连接在骨膜上,称为纤维性连接,一般发生在长骨骨干部位;另一种是通过纤维软骨组织的连接,具有特征性移行的纤维软骨带结构。骨一肌腱愈合分为直接愈合和间接愈合两种类型。骨表面肌腱愈合一般是以直接愈合为主,即在肌腱与骨之间形成肌腱韧带组织、未钙化的纤维软骨、钙化的纤维软骨和骨组织,其愈合机制经历炎症机化、包括纤维软骨移行带结构形成的新骨形成、编织骨再建和纤维软骨结合部成熟、骨再塑形等4个阶段。间接愈合是指在骨一肌腱结合部愈合界面肌腱与骨组织之间形成排列有序的Sharpey纤维,形成新骨并向肌腱内长人,再通过局部塑形改造达到骨一肌腱结合部的愈合。骨隧道的愈合一般是以间接愈合为主,直接愈合为辅。相对于骨次全切模型的直接愈合,骨隧道内骨一肌腱愈合界面的力学环境是不同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模型中骨一肌腱愈合界面承受来自肌腱微动引起的非生理性剪切力,而在髌骨次全切直接愈合模型中骨一肌腱愈合界面承受来自肌腱的生理性拉伸应力。因此,在髌骨次全切模型中可观察到正常骨一肌腱结合部纤维软骨带的再生和重建,但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模型中观察不到。2促进骨一肌腱结合部愈合的研究进展2.1修复及重建骨一肌腱腱周组织纤维软骨带为骨一肌腱结合部中未钙化软骨及钙化软骨之间形成的特征性过渡结构。纤维软骨通过分散硬软组织界面上的应力而减少应力集中,以增加骨一肌腱结合部强度,降低结合部损伤发生率。纤维软骨带的修复与重建对于骨一肌腱结合部的愈合起着关键性作用。然而,MRI及组织学研究均证实人纤维软骨带的再生,十分困难和缓慢。作者单位:510220广州,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骨科Wong等[13将山羊髌骨部分切除,并在截骨界面上开槽,然后把髌腱残端缝在其内,结果发现软骨可增强骨一肌腱结合部移行区的再生。Wong等嘲在山羊髌骨次全切术模型中切断1/3自体软骨,并取部分关节软骨移植在剩余的骨-肌腱结合部,发现可有效促进纤维软骨带的再生。这个实验采用透明软骨替代纤维软骨,透明软骨促进纤维软骨带形成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骨隧道中骨一肌腱结合部界面愈合依赖于骨的内向性生长,过度的破骨细胞活动可能造成骨吸收、隧道增宽并抑制损伤的修复。Dynybil等D3将破骨细胞生成抑制因子骨保护素(0PG)注入兔自身体半腱肌腱中并行单侧前交叉韧带重建,结果表明似;可改善移植物与受区的
生物学固定,促进骨一肌腱结合部愈合。Rodeo等H1在双侧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将磷酸钙骨水泥为载体的OPG和核因子一d3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I<L),植入骨一肌腱结合部隧道中,结果发现()PIG和RANKL可抑制破骨细胞形成,从而提高成骨作用,改善关节僵硬。在间接愈合中,骨一肌腱结合部是通过纤维瘢痕组织的形成完成修复的,需经历一炎症机化阶段。Kawamura等[53在兔前交叉韧带愈合模型研究中发现,中性粒细胞和EDl阳性细胞在术后4d产生,ED2阳性的巨噬细胞在术后11d产生。Hays等[6]在兔前交叉韧带愈合模型研究中发现,脂质体氯磷酸可选择性地抑制巨噬细胞产生及转化生长因子(TGF)一B形成,从而促进骨一肌腱结合部愈合。Dagher等口]在兔前交叉韧带愈合模型中应用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后膝关节,发现术后早期固定可使巨噬细胞下降,从而为骨一肌腱结合部愈合提供一种新方法。2.2物理治疗冲击波通过调节生长因子及成骨与成纤维作用促进组织损伤的修复。冲击波可在骨一肌腱结合部修复过程中引起血管形成,提高局部血供和组织再生。Wang等[80采用兔伸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实验组术后以冲击波治疗,对照组不用冲击波,分别于不同时期处死动物,结果经组织形态学和生物力学评价发现,冲击波疗法可加快骨隧道内凰_肌腱结合部的愈合速度,其效果呈时间依赖性。Wang等嘲在髌骨次全切术模型骨一肌腱结合部愈合界面置入1rnm厚的乳胶片作为隔离,以建立一延迟愈合的凰I肌
万方数据垦堕量型堂苤查!塑!堡!旦笙塑鲞筮!塑!里!!Q!!垒箜!墅坐!堡堑£兰!!!塑!!塑!L塑:型!:!腱模型,研究发现冲击波可通过促进成骨、纤维软骨带再生及骨重建而促进延迟愈合的骨一肌腱结合部愈合。低强度脉冲式超声波(声强25~35mw/cn-i2,脉冲宽度200ys,频率1.5MHz)通过在体内产生高频声压波发挥生物学效应。我们观察低强度脉冲式超声和功能性电刺激对骨一肌腱结合部恢复的影响,结果提示低强度脉冲式超声可促进骨一肌腱结合部的早期恢复。Oin等口0]研究低强度脉冲式超声对骨一肌腱结合部基质硬度的作用,发现它对骨一肌腱结合部愈合过程中的新骨、纤维软骨、软骨化生、肌腱基质硬度均有增强作用。I埘等[11]研究发现,低强度脉冲式超声通过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及软骨形成而促进骨一肌腱结合部愈合。Wang等u21研究发现,功能性电刺激引起的肌张力增强,可显著增加新骨形成、骨密度及促进纤维软骨带的修复。Yeh等[133在兔前交叉韧带重建模型中发现,高压氧疗法可通过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和骨一肌腱界面相互融合来促进骨一肌腱结合部愈合。2.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骨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是多种细胞的前体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传代繁殖能力强、生物相容性好、易于获得、能保持良好的自我更新等优点。Lim等[143应用BMSC覆盖肌腱并用于重建前交叉韧带,结果显示BMSC可促进骨一肌腱结合部愈合。Ouyang等¨51将大量BMSC注入兔跟骨隧道并将拇长肌腱植入其内,发现在早期时间点(4周),骨一肌腱结合部有纤维软骨止点形成。骨膜由生发层和纤维层构成,纤维层(外层)由大量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束组成,生发层(内层)由大量未分化祖细胞和基质颗粒组成。纤维层厚。细胞成分少,主要为粗大的胶原纤维;生发层内细胞和血管丰富,含有大量未分化BMSC,可根据所处环境的不同分化成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骨膜包裹肌腱可促进骨一肌腱结合部愈合。Burman等早在1930年就发现应用游离的骨膜块包绕胫前肌腱,3周内可见肌腱周围发生明显骨化。Kyung等[161将骨膜包裹的移植肌腱植入胫骨近端骨隧道,6周后发现在骨一肌腱结合部形成大量胶原纤维,而对照组仅有部分纤维形成。Long等[17]研究发现,骨膜可缩短骨软骨成骨时间,提高愈合界面机械强度,并促进骨隧道中骨一肌腱结合部愈合。由于骨膜和骨髓都含有多功能干细胞,Karaoglu等[1叼将新鲜骨髓注入骨膜包裹的移植肌腱并植入胫骨近端骨隧道,6周时发现骨膜可更好地促进骨一肌腱结合部愈合,12周时骨髓则更好地发挥了作用,形成特征性纤维软骨带;表明骨膜和骨髓混合作用可更好地促进骨一肌腱结合部愈合。2.4细胞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一2是广泛存在于骨基质并在局部起作用的一种可溶解酸性糖蛋白,最初因其成骨活性而被发现,近期又发现它有较强的成软骨特性。Ma掣191建立兔膝关节半腱肌前交叉韧带重建模型,在移植・297・肌腱处分别注射不同剂量的BMP-2,结果显示实验组肌腱抗牵拉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抗牵拉强度与BMP-2呈剂量相关性,注射剂量越大,抗牵拉强度越强。Hashimoto等Ⅲ1将BMP-2注入趾屈肌肌腱以诱发异位骨化,并将诱发形成的骨一肌腱混合物植入兔胫骨表面.从而产生一稳定的骨一肌腱结合部,术后4周发现骨一肌腱混合物植入组极限拉应力远高于对照组。细胞生长因子可促进成纤维细胞迁移、增殖和内皮细胞增殖分化,从而促进移植物毛细血管长人和再血管化,而将其与移植物组织有效复合后,可望加速移植物早期成熟。Rodeo等L2u在鼠肩关节模型中发现骨诱导生长因子可促进骨一肌腱结合部愈合。Yamazaki等口21在骨一肌腱间隙注射外源性TGF-fll,经组织学及生物力学检测发现,注射后3周移植肌腱与骨隧道结合强度显著增强,但长期疗效尚不清楚。而Wurgler-Hauri等∞1在鼠肩关节模型骨一肌腱间隙分别注射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BMP-12、BMP-13、BMP-14、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脚)、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汀GF)、血小板衍化生长
因子.B(PDGF-B)和TGF-pI等8种因子,注射后1周分别检测到这8种因子的增高。2.5生物材料骨诱导性钙磷生物材料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广泛应用于自体骨替代和骨缺损填充,近年来也逐渐用于促进骨一肌腱结合部愈合的实验研究。Huangfu等啤3在前交叉韧带重建动物模型中将磷酸三钙(1℃P)植入隧道内,并分别于术后2、4、6、8、10、12周进行组织学及生物力学检查,发现Sharpey纤维、纤维软骨和钙化软骨等较早地出现在骨一肌腱结合部愈合区。Gulotta等∞1在兔前交叉韧带重建模型中将镁基骨黏附的肌腱缝入骨隧道中,发现其可促进骨、软骨形成,从而促进骨一肌腱结合部愈合。2.6其他Gimbel等陆]研究应力在慢性肩袖撕裂动物模型骨一肌腱结合部愈合过程中的作用,发现修复张力会随着损伤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与修复失效及肌腱附着点僵硬相关。Krivic等口71将鼠模型跟腱从跟骨一肌腱结合部切断,然后向腹腔内注入稳定性胃十五肽BPCI57,研究中发现BPCI57可促进骨一肌腱结合部愈合。Ferry等哺3在建立鼠骨一肌腱结合部模型后14d分别给予布洛芬、扑热息痛、萘普生、吡罗昔康、塞来考息和伐他考息,结果发现除了布洛芬外,其他抗炎镇痛药物均可通过降低断裂载荷,增加手术失败率的方式延缓骨一肌腱结合部的愈合。这提示,在骨肌腱损伤急性及修复阶段,应慎重使用选择性和非选择性环氧化酶抑制剂。综上所述,迄今尚未见文献报道骨一肌腱结合部纤维软骨带愈合的生物学机制,是否为邻近残留的髌骨或瘢痕组织在髌骨次全切后产生的成骨作用等还不得而知。其生物学机制的研究,有待于在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进一步探索。此外,应用新技术及新方法促进血管、软骨和骨的愈合,从而促进骨一肌腱结合部愈合,将成为未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