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_空间规划_的兴起_理念及启示_钱慧
- 格式:pdf
- 大小:2.23 MB
- 文档页数:6
国际空间规划的主要经验与启示空间规划是继城市规划、区域规划之后一种规划类型,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主要是指各项活动的空间组织。
大部分发达国家都编制空间规划,但是由于政治和经济体制、发展水平的不同,其名称也不同。
比如德国叫“空间规划”、日本称为“全国综合开发规划”、法国称为“综合服务规划”,韩国称为“国土建设综合规划"。
各种空间规划内容不同,发挥作用各异,但都是针对具有综合性、层次性和地域性的空间问题的政策工具。
发达国家的近代城市规划早在19世纪末因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而诞生,“二战”以后逐步构建完善的空间规划体系,100多年的空间规划经历和50多年的规划体系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建立由空间规划、用途管制等等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建立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的要求。
从某种角度而言,“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也只有世界的才是民族的”。
因此,了解国外空间规划的情况,对我国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国家空间规划体系路径,建立中国空间规划理论、方法和技术,形成国际空间规划的中国模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基本概念空间规划(Spatial planning)是因规划发展的需求而从欧洲引入的,在与各部门及不同行业特点相结合的过程中含义也不尽相同。
为此,需要明确空间规划和空间规划体系两个基本概念。
1空间规划空间规划在1983年欧洲区域规划部长级会议通过的《欧洲区域/空间规划章程》中首次使用。
文中指出,区域/空间规划是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政策的地理表达,也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科学学科、管理技术和政策,旨在依据总体战略形成区域均衡发展和物质组织。
1997年发布的《欧盟空间规划制度概要》中进一步指出,空间规划主要是由公共部门使用的影响未来活动空间分布的方法,目的是形成一个更合理的土地利用及其关系的地域组织,平衡发展和保护环境两个需求,实现社会和经济发展目标。
通过协调不同部门规划的空间影响,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以弥补市场缺陷。
国际空间规划体系对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启示一、引言国际空间规划体系是指各国在空间利用、城市规划、交通规划等方面的共同目标和原则,旨在促进国际合作,实现全球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借鉴和吸收国际空间规划体系的经验和教训,以更好地指导我国国土空间的规划和管理。
二、国际空间规划体系的基本原则1. 可持续发展原则:国际空间规划体系强调空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求在规划过程中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以确保未来世代的可持续发展。
2. 空间整合原则:国际空间规划体系鼓励各国在空间规划中进行跨界合作,实现空间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促进地区间的协调发展。
3. 公众参与原则:国际空间规划体系注重公众参与,要求在规划过程中广泛征求民众的意见和建议,确保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4. 创新和科技引领原则:国际空间规划体系鼓励创新和科技引领,推动新技术、新理念在空间规划中的应用,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三、国际空间规划体系对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启示1. 加强跨界合作:我国国土空间规划需要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共同解决跨界空间规划和资源利用的问题。
例如,与邻国共同制定边界地区的空间规划方案,实现跨国地区的协调发展。
2. 推动可持续发展:我国国土空间规划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3. 强化公众参与: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应加强公众参与,广泛征求民众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公众的参与,确保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提高规划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4. 推动科技创新:我国国土空间规划要积极引领科技创新,推动新技术、新理念在规划中的应用。
例如,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四、国际空间规划体系的案例分析1. 欧洲空间规划体系:欧洲空间规划体系是欧洲各国在空间利用和城市规划方面的合作机制。
8 城市周刊 CHENGSHIZHOUKAN 2019/21城乡规划来减少城市发展的负面环境影响的思想,在欧盟成员国中已经被广泛讨论,并达成了一定的共识。
五、公众参与欧洲是公众参与的策源地之一。
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公众参与首先进入到城市规划的程序中来。
时至今日,公众参与已经成为欧洲城市规划当中的重要内容、必修课程,也是城市规划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除此之外,今天欧洲社会的其他领域也广泛应用公众参与的理念与方法来解决问题。
六、功能复合功能的复合(居住+商业居住+工业)和更新在欧洲国家的城市规划中,土地的混合功能已成为重要的规划原则。
在欧洲,混合功能被看作“城市复兴”和“紧凑城市”的重要内容。
混合功能被认为是创造有活力的、宜居的、可持续的城市环境的重要工具。
七、城市规模控制和弹性城市生活是一种复杂的、非线性的状态,所以空间设计应该留有弹性和余地,以应对理性思维的刚性不足。
城市作为生命体,具有新陈代谢节奏以及有机组织形式,一劳永逸的蓝图式规划和一锤定音的建筑模式无法应对城市的复杂性、多样性和难以预测性。
因此,在空间设计时要留有弹性余地,充分调动城市的自调节和自组织机制。
八、欧洲空间规划体系对我国空间规划的借鉴和意义①做实“一张表”,摸清自然资源“家底”②绘好“一张图”,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落实三条控制线划定与管控。
按照主体功能定位,保持互补交叉重叠,统筹优化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明确总体目标,重点区域,管控要求,引导形成科学有序的国土空间布局体系③算好“一本帐”,优化空间资源配置开展双评价。
从支撑经济社会战略角度,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明确丽水环境承载能力和适宜的国土空间建设发展规模。
④完善“一机制”,构建规划保障体系研究政策保障机制。
围绕产业发展、土地利用、生态培育等多个领域研究政策保障机制,确保规划空间格局的落实,构建规划传导机制,构建各级国土空间规划以及国土空间规划对专项规划、详细规划等规划的传导机制,实现规划内容的高效输出。
欧盟空间规划与凝聚政策的启示
张丽君
【期刊名称】《国土资源情报》
【年(卷),期】2011(000)011
【摘要】欧盟空间规划政策的演变是伴随着欧盟政治和经济区域一体化的进程发展而来的。
历经30多年的发展,欧盟将空间规划视为区域整合和政策制定的关键工具,特别是欧盟继1999年出台世界上首部跨国空间规划——《欧洲空间发展远景(ESDP)》以来,欧盟空间凝聚政策的实施效果显著,欧盟区域政策实施保障的突出特点是使用了结构基金目标定向投入、跟踪评估机制(欧洲空间规划监测网络)以及多层级的协商治理机制,多中心发展模式是实现欧盟地域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
系统总结欧盟空间规划与区域凝聚政策的主要内容、政策体系以及实施手段与效果对于我国正在开展的国土规划纲要编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总页数】9页(P36-43,50)
【作者】张丽君
【作者单位】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北京1008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113
【相关文献】
1.以欧盟之道反绿色壁垒——环境贸易政策:欧盟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J], 俞海
2.欧盟海洋空间规划法制及其启示 [J], 王慧;王慧子
3.欧盟青年农民支持政策的演变及启示——基于欧盟CAP改革比较 [J], 宋洋; 宗义湘
4.《欧盟第七次经济、社会和国土凝聚力报告》及其启示(上) [J], 张丽君;喻锋;戈晚晴;祝培甜;郭瑞雪;陈霈弦;李树枝
5.欧盟海洋空间规划对中国发展蓝色经济的启示 [J], 戴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欧盟的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城市发展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布局和设计,以满足城市居民的各类需求,并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而可持续城市发展强调在城市规划中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平衡,以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目标。
在欧洲联盟(EU)的范畴内,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城市发展一直是关注的重点领域。
1. 欧盟城市规划的背景和目标欧洲联盟由28个成员国组成,拥有众多历史悠久、人口密集的城市。
城市规划是欧盟内的一个重要议题,旨在使城市更加宜居、宜商、宜游,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竞争力。
欧盟的城市规划目标主要包括:促进城市发展和繁荣、实现社会包容和多样性、保护环境和资源、提高城市治理和规划能力。
2. 欧盟城市规划政策与措施为了实现上述城市规划目标,欧盟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首先,欧盟通过城市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倡议,鼓励城市间的经验交流和合作,推动城市创新和可持续城市发展的最佳实践。
其次,欧盟设立了城市环境指标系统,对城市环境状况进行评估,以指导城市规划和改进环境质量。
此外,欧盟还支持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交通、城市能源转型等项目,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 欧盟的城市规划案例欧盟的城市规划案例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可复制性。
例如,荷兰的鹿特丹市以其创新的城市规划和设计而闻名,曾被评为欧洲最宜居城市之一。
该市在城市更新、智慧交通和低碳能源等方面做出了许多创新实践。
另外,丹麦的哥本哈根市通过鼓励自行车出行和提供多样的公共空间,成功建设了一个可持续、宜居的城市。
这些案例证明了城市规划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4. 欧盟的可持续城市发展挑战与机遇在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欧盟仍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人口增长和城市扩张导致了土地资源的紧缺和环境压力的增加;社会经济不平等和社会融合问题需要得到解决;城市治理和规划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任务。
然而,这些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如可再生能源的推广、智能城市技术的应用等,可以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欧盟区域政策历史演进及对中国的启示近年来,随着双边关系的深入发展,中国与欧盟在区域发展策略上的合作与互动也愈发频繁。
2013年10月,以“深化中国-欧盟地区间合作,共同促进创新并提高竞争力”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欧盟区域政策对话会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成功召开,标志着中欧区域合作深化和创新进入一个新阶段。
事实上,欧盟自成立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在实现区域一体化道路上的经验已成为世界各国学习的典范。
而我国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上也进行了有力的政策探索,虽然取得了较为显著成效,但仍存在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的空间。
因此,对中欧区域政策进行比较分析,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区域发展政策框架,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欧盟区域政策历史演进及特征分析1.1957年-1993年:政策框架的逐渐形成1957年-1993年期间,欧盟区域政策先后经历了以欧洲社会基金(ESF)、欧洲区域发展基金(ERDP)以及重新整合之后形成的结构基金为主要政策工具的演化历程,并逐渐建立起了欧盟区域政策的法律法规、政策工具以及管理模式。
《罗马条约》强调消除分裂欧洲的各种障碍,加强各成员国经济的联结,保证协调发展,以及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盟基础,为欧洲一体化奠定了法律基础。
1988年颁布的《单一欧洲法令》实际是《罗马条约》的更新,它主要强调了欧洲政治合作,对组织机构设置和权限进行了修改,同时强调各成员国在货币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协调。
1992年通过的《欧洲联盟条约》则是对《罗马条约》的进一步修订,它为欧共体建立政治联盟和经济与货币联盟确立了目标与步骤。
正是这三部条约,为欧盟区域政策体系构建了基本的框架与方向。
但是,《罗马条约》强调依赖市场的力量,单纯依靠建立关税同盟消除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来实现市场统一,没有提出明确的区域发展政策和计划,加之投入额度较小,导致政策收效甚微。
《单一欧洲法令》和《欧洲联盟条约》虽然更加强调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与联系,在目标上也涉及到促进落后地区和衰退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结构调整,但这并不是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
欧洲空间规划中关于“平衡的竞争力”概念的解构:关于战略规划的随想1导论本文关注的是最近在欧洲层面上制定的空间规划政策方法。
五年来,欧盟成员国和欧盟委员会合作完成了欧洲空间发展战略(European Spatial Development Perspective),简称ESDP(European Commission 1997a)。
该战略规划编制的制度背景极其复杂,主要是由于欧盟并没有建立特定的编制空间规划的权力机构。
在欧盟现行的机构体制下很难找到一个适宜的制度安排。
空间规划委员会(the Committee on Spatial Planning)是欧盟中成员国和欧盟委员会之间合作的平台。
根据成员国、委员会和议会间的官方条文和相互关系,这个规划委员会实际上是不应当存在的。
它缺乏正式身份,但却象一个通常的委员会一样受到欧盟委员会资助(Faludi, Waterhout & Zonneveld, forthcoming)。
试图描述欧洲层面的空间规划政策就象在没有地图的国土上探险,它不但与制度安排有关,也受到欧盟地理特点的影响。
而后者是本文关注的焦点。
文章的主要兴趣在于欧洲空间结构和空间规划概念的政策导向理解(Zonneveld 1989)。
除了理解通常的地理和空间结构,还包括空间规划的一些概念。
他们为实际行动提供线索和指导。
空间规划的概念通常以比喻的方式表达出来。
正如当前关于欧1本文的一个初始版本“从趋势到远景:欧洲空间发展规划”在1998年12月10日至11日Stockholm 召开的Nordregio大会上宣读过。
洲疆域的形状和结构的理解,尽管缺乏任何形式的官方认同,几乎都是采用比喻成某些器官的表达方式。
在规划的传统中有着一些被空间规划师所惯用的概念。
规划师需要解释他们所关注的区域的空间构成,并向其他人兜售他们的观点。
因此他们应用一些象征性的表达方法,例如图标、图表和地图等等。
也可以说,空间规划还包含创造图像的过程(Faludi 1996)。
欧盟的发展历程和作用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简称EU)是世界上最大、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和经济一体化组织之一。
它的成立和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重要进程,对欧洲国家以及全球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欧盟的发展历程和作用,带领读者了解欧盟的重要性和其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
第一阶段: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1951-1957)欧洲煤钢共同体(European Coal and Steel Community,ECSC)是欧盟发展的先驱。
它于1951年成立,旨在促进成员国之间煤炭和钢铁行业的合作,以避免再次发生战争。
ECSC的成立奠定了欧洲一体化的基础,并为后续的欧盟发展铺平了道路。
第二阶段: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建立(1957-1992)欧洲经济共同体(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EEC)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European Atomic Energy Community,Euratom)于1957年成立。
EEC的目标是实现成员国之间的经济一体化,包括自由贸易区、共同市场和共同农业政策等。
而Euratom旨在推动和监管欧洲核能的和平利用。
在这个阶段,欧洲国家之间加深了合作关系,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繁荣。
EEC的成立还推动了欧洲国家之间的政治对话,为后来的欧洲一体化进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阶段:欧洲联盟的建立与扩张(1992至今)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署标志着欧洲联盟的建立。
欧洲联盟成立的目标是在政治、经济和外交等各个领域加深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并逐步实现共同政策的制定和共同决策的实施。
随着时间的推移,欧盟不断扩大成员国的范围。
从最初的6个成员国,到如今的27个成员国,欧盟一直致力于吸纳更多国家加入。
这种扩张不仅为成员国提供了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机会,也增加了欧盟的影响力和实力。
作为一个经济和政治联盟,欧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欧盟为成员国提供了和平与稳定的环境。
欧洲一体化欧盟的历史发展与未来前景欧洲一体化是指欧洲国家通过政治、经济和社会合作,逐步实现政治一体化、经济一体化和社会一体化的过程。
欧洲一体化的核心组织就是欧洲联盟,也称为欧盟。
本文将从历史发展和未来前景两个方面,探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历史发展第一部分:欧洲一体化初决欧洲一体化的萌芽可以追溯到二战后的欧洲。
在战后,欧洲大陆陷入了严重的动荡和破碎,为了确保和平与稳定,一些欧洲国家开始积极探索一种新的合作方式。
1951年,六个欧洲国家即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签署了《巴黎公约》,成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European Coal and Steel Community,ECSC)。
这一共同体的建立意在通过共同管理煤炭和钢铁资源,实现经济一体化,促进成员国间的合作。
第二部分:欧洲联盟的建立与深化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功激发了欧洲国家对更深层次一体化的渴望。
因此,在1957年,六个成员国签署了《罗马条约》,正式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EEC)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European Atomic Energy Community,EAEC)。
这两个共同体的建立进一步加强了成员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合作,并为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奠定了基础。
第三部分:欧洲一体化的拓展与深化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并没有止步于此。
随着欧洲一体化的推进,新的成员国加入了欧洲联盟。
欧洲联盟经历了多次扩张,从最初的六个成员国扩展到了如今的二十七个成员国。
这些扩张不仅增加了欧盟的影响力和实力,也加深了成员国之间的联系。
未来前景第一部分:挑战与困境欧洲一体化的进程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
首先,成员国的利益分歧导致了一些内部矛盾和争议。
例如,欧洲债务危机期间,一些成员国对于救助政策的分歧引发了争议。
其次,民粹主义、民族主义的抬头使得欧洲一体化面临更多的外部压力,一些国家和地区对欧盟的怀疑情绪逐渐上升。
欧盟和成员国区域规划立法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作者:李明来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04期摘要:欧盟各主要成员国英国、德国和法国早在二战结束之后就开始着手区域规划法的编制和颁布工作,到目前已经形成比较完备的区域规划法律体系。
同时,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欧共体乃至欧盟的各主要条约对于区域规划方面的内容也有明确的规定,从而在欧盟超国家层次上进一步完善了区域规划法律体系,这对于解决欧盟内部不同成员国和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问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而客观对欧盟及其主要成员国在区域规划立法方面的实践和经验,对我国区域规划立法的完善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区域规划法;区域规划法律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图分类号:D922.291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09.04.012我国在世界上发展中国家中是规模最大,发展水平最高的经济体之一。
在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和长期的区域非均衡发展之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已经日益显著,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内陆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直接影响着中国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当前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目标需要我们建立并完善区域规划法律体系,这是解决我国当前区域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而欧盟及其各主要成员国区域规划立法起步早,法律体系比较完备,非常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
一、欧盟主要成员国的区域规划立法历程欧洲各个国家开展区域规划的时间和内容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而区域规划立法的时间也存在先后之别。
(一)英国的区域规划相关法律在欧洲区域规划的立法实践中,英国走在了前面。
1934年英国政府颁布了针对落后地区的“特别区法案”,这成为欧洲最早具有区域性质的法案。
1945年的“工业布局法”是战后第一部重要的区域规划法律。
“工业布局法”最重要的规定是:新建工厂必须取得工业开发许可证,如果所建工厂不符合工业布局政策就会被拒发开发许可证。
欧洲联盟是当今世界典型的区域一体化组织。
你对欧洲联盟的产生、发展和作用了解多少?我对欧洲联盟的产生、发展和作用有一定的了解。
以下是一些关键信息和观点:1.产生与发展: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 EU)始于20世纪50年代,起初是为了推动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共同体(欧洲煤钢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
随着时间的推移,欧盟逐渐拓展了领域和职权范围,通过不断扩大成员国、推进政治一体化和深化经济一体化,成为跨越多个政策领域的区域一体化组织。
2.成员国和扩展:欧洲联盟由27个成员国组成,其中包括包括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等欧洲国家。
欧盟的成员国不断增加,最初只有6个国家,经历了多轮扩展,欧洲联盟不断吸纳新成员,扩展其地理和政治影响力。
3.经济一体化和共同市场:欧洲联盟的核心目标之一是促进经济一体化和创建共同市场。
通过自由贸易区、货币联盟(欧元区)和统一的法律和规则框架,欧盟成员国之间实现了货物、人员、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共同市场的建立增加了经济合作和繁荣,加强了成员国之间的联系。
4.政治一体化和权力分配:随着时间的推移,欧洲联盟逐渐开展了更广泛的合作,包括共同外交政策、安全与国防政策、环境政策等。
欧盟的决策过程涉及多个机构和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和权力分享。
5.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欧洲联盟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个庞大的经济体和政治联盟,欧盟在贸易谈判、气候变化、国际安全和人权等领域发挥着影响力。
欧盟通过外交合作、发展援助和国际组织参与等方式,推动共同价值观和利益的实现。
需要指出的是,欧洲联盟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成员国间的分歧、民粹主义的兴起、经济不平衡等。
然而,欧洲联盟作为实现欧洲一体化和增强欧洲在全球事务中的影响力的重要机构,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欧盟简介●英文名称:European Union(EU)●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是由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y,又称欧洲共同市场)发展而来的●会徽:1988年1月开始使用,会徽的底呈蓝色,上面12颗星围成圆圈,象征着欧共体12个成员国,袁泉中间为各个成员国国名●欧盟的盟歌: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的《欢乐颂》●欧盟的铭言:“多元一体”●欧洲日:每年5月9日●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荷卢比三国经济联盟、欧洲共同体、欧盟●1992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
欧盟成立的背景和原因背景:两次世界大战给欧洲造成了一场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在战火中丧生,各国人民受尽了战乱之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欧洲面临两个强悍的近邻:西边是强大的美国,东边是崛起的前苏联。
美、俄的迅速强大对西欧构成了巨大威胁。
而欧洲已经脆弱到没有美国的援助便难以复苏的境地。
在这种新的国际秩序下,欧洲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认为,欧洲唯有联合才能避免重燃战火,才能在国际舞台上独立地发挥作用。
在让·莫奈看来,当时的西欧只有两种选择:不在联合中自强,就得甘心情愿当二流国家。
为此,让·莫奈提出:“为了适应世界新形势,西欧必须联合起来”,并建议组织一个“民主的、有效的机构”促进西欧各国团结,相互补充,改变西欧国家经济极度虚弱的局面.不久,他又进一步提出在西欧“建立国际贸易、货币、安全联盟”和一系列具体设想,以应付急剧变化的世界形势.西欧国家痛定思痛,在让·莫奈的“西欧联合”思想影响下,当时一些明智的、有远见的政治家越来越意识到西欧联合自强的重大战略意义。
原因:第一,欧洲认识到自身所处的不利地位。
战后的欧洲不再是世界舞台的主角,其位置被美国与苏联代替.与这两个超级大国相比,欧洲是一个在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分割的小国集合.第二,反对战争的信念.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欧洲认识到必须保证安全和稳定,不能再成为战争的策源地。
第27卷 第6期2008年11月地 理 研 究GEOGRAPH ICAL RESEARCH V o l 27,N o 6N ov ,2008收稿日期:2008 03 29;修订日期:2008 06 2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83074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KZCW 2 YW 322) 作者简介:刘慧(1964 ),女,副研究员。
主要从事区域发展问题研究。
E m ail:liuh@igsn rr ac cn欧盟空间规划研究进展及启示刘 慧,樊 杰,王传胜(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摘要:欧盟空间规划是世界上最早的跨国空间规划。
其新的空间规划理念、跨国规划实践、新的规划方法与制度等,在世界空间规划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欧盟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启动实施了欧洲标准区域划分(NU T S)、欧洲空间发展远景(ESDP )和欧洲空间规划研究计划(SPESP)等3个不同的空间规划研究项目,在空间规划理念、空间区域划分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此外,欧洲区域发展基金、欧洲社会基金、结构基金以及监测评估网络的建立,是欧盟空间规划实施的重要政策保障体系。
文章最后进一步探讨了欧盟空间规划实践对我国当前空间规划研究的若干启示。
关键词:欧盟;空间规划;政策体系;启示文章编号:1000 0585(2008)06 1381 09欧盟(EU)的前身是1958年建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EEC),其区域和环境政策均具有广泛的空间影响力。
8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欧洲单一市场的出现,全球化对空间发展模式的影响越来越大,欧盟成员国内城市与区域同时表现出更多的依赖和竞争。
这种竞争可能导致空间发展的不平衡,威胁欧洲社会和经济的融合。
90年代以后,欧盟范围东扩,使欧盟内部区域不平衡性加剧,阻碍了区域平衡和可持续的空间发展。
多数成员国之间的区域差异增加。
这违背了欧盟一体化规章中规定的欧盟地域内均衡发展的最高目标。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快速城市化下城市综合体的触媒效应特征探析作者:陈旸, 金广君, 徐忠, Chen Yang, Jin Guangjun, Xu Zhong作者单位:陈旸,Chen Yang(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金广君,Jin Guangjun(哈尔演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徐忠,Xu Zhong(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刊名:国际城市规划英文刊名:URBAN PLANNING INTERNATIONAL年,卷(期):2011,26(3)被引用次数:2次1.ULI Mixed-Use Development Handbook 20032.UDAS Mixed Use in Urban Centers--Guideline for Mixed Use Development 20003.曲艳丽;杨朝华城市综合体--商业对城市空间的整合叙事[期刊论文]-城市建筑 2009(05)4.龙固新大型都市综合体开发研究与实践 20055.董贺轩;卢济威作为集约化城市组织形式的城市综合体深度解析[期刊论文]-城市规划学刊 2009(01)6.龙固新城市升级的引擎--全球都市综合体典型案例集 20097.王桢栋当代城市建筑综合体研究 20108.林燕浅析香港建筑综合体与城市交通空间的整合[期刊论文]-建筑学报 2007(06)9.廖代伟催化科学导论 200610.杨洲作为新型城市节点的垂直型都市综合体[期刊论文]-城市建筑 2009(10)11.韦恩?奥图;唐?洛干;王劭方美国都市建筑--城市设计的触媒 199412.沙永杰中国城市的新天地:瑞安天地项目城市设计理念研究 201013.赵沛楠城市综合体:商业地产风向标 2010(02)14.林琛迪拜棕榈岛:人间奇迹还是人类的遗憾[期刊论文]-生态经济 2007(02)15.Haggett P Locational Analysis in Human Geography 196516.乔恩·兰;黄阿宁城市设计:过程和产品的分类体系 200817.查看详情18.查看详情1.程强.许晓蒙.石娟.顾新.CHENG Qiang.XU Xiaomeng.SHI Juan.GU Xin城市综合体的形成基础研究[期刊论文]-生态经济2010(12)2.亚历山德拉·登海耶.杰基·德弗里斯.汉斯·德扬.焦怡雪发展中的知识城市——整合城市、企业和大学的校园发展战略[期刊论文]-国际城市规划2011,26(3)3.张永奇城市综合体的产业集群性质及其开发管理策略[期刊论文]-中国经贸导刊2011(14)4.晁钢令开发城市综合体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期刊论文]-上海商业2011(5)5.潘欣怡我为什么要做城市综合体——访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期刊论文]-浙商2010(20)6.靖东城市综合体:影响城市的未来[期刊论文]-中国商贸2009(12)7.宋文波宋文波谈城市综合体[期刊论文]-建筑与文化2010(6)8.顾红男.刘岚迪.Gu Hong-nan.Liu Lan-di城市公共性:城市综合体的社会定位标准[期刊论文]-重庆建筑2011,10(1)9.李东泉.黄崑.蓝志勇.Li Dongquan.Huang n Zhiyong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规划管理研究中的应用前景[期刊论文]-国际城市规划2011,26(3)10.钱慧.罗震东.Qian Hui.Luo Zhendong欧盟"空间规划"的兴起、理念及启示[期刊论文]-国际城市规划2011,26(3)1.周轶男.陈哲.刘慧军余姚市绿色综合体规划设计探析[期刊论文]-规划师 2012(11)2.张炳辉城市综合体开发的经济集聚效应分析与启示[期刊论文]-社会科学战线 2012(9)本文链接:/Periodical_gwcsgh201103015.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