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容器育苗基质消毒试验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83.08 KB
- 文档页数:4
菜用香椿组培快繁技术研究梁明勤;郭群鹏;陈世昌;王博斐【摘要】[目的]对菜用香椿组培不同阶段各影响因子筛选研究.[方法]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在香椿芽诱导、增殖及生根培养中的影响.[结果]在香椿顶芽诱导中,选用MS 为基本培养基,添加0.5 mg/L6-BA和1.0 mg/L GA3芽诱导率最高;继代增殖培养中降低无机盐的浓度,选用0.5 mg/L6-BA+0.5 mg/L GA3,可促进侧芽萌发,增加了有效芽苗数,提高香椿芽增殖速度;在生根培养基中添加1g/L活性炭(AC),苗生根率达77.5%;移栽基质选用菌糠+园土(1∶1),移栽成活率可达96.67%.[结论]该研究为香椿组培技术提供技术支持.【期刊名称】《园艺与种苗》【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4页(P58-61)【关键词】香椿;组织培养;生长调节剂【作者】梁明勤;郭群鹏;陈世昌;王博斐【作者单位】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1450;河南内乡县种子管理站,河南南阳474350;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1450;天津科技大学,天津3002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44香椿(Toona sinensis)别名红香椿、椿甜树、香椿头、香椿芽、椿阳树、香椿树等,属双子叶纲楝科、香椿属,原产我国,是一种落叶乔木,多年生木本植物。
由于香椿生长速度、抗病虫害能力、生态适应能力、食用价值、药用价值表现突出,被列为“河南省十大战略树种”之一[1]。
而随着香椿芽食药用价值研究的深入[2],作为我国唯一木本蔬菜,市场上兴起了一股香椿热潮,过去那种仅限于春季采收的露地栽培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近年来,大棚、温室等保护地设施被广泛利用,采用矮化密植周年生产香椿芽,且技术成熟并逐渐推广开来[3-4]。
由于香椿种子量很少,资源有限[1],且雌雄异株,种子繁殖后代性状易分离、退化[5],通过扦插育苗、埋根、分蘖等方法繁殖系数很低,顶芽存在休眠现象、生产速度慢[6],难以满足生产需求。
移栽基质对香樟组培苗生长的影响香樟是一种优秀的观赏和经济林木,组培育苗是其繁殖的主要方式。
移栽基质是组培育苗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它不仅对初生苗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影响栽培后期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移栽基质对香樟组培苗生长的影响,为香樟的生产和栽培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材料与方法实验选用3个移栽基质,分别是蛭石、珍珠岩和八角金盘。
每种基质都按照相同的比例和配方制备,且在使用前均进行了消毒处理。
香樟组培苗以无菌瓶苗为材料,每个瓶苗内含1株健康生长的苗,共选取80个瓶苗作为实验样本。
将每个瓶苗的上部切断,取下下部完整的苗体,洗净后在三个移栽基质上分别进行移栽。
移栽完成后,对各组培苗进行每周一次的浇水、施肥和环境温度控制,观察记录苗的生长情况。
实验历时8周,结束时测量各组培苗的高度、茎径和根长,并计算其生物量。
结果与分析在移栽后的第1周,三个基质的生长情况差异不大,但到了第2周,使用蛭石和珍珠岩移栽的苗体开始呈现显著的生长优势,而八角金盘基质则相对缓慢,使得各组培苗之间的差异逐渐扩大。
到了第4周,使用蛭石和珍珠岩移栽的苗体已经开始分枝生长,而八角金盘基质的苗体仍然只有单枝生长。
第8周时,使用蛭石和珍珠岩移栽的苗体高度、茎径和根长均明显高于使用八角金盘基质的苗体,生物量也更为丰富。
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移栽基质对香樟组培苗生长有显著影响,使用蛭石和珍珠岩移栽可提高香樟组培苗的生长速度和生物量,使其更快形成苗径较大、根系发达的苗木。
这是因为蛭石和珍珠岩基质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和水分保持能力,有利于根系发育和新根生长。
而八角金盘基质的透气性和保水能力较差,导致香樟组培苗生长不佳。
综上所述,选用合适的移栽基质对香樟组培苗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基质,以提高组培苗的生产效率和品质。
桢楠容器育苗基质筛选及富根壮苗培育摘要:育苗基质是影响苗木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富根壮苗的培养是苗木育苗中的重要环节。
本研究在优选油松、水曲柳和樟子松的育苗基质的基础上,设计了富根壮苗培育试验。
结果表明:以6:4的泥炭和珍珠岩为基质的富根培育效果最佳,其中油松、水曲柳和樟子松的最佳育苗基质分别为:泥炭和珍珠岩,腐叶土和珍珠岩,砂土和珍珠岩。
采用富根壮苗培育方法,三种树种均获得较好的生长效果,并且相比普通培养方法增加的根系比例明显更高。
关键词:育苗基质;富根壮苗;油松;水曲柳;樟子松Introduction育苗基质是影响苗木生长和发育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在苗木育苗中,选用恰当的育苗基质对于苗木生长、发育和形态的调节至关重要。
而富根壮苗的培养则是苗木育苗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增加苗木根系的数量和质量,提高苗木在移植后的成活率和枝干的生长速度。
本研究主要针对油松、水曲柳和樟子松这三种常见的树种,优选育苗基质,同时设计试验,以比较富根壮苗和常规培养方法对苗木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研究结果可为苗木育苗和种植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Materials and Methods1.选材及试验材料本试验选用的树种为油松、水曲柳和樟子松。
2.育苗基质筛选试验试验中选用泥炭、腐叶土、砂土和珍珠岩四种育苗基质,以不同比例混合出十种育苗基质,筛选出最适合油松、水曲柳和樟子松生长发育的育苗基质。
3.富根壮苗培育试验以油松、水曲柳和樟子松为试验对象,选用筛选出的最佳育苗基质,与常规培养方式相比较,分别进行富根壮苗和常规培养方法的对比试验。
试验采用盆栽培养方式,每盆培养1株苗木,设置两个处理,每个处理设置10个重复,共计60个苗木,试验期为12周。
在试验期结束后,对苗木的生长指标进行测定和统计分析。
Results and Discussion1.育苗基质筛选试验根据试验结果,以6:4的泥炭和珍珠岩为基质的组合最为合适。
当泥炭和珍珠岩的比例为6:4时,苗木的根系发育最佳。
香椿种子育苗技术
香椿种子育苗技术包括土壤处理、种子表面处理、种子播种和田间管理等几个方面。
1、土壤处理:将田地的表层土拆翻,掺杂堆肥、细沙和有机肥料,把土壤做到细腻肥沃,促进植株生长发育。
2、种子表面处理:通过热处理、冷却处理、消毒、膜透处理和添加养分等方式,把种子表面加工,提高种子发芽率和胚根发育。
3、种子播种:播种前要完成种子表面处理,保证种子饱满、色红潮湿,然后沿田垄圆形播种,播种深度一般为2-3 cm,播种间距一般为25 cm。
4、田间管理:施用有机肥料,及时补水,定期除草,以及有效地控制田间病虫害,选择适宜的控株方式、大田移栽方式等,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
香椿种子贮藏及浸种处理
香椿是高大的乔木树木,原产中国。
香椿是多年生的落叶乔木,树木可高达10多米。
喜温,适宜在平均气温810℃的地区栽培,抗寒能力随苗树龄的增加而提高。
我国香椿品种很多,基本上可分为紫香椿和绿香椿两大类。
紫香椿一般树冠都比较开阔,树皮灰褐色,芽孢紫褐色,初出幼芽紫红色,有光泽,香味浓,纤维少,含油脂较多;绿香椿,树冠直立,树皮青色或绿褐色,香味稍淡,含油脂较少。
香椿种子储藏寿命短,常规储藏一年便全部丧失发芽力。
因此,9月底成熟采果,果实阴干(不能暴晒),待果皮干燥、果壳开裂后,种子脱出去杂质,保留膜翅(否则严重影响发芽力),装袋贮藏在通风干燥室内。
种子贮藏前,可能会需要了解这批种子倒底有多少粒,此时,我们可以用数粒仪来测出。
这款数粒仪是自动数粒仪,微电脑自动控制,触摸式按键,完全自动化操作。
数粒速度快慢可调,无噪音,精度高。
浸种之前,先将香椿种子装入布袋中轻轻揉搓,然后扇去种子的膜质翅。
为了防止种子带菌,催芽前应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其消毒方法有2种,即热水烫种消毒和高锰酸钾溶液浸种消毒。
热水消毒法将种子装入袋中,先放入45~48℃的温水中浸10分钟,而后用55℃热水烫种15分钟,马上取出放到冷水中浸种6~8小时。
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法先将种子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后用冷水浸种6~8小时。
在上述消毒处理后的浸种过程中,可加入3000倍爱多收溶液,不仅可增加香椿芽苗的高度、增加株重、提高产量,而且可使芽苗提前1~2天采收。
药剂处理催芽可以先。
香椿扦插育苗及其矮化试验金晏玲;方颖;赵奎元;杨谷良【期刊名称】《湖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3(052)010【摘要】1-year-old semi-lignified branches of Toona sinensis(A.Juss.)Roem were soaking in 1-naphthalene acetic acid (NAA) solution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for 12 h for cutting propagation.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NAA solution was 200 mg/L,rooting rate,maximum number of roots per cutting,average number of roots per cutting,length of main root,and average length of roots of T.sinensis cuttings reached the highest; and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uttings without NAA treatment,had the best cutting propagation effect.Spraying the T.sinensis cuttings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paclobutrazol,when paclobutrazol concentration was 1.00 g/L,the plant height of T.sinensis cuttings was the shortest,with the minimum node space,maximum stem diameter,and highest chlorophyll content,and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treatment without paclobutrazol,had the best dwarfing effect.%采用不同浓度的萘乙酸溶液对香椿一年生半木质化枝条浸泡12h进行扦插育苗,结果当萘乙酸溶液浓度为200 mg/L时,香椿插穗的生根率、每穗最多根数、每穗平均根数、主根长度及根系平均根长均达到了最大值水平,且与无萘乙酸处理的插穗之间差异极显著,扦插育苗的效果最优.采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溶液喷施香椿扦插苗,结果当多效唑溶液浓度为1.00 g/L时,香椿扦插苗的株高最矮,节间距最短,茎粗最大,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且与无多效唑处理的扦插苗之间差异极显著,矮化效果最优.【总页数】3页(P2325-2327)【作者】金晏玲;方颖;赵奎元;杨谷良【作者单位】黄冈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经济林木种质改良与资源综合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黄冈438000;黄冈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经济林木种质改良与资源综合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黄冈438000;黄冈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经济林木种质改良与资源综合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黄冈438000;黄冈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经济林木种质改良与资源综合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黄冈43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44.4;S615;S482.8【相关文献】1.香椿矮化箱栽试验 [J], 尹立兰;娄芝志2.香椿矮化丛状栽培试验 [J], 杨灿田;杨钦良3.沂水县堰边香椿矮化栽培试验 [J], 牛庆法4.巴山红香椿矮化密植栽培技术探讨 [J], 邓晓明5.香椿剪枝矮化栽培技术 [J], 陈中建;金小燕;李莎;周坚;陈凌;陈淑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基质配比对香草播种及扦插育苗的影响试验初报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对香草播种及扦插育苗的影响。
我们选择了香草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不同配比的基质对香草植株生长和发育的影响,为香草的育苗提供科学依据。
1. 实验材料和方法本试验选取香草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了A、B、C、D四种基质配比进行试验。
A基质配比为河沙:腐叶土=1:1,B基质配比为河沙:园土:腐叶土=2:1:1,C基质配比为腐叶土:园土=1:1,D基质配比为腐叶土:园土=2:1。
将香草种子和香草扦插苗均分成若干组,每组分别播种或扦插到不同的基质中。
每个组设置6个重复,共计24个样本。
试验地点为温室,温度为25℃,湿度为50%。
2. 结果与讨论在试验结束后,我们对不同基质下的香草植株进行了测量和观察。
结果显示,不同基质配比对香草的生长和发育有显著的影响。
对于香草播种育苗而言,A基质配比(河沙:腐叶土=1:1)的生长效果最好,植株高度和叶片数量明显高于其他配比。
这可能是因为河沙和腐叶土的配比在保证土壤通气性的提供了足够的养分供应。
相比之下,B、C、D基质配比的生长效果较差,植株高度和叶片数量都较低。
在B基质配比中加入了园土,可能导致土壤密度增加,不利于香草的生长。
不同基质配比对香草播种及扦插育苗的影响有所不同。
对于播种育苗而言,A基质配比(河沙:腐叶土=1:1)效果最好;对于扦插育苗而言,C基质配比(腐叶土:园土=1:1)效果最好。
这些结果为香草的育苗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基质配比,以提高育苗的成功率和植株的生长质量。
3. 进一步研究展望本试验主要研究了不同基质配比对香草播种及扦插育苗的影响,但仍有许多可以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可以进一步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对香草的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以及对香草的抗逆性和品质的影响等。
也可以研究其他基质配比对香草生长的影响,以寻找更适合香草育苗的基质配比。
这些进一步的研究将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基质对香草生长的影响机制,为香草的育苗与栽培提供更有效的技术支持。
不同基质配比对香草播种及扦插育苗的影响试验初报
实验采用罗勒和迷迭香两种香草作为试验材料,设置四个处理,分别为:①纯腐殖土;
②腐殖土与珍珠岩按1:1体积比混合;③腐殖土、珍珠岩和泥炭按1:1:1体积比混合;④
腐殖土、珍珠岩、泥炭和园土按2:1:1:1体积比混合。
分别对每个处理进行播种和扦插的
两种方法,每组处理分别设立4个重复品种,每个重复品种播种或扦插相同数量的种子或
插条。
记录并比较每个处理的发芽率、成活率、苗高生长情况和根系发展情况等指标。
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比对于香草的育苗效果具有显著影响。
在播种实验中,处理2
和处理3的发芽率和成活率明显高于处理1和处理4,尤其是处理3,其发芽率和成活率均达到了100%。
在扦插实验中,处理2和处理3的成活率也高于处理1和处理4。
同时,处
理2和处理3的苗高生长情况和根系发展情况也更好,表现出较大的优势。
综上所述,混合腐殖土、珍珠岩和泥炭的基质配比可以提高香草育苗的成功率和生长
情况,其中以腐殖土、珍珠岩和泥炭按1:1:1体积比混合的基质配比效果最佳。
这对于香
草的大规模种植和商业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究不同香草品
种对基质配比的适应性和最佳配比方案,提高香草种植的效率和产量。
香椿育苗时间与技术一、香椿简介香椿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和蔬菜,在中国多地都有种植。
它不仅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还有着独特的香味和口感,被广大消费者喜爱。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了解香椿育苗时间与技术非常重要。
二、香椿育苗时间香椿的育苗时间会受到气候、种植区域和种植目的的影响。
一般来说,为了获得更好的产量和质量,香椿的育苗时间应该掌握在适当的季节。
以下是不同情况下的香椿育苗时间建议:1. 温暖季节育苗在温暖季节,如春季或秋季,香椿的生长速度较快,适合育苗。
具体育苗时间如下:- 春季育苗:3月底至4月初; - 秋季育苗:9月底至10月初。
2. 寒冷季节育苗在寒冷季节,如冬季,香椿的生长速度相对较慢,但仍可以进行育苗。
具体育苗时间如下: - 冬季育苗:11月底至来年的2月初。
三、香椿育苗技术香椿的育苗技术直接影响着植株的生长和产量。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香椿育苗技术:1. 种子选择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种子是确保良好育苗的首要步骤。
种子选择应遵循以下几点:- 选择外观完整、无裂缝的种子; - 选择大小均匀、颜色鲜艳的种子; - 避免选择过老或发芽的种子。
2. 培育基质香椿育苗需要选择适宜的培育基质来提供养分和适宜的生长环境。
常用的培育基质有: - 混合泥炭和腐叶土的比例为2:1的基质; - 添加适量的腐熟有机肥料,如鸡粪等。
3. 播种与管理播种是香椿育苗的关键步骤,合理的播种与管理能够提高育苗成功率。
以下是一些播种与管理的要点: - 播种密度应适中,一般为每平方米15-20个种子; - 播种后覆盖薄层培育基质,厚度约为种子直径的2倍; - 需保持培育基质湿润,但避免过度浇水; - 定期通风,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 施用适量的复合肥料,促进生长。
4. 移栽苗期一般为30-40天,苗高达到10-15厘米时可进行移栽。
移栽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选择适宜的移栽时间,避免高温或低温时移栽; - 将苗均匀移植至床或盆中;- 移栽后保持适宜的湿度和光照。
山东林业科技 2012年第4期 总201期 SHANDONG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No.4 文章编号:1002—2724(2012)04--0059—04
香椿容器育苗基质消毒试验研究 曾庆良 ,杨先义 ,罗永猛 ,郝菊海 ,王芝勇 ,马青松。 (1.毕节市林业技术推广站,贵州毕节551700;2.金沙县林业技术推广站;3.黔西县五里乡农业服务中心)
摘要:在温棚内培育香椿容器苗,秋季播种、移栽,人为控制温湿度,苗木在温棚内越冬生长,次年春季出圃时随机抽样调 查苗木病虫害株数,用似然比X2检验法对消毒处理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用行×列表资料的x 检验法对消毒处理组与对照 组数据进行分析。6个消毒处理组间苗木病虫害率无显著性差异,消毒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苗木病虫害率具极著性差异。香 椿两段式容器育苗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有技术上的突破,防治效果显著。 关键词:香椿;容器育苗;基质消毒;试验分析 中图分类号:¥644.4 文献标识码:A Toona sinensis Seedling Container Matrix Disinfection Test Analysis Zeng Qingliang ,Yang Xianyi ,Luo Yongmeng ,Hao Juhai ,Wang Zhiyong ,Ma Qingsong (1.Guizhou province Bijie District Forestry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 55 1 700;2.Guizhou province Bijie County Forestry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3.Five years Qianxi County Rural Agricultural Service Center) Abstract:In greenhouse cultivation of container seedlings of Toona sinensis,Autumn sowing,transplanting,artificially control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 Greenhouse in winter,seedling growth,spring garden when a random sampling inves— tigation seedling pest plants,Using the likelihood ratio of x test method on disinfection treatment group survey data analysis, In line x list data x test method on disinfection treatment analysis.Result:6 disinfection treatment group seedling pest rate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of data Disinfection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between seed— ling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with extremely the difference rate.Toon two of domestic.section type container seedling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prevention and cure measures have the breakthrough on the technology,Significant effects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Key words:Chinese toon;Container seedling;Matrix disinfection Test analysis
香椿(Toona sinensis.A.Juss.)是我国特有的 树种,系楝科(Mcliaccac)楝属乔木_1],具有很高的 营养价值 ]、药用价值口 和材用价值 ]。香椿育 苗技术研究进展迅速但是,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深入 探讨 ]。如香椿温室容器育苗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方面的研究,国内尚无报道。香椿苗期主要病害是 猝倒病,虫害主要有茶黄螨、地老虎、蝼蛄、蛴螬、金 针虫等L8]。香椿温室容器育苗基质及种子的杀菌消 毒处理,是苗期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本文仅就《香椿 两段式容器育苗基质研究》项目之“育苗基质消毒处 理对照试验”的12200株苗木病虫害率进行统计分 析:6个消毒处理组间苗木病虫害率无显著性差异, 消毒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苗木病虫害率极显著性差 异。本研究在香椿容器育苗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有技术上的突破,防治效果显著,为香椿工厂化容器 育苗病虫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该项技术,国内尚 未报道。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当地红油椿种子、芽苗菜育苗盘、高锰酸钾、报 纸、牛毛毡育苗容器、新土(新土:采自金县县苗圃场 内距表土70cm以下没有任何人为添加肥料的天然 黄壤土)、腐殖土(采自金沙县溪洛乡6O年生针阔混 交内腐殖层达15~25cm厚的表土)、复合肥(采用 贵州西洋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西洋”复合肥(15: 15:15))、杀菌剂(百菌清)和杀虫、卵剂(氧乐果1 号)、空调、温度计等。
收稿日期:2012—05—14 *基金项目:香椿综合技术试验研究[毕科合字(2008)24号] 作者简介:曾庆良(1971一),男,贵州黔西人,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香椿容器育苗基质配方。
・ 59 ・ 山东林业科技2O12年第4期 1.2试验方法 香椿两段式容器育苗是在秋季温棚内浸种、催 芽、装袋、移栽,将温湿度控制在一定范围,让苗木越 冬正常生长,次年春、夏季出圃造林。 1.2.1试验设计本试验采取单因素6个试验组 3个处理水品设计。6个试验组基质配方分别为: Al新土100 ,A2新土50%+腐殖土5O (新土 与腐殖土是体积比),A3~A6新土50 +腐殖土 50 9/6+复合肥(50g、100g、150g、200g,指每kg混和 后的基质添加复合肥的量)。各组分别配制基质重 量为:2000kg、1500kg、1575kg、1650kg、1725kg、 1800kg。 1.2.2基质处理对基质进行粉碎、混和、消毒处 理,分别堆放用薄膜覆盖密封沤制12天待用,各组 插牌标号;设置相对应的未消毒处理对照组,每组 30kg,插牌标号。 1.2.3 芽苗无土培育 温室内浸种、催芽11天。 按设计组别装满对应基质,在温棚内以25×25cm 的密度按组别整齐摆放,每组各2000穴,对应插牌 标号。未消毒处理对照组分别装袋3O穴、35穴、35 穴、35穴、35穴、3O穴,对应插牌标号。然后按组别 定量移栽,栽植后及时用喷雾器浇透水。 1.2.4 管理及炼苗 浇水、除草,白天室温维持 22℃,湿度保持在80 ~9O 以内。出圃前2月逐 步揭膜炼苗。 1.2.5数据调查统计 春季出圃时对各组随机抽 样50株调查病虫株数(未消毒处理对照组200株全 检)。将数据作似然比X 检验,行×列表资料的X 检验。凭检验结果判定育苗基质消毒效果。
2结果与分析 2.1 基质消毒处理与苗木病虫害率检验分析 采用似然比X。检验 ,调查结果见表1。 表1基质消毒处理组苗木病虫害调查结果 处理 健康株 病虫株 合计 病虫率( )
检验结果如下: G一2(∑AlnA一∑nRlnnR一∑nclnn +nlnn)
・ 60 ・
一2(491n49+501n50+501n50+50ln50+ 501n50+49ln49+1lnl+01n0+01n0+01n0+01n0+ 1lnl一6×501n50—2981n298—21n2+3001n300)一 4.43 自由度v一(6—1)×(2—1)一5,查X 界值表得
x .。
(5)一11.O7,G一4.43<x:o5(5)一11.07,P>
0.05,故6组问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 2.2基质消毒处理与对照组苗木病虫害率检验分 析 以行×列表资料的X 检验 。结果见表2。 表2基质消毒处理与苗木病虫害发生率
汪:理论值 r(TRC—nR.13 /n),式中R表示行,C表示列,nR表 示R行的合计数,nc表示C列的合计数,n为两组合计例数。 x。一∑(A—T)。/T
一(298—298.8) /298.8+(2—10.2)。/10.2+ (185—193.2) /193.2+(15 6.8)2/6.8—16.831 自由度(f)一(行数一1)×(列数一1)一(R 1) (C一1) 一(2—1)×(2 1)二==1 查X 界值表: 。5(1)一7.88,x。2。 (1)一6.63, 本研究X。一16.831>6.63,故(P<0.01)。故对 照组与消毒处理组苗木病虫害率有极显著性,即对 照组苗木病虫害率极显著高于处理组。 因本研究对病虫害作了综合防治,故处理组问 苗木发病率很低,无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的发病 率为7.5 ,与对照组发病率0.7 比较,呈极显著 性差异。正明了本研究的病虫害防治效果具有高度 显著性。
3结论与讨论 3.1香椿温室两段式容器育苗有利于防治苗木猝 倒病 巩振辉认为:猝倒病是由瓜果腐霉菌侵染所致, 在低温高湿环境中容易发生。因此,防治猝倒病应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为了增温保温,在秋冬或 早春进行香椿种芽生产,需用温水喷淋,或用电热线 或暖气加温,或增加覆盖保温。使用的水应直接从 机井中提取,不要用从水道中送来的水。此外,所使 用的水,最好在使用前用lmg/L的漂白粉消毒,以
∞